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關金特凱澤的一些歷史背景
戰後爵士樂伴隨著艱苦歲月中抹平創傷、重建家園的勞動者,一起進入新時代,爵士樂被看作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新生命的源泉,是對自由的吶喊,凱澤正是這一時代中的一員,他熱愛這一音樂所賦予的新世界,成為一名爵士樂演奏者,與爵士旋律同舞。這一切加上他天才的構想和精妙的表現,造就了爵士樂領域一名最傑出的海報設計大師,他的名字和爵士樂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凱澤的海報具有典型的特點,第一,致力於研究和運用人的頭部,認為頭部是產生思想的地方,是演奏及其他行為的指揮所。此外,他還透過臉的表情轉達音樂家的心聲,這反映了凱澤堅持的人道主義信條。第二,自己動手製作代諷刺意味的超現實主義的實物道具。他通過這種途徑將自己的感覺和思想注入到作品中,在電腦被廣泛運用於設計領域的今天,凱澤仍樂此不疲。
把一種東西和另一種東西接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從而探索其神廟,這就是凱澤的互補性工作方式,完全符合拼貼的原始觀念,凱澤一生致力於透過海報畫來發展組合這一奇妙的原始觀念。音樂,尤其是爵士樂,可以不受限制和不斷變化,所以最適用於用品貼及其內在的陌生並加以表現演繹,凱澤熱愛爵士音樂,並且以大量類似的觀點理解音樂以外的題目,由於他熟練而自然地掌握拼貼技術,所以他的海報畫不僅豐富,而且富有魅力。
凱澤認為,海報畫負有特定的任務,必須將要表達的主題意義與價值通過視覺手法表現出來,也就是說,海報畫必須起到仲介的作用,必須在現實的動機及其通過暗示表達的想像之間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動機在通常的情況下是指用一種約期貨集中樂器進行的演出,純粹的攝影可以把事實記錄下來,但它不能象海報畫那樣,以非常抽象的推論方式把這一事實逐漸變成圖形。對於音樂海報畫來說,首先要作的是將樂器變換為一個能夠表現它行為的、並在視覺上可以表明的觀念,然後相應地創造一個類似雕塑的三維客體,最後藉助燈光使之發亮,並用照相機對海報畫的紙面進行預加工。將觀念轉換為客體,首先要作的是設計,並用手和工具創造一個三維的雕塑品。凱澤擅長雕塑,並在創作雕塑作品的過程中使形象的觀念進一步具體化,然後把他固定下來,這就是凱澤的創走過程,提出任務,並把任務轉換成觀念,再由觀念轉換成雕塑作品,最後回到畫面。任務所規定的思想內容,藉助一個理想的、起中間人作用的圖像,獲得了它的框架和反響。他的海報畫從一開始就注重表現日常發生的普普通通的事情,凱澤的創作道路是從接觸有價值以及日常生活中實用性的、很容易被忽視的東西開始的,他把它們改編成圖形。他的創作決不迎合時尚和現狀,圖形設計對他來講,不單是一種包裝藝術,更是一種藝術思想的交流,一種公共媒體所應承擔的傳達資訊的表現形式,他決不會將自己的設計象商標一樣加以隨便利用。他不能忍受獎金遷當作設計的動力,他認為他從事的藝術海報是設計潮流的先導,使合計藝術領域的前沿陣地。
『貳』 誰有德國的一些城市及照片
德國概況
歐洲 | 德國 | 2004-09-14 17:26:24.0【文章字體:大 中 小】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首都柏林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街道寬闊,高樓林立,綠化程度很高。逛柏林的酒吧是一種獨特的享受。德國的酒吧風格迥異,各具鮮明特色。樓宇的後院有青少年俱樂部和文化藝術界人士的聚會酒吧,充滿現代自由色彩;還有湖邊那充滿詩情畫意的餐廳以及真正的拐角酒吧,所有這些地方都通宵開放。
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其獨特的文化氛圍與巴黎和羅馬看齊,同被視為文化藝術之都。該市有釀酒廠64家,出產的啤酒聞名世界。每年9月底至10月初的啤酒節一連兩星期在特蕾西亞草坪廣場(Theresienweise)舉行。
最大的港口城市漢堡,位於易北河等三條河流的匯合處。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國際商貿中心之稱,歷來也是眾多銀行和保險公司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著名「水上城市」之一,僅橋梁就有1500多座。
法蘭克福位於德國的中部,是德國商業及製造業的中心,也是重要的國際金融城市。
西部城市杜塞爾多夫,是有[小巴黎]之稱的德國時裝都會,也是[日資企業]的歐洲基地,故有許多日本人經營的商店,購物絕不能錯過。
邁森(Meissen)可說是歐洲高級瓷器的代名詞,一直為皇宮燒陶瓷的窯區。自成風格獨特的陶瓷派別,其中名牌包括有慕尼黑的Nymphen-burg及Ludwigsburg、柏林的KPM、法蘭克福的Hochst,而最受家庭歡迎的Hutschenreuther、Villeroy & Boch及Rosenthal。
持久耐用的德國皮具系列深受各界推崇。硬幣包、錢包、手袋、旅行袋等各種款式的品質都有一定的保證。名牌如Aigner、Gold Pfeil、MCM及Bree等。
各國貴賓出席豪華宴會時愛穿的Escada晚裝;既實用又時髦的Jil Sander;還有Hugo Boss的男裝,Aigner皮具系列等,都是德國知名的時裝品牌。
陶瓷製成的少女、Elt出產的工藝品等甚受世人歡迎。而Steiff公司則以布娃娃揚名海外,德國的木製玩具亦非常著名.
