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灣拍的民國時期的電視劇或電影
末代皇孫,紅塵有愛,京華煙雲……
不過這些都是小時侯看過的了
最近的沒有發現什麼呢
㈡ 看過早期的台灣情感電影的進來一下,我問一個電影。
因為樓主說的太過籠統,劇情很模糊,所以很難判定是哪部電影,以下是70.80年代的熱門電影明星的介紹和這些明星所言的一些熱門電影電視劇,希望能幫你想起來是什麼電影,如果有你需要的,請給個好評,謝謝!
20世紀70年代 台灣瓊瑤電影明星的黃金時代
二秦二林 在水一方
上世紀70年代,台灣電影一度橫掃香港市場。瓊瑤電影是當時台灣很多明星進入影壇的開始,如秦漢、胡茵夢、張艾嘉、歸亞蕾、林青霞。而「二秦」(秦漢、秦祥林)、「二林」(林青霞、林鳳嬌)銀幕上下曲折的愛情故事,也正成為了人們注目的焦點。明星的品牌效應使得愛情文藝片的製作熱潮持續增溫,比起香港同時代「亂花迷人眼」的耀眼明星,台灣的明星更多擁有「在水一方」的優雅氣質,而此時的中國內地影壇正經歷「文革」陣痛,而處在無明星可尋的真空。
林青霞:西門町逛出個「江雁容」
事實上林青霞成為電影明星,是極為偶然的事情。17歲的她剛剛高中畢業不久,進了一家電腦中心做服務台迎賓小姐,業余時間在夜校補習功課,期望著下次聯考能夠考取大學。有一天,她與要好的同學去台北的西門町逛街,突然被一個矮胖的中年男人攔住,並說了一大堆不著頭腦的話,身邊的同學擔心遇到了色狼。而那個矮胖的男人就是楊琦,當年「80年代影業公司」的星探,他問林青霞願不願意演電影,林青霞當時不置可否。林青霞回家提起此事,立即被母親否決。誰知過了一段時間,她再一次逛街時,又遇到了楊琦,身邊還有一個矮胖而黑的中年人,楊向林青霞介紹說,這是導演宋存壽。宋存壽的名字在台灣十分響亮,他告訴林青霞正在籌拍《窗外》,想找人演劇中的江雁容。林青霞看過這部小說,因此怦然心動。宋存壽想辦法說通了林青霞的父母,使得林青霞終於走進了影壇,華語影壇上最為耀眼的一顆新星升起了。
林青霞的處女作是《窗外》,感傷強烈的忘年師生戀題材。林青霞出演敏感純潔的女學生江雁容,無論造型、氣質都與角色出奇的吻合。當年這部影片因為版權的糾紛未能在台灣上映,但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放映時,觀眾驚異地發現了這位氣質動人的玉女新星,並驚為天人。林青霞立刻成為了製片商爭聘的對象,僅1974年一年就主演了《雲飄飄》、《純純的愛》、《雲深不知處》等13部影片,1975年林青霞嘗試改變戲路參加戰爭片《八百壯士》的拍攝。1976年瓊瑤自組公司,林青霞成為當家女主角,在《我是一片雲》、《奔向彩虹》等片中出演一系列不食人間煙火的角色。80年代林青霞成熟轉型。90年代之後,林青霞在《東方不敗》中反串男角再次令所有人為之驚艷,也由此掀起林青霞演繹事業的第二次高潮。
林鳳嬌:集所有美德於一身
「二秦二林」中那個嫻靜端莊的女子,在其出演文藝愛情片前,卻是以拍武打片為主,從小生活困苦,曾經當過書店店員和餐廳領台員的她18歲踏進影界。處女作為《潮州怒漢》,大導演李行是發掘她的恩師。
1979年是林鳳嬌最為風光的一年,她一口氣拍了《小城故事》、《早安台北》、《我踏浪歸來》等6部影片,其中《小城故事》中林鳳嬌所飾的啞女阿秀使她眾望所歸奪得當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80年李行執導的《原鄉人》,林鳳嬌身上的所有美德:謙和、淳樸、美麗、平凡盡顯角色之中。導演李行曾說過:「和我合作這么多女明星,我覺得阿嬌最厚道,而且重義氣,紅了以後不驕,肯為他人著想,這點真是難得。」
進入80年代她突然間淡出舞台,一心一意做賢妻良母,1982年她生下房祖名後更是專心相夫教子,並甘願做成龍的秘密妻子。20多年來她再也沒有重回娛樂圈,並且無怨無悔。如今兒子長大成人,在《千機變2》中林鳳嬌成為了兒子的經紀人,所有接觸過房祖名的人對於他的教養都給予眾口一詞的稱贊,這或許就是林鳳嬌交出的最好答卷。
秦漢:秦時明月漢時關
秦漢是拍瓊瑤戲最多的一個人,瓊瑤讓秦漢紅透當時的整個東南亞,然而照秦漢的話說演瓊瑤作品讓他受了很大內傷,雖然瓊瑤在書中所寫的感情是虛構的,但是演員在表演時卻必須投入真情。
秦漢本名孫祥鍾,是抗日名將的後代。念中學時就積極參加電影公司的演員訓練班,因為高大帥氣,被導演宋存壽看中,在他的《破曉時分》中扮演青年衙役。1972年他因參演《唐山五兄弟》而改藝名為「秦漢」,取自「秦時明月漢時關」之意,沒想到從此一下就火了起來。
秦漢帶有書生氣度的瀟灑外形,對事情常保持緘默的態度,都給人沉穩、踏實的印象。1978年的《汪洋中的一條船》他改變形象扮演殘疾老師鄭豐喜,並在《原鄉人》中扮演鄉土作家鍾理和,氣質和表演上細膩而含蓄。瓊瑤給予的評價是「始終給人一種談吐文雅、很君子的味道,有時缺乏一種『狠』勁。」但90年代秦漢接拍的兩部電影《滾滾紅塵》和《阮玲玉》卻是他中年以後的最佳演出,成功擺脫了瓊瑤電影一成不變的小生形象。近年來秦漢在新加坡、香港及內地接拍作品,如《勝券在握》、《豪門驚夢》、《紫玉金砂》中或喜劇或商人的角色,全都與過去反差很大。現在的秦漢,或許早已從為愛痴狂的文藝小生蛻變為一個朴實平凡的男人。
秦祥林:「漂亮到不用演」
當年「二秦二林」的風光無人能及,而且秦祥林是瓊瑤認為所有男演員中最漂亮的一個。秦祥林生來高大英俊、風流瀟灑,是當年不少少女的夢中情人,更在台灣被稱為「花心查理」。「花心查理」一度與歌壇天後鄧麗君打得火熱,在蕭芳芳與鄧麗君之間玩起了三角游戲。隨後林青霞卻同秦祥林在合拍《難忘的一天》的時候傳出戀情,兩人於1980年訂下婚約,4年之後兩人分道揚鑣。
如今定居國外的秦祥林早已離開了現在年輕人的視野,或許只有經歷過當時那個時代的人心中還有屬於他的懷舊角落。正如瓊瑤所評價的:「秦祥林在我眼中是一個好漂亮的男人,不論臉型或眼睛都很漂亮,他的漂亮已經到了那種不用太演戲,只要站著默默地看女主角,就可以讓女主角與觀眾都醉了的程度。」
㈢ 介紹幾部六七十年代的電影、電視劇
、(珍珠傳奇) 2、(法網柔情) 3、(情義無價)
4、(親心喚我心) 5、(魔域桃源)6、(在水一方)
7、(京華春夢) 8、(婉 君)
9、(浮 沉) 10、(窈窕淑女) 11、(含羞草) 12、<煙雨蒙蒙> 13、(京華煙雲)14、<庭院深深> 15、(摩登俏冤家)16、(三朵花)17、(義不容情)
18、(雪山飛狐)狸貓換太子
17=真假包公 李 璇
18=孝子張洛 李 璇 傅 雷
19=鴛鴦蝴蝶夢 邱於庭 楊懷民
20=貞節牌坊 傅 娟 楊慶煌
21=真假女婿 鄭琳琳 塗乃麟
22=孿生劫 趙永馨 鄭琳琳 宋逸民 宋達民
23=踏雪尋梅 崔佩儀
24=乞丐王孫 王思懿 邰智源
25=九道本 趙永馨 楊懷民
26=孔雀膽 應曉微 邰智源
27=生死戀 邱於庭 楊慶煌 趙樹海
28=三擊鼓 劉雪華 季 芹 歡 歡 蕭大陸
29=天倫劫 張 庭 楊慶煌
30=報恩亭 邱於庭 鈕承澤
31=陰陽判 龔慈恩 趙樹海
32=雷霆怒 狄 鶯 李亞明
33=龐妃有喜 李 璇 陳 琪
34=血雲蟠傳奇 龔慈恩
35=烏盆記
36=鍘包勉
37=天下第一庄 張玉嬿 劉德凱
38=屠龍記 金 嵐 宋逸民
39=尋親記 鄭宜芬 焦恩俊 宋達民
20、(幾度夕陽紅) 劉雪華 趙永馨 秦 漢 楊懷民、李天柱 李天柱 台灣瓊瑤劇
21、(灰 網) 鄧翠雯 溫兆倫 香港時裝劇
22、(長相思) 李 烈 李黛玲 姜育恆 台灣時裝劇
23(養子不教誰之過 方文琳 張 庭 王 傑 台灣時裝劇
24、(心聲淚痕) 甄秀珍 寇世勛 台灣時裝劇
25、(戲說乾隆) 趙雅芝 張 庭、江淑娜 鄭少秋 黃小龍 台灣古裝劇
26、(雪 珂) 劉雪華 張佩華 馬景濤、劉子蔚 台灣瓊瑤劇
27、(啞 妻) 劉雪華 趙永馨 林瑞陽 台灣瓊瑤劇
28、(望夫涯) 愈小凡 林瑞陽 翁家明 台灣瓊瑤劇
29、(意亂情迷) 席曼寧 崔佩儀 馬景濤 艾 偉 台灣時裝劇
30、(又見夕陽紅) 李 烈 應曉微 劉尚謙 台灣時裝劇
31、(茉莉花開) 李黛玲 應曉微 張晨光 台灣時裝劇
32、<追妻三人行> 藍心湄 方芳、塗善妮、趙永馨 林在培 李亞明、李天柱 台灣時裝劇
33、(少年張三豐) 魏秋樺 何家勁 張振寰、葉靜 台灣古裝劇
34、(赤子雄風) 袁潔儀 陳佩珊 莫家堯 張家輝 香港亞視時裝劇
35、(如果有來生) 甄秀珍 寇世勛 台灣時裝劇
36、(新白娘子傳奇 趙雅芝 陳美琪 葉 童 台灣古裝劇
37、(青青河邊草) 岳 翎 何 晴 馬景濤 劉子蔚 台灣瓊瑤劇
38、(調色板) 黃毓玲 黃奕良 李南星 新加坡時裝劇
39、(鑽石人生) 劉 琪 林梅嬌 黃奕良 新加坡時裝劇
40、<火玫瑰> 溫碧霞 蔡嘉莉 溫兆倫 羅嘉良 香港時裝劇
41、<楚留香>1 趙雅芝 鄭少秋 香港古裝劇
42、(楚留香)11 米 雪 鄭少秋 香港古裝劇
43、<京城四少> 愈小凡 方芳、王玉玲、歡歡 張晨光 劉德凱、湯志偉 台灣古裝劇
44(海鷗飛處彩雲飛 劉雪華 方季惟 秦 漢 林瑞陽、湯志偉 台灣瓊瑤劇
45、<我本善良> 邵美琪 黎美嫻 溫兆倫 陳庭威、林立洋 香港時裝劇
46<射鵰英雄傳>1 翁美玲 楊盼盼、陳秀珠、黃造時 黃日華 苗喬偉、關禮傑、謝賢 香港金庸劇、
47、(上海灘) 趙雅芝 周潤發 湯鎮業 香港民國劇
48、<鹿鼎記>1 劉嘉玲 吳君如、毛舜筠、商天娥、周秀蘭 吳君如、毛舜筠、商天娥、 梁朝偉 劉德華 香港金庸劇、
周秀蘭
49、(野櫻花) 戚美珍 湯鎮業 香港時裝劇
50、(書劍恩仇錄)1 1劉雪華 傅 娟、歡 歡、金 嵐 何家勁 邵 昕 香港金庸劇
51、(烈血青春) 陳麗貞 陳之財 沈金興 新加坡民國劇
52、(世 仇) 鄭裕玲 黃日華 香港時裝劇
53、(紅塵有愛) 劉瑞琪 徐貴櫻 何家勁 塗乃麟 台灣民國劇
54、(八月桂花香) 蘇明明 米 雪 劉松仁 謝祖武、蕭大陸 台灣楊佩佩劇
55、(戲說慈禧) 叢 珊 馬景濤 倪齊民、翁家明 台灣古裝劇
56、新1)審白毛 金超群 庄靜而 馮 國 香港亞視古裝系列劇
包2)義膽柔情 呂良偉 曾艷娜 袁潔儀 甄志強
青3)秋之舞 袁潔儀 陳靖允 顧冠忠
天4)蝶影遺痕 邱於庭 吳廷燁 李潤奇
