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吉卜力工作室一共出了多少部動漫電影
你好,我是VLC的達爾,希望我的回答 能夠幫助到你 吉卜力工作室,是一家日本的動畫工作室。作品以高品質著稱,其細膩又富有生氣,充滿想像力的作品,在世界獲得極高的評價。工作室成立於1985年中旬,原附屬於德間書店,並由極富聲望的導演宮崎駿以及他的同事高畑勛,鈴木敏夫等一起統籌。自創立以來長期擔任社長兼動畫製作人的鈴木敏夫確定將交棒給原為日本迪士尼社長的星野康二。 長篇作品 1984年:風之谷(Nausicaa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Warriors of the Wind 導演:宮崎峻)註:當時吉卜力工作室還未正式成立,此部作品後吉卜力工作室正式成立。 1986年:天空之城 (Laputa - The Castle in the Sky 導演:宮崎駿) 1988年:龍貓 (My Neighbor Totoro 導演:宮崎駿) 1988年:螢火蟲之墓 (Grave of the Fireflies 導演:高畑勛) 1989年:魔女宅急便 (Kiki's Delivery Service 導演:宮崎駿) 1991年:歲月的童話 (Only Yesterday 導演:高畑勛) 1992年:紅豬 (Porco Rosso 導演:宮崎駿) 1993年:聽到濤聲 (Ocean Waves 導演:望月智充) 1994年:平成狸合戰 (Pom Poko 又名「百變狸貓」 導演:高畑勛) 1995年:側耳傾聽 (Whisper of the Heart 導演:近藤喜文) 1997年:幽靈公主 (Princess Mononoke 導演:宮崎駿) 1999年:我的鄰居山田君 (My Neighbors The Yamadas 導演:高畑勛) 2001年:千與千尋 (Spirited Away 導演:宮崎駿) 2002年:貓的報恩(The Cat Returns 側耳傾聽的續集 導演:森田宏幸 ) 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 導演:宮崎駿) 2007年:地海傳奇(Tales from Earthsea 又名「加徳戰記」 ゲド戦記 導演:宮崎吾郎) 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懸崖上的ponyo又名「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導演:宮崎駿) 2010年: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 導演 米林宏昌) 嚴格說來,《風之谷》(1984年)並不能算是吉卜力作品,因為它上映時吉卜力工作室還未成立。但實際上吉卜力起先的主要成員乃延續自《風之谷》時期的主要人員,故吉卜力本身亦將風之谷視為自身的作品。現在市面上所販賣的正版DVD及錄像帶等影音產品,均將《風之谷》歸類到吉卜力的作品之內。 最近,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人鈴木敏夫於12月15日公布了新作長篇電影《來自虞美人之坡》。這是宮崎吾朗監督時隔五年發表發表的第二部作品。 短篇作品 1995年 - On Your Mark(宮崎駿執導,樂團恰克與飛鳥同名曲的音樂錄像帶,與《側耳傾聽》同時公開。) 2000年 - Ghiblies(ギブリーズ、日本電視台的特別節目) 2001年 - 轉轉膠卷(フィルムぐるぐる) 2001年 - 捕鯨記(くじらとり) 2002年 - 可羅的大散步(コロの大さんぽ) 2002年 - 小梅與龍貓巴士(めいとこねこバス) 2002年 - 幻想的飛行器們(空想の空飛ぶ機械達) 2002年 - 吉卜力斯 episode2(ギブリーズ episode2,與《貓的報恩》同時公開。) 2004年 - 行動機場(ポータブル空港,與動畫電影《天女傳說》同時上映。) 2005年 - space station No.9 2005年 - 飛天都市計劃(空飛ぶ都市計畫,與電影《棒球英豪》同時上映) 2006年 - 水蜘蛛MON MON(水グモもんもん) 2006年 - 買下星星的日子(星をかった日) 2006年 - 尋找棲所(やどさがし) 現任成員 宮崎駿(作畫、演出) 米林宏昌(導演、作畫、監督)高畑勛(演出) 百瀬義行(作畫、演出) 武重洋二(美術) 保田道世(色彩設計) 宮崎吾朗(監督)宮崎駿的長男
B. 宮崎駿十大動畫電影排名
1.《哈爾的移動城堡》2.《千與千尋》3.《側耳傾聽》4.《幽靈公主》5.《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6.《龍貓》 7.《魔女宅急便》8.《紅豬》9.《風之谷》 10.《天空之城》。
C. 吉卜力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宮崎駿的動畫片 風之谷 徹底打破了社會公認的「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的」的動畫定位,他將動畫片上升到了人文主義的高度,跨越了觀眾的文化層次和年齡。
因而非常值得看呀 作品如下
風之谷,天空之城,歲月的童話,螢火蟲之墓,魔女宅即便,平成狸合戰,我的鄰居山田君,側耳傾聽,紅豬,聽到濤聲,龍貓,千與千尋,幽靈公主,貓的報恩,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借東西的阿麗埃蒂。
強烈推薦:千與千尋,風之谷,天空之城 哈爾的移動城堡
吉卜力最新的(網上游資源的)是 借東西的阿麗埃蒂
聲明:其中有一些不是宮崎駿導演的作品,有些宮崎駿只是參與了小部分的製作。但他們都是吉卜力的動畫。
-----------------------------------------------------------------------------------------------------------------------
吉卜力以外的畫風類似的動畫電影
細田守的 夏日大作戰,穿越時空的少女。都不錯,畫風很清新劇情不錯
新海誠的 星之聲 雲之彼端·約定之地 秒速五厘米,新海誠的作品畫風好的沒的說,十分唯美,劇情多講愛情但有點難懂壓抑
押井守的 空中殺手 故事表面平淡,但主題鮮明即抗爭無盡的命運,有些深度。
日本的作品還有 鋼琴之森(成長追求夢想外加友情型) 河童之夏(溫情片) 銀發的阿基多
以上都是日本動畫電影,本人對日本的比較熟悉,哈哈
D. 吉卜力工作室的所有動畫
在1984年「風之谷」上映之後,不論是票房表現或影片的水準方面均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於是,在德間書店的支持下,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了。同年,吉卜力開始製作「天空之城」,自此以後,吉卜力工作室成為一個專為宮崎駿和高畑勲製作動畫的工作室。
「吉卜力(GHIBLI)」這個名字事實上本意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的熱風」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義大利空軍飛行員將他們的偵察機也命名為「吉卜力」。宮崎駿是個飛行器狂,當然也知道這件事,於是決定用「吉卜力」作為他們工作室的名字。而在這個名字的背後,還有一層含意,也就是希望這個工作室能在日本動畫界掀起一陣旋風!!
