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水色關系是台灣早期電影

水色關系是台灣早期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20 12:36:48

1. 台灣八十年代有哪些電影

1981年侯孝賢拍出第一部長片<就是溜溜的她>,他獨樹一幟,大膽運用長鏡頭而造就出的獨特視覺風格,後來則成了他電影作品的一項重要標記。隨後他又推出了<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年)他在這種復述青春與童真的過程中,他仍然沒有放棄其慣有的長鏡頭視覺模式,悠長而沉悶,所以並沒有人給他下過一個肯定的結論。而到了1984年則有了轉機,隨著他拍攝技術的日臻完善,作品<風櫃來的人>推出後,使他獲得了空前的好評,此時輿論界才算是首肯了其固守的電影藝術表現形式,一些國際國內的獎項,也給他的事業帶來了巨大的轉機。

<風櫃來的人>所呈現的是一個平靜、悠閑的漁村景象,主人公阿清和同伴們成天無所事事,他們看白戲、賭博、逞勇鬥狠。終於有一次,他們把事情鬧得太大,而被警方懲戒,於是結伴離開風櫃——這個澎湖列島中的一個小島,他們棲息的家,來到了光怪陸離的高雄,一切都變了,他們對這個城市感到茫然、陌生、焦慮和恐懼。在兩種生活狀態的切換中,侯孝賢的想傳達的心緒是不言而喻的。

對於孩童和少年時代的那種幻夢般的執迷,是這個時期侯孝賢電影的一大創作特點,即使是一些細瑣閑雜的小趣,他都會以一種近乎偏執的距離和角度,去傾注自己情懷與關注。希望——失望,失望——希望,那種沾染著稚氣面對著成長體驗的情結,成為他早期作品裡最重要的基調。也正如他自己所體驗的那樣:「莫如一個俯瞰人世的旁觀者。溫暖,但帶著距離,所以更需要絕對的清醒。」

從<兒子的大玩偶>(1983年)中對寵溺嬌縱的享受,到<冬冬的假期>(1984年)里對自然與社會、生活與現實的初步領悟,侯孝賢總是在利用著孩子們的視覺與思考,來發掘並且披露現實生活背後的一些創痕與陰影。充滿了彷徨與無奈的歲月里,人們已經越來越習慣於拙劣地過活,然而孩子們卻是無辜的,他們的眼睛中居然也衍生了不知所措的神色。人們都在找尋著奔忙下去的理由,那麼又有誰來為孩子們解釋清楚,那些他們根本看不太懂的林林總總,究竟都是在為了些什麼

<童年往事>(1985年)中,這種微妙的情結仍舊在繼續著,不同於以往的是這種情結似乎已經有所依託,其實這種依託的端的和源頭,則更多是來自於他自己一些成長經歷。又是一個兀長的鏡頭給過來,我們看到那少年(侯孝賢)精赤著腳站在芒果樹下,整個街道非常寂寥。遠遠傳來腳踏車吃力輪轉聲,聲音如此微弱,分不清腳踏車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樹下面是一個獨立世界,有人出來轉一圈,一會兒又不見。坐在樹上的少年侯孝賢清醒地感受到微熱的風,安靜的蟬聲,人的活動 。他突然感到寂寞。好像時空整個凝結在那裡……

我們在<童年往事>里,看到的是自己幼年時候玩耍過的游戲,蹲在門口等大人回來的經驗,吃到一根雪糕的喜悅……這些瑣碎的、平淡的,似乎只會吸引小孩子的情節累積起來,漸漸地打動了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從<戀戀風塵>(1986年)中的顧盼與滯等,到<尼羅河的女兒>(1987年)中的徇徇不羈與突然死亡,我們忽而發現了侯孝賢對於愛情觀念的一種決絕與虛妄。而<<悲情城市>(1989年)的涌現,就已經把他那決絕的哀與樂、生與死的情結,完全地超越了童真與愛情的零碎表白。故事中再現了那個幻滅的時代,男與女、大與小、老與少,都混沌在一種從無奈到絕望的狀態里生存著。與其是說那個令人痛至決絕的城市充滿悲情,莫不如說是人們對自己命運與前途的焦慮與絕望,生離——死別,死別——生離,或許在這種傷情的故事裡,唯一能令人暢釋心胸的畫面,也只有那長鏡頭下的遠山近水……

陶醉在長鏡頭的古典寫實形式,或許會是侯孝賢今生今世都無法放棄的情懷,而對於現實生活與田園野趣的執迷,也源自於其寫實個性下的完整經驗。而楊德昌的電影作品也在秉執這種特質,但是他這種寫實的特質卻與侯孝賢的鄉土田園氣韻截然相反,他把故事的觸角牢牢地扎在了台灣城市的最深處,總是在揭批著那些披著改良外衣的生活與人性,揭開人性最卑微、最晦暗、最陰冷的最底層。

與侯孝賢一樣,楊德昌的電影作品也啟始於那些孩提時代的意趣與感悟。在最初<光陰的故事——指望>(1982年)中,他並沒有過於偏執地堅守批判與懷疑的態度,而僅只是對於懵懵懂懂的青春,作了一次最委婉、最淺顯、而又是最單純的解讀。女中學生淡淡的相思,在含蓄和緩慢的畫面中給予呈現,既沒有傷害,也沒有沖突,只有那留存在記憶中的一幕幕可供回味的瞬間,在細膩的囈語聲中向你委婉道白。道白這無奈的青春,體會這「光陰的故事」。

