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阿修羅道2021年由 張光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阿修羅道》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導演:윤여창
主演:張光、李元宗、李率求、이달형、鄭美南、황인무
類型: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日期:2021-03-18(韓國)
片長:90分鍾
又名:Asurado
어떠한법도상식도통하지않는
극악무도한범죄자들만모인죽음의제3교도소.
이들조차쩔쩔매게만든전국구보스『이태식』이입소하자
새로운권력의시대가열린다.
머지않아새로부임한교도소장『조평호』는
피도눈물도없는악독함의끝을보여주며
이태식과비롯해죄수들을지독하게옥죄기시작하는데…
阿修羅道韓國電影女主 尹智慧飾車勝美,吳妍兒飾鄭允熙韓度京的妻子
⑶ 怎麼評價電影《阿修羅》
《阿修羅》的片名取自佛教六道中位於「人間道」和「畜生道」之間的「阿修羅道」,是一個紛爭、戰爭不斷的恐怖之地,正如影片一開頭航拍的安岩城市景觀一樣,宛如中國的城中村一樣密密麻麻布滿了低層建築,魚龍混雜,一派亂象。
罪惡、狂亂、暴戾、殘忍,這就是《阿修羅》帶給我們的全部,即使最大的魔頭被除掉,到最後也只能從遍地屍體中呈現出一種深深的絕望!
⑷ 2021阿修羅道電影女主角是誰
電影名:阿修羅道 導演:尹汝昌 主演:李率求 張光 李原種 類型:動作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日期:2021年3月18日(韓國) 片長:90分鍾
韓國電影一直挺出色,我特別喜歡韓國的犯罪電影,過不了幾天就去網上找一找韓國有沒有出了新電影,今天看到了一部新出的電影,看之前也沒有去豆瓣搜一搜評分,看過之後去豆瓣搜了一下暫時還沒有評分。我估計將來的評分應該在6-6.5分,因為不太好看,劇情不是那麼的激情。主演有韓國的知名演員,演過包括《熔爐》猥瑣校長等很多電影。
劇情大概:在一座教導所里,裡面犯人分為兩個幫派,虎幫和蛇幫,各有一個大哥,兩個幫派之間一直不和睦而且經常發生摩擦,並且他們崇尚單挑用武力解決問題....
⑸ 阿修羅道虎蘭扮演者
韓國著名電影《阿修羅道》中虎蘭的扮演者是達米安·沃爾特斯
《阿修羅道》是這幾年韓國一部著名的電影。該電影大概講了這樣一搞故事,在一個遙遠的地方,這里沒有法律約束,同時也沒有權利,聚集了窮凶極惡的罪犯,這就是所謂死亡第三監獄。而號稱全國罪犯大BOSS的李泰直,在裡面可算老大。
而新上任的監獄長趙平浩,卻在極力的打壓李泰植在內的罪犯們。因此,囚犯們和看守門開始了壓迫與反壓迫的較量。 監獄的生活暗無天日,獄警管理黑幕重重 ,囚犯要做的,是反抗這種規則。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一個叫羅騫馱,一個叫毗摩質多羅,一個叫羅睺。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⑹ 韓國地中海是監獄長的電影是什麼電影
電影名字電影《阿修羅道》。
講述了在法律和原則都不通的臭名昭著的第三監獄里,有著各自不同慾望的惡人展開的戰爭的犯罪動作片。
如果說大部分韓國犯罪動作題材中明確了善與惡的世界,那麼《阿修羅道》中只展現了惡人的世界。
⑺ 阿修羅是什麼
阿修羅(梵文:Asura;巴利文: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也就是相對於「天人(即天眾、提婆)」的存在。
在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
在佛教中,其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羅,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只有在佛經中提到的。阿修羅道非常特別,佛經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故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為首領的提婆神群戰斗,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乏美女,兩神相互妒忌,時傳爭戰。故俗謂戰場為「修羅場」。
法華經序品列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涌,嘯吼如雷鳴;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中文名:阿修羅
梵文:Asura
亦譯:阿須羅
意思:「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
分享
形象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
阿修羅
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海上,身越須彌山。
