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what the funk很炸的一首歌是什麼
《What Funk》是美國電影《驚奇隊長》抖音短視頻電影剪輯中的背景音樂。
《What Funk》是一首純音樂(無歌詞)歌曲,作者:Jakepool,專輯:《What Funk》,語種:純音樂,唱片公司:North Code Records,發行時間:2021-03-10。
Jakepool,美國音樂人、製作人。作品有《Pump It》、《Reset》、《Good Vibes》、《What Funk》、《Static》等。
純音樂簡介
純音樂作曲初衷就不包含填詞的音樂。這種音樂模式完全以純粹優美的音樂來表達作者的情感,所以一般被稱為純音樂。它沒有歌詞,卻能以自己優美的曲調體現美妙的意境。
純音樂的概念是為了區分有詞的音樂和沒詞的音樂,而不是說有詞的就是「雜」音樂,畢竟聲樂也是一種音樂形式。一首優美的純音樂可以有效地調節你的心情,陶冶你的情操,甚至讓你能有所感悟,從而拓展你的胸襟,完善你的人格。
『貳』 funk和punk分別指什麼樣的音樂
Funk 這個字就英文字面上來解釋是指具有感情和韻律的音樂,它最早起源於60年代,是一種由黑人創作出來的流行音樂,乍聽之下,和 R&B 節奏藍調音樂有些類似。Funk Music 最大的特色是 -- 在它的音樂中 Bass 佔了很重的比例,幾乎是引導整個音樂的帶領者。另外,Funk在歌詞中多半是以誇大無禮的內容為主,很容易就讓人印象深刻! Funk Music 雖然起源於60年代,但它真正開始流行卻是在70年代。80年代後,由於Disco音樂與電子合成樂的融入,漸漸使得Funk在速度及音樂內容上有了一些變化。為了符合舞曲音樂在世界上的潮流,因此 Funk 在速度上也越來越快,甚至加入了一些搖滾的味道! 另外,在音樂的內容上Funk也是越來越花俏,添加了各式各樣的元素在裡面,這樣一來,使得它在整體呈現上也顯得越來越多樣化!
Funk Music 的節奏雖強,但它卻沒有一般舞曲中那種令人一聽就聞之起舞的特質。因此,到了九?年代Funk也就開始逐漸衰退!雖然在許多的音樂當中,我們仍然會常常聽到一些屬於Funk的節奏方式,但這些音樂大部分都稱不上是真正的Funk,只能說他們是利用Funk元素來哂玫囊魳妨T了!不過,對於許多老樂迷而言,Funk仍然是相當值得懷念。
PUNK, 是興起於1970年代的一種反搖滾的音樂力量。 PUNK在中國大陸譯作"朋克"; 在台灣譯作"龐克", 香港則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是解(俚語)小流氓、廢物、妓女、孌童、低劣的等意思 (雖然現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變)。 從最早由Leg McNeil於1975年創立《PUNK》雜志,之後由Sex Pistols將此音樂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歷史了。 要了解PUNK對世界及對室內空間的影響, 必先了解PUNK的意義及發展。
1970年代的英國
PUNK這一詞是被英國人叫喚起來的, 當時戰後的英國, 經濟蕭條, 失業率高企, 而當時美國那邊廂的荷里活電影發展得蓬勃刺熱, 間接導致英國的電影業一落千丈; 在音樂事業方面, 英國亦是處於低迷狀態, 美國正流行著progressive 詩篇式的搖滾樂, 十多分鍾的solo, 音樂十分注重技巧化的表達, 而當年的掘搖滾樂逐漸商業化起來, 成為主流的地面商品, 那時候progressive rock 的表表者有YES, GENESIS, KING CRIMSON…。 其實自60年代起, 搖滾樂逐漸步入了一種可悲的境地, 為了商業利益, 樂隊及樂手越來越缺乏搖滾樂所應具有的敏感性行(sensitive)及抗爭性(complaint)。
勢如破竹的"崩"力量
1975年Virgin 唱片公司所簽下的label - "SEX PISTOLS"(大陸譯名"性槍手")是PUNK的起點。他們發表的專輯"GOD SAVE THE QUEEN"的唱片封套大膽地把英女皇的嘴巴用"SEX PISTOLS"的封條封著。大膽的作風前無來者(及後新浪漫時期英國一隊band -JAPAN亦曾在music video 內炸毀毛澤東的俏像), 他們完全的發泄心裡一腔的憤恨, 無論對前途、社會都是一種控訴。 這就是PUNK的誕生。
一時之間, PUNK就勢如破竹的成為一種狂潮, 因為PUNK是屬於大眾的文化, 可以極容易使人認同(基於當年英國社會問題), 人們得到宣洩的途徑; 而香港當時的許冠傑一曲"半斤八兩"亦是受PUNK的文化影響, 寫盡打工仔的心態, 可見PUNK的世界性及兼容性(君不見"半斤八兩"一碟賣得滿堂紅?)
