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落大道》是怎樣一部電影

沉醉在現代電影技術中的我們,可能早就忘記了電影的故事性和早期電影所具有的精湛敘事,貌似在3D、電腦CG、特效、超強卡司、話題噱頭、大製作···這些數不清的現代便簽上很難找到逝去的優美的電影節奏感和流暢的原創劇本。
有人說昆汀堅持用膠片拍電影是一種情懷,也有人說諾蘭堅持2D效果來攝制《星際穿越》是一種電影人的堅守。但是我覺得這些在技術上的保守並不是在向傳統電影致敬。況且昆汀和諾蘭這些技術上的堅持也並不是外界傳的那樣所謂情懷。我記得有個媒體曾經采訪過諾蘭,問他為什麼不用3D技術來拍攝《星際穿越》,而堅持用傳統的2D畫面呈現,諾蘭說:「我並不是反對電影技術,而是我覺得這部表現宇宙浩瀚的科幻電影並不需要3D特效,IMAX2D就可以很好地表現。」
技術什麼的,那是電影的風潮,當然不能阻擋,也沒有必要阻擋,畢竟如果沒有工業光魔和維塔科技的電影特效技術,《星球大戰》和《魔戒》也不會誕生。但是當代大多商業電影不能好好講故事或者壓根講不好故事的尿性,那真的是毋庸置疑了。
其實很多當代商業電影用噱頭和狗血情節來堆砌,在很多看慣了商業片的影迷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貌似在我們眼中,商業片就該狗血,就該一大堆夠票價的名頭拼湊就萬事大吉了。但是往往我們向另一個領域——藝術電影——瞥上一眼時,也會呀然一驚,我擦,這所謂的陽春白雪也是另一個尿性,壓根不知道在說什麼。這就是現代電影的雙重尷尬,商業電影基本就是那一套:愛情片狗血煽情,動作片混搭雜亂,科幻片特效轟炸,而近年涌現的國產青春片則是一大堆7080後在熒幕上賣弄情懷,給我們這些90後的觀眾肆意消費;文藝片則是壓根不管商業這攤子事兒,抱著反正老子沒人要、過不了審,直接風騷地一塌糊塗,弄得連導演自己都不一定知道他的電影在講什麼,鬧哄哄就送去歐洲三大電影節競賽,偶爾拿個獎,國內媒體還常說中國影迷自己打自己的臉,放著拿獎的佳片不看,盡看《小時代》和《後會無期》了。
說這么多都是淚,對於《小時代》之流,那是國內電影工業市場細分條件下的產物,我們也沒必要死盯著人家的脊樑骨,硬戳著不放,這種行為也挺流氓。不過廢客最近在看五六十年代好萊塢的商業片的時候,卻越來越覺得,其實商業電影也可以做到好好講故事,先鋒諷刺電影也可以做到妙趣橫生。當然,我指的就是比利-懷爾德的電影。
懷爾德是個傳奇式的導演,從成長到成名都挺傳奇,這位電影大師本來是個奧地利人,純正的猶太血統,但是正好趕上德國納粹的「反猶風潮」,所以只能在二十齣頭的年紀遠離故鄉,隻身前往美國,實現自己的電影夢,而自己的家人也在後來的二戰中,全部死在了納粹的集中營里。
懷爾德是個編導型的創作導演,不同於好萊塢製片廠盛產的流水線導演,懷爾德向來有自個兒的想法,從他早期的兩部成名作品《雙重賠償》、《失去的周末》就能看出他並不是那種敷衍了事的人。
首先談談剛才所說的兩部電影作品吧!《雙重賠償》本身講的故事挺簡單,就是一搞保險的伙計看上了一個搞石油傢伙的第二任妻子,本來只是想單純的做個姦夫,但是沒想到那個淫婦卻還想謀殺親夫,所以搞保險的伙計內心就得思忖下這筆交易值不值當了。之後當然美色當頭,還是和淫婦一起設計把搞石油的伙計謀殺了,還弄到一筆不菲的保險賠款,本來是天衣無縫的計劃,卻還是被搞保險的伙計公司里的審查朋友慢慢地查出來了。此時石油伙計的女兒恰巧找到保險伙計,並告訴他自己的母親(石油伙計的第一任妻子)可能就是被她的後母所殺,而他自己也慢慢的良心發現,在一個夜晚和那個淫婦都心懷鬼胎,准備殺掉對方,結果也的確如此,淫婦被槍殺了,而保險伙計自己也胸口中槍,回到了自己的公司,在審查朋友的辦公室里明明白白的招供了自個兒的罪行。
就是這么一個故事,在懷爾德的鏡頭里卻玩的特別溜,這里的「溜」當然體現在很多方面。首先是敘事,他可沒有老老實實地枯燥地講故事,而是用倒敘的手法敘述這個故事,也就是電影的開始就是胸口中槍的保險伙計走回公司,在審查朋友的辦公室里用備完答錄機開始自個兒講自個兒的醜事,但是故事講的一點都不醜,很動人,也很刺激,懸疑感十足,我看的過程中總覺得這個伙計應該去報社做編輯,不過保險推銷員的設定,讓這個伙計講故事的能力如此出眾也是情理之中。
