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老電影卻上心頭

台灣老電影卻上心頭

發布時間:2022-05-11 16:11:12

⑴ 劉文正的經典歌曲

劉文正的經典歌曲有蘭花草、鄉間的小路、春夏秋冬、外婆的澎湖灣、思念總在分手後、俏姑娘、相思河畔、請你不要哭、踏著夕陽歸去、多少柔情多少淚、小姑娘、祈禱。

劉文正,1952年11月12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祖籍河北省任丘市,中國台灣男歌手、演員、主持人。

1975年加盟歌林唱片,並憑借個人首張專輯《諾言》獲得關注,同年憑借愛情電影《門里門外》步入電影圈。1977年製作並主持音樂節目《劉文正時間》,該節目在台灣地區創下82%的收視記錄。

1979年起連續五年獲得台灣金嗓獎十大歌星獎,其演唱的歌曲《蘭花草》獲得香港電台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1980年其演唱的校園民謠歌曲《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被聽眾所熟知,同年獲得第一屆台灣金鍾獎最佳男歌星獎。

1981年憑借歌曲《三月里的小雨》獲得更多關注;同年,製作的《飛鷹》成為台灣歌壇第一支MV。1982年再度獲得台灣金鍾獎最佳男歌星獎,同年在瓊瑤監制的愛情電影《卻上心頭》、《燃燒吧火鳥》中擔任男主角



1983年第三次獲得台灣金鍾獎最佳男歌星獎。1984年在結束與寶麗金唱片公司的合約後淡出歌壇。1986年12月,成立飛鷹公司並開始從事幕後工作。1991年退出娛樂圈,同年移居美國。

⑵ 魔胎里女主角扮演者

扮演者「呂秀菱」

外文名:Lu Hsiu-Ling

國 籍:中國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62年1月29日

職 業:演員

畢業院校:華岡藝校

代表作品:《情咒》,《魔胎》,《卻上心頭》,《燃燒吧!火鳥》

主要成就:第4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演員獎

早年經歷:呂秀菱,1962年1月29日出生於中國台灣台北市,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台灣電影演員。小時候就開始學習鋼琴,後來進入華岡藝校,1979年在台視五燈獎中以琵琶表演脫穎而出,獲得獨奏比賽的冠軍,於是進入演藝圈。

並加入了瓊瑤的巨星影業成為基本演員,取藝名「呂㛢菱」主演了不少愛情文藝片,其獨特的氣質使她很快的走紅,適逢林青霞漸漸減少文藝電影的演出,一度被稱為林青霞的接班人。

(2)台灣老電影卻上心頭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981年主演《聚散兩依依》飾演我見猶憐的賀盼雲。同年,在《夢的衣裳》里呂秀菱一人分飾兩角,既是妹妹,又是她自己,引來兩個人的追逐,在吉他聲的呼喚中情不自勝,帶著孤獨和憂傷上路。

1982年接連與歌星劉文正合作拍攝兩部瓊瑤文藝片《卻上心頭》和《燃燒吧!火鳥》。之後她走出瓊瑤千遍一律的電影模式,開始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

1983年瓊瑤的巨星公司倒閉後,她轉入香港拍戲,逐步改變戲路,1984年主演朱延平執導的喜劇片《大頭兵》系列化身為傻大姐。

1983年,參演由劉鴻泉執導,呂秀菱、艾迪等主演的一部恐怖電影《魔胎》,呂秀菱在劇中飾演影片中的女主角,國權女朋友JUJU。

⑶ 瓊瑤電影女主角劉藍溪去世,她曾出演過哪些作品

她被稱為台灣“最後一代瓊瑤片女郎”,她是歌手出身,後因為清純甜美的外形吸引了瓊瑤的注意,然後參加了多部的瓊瑤電影。他的名字叫劉藍溪。有消息傳出,劉藍溪在2022年1月10日美國舊金山的智藏寺因病去世,享年61歲,這個消息也在劉藍溪的親妹妹那裡得到了證實。劉藍溪都參演過哪些瓊瑤的作品呢?

