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雲水謠》這部電影好看么
《雲水謠》,是根據《台灣往事》的原作者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台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由劉恆擔任編劇。該片是由中影集團、台灣龍祥公司以及香港英皇公司聯合投資3000萬元,橫跨西藏、福建、遼寧、上海等5地拍攝,堪稱近年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國產愛情題材影片。影片跟隨著男女主角陳秋水、王碧雲、王金娣三人三條愛情主線,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盪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故事。
還不錯的,值得看一看
⑵ 《雲水謠》影片介紹
沒看就看看吧,不錯的!
《雲水謠》由上世紀40年代兩個台灣年輕人的邂逅開始。年輕俊朗的青年陳秋水因做家庭教師而來到王家,並與王家千金王碧雲一見鍾情,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並私訂終身。但適逢台灣局勢動盪,作為熱血青年的陳秋水為躲避迫害從台灣輾轉來到大陸,自此兩個相愛的戀人被無情的現實分隔兩岸,唯有堅守著「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對方。
與台灣失去聯絡的陳秋水,為思念母親徐鳳娘與戀人王碧雲而將名字改為徐秋雲。
作為軍醫的他奔赴朝鮮戰場,飽經戰爭與炮火的洗禮。一邊懷著保衛家國的熱血豪情,一邊默默思念海岸對面的親人。此時他結識了單純可愛的戰地護士王金娣,就像他與碧雲一樣,這個小護士第一眼就愛上了陳秋水,開始了對他執著的追求,並在戰爭結束後一直追隨已援藏的他到了西藏當地的醫院。由於海峽兩岸的分隔,又幾度尋找王碧雲無果,在這種絕望中,王金娣的真情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陳秋水,陳秋水最終與她結婚了。
此時身在台灣的王碧雲則以兒媳的身份主動擔負起照顧陳秋水母親的重任,並從此開始了漫長而無望的等待,她發誓要用一生來尋覓愛人的蹤跡。直到68年她終於得知了陳秋水的消息——陳秋水和妻子雙雙殉難西藏雪山。
近60年過去了,一生未嫁的王碧雲已兩鬢斑白,但那段純真美好的愛情仍然深藏在她的心裡。此時她的養女曉芮卻在西藏發現了陳秋水的蹤影……
⑶ 雲水謠這部電影好在哪 怎麼拿了那麼多獎
幕後:
《雲水謠》是根據《台灣往事》的原作者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台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由劉恆擔任編劇。該片是由中影集團、台灣龍祥公司以及香港英皇公司聯合投資3000萬元,橫跨西藏、福建、遼寧、上海等5地拍攝,堪稱近年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國產愛情題材影片。影片跟隨著男女主角陳秋水、王碧雲、王金娣三人三條愛情主線,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盪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故事。
花絮:
·本片將請羅大佑為本片譜寫主題曲《戀曲2006》。導演尹力說:「我非常著迷羅大佑的作品,希望他能為《雲水謠》譜寫一曲《戀曲2006》。何況《雲水謠》里那種生死不移守候一生的愛情,有古典的柔情,也有濃烈的悲愴,如果能請羅大佑來譜寫傳達,一定會最傳神。而片中男女主角陳秋水與王碧雲的愛情,也是發生在台灣。」
·本片真實還原了台灣四五十年代苗栗的風情,查閱了大量資料,請來民族學專家來研究當時的民俗風情。
·經過布景,40年代台灣的街道、「古董街」保留著最閩南的氣息,60年前的台灣風貌儼然呈現在鏡頭前。
·為了重現戰爭場景,劇組動用上百人在京郊挖戰壕築牆的。一米一米挖掘出長長的戰壕。
·王碧雲晚年移居加拿大的家。為表現在異國他鄉對故土的懷念,將她的家中布置了很多懷舊的東西。
·本片的總製片人韓三平說:「拍攝《雲水謠》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對類型片進行多樣化的探討。」他認為目前中國真正成熟的類型片只有古裝武俠一種。「就這么幾個導演,就這么幾個明星,就這么幾個套路,在創造了高票房的同時,也限制了中國電影的整體發展,實際上根本無法滿足觀眾的需要。」
⑷ 電影雲水瑤
《雲水謠》是一部根據作家張克輝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而成的愛情片。由尹力執導,劉恆擔任編劇,陳坤、徐若瑄、李冰冰主演,中影集團、台灣龍祥公司以及香港英皇公司聯合投資3000萬元,橫跨西藏、福建、遼寧、上海等5地拍攝而成。
