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電影人雅克·貝漢去世,享年80歲,他在電影領域有多大成就
他被稱為世界的紀錄片大師,是比較著名的電影導演,主要研究致力於自然界中的珍惜動物,他說拍紀錄片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重新獲得 愉悅感,他非常享受拍攝過程,所以一直做到了現在,有海洋,以及微觀世界,都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
② 音樂家聶耳是怎麼去世的
1935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後來是聶耳的好友張天虛從東京趕來認領遺體,當場在鵠沼海濱進行火化,把骨灰帶回了東京。
聶耳遇難後,在東京的中國留日學生和各界人士,為他開了追悼大會,並且由大家捐款,在日本編印出版了一本《聶耳紀念集》。
1954年11月1日,日本人在藤澤市鵠沼海岸聶耳遇難地附近,建立了聶耳紀念碑。1963年,隨著中日民間的貿易往來,日本人民又重建「耳」字形的花崗石紀念碑,日本戲劇家秋田雨雀先生撰寫介紹聶耳生平碑文,並請郭沫若題寫紀念碑。郭沫若書題了「聶耳終焉之地」六個大字。
(2)電影音樂大師去世擴展閱讀
成就貢獻
1、創作《義勇軍進行曲》
1935年,根據田漢歌詞創作出的《義勇軍進行曲》在1949年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1982年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徵。 [10] 2019年6月,《義勇軍進行曲》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
2、創造出中國音樂史上多個第一
聶耳是第一個寫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革命者;第一個為中華民族和中國的勞苦大眾寫歌並在歌曲中創造了中國無產階級形象的作曲家。
第一個用電影音樂喚起民眾用築起血肉長城的電影音樂家和用群眾歌曲的形式傳達革命理想的作曲家;第一個用藝術歌曲的形式塑造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第一個用兒童歌曲的形式呼喚新中國的作曲家。
③ 去世的中國影視明星有哪些
2012年10月19台灣原可米小子成員申東靖因病去世
陳強6月26去世,張瑞芳6月28日去世,羅慧娟6月29日去世,黃宗洛6月30日去世。
2012年2月28日演員白靜被丈夫刺殺身亡。
2012年2月21日演員柏寒上周日晚9時57分病逝,享年56歲
25日演員吳媚媚中午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2011年2月19日,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逝世,享年89歲
2011年3月16日下午13:55,台灣流行音樂大師陳志遠先生因病在醫院去世,享年62歲
2011年3月29日,中國香港著名演員,製片人及導演鄧光榮,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65歲。
2011年6月23日,肝癌末期的音樂人劉偉仁病逝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2011年7月4日鄧育昆在上海墜樓身亡,享年65歲。
2011年9月12日,曾獲得過金雞獎,飛天獎最佳導演的戚健因患胃癌,在北京人民醫院病逝,年僅53歲。
2011年11月8日,香港著名影星許冠英因心臟病去世,享年65歲。
2011年11月13日中午,曾在《杜拉拉升職記》中與王珞丹演繹情侶的青年演員尚於博跳樓自殺。
2011年11月28下午《海島七號》中老郵差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突然昏倒在家中,被發現時已無心跳,享壽66歲。
2011年12月6日晚18時30分,前TVB演員王偉的女兒王從希在自己的新浪微博透露,父親已於日前去世。
2011年12月6日上午9時,台灣藝人徐華鳳因胃癌復發,導致器官衰竭,不幸病逝世,享年41歲。
2010年去世的明星:
2010年1月13日方盈,64歲,香港女演員,美術指導,死於胰臟癌。
2010年2月14日張亞林,28歲,中國足球運動員,效力於大連實德,因淋巴腺癌逝世。
2010年2月16日尹志強,53歲,香港足球運動員及演員,有「亞洲第一中鋒」之稱號,因鼻咽癌逝世。
2010年2月24日宮粉紅,98歲,香港粵劇名伶,演員陳寶珠之養母,觀看陳寶珠粵劇演出時突然暈倒不治。
2010年2月24日洪一峰,82歲,台灣台語歌手,因胰臟癌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
2010年3月11日馮琳,85歲,香港電影息影左派女演員。
2010年3月18日肖南,80歲,中國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譯製片演員,導演。