其次就是電影的諷刺效果,懷爾德的諷刺不是魯迅式的文章,沒那麼多尖刀匕首,有的是林語堂式的不斷戳你的隱形手指,雖然看上去不疼,但是戳的都是你身上的穴道,戳一個中一個,疼的鑽心。比如人性的道德敗壞這個大論題,在這部電影里就很滑溜地流淌在整部電影里。一個三四十歲的男性保險推銷員,都已經是熟透了的大齡青年了,不結婚組家,看到一個漂亮的家庭主婦就想著勾引,就算是在四十年代的美國,這事也很不對頭,更別說在我們中國人眼中了,而這個被勾引的熟女主婦還真能玩,弄死了丈夫的前妻不說,這次還想把丈夫連根拔除,給保險伙計的理由竟然是:他整天不理我,我很寂寞。我當時看到這里就挺火,這個理由也能讓你殺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們聰明絕頂的保險伙計也還真信了,所以單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氤氳在經濟大蕭條後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中的危機感和道德淪喪,這不是個別,經濟蕭條在前,世界大戰也正在進行,整個生活再舒適都比不上安全感的缺失來的迅猛。
但是懷爾德總歸是懷爾德,他不是大衛-芬奇,沒必要把整個世界都塗黑,在商業片中除了給觀眾必要的幽默調劑,外帶些人性的溫暖和希望更能讓類型片的典型突出。最後保險伙計良心發現,誠心促使石油伙計的女兒和她的男朋友和好,風騷成性的淫婦在槍擊保險伙計之後,還是說出了:「我到現在才發現我真的愛上你了,相信我!」不過我看的時候,還真沒怎麼信她這話,畢竟兩個黑心的人都已經挑明了,鬧成這樣,才說互相是真愛,雖然這段有點扯,但是畢竟沒有一黑到底,這一點,我還是挺贊賞懷爾德的,作為商業片,他的受眾是大眾群體,在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裡,考慮到受眾的接受心理,這點我國的商業片導演還真得學習學習。
第二部就說說使當時38歲的比利-懷爾德成為知名大導的電影——《失去的周末》。這部電影我本來以為會是一部很乾癟的黑色諷刺社會電影。先說明下,這部電影並不是單純的商業片,除了和他之後的《日落大道》有藝術上的共同處,懷爾德的其他電影基本沒有《失去的周末》的特質,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這部電影像是一個雜種,它既有商業片的類型敘事,也有藝術片特有的表現方法,但是這個雜種很洋氣,逼格高,所以說它是個混血的高富帥一點也沒有問題。我就先為大家顯擺顯擺這位高富帥的身價吧!它拿到了當年奧斯卡金像獎、金棕櫚獎、金球獎三個獎的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大獎,而且懷爾德還藉此拿到了奧斯卡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兩個大獎。
這部電影的故事主線很簡單,就是講一個常年酗酒的落魄作家在雙休日期間酗酒和戒酒的故事,看吧,為什麼我說這部電影可能會乏味,就是因為它在100分鍾的電影里就講了這么一個簡單的故事,能扯巴什麼?不過用簡單故事,或者尋常故事來拍電影向來就是懷爾德的路子。懷爾德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講的故事多偉大,你以為每個導演都喜歡講《天機-富春山居圖》那樣竊寶的「驚天故事」?!懷爾德就是能在最平凡的小人物故事或者最大眾的尋常故事裡剖析人性,他一般都是讓你含著微笑看看自己的道德褲子上的拉鏈有沒有拉上,可是大多數人每當笑著低下頭時,頓時驚呆了:「卧槽,原來我褲子上還有拉鏈!」