吉卜力工作室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團體,不論在日本國內或是國際間都是一樣。因為吉卜力工作室原則上只製作由原著改編,劇場放映用的動畫。由於製作劇場版的動畫必須冒相當大的票房風險,所以一般的工作室通常都以製作TV版動畫為主,雖然偶爾會製作一些劇場動畫,但是大多數也是由著名的TV版動畫改編而成的。(附帶說一句,日本平均每周製作超過40部的TV版動畫!!:-O )接下來談到吉卜力的歷史。
30年前,名叫宮崎駿和高畑勲的兩個年輕人相遇了。那時他們一起在一個叫「東映動畫」的工作室里工作。這個工作室原本也是只製作電影動畫的,但是在時代潮流的影響之下,他們無可選擇地還是做了一部TV的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於1974年播出,由宮崎駿製作,高畑勲導演。這部卡通在全世界都廣受歡迎。
然而,在製作這部卡通的同時,宮崎駿和高畑勲逐漸領悟到,通過電視版這種製作時間和成本都大受限制的動畫形式,是沒有辦法達到表現他們心中真正追求的境界的。他們所追求的,是純粹而高品質的動畫,是能真正深入人心,刻畫人們生命中喜悅與悲傷的動畫。這一股信念,正是他們在「風之谷」成功之後,毅然成立「吉卜力」工作室的根本動機。他們的理想,是將全副精力都灌注在他們的每一部作品之中,絕不犧牲品質向有限的時間和預算妥協。每一部作品都將由宮崎駿和高畑勲製作導演,一切的指示都由導演來下達,導演的決定擁有最高的優先權。吉卜力工作室這十年以來,一直都堅持著這樣的理念,而這可說是宮崎駿和高畑勲這兩位出類拔粹的導演和全工作室人員努力的成果。
吉卜力工作室的成員們,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工作室竟然能一直存活到現在。「我們製作一部電影,如果它成功了,就再做下一部。如果失敗了,那這個工作室就得結束生命。」吉卜力成員們當初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出發的。為了使風險減到最低,他們沒僱用半個全職的工作人員。在製作一部影片的時候,他們大約會召募七十個左右的人員組成小組,當電影完工之後,小組即自動解散。他們工作的地方,就只有位於東京市郊一間房子中的一層樓而已,而且還是租來的。一切的管理決策都由高畑勲一手包辦,在他的良好經營之下,吉卜力工作室才得已順利地完成「天空之城」的製作,並在1986年上映,成功地吸引了七十八萬名觀眾到電影院觀賞,同時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吉卜力工作室接下來的兩部電影是「龍貓」和「螢火蟲之墓」,負責導演的分別是宮崎駿和高畑勲。當時兩部電影的製作時同時進行的,整個製作過程簡直是一片混亂。而令人驚嘆的是,即使是同時製作兩部電影,品質卻絲毫沒有降低的跡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吉卜力做到了,他們的政策方針是將製作良好的影片擺在第一位,公司的經營和成長則是其次。這就是吉卜力和其他的工作室不同的地方。如果沒有這樣的政策,想製作這兩部電影根本是不可能的。
談到吉卜力工作室的歷史時,有一個人是不得不提到的,他就是德間康快,吉卜力的總裁。同時,他也是德間書店的總裁,除了負責發行業務之外,他也參與了一些公司發展及其他的事務。另外,他也擁有一個名叫Daiei的影片工作室,此工作室一向以製作大導演溝囗健二的影片聞名。
德間康快很少來吉卜力的工作室,因為他原則上希望吉卜力工作室能自由地發展,自由地做決定。但是在有需要的時候,他總是站在第一線幫忙。當初將宮崎駿的漫畫風之谷搬上銀幕,正是出自他的決定,同時,吉卜力工作室也是由他一手創建的。
要將「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電影發行上映,吉卜力工作室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因為這兩部電影和他們的之前的幾部電影相較,顯得相當的沈悶。當時,德間康快自己不惜風塵僕僕地遊走於發行片商之間,為這兩部片拚命地爭取發行上映的機會。最後在他的努力之下,終於說服了片商。如果缺少了他的任何一點努力奉獻,吉卜力工作室現在早已不在了。
「龍貓」和「螢火蟲之墓」的票房表現並不如預期,這可能是由於錯過了上映時間的關系,也就是說,這兩部片並沒能在暑假這個電影旺季上映。不過,它們超卓的品質卻獲得了各界一致的贊賞。那一年,「龍貓」幾乎包辦了日本所有的電影大獎,甚至還包括了最佳攝影獎。而「螢火蟲之墓」則被盛贊為「真正的藝術」。藉著這兩部片,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電影界打響了極大的名氣。另外,「龍貓」也為吉卜力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龍貓布娃娃竟然大受歡迎。為什麼說是「意想不到」呢?因為龍貓布偶的上市距離影片上映差不多已有兩年之久了,而且他們創造龍貓當初也並不是為了想促進票房。事實上,是有一家布偶製造商看上了龍貓,覺得龍貓這個「人物」不做成布偶實在太可惜了,於是極力央求吉卜力工作室讓他製作布偶。
