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好看嗎科幻邏輯性如何
騙中國年輕人可以。邏輯性一般。科幻一般是存在未來科技發展的邏輯的,如果你「科幻」的東西,根本就不是科學在將來可邏輯實現的,則你這「科幻」應當歸到玄幻類,甚至叫「聊齋」類里,在科幻里混就不合適了。
有大批《三體》粉,當別人指出你這「科幻」的致命缺陷時,他們都用「科幻嘛,別當真,這就是文學藝術,講人性、倫理、道德而已,又不是創造科學」話來反駁。
你這問題是想讓我說「好話」的。我看過《三體》大部分(後來網上要錢,我就不看後半部分了),這個《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都沒看過,但看過「牛人」、「神人」們的介紹,感覺這個科幻作品就是把現在的科學常識,「延伸」搬移到作品中而已,即就是給地球按個巨型火箭,就像中國明朝人萬戶,給自己屁股上裝火箭升天一樣的「想像力」。
用「大火箭」加木星「引力彈弓」也沒法讓地球流浪。太陽系內部的所有星體的角動量總和是個守恆量。用「內部動量」,最多使星系時空拓撲形變,也就是讓地球軌道變成「更長橢圓」而已,就是太陽系內的角動量在總和下「加加減減」而已。
就算你讓地球「流浪」了,你是想保護人類,讓人們生存下去,實際上,「地球流浪」反而是讓人類滅絕的更快。人類在沒有太陽的情況下,與沒水的情況差不多一樣滅絕的迅速。
所以,人類真的哪天需要「浪跡天崖」,而又真能推動地球流浪的話,必須想好給地球帶個「小太陽」。
『貳』 為什麼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會火是因為很科學嗎
科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並不是科學讓他火導致,只是他們在每一個細節方面處理的非常好,非常有可能性,中國近年來變得強大和富裕,這不再是我們甚至沒有足夠食物的時代,我們可以有更多的娛樂活動,此外,中國的力量讓我們內心感到自豪,當然,一些外國舔狗可能不這么認為,而且就在近年來,中國娛樂開始了最大規模的洗牌行動。
單單一個流浪地球的總生產成本為3億元人民幣,而且其中80%用於生產特效和道具,因此,演員的報酬極低,拍攝過程也非常困難,許多鮮肉不願意玩,然而,正因為如此,強大的演員才能出現並取得巨大成功,擁有了動力就擁有了自信,其實只有我們支持國產電影,我們中國的國產電影才會變得更好。
關於為什麼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會火是因為很科學嗎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叄』 還有哪些像《流浪地球》一樣好看的科幻片
作為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實現了自己的口碑逆襲,有望再在票房上取得優異成績。 其實,我們國家拍攝科幻的歷史也蠻“悠久”,可以追溯到1938年拍攝的《六十年後上海灘》 。今天我就再來介紹幾部,上世紀製作的,優質國產科幻電影!
5、《魔錶》(1990):童話原來還能這么寫。,這部作品是有原著的,脫胎自作家張之路的小說,當時出演主角的張嘉譯還叫“張小童”,嗯,這名字還蠻對味。主人公康博思原本正在上小學,因為遇到了一些煩心事就迫切地想要長大,機緣巧合下他得到了一塊魔錶,這表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這部電影和湯姆·漢克斯的《長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然沒有好萊塢玩得那麼嗨,但是放在當時的語境已經很不錯了。
『肆』 2019新年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對地球流浪計劃影響最大的天體是哪一個
當然是太陽。
《流浪地球》故事起因被設定為:太陽物理學家認為太陽即將在不遠的將來發生氦閃,而這個學說(注意是學說而不是結論!!)問世時地球人類還只是滿足於老婆孩子熱炕頭心理的宅居物種而已。流浪地球計劃徹底打破了人類的生活模式,為了保命,死肥宅一夜之間被逼成了流浪漢。
最後說一句,《流浪地球》的原著是硬科幻,「氦閃」這類設定是相對合理和可信的,而改編成電影之後,地球在木星附近失控的原因居然被設定為「木星引力突然增強」,從物理學甚至從邏輯上來說這都太不可能、太不可信了。這是改編的一個敗筆。
而如果不添加這個設定,就必須定義為設定地球飛行軌道的工程師們計算錯誤——這簡直等同於罵街——無數探測器走過都沒出事的路線,讓載著幾十億人口身家性命的地球親自去走就要出事。如果真是這樣,公眾會把這些人活撕了的。