起源傳說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游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隻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達婆女求婚,結果乾達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天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天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天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發時,帝釋天想到觀世音菩薩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本座(觀自在菩薩)的名號,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天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天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天又憶起上次的念起的名號,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就在帝釋天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天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天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天,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斗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阿修羅王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涌,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阿修羅道
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阿修羅道」。 六道為一;天道、二;阿修羅、三;人道、四;畜牲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阿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斗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阿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女阿修羅貌美,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修行。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故漸列之為惡道。 簡說六道--有福無德的阿修羅道以好戰出名的阿修羅道,因有福報而沒有德性有的說法只是將他納入鬼神中,或說是墮落的天人,北傳佛教將他列入善道,南傳佛教則歸類入惡道中。福如天人,德非天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為三惡道)(六道之中只有人道和畜生道是有形體的,且在同一個空間。其他各道均是無形的,不能看到的。有緣之人或許可以感知到。)各道都有等級積分,隨因受報。種善因,得善果。所謂種惡因得惡果;你所受的都是你自己做的。
【轉生原因】 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別人,就是忌妒別人比自己優秀。《業因差別經》詳細條列出十項業因,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因業力的牽引,阿修羅可分為胎、卵、濕、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濕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游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誕生談起 。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涌,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大海,身越須彌山。
佛經中有關阿修羅王的故事傳說很多。敦煌石窟中除了經變畫中的阿修羅王畫像外,還有很多單獨的阿修羅王的畫像。其中最早、最高大、最完美的是西魏第249窟中的阿修羅王變相圖。阿修羅王的形體和圖中每一神怪、人物、建築物幾乎都代表一個故事,約有十幾個故事。