所有德國商店每年都會舉行兩次減價清貨大行動,分別是聖誕節結束後至2月,以及6月尾至7月。在德國購物,其售價已包括了16%的增值稅。非歐盟國家(Non Eu)的遊客,如果所購物品不在當地使用,並於三個月之內攜帶離境,便享有免稅優惠。當您在印有[歐洲免稅購物](Tax Free)的商店購物時,且消費總額高於最低限額,約DM50(每間商店的最低限額都不同),就會得到一張[免稅購物支票](Tax-freeShopping Cheque)。在機場過了出境關卡(Passport Control),您需到退稅海關(Custom/Export Certification)出示申請退稅的物品和發票,海關人員便在[免稅購物支票]上蓋印。之後,切記到離境處的退稅櫃位(Cash Refund)出示[支票],便可馬上取回馬克。如果您同時游覽幾個歐盟國家,可將所有的免稅支票儲起,等到在最後離境國家時才一並交給海關蓋章退稅。
德國的文化史源遠流長,每年德國各地都舉辦國際性文藝節,包括從古典樂到搖滾樂的音樂節、電影戲劇節、小型藝術節以及綜合藝術節等,它們形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綜合藝術工程。
氣候
德國夏天的平均溫度, 約在攝氏 20 至 30 度之間, 冬天則約零度左右。冬季冰雪運動多在十二月至三月舉行 (阿爾卑斯山一帶則延至四月)。
時差
德國分夏令及冬令時間。三月底, 當地時鍾需撥快1小時 (夏令時), 即比中國和香港慢6個小時, 到10月底回撥1小時(冬令時), 即慢 7 個小時。
貨幣
由2002 年1月1日開始, 歐盟十二國 (包括奧地利, 比利時, 芬蘭, 法國, 德國, 希臘, 愛爾蘭, 義大利, 盧森堡, 荷蘭, 葡萄牙及西班牙), 沿用單一貨幣歐元。歐元紙幣分 5、10、20、50、100、200 及 500 歐元七種幣值。它們正面均印有象徵開明合作的窗戶與大門, 另十二星則代表在十二國通行, 背面印有橋梁, 意即歐洲與世界保持溝通和互相支持。硬幣有1、2、5、10、20、50 歐分與 1 歐元, 2 歐元共八種。1 歐元等於 100 分。
銀行
一般營業時間由星期一至五上午 8:30-13:00 及下午 14:30-16:00, 星期四 延長至 18:30, 星期六、日均全日休息。
外匯
在機場和主要的火車站均設有外匯兌換處, 營業時間 6:00-22:00。
電壓
德國的電壓為 220 伏特,與中國相同。但插座是圓頭雙孔式的,使用三相插頭、扁插頭電器的旅客宜自帶轉換插頭。
洗手間
在大中旅遊城市的街頭或游覽場所,一般均設有收費洗手間,每次收 20 分、30 分不等。
電話
由中國打往德國: 00 + 49 (德國) + 地區號碼 (前面的 0號不需要撥) + 電話號碼。如,從中國打去德國柏林:撥 00-49-30-123456。
在德國境內打跨區長途電話: 0 + 地區號碼 + 電話號碼。如打去柏林則撥 0 30 + 電話號; 若在同一地區打電話,直撥號碼即可。
由德國打回中國: 00 + 86 + 地區號碼 + 電話號碼
由德國打回香港: 00 + 852 + 電話號碼
商店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五營業時間由早上 9:00 或 10:00 到下午 20:00, 星期六營業直至中午 13:00。星期日及公眾假日休息。有些商店星期一至五營業時間至延長至 20:00 星期六延長至 20:00。一些主要火車站的商店在星期日照常營業。
緊急事故
警察局 (Polizei/Notruf): 請撥 110
火警 (Feuerwehr Rettungsleitstelle): 請撥 112
醫生的門診時間一般在星期一至五早上 10:00-12:00 及下午 15:00- l8:00, 許多醫生都在星期三下午休息。
常用的德國電話號碼
查詢德國境內電話: 11 8 33
查詢國際電話: 11 8 34
德國 ADAC 汽車俱樂部救援電話: 0 11 69
德國火車查詢服務: 0180 5 99 66 33
旅行社
星期一至五辦公時間上午 9:00 至下午 18:00, 星期六上午 9:00-12: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海關規定
禮品及紀念品: 來自歐盟國家的旅客, 個人自用品可免稅帶進德國; 非歐盟國家的旅客, 其入口德國的免稅品價值不得超過 178.95 歐元。
入境免稅品數量不超過以下規定:
煙草產品: 200 支香煙或 100 支小雪茄; 50 支雪茄或 250 克煙草。
酒精產品: 1 公升含 22 度以上酒精的酒; 或 2 公升含 22 度以下酒精的酒;或 2 公升有汽或加酒精的葡萄酒; 或 2公升普通葡萄酒。
500 克咖啡或 200 克濃縮咖啡精。100 克茶或 40 克濃縮茶精。
50 克香水或 0.25 公升花露水 (Eau de toilette) 。
注: 年滿 17 歲人士方可攜帶免稅煙草及酒精飲品入境, 咖啡亦須由年滿 15 歲人士攜帶。
旅客歡迎卡 (Welcome card)
德國許多城市的遊客咨詢中心都有出售其市內 Welcome Card 及 City Pass。旅客可以使用此卡免費乘坐其市內的公眾交通, 或在環城游、博物館或當地的參觀活動中獲得高達 50% 的優惠。
漢堡
漢堡發源於漢瑪堡(Hammaburg),是公元前825年在易北河畔修築的城堡。如今城堡以及不復存在,僅在漢堡城徽上才能看到原來城堡的樣子。1189年5月7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薩頒布城市權給漢堡,漢堡成為自由市。13到15世紀漢堡是僅次於呂貝克之後漢薩同盟的重要城市…… 詳細>>>