三個和弦的音樂
PUNK是物資與慾望、理想與環境的不均衡壓縮之下的變形產物, 對物質的敏感是PUNK的重要理念。他們讓你感到一種暴躁不安的侵略性與攻擊性, 以及對事事都不易滿足, 所以PUNK的音樂大都涉及性、葯物、暴力等。
"三和弦論"的PUNK是一種極民主的ROCK N' ROLL; 三和弦, 是指一苜歌只是用三個chord (和弦)組成, 完全沒有修飾, 直接的、有力的、赤裸的表達他們想說的, PUNK亦沒有長篇大論, 只有2-3分鍾, 完完全全跟當年的主流相反。
因為PUNK的簡單大眾化, 使許多PUNK BAND在街頭巷尾、車斗里、倉庫里響起了他們第一個音符, 音樂已經再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 因為PUNK有極強的可參與性, 使得PUNK音樂得以普及, 對搖滾樂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PUNK的演變
盡管PUNK是那麼的負面, 那麼的極端, 但它總算在世界藝術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PUNK的出現, 不只於在音樂世界, 還影響了時裝、平面圖像、視像及室內裝潢。一名作家Malcolm Mclarer說過"If punk was just about music this thing would have died years ago" "pu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in post-war Britain." PUNK亦可能給予意義含糊的新浪漫(POST- MODERNISM )一點栓譯。
PUNK的演變之廣, 我們可能沒有擦覺, 它已經變身成一種行為藝術, 一種思想, 甚至一種人生。 在平面設計方面, 由SEX PISTOLS的唱片封面引發起一種"並貼"的熱潮, 當年的海報, 雜志等都以這種方式排版, 對往後的設計業影響鉅大。
在時裝設計方面, 大家一向可能誤解那些PUNK頭的人是PUNK友, 那是十分錯! 其實PUNK的潮流, 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一定經歷過, 當年梅艷芳的一身打扮都是受PUNK LOOK影響, 人們還以為梅小姐帶領潮流, 其實她也是跟潮流! PUNK LOOK 往往是一種反叛型態, 80年代的男生gel起頭發, 一條窄身牛褲, 加上一件不扣鈕的白恤衫, 再戴上一個headphone連著腰間的walkman, 已經是一種PUNK LOOK。(可惜香港人只是學齊了人家的outlook,, 但headphone卻聽著中文流行曲!!)
"崩"空間
我們認識了PUNK的意義名歷史後, 已經對它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PUNK的意義隨了前文所講的, 還進入了室內空間。 PUNK隨了反叛、不滿之外, 它還創造了一種簡潔而有力的藝術定義。 PUNK的三個和弦走天涯, 對室內設計者而然是一種啟發。
"簡潔""有力", 在玩代的設計行業里聽得不少, 但有沒有想過這就是PUNK的理念? 以音樂來解釋, PUNK是沒有"裝飾音", 只是用了三個major chord (大調)而奏成, 沒有高深的技藝, 將這些原理套入室內空間入面, 就是簡潔地用點線面等原始的元素構成一個空間, 就像"LOFT"這種空內設計的模式, 都是PUNK的副產品; 比較戰前至60年代的 ART DECO 甚至 ART & CRAFT時期的空內空間, 它們都充滿修飾, 例如雕花的桌椅, 華麗的吊燈, 精美細致的地毯等, 這就像60年代那些PROGRESSIVE 詩篇搖滾樂, 充滿裝飾的音節, 用上成千上萬的和弦, 十分注重技巧(skill)的表達。 這麼的比較是否十分清淅?
