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豆瓣戰爭電影排行榜好看的有那幾部
優秀的戰爭電影,絕不只是表現出戰爭場面的恢弘,而是以戰爭為題材,試圖找到新的表達方式,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戰爭層面。
這里便推薦一部非常優秀的戰爭片,但是絕不只是讓觀眾感受到轟炸的視覺效果。
1.《你逃我也逃》
這是一部1942年的美國黑白老片,拍攝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影片講述的故事也發生在波蘭的戰前和戰後,不過導演劉別謙卻是一位德國人,而且影片同樣是對德國納粹以及希特勒的無情嘲諷。
看完此片,你會感嘆賽德克民族神聖的信仰,會為這樣一種遺民而稱贊鼓掌!
Ⅱ 台灣總能把家庭倫理片拍得讓人淚流滿面,又不失新意,有哪些台灣家庭片值得推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除了同樣是獨立的單元劇形式外,削弱了科幻元素,強烈地反映了中國當下大多數為追逐分數的考試制度,而扭曲的親子關系,以及單一的成功價值觀忽略了個體差異性的高壓社會。
本劇集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由六位編劇將書中的九個故事改編成五個單元。
《必須過動》、《孔雀》、《貓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茉莉的最後一天》,每個單元兩集,共十集。
不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沒有一集看了會感到喜悅。
每一集都是一則魔幻故事,中國式魔幻恐怖故事。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大多數中國小孩都經歷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仍在發生……一群人仍在經歷……
Ⅲ 電影《葉問4:完結篇》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葉問4:完結篇》的豆瓣評分是7.3分,葉問可以說是伴隨我長大的一個人物形象了。
這一部電影當中也加入了很多老戲骨,其中也有我非常期待的吳建豪。每一個人的演技都十分精湛,再加上甄子丹的表演一如既往的沉穩、內斂,這部電影想不火很難。
Ⅳ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家庭片是哪部為什麼
推薦李安導演的一部老片子——《喜宴》,理論上其實應該算是美國出品的,不過主演及導演都是台灣地區的,就算是台灣的家庭片吧。這部片子1993年有美國上映,由趙文瑄、郎雄、金素梅主演,那個時期的李安導演就已經開始探討同性戀問題了。
片中除了同性戀、中西方文化碰撞等問題,也有很多對現實的抨擊,比如婚禮上婚鬧那段,李安客串的賓客那句:「 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力的結果。」至今仍是討論的熱點。非常值得一看。
Ⅳ 這些年讓你印象最深的台灣電影都有哪些
現如今台灣電影停留在你印象中的是什麼?小清新還是悲情片?其實台灣經典影片太多了,部部都讓人慾罷不能,今日推薦一波關於台灣的經典電影,年齡太小的影迷們,估計不太喜歡這些風格的電影喲!
《飲食男女》
導演:李安
主演:郎雄、吳倩蓮、王渝文、楊貴媚
豆瓣評分:9.0分
本片主演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軌跡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
成人世界紛繁復雜,眼前的春華秋榮不過一夢,腦後看不見的地方則更令人無奈嘆息。當聽見片中洋洋用稚嫩的童音說出「我也老了」的句子,我們也會覺得,比起那些纖塵不染的新生,我們確乎已經老去了。
Ⅵ 香港的喜劇片火了一部又一部,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喜劇片是哪部為什麼
台灣的影視劇很多都很好看,也是經典,不管之前還是現在總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喜劇也有很多是讓人過目不忘。
《大內密探靈靈狗》是很久之前的作品了,但是六七年過去還是能記得它。作為一部愛情喜劇是很成功的,零零狗和梅希望之間的打鬧互動是很真實的,梅希望向母親討教吸引零零狗的方法反將他嚇得落荒而逃。
Ⅶ 豆瓣網的發展歷程
豆瓣表面上看是一個評論(書評、影評、樂評)網站,但實際上它卻提供了書目推薦和以共同興趣交友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BLOG、交友、小組、收藏於一體的新型社區網路。