總而言之,感謝龍貓產品的銷售成果,吉卜力工作室才能夠慢慢地補回製作費造成的大筆赤字。龍貓被來還被吉卜力當成工作室的標志。目前吉卜力正在計畫成立一個專門負責銷售電影角色周邊商品的部門。當然,吉卜力的方針仍是以製作電影為第一優先,周邊商品的收益只是一個額外的成果而已。吉卜力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為了考慮周邊商品的價值,而改變影片的任何一個部份。
嗯,我們再回來談談吉卜力的歷史。
第一部為吉卜力創下極佳票房的電影,是1989年由宮崎駿導演的「魔女宅急便」。「魔女宅急便」吸引了大約264,000,000名的觀眾,同時,它也成為日本全年度最賣座的電影。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收益及票房,超過了所有吉卜力工作室之前所作的每一部電影。然而,在這次大成功的背後,吉卜力遇上了另一個問題:吉卜力倒底該怎麼運作比較好呢?尤其是在僱傭關系、工作人員的召募和工作室的發展方面,更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日本的動畫電影界,一般都是按照所畫的張數來計算員工的薪資,這也是吉卜力給付它的員工薪資的計算方法。然而,「魔女宅急便」的工作小組所得到的薪水卻嚴重偏低,差不多隻有日本平均薪資的一半。於是,宮崎駿做了兩個建議:
1.改用全職的僱傭制度以及固定的薪水制度,將工作小組的薪水加倍。
2.固定規律地召募新員工,並且加強訓練制度。
雖然吉卜力工作室的經濟狀況現在有了改善,但是當時全日本的動畫界卻是處在低迷狀況。因此,想在這樣的環境下仍能維持製作的水準,宮崎駿認為吉卜力需要一個固定的工作總部,用來建立堅固的組織系統、實現全職員工制度的理想、同時進行工作人員的訓練和擴增的計劃。所以可以說,吉卜力的管理經營策略有了很大的轉變,自此之後,
吉卜力進入了第二個時期。
繼「魔女宅急便」之後,吉卜力的下一部作品是「點點滴滴的回憶」,導演是高畑勲。在這部電影製作工作進行的同時,1990年的十一月,全職制度實施了,而且吉卜力也開始推行動畫訓練的課程,每年固定招收新員工的制度也實現了。
「點點滴滴的回憶」這部電影在1991年公開上映,也創下了極佳的票房。和「魔女宅急便」一樣,它也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不過,最讓我們高興的是,宮崎駿的兩個建議全都實現了:加倍的薪水和固定招收新員工。但,這兩個方案付諸實行的同時,也產生另一個新的問題:影片製作成本的大幅提高。這是吉卜力早已預料到的結果,既然動畫製作的成本有80%是來自人力,那麼薪水提高兩倍的結果當然會造成成本大為提高。
所以在這個時期,吉卜力的新政策是━━在廣告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並希望藉此來提升票房。如果製作成本的增加是無法避免的話,那唯一的解決之道,就只有利用策略性的手段來提高票房一途了。吉卜力工作室之前並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只不過是在「點點滴滴的回憶」之後,他們才真正想到要在廣告方面下功夫。
大約就在那個時候,吉卜力的總執行長指出了吉卜力工作室的「3Hs」狀況。「3Hs」就是指「High Cost」、「High Return」和「High Return」。要製作最高品質的電影,就必須投注很高的製作成本,同時雖然這樣做會有很高的風險,但是得到報酬收益卻是很大的。這大概就是「3Hs」的意義。從這之後到現在已經過了4年,吉卜力仍然維持著這樣的原則。不過,雖然報酬收益很高,卻全部又投注在下一部電影的製作上面了,所以吉卜力到現在還是窮光蛋。
僱用全職員工的意義,就是吉卜力必須每個月給付員工薪水。吉卜力對這個情況的應變方法,是維持一種不斷工作的狀態,也就是不斷地製作新的電影,現在這已成了吉卜力的宿命了。所以,吉卜力工作室不得不開始「紅豬」的製作,而當時「點點滴滴的回憶」的製作還尚未完工呢!吉卜力第一次遇上這種兩部電影製作時間重疊的情況,當時「點點滴滴的回憶」正在接近完工、最忙碌的階段。在這種非常時節,吉卜力根本不可能撥出員工來製作「紅豬」。結果呢,在紅豬製作剛開始的時候,可憐的宮崎駿竟然必須自己單槍匹馬地工作。當然,宮崎駿很不高興,「什麼?你是說我必須自己一個人包辦製作、導演和所有的助手角色?...」
雖然他苦苦哀求,但是殘酷的吉卜力仍然.......
