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關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電影

關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26 21:14:13

『壹』 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紀念碑幾年的是哪一件事

紀念22 8的死難者。並沒有具體的結束時間,如果說結束,只能是國民黨結束的大陸統治的時候.

白色恐怖
bái sè kǒnɡ bù

指反動統治者大規模逮捕、屠殺革命人民,破壞革命組織,殘酷鎮壓人民革命運動、民族解放運動的恐怖行為。

概念的來源
1870年,由於普法戰爭的爆發,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年-1870年)的拿破崙三世被俘,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年-1940年)宣布成立。然而,新政府不但對抵禦普魯士軍隊的入侵採取消極態度,而且還相繼鎮壓了巴黎人民1870年10月31日和1871年1月22日的兩次起義(藍博洲 1993,13-4)。

1871年3月28日,身為「工人階級實質上政府」的「巴黎公社」正式成立,政府軍竟然在普魯士軍隊的幫助下,對公社成員發動攻擊。「公社成員也群起反抗。因為一時找不到代表公社的旗幟,公社裡的一名女工於是從自己身上的紅裙,撕下一塊紅布,作為公社的標志。從此以後,紅色便引用為一切進步熱情、反抗不義的階級解放之符號。與此相對,代表反動、保守的勢力,便是『白色』,而由其發動的一切恐怖鎮壓行動,就是所謂『白色恐怖』」(引自藍博洲 1993,15-6)。

所謂恐怖主義,是指「意在全體居民中散布恐嚇、驚慌和毀滅的一系列行為」。它的施暴量往往不成比例,表面上是任意的、蓄意的象徵性行動,意在「殺一儆百」。「白色恐怖」一詞,通常意味著擁有政權的統治者,運用國家機器中的直接暴力手段,針對反抗現有體制的革命或革新勢力,所進行的超制度的摧毀行為。「白色」表示它保守、反動的性格(藍博洲 1993,17)。【按:白色原本指的是法國波旁王朝的徽章—白百合】

另外也有一說,白色恐怖源於1830年代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期間,整肅異己,由於王室旗幟為百合白,此時的恐怖統治,遂以白色名之。

中國國民黨的「白色恐怖」

在中國大陸的「白色恐怖」
蔣介石及其中國國民黨政府在1927年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及後來在各地清黨,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在各地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一些愛國人士,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也受波及。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國民黨政府為了維護其獨裁統治,通過暗殺綁架秘密逮捕等手段鎮壓學生運動和民主運動。http://ke..com/view/22128.html?wtp=tt

『貳』 台灣的"白色恐怖"

泛指反動統治者大規模逮捕、屠殺革命人民,破壞革命組織,殘酷鎮壓人民革命運動、民族解放運動的恐怖行為。
白色恐怖,指由體制方所發動的恐怖活動。在目前的中文語境中,它往往被用來指中國國民黨的蔣介石政權執政期間曾經實行的恐怖統治;
在中國大陸的「白色恐怖」
蔣介石及其中國國民黨政府在1927年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及後來在各地清黨,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在各地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一些愛國人士,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也受波及。
白色恐怖十年,即第一次國共合作大革命失敗的1927年到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的1937年。

『叄』 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究竟有多恐怖

發動四一二政變直至1949年敗退台灣期間對共產黨以及其他政治異見人士進行迫害。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直至1949年敗退台灣期間對共產黨以及其他政治異見人士進行迫害。1927年 - 1937年以及1946年 - 1949年的壓迫「左翼」作家。1931年國民黨左派人士鄧演達被處決。1936年中期的七君子事件。1946年中國民主同盟領導人李公朴、聞一多被當局暗殺的李聞慘案。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專門審問、囚禁政治犯和刑事重犯的「調查局」安康接待室內部存有大批重要檔案數據。但媒體日前現場直擊,發現接待室有如廢墟毫無管理,包括民進黨已故黨主席黃信介、已故作家柏楊等在戒嚴時期被審問的珍貴資料竟被如垃圾棄置。

(3)關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電影擴展閱讀:

國民黨白色恐怖的相關內容:

1、在日本政府的督促下,蔣介石定下「整頓國民政府內部」的決心,即首先解除上海工人的武裝,然後以在滬的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取代武漢派,奪取中央黨部,排除共產黨」。

2、同時,蔣介石向上海大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表示,在勞資問題上,「決不使上海方面有武漢態度」。大資產階級答應在財政上給他以全力支持,並立即為蔣提供300萬元資助。

3、吳稚暉在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會上誣蔑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謀叛國民黨」,提出對共產黨「應行糾察」。