阿修羅界 修羅性暴,有福無權; 好勇鬥狠,浮沉業牽。 阿修羅是梵語,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就是醜陋。可是醜陋,是這個男的阿修羅,相貌非常醜陋;女的阿修羅,相貌又非常地美麗。男的阿修羅,他其性好鬥,是在外邊的斗爭,向外斗爭;女的阿修羅,其性也是好鬥爭,但是她在里邊斗爭,不是在外邊斗爭。怎麼在里邊斗爭呢?她用心來斗爭,也就是所謂的妒忌障礙、無明煩惱都在里邊。 這一類的眾生,有的時候把他論到三善道里邊,就是天、人、阿修羅這三善道;有的時候又把他放到四惡趣里邊,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叫四惡趣。 這阿修羅,畜生里邊也有阿修羅,人道里邊也有阿修羅,天道里邊也有阿修羅,鬼道里邊也有阿修羅。所以阿修羅自己是一個法界,但是又通於其他的三法界,所以在這個四道里頭,都有阿修羅。總而言之,無論在哪一個道里邊,他是好鬥爭的,他脾氣非常大,好說了算。說了算,就是他願意做boss(老闆),願意指揮其他的人,不願意受其他的人指揮;願意管著其他的人,不願意受其他人的管,這都是修羅的表現。 這修羅,你們沒有看見,我可以告訴你們。修羅又有善的阿修羅,又有惡的阿修羅。善的阿修羅,就是國家的軍隊、兵、將軍,這都 是阿修羅;惡的阿修羅,不善的阿修羅,就是土匪,小偷,偷人東西、強搶人東西這種,好打人這一類的人,好殺人這一類的人,這都叫阿修羅。這是在人道上,我們都看得見的。 天上也有這一類的阿修羅。在天上的阿修羅,他和天兵、天將去作戰,一天到晚,想要搶帝釋天這個寶座,想要把帝釋天給打倒了,他去做帝釋天。可是他戰來戰去,總要失敗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有天福沒有天權;他可以在天上享受這個天福,但是他不能有權力,所以他雖然和天兵、天將作戰,始終是失敗的。這是人間的阿修羅,和天上的阿修羅。 畜生怎麼又有阿修羅呢?畜生阿修羅,好像老虎,這是畜生里頭的阿修羅;獅子,這是畜生里頭的阿修羅;豺狼,這是畜生里頭的阿修羅。那麼這類阿修羅,它就願意欺負其他的同類,欺負其他的畜生,就好像那個狼啊、虎啊、老虎、獅子,都想吃其他的畜生。為什麼它要吃其他的畜生呢?就因為它是一種修羅性。還有蛇、飛禽里邊那個鷹,這都是阿修羅。 總而言之,阿修羅就是不講道理,他脾氣大,無論對任何人,他常常要發脾氣。Too much temper!(太多脾氣了!)那麼這畜生里頭的阿修羅,是這樣子。 鬼里頭也有阿修羅,這種阿修羅,他就欺負其他的鬼。鬼里頭也有善鬼、有惡鬼,這惡鬼在鬼里頭,也不講道理。本來鬼就是不講道理的,他在不講道理的里邊,還更不講道理!所以說『修羅性暴』:他的性非常暴躁。 『有福無權』:他是有天福而沒有天權的眾生。他想要爭權奪利,但是也爭不到。『好勇鬥狠』:他好和人作戰,好和人斗爭。現在你看這個世界,都是修羅世界,都講斗爭、斗爭;斗爭這個,斗爭那個,你把我鬥倒了,我把你斗臭了。 你看在中國那個林彪就是豺狼轉世,所以他那麼惡,百萬大軍他都可以帶,有方法把他們都管得服服貼貼的。周恩來是個人,周恩來不單是個人,而且還是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人,比諸葛亮都聰明,所以他在這么壞的一個世界上,他還能立得住,這是我告訴你們。 前五、六年,我就告訴你們這個秘密,不過你們都不注意。有人現在就問了,說:『您知道林彪是豺狼,朱德是個什麼呢?』那麼有人說:『那我是個什麼呢?』你就是個你,我就是個我。因為我所說的這是世界最有名的人,我說一說;沒有名的人還談不到,還輪不到你。 所以這都是修羅,他們都好勇鬥狠,就斗爭、斗爭,斗爭一百年,斗爭二百年,斗爭三百年,斗爭五百年,斗爭一千年。你看他這種的理論,斗爭要斗爭到一千年去。唉!佛法所以到這斗爭堅固的時候,是末法時代。 但是,我們大家要發願:『我們不要末法,我們就要正法!我們走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要變成正法!』我們發這個願,就是在末法時代,我們若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要變成正法。那麼人人發這個願,人人就都滿這個願。到這個末法時代把它變成正法,這就叫天翻地覆,把天地都給它翻過來。它是這樣子嗎?我們不教它這樣子。 『浮沉業牽』:這阿修羅,他或者生天,或者在人道,或者在畜生道,或者在餓鬼道,都是由著業力牽引著他,才起惑、造業、受報,就在這個地方,就受這種的果報。所以說浮沉業牽,由他業力牽引著到哪一道里頭去。所以人修行,切記不要和人斗爭,不要好勇鬥狠,不要性暴,那麼就和修羅脫離關系了。 若詳細分析阿修羅,在這個九法界里頭的眾生,有五個法界里頭都有阿修羅。在這個畜生法界里邊,飛禽有飛禽的阿修羅,走獸有走獸的阿修羅,在水裡的動物有水裡的阿修羅。好像那個鱷魚,那就是水裡的阿修羅。馬也有阿修羅,所謂『害群之馬』,有這個馬在這兒,這一個馬群就不平安了,就很多麻煩,這叫害群之馬,這害群之馬是馬里頭的阿修羅。這個牛呢?牛也多數是阿修羅,你看那個牛頭上生兩個角,這個角就是表示自己這個硬,能頂其他的東西,用頭來頂,這就是阿修羅的性。說『牛性』,牛性就是阿修羅。狗更是阿修羅!所以你們誰願意養狗的人,就是親近阿修羅;你親近阿修羅,將來和阿修羅就會接近了;接近就會有危險,恐怕就走到阿修羅的道里頭去。那麼各人要特別注意,小心一點,不要跑到阿修羅里頭去。★參考資料: bookgb.bfnn.org/books/0006.htm <收起
阿修羅到底是什麼?是人還是?
