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童星出身,演孫悟空比演高小姐更出色,一人串聯三大名著,她是誰
王忠信和何晴是兩位演過四大名著影視劇的演員,同時,還有兩位演員也就差一部達到這個成就,一位是演了《三國演義》張遼、《西遊記續集》玉帝和《水滸傳》盧俊義的王衛國。
另外一位則是出演了山東版《水滸》閻婆惜、《西遊記》高翠蘭和《三國演義》鄒氏的魏慧麗。
如今的魏慧麗已經六十多歲,但她不論是容顏還是氣質和狀態依然顯得很年輕,堪稱不老的女神。
也許不管過多久,魏慧麗飾演的高小姐、閻婆惜和鄒氏,當然還有小翠,依然是我國影視劇的經典角色,因為想找到如此完美的演員已經很難了。
㈡ 知否:小鄒氏身為妾室卻有誥命加身,為何還要欺負張桂芬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張桂芬一出場,就自帶光環。她的家世背景非常顯赫。在原著里,她的父親是英國公,頭上有四個哥哥。母親懷她時已是高齡產婦,被人嘲笑是「老蚌生珠」。英國公夫婦才不在意這些酸溜溜的嘲諷,對這個老來女非常稀罕。
張桂芬少女時代備受家人寵愛,為人聰慧,但脾氣大,心氣也高。大鄒氏和張桂芬,是沈從興的兩任妻子,不過,一個是前任,一個會後任罷了,沈從興從來不是負心涼薄之人,恰恰相反,沈從興太重感情,對慘死的大鄒氏,一直念念不忘。
姐姐的死是給她換來的尊貴的身份,但她卻過於仗著自己的身份行事。對內她霸佔著姐姐的孩子,排擠張家大娘子,甚至想害她難產來爭奪大娘子的位置。對外她利用沈家的地位處處為鄒家牟利,絲毫不把沈家的利益放在心上。
小鄒氏如果只是個物質女,那也可以安享一生榮華,奈何她的貪心最終害了她。小鄒氏錯把沈從興的愧疚當成愛,還以此為籌碼有恃無恐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終落個害人不成終害己的下場。
㈢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美女
1、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為拯救漢朝,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統治,受王允所託,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計(連環美人計),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成功地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
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去世後被追封為皇後,陪葬於蔣陵,開啟皇帝追封妃妾為後的最初案例。
㈣ 鄒氏祖先起源於哪裡
1、源於姚姓,姚姓之鄒:舜帝,姚姓。舜擅長占卜預測,亦稱姚舜。姚地大概在今河南濮陽東的濮城鎮。舜帝後裔姚姓族人開創建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參見舜文化,虞舜文化。明朝姓名名典《姓觽》:鄒國,舜後,姚姓。是殷(商朝)的諸侯國,鄒國古城在今山東鄒城東南的古鄒城。春秋初,鄒國為曹姓鄒人所奪,鄒人被迫遷到今山東鄒平南,後為齊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稱鄒姓,姚姓之鄒的歷史至少也有3500年,是最早的鄒姓。
2、源於曹姓,出自戰國時期魯穆公所改設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顓頊的後裔曹挾建立了鄒國,又稱鄒婁國,初建都於鄒(今山東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遷都於繹(今山東鄒縣紀王城)。