『肆』 台灣白色恐怖是什麼

白色恐怖,形容專制社會執政者迫害政治異見人士而導致的社會不安氛圍。
據說名稱源於巴黎公社時期,革命者旗幟為紅色,而大肆殺害革命者的政府軍旗幟為白色,因此又名「白色恐怖」。
1949年5月19日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發布戒嚴令,同年6月蔣介石潰退到台灣。該戒嚴令則維持到1987年7月15日為止,總共長達38年。在戒嚴期間,當時的立法院為了防止中國共產黨在台灣擴散(但實際上台灣環境不適合共產黨發展)並嚇阻台灣人民追求民主,通過了《懲治叛亂條例》以及《動員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擴充了解釋犯罪的構成要件,縱容情治單位機關網羅所有人民的政治活動。國家公權力在長期戒嚴中受到濫用,人民的基本權利完全失去保障。
根據法務部向立法院所提之一份報告[來源請求]的資料顯示,在戒嚴時期,軍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達29,407件,無辜受難者約達14萬人。然而,據司法院透露,政治案件達6、7萬件,如以每案平均三人計算,受軍事審判的政治受難人,應當在20萬人以上,他們就是「白色恐怖」的犧牲者。光是以1950年代的前五年為例,國民黨政府在台灣至少殺害了4000個至5000個,甚至於8000個以上的本省和外省的「匪諜」、知識份子、文化人、工人和農民,並將同樣數目的人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無期徒刑。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台灣五零年代白色恐怖」。一直要到1984年12月,最後兩個五零年代的政治終身監禁犯林書揚與李金木,在坐滿34年又7個月以上的牢後,才釋放出獄。1991年由於廢除《懲治叛亂條例》,以及1992年《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的修正,終結了言論叛亂罪的法律依據,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台灣白色恐怖的真正結束。
對於「白色恐怖」受難人數,白色恐怖基金會呈報行政院的數據,自1999年起至2007年6月底為止,申請補償的件數為八千五百件,已領補償金者為一萬三千人。白色恐怖基金會執行長倪子修表示,這些只是領取受難補償的人數,並非確切受難人數。

『伍』 在哪裡能查台灣《白色恐怖事件》資料以及全部歷史照片。

一般的問題都在網路可以查到,詳細了解就應該去圖書館查資料還有當地的報紙。

『陸』 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是什麼

指反動統治者大規模逮捕、屠殺革命人民,破壞革命組織,殘酷鎮壓人民革命運動、民族解放運動的恐怖行為。

白色恐怖,指由體制方所發動的恐怖活動。在目前的中文語境中,它往往被用來指中國國民黨的蔣介石政權執政期間曾經實行的恐怖統治;在美國,它則用來指麥卡錫時代的反共恐慌。

蔣介石及其中國國民黨政府在1927年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及後來在各地清黨,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在各地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一些愛國人士,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也受波及。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國民黨政府為了維護其獨裁統治,通過暗殺綁架秘密逮捕等手段鎮壓學生運動和民主運動。

(6)關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電影擴展閱讀

「白色恐怖」歷史階段

1、中國大陸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直至1949年敗退台灣期間對共產黨以及其他政治異見人士進行迫害。

1927年 - 1937年以及1946年 - 1949年的壓迫「左翼」作家。

1931年國民黨左派人士鄧演達被處決。

1936年中期的七君子事件。

1946年中國民主同盟領導人李公朴、聞一多被當局暗殺的李聞慘案。

2、中國台灣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有兩種說法,一說是1947年發生「2·28」事件,兩年後人心浮動,當局決定整肅,該年到1987年解除戒嚴的38年之間。另一說是1949年至1991年,當局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和《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的42年之間。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專門審問、囚禁政治犯和刑事重犯的「調查局」安康接待室內部存有大批重要檔案數據。但媒體日前現場直擊,發現接待室有如廢墟毫無管理,包括民進黨已故黨主席黃信介、已故作家柏楊等在戒嚴時期被審問的珍貴資料竟被如垃圾棄置。

『柒』 台灣的白色恐怖是什麼

白色恐怖往往被用來指中國國民黨的蔣介石政權執政期間曾經實行的恐怖統治。
基本介紹:
自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以清黨為由發動四一二政變直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台灣為止的這段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的時間被中國共產黨以及現今中國主流媒體稱為白色恐怖時期。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鞏固自身地位,對中國共產黨以及其他主張民主的人士進行政治迫害。
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白色恐怖一詞也被毛澤東用來打擊其他政治人物如劉少奇和鄧小平。毛澤東在謄清稿上修訂後加標題,由當日會議印發。文中說:五十多天里,從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領導同志……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革命派,壓制不同意見,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又何其毒也!
部分案例1927年 - 1937年以及1946年 - 1949年的兩次國共內戰。
1931年國民黨左派人士鄧演達被處決。
1936年中期的七君子事件。
1946年中國民主同盟領導人李公朴、聞一多被當局暗殺的李聞慘案。

『捌』 兩蔣時期台灣白色恐怖是怎麼的一種體驗

跟現在大陸區別不大。。。

『玖』 台灣電視劇《晶晶》講太晚白色恐怖時期的電視劇,鄧麗君唱的同名歌曲

太老的片子,可能網路上沒有資源。

『拾』 描述台灣政治的電影

《被出賣的台灣》,2009年美國拍的,涉及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江南命案等幾個政治事件。
97年香港拍的《黑金》,反映台灣九十年代黑金政治。
08年香港拍的《彈道》,影射04年台灣選舉期間的陳水扁槍擊案。
梁朝偉演的《悲情城市》。

閱讀全文

與關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