阿修羅(Asura), 簡稱修羅, 意譯」非天」、」不端正」、」無酒」等, 意謂此道眾生雖然近似於天, 而德行受用等不如諸天, 故稱非天。佛經上有雲」又諸非天, 當知天趣所攝, 然由多懷詐偽, 諂誑多故, 不如諸天為凈法器……且不受行諸天法故, 說為非天」。(瑜伽師地論) 又雲」阿修羅者, 雖受天欲, 與天無別, 驕慢自高, 無謙下心。」(菩薩本緣經) 」不端正, 是因為阿修羅男性極為傲慢善嫉, 相貌凶惡醜陋, 這僅指男修羅, 阿修羅女卻極其貌美, 可比天女。
在古印度神話中阿修羅是一種好戰的惡神, 但在佛經中的阿修羅卻是難成一道, 只能攝身於六道眾中的天、人、鬼、畜四道。」若入鬼道, 以護法力, 乘通入空, 此阿修羅從卵而生, 鬼趣所攝; 若於天中降德貶墜, 其所卜居鄰於日月, 此阿修羅從胎而出, 人趣所攝; 有修羅王, 執持世界, 力洞無畏, 能與梵天及帝釋天、四天王爭權, 此阿修羅因變化有, 天趣所攝: 別有一分下劣修羅, 生大海心, 沉水穴口, 旦游虛空, 暮歸水宿, 此阿修羅因濕氣有, 畜生趣攝。」(楞嚴經) 阿修羅的住處有五: 一在地上眾山之中, 其力最劣, 為修羅中的下品; 二在須彌山北入海一萬二千由旬, 有羅<目候>阿修羅王(孔雀王中的那個), 統領無量阿修羅眾; 再下二萬一千由旬, 有修羅名勇健; 再下二萬一千由旬, 有修羅名毗摩質多。
阿修羅所居宮殿, 壯麗高大, 富麗堂蝗, 可比天宮, 其衣食娛樂等, 等同欲界天, 但凡所食, 最後一口, 皆要變青泥。阿修羅雖然樂大於苦, 但」一日一夜, 三時受苦, 苦具自動入宮中。」(長阿含經) 其受苦時要佔四分之一的生命! 這是對它不敬天的懲罰。
阿修羅王以身體高大、神通自在而著稱, 它身高八萬四千由旬, 其口縱廣六千由旬, 變化時可加大一倍。羅<目候>王戰於大海中心, 海水不能過其膝, 身高過須彌山, 可據山頂俯視忉利天, 能於欲界中隨意變化大小, 舉手時可遮掩日月, 佛經中稱日月蝕就是羅<目候>阿修羅王所致。阿修羅的天壽, 與忉利天一樣, 約合人壽3650萬年。
阿修羅是一個小天界主欲界的天王, 與其它梵天是死對頭。」於上諸天常生惡心, 繫念伺求諸天過失」(菩薩本緣經), 專門挑剔諸天王的毛病, 待時機成熟時便發動阿修羅眾, 勻四天王、忉利天等展開激戰, 佛經所載場面甚為壯觀。
阿修羅與天爭權的原委有二點: 一是出於嫉妒, 阿修羅王見日月、諸天皆在自己頭上, 因而憤懣不平, 大發怒恚: 二是為了爭奪忉利天的美食」須陀」, 與人間的戰爭一樣沒有區別。雙方大戰的結果, 多半以阿修羅失敗告終, 但有時阿修羅也能取勝, 奪得帝釋的寶座而稱天王, 此時世人便會遭殃。」以阿修羅勝故, 雨澤不時, 人民飢饉, 兵刃數起。」(正法念處經) 法華經上說, 若無佛出世, 無佛教流傳, 或佛教衰微, 世人便多作十惡, 導致諸天大緘、戰敗, 阿修羅增多而取勝。
阿修羅雖位列佛前聽法的」天龍八部」之一部, 但對佛法難以生起深信, 全盤接受, 」雖見諸佛, 心無敬信」(菩薩本緣經), 」常疑於佛, 謂佛助天」(大智度論) 據稱阿修羅在佛前聽法後,吸收佛法,以已意增刪, 自張教幟, 與佛法對抗。
阿修羅是以驕慢、諂狂等不凈心修布施等善業的果報。因其布施, 行不具足的十善, 故感福報如天而有所不及。如羅<目候>阿修羅王的前因, 是布施一緣覺聖人, 發願得神力自在。因為嫉妒、傲慢、懷疑佛法、德不如天, 故形貌醜陋, 常受怒嫉不平、戰亂等苦, 因其多邪見怒嫉, 較難接受佛法, 故佛將其位列人道之下, 甚至惡道(地獄中一界) 。
阿修羅是什麼
2011-09-06 | 靜水流生 | 轉藏(3)
——凈空法師
1 我們得人身是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這個業因成熟了,我們得人身的果報。阿修羅也是修五戒十善,他五戒十善有相當的功夫,他有一個很重的習氣,那就是嗔恚、貢高自大。他這個習氣沒有斷除,但是他有五戒十善的福德,感得阿修羅的果報。
2 「阿修羅」,《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除了地獄道之外,其餘的四道都有。天上有阿修羅,人間也有阿修羅,畜生道里有阿修羅,餓鬼道里也有阿修羅。通常在哪一道,就合並一起講,不單獨說;單獨說阿修羅,是特別指天道,天阿修羅。
3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修羅男子的相貌不好看,很醜陋、很兇猛,女子就非常美。所以忉利天王娶王妃、王後,都去娶阿修羅。佛說他們都是過去在佛門修善積福,真的是以大善修大福,所以他不論在哪一道,他有權有勢,富貴到極處。