宮崎駿在接下了紅豬的工作之後,不知是為了消解壓力還是什麼的,提出了一個建議:「嘿!我們來蓋一座新的工作室吧!」這就是宮崎駿一貫的方式:當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就製造一個更大的問題作為解決的方法!!不過宮崎駿的理由倒是很充分:「如果吉卜力想吸引最好的人才,一間租來的辦公室未免太寒酸了吧!」所以啦,吉卜力工作室的新家終於開始興建啦!
那一年的宮崎駿真是個天才,在製作「紅豬」的同時,他也一個人畫好了新工作室的藍圖,親自和建造商接洽,要求工作室完成時能盡量接近他理想的樣子。一年之後,「紅豬」和新的工作室幾乎同時完成。「紅豬」一上映,吉卜力就高高興興地搬到新家去啦!!
新的工作室一共有三層樓,整座建築物最特別的地方大概是休息室了。雖然吉卜力里的女性員工只有男性的一半,但是女生的休息室卻比男生大了兩倍,而且設備也比較好。可能這是我們偉大的建築師宮崎駿,在表現他對女性主義的支持吧!!另外,新工作室的綠地也非常多,而停車的空間被宮崎駿刻意弄得比較小了......呵
回到主題。1992年的夏天,「紅豬」上映了,又成為年度票房最佳的電影,甚至連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虎克船長」和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都不是對手。
1993年,吉卜力購進了兩部大型的電腦化攝影機,同時也設立了吉卜力渴望已久的攝影部門。新增了這個部門之後,吉卜力終於成長為一個具備動畫部門、美術部門、tracing/painting部門,及攝影部門的工作室了。這和日本動畫工業界的發展方向完全相反,日本動畫界一般是強調分工要極度精細的。而吉卜力採用相反發展方向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大家在一個屋檐下,為著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樣對達到高品質工作是很重要的。
1993年,吉卜力製作了他們的第一部TV動畫,「海潮之聲」。負責導演的是望月智充,時年34歲。他是第一位除了宮崎駿和高畑勲以外,和吉卜力合作執導影片的導演。這部影片的製作群都非常年輕,大部份由20多歲到30多歲的人組成。他們的工作信條是「快速、便宜而又有品質的製片」。
這部70分鍾長的電視特別節目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但是在預算及製作時間方面,卻超出了計畫中所預期的。所以,電視是吉卜力未來仍需發展的領域。
1994年由高畑勲所導演的「平成狸貓大作戰」也成為年度日本國產片的第一名。在這部動畫中,大部份的動畫部份都是由「點點滴滴的回憶」之後新加入吉卜力、在吉卜力成熟的年輕成員完成的,而他們也為「平成狸合戰」這部影片下了非常大的努力。在「平成狸合戰」中,吉卜力第一次使用電腦作畫(CG)。雖然只有3個cut有使用CG,但以後只要有需要,他們會用得更多。
吉卜力現在總共有99個成員了:動畫46,tracing/painting 8,美術12,攝影4,導演及製作12,出版及行銷5,管理12。就如這些數字所顯示的,吉卜力大部份的工作成員都是負責動畫部份的。全體工作成員的平均年齡是29歲。
前面有提過,吉卜力的影片製作費可能會比其他的工作室來得高。但是從吉卜力的組織架構來看,大部份的經費都花在影片上面了。這就是吉卜力特別的地方。吉卜力之所以能夠這樣做,就是因為他們和其他的公司比起來,花在支撐各個部門的費用要少太多了。
在宮崎駿的哲學中,他認為日本應該自己來創造他們想讓日本小孩看的東西。所以,遵循宮崎駿哲學的吉卜力,從未向海外其他國家的工作室請求任何的援助。我們現在來談談吉卜力在國外的活動吧!!
到現在為止,吉卜力的作品主要僅限於在亞洲地區發行,也就是香港和台灣兩地。大約在兩年前,這樣的情形漸漸有了改變。首先是「龍貓」在美國的上映。很快地福斯公司取得了發行「龍貓」家用錄影帶的版權,並且銷售量達到560,000卷。在美國的電影界,日本片能有這樣的成績是很驚人的。另外,「平成狸合戰」還被選為代表日本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呢!