其實劉藍溪在24歲的時候就選擇遠嫁去了美國,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距離結婚僅僅隔了七年時間,劉藍溪就在美國的智藏寺出家為尼,法號道融。其實劉藍溪不僅僅出演了瓊瑤劇,她出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名字叫《金源》,當時擔任了一個非常非常小的角色。《金源》是劉藍溪跨入影視圈的第一部作品。

⑷ 《戲說乾隆》的結局什麼

欽主兒來看放出大牢的金無咸,金無咸說心中沒有喜悅祇有惶恐。狄大人來報,岑九放了春喜。乾隆要春喜去看金無咸,金無咸請春喜轉話岑九要他回太行山。

春喜告訴岑九乾隆不會殺金無咸,暫時也不會收金無咸為嬪妃,搶精綉案要岑九才能結案,二條路:回太行山或投案讓他選。從春喜由岑九手上放出到再會岑九都在乾隆的眼中,乾隆說春喜是眼線,春喜答不會背叛乾隆。

金主兒派春吉察看乾隆行動被發現,將春吉趕出宮,並要處罰欽主兒,用的方法是冷落,欽主兒說她寧願死。岑九闖入宮中主動向乾隆投案,關入大牢,金無鹹得知要求春喜幫忙。岑九越獄。五年後;金無咸沒有署名託人送的一件,一個小孩在刺綉的綉品給乾隆。

(4)台灣老電影卻上心頭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江南除霸》

乾隆借上朝之機,巧妙洞悉了朝廷中彌漫的嚴重貪贓腐敗,決計以「四爺」身份微服私訪下江南。途中遇目無王法官霸,欲法辦之卻寡不敵眾。

危難之際得鹽幫幫主程淮秀相助。漁家女小魚兒駕船送他們直下蘇州。在蘇州四爺砸了鹽、漕總督索拉旺開的「紅袖招」,索拉旺借機挑起鹽幫、漕幫紛爭。乾隆化解鹽、漕矛盾,生擒索拉。程淮秀卻在這時決然而去。

《西滇風雲》

乾隆再次以「四爺」身份去往承德避暑山莊。散心之餘秘密調查苗族刺客的來歷。途中邂逅被朝廷賜死的前督撫之女,俠客沈芳。沈芳本欲向乾隆討還血債,卻與「四爺」一行結下深厚感情。

與此同時,怒江大法師隋曇派出三個殺手意欲刺殺乾隆。乾隆從中了解到雲南怒族官逼民反的情況,遠赴雲南。一番惡戰肅清了策反朝廷的喇嘛頭目隋曇,卻也讓沈芳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

《宮闈驚變》

乾隆聖壽將至,江南敬獻上等刺綉,卻遭太行山綠林好漢岑九盜劫,並贈於江南刺綉女金無箴。與此時同時狄恆高招安岑九未果,欲利用欽妃迷惑皇上。春喜無意發現貢品下落告知乾隆,金無箴被打入天牢,乾隆卻為金無箴所動。

岑九為救金無箴擄走春喜。乾隆決定以金無箴與岑九交換春喜。春喜回宮,金無箴卻只從天牢轉到皇帝書房「藻雲軒」。最後岑九歸順朝廷,被拿下天牢,春喜幫助岑九和金無箴逃出皇宮,乾隆雖然知情卻也沒有阻止他們。

⑸ 求一部林青霞的老電影的下載地址

《秋歌》曾經出過D版,卻上心頭http://www.dd81.com/club/forumdisplay.php?fid=11
這個網站的FTP里有!