漢諾威
漢諾威是下薩克森林首府,北德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面積203平方萬公里,人口51.4萬。它位於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正處於巴黎到莫斯科、北歐到義大利的十字路口,又瀕臨中德運河,是個水陸輻輳的交通樞紐。漢諾威又是工業高度發達的城市,汽車、機械和附件電視制工業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採用…… 詳細>>>
蓋爾森基興
千火之城 千陽之城,盡管人們不完全知道蓋爾森基興地處何方,但這個老礦城的一個城區全德國都知道:莎爾克。 不管我變成鐵銹還是白堊,我都要去莎爾克。」 這是一首老流行歌曲,至今仍在蓋爾森基興傳唱。當采礦業不再能標志這座城市的生活和身份時,足球對於人們的共同情感來說變得更為重要…… 詳細>>>
多特蒙德
多特蒙德是一座現代化城市,位於魯爾區東部,其歷史源遠流長,早在880年這里就有了市場,在1293年這里就獲准釀造啤酒。多特蒙德市內建築別具一格,其古建築主要包括普羅普施泰、賴諾爾德、馬麗恩和佩特里4座中世紀教堂。多特蒙德還是一座科學藝術之城,擁有蒙斯特爾大、/馬克斯·普蘭克協會所屬的研究所…… 詳細>>>
科隆
科隆德國西部最大的城市,人口接近100萬。科隆在德國屬於比較古老的城市,早在公元前38年羅馬人就在此設要塞,公元50年發展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城市。中世紀的由於處於交通的要道及宗教大主教的駐地等原因使科隆非常繁榮,人口當時有4萬多在當時超過了巴黎和倫敦是德國最大的城市。如今科隆城還保留了部分羅馬時代的古跡、中世紀的部分城牆和城門…… 詳細>>>
法蘭克福
座落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是德國的金融中心、博覽會城市和通向世界的空中門戶及交通樞紐。同德國的其它城市相比,法蘭克福更具有國際大都會的氣派。做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法蘭克福市的銀行區摩天建築群鱗次櫛比,令人目不暇接。350多家銀行及分支機構遍布法蘭克福的大街小巷。「德意志銀行」就座落在法蘭克福的市中心。法蘭克福市被稱之為"美因河畔的曼哈頓" ……詳細>>>
凱澤斯勞騰
凱澤斯勞騰是座擁有十萬人口的城市才能進入大城市。三十多年前,法耳茨地區進行行政區域改革時,凱澤斯勞騰周圍的一些小地方並入了凱澤斯勞騰市,而「原來的」凱澤斯勞騰仍然保持著小城市的面貌:一目瞭然,具有家庭情調,同時又有一絲省城的特色。 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凱澤斯勞騰與世界失去了聯系。凱澤斯勞騰是一個高科技的立足點,這里有面向技術和自然科學的大學…… 詳細>>>
斯圖加特
斯圖加特是德國西南重鎮,巴符州首府。它坐落在內卡河谷地,面積207平方公里,人口58.4萬。斯圖加特這個地名源自於德語馬場(Stute Garter)二字,古時這里曾是王公貴族的養馬場。斯圖加特,四周小山丘環繞,山丘上種滿了果樹和葡萄園,是著名的葡萄酒出產地。同時也是賓士汽車、保時捷汽車工具的原產地,堪稱高科技之城。新王宮及舊王宮由行人專用區,可通往…… 詳細>>>
慕尼黑
慕尼黑有德國最美的大城市之稱,德國最美的小城市是羅騰堡(Rothenburg),最美的中等城市是海德堡,最美的大城市是慕尼黑.說實在的,中小城市實在很難說,所謂仁者見仁,但百萬以上的大城市一共就四個,連50萬以上的算上也就十來個,這個說法可能是不會錯的了.說穿了,一個城市美不美,關鍵看建築師.慕尼黑的建築特確實有許多稱得上一個美字. …… 詳細>>>
紐倫堡
紐倫堡地區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中法蘭克盆地,包括艾爾朗根市、富特市、紐倫堡市、施瓦巴赫市等8個市和縣。全地區。該地區是德國的通信、多媒體、交通技術、物流技術以及醫葯領域中心,也是德國的第七大經濟區。紐倫堡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再加上她每年所提供不同類形的節目,令旅客們更喜歡她。紐倫堡的大型聖誕市場及國際玩具展早已令她揚名海外…… 詳細>>>
萊比錫
萊比錫是德國東部的第二大城市,位於柏林以南165公里,面積147平方公里,人口50.8萬。這座城市坐落在萊比錫盆地中央,三條小河從市區流過,森林綠地面積很大。市名萊比錫在當地古語中,意思是種有菩提樹的地方。市區、郊外處處可見濃郁的菩提樹。當年鮮花盛開季節,城中陣陣花香,沁人心脾。這里街道整潔,商業繁華,又是世紀聞名的博覽會城、書城和音樂城…… 詳細>>>
柏林
德國首都柏林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早在13世紀時,已成為貿易集鎮,17世紀發展成為地方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二戰後城市被分裂成東西兩半,1961年8月13日一夜之間"柏林牆"築起來了,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上被開出一個洞,並且隨著第二年德國的統一,柏林再一次恢復首都的地位,柏林城市邊緣為森林、湖泊、河流環抱,有"森林與湖泊之都"的美譽…… 詳細>>>
『叄』 電影藝術的發展里程。
西方電影發展史
一:電影的的發明