『伍』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有哪些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
1、
劉培強給木星畫形狀是為了記錄離木星的距離,他從休眠艙出來之後發現窗口的木星不見了,立刻意識到空間站已經「叛逃」。在那個窗口旁,掛著一個《盜夢空間》里的陀螺,而盜夢空間的結局是,主角終於回到家見到了孩子。
2、
moss的紅色光點,劉培強在休眠艙里的掙扎,致敬了2001太空漫遊,而之後喊的「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來自原著中最高執政官對反叛軍的話
「我理解所有的人,因為在已經進行了40代人,還要延續100代人的艱難奮斗中,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個奢求」
那麼moss會不會有一天喊出「碳基生物寧有種乎」和「吾可取而代之」呢
3、
重啟發發動機的方案採用了「飽和式救援」,何為飽和式救援,按電影里的數據,5000台發動機共運送了7萬6千個火石,派出了40萬2千6百人,這樣把重新點燃發動機的可能提到最高。雖然電影里只是一個小隊的事跡,但背後是全人類的掙扎。
4、
撞車的司機自殺前用日語說想喝一碗味增湯,俄國人犧牲自己把劉培強推向控制艙,運輸車里蓋著一張美國國旗。直到最後,人們說著不同的語言調轉車頭,駛向背離家園的方向。這根本不是一部所謂的愛國電影,而是全人類對自我的拯救。那些好萊塢大片中個人英雄式的愛國主義不會出現。
16
姥爺韓子昂出生於1999年,是一個如假包換90後,所以他才會用著舊手機,刷著抖音,聽海草舞。
17
日本人員的運輸車里掛著風鈴,韓子昂的運輸車里掛著佛珠和彌勒佛像,俄羅斯人掛念著自己的伏特加,在遠離家園的地方,他們用這種方法回家
18
在沒有植物生長的地方,只靠吃土就能生活的蚯蚓可能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榴槤味蚯蚓干,下午茶必備解饞佳品,饋贈親友伴手禮」但是味道可能並不好,畢竟有一個隊員死前說他想吃大米飯。他已經至少20年沒吃到過了。
19、
劉啟用維修工具換來防護服,韓子昂看著凍成冰凌的陸家嘴感嘆舊時的人類只顧追求金錢,所有車輛都是國家資產。原著中流浪地球計劃開始之後,貨幣,經濟,甚至婚姻關系幾乎在一瞬間都消失了
20、
作為太陽系的第二大星體,木星的組成和太陽很相近,約為88%的氫和12%的氦,就像是形成太陽的邊角料。缺少氧化劑,氫氣本身不能被點燃。但是當地球大氣和木星大氣互相吸引,交融在一起後,木星的氫氣和地球的氧氣有可能達到氫氧2:1的爆燃比例。一顆火星就可以引起劇烈爆炸,推離地球。(考慮到氧氣是否足夠,以及爆炸的指向性等問題,可能現實中並不能實現。但是在一部科幻電影里,已經足夠自圓其說)
21
當電梯到達地表,門打開時,所有人都彎下腰躲避涌進電梯的風雪,只有劉啟和韓朵朵傻愣愣的站著,可見他們的確是第一次來到冰雪封天的地面。
22
哥哥劉啟剛開運輸車時,七拐八股差點撞到一個人,這個人用一口京片子說了一句「嘛呢」。這位是導演郭帆客串的。
23
在滿是灰塵的接線室,工程師拿出放著煙和字條的盒子。盒子里那張寫著「記得穿秋褲」的紙已然泛黃。年近中年的工程師,也曾是一個要媽媽催著穿秋褲的孩童吧。可是,或者因為抽簽,或者因為海嘯天災,他的媽媽已經離開很久了
24
很多電影都無法逃脫英雄史觀的桎梏,讓人們以為拯救世界,改變歷史全是某幾個人的功勞。而流浪地球,劉培強飛躍空間站時,發現還有其他人在爆破艙門,反抗火種計劃。劉培強想起可以炸木星推地球時,聯合政府告訴他以色列科學家早已經想到了。蘇拉維希發動機試圖點燃木星時,另外兩座發動機也燃起了5000公里高的火焰。歷史,從來都不是個人奮斗,而是是朦朧的必然加上一點運氣
25
當一個長鏡頭從地面升起,越過巨大的挖掘機,順著行星發動機的熱焰火升向太空站。當我所無數次幻想過的流浪地球出現在眼前時,我發現旁邊的人在悄悄抹眼淚。
『陸』 有哪些好看的科幻電影,讓人眼前一亮
這些科幻電影讓人眼前一亮!《流浪地球》,《金剛狼》和《變形金剛》!
第一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對於國產的科幻電影來說,《流浪地球》無疑是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因為在此之前的科幻電影,不論是特效還是劇情,都是有所欠缺的。
因為很多時候人們也想把自己的車變成一個機器人,有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可是只有《變形金剛》這部電影實現了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會令人眼前一亮的原因了,因為這部電影實現了一些人的想法和幻想!