在隨後的<海灘的一天>的創作中,這種天真、爛漫的情懷忽然原離了他的視線,一股迷惘而空虛的落寞情結,彌蓋了他對愛情與生活的幻夢與憧憬。故事的調子飽涵著沉重,那種原離了生活環境,而又揭示著現象的側面寫實,把一種對人性的懷疑推到了觀眾們的面前。身在那個物慾橫流的年代空洞而虛偽的社會環境下,人際關系足逐漸變得疏離、冰冷,任何情感與允諾都顯得無比蒼白而毫不可信。這個疏離、冰冷的人際關系鏈條,緊禁地捆綁著彷徨在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每一個年輕人,愛沒有了希望,恨也就無所謂痛快,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被擱置到了一種更加極端、更加邊緣的狀態。

這個疏離、冰冷的人際關系發展到<青梅竹馬>(1985年)與<恐怖分子>(1986年),則成為更教人恐懼悲觀的軟弱道德行為,大都會五光十色的物質環境,只會更加劇這些個人的絕望與無助。<海灘的一天>畢竟在劇終時成就了兩個獨立而成熟的女性,而到了<青梅竹馬>和<恐怖分子>,死亡、空虛的概念卻展開了更為悲觀的結論。到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年),更是延伸了<恐怖分子>的社會敗德和軟弱人性的「共犯」控訴。小四的殺人行為,被拓寬為六十年代台灣社會的封閉,以至於對純潔、真誠的扼殺。如此看來,若說楊德昌是一位當代台灣社會道德觀察省思者,也並不為過。

2. 請問這是90年代哪部台灣電影

那個胖子是白雲啊……

媚眼殺機/媚眼復仇記

3. 求一部台灣早期的電影

運轉手之戀

4. 找一部十幾年前的台灣老電影

按你說的殘疾、拋棄、賣唱、舞女幾個關鍵,
大概就是《汪洋中的一條船》這部片,獲第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 他雖然先天身患小兒麻痹,落得雙腿殘疾,被家人拋棄 .... 阿麗被迫要去高雄做舞女.....。

不然就是相當冷門的影片,一年數十部電影,不是很好找,若有導演主角等更詳細資料,就更好找了。

5. 台灣的一部很老的電影名字!與偵探有關 說國語

親,這個問下度娘,你按照你這樣輸入,他會告訴你好多選擇的

6. 有誰知道哪裡還可以看到很久以前的一部台灣電影

小鬼大哥大 (1990)地區: 台灣片種: 兒童 功夫/武術 喜劇導演:陳志華電影歌曲:向前走-林強演員列表左孝虎陳崇榮奧立佛午馬鄭偉元楚原江龍升西尾依奈孫壽山沉徵維王耀黎強權李文泰陳志華劇情簡介大陸客,兩大一小三糊塗,出海打天下,失去了方向,來到了台灣,此時李師哥、鄭師弟和毛弟三人捲入一場綁架勒索中,糟糕的是,他們居人綁了壞人;原來在此地的國際訓練營中,東洋女童聖子,參加暑訓,而他父親熊谷一郎是醫葯技師,可以提煉安非他命,於是龍老大派手下綁架聖子,迫使就範。碰巧李師哥及鄭師弟打算綁架致富,見龍老大手下華車美服,誤認為金主,訪而將壞人綁入黑幫。立一方面,毛弟認識了訓練營的小朋友,得知師姐被綁,大家決定以本身所學救出聖子…

7. 尋一部台灣老電影

天生寶一對

8. 水色關系3色戀的介紹

《水色關系3色戀》是台灣艷星主演的一部倫理片。《水色關系3色戀》講述了阿軍當年為了救女友,被迫參與毒品交易,因而被捕。在阿軍在牢里時,黑社會老大乘虛佔有了女友。阿軍出獄後,發誓一定要奪回自己的所愛,然兒事情遠非他所想像的那樣簡單。

9. 求問一部台灣電影的名字。好像是零幾年的電影

牯嶺街少年殺人案件吧
要不就是西門什麼來的
----是不是開始有幾段色色鏡頭,是的話,我還真看過

10. 一部老的台灣電影,電影名叫什麼

喜寶 (1988)
主演: 黎燕珊 / 柯俊雄 / 方中信 / 金興賢 / 曾江 /

閱讀全文

與水色關系是台灣早期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哥斯拉電影為什麼沒奧特曼 瀏覽:894
遇見春天微電影圖片 瀏覽:728
電影愛情片大全 瀏覽:833
superman電影英文觀後感初2 瀏覽:872
街道口電影院 瀏覽:110
求一部被困荒島電影 瀏覽:975
軍事抗戰電影電視劇大全 瀏覽:702
懷舊老評劇電影大全 瀏覽:532
日本電影發布網站 瀏覽:961
韓國電影套索未刪版中文版 瀏覽:233
韓國關於音樂老師電影 瀏覽:858
影視大全好看的電影排行榜在線觀看 瀏覽:424
周星馳電影原音好還是配音好 瀏覽:772
今年有沒新的電影 瀏覽:241
一部國外穿越時空的愛情電影 瀏覽:897
電影感十足圖片 瀏覽:635
周星馳普通話電影搞笑片段 瀏覽:325
地下城大電影 瀏覽:999
電影八百影評觀後感二年級 瀏覽:991
蝶兒電影演員表 瀏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