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外赤子這部電影以誰為原型拍攝的
陳嘉庚或錢學森。
B. 什麼電影或電視劇將在廈門集美鰲園取景
陳嘉庚
C. 在廈門大學拍攝的電視劇(或電影)有哪些
2009年熱播的湖南衛視自製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在廈門大學等高校取景。
2010年,由張紀中導演的《空姐日記》也在廈門大學芙蓉一宿舍等地取景。
2011年,湖南衛視自製偶像劇《絲絲心動》,在廈門大學白城沙灘取景。
(3)陳嘉庚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
學校直屬教育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廈門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校園銜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萬石植物園,一側是南普陀寺,一側是白城沙灘,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隔海相望,包括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學校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廈門大學有在校生近40000人,下設6個學部、28個學院和14個研究院;擁有10家附屬醫院;佔地9000多畝;共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列中國大陸高校第11位;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第10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第12位;自然指數列內地高校第9位;居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收入第3位。
D. 陳嘉庚的故事
1、橡膠大王
當橡膠第一次從巴西移植到馬來西亞,陳嘉庚即用2000元購了種子,播種在菠蘿園中,進而大面積種植,到1925年,他已擁有橡膠園1.5萬英畝,成為華僑中最大橡膠墾殖者之一。
之後他開辦橡膠製品廠,生產橡膠鞋、輪胎和日用品。鼎盛時期(1925年)營業范圍遠及五大洲,僱傭職工達3萬餘人,資產達1200萬元。陳嘉庚首創橡膠製品大規模生產。
促進了僑居地民族工業的發展;他開辟了橡膠製品和其他製品直接輸出的國際市場,在華僑中第一個打破英國壟斷資本的壟斷局面;他還培養了成千上萬的企業家和技術人才。
2、歸國服務
1949年,陳嘉庚應電邀,回國出席全國政協,參加開國大典。陳嘉庚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
陳嘉庚生前叮囑「把集美學校辦下去,把300萬元存款捐獻給國家」,並一再呼籲祖國統一,彌留之際還對台灣的回歸深表關切,體現了一個愛國者的赤誠之心。國家還為此設立了陳嘉庚科學獎。
3、反對賣國
陳嘉庚堅持抗日到底,針對汪精衛等人的妥協方案,在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上提出「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的著名提案。電文提案經5次刪改,原意被歪曲。
鋒芒被砍掉,盡管如此,仍產生日益廣泛的影響,振奮了全國人民和廣大海外僑胞的人心,對於當時重慶的主戰派亦起著很大的鼓舞作用。
4、海外辦學
在新加坡,陳嘉庚對於當地華僑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熱心,1919年創辦了規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是當時南洋地區華僑的最高學府。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他又創辦水產航海學校,南僑師范和南僑女中等學校。當時有教會請陳嘉庚捐款10萬元創辦一所大學,陳嘉庚慨然答應,但提出要以兼設中文課程為條件。
在承擔集美、廈大兩校龐大開支的同時,陳嘉庚還於民國10年聯絡新加坡華僑,組織同安教育會,支持同安縣創辦40多所小學。民國13年,陳嘉庚把同安教育會改為集美學校教育推廣部。
至民國24年,先後補助本省20個縣市的73所中小學,補助總額達193227銀元,全部由陳嘉庚承擔。在僑居地,陳嘉庚竭力倡辦華文學校,曾任新加坡道南學校總理。
民國4年在新加坡捐資創辦崇福女校,民國8年又捐資3萬元創建南洋華僑中學,後來又捐40多萬元作為該校基金。民國36年3月,創辦南洋女子中學。
5、支援抗戰
1937年10月,陳嘉庚發起成立「馬來亞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傷兵難民大會委員會」,任主席,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廣泛響應。
1938年10月,在著名閩僑菲律賓的李清泉印尼的庄西言倡導和勸說下,又經國民政府行政院致電要求,陳嘉庚出面聯絡南洋各地華僑代表在新加坡開會。
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陳嘉庚被推舉為正主席(李清泉、庄西言為副主席)。他帶頭捐款購債獻物,精心籌劃組織。
使南僑總會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便為祖國籌得約合4億余元國幣的款項。此外,他組織各地籌賑會為前方將士捐獻寒衣、葯品、卡車等物資。
