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的電影榮譽的軍夫

台灣的電影榮譽的軍夫

發布時間:2021-07-15 14:24:37

台灣一部故事片是那一年的什麼影片

由於台灣迷的一首怪紳士電影主題曲的啟發,引起我的興趣。對於什麽是台灣的第一部電影,不同的資料有不同的看法,....。下面這一段的看法好像比較不一樣。

.....

台灣華語電影的正式開端,是在1925年。這一年,一群電影愛好者,劉喜陽、鄭超人、張雲鶴和李松峰等人成立了「台灣影畫研究會」。其中任職台灣總督府的李松峰,透過教育會電影部在美國芝加哥購得一部攝影機,再請劉喜陽擔任編導,拍攝了台灣人自己製作第一部故事片《誰之過》。

由台灣影畫協會拍攝的《誰之過》,以及之後由文英影片公司拍攝的《情潮》,在票房上都不成功。1928年,「江雲社歌仔戲班」受日本連鎖戲的影響,在歌仔戲中穿插放映《楊國顯巡案》和《江雲娘脫靴》。這種新形式的做法轟動一時,票房的成功也令劇團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連鎖戲的成功使張雲鶴和李松峰等人得到啟示,再次集合一群電影愛好者,成立「百達影片公司」。1929年,他們拍攝了第二部由台灣人製作的故事長片《血痕》。這部俠義愛情片是仿效了當時中國的"神怪武俠片"而製作的。在公映的時候,空前盛況,賣座非常成功。

1931年,日本侵華,台灣也被迫進入備戰狀態。在文化上,日本對台灣嚴加管治,再加上資源缺乏和人材不足。所以在1931年至1937年間,台灣只生產了五部電影,而且還是以台日合作方式拍攝,由日本人當導演的。五部影片當中,《鳴呼芝山岩》和《榮譽軍夫》是日本殖民者的政宣片;《怪紳士》是偵探片、《義人吳鳳》是傳記片、《望春風》則是一部愛情悲劇。

㈡ 雨夜花 鄧麗君

您好!這首《雨夜花》是台灣名閩南語流行歌曲。在1934年,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由日本人柏野正次郎所經營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灌錄成78轉的唱片,其旗下歌星「純純」(本名劉清香)主唱。

2002年11月28日晚間,「跨世紀之音—多明哥全民演唱會」,正式在台灣中正紀念堂登場,台灣民謠雨夜花登上國際舞台。根據新聞報導當夜的盛況:「在優雅素凈的國家音樂廳高質感舞台上,期待已久的「跨世紀之音—多明哥全民演唱會」,……最後壓軸的《雨夜花》,多明哥投入感情與台語天後江蕙對唱,哭腔催人淚下,多明哥也首度正式將台灣民謠帶到他自己的音樂會上,令人深深動容。」

原本是兒歌的雨夜花

原來《雨夜花》這首歌曲一開始不叫《雨夜花》,它的本名叫《春天》,這原本是一首在日治時期由當時的台灣新文學健將廖漢臣先生,在1933年為台灣兒童所寫的一首兒歌,交由鄧雨賢先生譜曲。

[編輯] 歌詞節錄
春天到,百花開;紅薔薇,白茉莉,這屏幾欉,那屏幾枝,開得真儕,真正美。

一首凄涼情歌的雨夜花
1934年,當時在古倫美亞唱片掌理文藝部的周添旺先生,由於工作上應酬的需要,有一次在酒家聽到一位淪落風塵的酒家女訴說她的悲慘故事。她原本是一位純潔質朴的鄉下女孩,離開故鄉來到台北工作並愛上了一位男孩,而且雙方已論及婚嫁。但是沒想到後來那男孩卻是變成一個薄情郎,愛上了別的女孩而遺棄了她,她自覺沒臉回家見故鄉的父老,於是一時心碎失意竟流落在台北的酒家……雖然在當時日治時代,男尊女卑的社會傳統下,這種令人哀嘆的小故事,是許多女子共同的心聲,令人說不完、也訴不盡…但是周添旺先生感覺得這位可憐的酒家女就親像一朵在黑夜裡被無情風雨吹落的花朵,她「離葉離枝」(離開親人與愛人)掉落「受難池」受人踐踏的遭遇,誰不感到心酸及惋惜呢?
所以,周添旺先生就將《春天》的旋律,改填了悲涼的歌詞《雨夜花》,也許是因為與時代背景、人民心聲相對映吧?這首歌謠竟然影響後來閩南語歌曲以無奈、哀怨為主體的創作方向。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雨夜花》,歌詞中所描述的「雨」、「夜」、「花」後來也變成台語流行歌曲重要的主題意象,影響閩南語歌詞的創作方向。