2010年3月31日狄娜,65歲,原名梁幗馨,香港昔日艷星,商人,有「奇女子」之稱。逝於子宮頸癌導致身體衰竭。
2010年11月15日上午,2005年成都超女20強王貝走進了武漢某整形醫院,接受面部磨骨手術,結果簡單的手術卻出現了意外事故,血液通過王貝喉部進入氣管,經轉院搶救無效死亡。
2009年去世的明星:
「大傻」成奎安於2009年8月27日23時45分,因鼻咽癌擴散,在香港浸會醫院病逝。
10月31日,憑借一首《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而成名的歌手陳琳,在北京跳樓自殺身亡,終年39歲。
2009年6月5日是個最令人悲痛的日子之一,《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因病在北京逝世,年僅48歲。
台灣歌手阿桑2009年4月6日早上8點半因乳癌病逝,年僅34歲。
年僅33歲,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中的「方瑜」的扮演者李鈺(原名李郁)因患淋巴癌醫治無效,於2009年3月14日22時48分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
2009年4月27日,韓國新人女演員於承妍突然去世,年僅24歲。
2009年6月3日下午4時,香港知名演員石堅在香港伊麗莎白醫院因腎衰竭導致心臟停頓,與世長辭,享年96歲。
7月29日15時26分,著名表演藝術家李丁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2歲。
2009年4月12日上午,央視版《西遊記》中沙僧扮演者閆懷禮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享年73歲。
8月26日,浙江衛視女主播梁薇因公出差期間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病逝,年僅28歲。
2008年2月19日早上8時38分,在香港瑪麗醫院,被大家稱為肥肥的著名藝人沈殿霞去世,享年60歲。沈殿霞長期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2006年,她
因膽管手術後出現並發症住院治療,後證實患有肝癌。其後又接受肝腫瘤切除手術。兩年時間內,沈殿霞多次出入醫院,數度轉進深切治療部,但又奇跡般轉危為安。但這一次她沒能挺過來。
龍方病逝時間:08,11,14
王群病逝時間:2008,1,3
2008年2月25日著名表演藝術家石羽逝世,享年93歲。石羽的主要話劇作品有《日出》《阿Q正傳》《雷雨》《上海屋檐下》等,
2008年1月4日,舊版《紅樓夢》中板兒的扮演者李玥因醉酒駕車發生交通意外身亡,年僅29歲。
008年1月23日晚9點,曾經執導了《阿Q正傳》和越劇電影《紅樓夢》的我國著名導演岑范在上海徐匯區中心醫院逝世,享年82歲。
1989年4月23日
中國早期電影明星胡蝶在加拿大逝世
93年10月25日陳百強去世,時年35歲。
1993年6月30日黃家駒(香港歌星)死因:在日本綵排時從高處失足摔死
1993年4月,李國豪(李小龍之子)在一場槍戰戲時中槍死亡,終年二十八歲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台灣歌星)死因:哮喘病突發猝死
1997年11月12日張雨生(台灣著名歌星)死因:車禍
1999年2月14日上午,年僅27歲的青年歌手謝津於日前在天津市她的家中,從23層高樓中墜樓身亡。
2000年1月30日劉丹(影視紅星)死因:車禍
曾在電視劇《還珠格格》中扮演「香妃」深受觀眾喜愛的青年演員劉丹,2000年1月30日凌晨6時在廣深高速公路深圳機場路段遭遇車禍不治身亡,年僅26歲。
2000年7月17日趙麗蓉(著名演員)死因:肝癌
2000年9月10日筠子(內地歌星)死因:在家上吊身亡
2002年7月31日陳寶蓮(香港艷星)死因:跳樓自殺
2002年8月20日沈旭華(央視女主持):墜樓意外身亡
2002年9月19日高楓(內地歌星)死因:PCP肺炎
2002年10月18日羅文(香港歌星)死因:肝癌
2002年10月20日李媛媛(演員)死因:癌症。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香港歌星)死因:跳樓自殺身亡
2003年4月1日晚間6時41分傳出在香港中環文華酒店墜樓身亡,身上留有一封遺書,由於今天是「愚人節」,相關人員在查證後經香港警方證實可能是厭世自殺。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點50分,香港著名演員梅艷芳在香港養和醫院因為癌症引起的肺功能失調而不幸病逝。
,2003年12月9日柯受良(香港藝人)
9日上午10時56分,上海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120急救中心人員現場報警,稱虹橋路中山廣場某寓所有一男子死亡並已送往醫院。
2005年8月18日,高秀敏逝世。「
