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高靜呂劇大全全集電影

高靜呂劇大全全集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29 16:44:48

⑴ 呂劇的代表人物

孫中新,1852—1930年,代表作《小姑賢》、《後娘打孩子》等。
時殿元,1863—1948年,代表作《王小趕腳》、《王漢喜借年》、《白蛇傳》等,綽號「時鴨蘭」,戲諺「聽得鴨蘭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崔心悅,1864—1946年,工青衣、花旦,代表作《王小趕腳》。
崔心慶,1866—1944年,同樂班、共和班著名琴師。
武春田,1869—1946年,同樂班、共和班著名琴師,車李班、范桿班創始人。
譚明倫,1880—1960年,參與創設了[四平][二板], 戲諺「聽說譚明倫上了台,顧不得穿那襪子鞋」,綽號「五頂網子全戴」 ,呂劇音樂的改革者。
宋立修,1883一1960年,工老生、小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矮子功」一絕,代表作《潘金蓮拾麥子》。
崔寶善,1884一1960年,工老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前秦班創始人,人稱「鐵嗓子」。
薛金田,1901—1973年,師承譚明倫,攻花旦、青衣,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蘭瑞蓮打水》、《秦雪梅觀畫》、等,戲諺「聽到旺相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郭福山,1900-1960年,師承譚明倫,呂劇「三座山」之一,人稱「大將郭福山」,在《秦雪梅觀畫》一劇中扮演的商林有「活商林」之稱。
李同山,1901年生,師承黃維范,攻小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田壽山,師承譚明倫,攻老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張榮重,1902—1986年,師承譚明倫,主攻青衣、小生,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小姑賢》、《坐樓》、《秦雪梅弔孝》等。
時克遠,1902—1979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藝名「脆甜瓜」,師承時殿元,又師譚明倫,工小生,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梁山伯與祝英台》、《光明大道》、《姊妹易嫁》等。
張傳海,1905—1979年,工老生,創造了[反四平],人稱呂劇「譚鑫培」,博興縣呂劇團創始人。
李同慶,1911—1972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彩旦、文丑,師承薛金田,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逼婚記》、《空棺記》等。
侯振南,1911—1981年,義和班主要演員,魯聲琴劇團創始人。
於廷臣,1918—2001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主工小生,藝名「筱白孩」、「大眼」,魯聲琴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等。
張艷芳,1940-1995年,呂劇表演藝術家,師承於廷臣,生旦凈丑無所不精,1949年從藝,人稱「九歲紅」、「小老藝人」,代表作《小姑賢》、《鴻鸞禧》、《逼婚記》等。
劉梅村,1914一1977年,著名導演編劇,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李二嫂改嫁》《穆桂英》等,挖掘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尚之四,1921-2001年,著名導演,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呂劇《李二嫂改嫁》、柳子戲《孫安動本》等。
林建華,1930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花旦,「呂劇三傑」之一,1951年從藝,代表作《井台會》、《小姑賢》、《鴻雁傳書》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郎咸芬,1935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老旦,「呂劇三傑」之一,人稱「呂劇皇後」,1953年從藝,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苦菜花》,曾獲金唱片獎、文華表演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李岱江,1933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小生,「呂劇三傑」之一,1953年從藝,代表作《借年》、《井台會》、《小姑賢》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張斌,1929-1968年,著名呂劇作曲家,初工小生,1951年從藝,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蔡文姬》、《打金枝》等。
劉奇英,1922年生,著名編劇,代表作《光明大道》、《沂河兩岸》、《豐收之後》等。
王俊英,1928年生,工老旦,代表作《兩壟地》、《李二嫂改嫁》、《半邊天》等。
楊瑞卿,1930年生,工老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半邊天》等。
李漁,1932年生,曾工小生,呂劇作曲家、著名琴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錢玉玲,1934年生,工花旦、彩旦,代表作《拾玉鐲》、《王定保借當》等。
王永昌,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紅雪》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丁博民,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雙玉蟬》等。
蘇智,1934年生,著名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玩會跳船》等。
劉艷芳,1935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借年》、《姊妹易嫁》等。
郭麗華,1938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小姑賢》、《劉海砍樵》等,戲諺「三天不喝茶,也看郭麗華」。
王筱梅,1940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曾拜師荀慧生,代表作《陳三兩爬堂》等。
王世元,1942年生,工小生,代表作《姊妹易嫁》,呂劇導演,代表作《苦菜花》。
董硯萍,1945年生,工閨門旦,代表作《桃李梅》、《姊妹易嫁》、《杜鵑山》等。
郎門群釵:高靜、胡靜華、劉玉鳳、楊春梅、秦霞、趙秀敏、史萍、趙靜、呂淑娥、呂學芹
林派傳人:郭愛琴、李君、王淑芝、韓美、郭清清
李派小生:李肖江、荊延國、張小忠、王增旭、張美娟、王鴿
十大名家:高靜、李萍、胡靜華、劉玉鳳、楊春梅、史萍、荊延國、董家嶺、李肖江、孫英傑
十大演員:呂淑娥、趙靜、王美霞、孔令文、蓋勇、郭清清、李霄雯、張明霞、張青
梅花獎演員:高靜、焦黎、劉玉鳳、呂淑娥
文華表演獎演員:郎咸芬、董家嶺、高靜、龔魯陽
中國戲劇節表演獎:李萍、高靜、孫英傑
中國藝術節表演獎:柏緒民、史萍
文華作曲獎:欒勝利、丁博民