PUNK的室內設計, 主要用最簡單的form(形狀), 如圓柱, 長方等原始的形狀構成, 而用色都不會很多, 簡單就是力量, 就是因為這樣, PUNK INTERIOR就是不易使人擦覺, 因為它沒有強烈的設計元素, 人們常常以"簡潔"一詞充當擋箭牌, 但沒有想過, "簡潔"都美術史的其中一員, 更沒有人想過, PUNK便是"簡潔"的源頭。 現代生活之中, 我們身邊有很多以PUNK作為設計原素的品牌, 就如IKEA, 無印良品等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們平日多留意身邊的事物, 便會找到更多PUNK的足跡, 因為我們根本就是活在PUNK的時代。
『叄』 哪部電影里有uptown funk
星河護衛隊星爵媽媽給他留下的卡帶,就是這首歌,哈哈哈
『肆』 funk you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去你嗎「,一般不單用。funk 的意思是 因為害怕而迴避。另外,funk是一種音樂形式 音譯為「放克」音樂。
放克:
Funk舞曲起源於60年代,BPM約在120拍以下,中文翻譯成:「放克音樂」。Funk舞曲也是一種原屬於黑人的音樂種類。
中文名 放克 外文名 funk
放克(魂克)是一種美國的音樂類型,起源於1960年代中期至晚期,非裔美國人音樂家將靈魂樂、靈魂爵士樂和節奏藍調融合成一種有節奏的、適合跳舞的音樂新形式。放克「不再強調旋律與和聲,而強調電貝斯與鼓的強烈節奏律動」。放克歌曲通常建立在單一和弦上的衍伸性即興伴奏,不同於節奏藍調和靈魂樂圍繞在和弦進行(chord progression)。放克採用的和弦擴展形式與鮑勃爵士一樣,例如,將小三和弦擴展為七和弦、十一和弦,或在屬七和弦上轉位到九和弦。
如同其他受非洲音樂影響的音樂,放克通常具有一種藉助電吉他、電貝斯、電子琴以及爵士鼓作伴奏而成的復雜的舞動感。放克音樂家們有時還會加入由薩克斯風、小號和長號演奏的「管樂部分」,以便加強樂曲的節奏「沖擊感」。放克音樂形成於1960年代, 詹姆士·布朗創作了一個典型的強調第一拍的節奏群,即在任何時候開始打拍子都強調第一個重拍,無論是放克的低音線條、爵士鼓點還是吉他的切分音節等。後來,其它樂隊也逐漸採用了 詹姆士·布朗創作的節奏和演唱風格,放克音樂也更加興盛。到了1970年,Sly & the Family Stone的一曲《Thank You (Falettinme Be Mice Elf Agin)》和1971年的《Family Affair》登上音樂榜首位。盡管放克音樂的歷史主要由男性書寫,但放克從不缺少才華橫溢的知名女性音樂人,如Chaka Khan, Labelle, Brides of Funkenstein, Klymaxx, Mother's Finest, 和 Betty Davis等。
放克風格的音樂家也會演奏迪斯科和靈歌,而放克音樂的小樣也被廣泛地使用在嘻哈音樂、浩室音樂和敲打貝斯中。放克的衍生流派包括放克搖滾(如Red Hot Chili Peppers)、布吉搖擺(boogie)(又稱為電子放克,是電子音樂的一種,是電子音樂與放克的結合版)、放克金屬(如Living Colour)、G-funk(匪幫說唱與放克的結合)、廷巴(一種放克古巴流行舞曲)和放克即興爵士(如Phish)等。許多音樂類型,如說唱、家庭音樂和鼓打貝斯等,都有放克元素。同時,go-go風格作為放克音樂的子類別的一種,受到了較大放克音樂影響 。
『伍』 DJ舞曲分類有幾種
法國具體音樂、德國電子音樂、日本電子音樂、美國電子音樂、隨機音樂。
DJ舞曲即電子音樂。
1、法國具體音樂
在此前不久,巴黎的作曲家也開始利用錄音帶來發展一種稱為具體音樂的新作曲技術。這項技術牽涉到將事先錄好的大自然與工業聲音的片段編輯在一起。巴黎的第一個具體音樂片段是由皮耶·薛菲組合而成,他後來則與皮耶·亨利合作。
2、德國電子音樂
卡爾海因茲·史托克豪森曾於1952年在薛菲的錄音室短暫工作過,之後多年都在WDR位於科隆的錄音室從事電子音樂工作。
3、日本電子音樂
當早期的電子樂器例如馬特諾音波琴、特雷門與特勞烏特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仍極少為人所知時,當時的一些作曲家如柴田南雄就已經知道這些樂器。
戰爭結束後好幾年,日本音樂家開始實驗電子音樂;在一些機構的贊助下,作曲家得以應用最新的聲音錄制及處理設備。這些努力展現亞洲音樂與新興潮流的融合,並且最終為日本在數十年後成為音樂科技發展的主宰者鋪設了一條道路。
4、美國電子音樂
