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這部電影叫什麼孫藝珍演的
我的見鬼女友 主演:孫藝珍 李民基 導演:黃仁浩 類型:高清 愛情 地區:韓國 上映:2011
劇情介紹:
孫藝珍在片中扮演一位能夠見到鬼魂的神奇的孤獨女子,講述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又欲罷不能的羅曼史。
Ⅱ 電影,「第二次愛你」中黃仁帶的帽子哪有賣
愛你,丈母娘
Ⅲ 有個香港電影有個韓國的武打高手演的電影是他演的一個老頭,路過一片樹林時他一個人打倒一幫押解他的人
黃仁植,韓國人,演員。合氣道七段、跆拳道六段高手,擅長腿技、擒拿和摔投,特點是動作迅捷,招式老到,被稱為左腿攻擊之王。
在《師弟出馬》中飾演的金腳帶。
《師弟出馬》是由成龍執導,成龍、元彪等人主演的一部動作片,於1980年2月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Ⅳ 就一部老電影的名字
應該是美國的電影《harem》(後宮)
Ⅳ = =獲得今年參加金馬獎的唯一一部女同性戀的片子叫什麼名字阿
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專題
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投名狀》
最佳導演陳可辛《投名狀》
最佳男主角張涵予《集結號》
最佳女主角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最佳男配角馬如龍《海角七號》
最佳女配角梅芳《囧男孩》
最佳新演員姜聖民《跳格子》
最佳原著劇本蔡宗翰、林書宇《九降風》
最佳改編劇本劉恆《集結號》
最佳視覺效果吳炫輝、鄒志盛、郭惠玲《投名狀》
最佳美術設計趙思豪《停車》
最佳造型設計《花吃了那女孩》
最佳動作設計李忠志《保持通話》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呂聖斐、駱集益《海角七號》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國境之南》詞:嚴雲農曲:曾志豪演唱:范逸臣出自《海角七號》
最佳剪輯邱志偉《保持通話》
最佳音效SteveBurgess《深海尋人》
最佳攝影鄭兆強《文雀》
最佳創作短片《跳格子》
最佳紀錄片《沿江而上》
最佳動畫長片空缺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海角七號》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停車》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海角七號》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魏德聖
終身成就獎常楓
特別貢獻獎黃仁
所以是花吃了那女孩是參賽的唯一女同片~~~
中文片名:花吃了那女孩
別名:愛情糖果雨
英文片名:CandyRain
國家地區:中國台灣影片類型:劇情愛情
上映時間:2008年06月06日
影片公司:
導演:陳宏一
編劇::陳宏一、林宴如、A.DLin
主演:
林嘉欣
王心凌
許安安
路嘉欣
陳泱瑾
辛佳穎
張榕容
魏如萱
吳立琪
高伊玲
旁白:陳綺貞捷媃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四段女女愛情喜劇,真人真事真情改編。如果南國冰封了,她還是愛她;看不見攻擊的城市裡,她決定愛她;夢見相反的夢,她一定是愛上她;像花吃了女生那樣,她們會相愛到永遠……愛情存在的形式有哪幾種?1.在一起很快樂。2.在一起不快樂。3.不在一起很快樂。4.不在一起不快樂。5.以上皆是。單選還是復選還是無可選?電影《花吃了那女孩》海報
愛情存在的形式有哪幾種?
在一起很快樂。
不在一起比較快樂。
不在一起不快樂。
即使在一起也不快樂。
以上皆是。單選還是復選還是無可選?
