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幫我推薦一部關於羅馬戰爭電影!謝謝啦!
300勇士 帝國崛起
2. 要十部描寫希臘,羅馬戰爭的電影
古希臘:斯巴達300勇士,亞歷山大大帝,特洛伊古羅馬:角鬥士,賓虛,亞瑟王,匈奴王阿提拉,凱撒大帝,埃及艷後,羅馬帝國淪亡錄,暴君焚城錄,奧古斯都,最後的兵團,高盧英雄大戰凱撒王子,羅馬戰爭
3. 有啥電影講羅馬戰爭,要有列陣
羅馬戰爭題材電影(出現方陣):
《角鬥士》
4. 求羅馬軍團類型的電影
本人推薦以下幾部,請提問者看下:
比較早期的,推薦《三百斯巴達勇士》《斯巴達克》《羅馬之戰》《羅馬帝國艷情史》《羅馬帝國淪亡錄》《暴君焚城錄》《賓虛》《埃及艷後》,這幾部因為拍攝年代較遠,所以片子很長,建議有時間看看
90年代後拍的,首推《角鬥士》,個人感覺對歷史的再現,以及人物刻畫都很到位。接下來是《斯巴達300勇士》《羅馬大帝》《凱撒大帝》《失落的第九軍團》《斯巴達克斯》
還有幾部是關於羅馬帝國衰亡的:《匈奴大帝》《亞歷山大大帝》《特洛伊 Troy》《新木馬屠城記》《最後的兵團》
可能推薦的有些多,不過確有幾部是本人非常愛看的,希望提問者也能找到滿意的……
5. 有關古羅馬戰爭的電影(不少於十部)
《暴君焚城錄》 1951年
《賓虛》 1959年
《斯巴達克斯》 1960年
《埃及艷後》 1963年
《羅馬帝國淪亡錄》 1964年
《羅馬之戰》 1968年
《羅馬帝國荒淫史》 1976年
《角鬥士》 2000年
《百夫長》 2010年
《迷蹤:第九鷹團》 2011年
6. 求教80年代附近的一部譯制羅馬戰爭電影片名(不是羅馬之戰)
我猜你和我一樣在找記憶中的老電影,但你和我一樣犯了一個錯,把兩部電影混為一部了,我找的一部是Dacii,另一部有羅馬將軍戴著面甲決斗的還未找到。你說的刀插手指縫應該是電視劇加里森敢死隊裡面的,
7. 來推薦部戰爭露點片像特洛伊類型的片吧
特洛伊屬於史詩類影片,符合你的要求電影:
《300斯巴達勇士》
《羅馬之戰》,比較早了。
《斯巴達克斯》美劇系列非常不錯。
8. 羅馬尼亞電影有哪些
63屆柏林金熊獎影片《嬰兒式》
《羅馬之戰》
《勇敢的米哈伊》上、下集、
《清白的手》
《最後一顆子彈》
《較量+一個警官的控訴+電影傳奇》
《不朽的人》
《沸騰的生活》
《復仇》
《神秘的黃玫瑰1、2》、
《汽車行動+橡樹+十萬火急》
《難忘的夏天》
《爆炸》、《斯特凡大公》、《罪案》、《加州夢》、《搖擺舞》、《4月3周又2天》等
9. 羅馬之戰的電影相關
還記得姜文的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么?還記得夏雨寧靜他們溜進電影院,混在大人後面看的那部禁片么?
那是一部外國禁片,有女人露點。大人發現小孩偷看時,老司令的護士還教訓他們這是一部有毒的電影,就是這部電影——《羅馬之戰》。 《羅馬之戰》長近三小時,正常工作起碼要一個月,可當時卻限令我們幾天之內一定要完成。後來聽說因為這部影片的內容涉及到很多政變陰謀,是林彪要用來作參考,急於要看的。但至今我也搞不清這個傳聞的真假。這部影片的人物眾多,因此還向故事片廠借了林彬、高博、中叔皇、曹雷等人(那時曹雷尚未調來我廠)。由於時間緊迫、台詞又多,又不能把劇本帶回家念台詞,所以大家只好都住在廠里。廠里在兩間辦公室里安置了床鋪,分作男女宿舍。但那些天並沒有完整的睡眠時間,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吃飯,幾乎都用來錄音了。有時工作到午夜一、二點鍾,有一天我們工作結束時,天已朦朦亮,菜場已經開始賣菜了。但那時,「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即使工作緊張到這種程度「天天讀」還是雷打不動的。所以,不管怎麼忙,每天早晨八點到九點必須學習毛主席著作。形式上大家都坐在那裡「學習」,但卻沒有一個人真的在學毛著,戲少的演員放心地在那裡打瞌睡以補夜裡的睡眠不足,戲多的則抓緊這段時間背台詞。你看,一個個微閉著眼睛,口中念念有詞,臉上的表情忽喜忽悲,忽嗔忽怒,真是七情上面,有意思極了。
那是個大熱天,那年又特別熱,錄音棚里也沒有空調。早晨抬進來一大塊冰,一會兒就化光了。我和曹雷配哥特王的兩個女兒,我配姐姐,她配妹妹。老國王死後,姐妹倆爭奪王位互相陷害。還有幾個樞密院的大臣,配音的高博、於鼎、李蘭發都是胖子,我們五、六個人一塊擠在一個話筒前,簡直熱得氣也喘不過來了。當時,曹雷正巧懷孕,大概已經有六、七個月了吧,也挺著個大肚子和我們擠在一起,腳腫得連鞋也穿不上,只好穿雙拖鞋。
戲中,姐姐先奪到王位把妹妹囚禁到了一個島上。而妹妹卻更加狠毒,終於把姐姐燙死在浴池中。那是曹雷配的第一部戲。所以後來她總是說自己是「殺進譯製片廠的。」
可惜由於醫療事故,曹雷那個孩子生下來沒幾天就死了。她白吃了那麼多的苦,而且是個女兒。後來,她又生了一個兒子,現在已經和她一樣高了。可再也不會有女兒了。
一次,一部美國四十年代的商業片發到了我們廠。它跟「國際階級斗爭新動向」根本挨不上邊兒,也談不上有什麼藝術性可供樣板團參考。在看片時,我對坐在我旁邊的同事說:「為什麼要我們譯制這部影片?它有哪方面的參考價值?」他開玩笑說:「中影公司發錯片子了。」後來聽說,江青特別喜歡美國男影星泰隆·鮑華,凡是他主演的片子都要弄來讓我們譯制。直到1975年社會上開始流傳《紅都女皇》時,我們才明白了,什麼「了解國際階級斗爭新動向」,什麼「給樣板團作藝術上的參考」,我們其實不過是給江青那伙特權階層的人「唱堂會」罷了。當然,同時她也把這些「內片」作為肉骨頭丟給那些她所豢養的人,使他們覺得自己也有某些特權因而洋洋得意,以便更加死心塌地地為她賣命。
「四人幫」倒台以後,有些影片已經公開發行了,像《魂斷藍橋》、《音樂之聲》、《簡·愛》等等,《羅馬之戰》等片也廣泛地招待過文藝界的同行們。
10. 誰能推薦我幾部古羅馬戰爭的電影
符合提問的影片:
羅馬之戰
凱撒大帝
達契亞人
埃及艷後
最後的軍團
斯巴達克斯
失蹤的第九軍團
羅馬帝國淪亡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