咳咳,正經地來說說這部電影吧!這樣一個噱頭性不強的電影我看完後覺得至少有這樣幾個看點:第一個就是它用了德國的表現主義手法來渲染電影的重要橋段,比如男主酒癮上來時看到的幻覺:從牆里鑽出的老鼠,天花板上盤旋的蝙蝠,接著就是蝙蝠把老鼠咬死。這些都是用黑色恐怖氣氛來表現男主剋制不住的恐懼,單比讓男主發瘋摔桌子打滾來的更有新意。第二就是懷爾德的各種小機智了,這是看懷爾德電影特有的「彩蛋」,灑遍在電影的每一個角落,比如男主把酒藏到天花板上的吊燈里,酒癮發作時四處找酒找不到,躺在床上卻看到這樣的場面:吊燈的光暈映照下的酒瓶的影子宛如一件優雅的寶物,在向男主招手;再比如男主把手槍藏到洗臉池裡,可是當被女主發現時,熒幕上呈現的卻是洗臉池上方鏡子上手槍的倒像,這是很琢磨的畫面表現,比起當代粗糙的電影橋段,這樣的小構造體現的是好萊塢古典敘事的優雅和自信。第三點是本片雖然從沒有說教,但是我們從電影的故事裡卻看到了對酒上癮的危害,事件很小,但是視野很闊,這就能將故事講的很透,不幹癟,有潤澤,雖然故事的最後男主沒有像大多數觀眾預期的那樣自殺,但是懷爾德的電影向來喜歡較為人性的收場,他對人性還是抱有希望的,盡管現實中,這些相同情節的事件下場都不怎麼好,不過可能在懷爾德眼中電影的教化作用還是得有一定比例的。
最後再說說他的電影巔峰作品——《日落大道》吧!這個電影的故事和主題其實也沒有多新奇,故事就是一個落魄的三流好萊塢編劇在窮困潦倒的情況下被昔日的默片女王包養,最後終於忍受不了這位曾經的女王,反抗出走卻被女王所殺的故事。主題嘛!其實就是四十年就興起的對於曾經默片繁盛的追憶和好萊塢製片廠下明星生存的反思,這個在後來的《雨中曲》里也有集中的探討,《雨中曲》誕生於1952年,而《日落大道》則早於它兩年。
這部電影的詳細情節就不多說了,我就想談談為什麼這部電影可以稱之為懷爾德的最高成就。其實論電影的娛樂性,這部電影肯定不是最優秀的,畢竟後來還有《龍鳳配》和《桃色公寓》,說到批判和黑色的程度,之前的《失去的周末》和之後的《倒扣的王牌》也比它更加具有現實深刻性。之所以眾多影評人和電影人盛贊這部電影,我想還是得歸功於電影的藝術純粹性,這部電影少了懷爾德很多標志性的機靈和巧妙,但是多了一份典雅和悲劇感,恰恰是這樣的悲劇效果和典雅氣質成就了它。要知道在西方的藝術論中,悲劇是佔有絕對正統地位的,雖然喜劇和正劇也有很多佳作,但是悲劇作品或者具有悲劇氣息的藝術作品能給人傷感中的反思,因為在一般心理學看來,疼的教訓比樂的受益來的深刻,這樣的歷史文化本源讓很多電影人不得不重視《日落大道》。的確,這部電影的悲劇意味濃厚,不僅是對好萊塢昔日默片的悼念,尤其是電影最後那場默片女王癲狂的出演已經成為了影史上的絕佳經典。
2. pps最近更新的電影有一個叫什麼什麼大道
倫敦大道
2010年上映的
3. 法國電影大道講什麼
法國電影大道講述導演自己的童年故事。一個9歲巴黎男孩因為母親外出生孩子,在夏天被寄託到鄉下一處友人家。這家夫婦雖然寵愛他,但各有怪癖,而且不停嘮叨他們幾年前去世的孩子。一個有男生性格的女孩使他從怪圈中逃脫出來,進而他也幫助那對夫婦克服喪子的痛楚
4. 倫敦大道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
跟無間道的感覺差不多
5. 8幾年有一個電影叫什麼大道
金光大道
《金光大道》是由林農 孫羽執導的劇情片,張國民參加演出。
金光大道:解放初期,冀東芳草地。共產黨員高大泉(張國民 飾)成立了天村長張金發(馬精武 飾)則熱衷於谷縣長(葛存壯 飾)提出的「發家致富」口號,富農馮少懷買騾子在翻身戶面前示威,遭到朱鐵漢(朱德承 飾)等人的斥責。馮少懷挑唆高二林(苗壯 飾)和哥哥高大泉分家,暗藏的敵人范克明(張柏林 飾)則離間互助組內部人員爭貸款,迫使翻身農民劉祥(穀子 飾)賣地,明知互助組缺東少西,挑拔張金壽賣車要糧。面對各種撲面而來的刁難和打擊,高大泉沒有退卻或讓步,克服重重困難,他帶頭成立了天門區第一個農業合作社
6. 電影《穆赫蘭大道》究竟講什麼意思
關於《穆赫蘭道》的劇情解析,想必大家都看過了dayong1978轉的那篇帖子。寫的真的很好,對觀眾理解影片的來龍去脈很有幫助,不過還是有些錯誤(比如對流浪人的解釋),並且忽略了一些重要人物(如ruth姨媽)。這里會涉及到部分人物,不過不是分析的重點。我要說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問題:Diane是否曾經受過性侵犯?看過一定數量林奇電影的人都應該知道,性侵犯是林奇一直表現的主題之一。如之前的《藍絲絨》,《雙峰鎮》,《我心狂野》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這一主題。