2005年8月30日9時35分,演員傅彪,因患肝癌,經搶救無效在北京武警總醫院去世。
2005年12月31日晚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獎得主黃建福先生不幸逝世。
2006年4月3日晚間,台灣老牌演員葉雯(本名葉淑雯)被人發現在中國台北石門鄉山溪村海邊投海自殺身亡,享年63歲。
2007年11月27日零點10分,著名青年歌手葉凡因乳腺癌引起的糜爛性轉移,經搶救,最後肝宮衰竭伴隨大面積出血,醫治無效逝世
2007年5月13日18時57分,中國著名女星陳曉旭因患乳腺癌在深圳去世。這個當年讓無數國人喜愛和憐愛的「林妹妹」玉隕香消……
2007年1月26日晚,許瑋倫在台中遭遇重大車禍,年僅28歲的她在經過2天昏迷後,於1月28日19點37分宣布不治。
,2007年6月23日,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突發心臟病猝死,享年59歲
【熱點話題】網約車頻出事故,你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好方法?
張國榮,跳樓;梅艷芳,病逝;翁美玲,車禍;鄧麗君。。。。。。。不說了,都很可惜。。。
拓展資料
【熱點話題】網約車頻出事故,你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好方法?
李小龍,成龍,李連傑,釋小龍,梁小龍,鞏俐,章子怡,吳君如,張曼玉,周潤發,梁家輝,周星馳,吳孟達,張衛健!像劉德華這樣的不能算電影明星,只能算歌星!
④ 電影配樂的配樂大師
1932年2月8日出生,美國人。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他有好萊塢大片音樂教父之稱。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說起他的作品,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大部分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都是他擔任的配樂。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藝妓回憶錄》等。盡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此外,他還是個指揮大師,為自己的作品擔任指揮。他擔任指揮的音樂會幾乎是場場爆滿。 約翰.巴瑞1933年出生於英國,也是一位聲名遠揚的著名配樂大師,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後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他是新一代的電影配樂大師,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
詹姆斯.霍納的作品我們是最熟悉的,記得泰坦尼克號嗎,第69屆奧斯卡的最佳配樂。那悠揚的哨笛聲相信很多人至今難以忘懷。
其代表作有:《特洛伊》《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 (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又一個可怕的義大利人,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是個長命的超級快槍手,從1952年至今,為超過400部電影作了配樂,他的音樂風格囊括了古典、爵士、搖滾、義大利民謠、先鋒音樂等幾乎所有的音樂類型。上世紀60年代,他與導演Sergio Leone拍擋,為影響後世的「通心粉西部片」譜寫音樂,成了名副其實的西部片音樂之王。但這位精力旺盛的大師卻也並非僅靠「殺片無數」取勝的莽漢,他的經典代表作層出不窮,1990年之後的晚年作品依然殺氣逼人,絕對不是靠早年英名混飯吃的糟老頭子,令人折服。
代表作品:《美國往事》《教會》《天堂影院》《海上鋼琴師》 這個在黎巴嫩出生的法國人,剛出道的時候是個流行歌曲作者,1973年接了第一部電影配樂,而讓他真正入行的是1979年為戈達爾的影片《人人為自己》(Sauve Qui Peut (la Vie))作曲,之後接到大量訂單,最多的一年裡同時為7部電影配樂,但他總是能通過不同的音樂類型和風格,發揮自己的浪漫靈感,從古典到搖滾、從民謠到爵士。他的第一個代表作是《37.2℃》,而由杜拉斯小說改編的電影《情人》為他贏得了法國愷撒獎。當然,最厲害還是《英國病人》,讓他捧回了199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兩座獎杯。
代表作品: 《37.2℃》《情人》、 《英國病人》、《心計》 義大利音樂教父,生於1911年,來生僅電影配樂就寫過145部,還不包括其它歌劇,管弦樂作品。他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與義大利名導費里尼合作長達三年,創出無數影音經典。而他在條件遠不如好萊塢的情況下,以義大利民謠和過人天份為武器,再加上本土強悍和不屈服的民風,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而其中最為耀眼的則就是《教父》(GODFATHER),以典型的西西里旋律寫出的樂章富含動人的深情。