那麼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你又有什麼電影分享呢?
『柒』 觀眾喜歡的經典電影,《流浪地球》被稱為國產科幻劇的希望,你看過幾部
流浪地球沒有科幻片基礎的中國拍這么一個科幻概念的電影會不會變成一部品質低劣邏輯不通的「偽科幻片」,看完發現科幻方面是真的很偽,但影片也是真的好看。
本片其實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文藝片,影片開始沒多久,主演們所在的城市被一束只有從城市之外才能看到的光照射後,一大批人憑空消失了。
這樣看起來科幻的設定其實說是玄幻都不為過,因為到影片最後編劇也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但這個設定的作用其實就是用來引發超現實的戲劇沖突的,而它也完滿地完成了任務一樣,讓故事變得非常好看。
『捌』 科幻電影有哪些
1、《機器人總動員》
未來的地球千瘡百孔,人類把資源都變成了垃圾。好的生活必須藉助超大型空間站完成,就像《流浪地球》里的火種計劃。政府篩選了一大批人類登陸飛船,留下機器人重新療愈地球。
機器人walle經過漫長的生存,開始獲得情感,比如看歌舞片和收藏小玩具。他就像一個偏遠山村的有趣青年,有一天遇上了豪華飛船上的女性機器人,給人家上了一堂愛情課。
沒有驚悚,只有美麗,像《小王子》般的科幻動畫電影。
2、《阿凡達》
卡梅隆十年前的特效巨制,和今年的《阿麗塔:戰斗天使》比起來稍有遜色。但回到十年前,一定是特效科幻中的榜首電影。
3、《盜夢空間》
萊昂納多的懸疑科幻,多重夢境的困局。片中用以檢驗時空真實性的陀螺,成為後來眾多懸疑電影和科幻電影中常用來表現神秘和未知的鏡頭語言。
電影嚴肅的思考了未來科技威脅人類存在感的問題,邏輯思維差的人可能會分不清電影里哪部分是夢境,哪部分是真實。
4、《2012》
那幾年現實生活中,有人放棄夢想胡亂作為,有人存儲糧食,有人製造諾亞方舟,只為預防瑪雅預言。但是後來世界沒有毀滅,我所在的城市只下了一場雪。
一部造勢電影,畫面震撼,滿足了人們對世界毀滅的大部分幻想。
5、《2001:漫遊太空》
1968年的科幻鼻祖,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科幻長片。需要一定的樂理知識支撐,看起來才有意思。
好的科幻大概就是,在科技過分發達的時候,人們再把老掉牙的道理放進去思考,討論如何在人能夠為所欲為的時候,有所為有所不為。
6、特別推薦《阿麗塔:戰斗天使》
這是一部2019年在中國大陸公映的科幻巨制,同樣有卡梅隆前後把控。之所以被成為科幻巨制,是因為在科幻的特效領域,本片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尤其是在3D人物的塑造上,女主人公機器人合成姬的特效合成,在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中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她的頭發,眼睛和動作捕捉,遠遠超過同類新電影如《阿凡達》的設計。
這一年中國也開始涉獵科幻片,但其特效的製作卻依賴西方的好萊塢技術。尤其希望,再過五年或者十年,當我們國人想看科幻片時,我能自豪的推薦一系列。
2000到2010年是科幻很經典的十年,《變形金剛》、《金剛狼》、《鋼鐵俠》、《終結者》甚至跨越十年還有系列片產出。20年代的科幻,我個人偏愛以下五部:
『玖』 國產片里有哪些好看的科幻電影
我覺得說到科幻電影,觀眾們肯定都是想到歐美拍的一些電影,復聯系列,星球大戰系列,畢竟他們拍這個系列的電影有一些年份了,相對來說經驗也比較豐富。慢慢的形成了一種科幻的文化。
那麼中國有沒有好看的科幻電影看呢?告訴你「有」
首先不得不說流浪地球,春節電影院三刷。。。一次自己看一次朋友買錯票強行看一次我姐拉著看。。。所以這個印象。。。有點深。。。
一部充滿了隱喻的片子,小時候被臭氧層破壞之後的可怕場面給嚇到過,以如今的眼光去看,電影所要探討的內容其實蠻深刻的。
『拾』 看得讓人心驚肉跳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它有哪些細思極恐的地方
《流浪地球》是2019年熱映的由郭帆導演的科幻類電影,電影上映後票房驚人,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電影製作精良,帶入感很強,彷彿是真的事情一樣,再過去的科幻作品中,很多都因為科技的進步成為現實,《流浪地球》製作精良,讓我們也擔心這些災難是不是某一天真的會發生。
最後引用台詞“人類的勇氣與堅毅,將永刻於星空之下。”相信絕望與希望並存,共同守護生命,守護地球。
(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