影片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盪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1]。本片於2006年11月26日上映。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⑸ 電影《雲水謠》百度網盤鏈接
《雲水謠》 - en
MP3格式
高品質音樂
直接點擊普通下載就行
⑹ 電影《雲水謠》在香港和台灣省的票房怎麼樣啊
片子,說真的我看過之後,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平平,沒什麼新意~~~~`
我想不會太好,也不至於太差吧~~~~~``總歸還是有個偶像的,這偶像效應還是有的吧。
⑺ 電影雲水謠
《雲水謠》,是根據《台灣往事》的原作者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台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由劉恆擔任編劇。該片是由中影集團、台灣龍祥公司以及香港英皇公司聯合投資3000萬元,橫跨西藏、福建、遼寧、上海等5地拍攝,堪稱近年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國產愛情題材影片。影片跟隨著男女主角陳秋水、王碧雲、王金娣三人三條愛情主線,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盪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故事。
《雲水謠》由上世紀40年代兩個台灣年輕人的邂逅開始。年輕俊朗的青年陳秋水因做家庭教師而來到王家,並與王家千金王碧雲一見鍾情,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並私訂終身。但適逢台灣局勢動盪,作為熱血青年的陳秋水為躲避迫害從台灣輾轉來到大陸,自此兩個相愛的戀人被無情的現實分隔兩岸,唯有堅守著「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對方。
與台灣失去聯絡的陳秋水,為思念母親徐鳳娘與戀人王碧雲而將名字改為徐秋雲作為軍醫的他奔赴朝鮮戰場,飽經戰爭與炮火的洗禮。一邊懷著保衛家國的熱血豪情,一邊默默思念海岸對面的親人。此時他結識了單純可愛的戰地護士王金娣,就像他與碧雲一樣,這個小護士第一眼就愛上了陳秋水,開始了對他執著的追求,在戰爭結束後一直追隨已援藏的他到了西藏當地的醫院,並將名字改為『王碧雲』陪伴他。由於海峽兩岸的分隔,又幾度尋找王碧雲無果,在這種絕望中,王金娣的真情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陳秋水,陳秋水最終與她結婚了。
此時身在台灣的王碧雲則以兒媳的身份主動擔負起照顧陳秋水母親的重任,並從此開始了漫長而無望的等待,她發誓要用一生來尋覓愛人的蹤跡。直到68年她終於得知了陳秋水的消息——陳秋水和妻子雙雙殉難西藏雪山。
近60年過去了,一生未嫁的王碧雲已兩鬢斑白,但那段純真美好的愛情仍然深藏在她的心裡。此時她的侄女曉芮卻在西藏發現了陳秋水的蹤影……
請採納吧 謝謝
⑻ 《雲水謠》這片電影看後有什麼感想求!!
你好!!
《雲水謠》,這名字中就隱隱蘊含著一縷揮之不去的憂傷,誠如餘光中先生在《鄉愁》中寫到的「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我想,如果有一張船票可以期待的話,或許在那樣動盪不安的年代,對彼此也算是一個慰藉,可是,他們所能做出的期待僅僅是對彼此承諾的堅守,而面對現實,他們卻無能為力。整部影片,都在試圖回答兩個問題:「在人世間,把生者和死者隔開的到底是什麼?把相愛的人隔開的到底是什麼?」從這個角度而言,影片已經超越了對情與愛的簡單表述,轉而上升為對現實、對人性的關注。
影片採用插敘的結構,通過作家陳曉芮對姑媽王碧雲(歸亞蕾飾)的一系列追問,開啟了那段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酸楚記憶,表面上,陳曉芮只是一個故事的講述者,透過她,故事才得以在現實與回憶中自由切換,而實際上,我更傾向於將她看作是一種對王碧雲「鏡中我」的隱喻,陳曉芮關於「隔開生者和死者的是什麼?隔開相愛的人的是什麼?」的疑問,似乎應該是暮年的王碧雲一生苦苦思索卻不得其解的困惑才更顯得合情合理。
影片的高潮在一幅幅黑幕的不斷切換中,始終壓抑著,導演尹力試圖用思念去釀酒,不到年頭兒,絕不肯開啟。片中,碧雲與秋水的相互思念、薛子路對碧雲的單相思、秋水母親對兒子的牽腸掛肚、金娣(李冰冰飾)對秋水的愛憐與牽……每一份思念都綿延不絕,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被歲月沖淡,反倒更真更濃,但是,也許是這思念中攙雜了太多眼淚的緣故,最終釀出的卻是只能孤單自斟、無法快樂共飲的苦澀。
這種苦澀,來源於過程,卻爆發於結果。影片最後的那一場雪崩和緊接著碧雲再也不能自控的痛哭,終於將劇情推向了高潮,任憑畫面隨著黑幕漸漸隱去,可那撕心裂肺的哭聲卻久久迴旋在腦海,讓人無法平靜。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