4 他雖然修善積福,但他好勝、好強,到佛門里頭來燒香,也要燒頭一炷香,燒第二炷香,他就不高興了;在佛門里做功德,人家出一萬塊錢,他出兩萬塊錢,任何場合他不服輸,所以他福報享盡了決定墮落。阿修羅命終之後都是墮地獄,這在佛法叫「三世怨」,你看,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墮落!
——佛說三界
【阿修羅】六道之一,華譯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譯作無端,因其容貌很醜陋。又譯作無酒,言其國釀酒不成。性好鬥,常與帝釋戰,國中男醜女美,宮殿在須彌山北,大海之下。
修羅Sura 和阿修羅Asura 來自於梵文,修羅就是『端正』,國人稱其為天神,梵文『阿』是否定冠詞,阿修羅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自然長相醜陋,且兇狠而好鬥,而修羅的長相倒可稱作氣宇軒昂。其實他們是親戚關系,血緣離開也不算很遠。在攪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的故事中,阿修羅從頭到尾就被毗濕奴和修羅算計了,出力多少不說,不但長生不老葯沒嘗到,還落得個身首異處。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斗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他的果報殊勝,能生活得猶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性好爭斗。阿修羅另被稱為不飲酒神,則有段典故。據說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羅原本是很愛喝酒的,但是因為他們喝的是由海水釀成的酒,總是味道咸苦,所以一氣之下就發誓再也不喝酒。
阿修羅——佛經中八種神道怪物之一,阿修羅性子執拗、剛烈,能力極大,凡與之接觸,倘不蒙他喜悅,就必然遭殃。
月暗迷牆 | 2005-12-18
1
0
阿修羅這種神很古怪,男的極丑,女的極美。
阿修羅——佛經中八種神道怪物之一,阿修羅性子執拗、剛烈,能力極大,凡與之接觸: ,倘不蒙他喜悅,就必然遭殃。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涌,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 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大海,身越須彌山。 <收起
易伊 | 2005-12-18
0
0
阿修羅——佛經中八種神道怪物之一,阿修羅性子執拗、剛烈,能力極大,凡與之接觸,倘不蒙他喜悅,就必然遭殃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涌,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 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大海,身越須彌山。佛經中有關阿修羅王的故事傳說很多。敦煌石窟中除了經變畫中的阿修羅王畫像外,還有很多單獨的阿修羅王的畫像。其中最早、最高大、最完美的是西魏第249窟中的阿修羅王變相圖。阿修羅王的形體和圖中每一神怪、人物、建築物幾乎都代表一個故事,約有十幾個故事。阿修羅這種神很古怪,男的極丑,女的極美。佛經中八種神道怪物之一,阿修羅性子執拗、剛烈,能力極大,凡與之接觸: ,倘不蒙他喜悅,就必然遭殃。,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涌,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
⑻ 國產電影《阿修羅》的背景故事來源於什麼
其實這部電視的劇情很簡單,阿修羅王是一個擁有三頭六臂的慾望之神,洞察之頭、慾望之頭和謀略之頭,在數萬年前與天帝的一場大戰中,阿修羅王戰敗,洞察之頭遺落人間. 如果想要發動第二次大戰就必須找回洞察之頭,但第三個頭由於落入凡間太久,已經習得了人類的情感,明白了善惡。 最終還是大團圓結局,主角們消滅了阿修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