四段小故事,都發生在台北一座老舊公寓里,公寓里的戀人都會收到一份寄給CandyRain的無名包裹……
BTW我成功的在迅雷下載了這部片子~~^.^
Ⅵ 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獲獎作品最佳劇情片陳可辛《投名狀》 最佳導演陳可辛《投名狀》最佳男主角張涵予《集結號》最佳女主角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最佳男配角馬如龍《海角七號》最佳女配角 梅芳《囧男孩》最佳新演員姜聖民《跳格子》最佳原著劇本蔡宗翰、林書宇《九降風》最佳改編劇本劉恆《集結號》最佳攝影鄭兆強《文雀》最佳視覺效果吳炫輝、鄒志盛、郭惠玲《投名狀》最佳美術設計 趙思豪《停車》最佳造型設計黃育男、康俊偉《花吃了那女孩》最佳動作設計李忠志《保持通話》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呂聖斐、駱集益《海角七號》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國境之南》 詞:嚴雲農 曲:曾志豪 演唱:范逸臣 出自《海角七號》最佳剪輯邱志偉 《保持通話》最佳音效Steve Burgess《深海尋人》最佳動畫長片空缺最佳紀錄片《沿江而上》最佳創作短片《跳格子》年度台灣傑出電影《海角七號》年度台灣傑出
電影工作者 魏德聖終身成就獎常楓特別貢獻獎黃仁
Ⅶ 台灣電影的理論專著
陳飛寶編,1988,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台灣電影導演協會,2000,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陳儒修,1993,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羅頗誠譯。台北:萬象圖書。
Chen, Ru-shou Robert. 1993. Dispersion, Ambivalence and Hybridity: A Cultural-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Film Experience in Taiwan in the 1980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川瀨健一,2002,台灣電影饗宴:百年導覽,李常傳譯。台北:南天書局。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小組,1994,台語片時代(一)。台北:台灣電影資料館。
電影資料館「本國電影史」研究小組編,1996,歷史的腳蹤:台影五十年。台北:台灣電影資料館。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研究計劃,1994,電影歲月縱橫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台北:台灣電影資料館。
黃仁,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書局。
黃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政策電影研究。台北:萬象書局。
黃仁、王唯編著,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
黃秀如,1991,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雄屏編著,1990,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
焦雄屏,1991,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遠流。
焦雄屏,1993,改變歷史的五年:國聯電影研究。台北:萬象圖書。
焦雄屏編著,2002,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出版。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書局出版社。
李泳泉,1998,台灣電影閱覽。台北:玉山社。
林贊庭編著,2003,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 1945-1970。台北:文建會。
劉現成, 1994。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部。
歐淑敏,2004,日治時期台灣電影的政教功能。台灣師范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Rodriguez, Hector. 1995. The Cinema in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Ph.D. diss., New York University.
三澤真美惠,1999,殖民地下的「新天堂樂園」:日據時期台灣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衛。
Wu, I-fen. 2002. Taiwanese New Wave Cinema: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h.D. diss., University of Essex.
葉龍彥,1995,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台灣電影資料館。
葉龍彥,1997,台北西門町電影史 1896-199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電影資料館。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
葉龍彥,2003,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
Yeh, Yueh-yu. 1996. A National Score: Popular Music and Taiwanese Cinem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張昌彥、李道明主編,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電影資料館。
「中華民國」電影年國際推廣組策劃,1993,台灣電影精選,區桂芝執行 編輯。台北:萬象圖書公司。
Ⅷ 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
師弟出馬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師弟出馬《師弟出馬》是由兩大功夫巨星成龍和元彪主演,主要講述了舞獅大會上正風武館的師兄賽前突然腳傷由沒有經驗的師弟代替,最終失敗告終,師弟發現時師兄被人收買故意腳傷,而由此牽連出一系列的故事。
中文名: 師弟出馬
導演: 成龍
編劇: 成龍 鄧景生
類型: 動作
主演: 成龍,元彪
片長: 106分鍾
上映時間: 1980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彩: 彩色
目錄
基本信息
製作信息
演員表
主演介紹成龍
元彪
劇情介紹
獲獎記錄
在線觀看
展開基本信息
製作信息
演員表
主演介紹 成龍
元彪
劇情介紹
獲獎記錄
在線觀看
展開編輯本段基本信息影片名稱:師弟出馬[1-2]
外文譯名:the young master
師弟出馬海報
導演: 成龍
編劇: 成龍 鄧景生劉天賜童路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字幕:中文[3]
上映年份:1980
監制:鄒文懷
策劃:何冠昌
剪輯:張耀宗
音樂:陳勛奇
動作/武術指導:馮克安成龍
出品人:鄒文懷
出品公司:嘉禾電影
上映時間:中國香港Hong Kong 2006年2月9日
編輯本段製作信息
影片類型: 動作 / 喜劇 電影海報
片長:Hong Kong:101 min / Finland:90 min
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 粵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單聲道
MPAA評級:Rated PG-13 for martial arts violence.