1895月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鋪辛路十四號的「大咖啡館」地下
室中第一次公開售票播放電影,標志著電影的正式誕生。此後,電影影響愈大,
被成為「機械文藝女神」。其誕生和成長的歷 史,也即是連續攝影的機器、
堅韌敏感的膠片和連續放映的機器這三種技術手段改進的過程。
(一)視覺殘留原理(0.1s~~0.4s)
比利時:普拉托
(二)照相技術
1.1824年,法國:尼艾浦斯——《餐桌》(世界第一張照片)
2.英國:穆布里奇——第一個將照相術用於活動攝影
3.法國:馬萊——1882年,第一次用一台攝影機拍攝電影
——1888年,第一架電影攝影機誕生
(三)動畫
1888年,法國:雷諾——光學影戲機
(四)膠片
1889年,愛迪生vs伊斯曼工廠合作創制
(五)放映機
1.1894年,迪克遜vs愛迪生——電影視鏡
2.法國:奧古莫斯
3.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活動電影放映機
二:電影美學思潮與流派
(一)寫實主義
1.樸素寫實主義(電影是「重現生活的機器」)
盧米埃爾兄弟——《工廠的大門》《嬰兒的午餐》《火車進站》
2.紀錄片派
(1)美國:弗拉哈迪(人類學紀錄流派)——《北方的納努克》
(2)維爾托夫(電影眼睛派)——《電影真理報》《電影眼睛》《前進
吧,蘇維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3)英國:約翰*格里爾遜
《飄網漁船》《從鄉村來到城市》《夜郵》
(4)荷蘭:尤里斯*伊文思——《橋》《雨》《四萬萬人民》《風》
3.德國新客觀派(即「街道電影」)
卡爾*格呂納——《街道》
喬治*派勃斯特——《沒有歡樂的街》
布魯諾*拉恩——《街頭慘劇》
4.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派
(1)先驅者
雷內*克萊爾 讓*維果
(2)代表人物
讓*雷諾阿——《母狗》《游戲規則》(最終確立世界電影寫實主
義傳統並形成系統的寫實主義電影語法)
5.義大利新現實主義
(1)口號
「還我普通人」「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
(2)誕生標志
1945年,羅西里尼——《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3)代表人物
羅西里尼 維斯康蒂 德*西卡 西柴烈*柴
伐梯尼 德*桑蒂斯
(4)代表作
《偷自行車的人》《羅馬11時》《艱辛的米》《溫別爾托*D》
6.心理式寫實主義
(二)現代主義
1.歐洲先鋒電影運動(以法國先鋒電影運動為主)
(1)創始人
法國:路易*德呂克
(2)代表作
《機械舞蹈》《幕間休息》《一條安達魯狗》《卡里加里博士》
2.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1)代表人物
安德烈*巴贊(精神之父) 特呂弗 戈達爾 夏布
羅爾 雅克*里維特
(2)代表作
《精疲力盡》《四百下》
(#)註:左岸派——《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3.義大利現代主義電影運動
(1)米*安東尼奧尼——《奇遇》《夜》《蝕》《紅色沙漠》《放大》
(2)費德里科*費里尼——《道路》《八部半》
(三)娛樂電影
1.重要人物
梅里愛 愛森斯坦 普多夫金
格里菲斯——《一個國家的誕生》
2.中心:好萊塢
(四)政治電影
1.法國
(1)代表人
雷內*阿利奧 卡蘭*卡爾茲 雷內*伏幾埃
(2)代表作
《罷工中的鐵路員工》《這僅僅是開始》《溫德爾工廠的復工》
2.義大利
(1)代表人
塔維亞尼兄弟 弗朗西斯科*羅西
(2)代表作
《懷疑》《奎伊瑪達》《馬太伊事件》《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
《對一個不受懷疑的公民的調查》《工人階級上天堂》《希特勒的最後十天》《
墨索里尼的最後行動》《我們曾如此相愛》
三:好萊塢電影
(一)好萊塢影都簡史
1.1909年11月,「好萊塢之父」格里菲斯率領劇組至此拍攝影片
2.八大影片公司
米高梅(MGM) 派拉蒙 華納兄弟 20世紀福克斯
雷電華(RKO) 環球 聯美 哥倫比亞
3.好萊塢製片業五大基本特徵
高成本 高科技 高片酬 高收入 高利潤
(二)好萊塢電影發展史
1.默片時期(1896~~1923)
卓別林——《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
勃斯特*基頓(喜劇電影奇才)(石面人)——《航海家》《將軍號》
哈洛德*蘇埃德
哈萊*蘭登
2.有聲電影時期(1923~~1932)
(1)1926年,華納:《唐璜》
(2)1927年,華納:《爵士歌王》
(3)1927年,《紐約之光》(標志有聲電影正式誕生)
3.蓬勃發展時期(1932~~1941)
(1)演員
MGM:葛麗泰*嘉寶 克拉克*蓋博 瑙瑪*希拉 費雯*麗
華納:卑蒂*戴維斯 亨弗萊*鮑嘉
派拉蒙:瑪琳*黛德麗 克勞黛*考爾白 賈利*古柏(英雄明
星)
電影神童:奧遜*威爾斯
(2)代表作
《安娜*克里斯蒂》《瑞典女王》《茶花女》《亂世佳人》《一夜
風流》
《告密者》《公民凱恩》《一個明星的誕生》《紅衫淚痕》
《綠野仙蹤》《呼嘯山莊》《關山飛渡》《費城故事》《蝴蝶夢》
《青山翠谷》
4.二戰時期(1939~~1945)
《血雨腥風》《大獨裁者》《納粹間諜的自白》《希特勒的子孫》
《納粹黨徒》《卡薩布蘭卡》
5.二戰後時期(1945~~20C70S末)