系5)審展昭 劉玉婷 焦恩俊
列6)雌雄俠盜 王 薇
7)殉情記 蔡曉儀 蔡燦得 宋逸民
8)梅花盜 林心如
9)情牽陰陽界 趙永馨 劉德凱
57、(太陽雨) 林以真 張晨光 姜厚任 台灣時裝劇
58、(牽 情) 宋罔陵 張佩華 寇世勛 台灣時裝劇
59、(富貴浮雲) 方芳芳 劉廷方 台灣時裝劇
60、(鐵獄雷霆) 朱樂玲 劉 琪 黃奕良 陳漢偉、陳天文 新加坡時裝劇
61、(春去春又回) 夏文汐 林秀玲 劉松仁 馬景濤 台灣楊佩佩劇
62、(司機大佬) 歐陽佩珊 伍永薇、萬綺雯 吳耀漢 胡渭康、孫興 香港亞視時裝劇
63、(流氓大亨) 鄭裕玲 周海媚、劉嘉玲 萬梓良 吳啟華 香港時裝劇
64、(霍遠甲)1 米 雪 魏秋樺 黃元申 梁小龍 香港民國劇
65、(蜀山奇俠) 楊寶玲 關禮傑 郭富城 香港古裝劇
66、(富貴冤家) 翁 虹 沈殿霞、李麗蕊 梁思浩 張錦程 香港時裝劇
67、(鱷魚潭) 鄭裕玲 周潤發 香港民國劇
68(半生緣一世情) 藍潔瑛 狄 鶯 楊慶煌 台灣民國劇
69、(法網情天) 陳麗蘋 陳之財 新加坡時裝劇
70、(金色珊頓道) 陳麗蘋 洪約翰 陳泰鳴 新加坡時裝劇
71(黃土地外的天空 張 瑜 黎美嫻 寇世勛 劉子蔚、姜厚任 台灣民國劇
72、(還我今生) 蔡曉儀 米雪、劉錦玲、楊玉梅 江 華 呂頌賢 香港亞視時裝劇
73、(情在天涯) 甄秀珍 張晨光 台灣時裝劇
74、(出人頭地) 鄭惠玉 陳麗珍 陳之財 李南星 新加坡時裝劇
75、聊1)牡丹燈籠 愈小凡 堂 娜、張 庭 焦恩俊 翁家明 台灣古裝系列劇
齋2=花妖 張 庭 謝祖武
系3=火妖 張 庭 楊寶瑋 謝祖武 羅嘉良
列4=魯公女 張 庭 邱心志 謝祖武
5=伍秋月 陳孝萱 謝祖武
6=狐媚 張 庭 邵 昕
7=珊瑚女 張 庭 謝祖武 邵 昕
76、1=犬父龍子 侯炳瑩 溫碧霞 邰智源 張晨光 台灣古裝系列劇
2=盲劍游龍 陳俊生
3 近二十年港台電視劇及其演員一覽表(汗~~)
3=考場怪譚 鄭琳琳 侯冠群
77、(巨人) 陳法蓉 陳玉蓮、梅小惠 萬梓良 林俊賢、張衛健 香港時裝劇
78、(梅花烙) 陳德蓉 馬景濤 宋逸民 台灣瓊瑤劇
79、(鬼丈夫) 岳 翎 李志希 劉子蔚 台灣瓊瑤劇
80、(水雲間) 陳德蓉 陳 紅 馬景濤 台灣瓊瑤劇
81、(戲說乾隆)11 惠英紅 黎美嫻 鄭少秋 台灣古裝劇
82、(邊緣少年) 李南星 黃奕良 林梅嬌 楊莉冰 新加坡時裝劇
83、<槍神> 萬綺雯 何美婷、劉錦玲、曾艷娜 呂頌賢 陳錦鴻、吳毅將 香港亞視時裝劇
84、(蓮花爭霸) 朱樂玲 劉秋蓮 李南星 陳天文 新加坡古裝劇
85、(雙面佳人) 宋罔陵 張晨光 姜厚任 台灣時裝劇
86、(梧桐夜雨) 方芳芳 劉德凱 台灣時裝劇
87、(一代女皇) 潘迎紫 樊日行 台灣古裝劇
88、<暴風邊緣> 黃碧仁 李南星 陳漢偉 新加坡時裝劇
89、(飛虎群英) 楊寶玲 關禮傑 香港時裝劇
90、(中華傲訣) 陳佩珊 李麗蕊、龐秋燕 何家勁 羅頌華、梁思浩、連偉健 香港亞視古裝劇
91、(中華英雄) 關永荷 葉玉卿 何家勁 羅頌華、莫家堯 香港亞視古裝劇
92、(不歸路) 王玉玲 塗乃麟 台灣時裝劇
93、(大家族) 李美鳳 恬 妞 萬梓良 香港時裝劇
94、<烈焰焚情> 陳麗蘋 陳之財 周初明 新加坡時裝劇
95、(大內群英) 米 雪 萬梓良 香港古裝劇
96、<家有仙妻> 林以真 張玉嬿、戈偉如 澎恰恰 孫 興 台灣時裝劇
97、倚天屠龍記=1 葉童 周海媚、潘儀君、陳孝萱、楊寶瑋 馬景濤 孫 興 蕭大陸 台灣金庸楊佩佩劇
98(劍魔孤獨求敗) 邵美琪 蔡嘉莉 黃日華 吳岱融 香港古裝劇
99、(豪門) 陳玉蓮 沈殿霞、劉錦玲、伍永薇 陳庭威 方剛、林祖輝、吳毅將 香港亞視時裝劇
100、(銀狐) 曾華倩 劉錦玲、伍永薇 黃日華 方剛、江華、呂頌賢、張家輝 香港亞視時裝劇
101、(執法先鋒) 鄭惠玉 陳之財 沈金興 新加坡時裝劇
102、(末代皇孫) 周海媚 羅惠娟、楊寶瑋、潘儀君 黃日華 謝祖武 台灣古裝劇
103、(赤道情迷) 劉 琪 黃奕良 李南星 新加坡時裝劇
104、(觸電情迷) 關永荷 陳庭威 莫家堯 香港亞視時裝劇
105、(霹靂紅唇) 鄭惠玉 琳梅嬌 洪約翰 陳泰鳴 新加坡時裝劇
106(鬼做你老婆) 歐陽佩珊 袁潔儀 劉 丹 莫家堯 香港亞視時裝劇
107、(少女慈禧) 劉雪華 冼煥貞 伍衛國 香港古裝劇
108、<學堂威龍> 萬綺雯 陳錦鴻 香港亞視時裝劇
109、七1)真命天子 愈小凡 孫 興 台灣古裝系列劇
俠2)蔣平娶親 張玉嬿 邰智源
五3)捆龍索 俞小凡 孫 興
義4)英雄無淚 邱於庭 宋逸民
5)公主逃婚 龔慈恩 趙樹海
110、(馬場風雲) 蔡曉儀 莫家堯 方剛 香港亞視時裝劇
111(再現黃埔灘) 陳綺明 蔡曉儀、歐陽佩珊 陳庭威 香港亞視時裝劇
112、(生命之旅) 鄭裕玲 周海媚 萬梓良 周星馳、吳鎮宇 香港時裝劇
113、(獨孤神劍) 冼煥貞 潘志文 伍衛國 香港古裝劇
114、(風雲時代) 蘇明明 黎 明 錢小豪、姜厚任 台灣時裝劇
115、(三面夏娃) 鄭惠玉 沈金興 陳漢偉 新加坡時裝劇
116、(福星福將) 王玉玲 堂 娜 何家勁 塗乃麟 台灣時裝劇
117、(希望之鴿) 曾華倩 李志奇 孫 興 台灣時裝劇
118、(胭脂扣) 邱於庭 毛舜筠 崔浩然 樊日行 台灣古裝劇
119(新亂世佳人) 恬 妞 湯鎮宗 湯鎮業 合拍劇
120、(龍在江湖) 關永荷 萬綺雯、劉錦玲 吳大維 莫家堯 香港亞視時裝劇
121、(戲王之王) 伍永薇 劉錦玲 呂頌賢 林祖輝、任達華、江華、方剛 香港亞視時裝劇
122<天龍八部>1 陳玉蓮 黃杏秀、楊盼盼 湯鎮業 梁家仁、黃日華 香港金庸劇
123(柔情點三八) 米 雪 森 森、葉玉卿 江 華 潘志文 香港時裝劇
124、(妙探出租) 關永荷 連偉健 香港亞視時裝劇
125、(豪俠傳) 劉玉婷 周秀蘭 連偉健 吳元俊 香港亞視古裝劇
4 近二十年港台電視劇及其演員一覽表(汗~~)
126、(邊緣) 李麗珍 楊寶玲、陳美琪 張兆輝 香港時裝劇
127、中神通王重陽= 梁佩玲 鄭伊健 香港古裝劇
128、(天龍訣) 余安安 魏秋樺、薛家燕 梁小龍 萬梓良 香港古裝劇
129、(夢斷江南) 俞小凡 張晨光 台灣古裝劇
130、(神仙老爸) 劉雪華 戈偉如、季 芹 孫 興 台灣時裝劇
131、(武林奇緣) 陳法蓉 堂 娜、魏秋樺 王伯昭 台灣古裝劇
132、(紅塵無淚) 應曉薇 王思懿 張佩華 台灣時裝劇
133(芳草斜陽外) 俞小凡 張晨光 林煒 台灣時裝劇
134、(劍神) 關永荷 劉錦玲 羅頌華 尹天照 香港亞視古裝劇
135、<大時代> 周慧敏 郭藹明、李麗珍、藍潔瑛 劉青雲 鄭少秋、劉松仁、邵仲蘅 香港時裝劇
楊 翎 陶大宇、林保怡、郭政鴻
136碧血情天楊家將 蔡曉儀 金超群 甄志強、吳毅將 香港亞視古裝劇
137(怒劍嘯狂沙) 周海媚 劉玉翠 關禮傑 香港古裝劇
138婆媳過招七十回 潘迎紫 姜厚任 台灣時裝劇
139、(誓不低頭) 陳秀珠 李麗蕊 鄭少秋 羅嘉良、郭晉安 香港時裝劇
140、(我心無悔) 王玉玲 湯志偉 林在培 台灣時裝劇
141、(七億新娘) 伊能靜 李明依 塗乃麟 湯志偉 台灣時裝劇
142(小俠龍旋風) 趙永華 況明潔 吳奇隆 陳志朋、顧冠忠 台灣古裝劇
143、(銀海驚濤) 朱樂玲 劉秋蓮 林明哲 陳泰鳴 新加坡時裝劇
144、(情絲萬縷) 潘玲玲 黃碧仁 陳傳之 陳天文 新加坡時裝劇
145(驚天大陰謀) 鄭惠玉 洪昭榮 關禮傑 沈金興、沈輝豪、陳天文 新加坡時裝劇
146廉政之火槍柔情 鄧翠雯 關永荷 方中信 李子雄 香港亞視時裝劇
147、(花幟) 劉嘉玲 湯鎮宗 黃百鳴、周初明、蔡濟文、謝賢 合拍劇
148新孽海花傳奇= 趙雅芝 葉 童 台灣古裝劇
149秦始皇與阿房女= 趙雅芝 劉德凱 吳元俊、張傑勛、張振寰 台灣古裝劇
150、<碧海情天> 葉 童 張玉嬿 劉松仁 台灣楊佩佩劇
151唐太宗李世民) 傅藝偉 童愛玲 林俊賢 王伯昭、李志奇 台灣古裝劇
152、(生活歌手) 陳麗蘋 李南星 新加坡時裝劇
153、(還君明珠) 蘇明明 堂 娜 劉松仁 艾偉 台灣楊佩佩劇
154、(英雄少年) 藍心湄 楊寶瑋、潘儀君 謝祖武 李亞明 台灣楊佩佩劇
155、(君子好逑) 陳麗蘋 林梅嬌 黃奕良 新加坡時裝劇
156、(人在旅途) 向 雲 陳麗蘋 吳岱融 新加坡時裝劇
157、(天地無情) 何美婷 黃日華 吳毅將 香港時裝劇
158、(金縷衣) 周筱雲 宋逸民 台灣古裝劇
159追妻三人行大運 藍心湄 周筱雲 林在培 李天柱、李亞明 台灣時裝劇
160、(八仙過海) 阮佩珍 潘志文 香港古裝劇
161、(今生今世) 周海媚 陳 紅、潘儀君 馬景濤 孫 興、陳俊生 台灣楊佩佩劇
162、(秦俑) 金素梅 肖 薔 寇世勛 童安格、艾 偉 台灣古裝劇
163、(金毛獅王) 李婉華 蔡嘉莉 尹揚明 伍衛國 香港古裝劇
164、(生命火花) 範文芳 潘玲玲、楊麗冰 關禮傑 新加坡時裝劇
165、(新月格格) 岳 翎 劉德凱 劉子蔚 台灣瓊瑤劇
166、(煙索重樓) 劉雪華 陳 紅 鍾鎮濤 歐陽龍、林立洋 台灣瓊瑤劇
167一代皇後大玉兒 潘迎紫 爾東升 劉青雲 台灣古裝劇
168、(我愛芳鄰) 方 芳 寇世勛 台灣時裝劇
169一門英烈穆桂英 魏秋樺 張振寰 台灣古裝劇
170、(香帥傳奇)3 楊麗青 鄭少秋 香港古裝劇
171(春風不問路) 俞小凡 潘儀君 張晨光 艾 偉 台灣時裝劇
172、(生活街車) 陳麗貞 陳秀環 沈金興 新加坡時裝劇
173、(黃飛鴻) 林以真 張 庭、塗善妮 張晨光 任賢齊、馬景濤 台灣古裝劇
174、(誰騙了我) 李黛玲 岳 紅 周紹棟 於 寒 台灣時裝劇
175、(勇者無懼) 範文芳 曹國輝 陳天文 新加坡時裝劇
176、(精武門) 萬綺雯 甄子丹 尹天照 香港亞視古裝劇
177、(絕代雙雄) 劉秋蓮 林明哲 陳天文 新加坡古裝劇
178、(零點出擊) 楊寶玲 蔡嘉莉 溫兆倫 李家聲 香港時裝劇
5 近二十年港台電視劇及其演員一覽表(汗~~)
179、天涯共此時= 岳 翎 肖 薔 林瑞陽 施 羽 台灣時裝劇
180、血染紫禁城= 米 雪 周秀蘭 劉 永 梁思浩 香港古裝劇