⑹ 台灣瓊瑤老電影有哪些

瓊瑤小說改編電影一覽表
電影片名 書名 首映日期
婉君表妹 六個夢·追尋 1965.08.24
菟絲花 菟絲花 1965.09.25
煙雨濛濛 煙雨濛濛 1965.10.29
啞女情深 六個夢·啞妻 1965.12.30
花落誰家 六個夢·三朵花 1966.05.06
窗外(黑白片) 窗外 1966.05.12
幾度夕陽紅(上) 幾度夕陽紅 1966.09.04
幾度夕陽紅(下) 幾度夕陽紅 1966.10.08
春歸何處 幸運草·黑繭 1967.02.22
尋夢園 幸運草·尋夢園 1967.05.25
紫貝殼 紫貝殼 1967.08.18
窗里窗外 幸運草·迴旋 1967.09.15
遠山含笑 潮聲·深山裡 1967.12.09
第六個夢 六個夢·生命的鞭 1968.02.11
月滿西樓 月滿西樓 1968.04.26
陌生人 幸運草·陌生人 1968.05.24
深情比酒濃 六個夢·歸人記 1968.06.13
明月幾時圓 六個夢·夢影殘痕 1968.夏
女蘿草 月滿西樓·晚晴 1968.06.22
寒煙翠 寒煙翠 1968.08.14
船 船 1969.02.29
幸運草 幸運草 1969.02.29
晨霧 潮聲·晨霧 1960's
庭院深深 庭院深深 1971.08.19
窗外 窗外 1973
彩雲飛 彩雲飛 1973.06.30
心有千千結 心有千千結 1973.10.25
海鷗飛處 海鷗飛處 1974.06.29
一簾幽夢 一簾幽夢 1975.02.11
翦翦風 翦翦風 1975.03.01
女朋友 女朋友 1975.03.28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1975.07.30
秋歌 秋歌 1976.02.01
碧雲天 碧雲天 1976.07.10
浪花 浪花 1976.10.07
我是一片雲 我是一片雲 1976.12.31
月朦朧鳥朦矓 月朦朧鳥朦矓 1977.02.18
人在天涯 人在天涯 1977.03.25
奔向彩虹 水靈·五朵玫瑰 1977.06.25
風鈴風鈴 水靈·風鈴 1977.07.01
一顆紅豆 一顆紅豆 1978.02.07
雁兒在林梢 雁兒在林梢 1978.03.29
彩霞滿天 彩霞滿天 1979.01.28
金盞花 金盞花 1980.03.29
聚散兩依依 聚散兩依依 1981.02.05
夢的衣裳 夢的衣裳 1981.03.29
卻上心頭 卻上心頭 1982.02.25
燃燒吧! 火鳥 燃燒吧! 火鳥 1982.02.25
問斜陽 問斜陽 1982.09.25
昨夜之燈 昨夜之燈 1983.03.26