而在《穆赫蘭道》里,這一主題被擱置在了暗處,而它似乎又是那麼重要。 1.從影片我們得知Betty/Diane的老家叫Deep River。如果你看過《藍絲絨》,就應該記得片中女歌手Dorothy被囚並遭受Frank性侵的公寓名也叫Deep River。 2.Betty姨媽的公寓客廳里,沙發的正後方有一幅畫。作者Guido Reni (1577-1599)曾受到過父親的性侵犯,並雇殺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最終因此被處死。 3.Rita這個名字來源於Rita Hayworth的電影海報。這位女演員也曾受過父親的性侵犯。12歲便成為了他父親職業伴舞。 4.林奇的10條線索中有一條提到Adam拍攝的影片名字是什麼?The Sylvia North Story,而在電影史上有一部影片叫Sylvia West,講述女主角被繼父強奸淪為妓女。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致敬嗎? 5. 在Betty去片廠試鏡的一場戲中戲里,她扮演了一位受父親好朋友糾纏的年輕女子。她努力想占上風控制局面。如果對照《雙峰鎮》里Laura把侵犯她的父親想像成Bob,這一幕顯然也暗示了些什麼。而且在試鏡開始之前導演說了這樣一句話"Don't play it for real until it gets real!"(當你吧這一切當真了再去認真地演)。那麼Betty最終成功地完成了這場戲似乎也是在暗示這其中的真實成分。 6.牛仔喚醒Diane的一幕顯然很重要。仔細分析一下,在Silencio夜總會得到的藍盒子鑰匙是提示Diane她的情人Camilla已死的線索,也象徵現實中的藍鑰匙,是一個夢魘。藍盒子被打開前後,兩人相繼消失,按理說在這里Diane就應該醒來了。可是為什麼喚醒她的卻是牛仔?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過程:牛仔來到房間時,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床上躺著的是一個剛剛發育成熟的少女背影(代表少女時期的Diane),牛仔說了一句「該起床了漂亮姑娘」(這句話充滿了侵犯者的挑逗口吻)然後離去。床上的背影變成了那具可怕的死屍(暗示發生了可怕的蹂躪),最後又變成了從夢中醒來的Diane。她的美夢結束了,最種回到了可怕的現實。即是說真正把她帶回現實的煩惱來自過去的陰影。 7.Diane的夢里有這樣一段似乎和她無關的情節。那就是導演Adam回家發現妻子的外遇。妻子對他說:「Just forget you ever saw it. It's better that way.」(最好忘掉你看到的)。Diane為什麼會夢到這些實在難以解釋,如果把不忠妻子的話理解為Diane面對自己悲慘遭遇的潛台詞似乎就能說通了。記得林奇給出的解開影片的10條線索中有這樣一條:事故發生的地點在哪裡?如果把事故理解為開篇的車禍,顯然是穆赫蘭大道,具體地說是通往Adam家的路上。而Adam回家發現的事情似乎也可以理解為一場「事故」。這個作用於Adam的事故其實就是做夢者Diane接受的事故,正是Diane受到創傷的另一種表現。 8.Club Silencio一幕無疑是全片的高潮。這一幕中也有性的暗示。隨著魔術師的表演betty顫抖起來,在一聲釋放般的嘆息中魔術師放鬆了下來,betty也停止顫動。這似乎是在暗示一次性高潮。 9.影片的最後一句台詞「Silencio!」從藍發女人口中說出,意為「安靜」。這個人物其實就是Ruth姨媽。其實關於ruth姨媽究竟是誰很難說清,但她絕對不只是開始那個離開的紅發女人那麼簡單,在片中頻頻出現拖行李箱的紅發女人背影。林奇10條線索的最後一條是:ruth姨媽在哪?這個問題作為最後一個線索顯然不想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回答。其實我們可以將ruth姨媽理解為一個符號,她就是Diane的女監護人,在性侵犯事件中緘默不語的人。當藍盒子被打開,betty消失而藍盒子掉在地上,進來的ruth姨媽沒有看見地上的盒子,就象她一開始沒有看見藏在桌下的Rita一樣。