181九命奇冤梁天來 蔡曉儀 張家輝 香港亞視古裝劇
182、<一簾幽夢> 陳德蓉 肖 薔、劉玉婷 劉德凱 林瑞陽 台灣瓊瑤劇
183(新龍門客棧) 夏文汐 陳 紅、候炳瑩、劉丹 馬景濤 關禮傑、郭晉安 台灣楊佩佩劇
184<神鵰俠侶>1 陳玉蓮 劉德華 香港金庸劇
185(情濃半生緣) 傅 娟 湯志偉 台灣時裝劇
186、(歡喜樓) 張玉嬿 傅 娟、方 芳 林瑞陽 塗乃麟 台灣時裝劇
187(再與天比高) 蔡曉儀 尹天照 羅頌華 香港亞視古裝劇
188、(仙鶴神針) 翁 紅 尹天照 香港亞視古裝劇
189(深閨夢里情) 塗善妮 季 芹 李志希 劉錫明 台灣時裝劇
190、(紐約風暴) 陳 紅 陳孝萱 呂良偉 合拍劇
191、(一路等候) 於 慧 劉松仁 湯鎮宗 合拍劇
192(他來自江湖) 毛舜筠 楊寶玲、梅小惠、恬 妞 萬梓良 周星馳 香港時裝劇
193、(天師鍾馗) 岳 翎 潘玲玲、恬 妞、傅 娟 金超群 新加坡古裝劇
194(第三類法庭) 邵美琪 郭藹明 溫兆倫 鍾漢良、伍衛國、張國強 香港時裝劇
195、(情愛並塵) 劉雪華 秦 漢 台灣時裝劇
196(我愛美人魚) 灑井法子 蘇明明 邵 昕 秦 風 台灣時裝劇
197(武林幸運星) 周慧敏 梅小惠 溫兆倫 香港古裝劇
198、(潮洲家族) 鄭惠玉 黃素芳 周初明 新加坡時裝劇
199<一號法庭>11 陳秀雯 鄧翠雯、宣萱、陳梅馨 歐陽震華 陶大宇、蘇永康、林保怡 香港時裝劇
彭子晴、陳芷菁 馬俊偉、譚耀文、蔣成光
200、(女幹探) 陳德蓉 楊玉梅 江 華 蔡濟文 香港亞視時裝劇
201、(歸航) 伍永薇 袁永儀 趙文瑄 湯鎮宗 香港亞視時裝劇
202、(燕鷗) 俞小凡 周筱雲、瀋海容 姜厚任 翁家明 台灣時裝劇
203(偶象一級棒) 林佳儀 何雨雯 吳奇隆 蘇有朋 台灣時裝劇
204碧海情天珍珠旗 曾艷娜 萬綺雯 蔡濟文 香港亞視古裝劇
205、(情劍山河) 黎燕珊 關永荷、何晴 秦 風 倪齊民 台灣古裝劇
206、(巨浪) 潘秀燕 甘家霖 新加坡時裝劇
207、(洪熙官) 蔡曉儀 甄子丹 張家輝、吳毅將 香港亞視古裝劇
208(太極張三豐) 米 雪 萬梓良 香港古裝劇
209、(飛越滄桑) 洪 欣 胡渭康 香港亞視古裝劇
210、(愛在他鄉) 鄭裕玲 堂 娜 寇世勛 陳庭威 台灣時裝劇
211、(塞外奇俠) 黃素芳 黃碧仁、郭淑賢 秦 偉 新加坡古裝劇
212、(重案傳真) 關寶慧 陳梅馨、甄楚倩 許志安 劉錫明 香港時裝劇
213、(天亮叫我) 季 芹 席曼寧 張傑勛 台灣時裝劇
214(阿里山之戀) 俞小凡 焦恩俊 台灣古裝劇
215、(玫瑰豪情) 岳 翎 塗善妮、羅婷婷 張晨光 孫 興、陳俊生 張佩華、艾偉 台灣時裝劇
216、(原野) 陳 紅 呂良偉 合拍劇
217、(斷掌順娘) 岳 翎 倪齊民 台灣古裝劇
218、(笑看風雲) 陳松伶 張延、郭藹明、商天娥 鄭伊健 鄭少秋、郭晉安、古巨基 香港時裝劇
219、(宅院深深) 陳玉蓮 候炳瑩、左安安、羅婷婷 劉德凱 秦 風 台灣古裝劇
220、(千言萬語) 張玉嬿 崔佩儀、羅婷婷 林瑞陽 焦恩俊 台灣時裝劇
221、(蒼天有淚) 蔣勤勤 陳明真、朱 茵 庹宗華 焦恩俊、劉德凱、陳昭榮 台灣瓊瑤劇
222<還珠格格>1 林心如 趙 薇、范冰冰 周 傑 蘇有朋、陳志朋 台灣瓊瑤劇
223、(天降財神) 徐豪瑩 陳妙瑛、滕麗明 郭晉安 歐陽震華 香港時裝劇
224(一號法庭)1 陳秀雯 陳梅馨、梁婉靜、江希文 歐陽震華 陶大宇、蘇永康、林保怡 香港時裝劇
225、(詹典嫂) 郭美珠 許家榮 台灣古裝劇
226、(發達智多星) 李麗蕊 蔡倩如 張國強 香港時裝劇
227、(鳳凰傳說) 文頌嫻 劉玉婷 張家輝 吳元俊 香港亞視時裝劇
228老闆和四個伙計 恬 妞 應曉薇 寇世勛 林兆偉 台灣時裝劇
6 近二十年港台電視劇及其演員一覽表(汗~~)
229、(黃埔傾情) 郭可盈 張鳳妮、鄒靜 張志霖 邵仲蘅 香港時裝劇
230、<我和春天有 鄧翠雯 萬綺雯、蔡曉儀、商天娥 江 華 丁子俊、尹天照、 香港亞視時裝劇
個約會> 蔡濟文、林祖輝
231、(反貪風暴) 溫碧霞 湯鎮宗 湯鎮業 合拍劇
232、<喜樂會> 潘紅 恬妞、羅慧娟、林熙蕾、王渝文 劉松仁 林俊賢、黃磊、方中信 合拍劇
233、(緣盡今生) 範文芳 洪約翰 新加坡時裝劇
234、(肥貓正傳) 鮑起靜 鄭則士 香港亞視時裝劇
235白蛇後傳人間有愛 黃素芳 劉秋蓮 曹國輝 新加坡古裝劇
236(路長情更長) 葉蘊儀 張玉嬿 林瑞陽 湯志偉、宋逸民 台灣時裝劇
237、(富貴雙城) 鄭惠玉 黃奕良 新加坡時裝劇
238千王之王重出江湖 葉童 楊恭如、文頌嫻、米雪 劉松仁 謝賢 香港時裝劇
239(千秋家國夢) 潘 紅 李婉華 趙文瑄 關禮傑、吳大維 合拍劇
240、(情人保鏢) 胡慧中 劉玉婷 何家勁 張振寰 台灣古裝劇
241、(上海探戈) 周海媚 林心如、陳孝萱 陳勛奇 劉錫明 台灣民國劇
242、(雪娘) 趙雅芝 張佩華 台灣古裝劇
243<愛在女兒鄉> 陳麗蘋 陳麗貞 沈金興 黃文永、沈暉豪 新加坡時裝劇
244、900重案追凶= 宣 萱 張鳳妮、陳美琪 溫兆倫 吳啟華 香港時裝劇
245、(報告師父) 候炳瑩 鄭琳琳 陳俊生 張振寰 台灣古裝劇
246、(鶴嘯九天) 陳麗蘋 潘玲玲 曹國輝 陳泰鳴 新加坡古裝劇
247、(笑傲江湖)1 陳秀珠 戚美珍、商天娥 周潤發 吳啟華、劉青雲、陶大宇 香港金庸劇
248(亂世不了情) 趙雅芝 葉 童 台灣古裝劇
249(真命小和尚) 李錦梅 周 莉 淳於珊珊 陳天文 新加坡古裝劇
250、(天地英豪) 應曉薇 楊麗青、林秀玲 元 彪 台灣古裝劇
251、(東方母親) 張 敏 何超儀、劉美娟 湯鎮宗 湯鎮業、張國強 合拍劇
252、(一路風塵) 範文芳 郭妃麗、陳麗貞、黃素芳 萬梓良 黃奕良、謝韶光 新加坡時裝劇
253萬水千山總是情 汪明荃 謝 賢 香港民國劇
254、<苗翠花> 關永荷 劉玉翠、陳少霞、惠英紅、張鳳妮 江華 李家聲 香港古裝劇
255、(飄零燕) 左詩蓓 文頌嫻、萬綺雯 吳元俊 香港時裝劇
256、<天地男兒> 陳松伶 宣萱、伍永薇、張可頤、 張志霖 鄭少秋、羅嘉良、古天樂 香港時裝劇
彭子晴、張鳳妮、林芷筠、陳芷青 張兆輝、李子雄、潘志文
257、(游龍驚鳳) 潘迎紫 楊麗青 金超群 焦恩俊 劉德凱 台灣古裝劇
258、(紅塵無盡) 陳玉蓮 候炳瑩 劉德凱 秦 風、李天柱 台灣古裝劇
259、(國際刑警) 鄧翠雯 楊恭如 關禮傑 方中信、吳廷燁、劉松仁 香港亞視時裝劇
260(都是有情人) 陳秀雯 鄧翠雯、周嘉玲、林芷筠 姜大偉 林兆偉 香港時裝劇
261有肥人終成眷屬 李綺紅 傅明憲 陳錦鴻 鄭則士 香港時裝劇
262、(太極宗師) 樊亦敏 惠英紅 吳 京 台灣古裝劇
263、(二八年華) 塗善妮 崔佩儀 天 曙 台灣時裝劇
264刑事偵緝檔案)1 郭可盈 陳美琪、蘇玉華 陶大宇 梁榮忠 香港時裝劇
265、(廈門新娘) 黎燕珊 林 煒 台灣時裝劇
266、(成吉思漢) 黎燕珊 劉 永 孫 興、吳廷燁 香港古裝劇
267(神鵰俠侶)11 吳倩蓮 陳 紅、季 芹、夏文汐 任賢齊、孫 興、李志希 台灣楊佩佩劇
268、(金粉世家) 崔佩儀 張佩華 艾 偉 台灣古裝劇
269(神鵰俠侶)111 李若彤 李綺紅、傅明憲、張可頤、 古天樂 香港金庸劇
簡佩筠、蘇玉華、魏秋樺
270(江湖恩仇記) 梁 錚 劉玉婷 鄭少秋 鄭浩南、顧冠忠 台灣古裝劇
271世紀末的童話) 潘 紅 梁 錚 湯鎮宗 湯鎮業 合拍劇
272、(儂本多情) 劉嘉玲 魯 文、劉雪華 馬景濤 吳啟華、孫 興、童安格 台灣楊佩佩劇
273、(烈火狂奔) 袁潔瑩 黎 姿 郭富城 鄭浩南 香港時裝劇
274(天使是男人) 季 芹 宋逸民 翁家明 台灣時裝劇
㈣ 台灣有哪些電影獎項
台灣電影金馬獎
台灣金馬影展是台灣年度性文化活動,其目的是藉由欣賞藝術電影 以推廣國內外電影,進而了解世界各地文化,創辦於1962年,由台灣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8、1974年停辦),主要評選對象為台灣電影,後擴展了香港電影,九十年代後將大陸電影也納入評選范圍。現在是一個世界華語電影年度評選的獎項。
金馬影展是重要電影文化活動,主要活動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是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包括劇情片、短片、紀錄片及動畫片等影片獎項;個人獎項則有導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獎、原著劇本、改編劇本、攝影、視覺特效、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動作指導、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影歌曲、剪輯、音效等;特別獎項為評審團大獎、評審團特別獎;非正式競賽有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第二部分為金馬國際影片觀摩展,此為非競賽影展,廣邀世界各國當年度的傑出電影作品參展,目的在將世界級的優秀電影介紹給中國觀眾,拓展中國人觀影視野,並激發更多的創作活力。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敦聘15位電影學者專家擔任執行委員,設主席一人,負責推動會務,並設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一至二人襄助主席推動會務,下設三個部門,行政部負責所有行政業務;國內部負責華語影片競賽及頒獎典禮;國際部負責邀約國際知名優秀影片,並辦理國際影片觀摩展各項事宜。
台灣歷屆金馬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金馬獎】(1962)
最佳劇情片:《星星月亮太陽》
優等劇情片:《一萬四千個證人》,《楊貴妃》,《宜室宜家》
