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部農村題材電影能引起你的共鳴
很多年前,電視上放了一部李幼斌主演的電視劇,電視劇的名字叫《情債》,這部電視劇非常地硬核,堪稱舊時代的東北鄉村愛情故事,這部電視劇給當時幼小的我留下了極大的陰影,生在東北農村長在東北農村的我是人小鬼大,小小年紀便已懂得了什麼叫拉幫套,畢竟我是從小便坐著牛車馬車上地幹活的農村娃,深知什麼叫駕轅馬什麼叫串套馬,看了《情債》後,對窮人和拉幫套有了更深的認識,當時還很小的我已經知道了,一個男人若是窮,怕是只能通過拉幫套的形式來實現傳宗接代。
B. 東北題材的電影
《橋》、《留下他打老蔣》、《民主東北》、《耳朵大有福》、《富饒的東北》、《 英雄司機 (1954)》、《無窮的潛力 (1954)》、《春風吹到諾敏河 (1954)》、《在前進的道路上 (1950)》、《結婚 (1953) 》、《遼遠的鄉村 (1950)》、范圍的:《即日啟程》(2008年)、《耳朵大有福》 (2008年) 、《鄉村愛情》 (2006年) 、《秋日的回憶》(2006年)、《芳香之旅》 (2006年) 、《劉老根》 (2005年)、《劉老根2》(2005年) 、《馬大帥》(2004年) 、《馬大帥2》 (2005年)、《馬大帥3》、《討個媳婦過新年》(2004年)、 《求求你表揚我》(2005年) 、《大宋提刑官》(2005年) 、《春喜合家歡》 (2004年) 、《快樂能活100年》 (2004年) 、《天下無賊》 (2004年) 、《手機》 (2003年) 、《看車人的七月》 (2003年) 、《開往春天的地鐵》(2001)、《稱心如意》 (2000年) 、《夜深人不靜》、《一鄉之長》、《晚霞不是夢》、《低頭不見抬頭見》、《男婦女主任》(1999年)、《鄉村愛情》(2006)、《鄉村愛情Ⅱ》(2007)趙本山的:《有話好好說》(1998)、《男婦女主任》(1999)、《幸福時光》(2000)、《龍過鼠年》、《落葉歸根》
C. 請介紹幾部農村題材的電影
外國的有《面紗》、《何處是我家》,《走出非洲》
中國的《菊豆》,《紅高粱》,《那人那山那狗》,《暖春》都是在農村拍的。
D. 有誰告訴我關於農村方面的電影題材
《暖春》小女孩自己奮斗考上大學
農村題材影視劇:誰來動新鮮的乳酪
一提農村題材影視劇,人們自然會想到以往一些片子里那些老套的模式:農民在貧困、落後中混著日子不思進取,後來村裡來了科技帶頭人,他的作風和思想觀念與老一輩人發生了一系列的沖突。當然,這些矛盾都被他逐一化解,大家開始跟著他致富,村裡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都富裕了……而其中必定穿插一些愛情故事:小河畔偶遇種下愛情的小芽,經歷封建的家長極力阻撓,在致富大背景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樣陳舊的模式,老套的題材已經不能滿足中國九億農民的需要。和同期的都市題材、歷史題材相比,農村題材影視劇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存在著顯著差距。
不少農村人感嘆:現在有了電影、電視、VCD機,卻更找不到適合的片子看了。
孫犁《論農村題材》:「針砭時弊」 53年提出之見解至今仍可借鑒
目前,這些文學作品的主要缺點是對於農村生活缺少考察。大部分農民經過多年的斗爭以後,他們的閱歷很多,覺悟很高,然而很多作者對於農民的思想意識的變化,還缺乏具體的理解。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用舊觀點舊方法去描寫農民,在他們的筆下,經過這樣長期復雜斗爭的農民,幾乎成了異常單純的希臘時代的放牧牛羊的男女。描寫農民,作家著眼的多半是農村的風光:村邊的樹木和河流,黃昏的約會,漂白的小褂和收割時對唱的情歌。描述這些,作者主觀上是為了表現農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翻身,然而給人的印象常常是一種雨過雲飛的沒有力量的牧歌的變調。我們絕不要以為寫了幾棵樹木或是寫了幾塊莊稼,或是在這個背景上再寫上了兩個青年男女就是反映了農村生活。農村生活事實上比起這個來更復雜得多,更深刻得多,因而也就更有意義。然而,單是外表的裝飾,我們所描寫的有時也太不夠了。
為了增強作品的田園風味,在很多的反映農村的小說里都有一條河流。在河邊上,擺渡上,在河水暴漲或是秋雨連綿的時候,英雄人物在這里出現了。或是一個人搶渡船隻;或是叫小姑娘浮水;或是叫情人相遇;或是叫好事合成。這當然都是無可非難的,河流,歷史上很多偉大作品中間也常常有一條河流,差不多每一個民族的著名的文學都和它的著名的河流發生過關系。但是,在我們這里,太陽只是照在這條河上了,卻沒有能夠寫出,主要的是照見了這一帶人民的復雜的繁重的斗爭。我們的很多短篇,在人物情節,風雨陰晴上,幾乎是千篇一律的。互相影響和互相推動當然是必要的,但自己在感受的同時也應該每次帶來一些新鮮的東西。
政策引導:大力扶持農村文化 豆包變成大幹糧
國家廣電總局倡導的「村村通」工程,讓電視網路四通八達,農民足不出戶便能看到電視,獲得外界的信息。而「2131工程」的全面實施,又讓電影走進村寨,解決了農村看電影難的問題。這一切都為培育農村文化市場奠定了基礎。
為了鼓勵農村題材影視劇的創作、生產,主管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如,拍攝農村題材電影一旦立項,電影局將出資60萬元加以資助。對發行、放映好的農村題材電影,也按照拷貝數量、收視率高低實行獎勵制度。電影局製片處負責人周建東透露,今年,還將出台對農村科教片的扶持政策,優秀的農村科普片將獲得每本不低於75000元人民幣的補貼。