在楊勃的眼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說門戶類網站還是以「物」為第一要素,一些社會類網站則把「人」提到了第一要素,那麼,豆瓣,則是第一個把「人」和「物」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網站。
隨著豆瓣英文版的推出,豆瓣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家向外輸出模式的網站,而實際上,豆瓣自身就是集眾家所長的結果。至於豆瓣究竟借鑒了哪些網站哪些元素呢?據楊勃介紹一共有三個方面。一是簡約素雅的界面風格,來自於flickr,包括它的分享概念;二是電子商務方面,借鑒了亞馬遜(Amazon),比如用戶評論和推薦;三是社會網路(SNS)的一些元素,把人和人的社會關系真實地搬到網上,不過一般的社會網路是沒有媒介的,而豆瓣用相同興趣作為媒介。
楊勃將豆瓣的核心思想總結為,「可以發現不同的東西,並且適合自己」,他解釋說,朋友的推薦往往對購買某種產品非常關鍵,豆瓣擴大了推薦的群體,你會相信特定陌生人的推薦,這「可以理解為一種以書等具體物體為媒介的人脈關系網」。 你經常對著書店裡的綿綿不絕的封面發呆嗎?或者頭暈腦漲地從音像店的琳琅滿目中逃出?寬頻下載和網上購物降臨之後,即使在最小的城鎮,你的選擇也在每天成百上千地增加。這其中一定有你喜愛的東西,但十有八九它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和你擦肩而過。媒體讓老少咸宜的大片無處不在,對只適合一群人的東西卻顯得力不從心。而且,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管電視的娛樂編輯和報紙的書評作家多麼公正和勤勉,他們的幫助都不可能對所有人同樣有效。
豆瓣的發起者發現,對多數人做選擇最有效的幫助其實來自親友和同事。隨意的一兩句推薦,不但傳遞了他們自己真實的感受,也包含了對你口味的判斷和隨之而行的篩選。他們不會向單身漢推薦育兒大全,也不會給老媽帶回赤裸特工。遺憾的是,你我所有的親友加起來,聽過看過的仍然有限。而且,口味最類似的人卻往往是陌路。
如果能不一一結交,卻知道成千上萬人的口味,能從中間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傳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對其中每一個人都多少會有幫助。豆瓣隨著這一個願望產生。豆瓣不針對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圖包納百味。無論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幫助你通過你喜愛的東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後通過他們找到更多的好東西。
2004年12月,北京朝陽門外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幾乎每天下午,阿北(楊勃)都會拎著一台已經掉漆的PowerBook來到這里,埋頭編程幾個小時。豆瓣最初的程序大半完成於此。這是「豆瓣」的來歷。
然後,2005年3月6日,豆瓣正式上線了。 2004年9月,楊勃為自己的旅行網站製作了商業計劃書,並且將這個網站命名為「驢宗」。
從2004年10月開始開發,經歷了5個月,2005年3月6日,楊勃的豆瓣網開張了,並且第一天就有用戶注冊。
2005年4月9日,小組藏書功能開通。
2005年4月12日,增加小組發言修改功能;增加針對某本書的評論,分離了對某本書的評論和討論;對關鍵詞的搜索結果確定以站內收藏人數排序。
2005年4月14日,豆瓣的界面特別是收藏部分做了大的更新,對URL也有簡化。
2005年4月19日,增加 「和你口味最像的人」,還在部分書的介紹頁里開通了「豆瓣成員認為類似的書」。
2005年4月20日,針對用戶和小組推出個性化域名服務。
2005年4月22日,推出針對站內評論的rss feed。
2005年4月25日,第一個公益性質的小組出現於豆瓣。
2005年4月27日,用戶上傳書目功能開通(試驗性運行)。
2005年5月2日,因為小組「愛看電影」的迅猛發展,豆瓣電影單列開通。
2005年5月23日,開通「WISHLIST」,開始測試對個人的推測清單。
2005年6月6日,「標簽」從豆瓣的主菜單里消失了,標簽列表成為豆瓣讀書和豆瓣電影頁面的一部分。
2005年6月14日,增加了代碼生成器,用戶看過、在看、想看的書或者電影都可以自動顯示在自己的BLOG上。
