A. 有人知道現在電影票一般發行價是多少嗎
我團購了一個電影票,也是這樣寫的,我以為發行價就是票價,結果人家告訴我,一般電影發行價都不會超過45所以不會不很多!跟票價不是一個概念!我今天就用9.9團了票!看了場票價90塊錢的私人定製!!不用補差價喲!!嗯,好激動啊!
B. 長津湖的最低發行價
《長津湖》電影票一張50元左右。
《長津湖》號稱耗資13億人民幣(約摺合2億美元)打造,該片雲集有吳京、易烊千璽等在內的優秀演員,由陳凱歌、林超賢還有徐克三位導演負責執導。
《長津湖》體量龐大,群眾演員累計超過7萬人次,最多時僅工作人員就有7000人,創中國電影新紀錄。有四五十家全球特效公司參與,製作成本打破華語電影紀錄,光劇組工作人員的核酸檢測成本就花費了幾百萬元。
今年國慶檔電影院線一片紅火,檔期總票房43.85億元。其中,《長津湖》以超32億元的超高票房領跑國慶檔電影市場,並成功躋身中國影史票房前八。
根據統計數據,《長津湖》不但打破了國慶檔影片單日票房紀錄,還打破了中國影史國慶檔影片累計票房、戰爭片單日票房等16項影史紀錄。截至10月8日,該片票房已突破35億元。
C. 在你買過的電影票里,價格最低是多少錢
9.9,這是我買的電影票里最低的了,當時是做活動,那以後再也沒有比這低的了。
D. 現在一般普通電影票的價格是多少
在北京上海這種一級城市票價100左右。按照城市大小和居民收入逐步減少價格,另外根據電影院的設備不同,票價也不同,(電影院也分星級)基本就是裝修好的,票價貴,同一個影院的不同影廳的價格也會有差別
還有就是進口大片和國內的大片(大製作大投資),都有最低票價限制:30元或者25元票價不等
中小城市票價一般50-60,3D版稍貴一些,有各種團體、兌換券、網購一般都可以打折一半左右,學生半價,周二半價,有些地方周三也是半價 普通電影 不帶3D等這些的話 一張50左右
E. 中國的電影院能不能做到10塊錢一張票
中國的電影院不太可能做到10塊錢一張票。
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電影票的價格一般由片方的發行通知規定最低結算價(一般在30-40元人民幣之間),放映端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揮,這是多年形成且業內都能夠接受的票價標准。
相關從業者表示,其實日常電影票價總體處在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理區間內,因此不可能降到10元一張。
電影作為娛樂消費選擇的一種,觀眾的觀影意願與觀影成本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票價高低對於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觀眾的影響有很大差異,在票價浮動方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
F. 電影票價由誰決定
電影票價由市場綜合決定。
電影票價由放映成本、利潤、稅金三項構成。放映成本主要包括電影拷貝租賃費、影院房屋、設備折舊費、職工工資、管理費等。
電影票價有兩種:一種叫「最低票價」也就是發行價,這個由發行方決定,以最低票價的價格與發行方結算。一種叫「影院售價」也就是通常電影院的影票賣家,這個是由影院決定。
總而言之,電影票價由市場綜合決定。
(6)電影票最低發行價和市場價擴展閱讀:
制定電影票價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問題:
(1)、 堅持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以電影事業的收入來發展電影事業。
(2) 、貫徹按質分等論價的原則。
第一,分別制定同一放映場所的不同座席的票價。根據各放映場所的不同條件,一般可分為2—3個等級,對於特座、雅座、包廂收費則可更高一些。
第二,分別制定不同條件的放映場所的票價,對大中城市近幾年陸續新建、改建、擴建的在各方面條件明顯優越的電影院、影劇院、俱樂部、開放禮堂,可適當提高票價標准。
第三,分別制定質量不同的影片的票價。要區別首輪片與復輪片; 寬銀幕、遮幅式、一般銀幕; 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新聞片等的不同票價水平,對部分影片還可實行浮動票價的辦法。其拷貝租價亦應相應浮動。
