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中國音樂鑒賞的電影

中國音樂鑒賞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5-07-23 16:43:10

A. 鑒賞音樂<懂你>600字左右

你可以去網路或者其他網站上去找找,看看別人的意見在綜合成自己的文字,應該沒有人專門給你寫出來吧······

滿文軍演員的這首《懂你》是上世紀中國電影《九香》中的插曲,由宋春麗主演的。該影片歌頌了偉大的母愛,電影中有一幕經典的鏡頭:母親舔碗。 母親舔碗:一個母親獨自扶養五個孩子,由於生活貧困,連飯都不夠,母親把窩窩頭留送給了自己正在上學的孩子,而上學回家的孩子正撞見自己的母親正在舔自己吃完的飯碗。 歌曲旋律優美,歌詞感人至深,每每聽來,如同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懷念和熱愛,那種發自心底的共鳴震撼每一位聽者的心靈,是一首深刻歌頌母愛的歌曲!

歌詞
你靜靜的離去 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 多想伴著你,告訴你我心裡多麼的愛你 花靜靜的綻放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裡 多想告訴你,其實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跡 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顏 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 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 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里 花靜靜的綻放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裡 多想靠近你 告訴你心裡我一直都懂你 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 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 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 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告訴你其實我一直都懂你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里 多想告訴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B. 鑒賞電影末代皇帝主題曲

主題曲是戴維伯恩的《Main Title Theme》
戴維伯恩運用了大量的電子音色,旋律大都採用了中國五聲調式,段落較短小,富有趣味,多用於影片情節相對輕松爛漫處。最著名的一段《Main Title Theme》。是影片的片頭曲:幾聲中國鼓的鼓點過後,引出叮咚作響的馬林巴,打擊樂成為全曲交織的背景,而後慵懶的小提琴旋律綿綿地的搖曳出來。
不斷的圍繞著3、5、2、6、1幾個音反復。聽起來有一股搖曳生姿的東方風情,主題演奏過後,又加入了中國笛子和彈撥樂的音色,旋律較前面稍有變化:變得更加緊湊,富有舞蹈性。整首曲子曲調比較平穩,節奏統一,但音樂富有層次感,音樂織體逐漸加厚。這首曲子在典雅幽遠的宮廷韻味中。帶著一種由西方人眼光看待中國文化時,特有的想像力與神秘感。一首《Main Title Theme》拉開了電影《末代皇帝》的序幕。另外,在影片開始後30分鍾處,溥儀和久別的親生母親及第一次見面的親弟弟溥傑在皇宮相見時也用了這段音樂做背景。《Wind,Rain AndWater》是一首清幽曼妙。富有趣味的電子音樂,其中也不乏中國民族樂器的音色。按照音樂的風格和配器特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比較輕巧活潑。以手風琴和古箏音色為節奏背景和低聲部,採用三拍子的節奏。旋律聲部使用了《Main Title Theme》的主題,其音色清脆剔透。影片22分鍾處,眾人哄幼年溥儀洗澡時使用了這段音樂,極富幽默感。第二部分節奏變成了四拍子。採用了一系列琶音作為聲部支撐,旋律聲部依然是取自序曲的主題,為弦樂和吹管樂的相互交織。這段音樂用於影片1小時10分鍾處,烘托少年溥儀和眾人玩猜人游戲時沉醉愜意的心情。
負責為本片作曲的有三個人:中國的蘇聰、英國的戴維伯恩(Dadid Byrne)、日本的坂本龍一(Ryuichi Sakamoto)。三人的出身和音樂風格各異,但在影片中卻體現出了東西方文化撞擊之後水乳交融的神奇效果,為這一部從西方人觀點拍攝的東方電影找到了一套合適的配樂。全片以大氣派的管弦樂和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主題旋律變奏音樂交錯,將淖儀一生的傳奇遭遇烘托得很貼切。

C. 月光愛人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曲

《月光愛人》是電影《卧虎藏龍》的主題曲。

《月光愛人》是電影《卧虎藏龍》的主題曲,由譚盾作曲,大提琴家馬友友擔任主奏,中文版由易家揚作詞,中英雙版均由李玟演唱。

該歌曲創作的時候引用了《卧虎藏龍》電影中的音樂元素,使歌曲與電影能夠更緊密的融合。歌曲運用中國民樂二胡與西方管樂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展現出東方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將影片中所表達的俠義江湖主題,被無情拆散的兩對情侶悲慘命運的惆悵,淋漓盡致地烘托出來。

《月光愛人》歌曲鑒賞:

電影主題曲《月光愛人》是一首溫柔的古典式情歌,歌曲的旋律與編曲打破了歐美張揚絢麗的風格,使用了當下流行的單音節裝飾句,旋律優美深情,歌詞中運用中國典型的月亮景象。表現出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哀愁和兼濟天下的俠義情懷,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

歌手李玟用略帶張力和性感的唱腔表現出委婉細膩的音色,在歌曲處理上大膽細膩,把歌曲演繹得盪氣回腸,與電影含蓄深沉的愛情融為一體,使這首主題曲成為劃時代的中西音樂融合之經典傑作。

D. 求一片音樂劇鑒賞心得,哪一部劇無所謂,不超過2000字

貓眼中的世界與人生 ——歌劇《貓》賞析 音樂劇是綜合性的審美舞台消費藝術,它的形成與發展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傳入我國的時間也不長。簡單的說,它是一門綜合戲劇、音樂、舞蹈的大眾表演藝術。音樂劇有綜合性、現代性、多元性、靈活性和商業性操作等的特徵。音樂劇中的音樂創作,不同於其他形式的舞台表演藝術,有許多它自身的特點和規則。 音樂劇《貓》,可以說是無人不知.自從它首次來中國上演以後,立即在北京、上海等文化較為發達的城市颳起一陣音樂劇的旋風,觀眾無不被它那奇特的舞檯布景、幽默生動的表演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我有幸在大學美育這門課中觀看了《貓》,觀後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演員精彩的演出把觀眾帶入了奇妙的傑里科貓族的世界,當然,此劇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那些美妙的音樂,正是這些風格各異而又高度統一的音樂才把劇情一次又一次的推向高潮,讓觀眾在驚喜和興奮的同時完全融入到劇情當中,進入到曼妙的神話世界。 一、音樂劇《貓》的地位 《貓》是勞埃德·韋伯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在倫敦和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一部音樂劇,該劇於1981年5月11日在倫敦西區的新倫敦劇院首演,2002年5月11日落幕,前後歷時21年。1983年,《貓》榮獲最佳音樂劇獎等七項托尼獎。 《貓》不僅是一部充滿動感魅力和時代氣息的音樂劇,同時,它也飽含著生活哲理和人間情懷。就像有人所說,這是一部「從貓的眼中看世界和看人生」的音樂劇。 二、音樂劇《貓》劇情介紹 《貓》的故事很簡單:傑里科貓族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聚會,眾貓們會在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會上挑選一隻貓升天,我們知道貓有九條命,升天以後可以再次獲得新生。於是,形形色色的貓紛紛登場,盡情表現,用歌聲和舞蹈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夠被選中。最後,當年曾經光彩照人今日卻無比邋遢的「魅力貓」以一曲《回憶》打動了所有在場的貓,成為可以升入天堂的貓。 「魅力貓」,是全劇最重要的角色。她年輕時是貓族中最美麗的一個,厭倦了貓族的生活到外面闖盪,但嘗盡了世態炎涼,再回到貓族時已經變成一隻醜陋無比的老貓了。貓兒們不願接受這個背叛貓族的流浪者,整個貓族對她非常敵視。她以一曲《回憶》平息了所有貓兒對她的敵意,喚起了對她的深深同情和憐憫。 「領袖貓"是貓族的首領,他的年紀很大,而且飽讀詩書,在整個部落里,他德高望重,最受尊敬和愛戴。平時他很少出現在貓族中,日常事務都由年輕的"英雄貓"來處理。但是在一年一度的舞會上,領袖貓是一定會來的,因為只有他才有資格挑選獲得重生的貓兒。 "搖滾貓"是貓中的搖滾歌星和花花公子。他的歌也是傲氣十足的搖滾樂,"搖滾貓"的個子很高,動作矯健而有爆發力,是只很有男性魅力的成年公貓。他在聚光燈的照耀下狂舞,盡情享受母貓們瘋狂的迷戀。 小貓傑米瑪是貓族中最年幼的小貓,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當魅力貓唱出了《回憶》以後,首先喚起了她的同情,用自己清甜明亮的嗓音也唱出了魅力貓的旋律,使眾貓們都流露出感動的表情。 另外還有保姆貓」、「劇院貓」、 「富貴貓」、「犯罪貓」、「迷人貓」、「英雄貓」等。這群五花八門、各不相同並被擬人化了的貓兒們組成了貓的大千世界。在舞會上,它們各顯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戲,上演了一出盪氣回腸的「人間悲喜劇」,訴說著愛與寬容的主題。 三、音樂《貓》中的舞蹈元素 《貓》中的舞蹈相當突出,這里既有輕松活潑的踢踏舞,又有凝重華麗的芭蕾舞,還有充滿動感的爵士舞和現代舞,使全劇風格奔放,活力四射。優美的舞姿、高難度的動作讓我們體會到了一種純潔無暇的美。輕松活潑的踢踏舞體現了保姆貓風趣幽默的性格特徵。她非常具有親和力,她總是忙忙碌碌,為貓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業。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歡她。 四、音樂劇《貓》中的音樂元素 《貓》的音樂非常動人,前後四次出現的主題曲《回憶》更是一首百聽不厭的金曲。它傳遍了全世界,成為當代的經典歌曲,多次獲獎。現在《回憶》已經和《貓》劇緊緊地連系在一起,成為該劇的招牌和象徵。 五、舞台美術 在《貓》劇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人物的化裝,全劇共有36隻貓,為了表現貓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徵,他們的化裝也是形態各異,各具特色。 六、劇情總結 魅力貓載著大家的祝福登上了九重天,獲得了新生。這部音樂劇欣賞完了,《貓》的世界就是濃縮了人類社會。《貓》的故事就是一個現代寓言,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應有盡有

