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山佛諭演出來時間
親,晚上7:30開始哦,你可以:
五點,小夥伴們招金舜和集合停車;
五點半,吃個奢華的巴西烤肉自助餐;
七點,坐著觀光車到達羅山;
七點半,觀看《金山佛諭》;
還有以下優惠:
1.免費停車位
憑《金山佛諭》觀影票,到酒店消費,享受近千個免費車位,「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沒車位了」!
2.免費觀光車接送
憑觀影票,到酒店消費,享受景區內觀光車免費接送,讓您倍兒有面兒!
3.贈送免費坐墊
憑觀影票,到酒店消費,免費贈送觀影坐墊,讓您舒舒服服看戲,「小夥伴們,對自己的屁股好點兒,別凍著哦」!
4.享受會員優惠
憑《金山佛諭》觀影票,到酒店巴烤餐廳用餐者,享受會員優惠。
⑵ 求鎮江旅遊景點大全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鎮江旅遊景點大全排名: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西津古渡街、茅山風景名勝區,這些都比較值得去。
1、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
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鎮江市沿江南岸,具有「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
茅山風景秀麗,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還有眾多星羅棋布的廳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種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風格。著名景點茅山頂宮、印宮、華陽洞、喜客泉、新四軍紀念館、神奇紀念碑。
⑶ 金山活佛的營救營長
當張營長正在金山寺前,興高采烈,談笑他今天表演的傑作很滿意,不一會就成為階下囚似的捆綁押來,也可說是樂極生悲了。在路上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可是給帶到師長前面一看,師長滿面殺氣,手槍已經拿出擺在身邊桌上。還有師長夫人也是怒不可遏的一邊坐著,還有他所認為是瘋和尚的金山活佛,也笑容滿面的坐在特別座上。師長不等張營長站定,把桌子一拍,大聲喝罵道:「槍斃你,你們把他拉出去槍斃!」這時的張營長已經嚇得面無人色。活佛趕快走到師長前跪下去,向師長磕頭求情說:「不可以,不可以,千萬不可以,師長!我們佛教徒,是蜎飛無損的,怎能因我的事殺人呢?請師長看在我的份上,饒了他罷!」說了又是磕頭。這時師長趕緊上前扶起活佛,連說:「不敢當,不敢當。」師長太太也來把活佛扶上座位,連說:「罪過,罪過,你老人家這樣,把徒弟折死了呢!」師長經過活佛求情,也就把槍決張營長的念頭息下來,一定要捆打一百下軍棍。左右才把張營長翻在地上打了三五十下屁股,活佛又跑上前去從左右手中把軍棍奪取下來,再向師長苦苦的求情。師長不得已,只好把營長放下來,立正那裡,加以訓斥的說:「今天你這條狗命,全賴這位活佛救活的,不然你今天一定活不了的。他老人家真是佛心,菩薩心腸。你自己想想,你所下的毒手,你給活佛的侮辱,他與你有什麼過不去的仇恨,三番兩次的你對他要加害凌辱。第一次你派人暗中從高山上把活佛打下山澗,想把他害死;第二次你又無辜加以毒打,要置他於死地。如果活佛是普通的和尚,早就死在你的手上了。今天你又這樣的惡作劇,這是人做的事嗎?你是人嗎?」師長氣不過,走上去重重的打了張營長兩記耳光,繼續說:「今天不是我太太看見,恐怕你還有四次五次凌辱迫害呢!你這狗才,你是要害死活佛。你知道他是什麼人?不但我的太太是活佛的徒弟,就是我們軍長的夫人也是拜這位活佛做師父的,他的皈依徒弟做大官的很多。連現在黨國元勛、革命先烈黃興夫人黃宗漢女士也是活佛的徒弟。她們甘心她們的師父無辜的遭人欺侮凌辱嗎?我們軍隊駐在金山寺,你真的把金山活佛害死了,我的命恐怕要丟在你的手上呢!你想想,這是你應該做的事嗎?我雖不是佛教徒,可是我同情佛教的偉大、慈悲、忍辱、和平、智慧,這是任何宗教所不及的。你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你們也高喊博愛、自由、平等的口號,你們也說愛你的仇敵,這都是騙人的謊言!不然,難道你做的這些事,是一位基督徒應做的嗎?你看看活佛,活佛有這些大官和大官的夫人拜他為師,他從沒有仗勢欺人。不但不去欺人,他自己遭人家毒打凌辱,他還是不肯報復的。你也是宗教徒呀!當了這么一個小小的營長,憑什麼勢力要欺人、害人?你不但丟了我們軍人的臉,也丟盡了你們基督教的面子呢!宗教的目的要勸人向善的,只要與人有利益,就要舍己利人,你這樣的行為配做宗教徒嗎?」