以及在新加坡和重慶投資設立制葯廠、直接供應葯品等。1939年,陳嘉庚應國內之請代為招募3200餘位華僑機工(汽車司機及修理工)回國服務。
在新開辟的滇緬公路上搶運中國抗戰急需的戰略物資。1940年,陳嘉庚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團歷訪重慶、延安等地。
他據實發表關於延安觀感的演講,盛贊陝甘寧邊區的新氣象。通過對國共兩黨轄區的訪問,陳嘉庚認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E. 任岩松的陳嘉庚
貢獻什麼呢?任老回法國後,一直在深思這個問題。1981年,他應中國駐法大使館邀請參加電影招待會,會上放映了大型電影記錄片《陳嘉庚》。他從銀幕上看到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捐資興辦廈門大學,為祖國培養人才的動人事跡,深受教育與啟發。他想:西方國家文化科學之所以發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重視教育,重視人才。而祖國家鄉經濟、文化之所以落後,同樣是由於教育事業發展緩慢,人才匱乏。別的不說,單說麗嶴鄉至今還沒有一所完全中學,使許多初中畢業生不能升高中。想到這里,他託人寫信寄給家鄉——瑞安縣人民政府,表示願意捐資25萬元,為家鄉創辦一所完全中學。縣人民政府接到任岩松的書信後,對他熱心為家鄉興辦中學之舉,表示歡迎,並初步研究了建校方案,函復任岩松。任老先生接到縣政府的來函,非常高興,1982年秋天他從巴黎返回家鄉,與當地政府進行具體研究。當地政府認為,興辦一所完全中學,僅25萬元還不夠,需要增加10餘萬元。任岩松當即表示同意增加,即由原來25萬增至42萬元。
F. 陳嘉庚辦校讀後感大全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學習了《陳嘉庚辦學》這篇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我國愛國華僑陳嘉庚,回到故鄉,發現家鄉由於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他深為家鄉的孩子們擔憂,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為家鄉出資辦學,而他自己卻一直過著簡朴的生活。
當我讀到陳嘉庚要把自己下南洋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用來辦學,並且十分堅決的時候,我明白了陳嘉庚爺爺是多麼愛家鄉,多麼愛祖國!當我讀到陳嘉庚那著急的心情,堅定的語氣時,我深深地感動了!陳嘉庚爺爺,您用自己掙來的錢在家鄉辦起了小學、中學、師范、水產學校、航海學校、農林學校、商科學校。1921年的時候,您又用自己的全部積蓄創辦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學——廈門大學。陳嘉庚爺爺對家鄉貢獻很大,對祖國貢獻更大!陳嘉庚的這一舉動,不知為祖國培育出了多少棟梁之材!這個舉動是偉大的,值得贊揚的!因為這個舉動不僅培育了許多人材,還表達了陳嘉庚爺爺的愛國之情!
在今天的這個社會上,仍有許多像陳嘉庚這樣的人,他們為祖國增添了許多力量,我們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小學生。
G. 求幾個描寫華僑抗日的電影觀看網址
現在普遍都 用迅雷在線 和風行 或者 PPS 這些軟體收看
速度快 不卡~~ 而且基本上那些電影都有~ 你要看的這些電影 沒幾個網站會有
H. 陳嘉庚是誰
陳嘉庚著名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今福建廈門集美區)人。
1913年,回家鄉集美先後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師范、水產、航海、商科、農林等校(統稱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廈門大學、集美學村各校師生都尊稱其為「校主」。
(8)陳嘉庚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陳嘉庚對華人最大的貢獻在於堅定不移的支持中國,也是新加坡的抗日事業。中國和新加坡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飽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蹂躪,新加坡華人受虐絲毫不亞於中國本土。而當時,已經成年的李光耀正在輟學,沒有資料表明他參與了抗日斗爭。
相對而言,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陳嘉庚立即發起組織新加坡籌賑會,捐募新加坡幣一千萬元,支援抗日戰爭,並在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上提出「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的著名提案。
一時間,海外華人的碧血丹心,涌動全國。當日寇侵佔新加坡時,陳嘉庚逃過日軍的追捕,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堅持繼續抗日。單抗日救國一款,陳嘉庚所作貢獻其實已在李光耀之上,因為日寇不僅是中國的敵人,當時也是新加坡的敵人,新加坡也曾亡在日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