對於致力於農村題材影視劇創作的人才,主管部門也是大力扶持,給予他們充分地創作自由。許多知名影視導演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農村戲的創作之中,他們中既有老一輩導演張華勛、沈好放,也有新生代導演管虎、武斐等等。而趙本山、范偉、郭達、潘長江、雪村、高明、謝園、陳小藝等眾多大牌明星的加盟也將對收視率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小品演員趙本山、黃宏都破例獲得了導演資格。由趙本山參與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農村題材電視劇《劉老根》《馬大帥》,走進了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的黃金檔,深受觀眾喜愛,好評如潮;黃宏也自導自演了農村題材電影《25個孩子和一個爹》,受到了電影專家的好評。
「東北風」「西北風」: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中國東北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從《劉老根》到《馬大帥》,再到《聖水湖畔》,它以獨特的東北民俗民風、東北人直率豪爽,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和風趣、詼諧的東北方言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部農村題材電視劇《郭秀明》將山區的退耕還林、發展鄉村教育事業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搬上熒屏。真實生動地再現了郭秀明不顧病魔纏身,堅定地率領全村人民艱苦奮斗奔小康,以至以身殉職的感人事跡,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
據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副主任李汀介紹,現在已經製作出的農村題材電視劇都在自覺地拓寬思路,努力從方方面面反映出新時代的農村特色。從內容上看,涉獵了「三農問題」、農村反腐倡廉、農村黨群關系、干群關系、脫貧致富、計劃生育、農村教育、新型農業經濟、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等方方面面,避免了過去因內容大量雷同而在市場上撞車的情況;農村婦女也唱起了主角。如《江南情話》表現了改革開放中,農民自謀出路開展多種經營獲得效益的故事;《春暖花開》則聚焦農村亂收費的矛盾,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女人當家》把女人的傳統美德和新時代女性風貌完美融合,塑造了一位當代「李雙雙」……他總結說,這批農村戲都洋溢著時代精神,早幾年常見的過分渲染「落後、蠻荒、貧困」或是只抒寫田園牧歌式的農村景象的概念化創作越來越少了。隨著《湖上人家》、《春滿蘆話灣》、《黑土蒼天》、《深情的土地》等反映南方農村生活作品的推出,以往以東北和西北農村戲為代表的北方農村戲壟斷市場的格局也將被打破。
「用貼近農民生活的作品向農民傳播新知識新觀念,讓廣大的城市觀眾了解農村現實和民間文化」應該成為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者的創作準則和藝術追求。讓我們同廣大農民兄弟一起期盼未來的熒屏上會出現更多更優秀的農村劇,讓「農村風」越刮越猛。
E. 求一些東北農村微電影 例如四平青年 神馬四兄弟一二
類似的影片有《二龍湖浩哥》、《鬼馬狂想曲》、《阿獃與阿瓜》、《鄉村囧事》《小伙時代》、《屌絲男士》都屬於搞笑片子,祝你生活愉快
F. 東北農村題材電影
1、盲山
2007年中國導演李楊的一部電影,由黃璐等主演,盲山是將一種批判的眼光投向了中國長期不斷的社會問題——人口拐賣。
G. 有什麼好看的東北題材的老電影值得推薦
據說東北的《鄉村愛情》已經排到了十幾部了,從年輕的人,排到了年老,也是很不容易的。
並且這部劇,反映了東北農村的生活狀態,人民朴實的生活,挺能體現當下的東北夥伴的幸福狀態的。
H. 東北農村題材的電視劇有哪些(除了,鄉村名流,女人的村莊,金色農家)
夢醒五棵柳
美麗的田野
當家的女人
聖水湖畔
插樹嶺
鄉村愛情1、2
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一村之長
一鄉之長
劉老根1、2
女人和狗
《太陽淚》
馬大帥
籬笆牆、女人和狗
轆轤、女人和井
古船、女人和網
清凌凌淡水藍盈盈的天
柳樹屯
歡樂農家
福喜臨門
希望的田野
種啥得啥
都市外鄉人
農民代表
黨員二楞媽
喜耕田的故事
瓦廠地
永遠的田野
阿霞
太陽淚》
,《稻花飄香的季節》
,《好大一片天》,
《男兒本色》,
《山坳里的庄戶人家》
,《村官有話》.
《暖冬》.
<歡樂農家I II >,
<闖關東> ,
<插樹嶺 >
,<柳樹屯 >
<劉老根 >
<希望的田野>,
,<當家的女人 >
<美麗的田野 >
<種啥得啥>
<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都市外鄉人>
I. 有哪些農村題材的喜劇電影或電視劇啊(東北地區的)
有個農村題材的喜劇電影,講的是知青下鄉時候的事,文章演的,賊拉逗,叫《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