張營長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瘋和尚有這樣了不起,連革命先烈黃克強的夫人都是活佛的徒弟。經過師長這一頓痛罵,嚇得全身發抖,過去狂妄的夢也給擊醒了。師長隨時下了手令:「張營長關禁閉一月,職權暫由副營長代理。」自從張營長被關禁閉以後,活佛是不斷的向師長說情,並親自跑去看張營長,用好言安慰他。終於只關了五天,又給活佛把張營長營救出來,並且仍然恢復他的營長的職位。當張營長從緊閉室內釋放出來,師長對他說:「你這次不死,仍能再當營長,完全是金山活佛再三的向我苦苦為你請求。他是本著佛教捨己救人的精神,希望你回去後要好好的想想。你也是一個宗教徒,去罷。」
張營長經過這一次打擊,不但改變自己的個性,甚至連他過去所信仰的宗教也發生動搖。回到金山寺,找到了金山活佛,當著很多人,跪拜在活佛面前,痛哭流涕的懺悔他過去的過錯。活佛把他從地上扶起來說:「這干什麼!快不要這樣,旁人看到不好看。」佛教的精神是怨親平等,施恩不望報的,因此金山活佛在第二天一早又飄然離去了。
⑷ 推薦幾本佛教的書
釋迦牟尼佛傳,印光法師開示,印光大師(1861~1940)是清末民初著名高僧,少習儒學,喜研程、朱,嘗闢佛、老;
後因病困擾,偶讀佛書,頓釋諸疑,始知佛法之高深,悔悟闢佛之無知,乃棄理學家知見,皈依佛門潛心研修。
⑸ 金山活佛的生平簡介
妙善法師
性別:男
國家/區域:中國
生日:未知
行業/職務:和尚/導師他生活簡單,與人無愛亦無憎,不好名,不喜功,在金山數十年,先在藏經樓任藏主,最後幾年請書記單。一生的奇行異事,盛傳於世。
他常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跑到山上念佛,引吭高唱「誰念南無阿彌陀佛」,語音與腔調,凄清悠揚,在幽闇寂靜的山嶺間,聲聲傳來,令人心有戚戚焉。
他的衣裝極為簡單,不論嚴寒盛夏,只是一衲在身,別無長物。飲食不僅是粗茶淡飯,不揀美惡,甚至連果皮、字紙、花生殼,都可以撿來吃。他一生不倒單,在金山寺雖住了二十七年,未曾占據一寮、一單,每到夜晚,任何處所,雙腿一盤,就可以參禪入定。他逢人便磕頭,自稱「弟子」。平常除了打坐參禪外,就是在外游化,藉著為人治病,替金山寺募化齋米。
活佛為人治病所顯出的神通妙用,最為世人津津樂道。他為人治病時,既不把脈,又不開方,只用雙手在病人患部搓揉。如果有人生瘡疤,他就用舌頭在瘡疤上舐吸膿血;如果是內病,他就用口水、痰吐、鼻涕,或在身上搓出汗垢泥團,給病人吃,並說:「這是萬靈丹,配水服用就可以了。」神奇的是,他的「萬靈丹」都治癒了各種的疑難雜症,因此「活佛」的尊稱就愈傳愈遠了。
有一次,一位小姐害了一場怪病,去找金山活佛醫治。這位小姐喉嚨有一口痰卡住,吐不出也咽不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金山活佛叫小姐張開嘴巴,伸手到她口中把那口痰取出來,便囫圇吞了下去,還邊嚷著說:「這么好吃的美味珍餚竟然不吃!」活佛在金山寺掛錫期間,為人治病,度人無數,對金山寺有很大的貢獻。一九二八年,河北鬧旱災、河南蝗蟲害,大江南北也到處起飢荒,金山常住更是陷入粥少僧多的困境。金山活佛便運用他不可思議的治病神通,不到數天,向各地化緣五六百擔白米,才渡過了難關。
金山寺的原任住持太滄老和尚和他是好友,有一天,太滄老和尚和金山活佛在大眾浴室共浴,太滄老和尚知道金山活佛的靈異事跡,救人無數,便請求說:「佛爺!請發慈悲心,救我母親多年的胃病。」金山活佛聽了之後,順手舀起一瓢大眾洗過的污垢水說:「這碗般若湯,讓你母親一喝,可以消除百病。」太滄老和尚面有難色,又不便發作,心中嘀咕著:「玩笑未免開得過火了,這洗澡水怎能喝呢?」金山活佛好像有他心通一樣,笑著說:「所以我說不要找我看病,我給你的是般若湯,你卻把他當洗澡水,有什麼辦法呢?」
一九二九年,金山活佛赴緬甸仰光弘化,一九三五年,圓寂於該地。他是在洗澡時,站立著沖涼而入寂的,別人想拉也拉不倒,世人以為這是他要成就一生不倒單的大願力所致。
⑹ 佛教經典書籍
玄奘所取佛經
阿含部一部
(1)124《緣起經》1卷,龍朔元年(661)
般若部二部
(2)220《大般若波羅密多經》600卷,顯慶五年至龍朔三年660—663
(3)251《般若波羅密多心經》l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華嚴部一部
(4)289《顯無邊佛土功德經》l卷,永徽五年(654)
寶積部二部
(5)310(十二)《菩薩藏會)\《大菩薩藏經》20卷,貞觀十九年(645)
(6)367《贊凈土佛攝受經》(即《阿彌陀經》l卷,永徽元年(650)三譯
涅梁部一部
(7)390《佛臨涅染記法住經》1卷,永徽三年(652)
大集部一部