威廉*惠勒——《黃金時代》
約翰*休斯敦——《寶石嶺》
金*維多——《太陽浴血記》
賈利*古柏——《弗吉尼亞人》《永別了,武器》《戰地鍾聲》《正
午》
亨弗萊*鮑嘉——《非洲皇後號》《馬耳它之鷹》《黑道》《夜長夢
多》
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日》《戰爭與和平》《窈窕淑女》
瑪麗蓮*夢露
伊麗莎白*泰勒
凱瑟琳*赫本
6.20C70S末~~20C80S末
《克萊默夫婦》《普通人》《母女情深》《墜入情網》
《金色池塘》《雨人》《為黛西小姐開車》
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系列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E*T外星人》《第三類接觸》《大白鯊》《奪
寶奇兵》
《紫色》《太陽帝國》
7.20C90S~~
《木乃伊》《駭客帝國》《第六感》《女巫布萊爾》《諾丁山》《落
跑新娘》《間諜奧斯汀》《老爸向前沖》《將軍的女兒》《美國派》《泰山》《
花木蘭》《獅子王》《沉默的羔羊》《阿甘正傳》《肖恩克的救贖》《勇敢的心
》《楚門的世界》《泰坦尼克號》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辛德勒名單》《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
》
(三)好萊塢電影業的特色
1.製片廠制度
2.明星制
3.獨立製片人制度
1977年,伍迪*艾倫《安女尼*霍爾》
斯派克*李
昆廷*塔倫蒂諾
斯蒂文*索德伯格
卡梅隆*克羅
科恩兄弟
4.類型片
(1)西部片
1903年,埃德溫*鮑特《火車大劫案》(奠定西部片基本特點)
1939年,約翰*福特《關山飛渡》(西部片特點全面形成)
《大地驚雷》《約克軍曹》《正午》
《不可饒恕》(20C90S西部片復甦標志之一)
《與狼共舞》(20C90S西部片復甦標志之一)
(2)科幻片
梅里愛《月球旅行記》
德國:弗里茨*朗格《大都市》(世界第一部現代科幻片)
英國:《侏儒》
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2001:漫遊太空》(美國第一科幻片)
《第三類接觸》《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天地大沖撞》《駭
客帝國》
(3)歌舞片
《爵士歌王》《百老匯旋律》
勃斯比*伯克萊《第42街》
弗雷德*艾斯蒂爾——《高帽》《巡迴演出》
金*凱利——《雨中曲》(第一歌舞片)
(4)犯罪片
1927年,《黑社會》
《疤面大盜》《教父》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懸念大師)《三十九級台階》《失蹤的女人
》《蝴蝶夢》《愛德華夫人》《美人計》《後窗》《暈眩》《西北偏北》《精神
病患者》《群鳥》
|
(一)法國電影簡史
1.盧米埃爾兄弟
《工廠的大門》《嬰兒的午餐》《火車進站》《出港的船》《水澆園丁
》
2.梅里愛
《貴婦人的失蹤》《橡皮頭人》《管弦樂隊指揮》《月球旅行記》
《太空旅行記》《愛德華七世加冕典禮》
3.拉菲特兄弟
《吉斯公爵的被刺》《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麥克白》
4.印象派(20C20S)
路易·德呂克《狂熱》《沉默》《西班牙的節日》《流浪女》
謝爾曼·杜拉克《微笑的布德夫人》
阿倍兒·岡斯《車輪》《拿破崙傳》
讓·愛浦斯坦《紅色旅店》
萊皮埃《黃金國》
5.抽象主義(20C20S)
費爾南多·萊謝爾《機械舞蹈》
雷內·克萊爾《幕間節目》
6.超現實主義(20C20S)
謝爾曼·杜拉克《僧侶與貝殼》
布努艾爾《一條安達魯狗》
7.詩意現實主義(20C30S)
雷內·克萊爾《巴黎屋檐下》《百萬法郎》《自由屬於我們》《七月十
四日》
讓·維果《尼斯景象》《塔利斯》《操行零分》《駁船亞特蘭特號》
讓·雷諾阿《母狗》《幻滅》《游戲規則》《吾土吾民》
8.新浪潮運動(1958~~1962)
夏布羅爾《漂亮的塞爾其》
特呂弗《淘氣鬼》《四百下》
戈達爾《筋疲力盡》
9.左岸派
阿侖·雷乃《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亨利·科爾皮《長別離》
羅布·格里葉《橫跨歐洲的特快列車》
瑪格麗特·杜拉《印度之歌》
10.戈達爾
《卡賓槍手》《狂人比埃洛》《我略知她一二》《中國姑娘》 《真理》
《故事》《芳名卡門》《新浪潮》
11.特呂弗
《二十歲的愛情》《偷吻》《夫妻生活》《飛逝的愛情》《槍擊鋼琴師
》
《朱爾與吉姆》《柔軟的皮膚》《黑衣新娘》《野孩子》《美國之夜》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最後一班地鐵》
12.20C80S~~
馬修·卡索維茲
《跳蚤費羅》《白色夢靨》《刺客》《牛奶巧克力》《恨》《血腥洪流
》
《菲力克斯的歷險》《獵豹行動》《狼族盟約》《八個女人》《下崗風
波》
《囚犯腳下的鐵球》《情人》《芳芳》《鋼琴教師》《雪地里的情人》
《艾米麗》《粉紅色的狂想》
(二)英國
1.1895年,艾克斯《愛普索姆賽馬》(世界第一部紀錄片)
2.短暫繁榮時期(20C30S)
亞歷山大·柯達《英宮艷史》
希區柯克《三十九級台階》
紀錄電影運動(以約翰·格里爾遜為主)
《飄網漁船》《工業的英國》《亞蘭島人》《錫蘭之歌》《住房問題》
3.文學電影時期(20C50S)
大衛·里恩《孤星血淚》《霧都孤兒》
勞倫斯·奧利弗《王子復仇記》
鮑威爾《紅菱艷》
里德《第三個人》