這暗示了Ruth對發生的事視而不見,她對Diane遭受的悲劇保持沉默。她化身為藍發女人坐在Silencio夜總會的舞台上方,看著所有的表演,最後說出了「Silencio!」沉默! 以上是一些分析和猜測。歡迎大家在這里討論發言:) 林奇給出的10條揭開影片迷團的線索: 1.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at least two clues are revealed before the credits. 2.Notice appearances of the red lampshade. 3.Can you hear the title of the film that Adam Kesher is auditioning actresses for? Is it mentioned again? 4.An accident is a terrible event... Notice the location of the accident. 5.Who gives a key, and why? 6.Notice the robe, the ashtray, the coffee cup. 7.What is felt, realised and gathered at the club Silencio? 8.Did talent alone help Camilla? 9.Note the occurrences surrounding the man behind 'Winkies' 10.Where is Aunt Ruth?
7. 日落大道完整版電影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tmcu
《日落大道》是由比利·懷爾德執導,葛洛麗亞·斯旺森、威廉·霍爾登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50年8月10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以好萊塢從默片時代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為背景,講述了一位自戀的女明星因無法接受情夫背叛自己,於是將情夫殺死的故事。
8. 求這個電影截圖,哪個片子的急急急!
《窗檯上的男人》
別名: 驚天換日(台) / 天際100分鍾(港)
演員: 薩姆·沃辛頓 伊麗莎白·班克斯 傑米·貝爾 艾德·哈里斯 安東尼·麥凱 愛德華·伯恩斯 提圖斯·維里沃 珍尼希斯·羅德里格茲
導演: 阿斯各·萊斯
地區: 美國
簡介: 前紐約警局警探尼克·卡西迪(薩姆·沃辛頓 Sam Worthington 飾)因重大竊盜罪入獄,之後又成為逃犯。如今,他進入位於紐約市第45街和麥迪遜大道交界著名的羅斯福飯店,在最高樓層的房間里爬出窗外,站在大樓外牆邊緣,這不只威脅到他自身的安危,也捕捉到全市的目光,其中有些人正擔心某個天大的秘密會曝光。尼克站在高樓窗檯邊緣的驚心動魄舉動不僅爆發媒體追蹤,也引來不被看好的談判女警探莉迪亞·梅瑟(伊麗莎白·班克斯 Elizabeth Banks 飾),她必須說服他回到房間,同時還要應付刁難的紐約警局同事(愛德華·伯恩斯 Edward Burns 飾)。這可能跟一個聲東擊西的驚人計劃有關。尼克在大樓邊緣等待時機的同時,他的忠心弟弟(傑米·貝爾 Jamie Bell 飾)跟女友正在秘密進行什麼?或者尼克在警力的好友兼搭擋(安東尼·麥凱 Anthony Mackie 飾)正想說動他進來房間?或者這一切都跟商界大亨(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飾)的卑鄙勾當脫不了關系?在尼克大膽展開驚險行動的過程中,更多謎團將隨之揭露,而不消多久,這個不名譽警探想證明自己清白的決心和幕後故事無疑成為更令人大開眼界的焦點。最後,這場風險變得愈益詭譎危急,不再只是他可能會失去平衡掉下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