⑺ 瓊瑤寫的作品

從1963年瓊瑤首次發表長篇小說《窗外》開始,到1997年發表最後一部小說《蒼天有淚》,瓊瑤總共完成了五十二部作品。其中《我的故事》和《剪不斷的鄉愁》兩部,是瓊瑤自傳性的文字,所以准確地說,瓊瑤總共創作了五十部長篇小說。為了讓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我將瓊瑤的這五十部作品,根據創作時間的不同,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將其稱為「無心插柳」:包含了《窗外》到《彩雲飛》這十三部作品。創作時間的跨度是從1963年到1968年,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便是瓊瑤自己的本色出演,是瓊瑤真實生活的體驗或其變構。瓊瑤坦然承認:「其實,我這一生,在我的小說,我的歌中,都可以找到痕跡。」第一階段的這十三部作品,尤其是如此! 《窗外》並不是瓊瑤寫作的第一部小說,但卻是她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在她的人生和她的作品中,都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窗外》寫作於1963年,瓊瑤的人生正處於內憂外患,生命的考驗達到白熱化激烈的高峰,她的天才經過長時期的積累、整合、鑄造、砥礪,厚積薄發,正在尋找痛快淋漓的突破口,《窗外》的寫作,正可謂適得其時。瓊瑤寫作《窗外》,不僅僅是天才,也不僅僅是運氣,那裡有她真實的情感的寄託,有她的人生觀和方法論的自我總結和梳理,《窗外》是瓊瑤真實生命的一部分。瓊瑤初戀的經過,和它代給瓊瑤的傷痛,在這部書中,都有著真實的描寫。瓊瑤自己也承認,書中的第一章到第十四章都很真實。所寫的江雁容的家庭背景,也是瓊瑤生活中真實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地方只是書中把瓊瑤實際生活中的兩個弟弟合並成了一個人,以免人物太過復雜。《窗外》後四章,雖然和瓊瑤自己的生活並不相同,但也並不是全無關聯。江雁容和李立維戀愛的經過和他們之間的對話,我們完全可以從瓊瑤的自傳《我的故事》中,從瓊瑤和慶筠之間的故事找到影子。瓊瑤寫《窗外》的時候,她和慶筠之間的關系還沒有產生真正的危機,甚至慶筠還對瓊瑤的《窗外》表示出相當的寬容和贊許。但瓊瑤一定是預感到了什麼,她以一種詩人般神秘的敏感而虛構的《窗外》的後四章,和最終她和慶筠之間的真實結局,卻並沒有相差多少。 繼《窗外》之後,瓊瑤在同年的五月份,又開始動手寫另一部中篇小說集《六個夢》。由於《六個夢》是中篇小說,瓊瑤寫了前三個夢,就又馬不停蹄的開始寫她的繼《窗外》之後的另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煙雨蒙蒙》。《煙雨蒙蒙》完稿之後,瓊瑤才又接著去完成她的《六個夢》的創作。從《窗外》到《煙雨蒙蒙》,瓊瑤為自己的小說找到了主題的定位,那就是新女性獨立、自尊、自愛、自強,不畏強權和社會習慣舊勢力的約束,追求美好的人生和夢想。 1964年,瓊瑤繼續在《皇冠》上連載她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幾度夕陽紅》。這部小說的背景,瓊瑤是深有體會的,不論是到台灣的過程,還是到台灣後的一段時間內,瓊瑤的一家六口也正是過著小說中相似的為錢而發愁的生活。瓊瑤在《幾度夕陽紅》中還傾吐著她自己對母親復雜的感情。李夢竹在尋找何慕天受到打擊後,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想回到母親的身邊,向她承認自己的錯,可母親已經去世了,夢竹這時回憶起母親所說的話: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如果你不是我的女兒,我也不要來管束你,就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我關心你,愛護你,才寧願讓你恨我,而要保護你的名譽,維持你的清白。」夢竹直到這時才體會到了母親的可貴。在這里,瓊瑤移情和升華了她和母親之間復雜難解的情結。 1965年,《船》的創作,裡面有瓊瑤自己的影子。小說里的女主角唱了一支歌,名叫《船》:「有一條小小的船,漂泊過東南西北,西北東南,盛載了多少憧憬,多少夢幻,來來往往無牽絆!……」瓊瑤回憶說:「這支歌中有我自己的心聲,聽了會潸然淚下。他(平鑫濤)知道這支歌中有我自己的心聲,急於想成為我可以『避風的港灣』。但是,他的港灣里早有船停泊,我寧可飄盪,也不肯靠岸。」 