通常閩南語歌曲都有三段,但是這首歌曲卻是罕見的四段詞。而且前三句是三、三、五的詞句,後三句是四、四、七的詞句,每段運用不同的韻腳。好詞配上佳曲,難怪《雨夜花》可以ㄧ直傳唱下來,成為台灣經典歌謠之ㄧ。這首歌曲是鄧雨賢先生和周添旺先生合作的第一首曲子,由當時名歌手純純(劉清香)所演唱。

此曲後來被多名歌手重唱,例如1963年由王秀如重唱,1981年由鄧麗君重唱,另外齊秦亦有重唱此曲。

歌詞節錄
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無人看見,暝日怨嗟,花謝落土不再回。
花落土,花落土,有誰人通看顧。無情風雨,誤阮前途,花蕊凋落要如何。
雨無情,雨無情,無想阮的前途。並無看顧,軟弱心性,給阮前途失光明。
雨水滴,雨水滴,引阮入受難池。怎樣使阮,離葉離枝,永遠無人可看見。

改編版本

流傳到中國大陸的雨夜花
《雨夜花》在1940年曾流傳到中國大陸,改成了華語版的《夜雨花》。原本凄涼的歌詞被轉成略帶文言,雖少了悲情的味道,倒也有耐人尋味的意境。

歌詞節錄
雨夜裡,悄展瓣,花開花落一眨眼,誰能看見,長呼短嘆,花落地下不復原。

流傳到日本的雨夜花
《雨夜花》這首歌也被日本人喜愛,改編成日文《雨夜之花》(雨の夜の花)。這首歌詞看起來似乎憐香惜玉,卻也是充滿了日本人的大男人主義,好像說女人生下來就只是為伺候男人似的,只等待男人來君臨。

歌詞節錄
雨夜花,開在雨夜的花,濕淋淋,隨風凋落散在地上。
透著紅色,濕潤紫色,隨著風凜飄,輕輕地凋謝。
明天這陣雨,或許會停吧,可愛的花,別急著散落啊。
雨中飄零的花,令人不得不憐惜,等待君臨的夜晚,紛紛的散落地面。

改編為日本軍歌的雨夜花
日本侵華時期,日本又將這首歌曲改為鼓勵人民響應「聖戰」的進行曲《榮譽的軍夫》(譽れの軍夫),粟原白野作詞、霧島升演唱[1],用來鼓舞台灣人踴躍去做日本兵的軍夫。

歌詞節錄
紅色綵帶,榮譽軍夫,多麼興奮,日本男兒。
獻予天皇,我的生命,為著國家,不會憐惜。
進攻敵陣,搖舉軍旗,搬進彈葯,戰友跟進。
寒天露宿,夜已深沉,夢中浮現,可愛寶貝。
如要凋謝,必做櫻花,我的父親,榮譽軍夫。

改編為香港粵語歌的雨夜花
1993年,羅大佑把《雨夜花》原曲中段加上一節新的旋律,由香港填詞人林夕填上粵語歌詞,改成《四季歌》,有著原來兒歌的意味,但更有意境,讓人感受到四季變化之妙。由黃耀明主唱。此曲收錄於音樂工廠工作室《給孩子們的歌》專輯內。

歌詞節錄
紅日微風吹幼苗,雲內歸鳥知春曉,哪個愛做夢,一覺醒來,床畔蝴蝶飛走了。
船在橋底輕快搖,橋上風雨知多少,半唱半和,一首歌謠,湖上荷花初開了。
四季似歌有冷暖,來又復去爭分秒,又似風車轉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
橋下流水趕退潮,黃葉風里輕輕跳,快快抱月睡,星星閃耀,凝望誰家偷偷笑。
何地神仙把扇搖,留下霜雪知多少,螞蟻有洞穴,家有一個門,門外狂風呼呼叫。

改成廣告
媽媽呀媽媽呀/我要當聰明小小孩/ 給我營養給我關愛/ 卡洛塔妮真利害.

