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孩子看什麼電影能教育孩子
給孩子看《大魚海棠》、《尋夢環游記》、《昆蟲總動員》電影能教育孩子。
《大魚海棠》這部電影是當時剛帶孩子去過南靖土樓參觀過,當時也是電信網路新片出來,所以回來後一家人特意陪著孩子一起看的,雖然裡面有愛情故事,我們可以不要從這方面去引導,可以穿越,報恩,與命運去斗爭等有正能量方面去跟孩子看的時候,重點指出。
《尋夢環游記》,當時評論很高,特意陪孩子去影院看得,對於劇中亡靈節,跟中國的七月半節日差不多,可以在看時灌輸,生的對立面不是死亡,而是遺忘,當你被生者遺忘,便是你再一次死亡,這是一場美麗並且讓人難忘的死亡教育,死亡在中國是黑白及恐怖的事情。
七月半在中國都俗稱鬼節,我們小時候談起這個節日真的感覺很後怕,但是跟尋夢環游記一樣,都是在紀念亡靈,紀念先人,影片採用了更鮮艷有趣的動畫,給孩子更多的色彩,不至於害怕,而能學到,悼念祖先,感恩先人,生活內外,記住所有愛自己的人。
《昆蟲總動員》講述了一隻瓢蟲在人類掩藏下的叢林中遭遇其他昆蟲追趕、參與紅黑螞蟻對戰的故事,在觀看的過程中,都不需要去講解,劇中也沒有對話,都是動物語言,但是孩子能看懂,並且都哈哈大笑。
⑵ 有哪些關於兒童教育觀念的電影推薦
1.《三傻大鬧寶萊塢》
宮崎駿的動畫也適合孩子們看,當然成年人看也是很好的,唯美的故事背後總有深刻的道理。宮崎駿對於電影的製作頗有一番獨到的看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娛樂泛濫的社會。過剩的娛樂,使孩子們的知覺淡化了,天賦的創造力減退了。我們的電影創作,就是要刺激那麻木了的知覺,喚醒那沉睡了的創造力。我相信一出用心製作的電影將是孩子學習的好對象。」宮崎駿並沒有乾枯地說教,在一個個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裡,孩子們漸漸成長,了解其中深奧的人生哲理,這是宮崎駿作品最高明的地方,《千與千尋》就是最好的例證。
《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十歲日本女孩的一段離奇經歷。故事情節天馬行空,但是宮崎駿想要通過電影表達的涵義卻是復雜深刻,他說:「我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我要讓每個十歲女孩,都從千尋那兒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可人兒,也沒有特別吸引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沒精打採的神態,更是惹人生厭。但是她在面對困難時,能夠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故事也令人聯想到現實社會中,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孩進入一間大機構做事的情形。面對陌生的環境,冷漠的人事,這女孩要付出相當的努力,發掘內在的潛能,克服種種挑戰,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這樣勵志上進的主題,對於還在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實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4.《放牛班的春天》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只看標題,讓人「浮想聯翩」,以為是講一群小孩放牛的電影。「放牛班」其實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所待的學校也被稱為「池塘之底」。
這里的學生大都是頑皮少年,到處充斥著烏煙瘴氣的不屬於學校的戾氣。謾罵和體罰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一種常見手段。
但教師克萊門特的到來,給「池塘之底」的孩子們帶來了希望。他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用音樂的方法打開了學生們封閉的心靈。解放學生們的思想,重塑孩子們的靈魂。所以放牛班的春天,看完電影,你會覺得名字取得確實有味道。
影片中馬修老師總是很和藹地與同學們對視,用眼神,用音樂教導這群「問題少年」。鼓勵、尊重、認同、理解、發掘、引導、他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裡面的楷模。電影告訴了我們,只要有愛包圍,放牛班也有春天!
