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電影三峽愛情

電影三峽愛情

發布時間:2022-07-03 21:26:30

A. 《三峽好人》之前,有一部關於三峽的紀錄片在國際上很受歡迎,那位大俠知道

《三峽好人》是賈樟柯記錄片《東》的一個「衍生產品」。

《東》:賈樟柯和劉曉東聯合的藝術行動
Dong
片名:東
出品人:淡 勃 周 強
監制:餘力為 朱 炯
策劃:劉小東 宋 靖
藝術顧問:林旭東 淡 勃
導演:賈樟柯
攝像:賈樟柯 餘力為 周智生 田 荔
錄音指導:張 陽
作曲:林 強
剪輯:孔勁蕾
製片主任:王 彧 張 冬
類型:紀錄片 片長:70分鍾
首映時間:2006年9月5日(威尼斯電影節)

劇情簡介

2005年,中國奉節。

畫家劉小東前往三峽地區創作油畫《溫床》,十二名拆遷工人成為他寫生的模特,這座有兩千年歷史的城市因三峽工程的建設而即將消逝,畫家也在與模特的相處中被現實征服。

2006年,泰國曼谷。

《溫床》的第二部分在曼谷進行,劉小東請來十二位熱帶女性為她們寫生, 炎熱的城市讓女人們昏昏欲睡,唯有地上的水果鮮艷依舊。畫家因體力的付出而漸感勞累,女人們卻掙開眼合唱一曲歡快的歌。

兩個城市都有河流經過,奔騰向前絕不回頭。

製作簡介

2002年年底,劉小東去三峽旅遊,看到正在搬遷的三峽縣城,即萌發了創作的想法。 直到2003年SARS爆發的時候,劉小東創作了第一幅關於三峽的油畫作品——《三峽大移民》(200cm×800cm)。

2005年下半年,劉小東和賈樟柯相約共赴三峽,分別創作了油畫《溫床》和以劉小東為主角的紀錄片《東》。

賈樟柯談《東》

一、為何拍《東》

拍這個片子首先不是因為三峽,而是小東要去畫畫,於是邀我去拍紀錄片。本來我就好奇他工作狀態是怎樣的,他到那裡是如何展開工作的,他是如何面對他畫里的人的。我從來沒有去過三峽,但是第一次看到他關於三峽的畫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對那個地方也產生了興趣,於是就與他一起去了。這個紀錄片就是圍繞他畫畫這一事件來表達對這個地方的感受的。小東選擇這個地方有他的理由,它正在消失,一切都是變化著的,今天這個人在,明天這個人可能就不在了,他可能就離開了,或者去世了。所有這些都在流動變化著。小東創作的時候基本上是在奔跑,比如說與光線比賽,他選擇畫畫的地方的後面有一個樓,如果不快畫,陽光很快就被遮擋住了。在工作現場的時候,我逐漸地進入到所謂畫家的世界裡了。

他讓我感動的不是他選擇三峽這樣一個巨變的地方,而是對生命本身、對人本身的愛。在小東那裡,他所面對的,是同一個身份的人——搬遷工人。他表達的,是一種只可以在這個特定人群身上呈現的美感。你會感覺到他心裡裝滿了對自己畫筆下人物的感情。這是這次三峽之行最令我感動的地方。

二、為何以《東》為片名

我也算一個美術的發燒友吧,我一直想發現他繪畫世界裡的「秘密」。現在回過頭來看他以前的一些畫,會發現他有一個延續不變的閃光點,那就是每一個畫面里的人都有著只屬於自己的生命之美。用「寫實」啊、「現實主義」啊等等這些詞彙都不能概括他作品的意義。他有著一份最直接的對對象本身和對生命的愛在裡面,非常自然,非常原始。在今天這樣一個被包裝得失去本色的社會里是非常難得的。我的紀錄片叫《東》,用的是他名字里的一個字。也暗喻我們所處的一個位置,一種態度。

三、為何和劉小東合作

非常自然就合作了,基礎也就是所謂藝術觀點,所謂對作品的感受相當一致。我電影中的人,都是走在街上的普通人,小東畫里的人也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他們有他們的美,那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的美。為什麼喜歡這些人?面對這些人應該用怎麼樣的方式去表現他們的生活狀態,這都是我們要想的問題。生活在三峽的人們,經濟、生活條件都比較差。人們依靠那條江生活,搬遷後,以後的生活也許就沒有著落了,但是具體到每一個人,他們會讓我們發現幸福不能完全用錢來衡量。我們接觸一些人,他們生活還是很主動,他們沒有太多的憂郁、痛苦、彷徨,人家活得也好,掙一塊錢高興,掙兩塊錢也高興,真的挺好。

我們整個攝制組回來以後,很很多人非常懷念在三峽時的感覺。找到最初始的快樂,這個過程最重要。比如將來這個片子發行如何,多少人喜歡它,能在多大范圍里傳播,我不會最在意。因為主要的快樂已經過去,就像生孩子,一個生命你很珍惜,你看著他自己長大很高興,但是最初的愛情,生產過程是最懷念的。我回來以後,發現自己變得很穩健,覺得生活其實對你夠好的了!