最佳紀錄片:《今日金門》
獲獎助金影片:《趙氏孤兒》, 《脂粉間諜網》 , 《慈母千秋》
最佳導演:陶秦《千嬌百媚》
最佳編劇:秦亦孚《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男主角:王引《手槍》
最佳女主角:尤敏《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男配角:矮仔財《宜室宜家》
最佳女配角:唐寶雲《台風》
最佳童星:費立《金喇叭》
最佳彩色攝影:黃明《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黑白攝影:華惠英《宜室宜家》
最佳音樂:姚敏《千嬌百媚》
最佳剪輯:姜興隆《楊貴妃》
最佳錄音:鄺護《楊貴妃》
最佳紀錄片策劃:戴彭齡《今日金門》
―――――――――――――――――――――――――――――――――――-
第二屆【金馬獎】(1963)
最佳劇情片:《梁山伯與祝英台》
優等劇情片:《黑夜到黎明》,《武則天》,《小女兒》
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吳鳳
最佳紀錄片:《台灣漁業》
獲獎助金影片:《白雲故鄉》,《梁紅玉》
最佳導演:李翰祥《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編劇:葛瑞芬《為誰辛苦為誰忙》
最佳男主角:唐菁《黑夜到黎明》
最佳女主角: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男配角:馬驥《白雲故鄉》
最佳女配角:杜鵑《巫山春回》
最佳童星:羅宛琳《街頭巷尾》
最佳黑白攝影:何鹿影《荷花》
最佳音樂:周藍萍《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剪輯:姜興隆《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演員特別獎:凌波《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紀錄片攝影:陳玉帛《台灣漁業》
―――――――――――――――――――――――――――――――――――――
第三屆【金馬獎】(1965)
最佳劇情片:《養鴨人家》
優等劇情片:《深宮怨》,《人之初》,《血濺紅牡丹》
優等紀錄片:《石門水庫》,《武昌演習》
最佳藝術設計特別獎:《春江花月夜》
獲獎助金影片:《八十八號情報員》,《最後的裁判》
最佳導演:李行《養鴨人家》
最佳編劇:汪榴照《諜海四壯士》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養鴨人家》
最佳女主角:李麗華《故都春夢》
最佳男配角:井淼《故都春夢》
最佳女配角:王萊《人之初》
最佳童星:小龍《最後的裁判》
最佳彩色攝影:賴成英《養鴨人家》
最佳黑白攝影:王劍寒《一毛錢》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曹年龍《狀元及第》
最佳音樂:顧嘉輝《萬花迎春》,駱明道《情人石》
最佳剪輯:王朝曦《深宮怨》
最佳錄音:孫冰韻《深宮怨》
最佳紀錄片策劃:祈和熙,端木愃《春江花月夜》
―――――――――――――――――――――――――――――――――――――-
第四屆【金馬獎】(1966)
最佳劇情片:《西施》
優等劇情片:《啞女情深》,《金玉奴》
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獎:《大地兒女》
最佳紀錄片:《成功嶺之歌》
優等紀錄片:《重慶演習》,《澄清湖》
獲獎助金影片:《鳳凰》
最佳導演:李翰祥《西施》
最佳編劇:胡金銓《大地兒女》
最佳男主角:趙雷《西施》
最佳女主角:歸亞蕾《煙雨蒙蒙》
最佳男配角:吳家驤《金玉奴》
最佳女配角:盧碧雲《煙雨蒙蒙》
最佳童星:謝玲玲《婉君表妹》
最佳彩色攝影:王劍寒《西施》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顧毅《西施》
最佳音樂:左宏元《啞女情深》
最佳剪輯:姜興隆《大地兒女》
最佳錄音 洪瑞庭《啞女情深》
演技特別獎:王莫愁《啞女情深》
最佳紀錄片攝影:祁和熙《澄清湖》
最佳紀錄片策劃:貢敏《成功嶺之歌》
―――――――――――――――――――――――――――――――――――――-
第五屆【金馬獎】(1967)
最佳劇情片:《我女若蘭》
優等劇情片:《藍與黑》,《何日君再來》,《蘇小妹》
最佳導演:李嘉《我女若蘭》
最佳編劇:秦亦孚《蘇小妹》
最佳男主角:歐威
最佳女主角:江青
最佳男配角:崔福生《貞節牌坊》
最佳女配角:於倩《藍與黑》
最佳童星:謝玲玲《我女若蘭》
最佳彩色攝影:林文錦《我女若蘭》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翁文燈《我女若蘭》
最佳音樂(非歌劇):顧嘉輝《何日君再來》
最佳剪輯:汪晉臣《我女若蘭》
最佳錄音:殷變平《蘇小妹》
―――――――――――――――――――――――――――――――――――――――――-
第六屆【金馬獎】(1968)
最佳劇情片:《路》
優等劇情片:《烽火萬里情》,《龍門客棧》,《太太萬歲》
最佳男主角:崔福生《路》
最佳女主角:凌波《烽火萬里情》
最佳男配角:井淼《烽火萬里情》
最佳女配角:歐陽莎菲《烽火萬里情》
最佳童星:嘉嘉《多少柔情多少淚》
最佳彩色攝影:林贊庭《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黑白攝影:余如季《白鷺人家》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李季《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音樂:王福齡《烽火萬里情》
最佳剪輯:沈業康《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錄音:洪瑞庭《寂寞的十七歲》
―――――――――――――――――――――――――――――――――――――――――
第七屆【金馬獎】(1969)
最佳劇情片:《小鎮春回》
最佳紀錄片:《張大千的畫》
最佳導演:白景瑞《新娘與我》
最佳編劇:吳桓《小鎮春回》
最佳男主角:楊群《揚子江風雲》
最佳女主角:李麗華《揚子江風雲》
最佳男配角:孫越《揚子江風雲》
最佳女配角:張冰玉《小鎮春回》
最佳童星:吳鳳鳳《小情人逃亡》
最佳彩色攝影:鄭潔《小鎮春回》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葉英晉,張國雄《月滿西樓》
最佳音樂(非歌劇):周藍萍《水上人家》
最佳剪輯:汪晉臣《新娘與我》
最佳錄音:王永華《珊珊》
最佳紀錄片策劃:楊文淦《龍井鄉》
特別獎:童月娟
--------------------------------------------------------------------------------
[1樓]:
第八屆【金馬獎】(1970)
最佳劇情片:《家在台北》
優等劇情片:《歌聲魅影》,《高山青》,《路客與刀客》,《新不了情》
最佳導演:張曾澤《路客與刀客》
最佳編劇:魯稚子《歌聲魅影》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高山青》
最佳女主角:歸亞蕾《家在台北》
最佳男配角:儀銘《歌聲魅影》
最佳女配角:夏台鳳《歌聲魅影》
最佳童星:俞健生《不敢跟你講》
最佳彩色攝影:賴成英《群星會》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高山嵐《幸運草》
最佳音樂(非歌劇):周藍萍《路客與刀客》
最佳剪輯:汪晉臣《家在台北》
最佳錄音:洪瑞庭《群星會》
優秀演技特別獎:胡燕妮
―――――――――――――――――――――――――――――――――――――――
第九屆【金馬獎】(1971)
最佳劇情片:《緹縈》
優等劇情片:《落鷹峽》,《母與女》,《庭院深深》,《精忠報國》,《十二金牌》
最佳技術特別獎:《再見阿郎》
最佳導演:丁善璽《落鷹峽》
最佳編劇:李翰祥《緹縈》
最佳男主角:王引《緹縈》
最佳女主角:盧燕《董夫人》
最佳男配角:王戎《庭院深深》
最佳女配角:陳莎莉《落鷹峽》
最佳童星:游龍《精忠報國》
最佳彩色攝影:範金玉《緹縈》
最佳黑白影片攝影:祁和熙《董夫人》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梁延興《緹縈》
最佳黑白影片美術設計:包天鳴《董夫人》
最佳音樂(非歌劇):夏祖輝《緹縈》
最佳剪輯:郭延鴻《獨臂刀》
最佳錄音:林丁貴《落鷹峽》
最佳紀錄片攝影:祁和熙《太極拳》
最富創意特別獎:唐書璇《董夫人》
最佳演員特別獎:金峰《啞巴與新娘》
最有希望新女星:徐楓《龍城十日》
最有希望新男星:邱陽《三朵花》
―――――――――――――――――――――――――――――――――――
第十屆【金馬獎】(1972)
最佳劇情片:《秋決》
優等劇情片:《還君明珠雙淚垂》,《精武門》,《真假千金》,《萬事如意》,《水滸傳》
最佳導演:李行《秋決》
最佳編劇:張永祥《還君明珠雙淚垂》
最佳男主角:歐威《秋決》
最佳女主角:翁倩玉《真假千金》
最佳男配角:魏蘇《大地春雷》
最佳女配角:傅碧輝《秋決》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賴成英《秋決》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上林《俠女下集》
最佳剪輯:張耀宗《(精武門》
最佳錄音:洪瑞庭《大地春雷》
最佳技藝特別獎:李小龍《精武門》
―――――――――――――――――――――――――――――――――――――――-
第十一屆【金馬獎】(1973)
最佳劇情片:《忍》
優等劇情片:《十四女英豪》,《猛龍過江》, 《突破國際死亡線》,《愛的天地》,《天倫樂》