3、源於子姓,出自多部」鄒氏宗譜「」鄒氏源於軒轅,舜賜子姓於契,受封於商「,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的封地鄒邑,屬於以居邑名為氏。據《史記·殷本紀》及《元和姓纂》所載,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亂後,約前1046年把商丘附近地區分封給紂王的庶兄長微子啟,建立宋國,都於商丘(今河南商丘)。此源流早於曹俠後裔數百年,為主要來源,約占鄒姓百分之七十以上。
4、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鄒佳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滿清入關,把鄒城鄒姓大戶人家殺盡,佔地把族人改成漢姓,同時貶低鄒國把所有歷史書纂改為侏國。據史籍《八旗通志·列女傳》記載:滿族鄒佳氏,亦稱組佳氏,滿語為Joogiya Hala,世居鐵嶺(今遼寧鐵嶺),屬於滿族老姓之一。
鄒姓名人:
1、鄒皙:春秋齊國將軍(曼父父親),征宋敗北戰死(同族兄弟孔子父親叔梁屹逃回)。
2、鄒嵩:戰國秦昭襄王時期都騎尉,後升兵部侍郎。
3、鄒忌:鄒氏家族在戰國時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說齊威王,後被任為相國。他曾勸說齊威王納諫,導致齊國實力加強。鄒忌諷齊王納諫。
4、鄒衍:亦作騶衍,春秋戰國時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陰陽家、士大夫。他學究天人,雄於辯口,號「談天衍」。創五行始終說。「深觀陰陽消息」,藉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鄒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記·卷七十四》說鄒衍著有「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第十》陰陽家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㈤ 三國演義 鄒氏 扮演者是誰
在94版的《三國演義》中魏慧麗飾鄒氏
魏慧麗,1955年11月21日出生於山東濟南,畢業於山東省戲曲學校,京劇花旦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在校學習期間,就曾參加過山東省京劇團。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創作演出,後分配山東省京劇院。成為該院的主要演員之一。 先後師從俞硯霞、尚長林、李玉茹等諸多名家,1993年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進修。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山東省政協委員。曾任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委員。
魏慧麗代表作品有《紅娘》、《春草闖堂》、《金玉奴》、《西遊記》
㈥ 86版西遊記中高小姐的扮演者是誰
86版《西遊記》中高翠蘭高小姐是由魏慧麗扮演的。
魏慧麗 ,1955年11月21日出生於山東濟南,畢業於山東省戲曲學校,京劇花旦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演藝經歷
1980年,在山東省青年演員匯演表演,榮獲"一等獎"。
1983年,魏慧麗在電影《精變》中飾小翠,同年在《山東版水滸》中扮演閻婆惜。同年,被授於山東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6年在經典電視劇《西遊記》中飾演高翠蘭。