(3) 、正確安排電影票價的地區差價和城鄉差價。電影票價全國不統一,由各地主管部門自行制定。各地票價水平應與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體相適應,大城市比中小城市的票價高一些,中小城市比縣城、集鎮的票價稍高一些,農村比縣城、集鎮更低一些,有些邊遠山區甚至基本免費。
G. 為什麼感覺網上買電影票比實體店便宜
商家有多重考慮,具體原因如下:
1、網上的電影票,比實體賣電影票的便宜一半,這也是節約了很多的成本,並且通過一些平台的合作,減少一些損失,所以並不虧本。
2、在網上買電影票的基本都是年輕人,而且還以情侶居多,雖然電影票價比較便宜,但他們通常還會再買許多零食,比如說爆米花可樂之類的,這樣附加值就上來了,商家也不虧。
3、網上票價就是片方的最低發行價加服務費3塊,電影院票價是最低票價的雙倍,故意讓顧客在網上買,減少影院人工成本,其實影院最低票價也賣給你,是半價票。
網上購票取票的方法:
1、購買之後,在指定的時間前20分鍾內到達電影院,可以購買小食和取票,取票在櫃台或者網路取票自助機都可以使用,找到自助機就可以。
H. 2022 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 56 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中國電影的票房創收已經極端依賴所謂運動式觀影。
這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奇葩之處。本來,大家對中國電影的最終預期是和成熟市場一樣:影院的普及培養出一大批有事沒事去電影院的新新青年,大家用穩定的消費給相關產業持續供血,由此形成良性的市場循環。但現實是,這個目標目前只在一二線城市部分實現,更多的新新青年們因為票價也好因為工作因為游戲也好,總之是沒有把看電影當成自己的日常節目。但他們又不是壓根不看,而是偶爾去看,不僅自己去,還帶老人伴侶孩子去。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某部爆款電影刷爆社交網路,或者某個特殊節日到來的時候。
這就是運動式觀影的內涵:絕大多數時間里的絕大多數影院門可羅雀,但在某個集中的節點上卻人滿為患供不應求。旱澇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製作公司也好院線也好,不得不把收益的可能寄託在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上。
那麼在當下,什麼運動式觀影是最可預測的呢?春節檔。張藝謀的名字不能保證什麼,易烊千璽的名字也不能保證什麼,甚至連吳京,也可能產出像攀登者這樣的在國慶檔票房不上不下的電影。換句話說,沒有什麼導演演員題材能保證運動式觀影的出現,而春節檔可以。
因為春節就在那裡,它依然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而當看電影稀里糊塗地成為年味活動的一種,成為一種新的習俗之後,春節檔的觀眾體量就得到了保證。爆款電影的出現是必然事件,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也是必然事件,它甚至和電影的製作質量無關。還記得一七年的春節檔嗎?那個檔期齊聚了大鬧天竺西遊伏妖功夫瑜伽三部大爛片,還有乘風破浪這樣的平庸之作,但絲毫沒有妨礙它刷新春節檔票房新高。為什麼?因為無論如何,一家人總是要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電影爛不爛無妨,重要的是年味。最多最多在幾部大爛片里選那部不太爛的就好了。
票價飆升也是同樣的邏輯:多少公司院線一年就指著春節檔賺錢過活呢!既然加價幅度只要不超過過年預算(那肯定不到呀依然不夠一頓飯錢)你們就會來,那我幹嘛不加呢!
I. 電影票票價是由誰如何定的 由片方、影院還是廣電呢根據成本嗎
摘要 電影票價有兩種:一種叫「最低票價」也就是發行價,這個由發行方決定,以最低票價的價格與發行方結算。一種叫「影院售價」也就是通常電影院的影票賣家,這個是由影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