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搭棚大師》是由劉家良執導,劉家輝、王龍威等人主演的一部動作片。
影片講述了周仁傑不滿染坊老闆的欺壓上少林寺學武,在搭棚中不知不覺學到功夫最終為工人們主持公道的傳奇故事。
2. 關於少林寺的電視電影
《少林寺傳奇》
3. 與少林寺有關的電影
覺遠和尚曹振峰 村姑丁嵐
◎譯 名 少林寺
◎片 名 The Shaolin Temple
◎年 代 1982
◎國 家 中國香港
◎類 別 動作
◎導 演 張鑫炎 Chang Hsin Yen
◎主 演 李連傑、計春華、丁嵐、於海、於承惠
◎劇情介紹:隋唐年間,群雄逐鹿中原,爭為霸主。王世充擁兵東部(古洛陽)潛號鄭王,行暴政,民怨沸騰。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為鄭王侄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亡命嵩山,垂危時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小虎在義傷中,無意發現曇宗偕十一棍僧禁苑練武,各懷絕技,心喜復仇有望,懇請曇宗納之為徒,遂落發為沙彌,法號覺遠。這期間,他邂逅一武功不凡的少女白無瑕,互通心曲,才知白竟是恩師之女,而曇宗等遁世為僧,亦有不可告人之隱…
◎幕後製作這是一部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歷史傳奇與一個為報父仇、出家學武的驚險故事摻雜在一起的優秀功夫片。李連傑成功塑造出了覺遠這樣一位武功高強、匡扶正義的武僧形象,表達出了反對暴政、反對分裂、渴望統一的主題。劇中的主要演員都由我國武術界的精英出任,全部真人真戲,不用彈床不用替身,拍攝都是一鏡到底,不靠特技剪接,給人以真實遒勁之感,為功夫片開創了一個新的時期。
4. 求一部電影名字,很老了,關於少林寺的,好像還有法術,一個壞和尚,想要當方丈,最後被打死了,急用,...
四大門派
5. 少林寺電影 演員表
《少林寺》是由中原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該片講述的是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曇宗救出,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取名覺遠,習武少林,並落發為沙彌的故事。《少林寺》於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
6.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關於少林寺可能是藏寶圖吧,方丈把地圖刻在幾個小和尚的背上,後來他們都學了醉拳
新少林五祖
網路名片
中文名: 新少林五祖(又名:洪熙官)
外文名: The New Legend of Shaolin
出品公司: 新峰影業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演: 王晶
編劇: 王晶
主演: 李連傑,邱淑貞,謝苗,葉德嫻,計春華
類型: 古裝,動作,武俠
片長: 95分鍾
上映時間: 1994年3月3日
語言: 國語/粵語
7. 少林寺歷屆住持的法號
少林寺歷屆主持法號大全:
跋陀: 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
2. 菩提達摩: 天竺(印度)人。
3. 僧稠: 昌黎人,俗姓孫。
4. 慧可: 洛陽虎牢人,俗姓頤。
5. 福裕: 號雪庭,山西文水人,俗姓張。
6. 慧光: 長盧人,俗姓楊。
7. 洪遵: 相州人,俗姓時。
8. 慧安: 荊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說姓衛)。
9. 報恩: 黎陽人,俗姓劉。
10. 教亨: 號虛明,濟州任城人,俗姓王。
11. 同光: 山西人。
12. 法玩: 山西人,俗姓張。
13. 文才: 號淳拙,臨汾人,俗姓姚。
14. 邵元: 號古源,俗姓源
15. 了改: 號凝然,嵩陽金店人,俗姓任。
16. 文載: 不詳
17. 悟須: 號匾囤,一號無空,禹州人,俗姓陳。
18. 正道: 字無言,洪都新建人,俗姓胡。
19. 海寬: 不詳
20. 恆林: 號雲松,伊川宋寨人,俗姓宋。
21. 行正: 字願安,登封城關劉庄人,俗姓李。
22. 釋永信: 俗姓劉,名應成,法名永信,1965年出生,安徽穎上人,自號皖穎上人。
拓展資料:
1. 佛教寺院主管僧的職稱。佛教傳入中國後,禪宗根據《維摩詰經》稱寺院最高領導者為住持,道 教全真派借用了佛教中的「住持」一詞。與「方丈」有著本質區別。
2. 道教全真派語。負責一個道觀或道院的道士。道教「住持」一詞是對道教道觀當家的,領導者的 稱位。在正一派中的少數道觀或道院也設有「住持」一職。