大家可能也知道,在法國「紅豬」曾在六十多個戲院上映,負責配波哥的是一位著名的演員尚雷諾Jane Reno。事實上,宮崎駿本人恰好是Jane Reno的影迷,他非常喜歡Jane Reno在「碧海藍天Gran Bleu(Great Blue)」這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安索Enzo。所以啦,宮崎駿對尚雷諾Jane Reno能在紅豬中參加出當然是非常高興的。
吉卜力希望在未來能將作品推廣到歐洲和北美,只要是有建設性且合理的提案,他們都會很高興地採納。身為動畫的創作師,能讓更多的觀眾欣賞自己創作的影片,並給大家帶來快樂,吉卜力會很高興的,不管觀眾的種族或國籍為何都是一樣。但是為了要將作品在國外發行,吉卜力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他們所收到的很多提案,都是只希望將影片錄成家用錄影帶,或是只想在電視上放映而已。但吉卜力卻希望他們的電影能以在戲院上映為優先,必竟電影本來就是為了在電影院放映而製作的。
當然,吉卜力絕不允許任何人修改他們的作品。然而很不幸的,由於他們經驗和思慮的不足,在「風之谷」製作的時候,有人將它改成較短的版本,然後以「Warriors of the Wind」的名字在美國及其他地區上映。假如大家曾經看過這個本,吉卜力建議您就當做沒看過吧!
有一點是仍需強調的,吉卜力從未(今後也是一樣)為了市場的考量,而製作一部適合多國市場的影片。吉卜力將會維持一貫的風格,單純只為日本的觀眾製作影片。如果情況允許的話,他們才會朝其他的國家發展。
在1995年夏天上映的「心之谷」中,吉卜力嘗試了一個新的製作群組合。宮崎駿負責製作、編劇、繪分鏡表,而曾在「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及「點點滴滴的回憶」中擔任動畫導演的近藤喜文,則出馬挑戰導演一職。此外,吉卜力也試著在影片中的各個部份加入了最近的數位技術。在「點點滴滴的回憶」完成之後,吉卜力開始著手製作他們的第十一部影片,「魔法公主」,此片將在1997年上映。這部由宮崎駿執導的電影將會應用非常多的電腦科技,這是吉卜力的一大挑戰。為了應付這個新的挑戰,吉卜力設立了一個專門的CG小組,也購置了一切CG所需的設備。同時,他們也邀請了一位Nippon Television Network的CG導演加入「幽靈公主」製作小組,這位導演以前也曾在「平成狸合戰」中參加製作。
光是影片製作的第一年,吉卜力就在更新系統上投資了一億日元。在「心之谷」中表現優秀的電腦技術將會在「幽靈公主」中大量地使用。電腦技術將會使原來只有2D的平面影像變得更加有深度(景深吧....)。
在1995年的四月,吉卜力創立了一座「東小金井動畫學院」(小金井是吉卜力所在的一座市鎮),希望能挖掘出並培養更多像近藤這樣的新導演人才。學校的校長是高畑勲。沒人能保證吉卜力工作室能繼續像這樣順利地發展下去。吉卜力從來沒有忘記,每一部電影對他們來說都是個新的挑戰。持續地在品質、技術及人才培育方面不斷創新,這就是吉卜力工作室存在的理由。
E. 宮崎駿的動畫有哪些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1985年,宮崎駿和高畑勛一起創辦了一個動畫製作單位,即後來著名的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Ghibli是地中海附近的一種旋風的名字。這個規模不大的工作室擁有最好的製作人員,但是財力並不雄厚,甚至有點反商業化。吉卜力平均一年也製作不出一部動畫電影,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反商業化的群體卻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每一部電影的票房收入都足以讓任何電影公司嫉妒。
1986年,吉卜力推出了成立以來的第一部電影《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ユタ)。影片圍繞有魔力的飛行石展開,主角是在礦山工作的男孩派舒和從天而降的少女希達。他們為了讓和飛行石相關聯的浮島勒普泰島(典出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避免被壞人利用,而展開了一次冒險。女主角希達的台詞令人深思:「我終於明白勒普泰滅亡的原因了:……盡管有可怕的武器,有很多很多的機器人,但是,離開泥土它就活不成了。這些,難道你都不知道嗎?」擁有毀滅世界能力的浮島最終被人們拋棄,然而總是有人想找到它、利用它控制世界。這是一部節奏明快,色彩鮮艷的作品。盡管很有點娛樂片的味道(如果你要入門,這部影片確實是首選),然而同樣具有思想的深度。
《風之谷》