1987年,在山東省優秀青年演員中,榮獲"玲瓏金杯"獎。
1988年,在第八屆"飛天獎"連續劇,榮獲"特別獎"。
1993年,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進修。
1994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飾演鄒飾。
1995年10月,分別在西班牙、葡萄牙舉辦的國際藝術節中演出《霸王別姬》,榮獲"二等獎"。
1996年在電視劇《東周列國》中飾演顏氏
京劇代表作品
《紅娘》、《春草闖堂》
擔任職務
中國戲曲家協會會員。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山東省政協委員。
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委員。
㈦ 姓鄒的名人有哪些
1、鄒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奧運冠軍,中國男子拳擊隊48公斤級拳擊運動員,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師,上海市拳擊協會會長。
㈧ 三國演義女演員
蜀漢部分
孫彥軍飾劉備 許娣飾糜夫人(官渡) 王璐瑤飾糜夫人(赤壁)
伊淑芳飾甘夫人(官渡) 郭淑萍飾甘夫人(赤壁) 趙越飾孫夫人(孫尚香)
陳婧飾童年劉禪 李華彤飾青年劉禪 李鐵飾中年劉禪
魯繼先飾老年劉禪 陳旭飾劉諶 壯麗飾崔夫人
尹力飾劉琦 梁振亞飾劉璋 趙振平飾劉封
唐國強飾諸葛亮 包海龍飾諸葛瞻 石霓飾諸葛均
王洪武飾黃承彥 祝士彬飾龐統(赤壁) 金書貴飾龐統(耒陽/川中)
時來群飾法正(成都) 張民甫飾法正 陸樹銘飾關羽 陳兵飾關平
李威飾青年關興 顧建榮飾中年關興 李靖飛飾張飛
遲國棟飾張苞 張山飾青年趙雲 楊凡飾青年及中年趙雲
侯永生飾老年趙雲(南征北戰) 王洪濤飾黃忠 葉鈞飾黃忠(入川)
喬琛飾黃妻 安亞平飾馬超 陳關欣飾青年馬岱 李保安飾呂凱
李建平飾中年馬岱(南征北戰) 張天舒飾青年姜維(南征北戰) 樊志起飾中年和老年姜維(三分歸一)
張登橋飾姜維母 王文有飾嚴顏(巴郡) 林中畢飾嚴顏(天盪山)
劉威飾魏延(襄陽/長沙及江陵) 王曉穎飾魏延(入川) 王紹文飾魏延(川中)
王心海飾魏延(南征北戰) 崔岱飾王平 芒萊飾廖化(千里走單騎)
陳之輝飾廖化(水淹七軍/三分歸一) 杜文祿飾廖化(南征北戰) 張治中飾馬謖
劉潤成飾周倉 李弘飾費禕 姬崇恭飾鄧芝(使吳) 李志毅飾鄧芝(北伐)
洪希邁飾郗正 魏德山.飾杜瓊 郭家慶飾孫乾(官渡)
夏均寅飾孫乾(赤壁) 劉龍濱飾伊籍(赤壁) 王輝飾伊籍(荊州/成都)
朱秉謙飾糜竺(徐州) 任東升飾糜竺(荊州) 楊乃煌飾糜竺(荊州)
安基飾簡雍 劉宏坤飾蔣琬 張勤飾許靖 王志強飾李恢
王忠信飾秦宓 王德林飾黃權 隗和國飾糜芳
張楠飾孟達 張炬飾張松 劉傑飾譙周(南征北戰) 王鳳文飾譙周(三分歸一)
王顯和飾馬良(荊州) 李平飾馬良(荊州/成都) 莫·道爾基飾張嶷
張浩飾馬忠 齊文強飾張翼 李世才飾吳班
孟憲禮飾楊儀 袁利堅飾高翔 張世軍飾陳式
曾革飾黃皓 李保安飾李福 遲重根飾王甫
韓新民飾趙累 司耕田飾楊鋒 胡戰利飾孟獲
李冬果飾孟優 李延魁飾孟節 李雲娟飾祝融夫人
劉赫飾朵思大王 秦寶林飾董荼那 葉金森飾胡班
魏德山飾范疆 李寶華飾趙范 蓋克飾趙范嫂樊氏
白利衛飾裴緒 薛勇飾裴元紹
東吳部分
吳曉東飾孫堅 陳秀英飾吳太夫人 俞若娟飾吳國太
林默予飾吳國太 濮存昕飾孫策 惲漿錚飾孫權幼年
吳曉東飾孫權 潘粵明飾孫休 周繼偉飾張昭
洪宇宙飾周瑜 龔麗君飾大喬 何晴飾小喬
江金飾喬國老 曹力飾魯肅(赤壁) 馬玉良飾魯肅(柴桑)
宋邦桂飾魯肅(荊州) 郭沫浪飾呂蒙(赤壁) 張京海飾呂蒙(荊州)
初國良飾呂蒙(白衣渡江) 高飛飾陸遜 李洪濤飾太史慈
吳桂苓飾黃蓋(壽春) 許福印飾黃蓋(赤壁) 閆懷禮飾程普(壽春)
陳惠良飾程普(赤壁) 韓東飾甘寧(赤壁) 張玉海飾甘寧(百騎劫營)