級別:Australia:M / Finland:K-16 / Germany:16 / Norway:15 / UK:15 / USA:PG-13 / Hong Kong:I / Spain:T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編輯本段演員表成龍/Jackie Chan 飾演 阿龍
元彪/Biao Yuen 飾演 四哥
韋白/Wei Pei 飾演 大師兄
黃仁植飾演 金腳帶
李小龍(左),黃仁植(右)(3張)石堅/Kien Shih 飾演 五省捕頭三公
樊梅生/Mui Sang Fan
馮克安/Hark-On Fung
李麗麗/Li-Li Li
田豐/Feng Tien
李海生
馮 峰
唐炎燦
師弟出馬主演
師弟出馬主演
編輯本段主演介紹成龍
成龍,大中華區影壇巨星和國際功夫電影巨星。祖籍安徽蕪湖,1954年生於香港太平山,六歲時進入中國戲劇學校學習戲曲,以武師身份進身電影圈,逐漸發展至演員、導演以至監制。他與周星馳、周潤發並稱「雙周一成」,為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成龍以功夫片著稱,曾多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其主演的電影全球總票房已經超過200億元,為華人演員之首。其成名作是《醉拳》;1994年《紅番區》在美國公映後反響強烈,使其成功打入好萊塢;《尖峰時刻》系列電影亦獲得極高的票房,並奠定其國際電影巨星的地位。
元彪
元彪(1957年7月26日-),原名夏令震,是香港動作演員,七小福成員之一。7歲入於占元開辦的中國戲劇學院學習京劇,取藝名「元彪」。10歲起就作為兒童演員參加影視演出。70年代曾參演李小龍的《精武門》、《龍爭虎鬥》以及胡金銓的《忠烈圖》,也曾參演邵氏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三少爺的劍》等古裝武俠片。元彪常追隨師兄洪金寶、成龍拍片。1979年他主演由洪金寶執導的《雜家小子》,一舉成名。曾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台灣金馬獎最佳武術指導獎。代表作品有:《A計劃》、《快餐車》、《夏日福星》、《黃飛鴻》等。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正風武館在當地頗有名氣,因為當地一年一度的舞獅大會正風武館已經連續七年奪冠。今年,舞獅大會舉辦方為了吸引眼球,設了難度極高的采青大賽。阿昆(韋白 飾)和阿龍(成龍 飾)是正風武館的師兄弟,每年都是阿昆代表武館出賽。不料今年出賽前幾天練習時阿昆失足扭傷了,館長無奈之下只能派阿龍出賽。阿龍由於首次參賽,而且今年難度非常大,最終敗下陣來。雖然受到了其他師兄弟的取笑,但阿龍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反而,他
師弟出馬劇照(15張)在比賽中發現的一個秘密卻成了他的心頭大石。[4]
影片從一場熱鬧氣氛十足的舞獅采青比賽展開。連年奪得冠軍的紅武術館師兄陳昆今年稱病不出賽,改由師弟成龍替他參加,雖然成龍使盡渾身解數,還是輸給藍武術館,原來陳昆被對方收買打敗同門師弟。師父知悉此事後將陳昆逐出師門,成龍知道師兄的叛變必有陰謀,乃暗中查訪,揭發了官府與黑幫頭子勾結的秘密。
這是成龍加入嘉禾公司初期拍攝的首部功夫喜劇大製作,充分展露他的敏捷
師弟出馬宣傳照片(6張)身手和小人物打不死的勇氣。成龍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為自己量身訂造了一部極具個人特色的娛樂佳作。
全片以連場諧趣武打為主要趣味來源,壓軸戲拍攝成龍與黃仁植的決斗,將"死纏爛打"一詞詮釋得淋漓盡致。[1]