在美國,電子音樂早在1939年便已被創造出來,當時約翰·凱吉發表了《想像的風景第一號》,使用兩部可變速的唱機轉盤、頻率錄音機、無聲鋼琴及鐃拔。凱吉於1942至1952年間又陸續創作了另外四首《想像的風景》系列作品,全部都包含了電子元素。
1951年,後來與凱吉合作的莫頓·費爾德曼創作了一首名為《邊緣交叉》的作品,以風聲、銅管樂器、敲擊樂器、弦樂器、兩個震盪器及極有吸引力的音效譜寫,並且搭配費爾德曼的圖解。
5、隨機音樂
一個重要的新發展是電腦的出現並用於創作音樂,而非操控或創造聲音。伊阿尼斯·澤納基斯開創所謂的隨機音樂(法語:musique stochastique),是使用數學概率系統的一種作曲方法。一組受參數控制的不同概率演算法被用來創作樂曲。
(5)放克音樂電影擴展閱讀
起源
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
紀錄聲音的能力常被連結到電子音樂的產生,但不是絕對必要。最早的聲音記錄裝置是1857年由法國人愛德華-里昂·史考特·迪馬丁維爾(Édouard-Léon Scott de Martinville)注冊專利的聲波記錄儀(phonautograph)。它外表上可以記錄聲音,但是無法回放。
1876年,工程師耶里夏·葛雷(Elisha Gray)發表了電子機械震盪器的專利。這個「音樂電報」由他於電話科技的實驗以及早期尚存的電子聲音製作的專利演變出。這個震盪器由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為早期的電話延伸出來。
1878年,湯瑪斯·愛迪生由此震盪器進一步發展出留聲機,跟史考特的裝置類似,都使用了活塞。雖然活塞繼續被使用一段時間,1887年愛米爾·貝利納發展出了碟式的留聲機。
李·德富雷斯特於1906年的發明——3極真空管在之後的電子音樂有深刻的效果。它是第一個熱電子閥或者稱真空管,導致電路可以創造且放大音樂訊號、放送廣播波形、計算數值,並且進行其他各種功能。
『陸』 《觸不可及》法國電影。 男主角過生日。黑人跳舞放的音樂 是什麼
Earth Wind And Fire - Boogie Wonderland
Earth Wind And Fire-September
『柒』 uptown funk 是哪個電影
是「火星哥」布魯諾·馬爾斯的一首歌
『捌』 Funk是什麼意思和Punk的區別是什麼
一、Funk的意思:
1、Funk全稱是 Funky breaks, 也就是我們所所的驟停打擊樂。
2、Funk是在黑人音樂中起源的,後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喝接受,主要特點就是現場感很強,在節奏和力度上面非常的自由,讓無數人沉浸其中。
二、Funk和Punk的區別如下:
1、意義上的不同。Funk是驟停打擊樂,Punk是龐克,是最原始的搖滾樂。
2、演奏上面的區別。龐克在和弦和節奏上面變化的很少,簡單的歌詞,反復的節奏,循環下去。 而驟停打擊樂主要是靠電貝斯與鼓的節奏不斷地產生律動,從而產生不同的氛圍。
3、Funk和Punk的歷史起源不同。
Funk起源黑人音樂,早期的音樂形式是緩慢的,沒有後來這么奔放,後來是在即興演奏會上,音樂家們鼓勵大家自由奔放,從而發生了變化。
Punk起源於1970年代中期的英美,表現出來的主要是無政府主義,對社會不滿的詞語。
4、風格不同。Funk音樂形式緩慢,慵懶。Punk是較暴力,激昂。
5、填詞不同。Funk歌詞中歡快輕松,積極向上。而Punk歌詞中充滿了無政府主義,對社會不滿的言辭。
(8)放克音樂電影擴展閱讀
搖滾的其它主要分類:
1、藍調。很多早期的搖滾是基於藍調的,但是直到60年代後期,藍調搖滾仍沒有完全發展為一種被認可的流派。藍調搖滾著重於兩種明確的特徵---傳統的三和弦藍調歌曲和樂器的即席創作。
2、Britpop。The Beatles 確立了很長時期的英國傳統和諧的音樂,吉他流行樂隊,是一種通過音樂運動時常更新的傳統形式。然而英倫搖滾採用了很多90年代那些比之前任何時期對傳統音樂的使用都要多的樂隊。
3、凱爾特搖滾。從朋克管弦樂隊如the Pogues到紐約/凱爾特的混合物如Black 47到輕微的改變愛爾蘭曲調的Cranberries,Celtic這些搖滾樂隊通過搖滾的韻律結合了愛爾蘭演奏樂器來創作音樂,那是狂熱與激情,憂郁和浪漫共存的風格。
『玖』 DJ音樂是什麼啊
DJ,英文全稱Disc jockey可以理解成唱片騎士。DJ是隨DISCO發展起來的。DJ發展到現在,意思已經完全清晰化了,DJ是職業名詞,是Disc Jockey的縮寫,也是代表一種最新、最勁、最毒、最HIGH的音樂。
名詞釋義
DJ全稱Disco jockey可以理解成DISCO舞廳的司儀或唱片騎士。如果要講什麼是DJ,必須從DISCO的發展講起。