劉小東談《東》

一、為何畫三峽

我總是害怕——自己覺得好像成了點事兒,然後就變得嬌氣起來。所以我總是願意往下面跑一跑,讓自己變得不重要一點,不那麼自以為是一點。藝術家只有跟當地的生活發生某種關聯,創作出來的東西才可能更新鮮,更有力量。假如不去三峽,我也許會去其他類似的地方。在北京被很多人關注著,身為畫家,自己感覺還有點用,展覽、采訪、出書……而當我面對三峽,面對那些即將被淹沒的小縣城時,你會感覺自己一點兒用都沒有,虛榮的東西沒有一點意義。這個時候你就會重新思考許多問題。如果藝術總是被當成神聖殿堂裡面的供品一樣被奉著,那人就會變得空虛。而在三峽那裡,藝術品還沒有一個床墊值錢呢!還不比一個床墊對人家更有用呢!我們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對人家形成不了任何影響。我想把自己往低處降一降,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了。我幾次去三峽創作,表達的無一不是我對三峽人命運的關注和感受,而不僅僅是對現實的描繪和記錄。

二、與賈樟柯合作的感受

我覺得從事影視藝術的人都比較有趣。他們的思路普遍很活躍,總是會有一些新奇而且生動的想法,所以我喜歡和他們在一起。但是真正去拍電影實在是太辛苦了。賈樟柯拍電影從早上5點一直拍到凌晨3點。他確實是太喜歡這個職業了,換了是我早就崩潰了。因為他要處理的不僅僅是藝術的問題,有太多的主意需要他來決斷。

主創簡介

賈樟柯與紀錄片

2006年紀錄片《東》入圍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競賽片

2005年出任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委

出任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評委

2002年 紀錄片《公共場所》獲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紀錄片《狗的狀況》入選嘎納電影節導演雙周

賈樟柯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0年 《站台》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4年 《世界》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

2006年 《東》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競賽片

劉小東與電影

1992年出演王小帥的首部電影《冬春的日子》

1992年擔任張元的電影《北京雜種》的美術指導

1995年他的畫作《兒子》取材於張元的同名電影

2000年他的畫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自王小帥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

2004年他與王小帥一起在賈樟柯的電影《世界》中客串兩個新富人物

2006年紀錄片《東》

賈樟柯:

出生於1970年,山西省汾陽人。199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從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現居北京。法國《電影手冊》評論他的首部長片《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德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賈樟柯還參與了大量的國際文化活動,成為當今亞洲最為活躍的電影導演之一。

2004年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主要作品:

小武(1998,107分鍾,故事片)

站台(2000,193分鍾/154分鍾,故事片)

公共場所(2001,31分鍾,紀錄片)

狗的狀況(2001,5分鍾,紀錄片)

任逍遙(2002,113分鍾,故事片)

世界(2004,108分鍾,故事片)

劉小東

1963 生於遼寧

1988 獲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學士學位

1995 獲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學位

1994 今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至今

個展

1990 劉小東,中國 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畫廊

2000 劉小東1990-2000,中國 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劉小東,美國 舊金山LIMN畫廊

2001 劉小東,法國 巴黎LOFT畫廊

2002 劉小東在東海,台灣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

2003 生存狀態,台灣 誠品畫廊

2004 金門碉堡藝術展---18個個展,台灣 金門

三峽大移民和三峽新移民,環碧堂畫廊 藝術文件倉庫 北京 中國

2006 悉尼雙年展

公共收藏

1993 福岡美術館,日本

1995 中國美術館,中國

1997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美國

上河美術館,中國

1998 東寧美術館,中國

1999 上海美術館,中國

昆士蘭美術館,澳大利亞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

2001 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

劉小東畫作《溫床》介紹

《溫床》是藝術家劉小東2005年到2006年完成的一個繪畫項目。該項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已經於2005年9月在三峽的夔山周圍完成。期間劉小東對從當地請來的12個農民模特進行現場鋪地寫生。第二部分將於2006年在泰國曼谷的唐人畫廊完成。期間藝術家將請12名泰國女性,在泰國唐人畫廊現場寫生並展覽。第三部分,兩件作品及其現場將參加悉尼雙年展。