。。。希望您滿意。。。

㈢ 達明一派的《四季歌》和《望春風》這首歌是不是用的同一個曲子

不是達明一派,黃耀明的《四季歌》和《望春風》這首歌不是用的同一個曲子。

因為作曲家都是台灣的鄧雨賢,日據時期著名的音樂人。但他們是不是同一個曲子。 《四季歌》是黃耀明的作品而非達明一派的作品,這點是要區分的。

《四季歌》的原曲《春天》最早是作為兒歌譜寫的,曲調也和現在聽到的有點點不一樣。它和《望春風》都是台語歌曲。《春天》這原本是一首在日治時期由當時的台灣新文學健將廖漢臣,在1933年為台灣兒童所寫的一首兒歌,交由鄧雨賢譜曲。

(3)台灣的電影榮譽的軍夫擴展閱讀:

歌名:望春風

歌手:鄧麗君

作詞:鄧麗君

作曲:鄧麗君

午夜無伴守燈下,春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

果然標致面肉白,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心裡彈琵琶

想要郎君做枉婿,意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采,青春花富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我開門該看覓

月亮笑阮是憨大獃,被風騙不知

午夜無伴守燈下,春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

果然標致面肉白,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心裡彈琵琶

想要郎君做枉婿,意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采,青春花富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我開門該看覓

月亮笑阮是憨大獃,被風騙不知

㈣ 抗戰期間日本是否有過從台灣出發進攻中國大陸的部隊

那幾位朋友回答的都不太對

我告訴你,有!

台灣在1895年《馬關條約》後就被日本佔領了,到抗戰爆發時,很多台灣年輕人已經把自己當成日本人了

這些部隊士兵是台灣人,軍官則是日本人

台灣方面的部隊裝備非常好,不亞於日軍甲種師團,連高射炮,高射機槍都有,配有大量坦克戰車,其擁有的火炮數量更是令人吃驚!可以說,台灣軍是日軍中非常兇悍的一支部隊!

當年合圍南京時,台灣軍參與了外圍爭奪戰,不過最終沒有進城而已

其後大部參與太平洋戰爭,作戰勇猛,充當炮灰

台灣軍最有名的就是波田支隊,是進攻武漢的急先鋒,率先攻克馬當要塞。

日軍中支隊相當於旅團,也就是我們的師的編制,正常是1萬多人

但是波田支隊人數多達1.4萬人!

侵華期間,赴中國大陸作戰,其番號幾經沿革,曾稱重藤支隊、波田支隊、飯田支隊、台灣混成旅團、第48師團等,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攻略戰、武漢會戰、昆侖關戰役等一系列重要戰役。

㈤ 我要學台語

不難啦!我是潮汕人,我們的語言和你們屬於同宗!我都馬馬乎乎可以聽懂你們講什麼!還有客家話我也聽七八成!閩南歌曲我是長聽啦!只要多聽、多講就可以!

所謂「台語」就是閩南話,它是隨著歷史上的閩南移民帶到台灣的,更全面地說,它是融合了廈、漳、泉閩南方言的閩南話,換言之,福建閩南話是「源」,台灣閩南話是「流」。南周長楫說,即便同是閩南語系的廈門、漳州、泉州,在一些詞語上的發音也會有所區別,個別台灣學者就是抓住這點,看你是廈門來的,就專挑台灣方言和廈門閩南話不一樣的地方;看你是漳州來的,就挑和漳州閩南話不一樣的地方。

出於正本清源的考慮,周長楫編寫一部融合廈漳泉三地閩南方言詞典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了。此前閩南語詞典並不少見,或廈門或泉州或漳州某一地的,單周長楫編寫的,就有好幾部。然而,這些都不能完整代表閩南語,可是如果三地合起來,九成多的閩南語方言基本都能涵蓋在內。這樣一來,再把台灣方言和三地的閩南語方言比較,台灣九成以上閩南語詞彙都脫離不了其中。譬如在台灣很流行的一個詞「真贊」,這在漳州很早就有了。

台灣的民謠源遠流長,各族群各有其以母語表達的傳統歌謠。閩南人是台灣最大族群,閩南語系就成為本土"強勢語言",閩南歌謠因而被多數人泛稱為"台灣歌謠"或"台灣歌曲"。台灣傳統民謠有民間小調、本土戲曲和源於中原的歌樂。

閩南語流行歌曲,也叫做台語流行歌曲雖然在上世紀20年代已經出現,但因為當時唱機不普及,因此未能成為氣候造成流行。直到1932年,一首配合上海電影《桃花泣血記》在台灣上演時所創作的閩南語同名歌曲,才造成風潮。這首收錄於78轉唱片,由古倫美亞公司發行的流行歌曲,轟動全台灣,被譽為"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這種為"影戲"(電影)製作廣告歌,再灌錄"曲盤"(唱片)發行,是台語流行歌曲初期現象。