代表作品:《教父三部曲》、《八部半》、《戰爭與和平》、《在羅馬的陽光下》 法國人。這位配樂大師的許多音樂動人之極,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還有:《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雲端》(A walk in the winds)。《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等。 傑瑞.戈德斯密斯是電影配樂大師Miklos Rozsa(電影《賓虛》的配樂者)的學生。其風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早期電影流行交響配樂時,他的代表作有《巴頓》,後來他為電影《Omen》(天魔)大膽創作的黑色聖歌,曾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七十年代開始流行電子音樂代替交響配樂,他並沒有停留在舊有風格上,創作出獲配樂金像獎的許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還有《星艦迷航》、《異形》、《the Mummy》、《花木蘭》、《空軍一號》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齡而新作不斷,令人欽佩。不過已於2004年7月去世了,真是電影配樂界的一大損失。 1957年9月12日出生,德國人。
他的作品《獅子王》和《埃及王子》這兩部動畫片的配樂,是眾人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最近幾年的作品有《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超人:鋼鐵之軀》《星際穿越》《小王子》等。
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盜夢空間》(Inception)、《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亞瑟王》(King Arthur)、《角鬥士》(Gladiator)、《超凡蜘蛛俠2》(The Amazing Spider-Man 2)、 《勇闖奪命島》(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Rain Man)、《珍珠港》(Pearl Harbor)、《漢尼拔》(Hannibal) 等。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奧斯卡金獎)、《終極警探》系列(Die hard)、《最後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這個男人有點色》(Don Juan De Marco奧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凱曼大師已於2003年去世。 代表作《七俠盪寇志》I/II,《純真年代》、《成為馬爾科維奇》、《造雨人》、《我的左腳》,《蜜莉姑娘》、《殺死一隻知更鳥》、《遠離天堂》、《恐怖角》、《十誡》等,多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數次獲獎。他也於2004年去世。
James Newton Howard-詹姆斯.紐頓.霍華頓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峽谷》(Grand canyon)、《執法捍將》、《伴我一生》(dying young)、《驚愫》(Primal fear)。 提起久石讓,宮崎駿迷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只要你留意每部宮氏電影的開頭或結尾,就會看見這個名字--音樂:久石讓。
久石讓,1950生於日本的長野,是日本最多產,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現代音樂藝人之一。在長達二十年的傲人音樂生涯中,他擔任作曲、製作、編曲和演奏等多項工作。久石曾為超過二十部電影擔任配樂工作,並曾四度贏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他還從1992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日本最高電影音樂大賞,1999年又第四次獲得此獎。他還為許多電視連續劇以及數不清的電視廣告製作配樂。這位以獨特的極簡風格著稱的鋼琴兼鍵盤手曾出版超過20張以上的暢銷個人專輯,每張都是數一數二的佳作,可謂碩果累累!
