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院的電影是怎麼播放的
大多數都是用數字機了,膠片機不好操作畫質也沒數字的好。
數字拷貝復制到數字電影伺服器上,然後在密鑰生效後和失效前的時間里也就是檔期里可以播放。數字電影是用數字電影伺服器播放,通過數字電影放映機投射到銀幕上成像。聲音是從數字電影伺服器傳輸到解碼器再到各路功放再到各揚聲器播放。數字拷貝說白了就是塊經過加密只能在數字電影伺服器上讀取的移動硬碟,數字電影伺服器你也可以理解為一台顯卡非常牛逼的主機,數字電影放映機其實就是一台非常牛逼的投影儀。
⑵ 哪個網站可以看電影在電影院的播放信息 包括正在上映和即將上映的
2008-11-26
22:06
下面這個網站對中國上映電影的日期比較准
http://www.mtime.com/movie/頁面中間的「全球影歷查詢」
如果想知道國外影片的上映日期www.imdb.com這個網站更准,但是是英文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_^
⑶ 電影院放映的都是什麼格式的視頻
電影院專用格式是JPG2000和MPEG2,也叫DCP打包格式。
這個就要付費去院線或公司轉格式,自己是轉不了格式的。
電影母版通過衛星傳送,每一個母版都有一個密鑰,只有輸入正確的密鑰,才能將電影復制到電腦上進行播放。
視頻格式是視頻播放軟體為了能夠播放視頻文件而賦予視頻文件的一種識別符號。
視頻格式可以分為適合本地播放的本地影像視頻和適合在網路中播放的網路流媒體影像視頻兩大類。盡管後者在播放的穩定性和播放畫面質量上可能沒有前者優秀,但網路流媒體影像視頻的廣泛傳播性使之正被廣泛應用於視頻點播、網路演示、遠程教育、網路視頻廣告等等互聯網信息服務領域。
(3)播放米卡電影院擴展閱讀:
視頻格式分類
1、AVI格式
它的英文全稱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頻視頻交錯格式。它於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隨Windows3.1一起被人們所認識和熟知。所謂「音頻視頻交錯」,就是可以將視頻和音頻交織在一起進行同步播放。
2、nAVI格式
nAVI是newAVI的縮寫,是一個名為ShadowRealm的地下組織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視頻格式。它是由Microsoft ASF壓縮演算法的修改而來的,它以犧牲原有ASF視頻文件視頻「流」特性為代價而通過增加幀率來大幅提高ASF視頻文件的清晰度。
3、DV-AVI格式
它可以通過電腦的IEEE 1394埠傳輸視頻數據到電腦,也可以將電腦中編輯好的的視頻數據回錄到數碼攝像機中。這種視頻格式的文件擴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4、MPEG格式
MPEG-1:制定於1992年,它是針對1.5Mbps以下數據傳輸率的數字存儲媒體運動圖像及其伴音編碼而設計的國際標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見到的VCD製作格式。使用MPEG-1的壓縮演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鍾長的電影壓縮到1.2GB左右大小。
MPEG-2:制定於1994年,設計目標為高級工業標準的圖像質量以及更高的傳輸率。使用MPEG-2的壓縮演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鍾長的電影壓縮到4到8GB的大小。這種視頻格式的文件擴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碟上的.vob文件等。
MPEG-4:制定於1998年,MPEG-4是為了播放流式媒體的高質量視頻而專門設計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帶度,通過幀重建技術,壓縮和傳輸數據,以求使用最少的數據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視頻格式
⑷ 米卡單膝下跪和曾涵江合照,他們倆還有哪些有愛互動
