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傷逝電影圖片

傷逝電影圖片

發布時間:2021-08-12 11:42:53

❶ 魯迅作品《傷逝》賞析

《傷逝》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創作的,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男女戀愛婚姻為題材小說。

《傷逝》不同於當時流行歌頌戀愛至上的作品,也不同於傳統名著中以死殉情的悲劇。魯迅用小說形式,把婦女婚姻和青年知識分子的問題跟整個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變革聯系起來,以啟示廣大青年拜託個性解放和個人束縛,探索新的路。

《傷逝》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憤的內心獨白的方式,講述了他和子君沖破封建勢力的重重阻礙,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個溫馨的家庭,但不久愛情歸於失敗,最終以一「傷」一「逝」結局

《傷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是一個接受了「五四」時期個性解放的新女性。她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反對反對封建勢力對她戀愛,婚姻的干涉,束縛。因此,她庄嚴的對涓生宣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

並不惜和封建舊家庭鬧翻,好不理會「老東西」,「小東西」和路人的譏笑,坦然如無人之境,和涓生自由戀愛並組成了一個小家庭。可是當她得到娟生的愛情之後,就以為找到了幸福,達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於是,不再讀書,不再思想,甚至連過去戀愛時,「偶有議論的沖突和意思的誤會也沒有了。」

而安於小家庭主婦的角色,樂於做飯,喂雞,喂狗,把小家庭生活作為其人生的全部意義,甚至為了油雞與房東太太明爭暗鬥,性格也變得怯弱,昔日的勇敢無畏更是盪然無存,從而變得平庸起來,這使涓生不滿,憤怒,進而絕望於愛情。很明顯,子君雖然接受了新思想,但是她還未拖盡舊思想的束縛。從本質上說,就是從一個牢籠沖進另一個牢籠,並未取得真正意義上的解放。

而男主人公涓生是「五四」新思潮影響下的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新青年。他跟子君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論詩集。他大膽的向子君求愛,愛得熱烈純真。同居以後,涓生不滿於子君的碌碌無為,他清醒地感悟「愛情必須時時更新 ,生長, 創造 」,並認為「安寧和幸福是要凝固的。」

待到失業來襲,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很快的認識到「人必須活著,愛才有所附麗。」他並未沉溺於愛情和家庭的小圈子,而是向周圍的大社會尋求生計,於是發奮地寫小說,譯書。這是涓生思想比子君更為開闊的表現。

但他感到子君「捶著自己衣角」,致使他難以擺脫眼前的困境,遠走高飛尋找新生路。一個止步不前,一個不斷前進, 導致涓生對子君說出 「我不愛你了」的話 ,導致了二人的愛情破裂和分離,最後子君抑鬱而終

小說通過對涓生和子君的愛情,婚姻及其悲劇的描寫,探索了婦女解放的道路問題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人生追求問題;揭示了離開了社會改革,婦女追求個人自由幸福是很難實現的這一道路;形象地指出只有認識現實,拋掉幻想,才能在嚴酷的現實中站穩腳跟。

同時,《傷逝》也揭示了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產生的原因,社會的壓迫是其社會原因,更重要的是涓生和子君的個性解放思想不夠徹底是造成其悲劇的原因。

(1)傷逝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五四」時期,訴說婚姻不自由的痛苦,是許多青年的公意,爭取戀愛婚姻自由已成為當時個性解放思想的重要內容。因此,20世紀20年代的小說創作,描寫男女戀愛的佔了全數的百分之九十八,其中最多的是寫婚姻不自由。

魯迅對個性解放的反封建意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但同時也敏銳地發現隱藏在戀愛婚姻自由背後的危機。早在1923年底,魯迅就在《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中指出。婦女要解放應該用「劇烈的戰斗」去爭取經濟權,「如果經濟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當然完全是廢話」。

到了1925年,魯迅的世界觀已處在根本轉變的前夕,這時他則主張用「火與劍」的方式去徹底變革社會制度了。1925年10月寫的《傷逝》,不同於當時流行的歌頌戀愛至上的作品,也不同於傳統名著中以死殉情的悲劇。

魯迅用小說的形式,把婦女婚姻和青年知識分子的問題跟整個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變革聯系起來,以啟示廣大青年擺脫個性解放和個人奮斗的束縛,探索新的路。