(8)411《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10卷,永徽二年(651)
經集部十四部
(9)436《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1卷,永徽二年(651)
(10)450《葯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1卷,永徽元年(650)三譯
(11)476《說無垢稱經》6卷,永徽元年(650)七譯
(12)515《如來示教勝軍工經》1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13)592《天請問經》l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14)648《寂照神變三摩地經》1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15)676《解深密經》5卷,貞觀二十一年(6村)再譯。
(16)680《佛說佛地經》l卷,貞觀十九年(645)
(17)689《甚稀有經》l卷,貞觀二十三年(649)三譯
(18)691《最無比經》1卷,貞觀二十三年(649)再譯
(19)714《緣起聖道經》1卷,貞觀二十二年(648)六譯
(20)717《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2卷,永傲元年(650)再譯
(21)765《本事經》7卷,永徽元年(650)
(22)840《稱贊大乘功德經》l卷,永徽五年(654)
密教部九部
(23)918《諸佛心陀羅尼經》1卷,永徽元年(650)
(24)1034《咒五首》
(25)1071《十一面神見心經》1卷,顯慶元年(656)
(26)1094《不空國索神咒心經》1卷
(27)1162《持世陀羅尼經》1卷
(28)1360《六門陀羅尼經》1卷
(29)1363《勝幢臂印陀羅尼經》1卷,水做五年(654)
(30)1365《八名普密陀羅尼經》1卷,永徽五年(654)
(31)1396《拔濟苦難陀羅尼經》1卷,永徽五年(654)
律部二部
(32)1499《菩薩戒揭磨文》彌勒說1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33)1501《菩薩戒本》彌勒說1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釋經論部一部
(34)1530《佛地經論》親光菩薩等造,7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毗曇部十三部
(35)1536《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舍利子說,20卷,顯慶五年至龍朔三年(660-663)
(36)1537《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大目乾連造,12卷,顯慶四年(659)
(37)1539《阿毗達磨識身足論》提婆設摩造,16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38)1540《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世友造,3卷,龍朔三年(663)
(39)1542《阿毗達磨品類足論》世龍造,18卷,顯慶五年(660)
(40)1544《阿毗達磨發智論》過多衍尼子造,20卷,顯慶二年至五年(657-660)
(41)1545《阿毗達摩大毗舉沙論》五百羅漢等造,Zto卷,顯慶元年至四年(656—659)
(42)1554《入阿毗達磨論》塞建陀羅造,2卷,顯慶三年(658)
(43)1555《五事毗婆沙論》法救造,2卷,龍朔三年(663)
(44)1558《阿毗達磨俱舍論》世素造,30卷,永徽二年(651)
(45)1560《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領》世親造,1卷,永徽二年(651)
(46)1562《阿毗達磨順正理論》眾賢造,80卷,永做四年至五年(653—654)
(47)1563《阿毗達磨藏顯宗論論》眾賢造40卷
中觀部三部
(48)1570《廣百論》1卷,永徽元年(650)
(49)1571《大乘廣百論釋論》聖天本,護法釋,10卷,永徽元年(650)
(50)1578《大乘掌珍論》清辨造,2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瑜伽部十九部