古倫美亞公司禮聘台灣新文學運動作家陳君玉主持文藝部,在其籌策下,招攬人才,乃有1933年的《望春風》、《月夜愁》等作品發行,作詞者分別是李臨秋與周添旺,作曲者均為客籍的鄧雨賢。之後,鄧雨賢又有《雨夜花》、《碎心花》、《春宵吟》、《四季紅》等佳構,作曲家郭芝苑曾評論鄧雨賢的作品是"根源來自台灣民謠傳統曲調,可以說是台灣的演歌。"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當時台灣殖民統治機構"總督府"下令箝制漢文,以漢字創作的閩南語流行歌曲面臨威脅。隨著日本殖民者"皇民化"運動的緊鑼密鼓,《雨夜花》、《月夜愁》被擅改成日語的《榮譽的軍夫》、《軍夫之妻》,悲愴的曲調變調為激昂的軍歌,驅策台灣青年為"大東亞戰爭"奉獻犧牲。終於,台語流行歌曲被迫畫上了休止符。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戰爭破壞之後的台灣百廢待興,台語流行歌曲也只能借著廣播發聲。那卡諾(黃仲鑫)作詞、楊三郎作曲的二人處女作,也是成名曲的《望你早歸》雖描述失戀心情,但卻成為戰火餘生、家人離散的民眾心聲。

1949年,國民黨政權遷台,1949年以前的上海國語流行歌曲,先移位香港發展,後轉進台灣生根,台語歌曲因被定位為方言歌曲,使原本主流之聲的地位慢慢失去。

50年代到60年代,台灣經濟在穩定中求成長,產品仿冒舉世聞名,流行歌壇的"仿冒"現象亦然。50年代以後,引用日本流行歌曲曲調的台語歌大量涌現,《黃昏的故鄉》、《溫泉鄉的吉他》、《孤女的願望》、《可憐戀花再會吧》等改編曲風靡大眾,年輕學子則沉迷於西洋搖滾樂。直到1971年"中視"播出"金曲獎"歌唱節目,才有《送君珠淚滴》、《心內事無人知》、《西北雨》等新曲出現。

與此同時,鄉土文學的提倡和"現代民歌"的高歌,應運而生。8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機波及台灣經濟,物價高漲、人心苦悶,台語歌曲《心事誰人知》紅遍全台灣。1989年,《愛拼才會贏》成為一唱再唱的歌、喊了又喊的大眾口語。

當歐美熱門音樂與港日偶像歌手席捲年輕人市場,台語流行歌壇再度陷入低迷之際,一些年輕的創作者則有諷刺時政之作,比如黑名單工作室就以反諷時局的《抓狂歌》,表達對政治、社會亂象的控訴。羅大佑、林強也有反映社會真相的創作,《向前行》這類的台語搖滾,成為年輕人的最愛!

90年代,本土意識抬頭,族群文化開始受重視,原住民和客家音樂工作者,也陸續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如原住民歌手陳建年、北原山貓和客家歌手吳盛智、塗敏恆、交工樂團及阿淘等都推出了一些好作品。

聽眾朋友,台語歌謠長久以來給人"放悲聲,唱到老"的印象,但是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隨著翻唱老歌再度成為流行新趨勢,這種現象出現了變化,閩南語歌曲加入了許多新的流行音樂元素,比如剛才聽到的陶喆翻唱的藍調風格的《望春風》,在比如趙傳翻唱的有搖滾風格的《思想起》等等。其中尤為突出的是傅薇的專輯《台灣架勢》,裡面為十首閩南語金曲重新編曲、制忙、配唱,讓原本熟悉它的樂迷驚艷,也讓未曾聽過這些歌的年輕樂迷們,就和聽到新歌一樣同感新鮮。

這張由傅薇、范宗沛、曹登昌共同製作的專輯用爵士樂來說故事,有輕快的、搖擺的、熱情的、激烈與顯明的,將一改原台語歌曲給人陰郁悲陪的調性;而傅薇憑借其獨特的西式聲線,在每首曲目的表現也與原唱者江蕙、施文彬、楊宗憲、張清芳、陳亞蘭、江清蓉、蔡幸娟等有迥然不同的詮釋方式。

當年歌曲被附予的感情多是哀愁與悲情,演唱方式也都以傳統的台語唱法詮釋;"台灣架勢"經重新編曲及配唱後,滿足了一部分歌迷渴望聽到台語歌曲的願望。

㈥ 找一部鬼片電視劇

是僵屍道長第三集

㈦ 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歷史回顧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創辦於 1962 年,是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不僅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獎項,也有「華語電影界奧斯卡金像獎」的美譽,為華語電影業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同時與「金鍾獎」和「金曲獎」並稱為台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

金馬獎在華語圈中歷史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金馬獎至今已舉辦五十四屆,參賽作者主要是華語發音或華人製作的影片。