早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有DISCO存在,不過那時侯沒有現在這么瘋狂、這么HIGH,充其量只不過是一些節奏強勁一些的音樂,DJ那時侯只是在幕後的節目主持,就好象現在廣播的主持一樣。
1972年"Cherry Lips"樂隊的一首"Play that Funky Muisc"才能算是DISCO的真正起源。這種音樂風格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馬上受到廣大青年朋友的青睞,後來被命名為 「Funky」,一直到現在還深受人們的喜愛。而「DJ」則從幕後轉到了半幕後,參與了一些演唱、音樂製作和演唱會的主持等幕前工作,還不能稱為專業的「DJ」。
到了1981年,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時代出現了--霹靂舞的時代。霹靂舞的一直風格延續至今變成了大家知道的一種風格。他們同樣源自黑人街頭音樂,有著同樣的特點--就是在97年風靡一時的「RAP」。「DJ」在1981年便正式有幕後轉到前台,負責在各種音樂中挑選出適合的音樂放給客人們聽。當時還沒有CD啦、LD啦,DJ只是在玩一些叫做「Record」就是我們稱之為膠木碟或唱片(其實就是黑膠...)的東西。
講到這里我必須講一下一個DJ必需的東西---唱盤機的發展,不要以為這無關緊要,沒有唱盤機就不會有DJ的存在。「Technics」公司是到現在還在唱盤機製造業中的龍頭,沒有一個DJ會不知道這家公司開發製造的膠帶式唱機和一直到現在的石英式唱機,但鮮為人知的是「Technics」早在1979年就出產了第一台專業的唱機,為DJ這一特殊的行業奠定了基礎。 (註:Technics是早年松下在歐美使用的廠牌生產過相當多種類的機器 目前作為專門的DJ廠牌存在)
在八十年代初,DJ們還不會充分發揮唱機的優點,只是機械的操作。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不知誰發明了一種叫做scratching records(搓碟而已 控制碟片的轉速產生不同的效果。這是黑膠的特性所導致的 其實挺過時的...不過算是復古)的玩法,把DISCO推向了它第一個高潮。之後,DISCO在卡拉OK出現的強力沖撞之下消沉了數年,在95、96年又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再次席捲世界,它又回來了。
現在,我認為是DISCO以及DJ的全盛時期,各種新風格的音樂層出不窮,搓碟的手法越來越不可思議。DJ這兩個字已經代表了最新、最勁、最毒、最HIGH的Music
編輯本段
DJ舞曲曲風分別
Rap舞曲起源於60年代,BPM約在100-110拍,中文翻譯成:「說唱、饒舌」。Rap是流行於當時於黑人青年當中的音樂種類,它是一種很奇怪的音樂類型:它以人聲的吟唱來代替音樂中旋律的部分,加上鼓的清晰濃郁節奏;朗朗上口的通俗歌詞,Rap一下子成為了年輕人的最愛。Rap有一段時期只是黑人歌手的專長,但不久一些白人樂團也加入了Rap的行列當中。Rap舞曲從60年代流行至今,令許多舞曲作品均整合進了一些Rap的元素。Rap的出現是非常了不起的。 Reggae起源於60年代,BPM約在80-100拍。中文翻譯成「雷鬼」。據考證Reggae舞曲的源頭是牙買加,然後才漸漸的傳到世界各地。Reggae較注重音樂中鼓和人聲的部分,Reggae和Funk一樣有明顯的節奏和固定的旋律線。只是現代的Reggae混血了一些R&B和Hip-Hop的曲風,聽Reggra有跳倫巴一樣的起伏感,不過還是可以從四四拍的輕重節拍(二四拍)中明顯地體現Reggae熱情及輕快的感覺,所以有人說Reggae是夏天的音樂。Funk舞曲起源於60年代,BPM約在120拍以下,中文翻譯成:「放克音樂」。Funk舞曲也是一種原屬於黑人的音樂。Funk舞曲中電貝司佔了很重的比例,電貝司的和弦和節奏成為了Funk的主幹線。Funk舞曲流行於70年代至80年代,由於和別的音樂融合,目前的Funk在速度及音樂構成上有了一些混血的變化。由於Funk的音樂口味太過典型和濃重,目前還沒有流行趨勢,只有在少數音樂作品中出現。Disco出現在70年代,BPM約在120拍上下,中文翻譯成「迪士高」。Disco的風潮應歸錢於電影的傑作:70年代的美國電影中大量使用了Disco舞曲,由於Disco舞曲本身節奏簡單(4/4拍),旋律積極向上易被人接受,再加上崇拜明星的作為,從而在全美國乃至全世界掀起一股Disco的風潮。Disco不僅僅只是一種舞曲風格,它是當今崇尚時尚潮流的原起點。