任萌飾程咨 王奕飾丁奉 楊寶和飾老年丁奉
尹偉飾周泰(曲阿) 張瑩飾周泰(赤壁) 朱軍飾韓當
楊勝雁飾蔣欽 王剛飾凌統(赤壁) 韓增祥飾凌統(合肥)
張啟成飾潘璋(赤壁) 黑水寬飾潘璋(虓亭) 種玉傑飾諸葛瑾(赤壁)
汪兆桂飾諸葛瑾 何冰飾諸葛恪 張喜前飾闞澤
啜二勇飾呂范 楚建富飾步騭 王鷹飾薛綜
趙丕玉飾陸績 李譚飾嚴畯 王勉之飾張溫
董九如飾程秉 李燕平飾顧雍
晉國部分
呂鎖森飾司馬望 唐振環飾司馬懿(青年) 魏宗萬飾司馬懿
李赤尤飾司馬昭(少年) 高蘭村飾司馬昭 潘引來飾司馬師(少年)
雷鐵流飾司馬師 韓青飾司馬炎 韓新民飾賈充
王鷹飾邵悌 劉英魯飾陳泰 趙丕玉飾丘健
蔣崇俠飾胡烈 齊健波飾胡淵 鄭緒飾師纂
鄭大鵬飾王韜
曹魏部分
鮑國安飾曹操 李鳳英飾卞氏 楊俊勇飾曹丕
王良波飾曹植 王光輝飾曹睿 安志懿飾曹芳
姬晨牧飾曹髦 汪涵飾曹奐 鄭強飾曹真
康銘飾曹爽 孫振才飾曹訓 遲重根飾曹羲
邰祖輝飾曹仁 巴拉珠爾飾曹洪 巴拉珠爾飾夏侯敦(官渡)
魯建國飾夏侯敦(赤壁) 錢玉林飾夏侯淵 焦玉成飾夏侯尚
石天生飾夏侯霸(在魏) 沈雙存飾夏侯霸(歸蜀) 王基明飾夏侯懋
楊立新飾夏侯傑 徐少華飾張遼(官渡) 張亞坤飾張遼(赤壁)
王衛國飾張遼(合肥/逍遙津) 田野飾張虎 霍爾查飾徐晃(官渡)
劉洪林飾徐晃(赤壁) 尼格木圖飾徐晃(戰馬超) 謝東飾徐晃(戰關羽)
王建國飾許褚(官渡) 盧映飾許褚(赤壁) 陳之輝飾許褚(戰馬超)
韓東飾許褚(洛陽) 王化南飾張郃(定軍山) 邢國洲飾張郃(祁山)
芒萊飾高覽 張甲田飾典韋 畢力格飾文聘 斯琴畢力格飾於禁(宛城)
齊克健飾於禁(樊城) 張英武飾李典(官渡) 桑寶飾李典(赤壁)
沈龍飾樂進 張元鵬飾龐德 楊子斌飾韓浩 霍爾查飾劉岱
芒萊飾王忠 蔣愷飾郭嘉 澹臺仁惠飾徐庶母
翟萬臣飾徐庶 戴敬國飾程昱(官渡) 於連増飾程昱(赤壁)
徐永亮飾賈詡(洛陽) 李緒良飾賈詡(宛城) 顧嵐飾荀彧
於家乃飾荀攸 馬玉森飾劉曄 魏憲飾劉曄
周惠林飾毛玠 馬興躍飾辛毗 鈕荼亮飾陳珪
王長立飾陳登 馬吉春飾蒯越 劉義飾蔣濟
王幼童飾許允 常玉平飾郭淮(南征北戰) 孫啟成飾郭淮(三分歸一)
劉庚飾鍾繇 管越飾鍾會 劉毓濱飾黨均
王洪光飾鄧艾 吳文慶飾鄧忠 張世軍飾陳群
石小滿飾許攸 畢彥君飾楊修 王濤飾陳琳
宋戈飾華歆 周舟飾蔣干 董驥飾王朗
尹華生飾張緝 郝躍國飾夏侯玄 張洪英飾王經
李松橋飾崔諒 高小寶飾楊陵 秦寶林飾馬遵
李世才飾郝昭 齊文強飾費耀 幺岳飾蔡瑁
李小舟飾蔡中 李化飾蔡和 朱德倉飾張當
楊軍飾孫禮 楊艾夫飾李勝 文毫飾桓范
許鴻達飾蘇越 張平飾成濟 蘇德斯琴飾孟坦
莫歧飾王植 劉立偉飾秦琪 張旭廷飾羌王迷當
段煉飾俄何燒戈 姬崇恭飾師勖 汪瑞飾胡遵
陳長龍飾秦良 洪宗義飾吳押獄 劉力飾吳妻
張福元飾王垕
東漢部分
馬精武飾張寶 呂中飾董太後 鄭天煒飾何太後
張福元飾何進 朱峰飾漢少帝 尹申飾少年漢獻帝
蘇可飾青年漢獻帝 鮑大志飾中年漢獻帝 楊兆權飾盧植
韓新民飾鄭泰 劉龍飾董承 施長金飾王子服
秦昭飾蔡邕 譚宗堯飾王允 丁志誠飾吉平
劉建為飾伍孚 芮麗容飾丁原 里坡飾董卓
畢彥君飾李儒 嚴燕生飾李肅 張光北飾呂布
劉岩飾呂布之女 陳紅飾貂蟬 高寶寶飾嚴氏
李建義飾青年陳宮 修宗迪飾中年陳宮 陳友旺飾袁術(討董)
王福生飾袁術(壽春) 洪宇宙飾袁紹(討伐董卓) 李慶祥飾袁紹(官渡)
鄧曉光飾袁譚 韓善續飾張綉 魏慧麗飾張綉嫂鄒氏
王顯飾審配 姜彤飾審榮 王志強飾沮授
張連仲飾田豐 郭壽陽飾郭圖 謝加起飾顏良
蘇德斯琴飾韓猛 周萬紅飾淳於瓊 黃文俊飾馬騰
王奕飾韓遂 張達飾劉表 劉曉媚飾蔡夫人
梁遲飾劉琮 張瞳飾陶謙 鄭榕飾孔融
馬玉良飾張魯 王忠信飾伏完 黃小力飾韓玄
薛文成飾鮑隆 陳之輝飾鮑信 劉紹春飾鮑忠
周中和飾張任 劉宗仁飾劉璝 劉建偉飾楊松
蘇民飾司馬徽 趙小川飾崔州平 馬書良飾石廣元
嚴鳳歧飾孟公威 王忠信飾華佗 狄鳳程飾督郵
劉樺飾潘鳳 佟小虎飾秦慶童 孫傑飾許貢
吳剛/王剛/劉樺飾許貢三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