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抗日戰爭類經典黑白電影(外加50分)
1,《地道戰》
《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Devils on the Doorstep)是一部由華億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喜劇戰爭劇情片。影片由姜文執導,姜文、姜鴻波、香川照之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於2000年5月上映。
3,《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史文熾執導,高保成、李力、李長華、張懷志、霍德集主演的劇情片。於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真實事件寫作的。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和日軍作戰到彈盡糧絕後跳下山崖的悲壯故事。
4,《趙一曼》
《趙一曼》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沙蒙執導,石聯星主演,於1950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講述了東北抗聯女英雄趙一曼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和組織群眾開展抗日斗爭,最後英勇獻身的故事。
5,《地雷戰》
《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❷ 這張黑白照片是那個老電影的
鬼子來了 (2000)
鬼子來了
更新描述或海報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 史健全 / 述平 / 尤鳳偉
主演: 姜文 / 香川照之 / 袁丁 / 姜宏波 / 叢志軍 / 更多...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日語 / 唐山話
上映日期: 2000-05-12(戛納電影節) / 2002-04-27(日本)
片長: 139分鍾
又名: Devils on the Doorstep
鬼子來了的劇情簡介 · · · · · ·
抗日戰爭末期,河北某偏僻鄉村掛甲台的老實村民馬大三(姜文 飾)迎來棘手難題:某人將分別裝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香川照之 飾)和漢奸翻譯董漢臣的麻袋扔給他,聲稱不日來取,卻遲遲不見其來。厚道的馬大三一邊將兩人當親爹娘侍奉,一邊同村人商議計策,最後決定將兩人處死,但終因「天 意」不了了之。
巧舌如簧的董漢臣為自救,設法令掛甲台村民與花屋小三郎簽署合約,稱將花屋安全送到日方憲兵隊後,村民可得到幾大車糧食。馬大三與眾村民興高采烈趕到憲兵隊,將俘虜交由日方,然而日方並無「以其禮還其禮」的教養。
❸ 求幾部好看的國產的黑白電影
好看的國產黑白電影包括《一江春水向東流》、《林家鋪子》和《小城之春》。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該片以20世紀30年代的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兩個家庭在戰亂中的悲歡離合。影片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生動的情節展現,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黑白影像的處理更是凸顯了影片的歷史感和藝術感,使得觀眾能夠更好地沉浸在影片的氛圍中。
《林家鋪子》則是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小鎮上一家雜貨鋪子的故事。影片中通過對林家鋪子主人林老闆一家的生活變遷和遭遇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問題和矛盾。黑白影像的處理使得影片更加貼近現實,讓觀眾能夠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當時社會的風貌。
《小城之春》則是一部具有濃郁詩意和人文情懷的黑白電影,講述了在抗戰即將勝利的前夕,戴秀回到了已破敗不堪的家鄉小城,與姐姐玉紋、姐夫章志忱以及昔日戀人醫生之間發生的情感糾葛。影片通過唯美的畫面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和生命的脆弱。黑白影像的處理更是增強了影片的詩意和美感,讓觀眾能夠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氛圍中。
這些黑白電影雖然年代已久,但它們所蘊含的藝術價值和人文情懷卻依然不減當年。它們通過不同的故事和表達方式,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和復雜,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問題。這些電影不僅讓觀眾在欣賞中感受到美的享受,更能夠引發觀眾對於歷史和社會的思考。
❹ 《遮蔽與記憶:趙一曼》有感
白山黑水 民族魂__來自東北抗聯趙一曼烈士英雄事跡的報告
60年前的那一天,悍然踐踏中國領土的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和平的曙光照亮了古老的東方大地。60年後這一刻,人們用各種方式回顧歷史,警醒未來。
一部黑白電影故事片《趙一曼》,曾風靡整個中國。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個抗日民族女英雄的名字,幾乎成了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8月8日至17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以及趙一曼誕辰100周年之際,由宜賓市委宣傳部、宜賓新聞協會組織的赴黑龍江哈爾濱異地采訪團,追尋著當年趙一曼的足跡,踏上了東北這片黑土地,親臨趙一曼當年戰斗生活就義所在地,深切緬懷先烈,感受不同層面的真實的趙一曼。