E. 《漁光曲》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漁光曲》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34 黑白片 8本

中國聯華影業公司攝制

編導:蔡楚生 攝影:周克 主要演員:王人美(飾小貓) 韓蘭根(飾小猴) 羅朋(飾子英)

【劇情簡介】

東海漁村。漁民徐福善良而悲苦,受著漁霸的欺凌壓榨。

在一個大風雪的夜間,他的妻子快要生孩子了。徐福求來了接生婆, 自己也忙這忙那,破冰燒水。

隨著「呱!呱!」孩子的哭聲,一名男孩先出生,接著,接生婆驚喜地說:「是雙胞胎呢!」,又降生了個女孩。

孩子的出生,給小小的破屋帶來了一點歡樂的氣氛。只是想到何老爺的船租,徐福不覺又嘆了口氣,心想只好到海上去拚命了。

在何老爺的催逼下,徐福唯有冒險出海。海上黑雲陣陣,風浪鋪天而來。妻子和老母為他上香求神,祈保平安。無情的浪濤,終於吞噬了他的生命。

徐福的妻子為了謀生,不得不將一雙幼兒交給了奶奶,自己到大漁主何仁齋家去當奶媽。一日,鄰居一名老太太跑來偷偷告訴她:男孩正在患病,讓她晚上偷偷回去看一下。

忙完了一天的活,徐妻才得偷偷回家,看著又病又弱的孩子,一陣心酸,忙用奶喂他。等她急匆匆趕回主人家時,受到了東家太太的一頓臭罵。

10年過去了,何家少爺子英長得結實。徐媽的女兒小貓聰明潑野,男孩小猴則成了個消瘦、還有些痴呆的可憐蟲。三個孩子常在一起玩,子英總是要小貓唱歌,小貓為了要看他上學的課本,便以清脆的童音唱了起來:「雲兒飄在海空,魚兒藏在水中。早晨太陽里曬漁網,迎面吹過來大海風。」

這一年,小貓、小猴的奶奶去世了。母親急匆匆從主人家趕回,慌忙中打碎了主人家的古董花瓶,終於被辭退了。生活格外艱苦。

又過了8年。孩子們長大成人。何少爺正要去外國學漁業,回來可以幫助他的兩個自小一起長大的夥伴。而窮苦的小猴、小貓仍干著繁重危險的捕魚勞動,母親則受到土匪搶劫漁村的驚嚇,雙目失明。

少爺子英出國,老爺怕土匪的騷擾,跑到了正在畸形發展的大都市上海,一是想辦家漁業公司發財,二是過一番荒淫享樂的生活。他通過日本商行的奴才梁月波,和日本商人勾搭在一起,還娶了個交際花薩綺雲作姨太太。

漁村日益破敗,生活萬分困苦。小貓、小猴終於把破屋押了出去,領著瞎眼的母親,來上海投奔舅舅家。舅舅獨身一人,以唱滑稽戲賣藝為生,吃住都頗艱難。小貓、小猴找不到工做,唯有撿破爛度日。小猴不會幹活,還常受人欺負,舅舅見他長得一副尷尬相,便教他學藝謀生。