宣揚中國文字特別獎:《中國文字演變》
優秀演技特別獎:嘉凌《忍》
優秀演員特別獎:狄龍《刺馬》
最佳導演:程剛《十四女英豪》
最佳編劇:鳳鳴編劇小組《忍》
最佳男主角:楊群《忍》
最佳女主角:上官靈鳳《馬路小英雄》
最佳童星:湯志偉《天倫樂》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愛的天地》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鄒志良《彩雲飛》
最佳音樂(非歌劇):劉家昌《愛的天地》
最佳剪輯:張耀宗《猛龍過江》
最佳錄音:王永華《十四女英豪》
―――――――――――――――――――――――――――――――――――――-
第十二屆【金馬獎】(1975)
最佳劇情片:《吾土吾民》
最佳導演:劉藝《長情萬縷》
最佳編劇:張永祥《吾土吾民》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長情萬縷》
最佳女主角:盧燕《傾國傾城》
最佳男配角:儀銘《雲深不知處》
最佳女配角:蕭芳芳《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景森《傾國傾城》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溫隆信《雲深不知處》
最佳剪輯:張耀宗《直搗黃龍》
最佳錄音:王永華《少林五祖》
最佳攝影:余如季《木琴心聲》
―――――――――――――――――――――――――――――――――――――――
第十三屆【金馬獎】(1976)
最佳劇情片:《梅花》
優等劇情片:《滴滴血淚滴滴情》,《碧雲天》,《狼牙口》,《八道樓子》, 《刺客》
最佳導演:張佩成《狼牙口》
最佳編劇:鄧育昆《梅花》
最佳男主角:常楓《香花與毒草》
最佳女主角:徐楓《刺客》
最佳男配角:郎雄《狼牙口》
最佳女配角:張艾嘉《碧雲》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梅花》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王童《楓葉情》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劉家昌《梅花》
最佳剪輯:張耀宗《(密宗聖手》
最佳錄音:忻江盛《梅花》
最具表現時代意義特別獎:香花與毒草
―――――――――――――――――――――――――――――――――――――――――
第十四屆【金馬獎】(1977)
最佳劇情片:《梘橋英烈傳》
優等劇情片:《人在天涯》, 《秋霞》,《乾隆下江南》,《追球追求》,《千刀萬里追》
最佳卡通:《未雨綢繆》
最佳導演:張曾澤《梘橋英烈傳》
最佳編劇:何曉鍾《梘橋英烈傳》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人在天涯》
最佳女主角:陳秋霞《秋霞》
最佳男配角:白鷹《千刀萬里追》
最佳女配角:胡茵夢《人在天涯》
最佳童星:鄔裕康《艷陽三月天》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鴻鍾《梘橋英烈傳》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景森《乾隆下江南》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顧嘉輝《秋霞》
最佳剪輯:王其洋《梘橋英烈傳》
最佳錄音:祈江盛《梅花》
最佳卡通影片編導:黃木村《未雨綢繆》
第十五屆【金馬獎】(1978)
最佳劇情片:《汪洋中的一條船》
優等劇情片:《蒂蒂日記》,《煙水寒》,《鄉野奇談》, 《賣身契》,《手足情深》
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多情劍客無情劍》
最佳劇情片導演:李行《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編劇:張永祥《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秦漢《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恬妞《蒂蒂日記》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歸亞蕾《蒂蒂日記》
最佳劇情片童星:黃一龍《鄉野奇談》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陳景森《金玉良緣紅樓夢》
最佳劇情片音樂:黃茂山《鄉野奇談》
最佳劇情片剪輯:張耀宗《賣身契》
最佳劇情片錄音:林焜祈《煙水寒》
最佳劇情片攝影:陳坤厚《汪洋中的一條船》
―――――――――――――――――――――――――――――――――――――-
第十六屆【金馬獎】(1979)
最佳劇情片:《小城故事》
優等劇情片:《山中傳奇》, 《成功嶺上》, 《歡顏》, 《春寒》,《香火》
最佳紀錄片:《怒潮澎拜》
優等卡通片獎:《幸福掌握在您手上
最佳劇情片導演:胡金銓《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張永祥《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李翰祥《乾隆下揚州》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林鳳嬌《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韓蘇《歡顏》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沈時華《一個女工的故事》
最佳劇情片童星:歐弟《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胡金銓《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攝影:俊傑《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配樂:吳大江《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沈呂白,李泰祥《歡顏》
最佳劇情片剪輯:姜興隆《冷血十三鷹》
最佳劇情片錄音:周少龍《山中傳奇》 最佳紀錄片策劃:洪老典《北港牛墟》
―――――――――――――――――――――――――――――――――――-
第十七屆【金馬獎】(1980
最佳劇情片:《早安台北》
優等劇情片:《碧血黃花》,《鄉野人》,《金榜浪子吳祥輝》,《六朝怪談》,《瘋劫》
最佳紀錄片:《古厝-中國傳統的建築》
優等紀錄片:《國劇藝術》,《坐骨連體男嬰分割手術》
優等卡通片:《三國演義》
優良策劃特別獎:《古寧頭大戰》
最佳劇情片導演:王菊金《六朝怪談》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宋項如《侯鳥之愛》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劉正謙《賭國仇城》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王冠雄《茉莉花》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徐楓《源》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向雲鵬《鄉野人 》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邵佩玲《茉莉花》
最佳劇情片童星:林小樓《鄉野人》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鍾志文《瘋劫》
最佳劇情片攝影:張季平《源》
最佳劇情片剪接:余燦峰《瘋劫》
最佳劇情片錄音:忻江盛《古寧頭大戰》
最佳紀錄片策劃:李樹屏《國劇藝術》
最佳紀錄片攝影:張照堂《古厝-中國傳統的建築》
―――――――――――――――――――――――――――――――――――――――-
第十八屆【金馬獎】(1981)
最佳劇情片:《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記錄片:《海洋牧場之開發》
最佳卡通片:《老夫子》
最佳劇情片導演:徐克《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吳念真《同班同學》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張永祥《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譚詠麟《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張艾嘉《我的爺爺》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王珏《皇天後土》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王萊《小葫蘆》
最佳劇情片童星:鄭傳文《原鄉人》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陳景森《徐老虎與白寡婦》
最佳劇情片攝影:黃仲標《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服裝設計:李燕萍《徐老虎與白寡婦》
最佳劇情片原作音樂:李泰祥《名劍風流》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翁清溪《原鄉人》