4.自由電影時期(20C50S末)
傑克·克萊頓《上流社會》
托尼·理森《憤怒的回顧》《蜜的滋味》《孤獨的長跑者》
卡雷爾·賴茲《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
林賽·安德森《如此體育生涯》
5.20C50S~~20C60S
大衛·里恩
《夏日的瘋狂》《桂河大橋》《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格醫生》
《瑞安的女兒》《印度之行》《無名博士》《來自俄國的愛情》
《金手指》《只為你看》《黑日危機》
6.20C80S
《法國中尉的女兒》《火的戰車》《甘地傳》《優勢》《不列顛醫院》
《熱與塵》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7.1996年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夢幻列車》《一脫到底》《兩桿大煙槍》《
諾丁山》
《比利·埃里奧特》《布里奇特·瓊斯的日記》
(三)德國
1.20C20S~~20C30S
(1)表現主義
《卡里加里博士》
喬治·凱澤《從早晨到午夜》
羅伯特·維爾《蓋努茵》
弗里茨·朗格《疲倦的死》《大賭徒馬布斯博士》
茂瑙《諾斯費拉圖》
(2)室內劇電影派(1921年~~1924年)
《碎片》《後樓梯》《除夕夜》《最卑賤的人》
(3)新客觀派(街道電影)(1925~~20C30S)
卡爾·格呂納《街道》
喬治·派勃斯特《沒有歡樂的街》
布魯諾·拉恩《街頭慘劇》
(4)青年德國電影派(1966年~~1970年)
亞歷山大·克魯格《告別昨天》
福爾科·施隆多夫《青年特爾勒斯》
《它》《狐狸禁獵期》
(5)新德國電影(1970年~~~)
福爾科·施隆多夫《喪失名譽的卡他琳娜·布魯姆》《鐵皮鼓》
赫爾措格《阿基爾,上帝的憤怒》《人人為自己,上帝反大家》
《非茨卡拉多》《綠螞蟻做夢的地方》
文德斯《愛麗斯漫遊城市》《錯誤的運動》《時間的流程》《柏林
上空》
《天使之翼》《直到世界末日》《暴力啟示錄》
法斯賓得《愛神比死神更冷酷》《卡策馬赫爾》《恐懼吞噬》
《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莉莉·瑪基》《洛拉》
《維羅尼卡·福斯的慾望》
1998年,湯姆·泰克沃《羅拉快跑》
(四)瑞典
1.古典學派(1898年~~20C20S)
斯約斯特洛《塞爾日·維根》《生死戀》《鬼車魅影》
斯蒂勒《紅花之歌》《阿爾納的寶藏》《古庄園》
《戈斯塔·貝林的故事》
2.復興時期(20C50S~~1981年)
英格瑪·伯格曼《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術師》
《猶在鏡中》《冬日之光》《沉默》《假面》《恥辱》
《呼喊與細雨》《秋日奏鳴曲》《芬尼與亞歷山大》
3.新電影時期 20C60S
玻·維德貝格《烏鴉居民區》《阿達倫,1931年》《喬·希爾》
《屋頂上的人》
肖曼《我的姐姐,我的愛》《我好奇》
楊·特羅爾《生活的火花》《移民》《新世界》
梅·賽特玲《恩愛夫妻》《夜間游戲》
4.後伯格曼時期(1998年~~)
魯卡斯《同窗的愛》《在一起》
《眼見為實》《太陽之下的故事》《潔白如雪》
(五)義大利
1.默片時期
《攻陷羅馬》《你往何處去》《龐培城的末日》《卡比利亞》
2.新現實主義時期(1945年~~1956年)
(1)准備時期(1942年~~~1943年)
維斯康蒂《沉淪》
德·西卡《孩子們注視著我們》《勃拉塞蒂》《雲中四部曲》
(2)全盛時期(1945年~~~1950年)
羅西里尼《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全盛標志)《游擊隊》
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溫別爾托·D》
德·桑蒂斯《羅馬11時》《悲慘的追逐》
維斯康蒂《大地在波動》
(3)衰落時期(1950年~~~1956年)
德·西卡vs柴伐梯尼《屋頂》
3.玫瑰色的新現實主義時期(1956年~~~20C60S中)
《麵包、愛情和希望》《兩分錢的希望》
4.政治電影時期
《馬太伊事件》《對一個不涉嫌德公民的調查》《給晚報的公開信》
《一個警察局長德自白》《不擇手段》《高貴的屍體》《工人階級上天堂
》
《隨波逐流的人》《我們曾如此相愛》《中國就在近旁》
5.現代主義時期
安東尼奧尼《奇遇》《夜》《蝕》《紅色沙漠》《放大》
《扎布里斯基角》《職業:記者》
費里尼《甜蜜的生活》《八部半》《朱麗葉塔的精靈》《薩蒂里孔》
《小丑們》《羅馬風情》《我的回憶》《卡薩諾瓦》
《樂隊排練》
帕索里尼《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一千零一夜》《薩羅》
貝爾托盧奇《巴黎最後的探戈》《月亮》
6.20C80S~~~
安東尼奧尼《奧伯瓦德的秘密》《一個女人的證明》《雲上的日子》
費里尼《女人城》《盜美人》
朱塞配·托納拖雷《天堂影院》
羅貝托·貝尼尼《美麗人生》
莫萊蒂《親愛的日記》《兒子的房間》
(六)西班牙
1.默片時期(1896年~~~20C30S初)
《邪惡的村莊》《阿拉貢的阿古斯蒂拿》
2.有聲時期(20C30S初~~1939年4月)
布努艾爾《無糧的土地》
3.現實主義時期(20C50S~~20C60S)
孔德《犁溝》
貝爾蘭《馬歇爾,歡迎你》《普拉西多》《劊子手》《卡拉布依》
巴爾登《騎車人之死》《大路》《復仇》《下午5點鍾》
布努艾爾《比里迪亞娜》
4.新電影時期(1962年~~~1967年)
卡洛斯·紹拉《流浪兒》《狩獵》《安娜和狼》《姑息養奸》
《薄荷刨冰》《媽媽一百歲》