《溫床》項目關注的是正在亞洲發生的都市化進程與移民浪潮。世界人口爆炸性的增長以及來自農村的數以億計的移民,正在大地上創造著一個個超級大城市。在全球范圍內,城市化,也就是農村移民城市的過程有著深刻的經濟原因,同時也造就了奇特的文化景觀。在中國自1993年開始計劃實施的三峽庫區移民,不僅屬於這一世界性移民浪潮,而且以其移民非主動的遷移方式區別於其他。並且,在移民庫區故土被淹的同時,一個全新的三峽水庫將誕生。這個21世紀的超級英雄不僅是中國這場跨世紀移民的直接受益者,同時它也將不遺餘力的捍衛正在都市化進程中快速發展的中國。和中國不同,泰國發生移民狀況是以經濟利益為驅動的主動性遷移。在這個項目中,劉小東以繪畫的方式一直延續他對於現代化進程中亞洲現實的人文關懷。藝術家試圖通過對稱的圖像來形成對於亞洲范圍內移民浪潮的思考。

《溫床》項目的作品總共2組,以每組5件,分成2組展示,尺寸均為250cm×250cm。作品的內容也由兩部分組成,一組是藝術家在三峽夔門對當地農民的現場寫生;另一組是藝術家在泰國曼谷對當地女性的現場寫生。這些作品和劉小東以前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它們的完成將不藉助任何攝影、攝像等圖像復制手段,而是完全的現場寫生。除了對移民浪潮的人文思考以外,《溫床》項目還將是一次手工繪畫與機械復制之間的較量。按藝術家自己的話來說,之所以會選擇這樣的創作方式來關注都市化進程和移民浪潮,是為了「讓僵死的繪畫變得鮮活起來,拒絕攝影、錄像等科技手段,企圖回到過去用手工繪畫記錄世界的快樂時光。」

B. 尋一部電影,講幾位尋親的過程一位男的到三峽尋找自己失散多年的老婆,找到後他老婆還拿「大白兔」糖給他

《三峽好人》

C.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是不是有這個電影 哪裡有的看

有的,的確是有這部電影,不過網上搜索不到,是90年代的時候的電影。湖北台,中央台還放過的。裡面那個女孩子,就是三峽的孩子愛三峽,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的原創,我沒記錯的話,還參加了好像是97年的春節晚會。原唱那個女孩叫胡蝶。 這個是她原唱的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wNzIxNTY=.html,樓主這個MV就是截取電影裡面的片段,你看下就能回憶到當時電影的情形。 真是兒時記憶啊,我也找了這部電影找了很久,都找不到。

補充一下:三峽的孩子,不是電影,是一部電視劇 97年的一部兒童電視劇。具體多少集不太記得了。電視劇的名稱是:三峽的孩子。 歌曲到是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D. 求關於三峽的電影

《等到滿山紅葉時》。

E. 2004年在中央一套下午的劇場看了一部劇,記得宣傳片是這樣的「一次三峽大壩的旅行,令他們邂逅……」

台灣電視劇《偶然》

女主角華之齡——台灣某知名食品企業集團董事長之獨生女,其父一直希望她繼承衣缽,但她對景觀設計有濃厚的興趣,並且為了逃避世襲婚姻獨自來到三峽旅遊,碰到了工程師邵凱。邵凱雖然也有婚約在身,但與華之齡一見傾心進入兩難境地。雙方因為自己身世,雖然巧合連綿卻也依然保持距離。分手後的之齡回到台灣結婚,但因為實在不喜歡自己的婚姻終於在訂婚儀式上逃跑並意外碰到也在散心的邵凱。二人傾訴肝腸並情感加深。
蜀國重慶,美麗的大足石刻,秀美優雅的華之齡在遊玩的人群中,格外顯得鶴立雞群。英俊瀟灑的邵凱被之齡深深地吸引,之齡視若無睹。在精彩的水舞表演現場,邵凱又遇到了之齡。燃情的邵凱為之齡畫素描,之齡作嘲笑狀,邵凱碰了個軟釘子。

去三峽的游輪上,邵凱和之齡又相遇了,這看似偶然又似機緣。看到略顯傻氣的邵凱,之齡笑了,倆人愉快地交談,搞園林設計的之齡和土木工程師的邵凱,有許多相同的話題。得知之齡來自台灣,邵凱更覺有趣。二人結伴而行,緩緩靠近。幽暗驚嚇的場景,邵凱放膽吻住了之齡,這引爆了之齡從未有過的激情,黑暗中急促的呼吸和顫抖,鮮亮亮的。