1982年,宮崎駿在德間書店的雜志Animage上開始連載漫畫《風之谷》。1984年,宮崎駿和高畑勛合作把這部作品搬上了銀幕。電影《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講述了一個虛構的故事:巨大的工業文明毀於一旦,1000年之後,地球上充滿了能致人於死地的污染和可怕的巨蟲(稱為「王蟲」)。有一個偏僻的小國坐落於風之谷——少數幾個沒有污染的綠洲。小國的公主娜烏西卡勇敢而善良。她是家裡唯一健康活下來的孩子,善於使用滑翔機御風而行,有點「大逆不道」的和王蟲接近。為了保衛風之谷不被污染,她勇敢地面對那個爾虞我詐的世界,用充滿愛的純潔心靈發現了這世界的守護者與破壞者的真正秘密。娜烏西卡這個名字來自於《奧德賽》,她是宮崎駿塑造的代表勇敢、健康和希望的象徵。
娜烏西卡成為了觀眾最喜歡的女性動畫角色,其魅力經過10多年仍然長盛不衰。而宮崎駿也因為這部電影而成為了有影響力的動畫導演。他作品中重要的「人與自然」這一主題,就是這時奠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宮崎駿用了13年才把漫畫版《風之谷》畫完,這部漫畫對人類、自然、文明、沖突、生命及其存續等主題進行了比電影版《風之谷》更深的探討,可以說是宮崎駿本人的思想發展歷程,它被稱為史詩般的作品,是經典中的經典
《幽靈公主》
從《風之谷》開始,宮崎駿就一直思考著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1995年,他開始製作一部籌劃已久的電影,其內容正是為了表現人與自然的沖突,這就是著名的《幽靈公主》(もののけ姬)。故事發生在日本的室町時代(公元14世紀到16世紀)。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人們隨意開采自然資源,對環境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人與自然界的各種神靈的矛盾也就此產生(這是日本一種泛神論觀點,即萬物都有對應的神靈掌管)。人類要生存就要砍伐森林,而森林的消失令動物無棲身之處。少年阿席達卡為了尋求破除自身咒語的方法而來到日本西部,卻意外地捲入了這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他與被犬神撫養長大的人類少女小珊(人稱「幽靈公主」)結識。這部影片同時也是一個「少女愛的物語」。小珊到底應該屬於人類還是自然?人與自然的沖突究竟如何才能化解?宮崎駿感到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影片以掌管萬物生命的麒麟獸之死換來自然環境的恢復作為結局。小珊對阿席達卡說:「我喜歡你,但是我無法原諒人類。」她得到的回答是:「沒關系,一起活下去吧!」既然沒有解決的辦法,也只能繼續共存下去。
《紅豬》.
「我寧肯當一隻豬也不願加入法西斯!」《紅豬》(紅の豚,1992)的故事發生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義大利。羅素·波哥(義大利語「紅豬」的譯音)過去是王牌飛行員,現在以追捕亞得里亞海上的空中強盜為生。然而誰也不知道他的本來面容——因為他對自己下了一個詛咒,變成了一張豬臉。
這部影片被認為是宮崎駿「自傳式」的作品。生著一張豬臉的波哥正是步入中年的宮崎駿的寫照。宮崎駿喜歡飛行、喜歡義大利、喜歡豬(!),這幾樣元素全都體現在了影片之中。
宮崎駿曾經說過,進入中年,你就會變成一隻豬。然而在影片的結尾,波哥終於領悟到人性的真諦,從而變回了人的模樣——有人說,假如能看到那張臉的話,恐怕就是宮崎駿本人的臉。
魔女宅急便
原作: 角野榮子 (福音館書店刊)
腳本.監督: 宮崎駿
作畫監督: 近藤勝也 大冢伸治 近藤喜文
美術監督: 大野廣司
色彩指定: 保田道世
音樂: 久石讓
公開日期: 1989.07.29
製作時間: 1988.4.1-1989.7.1
上映時間: 102分46秒
作畫枚數: 67,317枚
使用色數: 462
版權: ?角野榮子.二馬力.德間書店
十三歲的魔女琪琪,在一個晴朗的滿月之夜,帶著黑貓吉吉至別的城市修行 。1989年攝制的《魔女宅急便》(魔女の宅急便,意為魔女的特快專遞)的主人公琪琪也不能例外。她來到一個海邊的小鎮,寄宿在好心人的家中,以「魔女的特快專遞」(就是騎掃帚飛行替別人送郵包)謀生。一個人獨自在陌生的城市謀生總會遇到挫折,琪琪因此暫時失去了飛行的能力。只有在朋友友情的溫暖下,琪琪才能恢復自信,重新飛上藍天。盡管騎掃帚飛行的場面相當令人賞心悅目,這部影片中更重要的是「成長」,是友情的力量。
如果說《天空之城》是男孩子冒險的影片,《龍貓》是全家人喜愛的作品,那麼《魔女宅急便》就是關於女孩子成長的電影。女性觀眾或許更能體會到其中的滋味。
螢火蟲之墓
(火垂るの墓)
原作:野坂昭如
腳本.監督:高畑 勲
音楽:間宮芳生
作畫監督:近藤喜文
レイアウト:百瀬義行
美術:山本二三
色彩設計:保田道世
二次大戰末,美軍對日本展開猛烈的轟炸,城市陷入一片火海。誠田與節子的家被燒毀,母親也因而身故,兄妹投靠至阿姨家。
「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這是開頭的台詞。母親在空襲中死亡,逃出家門的14歲的清太和妹妹節子,在戰火中兩個人相依為命。客觀來說,從開頭處就知道故事的最後結果了。讓我們與兩個死了的人一同回首他們以前的生活吧!