⑵ 呂劇演員高靜丈夫是誰

高靜,1959年生,山東青島人,1979年參加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國家一級演員,省呂劇院演出一團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山東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其丈夫郎咸芬,和他同樣是呂劇演員兩人有一個兒子。

⑶ 山東省呂劇院高靜丈夫是誰

100%不是我

⑷ 高靜的高靜簡介


高靜畢業於山東省藝術學校呂劇表演專業,師從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郎咸芬。她扮相靚麗,音質清醇,表演細致入微,生動形象,極富感染力,成功塑造了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眾多舞台藝術形象,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先後在《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畫龍點睛》、《苦菜花》、《紅花椒綠山崗》、《石龍灣》、《補天》等劇目中扮演主要角色。高靜活躍在呂劇表演舞台上30多年,為促進呂劇藝術的繁榮發展,發揮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
高靜1992年榮獲上海戲劇表演女主角獎——「白玉蘭獎」;1999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表演獎」,文化部給予記大功一次;2000年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4年獲全國現代戲年會「優秀主角獎。她是全省文化系統優秀專業人才,1993年8月起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4年獲」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高靜1994年5月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1995年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1999年被評為省直機關」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省人事廳、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給予二等功獎勵;2003年被評為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是省七次、九次黨代會代表,省九屆、十屆政協委員。黨的十七大代表。

⑸ 呂劇是什麼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北部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於板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主弦)、揚琴、三弦、琵琶,稱「呂劇四大件」。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匯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1900年前後,呂劇被搬上舞台;1917年以後,呂劇班社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這一時期出現了聞名全國的郎咸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逼婚記》《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劇目。

鼎盛時期,全國有近百個專業呂劇院團,影響波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等省市。濱州市呂藝鎮被文化部評為「中國呂劇藝術之鄉」。

高靜、焦黎版呂劇《小姑賢》

呂劇由山東最主要的曲藝形式——山東琴書發展而來,最能代表山東風格,這已經在學界達成了廣泛共識。不過,呂劇作為戲劇形式,最早發源於哪裡,卻有著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認為是廣饒縣,有的人認為是博興縣,還有的人認為是膠東地區。普遍人認為是起源於廣饒縣。

⑹ 呂劇海派第三代傳人

第一代:林建華——我從1951年開始扮演李二嫂,演到1958年。我跟李二嫂是有緣分的,她走到今天依然有人喜愛她,我也感到高興啊!

第二代:郎咸芬——《李二嫂改嫁》改變了呂劇的命運,也改變了我的命運。

第三代:吳萍——我是從文革後期恢復呂劇《李二嫂改嫁》後開始演的,一直演到退休吧。現在聽說對這部戲進行壓縮了,我覺得很好。好戲曲應該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

第四代:高靜——《李二嫂改嫁》,每一句唱詞,每一個旋律都是經過精雕細琢的,那麼動聽,那麼美!看來我這輩子離不開呂劇了!

第五代:呂淑娥——14歲那年,我給林建華老師寫信,說:「如果我能見到你,如果我能學習呂劇,那該多好啊」,時至今日,唱了二十年,選擇呂劇我不後悔。

第六代:楊曉梅——演「李二嫂」這個角色是我的幸運,我會努力把她演好。如果可能的話,以後我也想做老師,帶學生,把呂劇一代代地延續下去,讓呂劇事業越來越好。

⑺ 呂劇李二嫂改嫁

呂劇《李二嫂改嫁》是改編自王安友的同名小說,由劉梅村、劉奇英、靳惠新、王昭聲、張斌編劇。呂劇《李二嫂改嫁》是1954年開始由當時的山東省呂劇團(現山東省呂劇院)排練演出的,至今已經演出兩千多場,舞台上的李二嫂至今歷時六代演員,分別是:第一代:林建華;第二代:郎咸芬;第三代:吳萍;第四代:高靜;第五代:呂淑娥;第六代:楊曉梅。電影版的呂劇《李二嫂改嫁》是由郎咸芬主演的。

閱讀全文

與高靜呂劇大全全集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午夜電影網站迅雷下載 瀏覽:701
英文經典電影動畫片 瀏覽:899
耀萊電影院兒童購票標准 瀏覽:955
共助電影完整版韓劇 瀏覽:992
查理基爾愛情電影 瀏覽:628
周星馳的第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51
抖音新年零電影票 瀏覽:779
頭後面有007是什麼電影 瀏覽:964
吳宇森黃秋生謝天華的電影大結局 瀏覽:862
日本純愛電影系列觀看圖片 瀏覽:565
電影摩根演員表 瀏覽:167
第29屆青龍電影節宋允兒 瀏覽:613
蜘蛛俠公開身份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66
電影電視劇網站大全瀏覽器 瀏覽:354
大上海電影電梯相遇的插曲 瀏覽:753
一部為兒子報仇的電影 瀏覽:974
滄州華北電影院的票價 瀏覽:895
訓什麼電影 瀏覽:23
電影不穿內衣圖片 瀏覽:670
八十年代國產大尺度電影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