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袁玫之導演的電影,我在網上幫你搜的,看他們查的,然後回復你好嗎?還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呢?請留言
B. 1937袁牧之執導什麼電影
1937年,他編導的《馬路天使》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這部由趙丹、周璇主演的影片被認為是中國有聲電影藝術走向成熟的標志。80年代,義大利著名影評家達西拉奇驚嘆說:「《馬路天使》堪稱一個奇跡。它所體現的『新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比義大利在戰後提出的要早得多。
C. 袁牧之趙丹周璇什麼電影
《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袁牧之執導,趙丹、周璇、魏鶴齡等主演。
該片以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為背景,講述了社會底層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紅與吹鼓手陳少平之間的愛情故事。1937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
1983年,影片獲得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2005年,該片入選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評出的「百年百部最佳華語片」 。
(3)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電影是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930年代,小雲和小紅被人騙到上海賣給琴師和妓院老鴇夫婦,小雲被迫做了暗娼,小紅年紀尚小,又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便隨琴師去茶樓終日賣唱。姐妹兩人住在貧民窟,在她們對面,住的分別是報販老王和吹鼓手陳少平。
小紅賣唱時被流氓古成龍纏上,對方欲強霸她為妾,小紅找陳少平商量對策,兩人本想藉助律師將正義伸張,不想律師雙眼只認錢,無奈之下只得逃走,而這一過程中,老王對小雲由憐生愛,可是小雲卻因自卑不敢正視。琴師偶知陳少平與小紅下落,放風給古成龍,古成龍趕到小紅住處時,屋裡只有她和小雲,兩人生命危在旦夕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路天使
D. 1937年袁牧之導演的電影是什麼
《馬路天使》是一部上映於1937年的黑白有聲電影,該作品由袁牧之導演,周璇、趙慧深及趙丹主演。
該片以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為背景,講述了社會底層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紅與吹鼓手陳少平之間的愛情故事。1937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1983年,影片獲得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2005年,該片入選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評出的「百年百部最佳華語片」。
劇情
背景設定在1935年秋天,小紅(周璇飾)和小雲(趙慧深飾)是一對從東北逃離到上海的姐妹,由於家破人亡而被迫賣身於他人,小雲從事娼妓,而妹妹小紅則隨琴師到茶樓賣唱。
小紅與住在對面的鄰居-吹鼓手小陳(趙丹飾)互有好感,而當姐姐倆得知琴師意圖將小紅賣給一有錢人後,她們逃離原本住所向小陳求助,在小陳及其朋友的協助下,一夥人搬遷它處開始新生活,不料最後為琴師跟有錢人找到,雖然小紅成功脫逃,但小雲在爭執中為琴師所傷,不久因為失血過多而不幸逝世。
(4)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電影是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1、趙丹飾陳少平
樂隊的吹鼓手,機靈詼諧。他與小紅兩情相悅,經常臨窗以歌聲和琴聲傳遞情意。雖然小雲也暗戀著他,但他卻因為小雲乾的營生而瞧不起她。後來,他在兄弟們的幫助下偷偷地把小紅接出來,並且與小紅結為夫妻。
2、周璇飾小紅
在茶樓酒館賣唱的歌女,個性天真無邪。她終日隨琴師出入茶樓、酒館賣唱,過著不堪忍受的苦難生活。後來,她被流氓頭子古成龍看中。她深知自己會遭受厄運,於是同姐姐一起找陳少平、老王商量對策。
3、趙慧深飾小雲
賣笑賺錢的暗娼,小紅的姐姐。她因家鄉失陷,於是和妹妹小紅一起從北方流落到了上海。後來,她被逼為鴇母賣笑賺錢,內心經受了重創。老王對她由憐生愛,可是她卻因為自卑而不敢正視。
4、魏鶴齡飾老王
以賣報為生,老實善良。小紅遇到危險時,他和陳少平一起去找律師,卻因為錢的原因而未能成功。之後,他從舊報紙上撕下一個「逃」字遞給陳少平,並與陳少平一起救出了小紅。小紅被救出以後,他還惦記著小雲,並勸說小雲也逃出來。
E. 由袁牧之執導的電影是什麼電影
1938 八百壯士
1936 馬路天使
1936 生死同心
1935 風雲兒女
1935 都市風光
1934 桃李劫
F. 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趙丹、周璇等人主演電影是什麼
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趙丹、周璇等人主演電影是《馬路天使》。
《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袁牧之執導,趙丹、周璇、魏鶴齡等主演。該片以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為背景,講述了社會底層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紅與吹鼓手陳少平之間的愛情故事。
(6)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電影是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馬路天使》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刻畫了一群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具有深切的人文主義關懷。該片是一部風格極為獨特的中國式電影。
影片以充滿愉快、激情的筆調,通過幾個小人物的悲喜遭遇,生動地再現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都市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嚴厲地抨擊了那些為富不仁的富商和實業家。
G. 袁牧之簡介
袁牧之(1909年3月3日-1978年6月30日),原名袁家萊,生於浙江寧波。受新戲劇運動的影響,童年時代的他最喜歡的游戲是學演文明戲,中國人民電影事業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3歲到上海,開始在洪深組織的戲劇協社演戲。
袁牧之1909年3月3日出生於浙江寧波,13歲就讀上海澄衷中學。
13歲時,袁牧之便參加了洪深組織的「辛酉劇社」,成為劇社惟一的小演員。由於年齡小,分配的角色戲不重,他在劇社裡什麼都干,還做過領座員。
1978年6月30日,由於中暑導致的高燒,袁牧之不幸與世長辭。當時他剛過完69歲的生日。
(7)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電影是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袁牧之(1909—1978)電影表演藝術家、編導、電影事業家,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他14歲時就參加了洪深組織的戲劇協社,18歲開始因在一些話劇中的出色表演而受到戲劇界的重視。
1930年,他在左翼戲劇運動的影響下,接受了進步思想。1934年,袁牧之加入電通影片公司,拍攝並主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桃李劫》,獲得了進步輿論的一致贊揚。
1935年,繼《桃李劫》之後,袁牧之在影片《風雲兒女》中扮演了主人公——一個由沉淪到覺醒,最後走上抗戰前線的青年——辛白華。同年10月,他又成功地編導了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片《都市風光》。
《都》片是一部暴露當時社會不景氣、大都市生活爾虞我詐以及小市民愚昧無知的影片。袁牧之把舞台技巧移到銀幕上來,為中國影壇創造了喜劇片的典型。這部影片是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故事片,也是袁牧之電影執導的處女作。他在片中扮演拉洋片老頭。
1936年,袁牧之轉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影片《生死同心》。在《生》片中,他一人兼飾兩個角色——愛國青年李濤和柳元傑。他們性格各異,形象鮮明,受到了廣大觀眾的贊賞。
1937年,袁牧之編導的《馬路天使》,更是膾炙人口。《馬》片通過對生活在社會底層人們的悲慘命運的真實描繪,深刻地揭露和尖銳地抨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
袁牧之以新穎、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導演技巧,把悲劇內容和喜劇手法有機和諧地統一起來,使整個影片的風格既明快幽默,又含蓄雋永。
H. 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的電影是什麼
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的電影是《馬路天使》
I. 1937年袁牧之執導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1937年袁牧之執導的電影叫《馬路天使》
J. 1937年,袁牧之導演的電影是什麼
1937年,袁牧之導演的電影是《馬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