倆人誤了船,夜晚寄宿在村民家中。他們被誤認為是新婚夫妻,各有莫名的興奮。借酒互訴,如醉如痴,這如詩如仙的夜晚,讓二人刻骨銘心,忘了一切。
之齡的未婚夫鍾浩然在途中上船,來接之齡。到了上海,邵凱和之齡沒有機會告別。邵凱的女友陸敏經營著一家服裝店,她深愛著邵凱。循規蹈矩的愛情和婚嫁,已不能束縛邵凱和之齡間爆發的情感,他們竟能在外灘不期而遇。

F. 《三峽好人》講的什麼意思啊

《三峽好人》講的是:三峽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的重慶奉節縣城,迎來一男一女兩個山西人。一男一女,一個是為了找回老婆,另一個是為了找到老公。

本片延續賈樟柯一貫對故鄉及底層的情感,講述兩段挽回和舍棄的愛情故事。三峽建了,奉節要拆;一個在建,一個在拆。沒有人說拆就不該,建就理所當然。所以沈紅的拆,與韓三明的建也正是這個非常時期的主旋律,人們被這個旋律所牽制著,發生著變化。他們的故事以及拆遷中的奉節是急劇變遷中的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6)電影三峽愛情擴展閱讀

獲獎記錄:2000,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三峽好人》,獲獎;2007,第17屆特羅姆瑟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三峽好人》,獲獎;2007,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賈樟柯,獲獎。

2007,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三峽好人》,提名;2007,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原創音樂獎,林強,提名;2007,第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獎,《三峽好人》,獲獎;2007,第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賈樟柯,提名。

G. 《三峽好人》是一步怎樣的電影

賈樟柯是北影畢業生,學院派出身,商業電影拍攝那一套肯定會,基本的拍攝技巧也懂,所以他的每一個鏡頭顯然不是你所看到的那麼簡單。能在國際電影節拿到大獎的電影,絕對有其優秀之處。我們有時固然要反對權威,但是盲目的反對就是愚人之舉了。

H. 拜託發條三峽情思(1983)徐紀宏導演的百度雲網盤資源鏈接

《三峽情思》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qeCZZfwUo37Z1KoSo9LcPw

提取碼:7r3u

導演:徐紀宏/張文甲

編劇:劉振東/王培公

主演:李文波/郭靖/王志義/孫志萍/劉玉榮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83

片長:81分鍾

又名:三峽之歌

"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湖北藝師聘請攝影家協會的歐陽明光為輔導老師,一起到三峽去寫生。行前,歐陽明光有三個心願:要拍一本影集;寫一本傳說;發一本游記,把三峽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嶄新風貌介紹給全世界。歐陽明光對事業的勤奮,對三峽的深情,以及他與當地群眾的融洽關系,獲得了美術學院青年教師黎蘭的好感,他們很快墜入的愛河,不久就成了婚。但是,他們婚後的生活是極不平靜的。首先,是到哪兒度蜜月,小兩口就出現了分歧。黎蘭要去上海探親,在都市生活和眾多的親朋好友中去品味愛情的甜美;歐陽明光則要去三峽,搶拍金秋時節的大自然,在瑰麗的自然中,用飽滿的熱情和忘我的工作,去感受愛情的浪漫。最後,歐陽說服和黎蘭,兩人一起到三峽去體驗生活,創作新的作品。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一次三峽寫生的畫展上,歐陽對妻子黎蘭在事業上走"捷徑",不刻苦深入生活的作法提出了嚴肅的批評,引起了妻子的誤解,兩人發生爭吵,導致夫妻不和。這時,歐陽沒有遷就妻子,他毅然再赴三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妻子,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一張成功的照片要經過長時間的構思,選擇一個滿意的角度,常常要冒著生命危險去闖"流沙坡"、走"懷抱石"。對變幻萬千的光影、去霓的等待,更是需要花費比那輝煌的一瞬間多上百倍千倍的時間。這時,黎蘭雖然已經察覺到了自己的錯誤,但虛榮心又使她不肯認錯。她想偷偷地再下三峽,修改自己的作品。一路上,她聽到當地群眾對歐陽的贊揚,看到歐陽在事業上所取得的進展和成就,使她明白了自己的弱點和錯誤,當她聽說歐陽為拍攝"白龍過江"不慎負傷,便不顧一切地進山尋找,終於在異景奇觀的"白龍過江"處,回到了歐陽的身邊。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三峽愛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
小逃犯台灣電影 瀏覽:212
電影大叛 瀏覽:877
歐美愛情電影吻戲長視頻 瀏覽:895
老槍戰電影在線觀看法國二戰 瀏覽:88
中國電影票房保障 瀏覽:339
香港電影警察被活埋叫什麼名字 瀏覽:105
日本一部刺青的電影 瀏覽:967
電影海報主角設計模式可分為哪三種模式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