最佳劇情片剪輯:周國忠《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錄音:鄺護《愛殺》
最具時代意義特別獎:《皇天後土》
―――――――――――――――――――――――――――――――――――――――
第十九屆【金馬獎】(1982)
最佳劇情片:《辛亥雙十》
最佳記錄片:《朱銘的斧里乾坤》
最佳劇情片導演:章國明《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張鍵《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艾迪《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汪萍《武松》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谷峰《武松》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葉德嫻《汽水加牛奶》
最佳劇情片童星:周品君《在那河畔青草青》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黃銳民《再生人》
最佳劇情片攝影:林鴻鍾《苦戀》
最佳劇情片服裝設計:劉季友,李燕萍《武松》
最佳劇情片原著音樂:駱明道《辛亥雙十》
最佳劇情片改編音樂:關維鵬《彩雲曲》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成明,趙寧,琳妮《辛亥雙十》
最佳劇情片剪輯:江煌雄《人肉戰車》
最佳劇情片錄音:宇宙錄音室《再生人》
―――――――――――――――――――――――――――――――――――
第二十屆【金馬獎】(1983)
最佳劇情片:《小畢的故事》
最佳紀錄片:《夏爾降坡公路》
最佳卡通片:《四神奇》
最佳導演:陳坤厚《小畢的故事》
最佳原著劇本:蔡繼光,許默《男與女》
最佳改編劇本:朱天文,侯孝賢,丁亞民,許淑真《小畢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孫越《搭錯車》
最佳女主角:陸小芬《看海的日子》
最佳男配角:谷峰《待罪的女孩》
最佳女配角:英英《看海的日子》
最佳童星:石安妮《魔輪》
最佳美術設計:張季平《大輪回》
最佳攝影:宋立平《今年的湖畔會很冷》
最佳服裝設計:胡金銓,配王童《天下第一》
最佳原著音樂:陳志遠,李壽全《搭錯車》
最佳電影插曲:李壽全《搭錯車》
最佳剪輯:周道淳,林善良《大輪回》
最佳錄音:高富國《搭錯車》
第廿一屆【金馬獎】(1984)
最佳劇情片:《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最佳紀錄片:《四季如春的台北》
最佳導演:麥當雄《省港旗兵》
最佳原著劇本:念真《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最佳改編劇本:侯孝賢,廖輝英《油麻菜子》
最佳男主角:李修賢《公僕》
最佳女主角:楊惠姍《小逃犯》
最佳男配角:常楓《頤園飄香》
最佳女配角:陳秋燕《油麻菜子》
最佳童星:林鼎峰《玉卿嫂》
最佳攝影:黃仲標《花城》
最佳剪輯:張耀宗《省港旗兵》
最佳錄音:王榮芳《玉卿嫂》
最佳美術設計:陳景森,鄺廣賢《唐朝豪放女》
最佳服裝設計:王榕生《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最佳原著音樂:張弘毅《玉卿嫂》
最佳電影插曲:陳志遠,慎芝《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
第廿二屆【金馬獎】(1985)
最佳劇情片:《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導演: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原著劇本:朱天文,侯孝賢《童年往事》
最佳改編劇本:張毅,蕭颯《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等待黎明》
最佳女主角: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男配角:陳博正《超級市民》
最佳女配角:唐如韞《童年往事》
最佳攝影:陳坤厚《結婚》
最佳剪輯:蔣國權《NG慢半拍》
最佳錄音:杜篤之《超級市民》
最佳美術設計:王童,古田金,林崇文《策馬入林》
最佳服裝設計:王童,顏昭世《策馬入林》
最佳原著音樂:陳揚《結婚》
最佳改編音樂:張弘毅《國四英雄傳》
最佳電影插曲:李壽全,張大春《超級市民》
―――――――――――――――――――――――――――――――――――――-
第廿三屆【金馬獎】(1986)
最佳劇情片:《恐怖分子》
最佳紀錄片:光啟社《殺戮戰場的邊緣》
最佳紀錄片導演:李道明《殺戮戰場的邊緣》
最佳導演:吳宇森《英雄本色》
最佳原著劇本:小野《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最佳改編劇本:吳念真《父子關系》
最佳男主角:狄龍《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最愛》
最佳男配角:秦沛《天天星期七》
最佳女配角:繆騫人《最愛》
最佳攝影:黃永恆《英雄本色》
最佳剪輯:黃銘林《飛躍羚羊》
最佳錄音:新藝公司《英雄本色》
最佳美術設計:張叔平《最愛》
最佳服裝設計:張叔平《夢中人》
最佳音樂:左宏元,史擷詠《唐山過台灣》
最佳電影插曲:史擷詠《唐山過台灣》
―――――――――――――――――――――――――――――――――――――
第廿四屆【金馬獎】(1987)
最佳劇情片:《稻草人》
最佳紀錄片:《惜墨》(台制出品)
最佳導演:王童《稻草人》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流氓大亨》
最佳女主角:梅艷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午馬《倩女幽魂》
最佳女配角:林珊如《期待你長大》
最佳原著劇本:王小棣,宋紘《稻草人》
最佳改編劇本:阮繼志《胭脂扣》
最佳攝影:黃仲標《胭脂扣》
最佳剪輯:新藝剪輯組《倩女幽魂》
最佳美術設計:馬光榮《胭脂扣》
最佳服裝設計:陳顧方《倩女幽魂》
最佳原著音樂:張弘毅《尼羅河女兒》
最佳電影插曲:陳揚,吳念真《桂花巷》
―――――――――――――――――――――――――――――――――――――――-
第廿五屆【金馬獎】(1988)
最佳劇情片:《七小福》
最佳紀錄片:《暮鼓晨鍾》
最佳導演:羅啟銳《七小福》
最佳原著劇本:羅啟銳,張婉婷《七小福》
最佳男主角:萬梓良《大頭仔》
最佳女主角:鄭裕玲《月亮星星太陽》
最佳男配角:周星馳《霹靂先鋒》
最佳女配角:王萊《海峽兩岸》
最佳攝影:鍾志文《七小福》
最佳剪輯:余純,鄺志良《七小福》
最佳美術設計:黃銳民《警察故事續集》
最佳服裝設計:王耀年《傾城之戀》
最佳原著音樂:盧冠廷《七小福》
最佳電影插曲:王文清《黃色故事》
最佳紀錄片導演:林作庸《深山猶有讀書聲》
特別獎:《陰間響馬》
―――――――――――――――――――――――――――――――――――――――
第廿六屆【金馬獎】(1989)
最佳劇情片:《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導演:侯孝賢《悲情城市》
最佳原著劇本:邱戴安平《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陳松勇《悲情城市》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配角:張世《香蕉天堂》
最佳女配角:李淑楨《魯冰花》
最佳攝影:黃仲標《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剪輯:王獻箎,鄒長根《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美術設計:張季平,栗通,陳耀圻,李寶琳《晚春情事》
最佳服裝設計:朴若木《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原著音樂:陳揚《魯冰花》
最佳電影插曲:陳揚《魯冰花》
―――――――――――――――――――――――――――――――――――――――――
第廿七屆【金馬獎】(1990)
最佳劇情片:《滾滾紅塵》
紀實報導片:《紅樹林的故鄉》
最佳導演:嚴浩《滾滾紅塵》
最佳原著劇本:吳念真《客途秋恨》
最佳改編劇本:小野《刀瘟》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女主角:林青霞《滾滾紅塵》
最佳男配角:張學友《笑傲江湖》
最佳女配角:張曼玉《滾滾紅塵》
最佳攝影:潘恆生《滾滾紅塵》
最佳剪輯:金馬《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錄音:沈聖德《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美術設計:張西美,廖鳳平《滾滾紅塵》
最佳電影音樂:史擷詠《滾滾紅塵》
最佳電影插曲:黃沾《笑傲江湖》
:
第廿八屆【金馬獎】(1991)
最佳劇情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最佳導演:王家衛《阿飛正傳》
最佳原著劇本:楊德昌,閻鴻亞,楊順清,賴銘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最佳男主角:郎雄《推手》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關海山《五億探長雷洛傳》