久石讓早年曾就讀於日本國立音樂學院,修習作曲。1982年,久石讓在畢業的同時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音樂作品專輯。1983年,經人介紹,久石讓結識了宮崎駿,此時宮崎駿正致力於《風之谷》的創作。聽過久石讓創作的[風之谷]的印象音樂後,宮崎駿被深深打動了。此後影片公映後更證實了宮崎駿的眼光,久石讓為該片創作的配樂深深地打動了無數的觀眾以及評論人。因此次年宮崎駿的GHIBLI(吉卜力)工作室後,久石讓便一直擔當宮崎駿動畫的音樂監督至今。
久石讓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音樂創作人。如今,久石讓不但是宮崎駿的音樂代言人,更與北野武漸成黃金組合,創作了《寧靜的海》、《Kids Return~壞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樂大作還包括:動畫電影《阿里安》、《機器人嘉年華》,《仔鹿物語》、《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讓早已是聞名遐邇的資深音樂人。1998年,久石讓 更獲邀擔任日本冬季長野殘疾人奧運會的音樂製作總監,如此重要的任務可說是對他在音樂界大師級地位的莫大肯定。 2007年火遍中國的軍旅電視《士兵突擊》也引用了《菊次郎的夏天》里的音樂《mother》,讓中國的突擊迷們記憶深刻,後來該劇也被日本某電視台播出,引起轟動。 霍華德·肖出生於1946年10月18日,加拿大多倫多人。他最為我們熟悉的作品,當然是史詩巨作《指環王》三部曲了。他憑指環王首部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而後,又憑為《飛行家》的配樂再度獲獎。
歷數霍華德所創作過音樂的著名影片有1988年湯姆漢克斯的成名影片〈成長〉(Big)、〈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入侵腦細胞〉、 希臘作家導演安哲洛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御用配樂人,海倫·卡蘭德羅(Eleni Karaindrou)是這個行業里少有的女性。導演安哲洛普洛斯的電影沉重而悲愴,卡蘭德羅的音樂同樣也深沉苦情。然而,對於熟悉希臘式悲劇以及天生就有希臘式悲劇情結的人來說,卡蘭德羅的音樂無異於蕭瑟生命中的天籟之音,盡管作品不多,但已經成為作家電影音樂的典範。
代表作品:《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恆的一天》 譚盾,一個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的名字。1957年出生於湖南的譚盾,曾多次榮獲中國國家級創作獎,他的管弦作品《道極》更被評選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除此之外,譚盾在實驗創作藝術上也非常活躍。他的《紙樂》、《陶樂》與《水樂》等音樂劇,都在國際前衛藝術領域里產生很大的影響,並獲得廣泛的好評。其它諸如「Weber國際作曲獎」、「山多利作曲大賞」、「MIT傑出藝術成就獎」等國際獎項,更將他的聲譽推至最顛峰。
在第44屆格萊美中,譚盾再度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以電影《卧虎藏龍》主題曲《月光愛人》獲得「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龍》原聲帶中的《永恆的誓言》獲得「最佳古典音樂」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協奏曲則獲得了「最佳古典音樂協奏曲」提名。
代表作品: 《卧虎藏龍》、《英雄》 一提起他,就得說奇斯洛夫斯基。這位學法律和歷史出身的波蘭音樂家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可能不太喜歡配樂人里的這個「配」字,因為他要求音樂即使脫離了電影,也要讓人百聽不厭,甚至要可以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單獨欣賞。所以他跟奇斯洛夫斯基的關系更像是真正意義上的拍擋,總是在電影籌拍時就加入劇本討論,使得音樂不僅能完全融入電影中,也讓電影的精髓也完美地滲進音樂之中。這一點在《藍》里得到了充分體現,有人甚至評價說這部電影就是普瑞斯納音樂的影像版。另外,他也作過不少非奇斯洛夫斯基電影的音樂。