在曾涵江要離開節目的時候。米卡還在鏡頭面前哭了。因為他感覺以後就看不到曾涵江了。但是還好,那次曾涵江沒有被淘汰。 但是足以見得兩個人的友誼是非常好的。後來米卡還給曾涵江寫了一次信。米卡用英語給曾涵江寫。但是感覺曾涵江一直在反映英語說的是什麼。完全感受不到米卡想要表達的內容。所以也就沒有那麼熱烈的感謝。所以米卡很驚訝。他認為自己跟曾涵江說了那麼多真心的話,但是曾涵江就只是謝謝他而已。但是其實是曾漢江對英語沒有那麼熟悉。所以這也就是語言壁壘。
雖然有的人非常有情商。非常會說話。但是可以感覺到他沒有什麼真心。感覺到無法對他敞開真心。就是因為有曾涵江這樣單純的人。所以好多人才能夠對他敞開真心。希望米卡和曾涵江的友誼能變得越來越好。希望曾涵江以後的英語也可以越來越好,更能理解米卡說了什麼。
⑸ 電腦 在哪裡可以看正在電影院放映的電影 是不是需要下載什麼軟體
你說的是盜版,ts版本,這個看你能不能找到資源,不需要下載軟體(除視頻播放器和迅雷),一般在一些熱鬧的資源分享站可以找到。一般電影看看就算了,好的電影還是去電影院支持一下,或者等主流網站提供服務。
⑹ 跪求高性片,【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穿裘皮的維納斯: 鏈接:https://pan..com/s/1Qdp0fUVOtiQC7Wxl5BSt7g?pwd=t6e4 提取碼:t6e4
奇遇: 鏈接:https://pan..com/s/1sHOx4yKzL0sILlVs9BPcVA?pwd=v2ad 提取碼:v2ad
天堂電影院: 鏈接:https://pan..com/s/12FlKBm8Y2KUhEKc-x6WwAA?pwd=fiba 提取碼:fiba
⑺ 電影院 IMAX,DMAX 還有巨幕有什麼區別
因為電影放映技術的發展我們觀看電影時有了更多的選擇,你可以選擇觀看常規放映的2d電影,你也可以選擇觀看3d效果的電影以及巨幕電影。也許提到2d電影、3d電影大家都很熟悉,但對於巨幕電影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了,或許有些人會把巨幕統一叫做IMAX電影。其實巨幕電影還是有分別的,在國內分為DMAX和IMAX。兩者之間大致有以下三點區別。
首先,兩者的研發者不一樣。
我們平時所說的IMAX銀幕是由加拿大IMAX集團研發,標准銀幕尺寸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上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而DMAX卻是中國自主研發的,DMAX巨幕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尺寸雖沒有IMAX大,但比普通銀幕大得多,去年12月中旬落戶北京 UME雙井店的DMAX就採用了20米×12米的大銀幕。兩者這間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其次,相較於IMAX中國巨幕DMAX成本低亮度高,但是IMAX銀幕大畫質高。
中國巨幕DMAX採用高亮度雙機放映,銀幕亮度高於IMAX亮度近20%,即使放映3D影片畫面整體基調偏暗或夜景時,也有良好表現。但是相較於IMAX畫質來說盡管DMAX也是雙機放映,其畫面品質和IMAX不一樣。IMAX通過數字原底翻版轉制技術,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通過升級處理的畫面精細度絕對是高品質的,而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另外,DMAX在放映時要比IMAX的限制少
自從號稱可以與 IMAX媲美的DMAX巨幕問世後,越來越多的影城傾向建DMAX影廳。 IMAX銀幕是不允許放普通影片的,而DMAX銀幕則可以通過放普通影片「吸金」。按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楊雪培的說法,「中國巨幕3D」不以收取高額的技術專利費來謀取利益,從而保證了院線、影院及觀眾的利益。目前北京、廣州、武漢、南京、成都等地都有了DMAX銀幕。因成本關系,DMAX票價也比IMAX實惠。比如普通3D電影票價70元到80元,DMAX 3D票價在90元到100元,IMAX 3D票價高達150元到180元。
⑻ 電影院是如何播放電影的
電影院是使用數字機來播放電影的。
數字拷貝復制到數字電影伺服器上,然後在密鑰生效後和失效前的時間里也就是檔期里可以播放。