最佳女配角:王萊《推手》
最佳攝影:潘恆生《阮玲玉》
最佳剪輯:譚家明,奚傑偉《阿飛正傳》
最佳美術設計:張叔平《阿飛正傳》
最佳造型設計:張叔平《阿飛正傳》
最佳電影插曲:倫永亮《何日君再來》
最佳電影音樂:黃沾,戴樂民《武狀元黃飛鴻》
最佳錄音:陳偉雄《阿飛正傳》
最佳紀實報導片:《帝雉時代》,《玉山九千英尺-台灣鳥類開拓史末章》
動畫創意特別獎:《薛西弗斯的一天》
―――――――――――――――――――――――――――――――――――――――-
第廿九屆【金馬獎】(1992)
終身成就特別獎:何基明
最佳劇情片:《無言的山丘》
最佳導演:王童《無言的山丘》
最佳原著劇本:吳念真《無言的山丘》
最佳改編劇本:賴聲川《暗戀桃花源》
最佳男主角:成龍《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
最佳女主角:陳令智《浮世戀曲》
最佳男配角:顧寶明《暗戀桃花源》
最佳女配角:顧美華《浮世戀曲》
最佳攝影:李德成《霧都情仇》
最佳剪輯:張耀宗,張嘉輝《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
最佳美術設計:李富雄《無言的山丘》
最佳造型設計:李富雄《無言的山丘》
最佳動作指導:程小東,元彬《新龍門客棧》
最佳電影音樂:黃舒駿《青少年哪吒》
最佳電影歌曲:黃沾《黃飛鴻之II男兒當自強》
最佳錄音:杜篤之,楊靜安《少年耶,安啦》
最佳紀實報導片:《小鷿鷈》
評審特別獎:《學仙記》
―――――――――――――――――――――――――――――――――――――-
第三十屆【金馬獎】(1993)
終身成就特別獎:黃卓漢
最佳劇情片:《喜宴》
最佳紀錄片:《喜宴》
㈤ 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歷屆回顧
金馬獎 歷屆 演員 / 作品時間金馬獎 男主角 女主角 最佳導演 最佳劇情片1962第01屆 王引《手槍》 尤敏《星星月亮太陽》 陶秦《千嬌百媚》 (易文)《星星月亮太陽》1963第02屆 唐菁《黑夜到黎明》 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 李翰祥《梁山伯與祝英台》 (李翰祥)《梁山伯與祝英台》1965第03屆 葛香亭《養鴨人家》 李麗華《故都春夢》 李行《養鴨人家》 (李行)《養鴨人家》1966第04屆 趙雷《西施》 歸亞蕾《煙雨蒙蒙》 李翰祥《西施》 (李翰祥)《西施》1967第05屆 歐威《故鄉劫》 江青《幾度夕陽紅》 李嘉《我女若蘭》 (李嘉)《我女若蘭》1968第06屆 崔福生《路》 凌波《烽火萬里情》 白景瑞《寂寞的十七歲》 (李行)《路》1969第07屆 楊群《揚子江風雲》 李麗華《揚子江風雲》 白景瑞《新娘與我》 (楊文淦)《小鎮春回》1970第08屆 葛香亭《高山青》 歸亞蕾《家在台北》 張曾澤《路客與刀客》 (白景瑞)《家在台北》1971第09屆 王引《緹縈》 盧燕《董夫人》 丁善璽《落鷹峽》 (李翰祥)《緹縈》1972第10屆 歐威《秋決》 翁倩玉《真假千金》 李行《秋決》 (李行)《秋決》1973第11屆 楊群《忍》 上官靈鳳《馬路小英雄》 程剛《十四女英豪》 (楊群)《忍》1975第12屆 秦祥林《長情萬縷》 盧燕《傾國傾城》 劉藝《長情萬縷》 (李行)《吾土吾民》1976第13屆 常楓《香花與毒草》 徐楓《刺客》 張佩成《狼牙口》 (劉家昌)《梅花》1977第14屆 秦祥林《人在天涯》 陳秋霞《秋霞》 張曾澤《筧橋英烈傳》 (張曾澤)《筧橋英烈傳》 1978第15屆 秦漢《汪洋中的一條船》 恬妞《蒂蒂日記》 李行《汪洋中的一條船》 (李行)《汪洋中的一條船》1979第16屆 柯俊雄《黃埔軍魂》 林鳳嬌《小城故事》 胡金銓《山中傳奇》 (李行)《小城故事》1980第17屆 王冠雄《茉莉花》 徐楓《源》 王菊金《六朝怪談》 (李行)《早安台北》1981第18屆 譚詠麟《假如我是真的》 張艾嘉《我的爺爺》 徐克《夜來香》 (王童)《假如我是真的》1982第19屆 艾迪《邊緣人》 汪萍《武松》 章國明《邊緣人》 (丁善璽)《辛亥雙十》 1983第20屆 孫越《搭錯車》 陸小芬《看海的日子》 陳坤厚《小畢的故事》 (陳坤厚)《小畢的故事》1984第21屆 李修賢《公僕》 楊惠姍《小逃犯》 麥當雄《省港旗兵》 (李佑寧)《老莫的第二個春天》1985第22屆 周潤發《等待黎明》 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 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 (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1986第23屆 狄龍《英雄本色》 張艾嘉《最愛》 吳宇森《英雄本色》 (楊德昌)《恐怖分子》1987第24屆 周潤發《秋天的童話》 梅艷芳《胭脂扣》 王童《稻草人》 (王童)《稻草人》1988第25屆 萬梓良《大頭仔》 鄭裕玲《星星月亮太陽》 羅啟銳《七小福》 (羅啟銳)《七小福》1989第26屆 陳松勇《悲情城市》 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 侯孝賢《悲情城市》 (關錦鵬)《三個女人的故事》1990第27屆 梁家輝《愛在他鄉的季節》 林青霞《滾滾紅塵》 嚴浩《滾滾紅塵》 (嚴浩)《滾滾紅塵》1991第28屆 郎雄《推手》 張曼玉《阮玲玉》 王家衛《阿飛正傳》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2第29屆 成龍《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 陳令智《浮世戀曲》 王童《無言的山丘》 (王童)《無言的山丘》1993第30屆 成龍《重案組》 吳家麗《赤LUO的誘惑》 李安《喜宴》 (李安)《喜宴》1994第31屆 梁朝偉《重慶森林》 陳沖《紅玫瑰白玫瑰》 蔡明亮《愛情萬歲》 (蔡明亮)《愛情萬歲》1995第32屆 林揚《超級大國民》 蕭芳芳《女人四十》 侯孝賢《好男好女》 (許鞍華)《女人四十》1996第33屆 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蕭芳芳《虎度門》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1997第34屆 謝君豪《南海十三郎》 張曼玉《甜蜜蜜》 陳果《香港製造》 (陳可辛)《甜蜜蜜》1998第35屆 洛桑群培《天浴》 李小璐《天浴》 陳沖《天浴》 (陳沖)《天浴》1999第36屆 柯俊雄《一代梟雄曹操》 李麗珍《千言萬語》 許鞍華《千言萬語》 (許鞍華)《千言萬語》2000第37屆 吳鎮宇《槍火》 張曼玉《花樣年華》 杜琪峰《槍火》 (李安)《卧虎藏龍》2001第38屆 劉燁《藍宇》 秦海璐《榴槤飄飄》 關錦鵬《藍宇》 (陳果)《榴槤飄飄》2002第39屆 黎明《三更之回家》 李心潔《見鬼》 陳果《香港有個荷里活》 (張作驥)《美麗時光》2003第40屆 梁朝偉《無間道》 吳君如《金雞》 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 (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2004第41屆 劉德華《無間道III》 楊貴媚《月光下,我記得》 杜琪峰《大事件》 (陸川)《可可西里》2005第42屆 郭富城《三岔口》 舒淇《最好的時光》 周星馳《功夫》 (周星馳)《功夫》2006第43屆 郭富城《父子》 周迅《如果·愛》 陳可辛《如果,愛》 (譚家明)《父子》2007第44屆 梁朝偉《色·戒》 陳沖《意》 李安《色·戒》 (李安)《色·戒》2008第45屆 張涵予《集結號》 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陳可辛《投名狀》 (陳可辛)《投名狀》2009第46屆 張家輝《證人》
黃渤《鬥牛》 李冰冰《風聲》 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戴立忍)《不能沒有你》2010第47屆 阮經天《艋舺》 呂麗萍《玩酷青春》 鍾孟宏《第四張畫》 (張作驥)《當愛來的時候》2011第48屆 劉德華《桃姐》 葉德嫻《桃姐》 許鞍華《桃姐》 (魏德聖)《賽德克·巴萊》2012第49屆 劉青雲《奪命金》 桂綸鎂《女朋友男朋友》 杜琪峰 《奪命金》 (高群書)《神探亨特張》2013第50屆李康生《郊遊》章子怡《一代宗師》蔡明亮《郊遊》 (陳哲藝)《爸媽不在家》2014第51屆陳建斌《一個勺子》陳湘琪《回光奏鳴曲》許鞍華《黃金時代》(婁燁)《推拿》2015第52屆馮小剛《老炮兒》林嘉欣《百日告別》侯孝賢《刺客聶隱娘》(侯孝賢)《刺客聶隱娘》備註:早期的「優等劇情片不算在內」 時間屆次 男配角 女配角 新人獎 1962第01屆 矮仔財《宜室宜家》 唐寶雲《台風》 費立《金喇叭》 1963第02屆 馬驥《白雲故鄉》 杜娟《巫山春回》 羅宛琳《街頭巷尾》 1965第03屆 井淼《故都春夢》 王萊《人之初》 小龍《最後的裁判》 1966第04屆 吳家驥《金玉奴》 盧碧雲《煙雨蒙蒙》 謝玲玲《婉君表妹》 1967第05屆 崔福生《貞節牌坊》 於倩《藍與黑》 謝玲玲《我女若蘭》 1968第06屆 井淼《烽火萬里情》 歐陽莎菲《烽火萬里情》 嘉嘉《多少柔情多少淚》 1969第07屆 孫越《揚子江風雲》 張冰玉《小鎮春回》 吳鳳凰《小情人逃亡》 1970第08屆 儀銘《歌聲魅影》 夏台鳳《歌聲魅影》 愈健生《不敢跟你講》 1971第09屆 王戎《庭院深深》 陳莎莉《落鷹峽》 游龍《精忠報國》 1972第10屆 魏蘇《大地春雷》 傅碧輝《秋決》 1973第11屆 王宇《突破國際死亡線》 盧燕《十四女英豪》湯志偉《天倫樂》1975第12屆 儀銘《雲深不知處》 蕭芳芳《女朋友》1976第13屆 郎雄《狼牙口》 張艾嘉《碧雲天》1977第14屆 白鷹《千刀萬里追》 胡茵夢《人在天涯》鄔裕康《艷陽三月天》1978第15屆 谷名倫《日落北京城》 歸亞蕾《蒂蒂日記》黃龍《鄉野奇談》1979第16屆 韓蘇《歡顏》 沉時華《一個女工的故事》歐弟《小城故事》1980第17屆 向雲鵬《鄉野人》 邵佩玲《茉莉花》林小樓《鄉野人》1981第18屆 王珏《皇天後土》 王萊《小葫蘆》鄭傳文《原鄉人》1982第19屆 谷峰《武松》 葉德嫻《汽水加牛奶》周品君《在那河耽青草青》1983第20屆 谷峰《待罪的女孩》 英英《看海的日子》石安妮《魔輪》1984第21屆 常楓《頤園飄香》 陳秋燕《油麻菜籽》林鼎翙《玉卿嫂》1985第22屆 陳博正《超級市民》 唐如韞《童年往事》1986第23屆 秦沛《天天星期七》 繆騫人《最愛》1987第24屆 午馬《倩女幽魂》 林珊如《期待你長大》1988第25屆 周星馳《霹靂先鋒》 王萊《海峽兩岸》1989第26屆 張世《香蕉天堂》 李淑楨《魯冰花》1990第27屆 張學友《笑傲江湖》 張曼玉《滾滾紅塵》1991第28屆 關海山《五億探長雷洛傳》王萊《推手》