何子英從國外回來,在上海父親的漁業公司留心察看,發現不少漏洞,提醒父親注意。一日,他乘小汽車路過街上,正巧聽到他熟悉的《漁光曲》,和小貓、小猴和他倆的舅舅見了面,還給他們留下了一筆錢。

錢沒給他們帶來幸福,街上一家銀行被搶,他們成了嫌疑犯被關押在獄中。舅舅、母親又驚又怕,暗夜裡碰翻了小油燈,引起大火,終於葬身在火海之中。

子英查出了梁月波、綺雲的舞弊勾當。消息泄漏,這對狼狽為奸的男女逃之夭夭。何家的漁業公司倒閉,子英的計劃也流了產。

當何仁齋看到子英正在大廳里和小貓、小猴交談時,便將滿腔怨氣發泄在這兩個窮青年身上,連罵帶打,小貓、小猴急忙跑了出去。子英也緊追了出來。

何家終於破產,何仁齋一氣身亡。

久經折磨的小猴,終於承受不了身心受到的摧殘,在當船工時摔倒病危。

既是同胞妹妹,又像姐姐的小貓背著小猴,從醫院里一步步沉重地走了出來。小猴傻乎乎地不知死亡已在臨近,望著流淚的妹妹,望著同命運的船工夥伴,還在嘻嘻地笑著。他漸漸陷入昏迷。在那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唯一的請求,是要小貓一遍、一遍地給他唱《漁光曲》……。

抱著走向死亡之路的小猴,小貓以發自心底的悲憤之音,唱起了那首兒時朝夕陪伴他們的《漁光曲》:

……

魚兒難捕租稅重,

捕魚人兒世世窮,

爺爺留下的破魚網,

小心再靠它過一冬!

【鑒賞】

《漁光曲》的藝術特色, 自然是和它的那首主題歌「漁光曲」的貫串,反復吟唱,抒情傳意分不開的。影片以此歌命名,歌曲又因影片而傳揚四方,動人心弦。

蔡楚生編導的這部名片,正誕生於中國電影由默片向有聲片過渡的轉折時期。除了對白配音外,歌曲則已被錄入影片的聲帶之中,成為那一時期歌唱影片的開端作品之一。

中國電影在30年代初,已十分重視歌曲,特別是主題歌的運用。其中,《漁光曲》的例子分外明顯。那樸素、口語化的歌詞,那抒情、清新優美的曲調,尤其是深沉、充滿真情的韻味,不知感動了多少觀眾。

有人指責中國電影運用了歌曲和主題歌,是一種陳舊、落後的電影觀念的表現,這是不盡符合中國電影的歷史的。即便在默片時期,唱片配唱已起了一定的藝術效應,而有聲片的出現,更為歌曲的運用開辟了新天地。

判斷《漁光曲》的成就和作用,至少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在整體藝術中的效應。電影是一門綜合性的整體藝術,歌曲是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有的影片不需採用歌曲,自可不必強求,但像這一影片那樣,「漁光曲」確是起了渲染環境氣氛,表達人物心緒感受,抒發表達主題思想的多重作用。可以說,她完完全全成為這門整體藝術的有機部分了,而且使這一整體藝術更動人,更深沉,更富有藝術感染力。二是運用得恰切自然。除了在影片序幕里,編導者以這一歌曲點出了內涵主題外,後來的幾次出現,都在情節、人物關系的必要時刻,如童年時,小貓為了借子英的課本學習,子英要她以唱這首歌作為條件;如她和小猴到了上海,在街頭隨舅舅賣藝度日,正巧演唱此歌,引來了從國外回來的子英的注意,終於意外重逢;最成功的,則是結尾時那一長段戲:小猴受傷垂危,小貓扶著他瘦弱的身驅,重又唱起了他最愛聽的《漁光曲》。歌聲伴著那一個幾分鍾的長鏡頭,充分揭示了她內心的痛苦,也表現了他們難舍難分的雙胞胎兄妹之情。三是獨立的藝術價值。「漁光曲」既是影片整體藝術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相對具有獨立的審美效應和作用的。該片放映之後,這首歌曲便廣泛流傳,成為人們非常熟知的一支大眾歌曲了。四是具有革新和創造意義。二三十年代時,流行一時的多是些充滿洋味和靡靡之音的歌曲,「漁光曲」從內容至曲調,都開創了一代新風。這不僅是電影歌曲創作的一件大事,也對音樂創作和其他文藝領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五是影響了其後中國電影歌曲創作的發展。無聲片時期, 由於客觀條件所限以及主觀創作力量薄弱,電影歌曲並不發展。30年代初,進步文藝工作者,包括音樂工作者開始投入電影界,利用電影由無聲轉向有聲的大好時機,創作了一系列優秀的電影歌曲,「漁光曲」便是其中之一。此後,電影歌曲創作日漸受到重視,成為中國電影發展中重要的審美構成因素之一。在中國電影80多年的歷史中,30年代無疑是電影歌曲豐收的時節,爾後,至抗戰勝利後的40年代, 以至解放後的新中國電影時期, 電影歌曲一直長盛不衰,延續至今。