1966年3月,瓊瑤創作完成了《寒煙翠》,6月,又完成了《紫貝殼》。瓊瑤很少談到她寫作的理論,但是在《寒煙翠》的後記里,她發表了自己的文學觀,對那些批評的聲音作出了正面的回答。 1968年,瓊瑤寫作了《彩雲飛》,也就是瓊瑤小說的第一個階段中最後的一部作品。《彩雲飛》是取材於真實的故事而寫的。這是瓊瑤小說最為特異而看上去有些矛盾的地方:很多人都認瓊瑤的小說是虛構和編織的彩色的夢,而事實上瓊瑤的許許多多小說,在現實中都有真實的藍本。瓊瑤對廣義的愛的理解,對人性善良一面的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其實正是基於生活中那些真實發生的,讓人感動的更為廣義的愛的故事。 瓊瑤小說的第二個階段,我將其稱之為「有意栽花」:作品包括《庭院深深》、《星河》到《秋歌》。一共是十二部作品,時間的跨度從1969年到1975年,這個階段瓊瑤作品的特點是瓊瑤文學觀念創作上自主性的強化。伴隨著瓊瑤生活和情感經歷的變化,伴隨著作家創作心境的改變和不同。瓊瑤這一階段的作品具有多元化色彩。很明顯的是,瓊瑤在進行一系列的文學創作的技術實驗。雖然瓊瑤在第一個創作階段就已經確立了自己文學作品的創作風格,但她卻依然在求新求變,尋找多種突破的可能。如《庭院深深》和《星河》這兩部作品,是在創作的手法有技巧上進行實驗,更加註重於小說結構的設計,而情節的推進也更加富於變化和懸念。 這個階段中,《白狐》這部作品,也是非常的獨特和不同,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特例。大約十二年後,大約在1990年,瓊瑤因為拍攝電視機的需要,將《白狐》改寫成了《梅花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白狐》在文學意識上所具有的超前性,是不言而喻的。 1972年到1975年,瓊瑤好象進入了一個創作的高峰,每年,她都有二部作品完成,而且篇篇都是佳作。瓊瑤創作的這個階段,求新求變,始終是瓊瑤創作的基調。這種不滿足於自我,力求進行突圍,既有其內在的原因,也有其外在的因素。一方面與瓊瑤在文學創作上因為已經獲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功,增厚其文學觀念上的自信有關,另一方面還與瓊瑤的生活和情感經歷的轉換和變故有關。就是在這段時間,瓊瑤和平鑫濤秘密的戀情已經曝光,「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 瓊瑤的內心充滿了剪不斷,理還亂的哀愁、凄怨、無助和酸澀。生活經歷中的這些喜怒哀樂,不可避免的要影響到她的文學創作。如果說《海鷗飛處》的凄涼之美,暗示了瓊瑤內心深處情路歷程的凄涼美感,那麼《心有千千結》則又轉喻了瓊瑤內心纏綿悱惻、哀艷凄婉的傷情。而在這個階段最後一部小說《秋歌》中,那個關於愛情的考驗和等待的故事,無疑與瓊瑤當時的心境是相當吻合的。從《心有千千結》開始,瓊瑤小說的原初的悲情基調,慢慢開始明亮和高亢起來。瓊瑤在人生中找到了美滿的愛情,她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愛情所具有的不可思議的魔法的力量。 1973年瓊瑤所寫作的另一部重要的作品《一簾幽夢》,其實還是她自己真實生活場景的改裝、換版、變構、整容。《浪花》是瓊瑤1974年創作的一部作品,《浪花》里的秦雨秋就是瓊瑤自己的影子。《女朋友》寫作於1974年,收錄了兩個中篇。第一部是《女朋友》,還有一部是《尋夢園》。《女朋友》中男主角名叫高凌風,是個立志當歌星的音樂青年。而高凌風在現實中確有其人,那就是當年唱《冬天裡的一把火》、《《燃燒吧,火鳥》紅遍台港的歌星高凌風,甚至到了現在,我們還能在內地的各大綜藝電視節目中看到他打拚的身影。高凌風回憶說,他第一段正式的戀情還是高中時候,那個女生又高又漂亮,可因為女生家人反對,畢業後對方就被送到了美國。後來有一次他把這事說給瓊瑤聽,瓊瑤便以此為原型寫了《女朋友》。男主人公就叫高凌風。這是一段小小的逸聞。 寫作於1975年的《秋歌》,是一個愛情的考驗和等待的故事,這樣的故事無疑與瓊瑤這時的心情是相吻合的。而《秋歌》的結尾,似乎已經預示著瓊瑤和平鑫濤之間等待已經有了結果。 瓊瑤小說創作的第三個分階段,我將其稱之為「從心所欲」:包括了從1976年《人在天涯》、《我是一片雲》,一直到1985年的《冰兒》,一共是十六部小說。我們可以說,在這個階段,瓊瑤確實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她的作品更為成熟和富有力量。樹上的果實已經十分的透熟,再也沒有絲毫的青澀和猶豫了。溫暖、明亮、向上,雖然還有顧盼之間的回頭,但瓊瑤已經為我們許諾了一個最為完美的人性的夢想。