數字電影是用數字電影伺服器播放,通過數字電影放映機投射到銀幕上成像。聲音是從數字電影伺服器傳輸到解碼器再到各路功放再到各揚聲器播放。
數字拷貝就是塊經過加密只能在數字電影伺服器上讀取的移動硬碟,數字電影伺服器可以理解為一台顯卡非常厲害的主機,數字電影放映機其實就是一台非常厲害的投影儀。
(8)播放米卡電影院擴展閱讀:
數字電影製作方式:
它有三種製作方式:一是計算機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拍攝;三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完成後,再數字化到電腦硬碟里。
從這三種拍攝方式的效果看,因為膠片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還遠不是數字電影所能夠趕得上的(2009年前)。
這與成像原理不同有關,鹵化銀軟片基於自然感光成像,其顆粒的細膩程度遠遠大過CCD的人工設計光電學像素,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提高,高清晰數字攝像機的解析度技術指標會逐漸接近甚至達到膠片攝影機的水平,但在色彩還原度上,高清數字攝像機仍舊無法達到膠片攝影機。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最佳的院線級數字電影製作方式,仍舊是前期膠片拍攝,經過膠片洗印轉數字信號進行後期編輯、處理後,再轉為數字視頻技術放映。
因前期的素材拍攝的畫質已經確定,後期轉為數字放映,由數字技術將鹵化銀的色彩和細節進行精確定位,其放映效果遠遠超過膠片放映機,避免了膠片的閃爍、模糊等等缺點。
電影院大片的「數字版」即為上述技術的成功實踐。
另:根據德國傳統的著名膠片攝影機品牌——阿萊數字技術研究實驗室2009年的研究結果表明:當他們將數字攝影機的CCD像素無限擴大之後(8K),在實驗室最精良的條件下進行的測試,影像的銳度達到驚人的細膩度,甚至人的毛孔絨毛都能看清楚。
但,在色彩還原度上和飽和度上,數字攝影機仍舊與膠片攝影機之間差距很大,數字技術幾乎不可能達到膠片對色彩的敏銳度。因為數字技術的顏色,全是靠人工模擬的色彩種類。
比方說:如果被攝物體中某一個點上的顏色是CCD耦合電路中所沒有的,那麼,CCD就只能找一個最接近的去替代它,一旦這種情況多起來,色彩的還原度就會大大降低。
另外,在光感寬容度上,數字攝影機仍舊很弱。同等條件下,膠片攝影機只需要打一盞燈甚至不需要打燈,但數字攝影機卻需要兩盞甚至更多的燈光來彌補CCD的感光問題。
而在對比度上,數字技術的細節還原度則大大降低,當被攝物體的亮部和暗部對比較強之時,數字技術對細節的捕捉和「寬容性」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這也就是我們看數字拍攝的電影之時,會發現,當畫面明暗對比較強之時,數字技術的電影,暗部的細節就會很少,甚至黑乎乎一片,但膠片電影卻能呈現出非常微妙的細節和色彩對比。
該實驗室的負責人最後的結論是:「在現今條件下,我們從電影藝術的角度看,數字技術全面取代膠片技術,仍舊沒有充足的理由,我們看不到數字技術的決定性優勢。」
所以,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數字技術的前景,更加接近於電視藝術,而非電影。在數字技術出來30年的今天,世界拍攝電影的主流仍然是膠片攝影機,大概能夠說明問題。
數字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成本和作品母帶的保存效果,同等條件下,賽璐珞膠片對作品的保存,只能在50年之內,甚至30年。因為鹵化銀具有一定的揮發性,從時間上說,硬碟的數字技術,幾乎是無損的。
⑼ 是不是所有電影院播放賽爾號大電影都送米咔
不啊,像大電影1就不送啊!只有大電影2啊!
⑽ 電影院為什麼可以播放剛上映的電影
因為電影院播放電影會和製片方分賬,電影院大約拿45%左右,剩下的是片方的。所以片方會把電影的播放權給電影院。這就好比電影院是個超市,很多製片方就是各種貨物的製造廠商,他們需要用超市這個平台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賺了錢按比例大家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