曼努艾爾·蘇梅爾斯《從玫瑰色到黃色》
米格爾·畢加索《圖拉姨媽》
巴蒂諾《給貝爾塔德九封信》
豐斯《尋求》
阿朗達《法塔·莫爾迦納》
里瓦斯《普恩特·聖希備的野蠻人》
福爾《燃燒的皮》
5.新階段(1975年~~~)
布努艾爾《慾望的隱晦目的》
卡洛斯·紹拉《血的婚禮》《卡門》《著了魔的愛》
阿爾莫多瓦《激情迷宮》《在黑暗中》《為什麼我命該如此》
《慾望的法律》《神經瀕於崩潰的女人》
《捆著我、綁著我》《關於我的母親》
阿拉貢《黑幫》
皮拉爾·米羅《昆卡的罪行》《賈利*古柏在天堂》
馬里奧·卡穆斯《蜂房》
迪亞娜·德皮特里《愛德華多》
羅蘿內·拉薩《晚餐》
埃萊娜·達貝爾那《阿爾薩蘇亞1936》《尤納斯》
丘斯·古鐵雷斯《吉卜賽之魂》
格拉西婭·克雷赫達《羅伯特·瑞蘭德的最後之旅》
《當你回到我身邊》
瑪娜內·羅德里格斯《背景時男人的女人肖像》
米雷婭·羅斯《拉莫涅斯》
皮拉爾·達沃拉《葉爾瑪》
皮拉爾·加西亞·埃雷西多《交匯點》
多洛雷斯·巴亞斯《我叫薩拉》
胡安娜·瑪西亞斯·阿爾瓦《每日一杯咖啡》
貝尼托·桑布拉諾《母女獨聚》
希爾維亞·蒙特《拉莉婭》
安娜·馬丁內斯《褲子》
文森特·阿蘭達《瘋狂的胡安娜》
(七)蘇聯
1.默片時期(以蒙太奇學派為主力)
庫里肖夫
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普多夫金《母親》
維爾托夫:電影眼睛派
杜甫仁科《兵工廠》
2.有聲時期(1930年~~~20C40S後)
杜甫仁科《土地》
瓦西里耶夫兄弟《夏伯陽》
《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共青城》《帶槍的人》《
高爾基三部曲》
羅姆《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
3.詩電影學派(1953年~~~20C60S)
《第四十一》《士兵之歌》《雁南飛》《鄉村女教師》《一封未寄
出的信》
4.思想電影(20C50S~~~20C60S)
羅姆《一年中的九天》《普通的法西斯》
格布里羅維奇《但丁街兇殺案》《共產黨員》《列寧的故事》《
列寧在波蘭》
《奇怪的女人》《列寧在巴黎》
安德烈·塔爾柯夫斯基《壓路機和小提琴》《伊萬的童年》《安
德烈·魯勃廖夫》
《太陽系》《鏡子》《潛行者》
《懷鄉》《犧牲》
5.20C70S
羅斯托茨基《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莫斯科不相信有眼淚》
6.20C80S
《女政委》《垂死掙扎》《主題》《悔悟》《小薇拉》《我叫阿爾
列基諾》
《國際女郎》《計程車布魯斯》
7.20C90S
米哈爾科夫《太陽灼人》《西伯利亞理發師》
謝爾蓋·鮑德洛夫《高加索俘虜》
巴維爾·丘赫萊依《竊賊》
亞歷山大·索庫洛夫《母與子》
基拉·穆拉托娃《三千故事》《二等公民》
亞歷山大·普洛什金《上尉的女兒》
香港電影發展史
一.初創時期
(一)萌芽時期(1913年~~~1936年)
1.1913年,黎偉明、嚴珊珊《莊子試妻》(香港第一部電影)
2.黎偉明:1922年,《胭脂》
1927年,《西廂記》
3.1933年,黎北海《良心》(香港第一部有聲影片)
邵醉翁《白金龍》
(二)成長時期(1937年~~~1941.12.25)
1.左翼電影
(1)著名導演
蔡楚生、司徒慧敏、夏衍、湯曉丹、譚友六
(2)著名影片
《血濺寶山城》《孤島天堂》《前程萬里》《白雲故鄉》
《游擊進行曲》
2.華南電影賑災會
《最後關頭》《女戰士》《血肉長城》《大義滅親》《戰雲清淚》
《肉搏》《四十八小時》
3.其它
1938年,《貂蟬》(香港第一部國語影片)
《賊王子》《胡不歸》
(三)復甦時期(1945.8.~~~1949)
1.1946年,大中華影業公司成立
(1)代表人物
朱石麟、岳楓、吳祖光、胡蝶
(2)代表作
《同病不相憐》《三女性》《風雪夜歸人》《某夫人》
《玉人何處》
2.1947年,永華影業公司成立
(1)代表人物
程布高、柯靈、吳祖光、白楊、陶金
(2)代表作
《青城花落》《海葬》《春風秋雨》《火葬》
《國魂》《清宮秘史》
3.其它
《野火春風》《水上人家》《戀愛之道》
王為一《珠江淚》 盧敦《此恨綿綿無絕期》
秦劍《滿江紅》
1948年,《蝴蝶夫人》(香港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1949年,《錦綉天堂》(香港第一部彩色國語影片)
香港電影發展史2 (2007-08-07 12:33:29)
標簽:邵氏兄弟公司 文素臣 貂蟬 梁山伯與祝英台 李晨風 香港 分類:蓮花
二.黃金時期(1949年~~~1966年)
(一)粵語片
1949年,胡鵬《黃飛鴻之鞭風滅燭》
《寶蓮燈》
1.新聯影業公司
1952年,吳回《敗家仔》
《再生花》《桃李滿天下》《新婚夫婦》《碧血恩仇萬古情》
《蘇小小》《湖山盟》
1964年,王為一《七十二家房客》
2.中聯影業公司
1953年,《家》 秦劍《苦海明燈》 珠機《千萬人家》
李鐵《危樓春曉》
1954年,《春》《科》《梁山伯與祝英台》(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
「百萬電影」)
《父母心》《兒女債》《金蘭姐妹》
李晨風《人海孤鴻》 楚原《可憐天下父母心》
左幾《金玉滿堂》
3.其它
《帝女花》《紫釵記》
(二)國語片
1.長城公司(寫實片為主)
2. 鳳凰公司(家庭倫理片為主)
3.邵氏兄弟公司
1952年,《紅玫瑰》
《貂蟬》《人鬼戀》《窈窕淑女》《江山美人》
1955年,《金瓶梅》
1956年,《玉女春情》《榴槤飄香》《獨立橋之戀》——粵語片
1959年,《夫妻相罵》《私生女》——廈語片