相信世界的美好,相信愛情的美好,相信人生的美好,向善的力量不可抑制的進行快感的沖鋒。瓊瑤在《剪不斷的鄉愁》中這樣總結自己的文學理念:「相信人間有愛,這就是我一生執著的一件事吧。」瓊瑤幾乎每一部小說都改編成了電影和電視劇,由於文化媒介的不同,由瓊瑤這些小說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傳播更為廣泛,更為深入人心。然而,這同時也會帶來另一個負面的影響,它會反過來影響到瓊瑤小說的文本創作。在瓊瑤小說的第三個分階段中,這種影響就已經漸漸地開始顯露了出來,瓊瑤在構思小說的時候,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更多的要考慮到小說的結構、故事、情節、細節、語言,等等這些與影視傳媒的兼容性。極端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要拍一部電影或電視劇,而被要求作命題作文式的小說創作。瓊瑤小說第三個創作階段的首部作品《人在天涯》,正是這樣的情況。那時,瓊瑤的作品已經在台灣掀起了一個高峰。名導演白景瑞剛剛從義大利電影學院學成歸來,他的風頭正鍵,號召力很高。他找了到瓊瑤和平鑫濤,要策劃一部描寫中國華僑在義大利掙扎奮斗的血淚故事以及他們的愛恨情仇。白景瑞僅僅是有這么一個策劃,一個大概的構想,甚至他連一個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大概的故事或情節的構想都還沒有,他只是有這樣強烈的意願,希望瓊瑤為他、為在海外的中國人寫一部這樣的故事。瓊瑤被白景瑞的熱情所感動,她接下了這一單命題作文的活。瓊瑤此時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她完成了《人在天涯》這部小說,她完成的很好,依然保持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 1976年, 平鑫濤和妻子終於離婚了。這一年,是瓊瑤較為心平氣和的一年,生活中的矛盾,似乎開始理順,似乎露出了一線曙光。《我是一片雲》的寫作似乎也變得輕松和心平氣和,文筆的走動似乎也更為瀟灑自如,游刃有餘。《月朦朧鳥朦朧》的創作顯然也是如此,整個的主題和作品的基調都顯得活潑輕松。是年另一部小說《雁兒在林梢》,雖然並不是像《窗外》和《在水一方》那樣的可以找到她真實生活場景,但依然是一部關於她心靈歷史的情感自傳。瓊瑤和平鑫濤之間那種秘密而又傷心的愛情,已經成了她這段時間生活的基調,她已不再是《窗外》中的那個女中學生,也不再是《在水一方》中的那個杜小雙,她已經是一個真正成熟的富有內涵的女人,對於生命的感動,已經不僅僅是生命的眼淚和歡笑,而是更為深刻的平淡而無奈的淺淺的哀愁。對於生命的感動,她表達的方式已經更為含蓄、婉轉、纏綿和欲說還休。那時,正是她和平鑫濤之間分分合合、風風雨雨,痛苦之中又摻著許多甜蜜的奇特的日子,那一段日子,帶給她對生命更深更痛的體驗,令她刺骨酸心,她的情感的體驗,正是她的這些小說生動、鮮活、獲得巨大成功的源頭活水。這部小說中,同樣可以看到一些瓊瑤真實生活中的日常情景。比如,平鑫濤送給瓊瑤的一隻純白的小北京狗,瓊瑤也把這件事寫入了書中。 又比如這部書中,瓊瑤把平鑫濤當作了江淮的模特兒,寫江淮的經歷,完全是平鑫濤自己白手起家辦出版社的經歷。 《一顆紅豆》寫作於1978年。在這部小說中,我們同樣可以隱隱的感覺到瓊瑤內心深深的創痕和流血的傷口,她關於生死一線之間的體驗的准確描述,太容易使我們想起她一生中許多慘痛和不堪回首的往事。 《彩霞滿天》寫作於1978年。一個作家心景的轉換,和他的作品主題基調的轉換,肯定是有一種密不可分的聯系。與前段時間《海鷗飛處》等作品完全有了新的改變,僅僅是《彩霞滿天》的題目,就充滿樂觀向上的浪漫情懷。 《金盞花》寫作於1978年,其實是《窗外》的另一種變構的版本。。這同樣是一部爽朗、歡快、基調明亮的小說。其中當然也可以找到瓊瑤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如女主角韓佩吟和比自己大許多,已經四十二歲的趙自耕之間如願以償的愛情故事,當然可以使我們聯想到瓊瑤真實生活中未能如願以償的年齡懸殊的師生戀。又如纖纖不想考大學,種種的辯解和心事,這都是瓊瑤高中少女生活的影射和暗喻。 《夢的衣裳》創作於1979年。這一年瓊瑤在和平鑫濤經過無數的風風雨雨、波浪曲折、終成眷屬正式結婚前夕所完成的作品。可以想像的是,這時的瓊瑤內心充滿了溫柔和憐憫,幸福和滿足,仁慈和感恩,寬容和博大,這一切美好的情緒,都必將在《夢的衣裳》中留下美好的痕跡。