代表作品: 《紅》、《藍》、《白》 、《兩生花》 希臘音樂大師范吉利斯(Vangelis),作為電影配樂大師里BOS級別的人物,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瓦格納,范吉利斯的配樂作品也大都是史詩般的。有朋友說范吉利斯每隔十年就能創作一部顛峰級的作品,1981年的《火戰車》,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2004年的《亞歷山大大帝》,每一部作品都能堪稱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之作,其中《亞歷山大大帝》里部分音樂也被引用到2007年火遍中國的軍旅電視《士兵突擊》中,那氣勢效果不必多說。
⑤ 法國影人雅克·貝漢去世,他生前獲得過哪些榮譽
法國電影人雅克·貝漢去世,他是《天堂電影院》的多多,更被封為“紀錄片之神”
雅克·貝漢出生於1941年,1960年主演喜劇片《手提箱女郎》,從此開始在影壇嶄露頭角。1965年,擔任驚悚片《焦點新聞》的製片人,該片獲得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1966年,憑借劇情片《半個男人》獲得第31屆威尼斯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1988年,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飾演成年多多,該片也成為他最具知名度的銀幕形象之一。2004年,擔任音樂片《放牛班的春天》製片人。
雅克·貝漢還是享譽國際影壇的紀錄片大師,被譽為“紀錄片之神”。他執導的紀錄片《遷徙的鳥》《海洋》《地球四季》等以地球、環境、動物等為題材,向世人呼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⑥ 埃尼奧·莫里康內逝世,和他獲得同樣獎項的人還有誰
埃尼奧·莫里康內的個人貢獻很大拿過終身成就獎,曾為五百多部作品創作電影音樂,和他得過相同獎項的人很多,但是有這么大價值的確不多,比如約翰·考利戈瑞亞諾拿過配樂獎僅僅是因為一部電影。
⑦ 音樂大師莫扎特死因是什麼
突然死亡莫扎特只活了35歲,他的逝世來得非常突然。1791年12月4日,幾位朋友去看望卧病在床的莫扎特,把《安魂曲》已完成的部分唱給他聽。那天晚上,他的病情突然惡化,他的私人醫生克勞塞被請來診治。醫生在莫扎特頭部蓋上冷敷布。據目擊者說,莫扎特開始發抖,5日凌晨1時許即告死亡。
克勞塞診斷莫扎特死於急性粟熱疹。醫學專家認為,急性粟熱疹更確切地說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莫扎特死後即被埋葬,但墳地上未作標記——這是符合當時維也納平民殯葬習俗的。但恰恰是這個習俗,造成後人無法確定哪具是莫扎特的遺骸,致使檢測成為不可能的事。
據史料記載,莫扎特死後僅一個月,就有人開始猜測他的死因。二百多年來,音樂學家、內科醫生、醫學研究人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據說揣測共有118種之多,幾乎可形成一門新的學科——醫學揣測學。有人把118種可能的死因歸納成中毒、感染、心臟病、腎病以及其他等五大類。中毒一說曾在19世紀初期鬧得沸沸揚揚,所謂莫扎特友人投毒或是他因用葯治梅毒而中毒等說法現已基本銷聲匿跡。一位瑞士醫生經過縝密研究,在1966年提出莫扎特死於風濕熱之說。目前比較占上風的說法出自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教授道森。他認為莫扎特死於尿毒症,因腎臟病引起毒物堆積在血液中最終致死。但是,莫扎特患腎病的原因依然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
死因新說
如今莫扎特死因之謎又添新解。據有關研究人員說,細菌感染導致腎衰竭或是莫扎特的真正死因。
莫扎特遺孀的新任丈夫曾經表示,白天酗酒夜晚編曲的生活習慣加速莫扎特的死亡。
美國醫學專家簡·赫希曼曾給出莫扎特死於旋毛蟲感染的結論,依據是莫扎特當年寫給妻子康斯坦茨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他喜歡吃一種烤豬排。赫希曼稱這種豬排受到旋毛蟲的污染,當時很多人因此患上旋毛蟲病。從莫扎特的病歷記錄看,其特徵與這種疾病完全符合。
然而不少病理學家認為赫希曼的研究結果不能令人信服,因為赫希曼支持結論的依據過於牽強。
荷蘭研究人員對莫扎特死因給出新解釋,他們的研究顯示,莫扎特可能死於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腎衰竭。
荷蘭科學家對比分析了18世紀90年代維也納人死亡的歷史材料和莫扎特的病歷記錄,結果發現,肺結核、營養不良造成顯著消瘦及水腫是當時維也納人的主要死因。
莫扎特死前身體嚴重水腫。他的親戚索菲·海貝爾說,他全身腫得難以翻身。但在最後的日子裡,莫扎特的神志依然清醒,在病榻上堅持創作《安魂曲》。