如果在當時沒有Disco的話可能現在我們的生活還是黑白的。中國人開始接受舞曲文化就是從Disco開始的,也正是這個原因,現在在我國很多地方依然將舞曲統稱「迪士高」。其實「迪士高」僅僅是舞曲發展的一小部分而已。 House起源於70年代,BPM約在130拍上下。 House舞曲是一種繼Disco舞曲以後發展起來的另一類膾炙人口的類型。以電子樂器與采樣器來組成它的較強個性的音樂形式。可能是因為電子時代的來臨了?House充滿了光怪陸離的電子合成器和音效,它的BPM也比較適合年輕人的激情和瘋狂投入,在追求生活享樂的都市裡House音樂也更符合現代口味,它的出現也帶來了酗酒、磕葯等一些負面影響。 House舞曲目前在我國相當的舞廳依然十分流行。 HIP-HOP起源於80年代,BPM在90-110拍。Hip-Hop前生是Rap和一點點的R&B,再加上各種磨片的音效聲,屬於80年代開始年輕人愛玩的音樂。Hip-Hop舞從字面上來看Hip是臀部,Hop是單腳跳,Hip-Hop則是輕扭擺臀。Hip-Hop涵有有Rap的饒舌和較R&B復雜的節奏以及電唱機的音效,另外在牆上塗鴉也是Hip-Hop文化的延伸。隨意又健康(不磕葯)的party若有Hip-Hop助興是很容易交上朋友的。 POP舞曲起源於80年代中期,BPM在100拍-130拍。 其實當前一些有別於經典曲風的舞曲以及較難區分的舞曲多可列入POP舞曲的范疇中來。POP舞曲所指的是和流行音樂和舞曲節奏相融合的一種舞曲形式。在當時DISCO盛行的情況下,有些和當時樂壇流行的曲風結合的舞曲開始受到青年人的歡迎,再加上MTV這種新的音樂包裝形式的出現,這類舞曲即通過由當時當紅的明星藉助電影、電視及其新興的MTV傳播開來,形成了所謂的POP舞曲。POP舞曲象早期的瑪當娜、邁可.傑克遜及目前當紅的辣妹、後街男孩均有出品。 R&B舞曲的BPM約在80至100拍,中文翻譯成:「節奏布魯斯或節奏藍調」。它原是一種在黑人生活圈中流行的音樂。最早R&B是Blues和Jazz的混合體,是從較慢的舞蹈轉向節奏舞蹈的雛形音樂。R&B重點體現了顯著的節奏或節拍,另外它的旋律也交代的很清晰,往往聽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由於人們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以及復古風潮的影響;目前R&B已成為流行樂壇的寵兒,當然現代的R&B又混入了其他音樂的一些元素。 HIGH ENERGY DISCO的一個變種,保存了70年代中期曲風的根源,又融入了TECHNO的因素,它的特點是:渲染的旋律、人聲的掌控、快樂、讓人HIGH的快感及維持在118~140BPM ENERGY ALTERNATIVE 無*對其進行簡單的歸類,其特點是:接受度高、利用大量的合成鍵盤聲、渲染的唱腔,成錢地結合了HOUSE、ROCK、TECHNO的元素,節奏維持在100~140BPM DEEP HOUSE HOUSE的一個分支,特點是意味深長的歌詞、靈歌類的演唱和鋼琴的套子。RAVE 通常指通宵不停的DISCO舞會,也是歐、美、日,甚至港台最時興、最UNDERGROUND的一種青少年娛樂形式。凡是在RAVE放的音樂皆可稱為RAVE(不包括不理解RAVE意義的人所放的音樂)。RAVE的音樂包括TECHNO、JUNGLE、TRANCE、DRUM&BASS、TRIP、DEEPHOUSE等等 ACID JUZZ 融合了新舊典型的爵士樂風和演唱方式。是HIP-HOP節奏和現代科技的產物,其關鍵在於融合。其特色是:現場樂器演奏的HIP-HOP和HOUSE節奏,柔和如絲的音樂處理方式,輕松流動的靈魂樂能量及維持在80~126BPM PROGRESSIVE 此類音樂過度機械化以致於難以歸類在一般性的HOUSE樂拍之下,但又不像TRANCE和TECHNO HOUSE的風格那麼重和晦暗。其特點是TRANCE風格的鍵盤和電子合成樂器的處理、HOUSE風格的唱腔、令人亢奮的電子中板的HOUSE節奏。 POP DANCE 很簡單,就是可以跳舞的情歌,有動聽的旋律和易記的歌詞,也有很多人把純的POP加上打擊樂改成POPDANCE,這也是在中國大陸最受歡迎的一種舞曲形式。 TRANCE TRANCE源於德國的,利用隆隆貝斯聲、嘶嘶作響的鍵盤聲製造\"催眠\"效果。其特點是大量採用電子合成樂器和取樣技巧、相當重的貝斯份量、合成的機械鍵盤聲及維持在128~150BPM ACID HOUSE 80年代中期崛起於芝加哥,由電子合成器ROLAND303機械鼓發出的規律性的四分音符敲擊聲,開創了電子合成舞曲的新的里程碑。它是革命性的創舉,同時保留了美國地下音樂的原貌。其的特點是:電子合成器ROLAND303的機械歌聲。 