《夢的衣裳》充滿了喜劇和鬧劇的美好和輕松的氣氛,再加上純真、甜蜜、圓滿的愛情,給以讀者愉快的審美效果。 《聚散兩依依》創作於1979年。瓊瑤在《我的故事》中,曾說自己和平鑫濤之間的關系是「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瓊瑤和平鑫濤從相識到相戀,到1979年兩人結婚,其間已經過了十六年。《聚散兩依依》中高寒和賀盼雲之間魂夢相依、聚散繾綣的心路歷程,顯然也正是平鑫濤和瓊瑤之間魂夢相依、聚散繾綣的心路歷程。《聚散兩依依》中,盼雲為了逃避高寒,嫁給了一個醫生,這種情節,在瓊瑤的真實生活中,依然存在。瓊瑤曾經為了逃避和平鑫濤之間甜蜜而難解的愛情,打算嫁給「湯」,這就是這個情節的真實藍本。 《卻上心頭》創作於1980年,是瓊瑤和平鑫濤搬入可園後的第一部作品。也許是瓊瑤在可園聆聽到了「幸福的聲音」,不再的青春,再次被體驗,這部小說寫的相當明快,行文流暢、瀟灑、歡快。 《問斜陽》創作於1980年。這部作品是瓊瑤搬進可園創作完成的第二部作品。幸福和美滿的生活,使瓊瑤變得心平氣和,即使是寫作一個悲劇的故事,瓊瑤也是充滿了溫柔的憐憫和對生命的感激。 《燃燒吧!火鳥》創作於1981年。 男主角在給戀人的周年紀念卡上寫的「讓我們把過去三百六十五個日子,變成未來百年相聚的基石!」和瓊瑤在《我和故事》中用慶筠的來信「讓我們用三百六十五的相思,去奠定百年相守的美景」有異曲同工之妙,瓊瑤的每一部作品,都能找到她真實生活的影子。 這部小說的基調,當然和瓊瑤這段時間的心情一樣,熱情向上,有如獲得了新生。 瓊瑤1981年還有另一部作品,就是《昨夜之燈》。這一時期,可能是台灣的校園歌曲非常流行的原因,瓊瑤在這部書中,寫了大量的歌。甚至於書中的女主角雪珂,都和瓊瑤的兒子一樣,上的是「大眾傳播系」。瓊瑤的寫作,已經過了那種為本能的激情所驅使的青春的界段,她更為沉靜,更為幽獨,更富有智慧和哲人的沉思。 《匆匆,太匆匆》創作於1982年。 瓊瑤在《匆匆,太匆匆》的楔子中,坦誠了一個作家創作的不足為外人道的辛苦和勞累,寫作那是她已經無法卸下的沉重的十字架,殉道者的生活是她不能抗拒的命運。曾經滄海難為水,瓊瑤天才的內心早已是千岩萬壑,千山萬水,她甚至有了累的感覺。這是一種深入到骨髓和血液中的疲憊,這是熱衷於過心靈生活的天才們才可能感覺到的暈眩和放棄。特別是瓊瑤和平鑫濤結婚之後,由奔波而轉為安定,由激情無邊的盪漾而停泊進寧靜的港灣,這種反差必然會反作用於瓊瑤的創作。 《失火的天堂》創作於1983年。《失火的天堂》這部作品,充滿了幻滅之感。少女潔[舟令]想像中的天堂是透明的,當她試圖走近這個透明的天堂時,天堂失火了,她也因此而幻滅。書中許曼亭關於戰亂的回憶「又回到了戰亂中。彷佛間,又回到全家老老小小都擠在火車車廂里的日子。火車中沒有座位,一個車廂里擠滿了人,許多陌生人混在一起,誰也照顧不了誰。」其實就是瓊瑤自己的童年的記憶和體驗。 《冰兒》創作於1985年。和《卻上心頭》一樣,《冰兒》更象是新一代的流行的言情小說,這種新的嘗試,正是後來席娟等新銳言情小說的先聲。 瓊瑤小說創作的第四個階段,我將它稱之為「再賦新詞」:包括了從1990年的《雪珂》開始之後的九部作品。我在《瓊瑤傳奇》這部作品中已經明確地指出,九十年代之後,應該是瓊瑤小說明顯不同的一個階段。不可否認,瓊瑤此時寶刀不老,不少的作品中依然能閃現出天才驚艷的閃光點來,但是如果將這些小說與她前期的略帶青澀的作品相比,我們就明顯可以看出,穿刺的力道已大不如從前。《雪珂》寫作於90年,是瓊瑤以明清為背景開始創作小說的起點。九十年代之後,應該是瓊瑤小說的另一個明顯不同的階段,此時的瓊瑤可以說早已是功成名就,作品的風格早已形成而且成熟和圓滿,而瓊瑤自己人生中的那些秘密情結和生命中不可言說的隱痛,此時也已經淡化、消減、移情和升華。這是人生最美好的結局:一切都功德圓滿。確如一些智者所指出的那樣,願望達成的生活,那將是藝術家最可怕的敵人。無需諱言,九十年代之後,瓊瑤的寫作,已經走向了衰退的道路,她的寫作已不再向以前那樣,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呼吸,她的作品已經缺乏了那種慘痛人生體驗中令人心靈震顫的內在的藝術感染力。瓊瑤還在寫作,但這更多的是一種技術性的寫作。從《雪珂》開始, 繼而是《望夫崖》、《青青河邊草》、《梅花烙》、《水雲間》、《新月格格》、《煙鎖重樓》,一直到後來的《蒼天有淚》的和熱播創下收視奇跡的《還珠格格》,無一例外的都不再是瓊瑤最熟悉的現實生活題材,這些小說又都是為電視劇的拍攝而編的故事,雖然其中也不乏可取的優秀,但「再賦新詞」,小說的美學和感染力度,當然是不能和從前同日而語。這些故事,雖然結構精美、巧妙,技巧純熟,如果是純粹從文本和文學的角度看,瓊瑤確實是在走下坡路了,她已經沒有了當初最為天才和本真的閃光。