3. 指擔任住持。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僧 道楷 ] 大觀 間,住持東都之 凈因禪院 。」 清孔 尚任《桃花扇·棲真》:「這里是女道住持,從不留客的。」
『住持』之語義為『安住之、維持之』。原意指道教十方叢林中的最高領導者,後乃被佛教借用,來指稱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長老。此詞用在寺職稱謂時,又稱寺主或院主。日本佛教界稱之為住職。由於住持之住處稱為『方丈』,故『方丈』一詞亦被引申為住持之意。
8. 少林寺大事件有哪些
河南嵩山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的皇家寺院,後因印度高僧菩提達摩曾在此坐禪修行、傳大乘禪法而被稱為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地位顯要。因其寺產龐大,需要武僧保護,加之僧人修禪的需要,逐漸形成了禪武合一的少林功夫。
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少林功夫,是中國佛教禪宗文化獨特的表現形式之一。據少林寺內流傳下來的拳譜記載,少林功夫套路原有708套,其中拳術和器械套路為552套,另外有擒拿、格鬥、卸骨、點穴、氣功等各類功法156套。現在保存下來的共計545套,其中能夠演練的有兩百多套,包括二指禪、打山門、童子功,以及少林72絕技中的部分單項功法,如頭開鋼板、五槍刺身、鐵布衫等。
自從清康熙5年第28代方丈海寬去世,少林寺便進入群僧無首的狀態,此後320多年沒有方丈。清代中期後又迭遭兵燹,距今最近的一次是1928年,少林寺被馮系部將石友三一把火燒了44天,灰煙散盡一地廢墟。
1942年,河南大旱,餓殍遍野,僧人紛紛棄寺而逃,只剩下幾名行動不便、無力逃走的老僧,以及被土匪炸瞎了雙眼的小沙彌行正。寺里的生計,靠盲僧行正拽著驢尾巴,每天往返一百多里山路,從山南馱煤販到北山府店一帶,賺錢糊口。
「文革」中,一百多名紅衛兵沖進少林寺,要毀掉佛像、炸毀全部殿堂與碑碣。當時已是少林寺住持的行正和尚,抱住佛像「誓與佛同歸於盡」,拼力制止了這場毀寺滅佛的鬧劇。被遺忘在角落裡的少林寺,自顧尚且不暇,遑論「普渡眾生」。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寺院交給僧徒自己管理。少林寺有二十多畝山坡地可以耕種,還可以向遊客收取門票錢,古寺漸漸恢復了活力。1982年,電影《少林寺》的上映,掀開了少林中興的序幕。
此後「少林熱」不斷高漲,高峰期內每天遊客超過十萬人次,不少施主慷慨捐資,重建廟宇。1986年12月,行正法師升座為方丈,這是該寺百年不遇的喜事。
1987年,釋永信從重病去世的行正方丈手中接過重任,執掌少林,並將自己親手組建的少林寺武術隊改組為武僧團。從1989年起,武僧團應邀出訪世界各地,在全球掀起「少林功夫熱」。1999年釋永信正式就任少林寺方丈。
9. 求一部關於少林幾個小和尚的電影
哦,《小小少林》,又叫《智勇和尚》,好多年前片子了。下面的簡介是拷的,不過說的還算準確。
明朝熹宗年間,朝中宦官攬權,設立東廠特務機關,由宦官魏忠賢任指揮使,兼掌朝中綱政。時有東林黨忠良賢士吏部文郎顧憲成等人,因上柬冊立太子遭罷官。顧憲成回到家鄉無錫創辦東林書院,於閑余之時難忘憂國憂民情懷,集結文賢豪俠書寫一羊皮卷密宗,准備揭發東廠宦官魏忠賢的奸謀。孰料此事被魏忠賢得知,為顧憲成等東林黨人招來殺身之禍。一時間,東林黨人慘遭殺害,倖免遇難的幾個東林黨後代得江湖武林高手指引,身藏書寫著東林黨人名冊的羊皮卷,一路來到少林寺。 念東林黨人滿懷憂國憂民情懷,少林寺主持方丈法開一面,收留了在東廠特務機關展開的那場殘酷殺戮中倖免的五個孩子,分別賜法號悟玄、悟圓、悟明、悟禪、悟靜,由少林俗家弟子至善和青草大師教授武功。五個天性頑皮聰明卻身懷殺父之仇的孩子在至善和青草大師的教授下勤學苦練武功日長,深得少林寺主持方丈和眾弟子的喜歡。 看著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五個孩子成為少林弟子,留在少林寺清掃打雜的小咕嚕心存失落,向魏忠賢老賊告發東林黨後代的下落。魏忠賢當即領兵出發,圍剿少林寺。可憐佛家禁地慘遭毀滅,少林寺主持方丈和眾弟子無一倖免。幸運的是,主持方丈考慮周全,在魏忠賢發兵剿滅少林寺之前早有準備,一面讓俗家弟子至善護送東林黨後代小雲姑娘前往青城山,一面派青草大師帶五個小少林弟子出寺雲游。 少林寺化為灰燼,不解魏忠賢老賊心頭之恨。為達到對東林黨人斬草除根的目的,魏忠賢派出江湖異人、義子文秀、義女主秀一路追殺東林黨後代。追殺中,青草大師、青城山紫竹師太、少林寺帶發修行的兩位高僧先後遇害。為保留少林寺遺脈,至善、小雲姑娘帶著悟玄、悟圓、悟明、悟禪、悟靜鑽進歷代少林寺主持方丈圓寂的山洞,在山洞裡與魏忠賢老賊展開機智的廝殺。危急關頭,在山洞苦練閉氣攻的心明大師用畢生的功力和生命鏟除魏忠賢及其餘黨,挽救了少林寺遺脈,挽救了東林黨忠良賢士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