BREAKBEAT BREAKBEAT源於80年代後期,結合了HIP-HOP節奏、混音技巧、TECHNO-RAVE的鍵盤風格和取樣技巧。其特點是此起彼落的混音、大量的取樣、FUNKY節奏和花麗鼠加速唱腔,維持在135~170BPM TECHNO 來源於80年代中期的底特律和芝加哥,在80年代中晚期還只是地下的非主流音樂,到了89~92年間已成為美國舞潮的主宰者。特點是:電子合成鍵盤的強烈電子聲、比利時風格的貝斯擊樂聲、緊湊、狂亂的能量輸出及動感,維持在130~150BPM 舞曲的種類:什麼是 WORLD MUSIC?WORLD MUSIC是西方角度觀點的詞彙,意思指非英、美及西方民歌 /流行曲的音樂,通常指發展中地區或落後地區的傳統音樂,例如非洲及南亞洲地區的音樂,有些地區如拉丁美洲的音樂,則能普及到自成一種類型。今天大家說的 WORLD MUSIC通常是指與西方音樂混和了風格的、改良了的傳統地區音樂。非洲的 KING SUNNY ADE,東歐的DON BYRON,中國的朱哲琴,巴基斯坦的 NUSRAT FATEHALI KAHN等是西方樂迷較熟悉的 WORLD MUSIC樂手。什麼是 DREAM-POP? DREAM-POP是種「夢」般的流行曲,它有一種迷離的氣氛,多靠SYNTHESIZERS(電子合成器)造成,加了ECHO效果的電結他也是重要的成分,歌唱部分往往很 'BREATHY'即呼吸聲重,歌詞也往往有夢般的詩意色彩。代表樂隊有 COCTEAU WINS, LISA GERMANO, ST.ETIENNE, THIS MORTAL COIL, MY BLOODY VALENTINE, MAZZY STAR和 DEAD CAN DANCE等。中文歌手以王菲為首,代表作有 "迷路 "、 "DI-DA"等。什麼是 NEW AGE?NEW AGE是種寧靜、安逸、閑息的音樂,純音樂作品占的比重較多,有歌唱的占較少。 NEW AGE可以是純 ACOUSTIC(即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電子化的,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 NEW AGE很多時與音樂治療有關,不少NEW AGE音樂說可以治病,也有不少與打坐冥想有關,這與 NEW AGE思潮哲學有莫大關系。 NEW AGE音樂通常被目為頗為中產階級的音樂, 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 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樂手有 ENYA, 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什麼是Hip-Hop?Hip-Hop也就是街舞。Hip-Hop起源於80年代,B.P.M在90-110拍. Hip-Hop前生是Rap和一點點的R&B,再加上各種磨片的音效聲,屬於80年代開始年輕人愛玩的音樂。Hip-Hop舞從字面上來看Hip是臀部;Hop是單腳跳,Hip-Hop則是輕扭擺臀,可以看出它的出處。Hip-Hop涵有有Rap的饒舌和較R&B復雜的節奏以及電唱機的音效,另外在牆上塗鴉也是Hip-Hop文化的延伸。隨意又健康(不葯)的party若有Hip-Hop助興是很容易交上朋友的.什麼是Britpop?Britpop雖有個「 Pop"字,但其實是 Rock的一種,源於九十年代英倫,中文可譯為「英式搖滾」,這是英倫樂壇對美國 Grunge潮的一個回應,主要是以樂隊形式出現。不過, Britpop風格其實十分廣泛,如 Oasis是結他搖滾樂隊, Blur則Pop很多,而Pulp則接近Glam Rook及跳舞風格,不過他們都被列作 Britpop。英國 Britpop代表人物:Oasis, Blur, Suede, Pulp, Radiohead /O什麼是 Trip-Hop? Trip-Hop是英倫/歐洲跳舞音樂的一種,它的名字來源是「 Trip+ Hip Hop"= Trip-Hop",因為它發源自英國的Bristol,因此最早時稱作"Bristol Hip-Hop".。由於把把Hip-Hop(其實很多音樂都是架構在Hip-Hop上的...不知啥是Hip-Hop的去看看跳街舞的人, 他們多半是用Hip-Hop音樂來跳的.)節奏變慢(有時很慢很慢),加入一些迷幻的味道,如很陰沉,肥厚的Bass,輕微但迷幻的 合成音效,或是些唱片的取樣,有時可能連唱片的雜音都會被"故意"取樣進去.所謂「 Trip",指迷幻,氤氳的葯物旅程,所以, Trip-Hop是種慢板的迷幻的、有 Jazz感覺的、迷糊的、帶點 Hip Hop節奏的 Break beat音樂。