❷ 魯迅寫的「傷逝」所拍成的影片的評價

看了傷逝電影後,感受如下:
影片主要講了:涓生受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對當時的統治階級懷有不滿,但又不能與社會決裂。他嘲諷自己:我在教育局裡做事,就像鳥販子手裡的小鳥……我很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將來忘卻了飛翔。他感到孤獨、空虛和寂寞。這時,子君闖進了他的生活。
子君是一個判逆的女性,她在追求個性解放,沖破封建家庭牢籠時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決態度和勇敢精神,贏得了涓生的愛慕。他倆無視社會的嘲諷和流言蜚語,毅然結合在一起。生活條件雖不優裕,但兩顆心卻沉浸在愛情中,還有過短暫的幸福生活。然而,他們畢竟閱歷不深,他們不理解在黑暗的封建社會下,是不可能有長久的幸福和安寧生活的。
無情的現實,使他們陷入了困境和矛盾,接踵而來的是:繁忙的家務勞動;愛情上因缺乏新的滋養,逐漸停滯、凝固;加之兩個人在性格、思想上的差異,發生了一些摩擦。更嚴重的打擊是,他們不能為社會封建勢力所容許的那種超越規范的結合,終於導致涓生被解除了在教育局的職務。
涓生曾一度寄希望於依靠自己的翻譯工作和著述生活,但很快就遭到現實的殘酷嘲弄。面對黑暗的社會和冷漠的家庭,涓生醒悟到,他們沉浸在盲目的愛情之中,而將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他決心趁自己的翅膀還沒有忘卻張動的時候,去尋求新的生活道路,可是他對這一道路也還並不確切地了解。
涓生的變化,引起了子君的疑懼;子君在愛情上所作出的試探,更激起了涓生的煩惱和痛苦,迫使他偏激地向子君剖析了他們大半年來共同生活的不幸,表明他們的盲目愛情生活應該結束了。曾為尋求愛情幸福而顯示過勇敢和迸發過性格火花的子君,終於因受時代的局限,在愛情的幻滅中,在旁人賽過冰霜的冷眼下死亡了。
子君死後,涓生陷入極度悲哀與終結恨之中,他譴責自己是一個卑怯者,痛斥自己不該讓子君負著重擔在絕望中走盡人生的旅程。涓生在哀傷子君去世後,堅定地表白:「我要向新的生活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
在「五四」運動後,知識分子涓生和與追求個性解放的子君無視封建社會的藩籬自由結合,並開始了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但生活殘酷的現實使尚未足夠成熟的兩個人逐漸陷入困境,愛情的色彩逐漸暗淡,兩人的性格差異越發顯現出來,而封建勢力又給予他們沉重打擊,令二人失去生活來源。涓生逐漸醒悟到要去尋求新的生活道路。子君則對涓生的變化充滿疑懼,不停地試探涓生。子君的試探反倒引起涓生更多的煩惱和痛苦,他向子君坦言了他的痛苦和想法,表明這種生活應該結束。愛情的幻滅給了子君致命的打擊,她在旁人的冷眼下死去。涓生對子君的去世感到強烈自責和無比哀傷,但他決定仍要勇敢的探索前進。

這部影片是根據魯迅的短篇名作《傷逝》改編,忠實於原著的精神,揭示出涓生和子君在悲劇發展中不同的性格特徵,表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個人奮斗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知識分子問題和婦女問題其實是一個社會解放問題。影片帶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涓生的手記」貫穿始終,並出現大量回憶、幻想、幻覺等主觀鏡頭,使其體現了原小說沉鬱、凝重的基調。

❸ 傷逝 電影與原著的區別

http://ke..com/view/137506.html?wtp=tt
這裡面全了,估計你會很有東西可以寫的!

❹ 魯迅的《傷逝》是不是曾經被拍成電影了,電影叫什麼名字

傷逝 ( REGRET FOR THE PAST)
導 演:
水華
編 劇:
張瑤均 張磊
主 演:
李連生 劉釗 李長樂 劉小華 譚天謙
上 映:
1981年1月1日
地 區:
中國大陸
顏 色:
彩色
類 型:
劇情片

故事梗概
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涓生受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對當時的統治階級懷有不滿,但又不能與社會決裂。他嘲諷自己:我在教育局裡做事,就像鳥販子手裡的小鳥……我很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將來忘卻了飛翔。他感到孤獨、空虛和寂寞。這時,子君闖進了他的生活。子君是一個判逆的女性,她在追求個性解放,沖破封建家庭牢籠時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決態度和勇敢精神,贏得了涓生的愛慕。他倆無視社會的嘲諷和流言蜚語,毅然結合在一起。生活條件雖不優裕,但兩顆心卻沉浸在愛情中,還有過短暫的幸福生活。然而,他們畢竟閱歷不深,他們不理解在黑暗的封建社會下,是不可能有長久的幸福和安寧生活的。無情的現實,使他們陷入了困境和矛盾,接踵而來...

❺ 傷逝高清完整版電影

[鳳凰大視野20111107]我的1976_大寒-傷逝(上).mkv

閱讀全文

與傷逝電影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文電影影名 瀏覽:1
張國榮唐鶴德的愛情電影 瀏覽:711
大光明電影院4k1廳2樓 瀏覽:137
豬豬俠第一季全集大電影 瀏覽:985
四平電影院2月23日 瀏覽:81
與什麼同在電影 瀏覽:782
電影情節水龍頭噴濕女主角 瀏覽:620
最愛電影觀後感400字 瀏覽:119
電影大黃蜂車圖片 瀏覽:52
電影天火的主要演員 瀏覽:128
免費的電視電影網站 瀏覽:15
電影票房疫情過後 瀏覽:163
電影美人套演員表 瀏覽:275
什麼網站可以看超清的vip電影下載 瀏覽:101
公主與皇後電影完整版 瀏覽:839
完整版農村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22
抖音電影超清完整版 瀏覽:751
死之前過電影圖片 瀏覽:971
電影月光下的電話演員 瀏覽:300
一部關於原始人的搞笑電影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