身為趙一曼的家鄉人,走進北國冰城哈爾濱,走進「一曼街」、「一曼公園」、「一曼村」、「一曼屯」、「一曼雕像」 ,走進東北烈士紀念館、《918事變紀念館》……我們看到了「挎雙槍、騎白馬」英姿颯爽的女政委、「意志堅定、經驗豐富」的職業革命家、「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趙一曼。
趙一曼,四川宜賓人。參加革命後在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不久,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趙一曼舍子從戎、奔赴東北。她組織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活動,而後帶領一支游擊隊馳騁於白山黑水之間,「紅槍白馬」的英姿令日寇聞風喪膽。
1932年春,趙一曼到了東北沈陽,先後在大英煙草公司和紗廠做女工工作。半年後,中共滿洲省委遷到了黑龍江省的重要城市哈爾濱。她來到了哈爾濱,被分配在省委領導的省工會擔任中共滿洲省委委員,滿洲省總工會組織部長。1933年10月,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
哈爾濱是個美麗的城市,高大的俄羅斯式的房屋,整齊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空氣格外新鮮。但哈爾濱也是一個黑暗的城市,日本帝國主義無情地侵佔了這里,蹂躪著中國人民,日寇,偽軍,警察橫行於市,白色恐怖籠罩的哈爾濱像是一座大監獄。趙一曼來到這里,是在日偽軍的眼皮下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據方未艾老人回憶在哈爾濱時的趙一曼:「她著一身古銅色的西式衣裙,穿一雙深褐色的高跟皮鞋;她坐在一條長椅上,一隻手拿著打開的手提包,對著裡面的鏡子,一隻手攏著鬢邊的短發,黃色微白的臉頰泛起微笑。她給人最初的印象很像書香門第的小姐,有一種高貴飄逸的風度……」
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門前,記者看到趙一曼當年領導哈爾濱市電車工人大罷工的舊式有軌電車「一曼車」 外觀保存仍比較完好。據了解,在哈爾濱工作期間,趙一曼一面做黨的機關工作,一面深入工廠做工人的發動工作。1933年4月2日,一個姓孫的日本警備司令部警備營的營長,穿著便衣上了一輛電車,不買票還把售票員拉到憲兵隊毒打了一頓,當這個售票員被抬回車隊時已被打得半死。電車工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提出要罷工,抗議這一暴行。趙一曼與老曹及省委其它同志堅決支持和領導了哈爾濱市電車工人大罷工,電車廠的黨團員和工人積極分子組成了罷工委員會。
這天深夜,趙一曼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她刻蠟版,印傳單整整忙了個通宵。第二天天剛亮,她就和工人們一起上街宣傳,講演。趙一曼氣憤地對大家說: 「警備司令部的人坐車不買票,還打人,真夠凶的! 」她帶著人群從一個車站走向下一個車站,她邊走邊向群眾講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行和日偽勾結壓迫工人,使工人們無法生活的事實人越圍越多,隊伍越走越長。趙一曼從工人手中接過一張正在傳遞的傳單,高聲朗讀起來: 「同胞們,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們東北國土,把我們像奴隸牛馬一般看待……。 」這次罷工一直堅持了兩天半, 戰勝了敵人的威脅、利誘和欺騙,迫使日本領事館最後不得不表面接受了工人提出的保護工人生命安全,賠償醫療費,懲辦肇事兇手等條件. 取得了勝利
❺ 懷舊老電影100部戰爭片
1、《平原游擊隊》(1955)
本片也算是頭哥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影之一,經典黑白片,小時候每看一次就心情澎湃,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冀中平原地區的故事,日軍在此實行了兇殘的大掃盪,當地的老百姓為了對抗他們,在村子裡挖了許多地道,通過這些地道抵禦鬼子的掃盪,最後取得勝利。
❻ 一部國產黑白老電影女的被追騎白馬一縱跳崖
您說的是不是八十年代的《白蓮花》,主要寫的是一個女綠林英雄偶然與紅軍聯手打了白軍,後加入紅軍,並鏈拍與一位紅軍指揮員結婚,但後來「左傾」路線者掌握了領導權,排斥打擊他們夫妻。她一時激憤之下被內奸慫恿,擅自行動,被白軍包圍在絕谷里,但拒不投降,力戰之後,騎著白馬,跳下懸崖。
鬼子來了 (2000)
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
《背著爸爸過河》
你說的是喜劇電影《飛越長生》
樓主提供的資訊實在太少,希望多補充些,我們可以共同回憶。
《遠大前程》
沒看過電影版《1984》
但是你的形容確實是小說《1984》的情節
所以,你可以看完電影版,再確定一下
我猜是1952年的蘇聯電影《欽差大臣》吧
在一個外省的縣城裡,來自彼得堡的年輕人赫列斯塔科夫被市長和他的僚屬們誤認為是欽差大臣,由於他們平日貪贓枉法,這時為了瞞天過海,於是一出困知喜劇就開場了。這些人想方設法討好這位「上司」,甚至不惜獻出妻子和女兒。後來,彼得堡的年輕人臨行前,寫信給一位朋友,將這些人譏諷了一番。正好,真正的欽差駕到,眾官員全都目瞪口呆。
名為<地下尖兵>.
《遠大前程》(也叫:孤星血淚)
有十多個版棚尺羨本,樓主網路和豆瓣電影看看。美英1974年約瑟夫·哈代執導電影(英國1974年約瑟夫·哈代導演劇情片
該片改編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孤兒匹普從小由姐姐撫養,受雇於貴族郝薇香,並且愛上了她的養女艾絲黛拉,一心想成為「上等人」。他小時侯無意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國外發財致富,為報答救命之恩,送他去倫敦接受上等教育。正當匹普滿懷希望之際,艾絲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遺產充公,匹普的「遠大前程」轉眼化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