2005年7月6日,因香港用戶快速增長及活躍,開通繁體字版本,網站針對港台用戶增加個性化服務;相關的更新,豆瓣增加數萬種港台出版的圖書名目,還有在台灣第二、三大網上書店——金石堂和誠品的購買鏈接和售價;增加了旌旗書市的購買鏈接和價格。
2005年7月18日,豆瓣音樂單列開通。
到2005年7月底,豆瓣網注冊用戶已接近萬名,日訪問量近20萬。
2005年8月23日,豆瓣推出同城。
到2005年9月底,豆瓣網注冊用戶已達3萬多名,日訪問量超過20萬。
2005年10月7日,開通二手書碟交換功能。
2005年11月,網站從上海搬到北京運營。
2005年12月,豆瓣網英文版上線。
2005年12月,由1個人開發、4個人運營的書評、影評、樂評網站豆瓣網,已經有5萬多名注冊用戶。
2006年2月,豆瓣網注冊用戶過10萬。
2006年3月,豆瓣網開通一周年,注冊用戶過11萬。4000個小組,50人以下小組佔90%。
2007年 11月13日,豆瓣成員滿100萬。
2008年8月15日,豆瓣廣場上線。
2008年11月7日,豆瓣推出音樂人頁面。
2008年9月22日,站務論壇下線,新的幫助中心正式使用。
2009年1月14日,新版9點推出。
2009年6月3日約1:00至5:00,豆瓣關閉發布和回復功能。
2009年6月19日,豆瓣電台Beta版正式開始小規模公測。
2009年7月8日18:00,關閉小組回復、日記回復、簽名修改、小組設置修改、我說、留言板等功能。部分小組被私密化。
2010年6月3日,關閉「我說」及圖片上傳功能,於兩日後恢復。
2010年12月27日,豆瓣專有貨幣小豆上線。
2011年1月26日,讀書筆記功能上線。
2012年1月10日,新版豆瓣首頁啟用,新豆瓣猜重登首頁。
2012年5月7日,豆瓣閱讀的作品商店上線,正式發售作品。
2012年5月17日,豆瓣電影開啟在線購票和選座位功能。
2012年8月,月度覆蓋獨立用戶數(UV)已超過1億,日均PV為1.6億。
Ⅷ 10部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你看過嗎
《夢之安魂曲》
10部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 你看過嗎?
豆瓣評分:8.7
這是一部極其負能量的電影,應該列入「此生不忍看第二遍系列」,它帶給你的震撼是持久的,看完以後會很長時間出不來,你會一直思索人怎麼可以變成這樣?
《狩獵》
10部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 你看過嗎?
豆瓣評分:9.0
一部寒冷徹骨的電影,從電影中期開始我的雞皮疙瘩一直無法消退,憤怒、絕望,引人入勝。
《台灣》
10部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 你看過嗎?
豆瓣評分:8.8
楊德昌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他的電影從來都是有種看透了世事後的手術刀般的冷酷。就這一部,已經足夠說完人生了,看完讓人感覺無力,好像人生也不過如此,就像電影里說的,好像也沒有再來一次的必要了。
《荒野生存》
10部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 你看過嗎?
豆瓣評分:8.7
看完這部片子,就不只是渾身發抖了,女主角很漂亮。它改變了我的價值觀,也就是看過之後,我決定去旅遊,一場始終沒有實現過的旅行。感謝這部電影告訴了我,生活在路上,不要隨意放棄。
《聚焦》
10部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 你看過嗎?
豆瓣評分:8.8
全面復盤了《波士頓環球報》的Spotlight小組對波士頓地區天主教神父孌童丑聞的深入調查和報道。本店有既有紀錄片的詳實客觀,又具備故事片的敘事手法,給觀眾提供了更好的觀影體驗。
《偷自行車的人》
10部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 你看過嗎?
豆瓣評分:8.9
我能體會到的不僅僅是主角內心的孤獨和絕望,還有當時的社會壞境的悲劇不可避免的釀成人們心靈和道德的悲劇,這是一部十分簡單的電影,樸素卻擲地有聲。
Ⅸ 10部哭到崩潰的電影有哪些
《美麗人生》、《尋夢環游記》、《導盲犬小Q》、《尋夢環游記》、《忠犬八公的故事》、《我的父親,我的兒子》、《外婆的家》、《歲月神偷》、《陽光姐妹淘》、《素媛》。
1、《導盲犬小Q》
電影講述了可魯(小Q)成為導盲犬後,為中年失明的渡邊先生服務,但兩年後因主人患上腎衰竭被送回訓練中心。
3、《外婆的家》
該片講述了城裡長大的小外孫到鄉下的外婆家住,從開始瞧不起又窮又啞的外婆,到逐漸與外婆產生濃厚感情的親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