⑻ 求 劉文正-1981 卻上心頭[原味再現發燒系列十五] 音樂專輯百度雲資源

劉文正-1981 卻上心頭[原味再現發燒系列十五] 音樂專輯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_XQ_mWdnjOJrLQEX0Vwluw

提取碼:TOGP

《卻上心頭》是劉文正1981年推出的幾張重量級的經典唱片之一。

這張突出的特點是和著瓊瑤同名電影的巨大威勢,以席捲之勢在東南亞港台地區率先開始了它的世界性發行。這張唱片成功地嘗試了以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曲推動電影放映,以酷火的電影促進暢銷金曲發行的運作方式,加之以其高端的製作技術、全新的歌曲編排理念、多軌的銷售方式,加上劉文正精彩絕倫的演繹,精彩地打造了劉文正演唱生涯中又一張全新的情歌經典專輯。

⑼ 卻上心頭 歌詞

歌曲:《卻上心頭》
演唱:劉文正
譜曲 :譚健常
作詞 : 瓊瑤
專輯:閃亮歲月 劉文正全集2
歌詞:
天也悠悠
地也悠悠
天地無邊無盡頭
魂也悠悠
夢也悠悠
魂遷夢縈何時休
幾度回首
幾度凝眸
幾度相思幾度愁
說也含羞
訴也含羞
望斷天涯何時休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⑽ 台灣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嘛

搭錯車
歡顏
魯冰花
媽媽再愛我一次
家在台北
悲情城市(台灣電影首次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重量級作品)

閱讀全文

與台灣老電影卻上心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睡美人的電影版是女巫什麼 瀏覽:119
最感人老虎電影大全 瀏覽:726
四大家族香港電影 瀏覽:950
邯鄲星辰電影院今日放映 瀏覽:93
做電影網站需要幾個步驟 瀏覽:985
電影票房最高的短片 瀏覽:151
法國完整版電影羅曼史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3
電影電視劇大尺度床戲視頻大全視頻大全 瀏覽:693
萬達電影院求婚視頻 瀏覽:41
恐怖國語鬼片大全電影 瀏覽:936
演員請就位2電影盒子 瀏覽:168
霸王龍恐龍世界電影大全 瀏覽:255
黑人倫理電影大全 瀏覽:504
秘密愛韓國電影完整 瀏覽:892
春光乍泄電影表達什麼 瀏覽:292
80年代經典愛情電影網站 瀏覽:551
鄭則仕全部鬼片電影名字 瀏覽:267
劉一帆愛情浪漫電影 瀏覽:782
奇藝畫師電影圖片 瀏覽:459
有一部電影女主是蛇變得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