莫扎特生活的時期,由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腎衰竭在冬季比較普遍。研究人員說,這位音樂大師在死前數月就患上喉嚨痛,導致細菌感染。莫扎特病重期間很可能起過丘疹,這是鏈球菌感染的典型症狀。
根據推測,莫扎特從一名軍隊音樂家那裡染上這種致命的「超級細菌」。這種流行病起源於軍隊醫院。根據記錄顯示,超過500人在莫扎特去世前後數月死於水腫。奧地利當時正處於戰爭時期,人們生活條件惡劣,死亡者大部分是軍人。
莫扎特後事比較凄慘。他被埋葬在窮人的公墓里,由於他妻子病重,下葬時沒有一個親人在旁。兩個星期後,他的妻子再去墓地時,已找不到莫扎特葬在何處。莫扎特夫婦共育有6個孩子,只有兩個兒子長大成人,但都終身未娶,沒有子嗣。
⑧ 請介紹著名電影配樂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
要求原創,這個技術含量有點高,好久沒敲字了,呵呵。
「四大賤人」之一John Williams.-------
目前原聲界最具古典氣質的配樂大師之一。在電聲融入配樂越來越流行的今天,JW仍然高舉古典風格大型交響樂隊配樂的旗幟,巍然不動。(筆者在德國收聽當地的「古典音樂電台」驚奇地發現其中收錄了好多J.W的作品,其古典化受承認程度可見一斑)
而且,就是這么一個風格很古典化的配樂大師,還十分偏愛為兒童題材影片配樂,(可能也跟好友斯皮爾伯格拍攝兒童題材很多有關系)
推薦:(太多太多,簡單選幾個)
1.辛德勒的名單
…………與老皮的影片一樣有感天動地的強大感染力,其中帕爾曼的小提琴獨奏更是令人動容。
2.侏羅紀公園
…………2大段的標准交響樂團器樂主題音樂。End Title更是氣宇開闊之極。被筆者譽為賤威作品中思想性與藝術性結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之一。
3.星戰前傳2-克隆人進攻
…………星戰就不用提了,開場曲、帝國進行曲等等多處主題可以用偉大來形容。值得一提的是前傳2中描寫的阿納金與阿米拉達愛情的主題,Across the Stars (Love Theme)非常地壯美,堪稱為沉寂已久的星戰原聲中閃亮的一筆。
附:筆者在VC的相關發布:
(大白鯊)http://lib.verycd.com/2005/12/23/0000081260.html
「四大賤人」之二 Jerry Goldsmith.-------
剛剛仙逝的大師,堪稱原聲樂壇數十年來幾塊活化石之一。
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賤狗曾經瘋狂接片、到處留情,導致現在遺作無數,多如浩淼。
在橫跨了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JG歷經了不同曲風之間的變化。令人驚奇的是,在JG後期的作品中他不斷嘗試新的風格各異的配樂,而且多獲成功,這確實不能不令許多年紀輕輕就「江郎才盡」的配樂家們汗顏!
筆者曾經在VC發布過JG的「The Mummy」,現將當時的短評截來----原聲方面:Jerry Goldsmith 負責本片的音樂創作,對影片的內容和氛圍 拿捏得極為准確,簡直准確到了讓人膛目結舌的程度。呵呵。如果大家分別聽到了賤狗的Mulan--(東方風格)、The 13th Warrior--(中東風格)、The Mummy--(埃及風格),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大師啦~ 謹以此帖,拜祭已經逝去的大師:Jerry Goldsmith。----
附:筆者在VC的相關發布:
(木乃伊)http://lib.verycd.com/2006/01/12/0000084294.html
未完待續。。。 。。。
⑨ 哆啦A夢主題曲作曲家去世,他得了什麼病
該作曲家菊池俊輔因誤咽性肺炎在4月24日去世,享年90歲。對於這個病名很多人可能比較陌生,筆者特意查詢了相關資料,誤咽性肺炎又叫異物性肺炎或者吸入性肺炎,主要是因為異物被吸入肺部,引起支氣管和肺炎,呼吸極度困難。這位作曲家一生創作了許多經典音樂,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老人的一生。
一、菊池俊輔的生平簡介。菊池俊輔出生於1931年11月1日,出生於日本青森縣,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1961年開始負責東映電影公司的音樂工作,主要給時裝劇、日本古裝武俠劇、特攝劇配樂。擁有眾多經典作品,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哆啦A夢之歌》、《假面騎士》、《IQ博士》《暴坊將軍(暴れん坊將軍)》《若大將天下ご免!》《長七郎江戸日記》等。
以上就是關於菊池俊輔這位老音樂人的情況,廣大網友們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