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第一部國產故事片
紅牡丹
⑵ 求建國以來的國產兒童影片最全目錄,謝謝~~
........全部????
1949年:《三毛流浪記》(這部電影前半部拍在建國前)
1954年:《小白兔》
1955年:《祖國的花朵》、《羅小林的決心》、《青春的園地》
1956年:《小夥伴》、《皮包》、《哥哥和妹妹》
1958年:《三毛學生意》、《蘭蘭和冬冬》、《紅孩子》、《風箏》
1959年:《好孩子》、《小月亮》、《苦兒流浪記》、《人小志大》
1960年:《街童》
1961年:《英雄小八路》
1963年:《兄妹探寶》、《小兵張嘎》、《寶葫蘆的秘密》(新版2007年上映)
1964年:《小鈴鐺》
1965年:《南方少年》、《小足球隊》
1975年:《我們都是向陽花》、《渡口》、《主課》、《小螺號》、《出發之前》、《黃河少年》、《海霞》、《烽火少年》、《春苗》
1977年:《小石柱》
1978年:《火娃》
1979年:《玩具》、《飛向未來》、《啊!搖籃》
1980年:《十天》、《琴童》
1981年:《四個小夥伴》、《蘇小三》
1982年:《城南舊事》、《心泉》、《閃光的綵球》、《泉水叮咚》、《飛來的仙鶴》
1983年:《應聲阿哥》、《下次開船港游記》、《自古英雄出少年》
1985年:《小刺猥奏鳴曲》、《下次開船港游記》、《岳雲》
1986年:《嬌嬌小姐》、《少年彭德懷》
1987年:《湖心島之謎》
1988年:《霹靂貝貝》
1990年:《魔錶》、《我的九月》、《警門虎子》、《戰爭子午線》
1991年:《北京小妞》、《大氣層消失》
1994年:《廣州來了新疆娃》
2000年:《開心哆來咪》
2003年:《上學路上》
為你這5份我容易嗎?能想起來名字的都找到了年份,還有一些想不起來的。
⑶ 1949-1965年國產優秀電影故事片有哪些
那太多了.《甜蜜的事業》《他倆和她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李雙雙》、《大李老李和小李》、《女籃球五號》、《沙歐》、《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秋菊打官司...
⑷ 求建國以來的中國老電影目錄.謝謝了.
具體是什麼年份拍的我不知道,反正是黑白的,印象比較深刻的給你:
老三戰 405謀殺案 渡江偵察記
後來有彩的就是蛇案,咱們的牛百歲,喜盈門,五朵金花,嘎達梅林
樓上的建議值得採納
⑸ 1960-1990年國產主要電影故事片有哪些請回答。
我來推薦一些給你: 最近上映的新片有: 國內: 《功夫之王》《江山美人》《長江7號》《大灌籃》《集結號》《投名狀》《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命運呼叫轉移》《龍...
⑹ 中國建國以後拍攝的所有電影的匯總列表
1、《白毛女》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該片根據陳其謙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某部前衛營克服重重險阻,最終勝利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
⑺ 新中國電影中第一部故事片的名字
新中國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是《橋》(1949年,長影出品),也是新中國電影第一部長故事片
新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是《留下他打老蔣》(1949年長影出品)。
⑻ 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經典電視片20部。。。
現代主義建築和現代建築,是具有內在緊密聯系但涵括的內容不完全一致的兩個概念,在外語的描述中一向十分清晰,比如英語稱現代主義建築時採用「Modernism」,因為是專有名詞,因此一向採用大寫;而現代建築則為「modern architecture」,雖有聯系,但定義涵括不同的兩個范疇。「現代建築」是一個具有強烈時間階段特指含義的概念,指現代的所有建築活動,特別是指建築脫離了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建築影響以來的整個建築的發展階段,時間是指從大約19世紀中葉到目前的整個階段。而「現代主義建築」則是一種建築風格的特指術語,是指20世紀初期在德國、前蘇聯、荷蘭等國家,由一小批具有民主思想、左傾趨向的知識分子精英所探索和奠立的建築方式和建築思維方式,具體體現在建築應該具有其明確的服務物件——為廣大的窮困大眾設計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現代建築的民主主義色彩。
現代風格起源於1919年成立的鮑豪斯學派,該學派處於當時的歷史背景,強調突破舊傳統,創造新建築,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意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餘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發展了非傳統的以功能布局為依據的不對稱的構圖方法。鮑豪斯學派重視實際的工藝製作,強調設計與工業生產的聯系。
鮑豪斯學派的創始人格羅佩斯認為:「美的觀念隨著思想和技術的進步而改變。」「建築沒有終極,只有不斷的改革。」「在建築表現中不能抹殺現代建築技術,建築表現要應用前所未有的形象。」傑出代表還有柯布西耶和凡德羅。
在進行室內創作時如何體現現代風格,格羅佩斯有一句名言:「從房屋的使用功能、新材料和結構方式中,發展新的建築形式。」在進行室內設計活動之前。建築設計師就已經給建築以一種風格空間,我們要做的只是延伸其某種品質,進而去為完成其品質表達的方式,可從新材料及其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入手。如果我們是形式服從功能,反對套用歷史風格,否定傳統風格,廢棄建築的附加裝飾,認為美在於其空間的容量與體量的組合構圖中比例權衡與表現。
現代風格由於把功能置於首位,故又稱功能注意風格,又因為很快風靡世界各地,因此又稱為國際風格,因忽視設計的藝術性、地方性和民族性,易導致千篇一律的形式。
什麼是現代建築與傳統建築最主要的區別呢?1986年,菲利普"約翰遜在與藝術評論家羅伯特"休斯所製作的電視片「新的振盪」中列舉了三條:第一,新的結構,包括自由空間布局、開放形式;第二,因為新結構,因此現代建築是六面,而不是傳統建築的五個面;第三,功能主義。而理論權威諾博格—舒爾茨教授則在自己的《現代建築的原則》一書中列舉了九個現代建築的基本原則,即:
1.建築一個完全嶄新的世界(a new world),現代建築是一場革命,而不是漸變;
2.自由空間布局(free plan);
3.開放性的形式(the open form);
4.建築追求與自然環境的協調(the natural house);
5.民主主義的目標(the democratic institution);
6.健康的城市結構(the healthy city);
7.新區域主義的規劃思想(the new regionalism);
8.新的紀念性形式(the new monumentality);
9.新的地點創造(the new place)。
這些原則和因素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學者、建築家從不同的著眼點來分析現代主義內容和形式,從本質來說反映了同一個主題的不同討論角度,它們是討論現代建築的內容和發展歷史的主要線索。
現代建築越來越需要表現歷史,表現感情,表現人們對美的追求,走向裝飾美的新階段,室內外裝修與裝飾已經發展成建築業的重要分枝,當然,後現代主義建築的裝飾學是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基礎上創造的,已不能和以磚、木、石雕,貼金掛銀的封建時代裝飾藝術相提並論的。所以說,建築理論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現實的,又是發展的,脫離社會背景則不能評價社會活動的功過。
簡潔明朗的風格、純凈的幾何構圖、對玻璃、鋼材等材料的精確運用使「國際化」的風格成為時代的時尚,德國的「包豪斯」學派和現代建築運動的先鋒把現代建築當成了工業產品生產的同時,也使建築藝術直接地進入到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