㈧ 求台灣電影 稻草人 下載

分享鏈接:

提取碼:ufg1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相關介紹:《稻草人》是由王童執導,張柏舟、卓勝利、吳炳南、柯俊雄等共同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在日殖末期的台灣,佃農陳發、陳闊嘴兩兄弟為了養活成群的孩子、耳聾的母親和發瘋的妹妹,背著炸彈向殖民政府邀功領賞的荒誕故事。

該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中國台灣上映。

㈨ 獲得金馬獎的電影有那些

獲得金馬獎的電影有,《大象席地而坐》,《血觀音》,《八月》,《刺客聶隱娘》,《當愛來的時候》。

1,《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筆名胡遷)執導的劇情片,由彭昱暢、王玉雯、章宇、李從喜主演,於2018年2月16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放映。

該片以胡波的同名短篇小說為藍本,講述在一座並不發達的河北小城中,四個陷入人生困境的底層小人物尋求救贖的故事。

2,《血觀音》

《血觀音》是中環國際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子映象有限公司、高雄人、喆學影像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楊雅喆編劇導演,惠英紅、吳可熙、文淇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家三位女性,通過高超手腕及柔軟身段在復雜的政商關系中生存取利,卻因為一樁滅門懸案而捲入彼此的愛恨情仇中的故事。

3,《八月》

《八月》是由愛奇藝影業、北京麥麗絲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永旭良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劇情片。該片由張大磊編劇執導,孔維一、張晨、郭燕芸等主演。影片於2017年3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4,《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該片於2015年8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講述了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擄走,13年後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傳奇女俠的故事。

5,《當愛來的時候》

《當愛來的時候》由張作驥執導,李亦捷,李品儀,吳慷仁,高盟傑等主演,主要講述在一家熱炒店裡由女孩未婚先孕之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母女間的矛盾沖突與互相了解的溫情故事。

㈩ 《天涯赤子心》的主題歌的歌詞

《天涯赤子心》的主題歌是《雨夜花》。

歌曲:《雨夜花》

作詞:林志遠

作曲:鄧雨賢

花紛飛,花紛飛,離了根,雨狂瀉。

絢爛花語,亂了和諧,無奈只能隨風飛。

天涯路,路漫長,月光亮,孤影伴。

苦吞鄉愁,夢回家鄉,夢醒兩行淚光光。

赤子心,誰疼惜,無怨尤,無怨嘆。

尋尋覓覓,難以遺忘,緊握雙手的溫暖。

小小草,隨風晃,風雪中,仰天望。

歷盡艱辛,努力向上,等待曙光不孤單。

(10)台灣的電影榮譽的軍夫擴展閱讀:

《雨夜花》是台語流行歌曲。在1934年,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由日本人柏野正次郎所經營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灌錄成78轉的唱片,其旗下歌星「純純」主唱。

創作經過

原來《雨夜花》這首歌曲一開始不叫《雨夜花》,它的本名叫《春天》,這原本是一首在日據時期由當時的台灣新文學健將廖漢臣,在1933年為台灣兒童所寫的一首兒歌,交由鄧雨賢譜曲。

據周添旺於 1976.10.25日於當時的新莊鎮出席親友晚宴時,曾經表示:當年鄧雨賢原曲初創的時候,曲調是 5653 21165...但是歌曲流傳市井之後 常被唱成 5653 32165 ... 詞曲作者當年為推廣歌曲,亦隨眾人而樂見其成。 優雅傷情的前奏曲短而有韻味的帶出全曲,亦堪稱神來之作。

歌曲版本

此曲後來被多名歌手重唱,例如1963年由王秀如重唱,1981年由鄧麗君重唱,另外齊秦亦有重唱此曲。2009年,洪億展改編成搖擺的曲風。

改編為日本軍歌

台灣日據時代,1938年日人將這首歌曲改為鼓勵人民響應「聖戰」的進行曲《榮譽的軍夫》(譽れの軍夫),栗原白也作詞、霧島升演唱,用來鼓舞台灣人踴躍去做日本兵的軍夫。

流傳到日本

《雨夜花》這首歌也被日本人喜愛,1942年改編成日文《雨夜之花》(雨の夜の花),西條八十作詞、渡辺はま子演唱。

改編為粵語歌

1993年,羅大佑把《雨夜花》原曲中段加上一節新的旋律,由香港填詞人林夕填上粵語歌詞,改成《四季歌》,由黃耀明主唱。此曲收錄於音樂工廠工作室《給孩子們的歌》專輯內。

閱讀全文

與台灣的電影榮譽的軍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