說到成龍,全世界有很多人都熟悉。這不僅在中國人的圈子裡,在金發碧眼的「老外」中也是如此。從《蛇形刁手》、《醉拳》到《警察故事》、《紅番區》,到《我是誰》、《尖峰時刻》、《特務迷城》等等,他開創了現代功夫電影的新潮流,並成功地打進美國市場,在好萊塢贏得了一片喝彩。人們盛贊他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奇跡」,是「好萊塢的頭號亞洲巨星」。他不但被評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還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榮獲過英國MBE勛章和法國文藝騎士勛章。
本片是成龍「最為經典」其中一部作品,電影中在表達一種含義:想要成功,就必須挨打。在電影結尾部分,阿龍一次又一次想鑽空子找方法打贏金腳帶,但卻換來一次更比一次痛苦的挨打,他只好死死抱住金腳帶的腳,當阿龍松開手的一剎那打中了金腳帶一拳,這一拳給阿龍帶來了成功的喜悅。但是成功不是這么容易就可以得到的,不論阿龍怎麼使用技巧都無法再次打到金腳帶,最終阿龍放棄逃避、鑽空子,直接硬碰硬,只要不去在乎身體的疼痛,就可以拳拳到肉擊敗金腳帶,最終阿龍以鋼鐵似得的身軀打敗了金腳帶。成龍在這部電影以動作形式來表達他的人生觀,面對失敗的時候,逃避和鑽空子是永遠無法接近成功的,只要勇敢的面對,只要自己不怕挫折,不能被挫折輕易打敗,那離成功的步伐就越來越接近。
Ⅸ 第45屆台灣金馬獎,大陸獲獎的電影有什麼
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 《投名狀》
最佳導演獎 陳可辛 《投名狀》
最佳女主角 劉美君 《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最佳男主角 張涵予 《集結號》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海角七號》
最佳新人演員 姜聖民 《跳格子》
最佳原創劇本 林書宇、蔡宗翰 《九降風》
最佳改編劇本 劉恆 《集結號》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魏德聖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 《海角七號》
最佳女配角 梅芳 《囧男孩》
最佳男配角 馬如龍 《海角七號》
最佳短片獎 《跳格子》
最佳視覺效果獎 吳炫輝、鄒志盛、郭惠玲 《投名狀》
終身成就獎 常楓
特別貢獻獎 黃仁
最佳原創音樂 《海角七號》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歌曲 《國境之南》(《海角七號》 演唱:范逸臣)
最佳音效獎 Steve Burgess 《深海尋人》
最佳紀錄片 《沿江而上》
最佳攝影獎 鄭兆強 《文雀》
最佳剪輯獎 邱志偉 《保持通話》
最佳動作設計 李忠志 《保持通話》
最佳美術設計 趙思豪 《停車》
最佳造型設計 《花吃了那女孩》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停車》
Ⅹ 19禁電影,你有看過嗎
《我的見鬼女友》
是韓國導演黃仁浩執導的一部愛情電影,由孫藝珍、李民基、朴哲民等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了女主人公予麗因童年的一場意外車禍不幸遭遇可以看到鬼魂出沒,後來邂逅驚悚魔術師兆邱因見鬼而生情,上演了一場有些驚悚卻也甜蜜有趣的愛情故事。
該片於2011年12月1日在韓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