除了歌曲的顯著特色外,《漁光曲》的取材和構思特點也值得重視。可以說,《漁光曲》等影片,開創了中國電影努力反映勞動人民的命運的新篇章。編導蔡楚生, 自幼在漁村長大,對這方面的生活有深切的感受。但當時的觀眾看慣了才子佳人式的電影,能否接受這類新題材,新內容,新人物呢?這還是個未知數。

取材雖然重要,關鍵仍在如何反映和表現,以及能否深深吸引觀眾。年青時代的蔡楚生,師承中國電影的開拓者鄭正秋,編導手法注重於傳統情節結構模式。《漁光曲》仍有這一特點,它表現了漁民和漁霸的矛盾斗爭,而採取的則是一對雙胞胎——小貓和小猴20年間的命運起伏和變化,悲苦不幸,生離死別。像這樣一種以人物命運為主的情節劇,是比較適宜廣大觀眾的觀賞口味的。只是蔡楚生又超越了鄭正秋,它不再將人物的命運和情感封閉於狹窄、單一的情節鏈中,而將視野擴展到了比較真實,比較開闊的社會生活中去。從影片中,人們不僅能看到南方的漁村風貌,貧富對立,更以濃郁的興味透視著正在興起,發展,五光十色的大都會上海的情景。從中可以看到,封建式的漁村正一天天衰敗下去,改良、工業救國也只是一種夢想,而帝國主義的勢力和爪牙正在吞噬著中國。這,多少預示了中國社會變化和發展的一種趨勢,對觀眾是有一定認識價值的。30年代的一批優秀電影,無疑是一部形象化的社會史,文化史,是融娛樂、審美、教育、認識功能於一體的。在這意義上,蔡楚生的《漁光曲》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開拓作用。

《漁光曲》也較好把握了情和理、觀賞和教化的關系。作為一部半個多世紀前的影片,片中有些人物確有臉譜化、簡單化的弊病;有些情節也過於人為和巧合。但就其總體和主要人物而言,還是頗能打動人的感情的,如那種真摯、親密的兄妹之情,如下層勞動者的處境等。影片還在造型處理上有所追求和體現,如開端兩名雙胞胎降生時的剪影式構圖,如結尾時小貓抱著垂危的小猴唱著「漁光曲」的長鏡頭等,都是較有藝術感染力和審美效應的。這反映30年代的中國電影,已開始重視這門大眾化藝術的情感作用,以情動人,而決非是簡單的教化、勸導、訓喻。但《漁光曲》也並不忽視電影藝術應有的教化功能,寓教於樂,情理一體。從《漁光曲》,人們不能不對那個人吃人的社會產生一種憤恨之情,特別是能加深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一點認識。

耐人尋味的是,《漁光曲》於1934年上映時,曾轟動上海,連映達三個月之久。1935年,它又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故事片。可見,它是在群眾中紮下了根的,也是引起了世界電影行家的注目的。其歷史功績和藝術價值,都已在中國電影史上獲得了定評。

閱讀全文

與中國音樂鑒賞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八百里扔電話線的演員 瀏覽:66
妙手生花電影結局是什麼 瀏覽:16
恐怖直播中文電影 瀏覽:145
十大教育電影 瀏覽:742
吳京砍手電筒影什麼名字 瀏覽:19
電影院寫的廣告語 瀏覽:260
初一看哪些英文電影 瀏覽:512
電影台灣四級老片一箭雙雕一箭雙雕 瀏覽:340
電視劇電影動漫里的人物名字 瀏覽:711
什麼網站課題看新電影 瀏覽:889
香港第一部無厘頭電影 瀏覽:904
最刻骨銘心的愛情電影 瀏覽:198
女人要看的十部愛情電影 瀏覽:789
國外少年的愛情電影 瀏覽:880
英文電影經典歌 瀏覽:226
手機電影大長今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英文版刮痧電影資源 瀏覽:970
台灣電影七七 瀏覽:713
男生為什麼偷偷看小電影 瀏覽:62
英國電影動畫片大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