整部影片完全沉浸在一種灰暗、悲涼的氣氛中,靜靜地進行著。故事講述了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兩兄妹成為了戰爭的孤兒,因為與被迫照顧他們的遠房親戚相處不來而到附近的廢棄防空洞下生活,最終逃不過飢餓的折磨而相繼死去。
哥哥與妹妹死去的時候幾乎帶走了所有觀眾的眼淚,的確整個故事是一場悲劇,在電影開頭用倒敘的方式由兩兄妹的靈魂和縈繞其中的螢火蟲來帶出悲慘的故事,觀眾的心馬上就已經沉下一大半了。
盡管再現當時情景很難,但作品中還是描寫了空襲後燃燒的原野和當時的生活。這是高畑勲監督所倡導的真實再現日常生活的作品。創作人員通過此片來控訴戰爭的殘酷,以及警示人們戰爭的禍害。希望我們可以盡量地避免戰爭的出現吧。
貓的報恩
原作:柊青
腳本:吉田玲子
監督:森田宏幸
企畫:宮崎駿
製片:高橋望
音樂:野見佑二
幕後配音:池脅千鶴、丹波哲郎
製作:吉卜力工作室
發行:東寶
片長:1小時15分
首映:2002年7月20日
物語*
貓的王國,時間靜止的所在;
日子咕嚕嚕滾過,
白天睡大覺,吃吃喝喝,
討厭的事,全部忘掉。
貓的王國,歡迎那些厭惡舊日生活的人;
如果你是這樣,最後變成貓,也無所謂吧?
龍貓
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它在林間小徑播下樹種,它在月光下吹著奧卡利那笛。然而只有心地純潔的孩子才能看見它。這就是1988年的《龍貓》(となりのトト口)。在影片中,姐妹兩人不用語言就能夠和龍貓溝通。妹妹為了去見生病住院的母親而在鄉間迷路,而龍貓最終幫助他們見到了媽媽。龍貓看起來有點像貓和熊的混合體,它是最受大人孩子歡迎的動畫角色之一。《龍貓》是宮崎駿作品中最溫馨感人的一部,適合全家人一起觀看,也許它能喚起你封塵已久的童心。孩子們與胖胖的龍貓在夏夜裡種橡樹,站在陀螺上飛過田野,一定會有溫柔的涼風隨行吧,啊,那是一個美夢嗎?
《哈爾的移動城堡》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曾經在日本創造了2340萬人次的最高上座率,更獲得了美國奧斯卡獎和柏林金熊獎。
時隔三年後,宮崎駿又推出了最新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的歐洲,善良可愛的蘇菲被惡毒的女巫施下魔咒,從18歲的女孩變成90歲的婆婆,孤單無助的她無意中走入鎮外的移動城堡,據說它的主人哈爾以吸取女孩的靈魂為樂,但是事情並沒有人們傳說的那麼可怕,性情古怪的哈爾居然收留了蘇菲,兩個人在四腳的移動城堡中開始了奇妙的共同生活,一段交織了愛與痛、樂與悲的愛情故事在戰火中悄悄展開……
《千與千尋》的故事發生在現代,卻是一個帶有幻想色彩的作品。十歲的荻野千尋和父母在搬家過程中誤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小鎮。在那裡,千尋的父母誤食了給神吃的食物而變成了豬。千尋被少年小白所救,在鎮上的澡堂做工,但是她的名字被澡堂的主人湯婆婆奪走,只剩下「千」一個字。如果忘記自己本來的名字,千尋就永遠無法回到正常的世界;如果不及時救出父母,他們就會被吃掉。面對這些從未遇到過的困難,千尋從內心深處爆發出了「生命的力量」,最終拯救了朋友和父母,離開了這個幻境。
千尋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女孩,她與《風之谷》中的娜烏西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千尋虛弱、從未遇到過危險,對外界一副冷漠、毫不關心的神情。然而,在困境中,她卻能顯示出令人驚嘆的勇氣和毅力。這不是尋常意義上的冒險,而是一次心靈的冒險。宮崎駿認為,現代的兒童受到了太好的照顧,反而喪失了最珍貴的本能。這部影片就是反映了千尋的這種成長的過程。
Your_Mark
側耳傾聽
我的鄰居山田君
海潮之聲
熊貓之家
螢火蟲之墓
風之谷
哈爾的移動城堡
紅豬
龍貓
魔女宅急便
千與千尋神隱
貓的報恩
城狸合戰
歲月的童話
天空之城
F. 《龍貓》這部吉卜力經典動漫電影,其中都有哪些令人動容的情節
龍貓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情節是小梅抱怨姐姐不管自己,姐姐怪小梅不懂事,小梅大哭著喊著姐姐是個笨蛋跑遠了。小月慌忙四處尋找小梅。天色將晚,小月想到向龍貓求助,龍貓幫小月喚來了貓巴士車,終於找到了迷路的小梅。之所以很感動,就是在這樣的情景會出現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所有的創作者都是在創作故事
到最後你會發現所有的創作者都是在創作故事,所有的藝術都是一種故事的體現,只是賦予了故事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我想一個創作者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講故事的能力,無論你是通過畫筆還是電腦,都是如此,這也是現在我們很多動漫最欠缺的東西。
G. 宮崎駿有哪些動漫電影
宮崎駿十大經典動畫電影推薦
崎駿的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他的作品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2014年的新作《起風了》再一次捲起了宮崎駿狂潮。
哈爾的移動城堡
感動人心的愛情片
該片改編自英國的兒童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譜出了一段戰地戀曲,透過這唯美的畫面,觀眾讀到的不是孤獨的等待,而是執著、感動人心的愛情。
千與千尋
很難在找到一部電影能與之並肩
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2001年該片在日本最終取得了304億日元的票房。2003年,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在第52屆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成為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的動畫作品。
