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賽德克族相關電影
賽德克·巴萊,這部由《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聖執導的史詩級英雄電影,歷經長達十二年的精心籌備和跨越國界的兩萬人參與拍攝,展現了其宏大的製作規模。電影以台灣為背景,劃分為兩部分,《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並在2012年5月10日登陸台灣電影院。同年,魏德聖導演對影片進行了重新剪輯,大陸觀眾也有幸在同一天欣賞到這一力作。
影片聚焦於1930年的台灣,當時仍處於日本統治時期,故事圍繞著原住民賽德克族的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展開。他帶領族人,毅然決然地對抗日本政府,發起了震動歷史的霧社事件。2012年5月10日,這部反映民族抗爭與英勇精神的電影正式登陸大陸的各大影院,為觀眾呈現了一段激動人心的歷史篇章。
賽德克族,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原本被列為泰雅族的一支,經過多年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第14個台灣原住民族。
B. 電影賽德克·巴萊主角莫那最後死了么怎麼死的我看的最後沒死啊
莫那死了,是自殺。最後獵人找到了莫那的屍體,電影分上下兩集,結局在第二集(彩虹橋)
故事最後,日軍使用飛機投擲路易氏毒氣彈,演變成原住民以獵槍、番刀、木棍等原始武器,對抗飛機、大炮的局勢。經過近一個月的激烈對峙,抗日族人死傷慘重;賽德克婦女此時也為了使自己孩子、丈夫無後顧之憂,於是紛紛先行上吊自縊;殘存的男人們則在臉孔紋面,以賽德克記號,誓死抵抗、寧死不屈。
抗日戰士反攻被日軍佔領的馬赫坡,巴索·莫那、巴萬·那威、烏布斯等戰死,幫助日軍作戰的鐵木瓦歷斯也被抗日的原住民殺死。原本發誓要一天拿下霧社的鐮田彌彥,至此也不得不衷心佩服原住民的驍勇善戰。馬紅·莫那被日本醫生救起,又被派去勸降達多·莫那。
達多·莫那拒絕投降,在賦予馬紅·莫那延續家族的使命後上吊自盡,莫那·魯道在家人死後亦於森林裡飲彈自盡。至此,原住民抗日行動正式告敗。四年後,一名原住民獵人發現莫那·魯道的屍體,同時看見戰死的原住民英靈昂首闊步走過彩虹橋。
(2)彩虹橋電影院擴展閱讀:
《賽德克·巴萊》劇情簡介——
故事起始於19世紀末,世居台灣島上的高山原住民賽德克族,向來以恪守祖先訓示,遵循四季流轉的方式,過著狩獵、農耕、編織、等各式傳統的山林部落生活。
然而,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本明治28年)馬關條約簽訂,台灣割讓,進入了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豐富的山林礦業資源,對各原住民部落採行嚴酷的理蕃政策。賽德克族逐漸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與信仰,男人必須搬木頭服勞役,不能再馳騁山林追逐獵物;
女人是幫佣,不能再編織綵衣。最重要的是,他們被禁止紋面,逐漸失去了賽德克族的傳統信仰圖騰。驍勇善戰的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首領莫那·魯道見證了30年來的壓迫統治,看著族人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心中反抗的種子逐漸萌生。
C. 吉林市彩虹橋這有電影院嗎
咱那邊東市場有吉林劇場,這是最好的,再就是臨江門臨江劇場,還有電力學院和北華大學裡面也可以放電影,再就是世紀廣場,你看你要去哪個,祝你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