(三)導演
1.粵語片三傑
秦劍、李鐵、李晨風
2.朱石麟(中國電影喜劇學派形成的領軍人)
(1)20C30S
《慈母曲》《新舊時代》《歸來》
(2)1937年~~~
《文素臣》《孟麗君》《香妃》
(3)1945年~~~
《同病不相憐》《玉人何處》《清宮秘史》
(4)20C50S
《誤佳期》《一板之隔》《中秋月》《喬遷之喜》《一年之計》
《搶新娘》 《夫妻經》《新寡》《同名鴛鴦》
3.李翰祥
(1)1954年,加入邵氏兄弟公司
《雪裡紅》《倩女幽魂》
1958年,《貂蟬》
1959年,《江山美人》
196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
(2)1963年,自組國聯影業公司
《七仙女》《狀元及第》《西施》
(3)20C70S ,返回邵氏兄弟公司
《大軍閥》《紅樓夢》《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
三.轉型時期(1966年~~~1978年)
(一)新派武俠片
1. 揭幕之作
李翰祥《兒女英雄傳》
岳楓《燕子盜》
2. 誕生正式標志
1966年,張徹《獨臂刀》
胡金銓《大醉俠》
1970年,王羽《龍虎鬥》(創立「中國人打外國人」模式)
3.其它
《報仇》《龍門客棧》《蕭十一郎》《雲海玉弓緣》
《路客與刀客》《流星·胡蝶·劍》
(二)李小龍真功夫片
1971年,羅維《唐山大兄》(標志香港武俠電影由刀劍武俠片轉向
拳腳武俠片,亦標志李小龍「真功夫電影」的誕生)
1972年,羅維《精武門》
《猛龍過江》
1973年,《龍爭虎鬥》(標志中國功夫武俠片正式國際化)
《死亡游戲》
其它
桂治洪《大哥成》——粵語暴力武俠片
劉家亮《陸阿采與黃飛鴻》《神打》《洪熙官》——正統武俠片
楚原《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後新派武俠片
(三)喜劇功夫片
1975年,吳思遠《生龍活虎小英雄》
1977年,洪金寶《三德和尚與春米六》
1978年,袁和平《蛇形刁手》
《醉拳》(標志標志香港新派武俠片中的喜劇功夫片流派正式誕生)
1980年,成龍《師弟出馬》
20C80S,成龍《龍少爺》《警察故事》系列、《A計劃》系列
洪金寶《龍的心》《夏日福星》
20C90S,成龍《紅番區》《義膽廚星》《霹靂火》《簡單任務》
《我是誰》《龍旋風》《尖峰時刻》
其它
麥嘉《龍虎田雞》《瘋狂大老千》《無尾小卒》
1976年,吳宇森《發錢寒》
(四)市民喜劇片
1.20C70S初
許冠文——《大軍閥》《一樂也》《丑聞》《聲色犬馬》
1974年,《鬼馬雙星》
2.《半斤八兩》《摩登保鏢》《鐵板燒》《天才與白痴》《賣身契》
《歡樂叮當》 《丐世英雄》《雞同鴨講》《新半斤八兩》《搶錢夫妻
》
四.多元化創作時期(1979年~~~1997年)
(一)新浪潮電影(1979年~~~20C80S中)
1.誕生標志
1979年,章國明《點指兵兵》(未來主義武俠片)
徐克《蝶變》(懸念推理片)
許鞍華《瘋劫》(警匪片)翁維銓《行規》(幫派片)
2.梁普智《跳灰》 嚴浩《咖哩啡》《似水流年》
洗杞然《冤家》 劉成漢《慾火焚琴》
譚家明《名劍》 於仁泰《救世者》
方育平《父子情》 余允抗《凶榜》
黎大煒《靚妹仔》 蔡繼光《檸檬可樂》
唐基明《殺出西營盤》 區丁平《花城》
黃志強《打擂台》 許鞍華《投奔怒海》
(二)影片類型
1.武俠功夫片
(1)傳統武俠功夫片
1982年,張鑫炎《少林寺》
《南北少林》
徐克《黃飛鴻》系列、《笑傲江湖》《新蜀山劍俠》
李惠民《新龍門客棧》
(2)現代槍戰片
吳宇森:1986年,《英雄本色》
《喋血雙雄》《英雄本色2》《喋血街頭》
林嶺東《監獄風雲》《龍虎風雲》
李仁港《黑俠》
杜琪峰《東方三俠》《現代豪俠傳》
(3)警匪片
成龍《警察故事》系列、《A計劃》系列、《超級警察》
《簡單任務》《紅番區》
李修賢《公僕》 陳欣建《神探朱古力》
章國明《邊緣人》
2.喜劇片
(1)都市動作喜劇片
《最佳拍檔》系列、《警察故事》系列 、《摩登保鏢》
(2)溫情生活喜劇片
1983年,張堅庭《表錯七日情》
《一屋兩妻》《雞同鴨講》《三人世界》《全家福》
1987年,杜琪峰《八星報喜》
(3)無厘頭喜劇片
周星馳:1988年,《霹靂先鋒》
《賭神》《逃學威龍》系列、《審死官》
《唐伯虎點秋香》《咖喱辣椒》《鹿鼎記》
《喜劇之王》《大話西遊》《少林足球》
3.鬼怪靈異片
1980年,許鞍華《撞到正》 洪金寶《鬼打鬼》
午馬《人嚇人》 劉觀偉《僵屍先生》《僵屍少爺》
程曉東《倩女幽魂》系列 關錦鵬《胭脂扣》
《再生人》《夢中人》《急凍奇俠》
4.愛情文藝片
許鞍華《傾城之戀》《半生緣》《今夜星光燦爛》
梁普智《等待黎明》 關錦鵬《胭脂扣》《紅玫瑰和白玫瑰》
羅卓瑤《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我愛太空人》
張艾嘉《最愛》 陳可辛《雙城故事》《甜蜜蜜》
張婉婷《秋天的童話》 張之亮《仙樂飄飄》
爾冬升《新不了情》
5.家家庭倫理片
吳思遠《法外情》 方育平《父子情》《半邊人》
嚴浩《似水流年》《天國逆子》 許鞍華《女人四十》
張之亮《飛越黃昏》《搶錢夫妻》
6.社會寫實片
許鞍華《投奔怒海》 張婉婷《非法移民》
林嶺東《監獄風雲》 劉國昌《童黨》
張之亮《籠民》 關柏煊《一樓一故事》
王家衛《旺角卡門》《阿飛正傳》
7.歷史片
李翰祥《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 洗杞然《西楚霸王》
關錦鵬《阮玲玉》 張婉婷《宋家王朝》
張之亮《中國最後一個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