⑶ 有教育意義的兒童電影有哪些
1、《崖上的波妞》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編劇,奈良柚莉愛、山口智子、長島一茂等配音的長篇動畫電影,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⑷ 有哪些好的可以用來教育孩子的電影推薦
第一部推薦的電影:《錄取通知》。這是一部理想主義的校園勵誌喜劇片,講述了高中畢業的巴特比迫於升學及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自己虛構了一所大學,並招收落榜生,開啟了顛覆傳統教育的荒誕又感人的大學生活。這樣的大學也許只存在於電影人的幻想中,影片對教育體制的明嘲暗諷以及對傳統社會認知的顛覆,掩蓋了劇情的合理性與可行性,雖然影片給人一種膚淺的感覺,但其青春喜感、天真趣味,大膽的設想與構思以及一顆堅定的理想主義之心,還是讓人充滿感動。
電影中有一段很經典的台詞:「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⑸ 它由法國紀錄片大師製作,給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帶來了啟示,是哪部電影
它由法國紀錄片大師製作,給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帶來了啟示,電影的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其實是雅克•貝漢的作品。對,就是那個拍《微觀世界》,《鳥的遷徙》 和《海洋》的法國紀錄片大師。
⑹ 中國十部教育孩子的電影
中國十部教育孩子的電影:
1、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張藝謀
《奔跑的少年》是我國一部由伊利多斯·帕如克、努爾曼姑·吐爾地玉素甫和阿依古麗·阿不都拉等人主演的教育電影。
故事發生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一個新疆村莊里,主人公帕爾哈提是一所小學的教師,幼年時候的足球夢想被父親扼殺。沙丘上,一顆足球被風吹到帕爾哈提的腳下,喚起了他對足球的回憶和熱情。他將足球帶回家縫好,由此一顆「天賜」的足球便改變了帕爾哈提和他班上十幾個孩子的命運並組建了一個傳奇的球隊。
⑺ 適合小孩看的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都有哪些
適合小孩看的電影:(如果要適合小孩子看,就要具有童真或者一定的教育意義,這樣的電影才是適合小孩子看的電影。)
1、《千與千尋》
《飛屋環游記》是由彼特·道格特執導,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的第十部動畫電影、首部3D電影。影片在2009年5月29日於美國正式上映。講述了一個老人曾經與老伴約定去一座坐落在遙遠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卻因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強拆自己的老屋時才決定帶著屋子一起飛向瀑布,路上與結識的小胖子羅素一起冒險的經歷。本片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
6、《叫我第一名》
《叫我第一名》是由彼得·沃納執導,Thomas Rickman等編劇,吉米·沃爾克,特里特·威廉斯,多米尼克·斯科特·凱伊, 莎拉·德魯等主演的勵志傳記輕喜劇。影片於2008年12月7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布萊德·科恩與麗莎·維索基合著的同名書籍。敘述了患有妥瑞氏症的布萊德克服病症並且努力達到成為老師的夢想的故事。布萊德為了找到一個願意接受自己的學校,布萊德不拋棄夢想,不放棄信念,默默努力著。最後,經過了大約25所學校的面試後,有一所學校肯招聘他,所以他終於成為了一位二年級導師。
⑻ 教育孩子的電影推薦一下
推薦一:《放牛班的春天》
《小鞋子》故事發生在伊朗,講述的是在窮困潦倒的家庭里,依然有善良的父母,兄妹的情誼支撐著他們走過童年。
生活充滿著不可預料的苦難,但孩子們依然樂觀,用他們善良而純凈的心靈對待生活的一切。這部電影非常值得一看。
⑼ 最能打動孩子的教育片有哪些
最能打動孩子的教育片:《一個都不能少》《天堂電影院》《死亡詩社》《天堂回信》《陽光燦爛的日子》《草房子》《美麗人生》《千與千尋》《放牛班的春天》。
《天堂電影院》講述了主人公多多,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放電影,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後來多多遠離故鄉成為了一名電影導演。
影片評價
這是一段屬於主人公多多的人生歷程,一幅西西里小鎮的濃縮風情畫;一部關於電影和影人的至高禮贊、一份對於愛與曾經的深遠回憶。(《河南日報》評)
劇本的設置和演員的表演都很棒,感動之餘會有吸一口涼氣的感覺,老放映員把不適合小朋友觀看的片段剪輯下來,並且做成了一個合集,多年以後孩子已經長大了,老人把這部合集給做導演的孩子看,這一幕非常感動。(影視演員佟大為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