潘迪華《阿飛正傳》 1992第29屆 顧寶明《暗戀桃花源》 顧美華《浮世戀曲》1993第30屆 郎雄《喜宴》 歸亞蕾《喜宴》1994第31屆 王柏森《獨立時代》 金燕玲《獨立時代》1995第32屆 羅家英《女人四十》 文英《熱帶魚》1996第33屆 王啟贊《麻將》 邱秀敏《忠仔》1997第34屆 陳進興《愛情來了》 廖慧珍《愛情來了》1998第35屆 曾志偉《愈快樂愈墮落》 舒淇《洪興十三妹》1999第36屆 戴立忍《想死趁現在》 葉德嫻《笨小孩》2000第37屆 太保《運轉手之戀》趙美齡《沙河悲歌》姚月明《細路祥》2001第38屆 譚耀文《野獸之瞳》 羅慧英《愛上我吧》秦海璐《榴槤飄飄》2002第39屆 陳果《香港有個荷里活》 林嘉欣《男人四十》林嘉欣《男人四十》2003第40屆 黃秋生《無間道》林美秀《黑狗來了》王寶強《盲井》
鄭智允《跑吧!孩子》 2004第41屆 吳彥祖《新警察故事》白靈《三更2之餃子》洪顥瑄《擁抱大白熊》
楊佑寧《17歲的天空》 2005第42屆 黃秋生《頭文字D》元秋《功夫》周傑倫《頭文字D》2006第43屆 吳景滔《父子》 謝欣穎《愛麗絲的鏡子》張睿家《盛夏光年》2007第44屆 梁家輝《戰·鼓》 范冰冰《心中有鬼》湯唯《色·戒》2008第45屆 馬如龍《海角七號》梅芳《囧男孩》姜聖民《跳格子》2009第46屆 王學圻《梅蘭芳》惠英紅《心魔》余少群《梅蘭芳》2010第47屆 吳朋奉《父後七日》郝蕾《第四張畫》李千娜《茱麗葉》2011第48屆 徐詣帆《賽德克·巴萊》唐群《到阜陽六百里》柯震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2第49屆 鄭中基《低俗喜劇》梁靜《殺生》齊溪《浮城謎事》2013第50屆李雪健《一九四二》楊雁雁《爸媽不在家》郭書瑤《志氣》2014第51屆陳建斌《軍中樂園》萬茜《軍中樂園》張磊《推拿》2015第52屆白只《踏血尋梅》呂雪鳳《醉·生夢死》李鴻其《醉·生夢死》
㈥ 快 幫我找一部台灣愛情電影
《海角七號》吧
那就真不知道了,我幫你找找看。
是不是09年的?《對不起,我愛你! 》
這是簡介:這是個緣份游戲,一旦陷入,便無法自拔,場景在愛河邊。他借她五百元,卻要求她在紙鈔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和電話,他跟她聲明 『如果哪天鈔票回到我手上,你就要當我的女朋友 』他的大膽行徑,意外激起她心底的漣漪,但她付完帳後卻消失無蹤…。看似不合拍的一搭一唱,卻讓參與游戲的兩人,陷入難以抗拒的期待。她,是田中千繪。他,是吳懷中。
田中千繪 『真希望,我也可以遇到一個對的地方,一個對的人…』從日本來台灣學中文,卻意外成為一部電影的女主角。突來的變化讓她壓力倍增,選擇離開台北,放自己一天假,卻不小心掉了皮夾,進而捲入一場從天而降的緣分游戲。
吳懷中 『我還是一個人,不斷地守在這里…』七歲那年,他的父親有次出海便不再回來。他將心中埋藏的故事,偷偷記錄在錄音筆里,期待有天能藉由緣分游戲,遇見為自己保守秘密的人。
緣份游戲在陽光四溢的港都高雄展開,飄盪的木棉花絮蒼白如雪。或許那張鈔票在輾轉傳遞之下,早已註定了歸宿。
㈦ 台灣十大經典愛情片
好看的就可以看:
王子變青蛙;惡魔在身邊;惡作劇之吻;放羊的星星。。。這類的隨便搜搜就很多
推薦看看日本劇集,很多都不錯,如果沒抵制的話:特別山下智久的欺詐獵人,求婚大作戰,野豬大改造,code blue 還有少年刑警、神探伽利略。。。
㈧ 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歷屆之最
11月4日,被譽為華語電影奧斯卡的台灣電影金馬獎就要來了。到今年,已經是第53屆了!
獲得男主角提名最多的男演員:梁朝偉
梁朝偉曾以《重慶森林》、《每天愛你八小時》、《花樣年華》、《無間道》、《2046》、《色,戒》、《一代宗師》七次提名影帝。
獲得女主角提名最多的女演員:張艾嘉
張艾嘉分別憑借17屆的《茉莉花》、18屆《我的爺爺》、23屆《最愛》、26屆《三個女人的故事》、38屆《地久天長》、42屆《海南雞飯》、47屆《觀音山》、52屆《華麗上班族》八次獲得影後提名。分別在18屆和23屆拿到了兩次金馬影後。
獲得男主角桂冠最多的男演員:梁朝偉
梁朝偉他分別以31屆《重慶森林》 ,40屆《無間道》和44屆《色戒》3次奪得最佳男主角獎,成為榮獲該獎項最多的男演員。
獲得女主角桂冠最多的女演員:張曼玉
時至今日,張曼玉已經成為華語影壇女演員的代表人物,她的演技幾乎是無懈可擊的。張曼玉分別以26屆《三個女人的故事》,28屆《阮玲玉》,34屆《甜蜜蜜》,37屆《花樣年華》;四次奪得最佳女主角獎。
以演員身份獲獎最多的女演員:張曼玉
張曼玉分別以26屆《三個女人的故事》,28屆《阮玲玉》,34屆《甜蜜蜜》,37屆《花樣年華》四次奪得最佳女主角獎,另還憑《滾滾紅塵》獲得第27屆最佳女配角獎。
獲得最佳女配角最多的女演員:王萊
王萊分別憑《人之初》(1963)、《小葫蘆》(1981)、《海峽兩岸》(1988)、《推手》(1991)先後榮膺第3、18、25、28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獲獎最多的男配角:黃秋生
黃秋生憑《想飛》(第39屆)、《無間道》(第40屆)、《頭文字D》(第42屆)拿下3座男配角獎。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演員:陳建斌
2014年第51屆陳建斌憑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電影《一個勺子》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最佳新導演獎,此外還憑《軍中樂園》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從而創了金馬獎歷史上同一屆單人獲得最多的紀錄。
年紀最小的女演員、第一位獲獎的大陸女演員:李小璐
㈨ 誰能給我台灣女演員李欣(演懷玉公主里的德福晉)年輕時的所有電影!謝謝
1985-夕陽山外山 1986-如果有來生(沈立婷) 1987-別愛陌生人 一串相思鈴 1988-老婆的兒女 孤挺花 胭脂扣(芙蓉九爺) 長江一號(日本女間諜) 花落知多少 1989-把愛找回來(情婦) 霹靂神捕(翡翠) 陳圓圓(俠女) 我兒俊孝(林老師) 好小子吉利(歌仔戲旦角) 不凋的康乃馨(母親) 床上的陌生人 回到從前(海玲) 奔情 1990-雪珂(福晉) 再生花 表哥出租(金花) 1991-戲說乾隆(欽妃) 《李師師/一代名伎李師師》(元符皇太後) 1992-玫瑰豪情(情婦) 1993-黃土地外的天空 無盡的愛(高中教師) 1994-雪娘(錢夫人) 2001-《貞女烈女豪放女/貞女烈女》(洪素蓉) 華視: 1977-琵琶環(蕭飛 *女扮男裝頭一回,出道首部電視劇) 1978-我倆有明天 艷陽天 1993-閣樓外的春天(紀曼雲) 包青天之雷霆怒(韋青瑩)江湖小子之聖武令中中飾演靈蛇夫人墨靈1994-七俠五義之太歲庄(張岳妻) 七俠五義之美人如玉劍如虹(李何氏/西夏皇姑) 1995-勸世媳婦(梅姨)媳婦的眼淚中飾演老夫人1996-金鍾單元劇之青蘋果 華視劇展之面具 劉伯溫傳奇之玉面羅剎(朱玉英) 劉伯溫傳奇之孤離淚(暮文) 劉伯溫傳奇之殺氣少年(靜塵師太) 劉伯溫傳奇之人肉包子(周二娘/江湖上有名的胭脂虎風艷萍) 劉伯溫傳奇之霧夜淚痕(光姬公主) 1997-天使是男人(青琦) 她租了一個女人 施公奇案之陰陽變(皇後) 施公奇案之夜遊神(皇後) 施公奇案之真假皇帝(皇後)劉伯溫傳奇之人肉包子中飾演風二娘施工傳奇之孤雛淚(春立) 1998-天使夜未眠 軌跡(林老師) 土地公傳奇傳奇之為善最樂(劉氏) 1999-何日君再來 2000-懷玉公主(德福晉)戀香中飾演李敏2003-四大名捕斗將軍(宋紅男) 愛謊言配偶欄之謊言(李英/郁文母) 2005-海豚愛上貓(林夫人) 台視: 1986-《酸甜苦辣雙嬌會》 1991-《又是起風時》 1992-《半生緣一世情》(洪碧英) 1993-《歲月的眼睛》(林秀滿) 冬梅、秋菊、康乃馨(母親) 1995-《秦始皇與阿房女》(趙姬/太後) 情愛紅塵(曼妮) 天下第一棒之危機四伏(婉娘) 1997-《江湖小子之武林春秋/聖武令》(墨靈/靈蛇島主) 康熙情鎖金殿(小翠花) 2000-《包公出巡之明鏡高懸》(鳳喜) 神仙動員令 2003-《戀香》(李敏) 公視: 1999-曾經(沖家寧) 2005-再見忠貞二村(周太太客串) 好消息電視台: 2003-為什麼春天會遲到 內地: 2007-媳婦的眼淚(美芝/高母) 電影: 1978-太空式的愛情(江欣欣) 1979-浪子快刀 1986-父子關系(客串) 1989-香蕉的天空(劉小姐) 1991-醉俠行(慈禧太後) 1995-校園敢死隊 2003-愛上麻煩(成明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