側耳傾聽
堅信愛的美好,相信幸福
根據柊葵的同名漫畫改編,由多次在宮崎駿作品中出任作畫監督的近藤喜文擔任導演。該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994年的故事,作畫的背景大部分來自東京附近的多摩市中心。男女主角互相勉勵互相學習,為各自的理想而奮斗,敘述了少男少女間清純真摯感人的戀愛故事,表達出作者對生活的態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幽靈公主
在當時是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幽靈公主》傳承自宮崎駿長久以來關於人與自然之間的深邃思考。影片不拘泥於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而是從人與自然之間無從化解的天然矛盾出發,通過人類自身的生存角度,探尋人類與自然是否能夠真正實現和諧共存這一終極命題。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
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也是米林宏昌執導的首部電影。影片於2010年7月17日在日本正式上映。《時代》雜志評價影片雖然沒能達到《千與千尋》、《幽靈公主》、《風之谷》那樣的高度,但吉卜力動畫的優點都有在這片中體現。
龍貓
宮崎駿較為成功的代表作之一
《龍貓》對於日本動畫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宮崎駿較為成功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的風格清新恬淡,充溢著濃濃的親情,讓人感覺如沐春風。該片以大自然為主題,表現了小月姐妹和龍貓和睦相處的快樂時光。
魔女宅急便
一部清新可人的成長小說
《魔女宅急便》講述的是魔法少女琪琪離開家進行獨立修行的經歷。這部電影描繪出日本一般青春期女孩在希望獨立與自力更生所面臨的困境。
紅豬
極賦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
影片改編自宮崎駿漫畫作品《飛行艇時代》,影片主要講述了被自己詛咒而變成豬的主人公打擊空中劫匪,保護身邊的人的故事。電影中情感的締結是那麼純粹,使哀而不傷的溫情由內而外的彌散於光影的藝術間,構築了翱翔於空的不凡人生,《紅豬》猶如一篇浪漫抒情的自由童話,沁人心脾,憧憬愛情。
天空之城
一劇充滿了很多新元素的劇
該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歷險記。其主題曲《伴隨著你》(通稱:天空之城)由音樂家久石讓作曲,因以其讓人落淚的優美曲調和動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聞名全球,被改編成多種版本,成為流傳的影視名曲。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在平凡瑣碎中隱現生活真味
如果討厭我了,請清楚地說出來。」「我們可能是兄妹」戰爭的殘酷,戰後的混亂,以及父輩們的愛戀周轉,無不左右著海和俊的未。
H. 吉卜力十大電影推薦
我都記下來了
NO.10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NO.9 百變狸貓
NO.8 我的鄰居山田君
NO.7 千與千尋
NO.6 龍貓
NO.5 螢火蟲之墓
NO.4 歲月的童話
NO.3 幽靈公主
NO.2 風之谷
NO.1 天空之城
I. 吉卜力的所有作品電影有哪些
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歲月的童話、紅豬、平成狸合戰、側耳傾聽、我的鄰居山田君、貓的報恩、地海戰記、懸崖上的金魚姬、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來自虞美人之坡、起風了、輝夜姬的物語、記憶中的瑪妮、(聯合製作)紅海龜、
1、《起風了》
《起風了》是導演兼腳本的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所改編的動畫電影。該片於2013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斗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
J. 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都創作了哪些動畫電影
《龍貓》是宮崎駿的在STUDIO GHIBLI的第三部電影,因為這部平靜而溫馨的電影使得龍貓這個可愛的生物在全世界都家喻戶曉。《龍貓》十分適合一家老小齊齊觀看的。 《螢火蟲之墓》是高畑勛在GHIBLI第一次執導的電影,獲獎無數,在海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魔女宅急便》的原作是曾獲國際安徒生大賞的日本女作家角野榮子,經過宮崎駿的動畫功力,再次將觀眾帶入一個美妙的世界。1989年日本公映後,當即成為了賣座第一的電影。 《紅豬》是以宮崎駿在一本模型雜志上連載的漫畫故事為基礎改編的動畫電影。該漫畫是《宮崎駿雜想NOTE》中的其中一個短篇,名字叫做《飛空艇時代》,全水彩編繪,共15頁(在電影完場時播出的插畫就是出自該漫畫的)。
平成狸合戰》是高畑勛監督的原創動畫。在完成了《紅豬》後,宮崎駿忽發奇想地將狸貓作為下一部動畫的主角,因此《狸貓》便這樣產生了。 側耳傾聽》這部電影是由集英社的少女漫畫雜志的同名連載改編的,作者柊あおい。在培養新人方面,吉卜力推薦近藤喜文(1998年底PS 3D GAME《玉繭物語》角色設定)擔任新作《側耳傾聽》的監督,腳本、人物設定、分鏡畫是由宮崎駿擔任。這部片子當年最大的賣點是動畫技術的新突破,劇中有一段弦樂重奏的場景,男女主角在閣樓之上的一幕:溫馨的燭光下,小提琴演奏起約翰·丹佛的《Country Road》。鏡頭對准左手——畫面上的指法與真實的提琴指法完全吻合,和音樂配合得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