(51)1579《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100卷,貞觀十九年至二十二年(645-648)
(52)《瑜伽師地論釋》1卷,最勝子等造,永徽六年(655)
(53)1585《成唯識論》護法等造,10卷,顯慶四年(659)
(54)1586《唯識三十頌》世親造,1卷,貞觀二十二年(648)
(55)1590《唯識二十論》世親造,1卷,龍朔元年(661)
(56)1594《攝大乘論本》無著造,3卷,貞觀二十二年(648)
(57)1597《攝大乘論釋》世親造,10卷,貞觀二十二年(648)
(58)1598《攝大乘論釋》無性造,10卷,貞觀二十二年(648)
(59)1600《辯中邊論》世素造,3卷,龍朔元年(661)
(60)1601《辯中邊論頌》彌勒菩薩造,l卷,龍朔元年(661)
(61)1602《顯揚聖教論》無著造,l卷,貞觀十九年(645)
(62)1603《顯揚聖教論頌》無著造,l卷,貞觀十九年(645)
(63)1605《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無著造,7卷,永徽三年(652)
(64)1606《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安慧操,16卷,貞觀二十年(646)
(65)1609《大乘成業論》世親造,1卷,永徽二年(651)
(66)1612《大乘五蘊論》世素造,1卷,貞觀二十一年(647)
(67)1614《大乘百法明門論》世素造,1卷,貞觀二十二年(648)
(68)1615《王法正理論》彌勒造,1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69)1624《觀所緣緣論》陳那造,1卷,顯慶二年(657)
論集部二部
(70)1628《因明正理門論本》大域尤造,貞觀二十三年(649)
(71)1630《因明入正理論》商揭羅主造,1卷,貞觀二十一年(647)
史傳部三部
(72)2030《大阿羅漢難提多羅所說住法記》l卷,
(73)2031《異部宗輪論》世友造,1卷,龍朔二年(662)
(74)2087《大唐西域記》12卷,貞觀二十年(646)
事匯部一部
(75)2138《勝宗十句義》慧日造,1卷,貞觀二十三年(649)
以上共計七十五部一千三百四十六卷,成書之年,系按梁任公之《佛典之翻譯》;然其中《大阿羅漢難提多羅所說住法記》梁任公為永徽九年,唐高宗李治於永徽六年(655)即改元顯慶,明顯有誤,待考。
⑺ 佛教最經典、最值得讀的書是哪本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⑻ 推薦幾本佛教的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在迷茫的時候看的兩部佛經,建議配合講解看,看字面意思容易產生誤解,網路里就有。或者可以看看沈家楨博士的《金剛經的研究》,科學家講解的更適合我們現代人看。還有:聖嚴法師講心經《心的經典》、聖嚴法師講金剛經《福慧自在》。南懷瑾居士的《金剛經說什麼》。都是很好的講解。絕對足夠破煩惱城。
其他的佛經還有《地藏菩薩本願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說阿彌陀經》、《佛說十善業道經》、《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大悲咒》(我最近就在持誦,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很喜歡)、《六字大明咒》又稱《觀音心咒》。這些都是流傳的比較廣泛的經咒,您都可以看看。祝六時吉祥 轉煩惱為菩提。阿彌陀佛!
⑼ 鎮江金山介紹
金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它是以"京口三山"之首,位於鎮江市區西北部,北回歸線以北。有44米高, 520米周長,原是揚子江中的唯一島嶼,"萬川東注,一島中立",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稱。宋朝沈括的"樓台兩岸水相連,江南江北鏡里天"的詩句,就是對當年金山的寫照。金山佛寺建築風格獨特,依山而造,殿字廳堂,亭台樓閣,椽木棟接,相比相銜,丹輝碧映,加上慈壽塔聳立於金山之巔,拔地而起,突兀雲天,使整個金山彷彿就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寺廟,構成了一種金碧輝煌"寺裹山"的奇特風貌。
中文名
金山風景區
地理位置
鎮江市區西北部
主要景點
法海洞、妙高台
開放時間
6:00—18:00
氣候類型
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