它雖然隸屬跳舞音樂類,但其迷幻迷糊特色已令它跳一般跳舞音樂所有的明確節拍特色相去很遠。外國 Trip-Hop代表人物:Trip-Hop中公認的鐵三角:Portishead, Tricky, Massive Attack. Mandalay Moloko, Coldcut 什麼是Break beat ?不像House的拍子Boom-Boom-Boom-Boom那麼規律,而是以破碎的節拍呈現,像是切分拍.如在兩拍中加入小碎鼓,等等,Breakbeat只是一 個總稱而已,有很多種音樂都屬Breakbeat,如以下的Brit-Hop,Big-Beat l什麼是Brit-Hop ?把黑人Hip-Hop的節奏加快鼓聲加重,配合些許電吉他,Bass,有搖滾樂的味道, 如The Chemical Brothers的曲風即是.什麼是Big-Beat?"大節拍",把Brit-Hop變得更快,節奏更重,更有搖滾的味道,可說是將Brit-Hop改良後, 更成熟的一種曲風,你可以想像一下又重又碎,又有點快的節拍是什麼樣子.如The Prodigy,The Chemical Brothers, Fat Boy Slim即是Big Beat的"大角 什麼是Drum'n'Bass?對某些人來說,Drum'n'Bass的音樂可能很煩,因為Drum'n'Bass很注重在節奏上玩花樣,還有Bass的表現, 像是很快很快,復雜的碎拍,以及運用各種不同的電子鼓,或是取樣而來的鼓聲.因此Drum'n'Bass也是Breakbeat的一種.4Hero為Drum'n'Bass的知名樂團.什麼是Jungle?Jungle就是Drum'n'Bass的前身.Jungle的速度比Drum'n'Bass快很多,而且節拍更為 復雜,比較強悍,有時會搭配一些Rap,不像Drum'n'Bass會融合一些Jazz,Soul等元素,聽起來比較柔(當然這是和Jungle比起來~).連"搖滾變色龍" David Bowie現在都搞起Jungle了 什麼是Electro?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時還沒有House,Techno...這類玩意兒,電子音樂也較不盛行,只有Electro這類電子音樂而已. Electro可說是純粹以電子合成器(Synthesizer,長得有點像Keyboard)來發聲的音樂,通常蠻輕柔的,且常使用Roland公司的鼓機(Drum Machine)TR-808來發鼓聲.德國的Kraftwerk樂團可算是代表. 現在的Electro音色比以前明亮,透明許多.後來一些DJ利用Electro變形成了一種Hip-Hop樂,被稱作Old School.現在的Fatboy Slim(流線胖小子)也融合了一些Electro和Old School在音樂中. Y什麼是Dub?Dub可說是將歌聲抽離只剩下音樂的Reggae(瑞格,也有稱之為雷鬼,一種很有節拍性 ,唱腔特別的南美黑人音樂).而將Dub運用在 電子樂上,則是將部分歌聲抽離,將Bass和鼓聲加重,並且加入大量的Echo(迴音)等效果.這種技術常在現場表演時,將歌曲重新混音(Remix)呈現.像Massive Attack 的專輯Protection便由Mad Professor從Trip-Hop音樂混音成了Dub版本.什麼是Chill Out?這只是一種統稱而已.在舞池旁邊,常會有一個區域,或是小房間,里頭會放一些較緩和,較平靜的音樂,讓舞客跳完舞後緩和情緒,休息一下,以放Ambient音樂為主,所以會叫 "Chill Out"(冷卻)就是這個緣故.The Orb可說是Chill Out音樂大師.什麼是Minimalism?這被翻譯成"極小派樂風",在Ambient和Techno的音樂中 常聽的到.帶有Minimalism的曲子有著重復性的旋律,還有一種特別的律動 ,感覺上像一種特別的頻率一樣 讓你聽了會有被催眠的感覺.Jeff Mills的作品就屬於Minimal Detroit-Techno,帶有相當的迷幻色彩. House House是八年代中期由美國芝加哥的DJ所玩出來的東西。DJ放曲子時最少都會使用兩個唱盤,除了在銜接歌曲時相當方便外,當一個唱盤在放歌時,另一個唱盤可不會閑著。有時DJ會在另一個唱盤上同時放其他曲子,將兩個唱盤的音樂重疊(也可說Mix)在一起,嘗試做出不同的效果。 後來這些DJ們試著將一些黑人靈魂樂,和德國電子樂團體Kraftwerk的音樂,及用電子鼓編出的4/4 mix在一起,而這樣的音樂很受舞客歡迎。八年代正是Disco舞曲風行的時候,雖然Disco也會使用電子合成的元素,但Disco畢竟是以"歌曲"取向,反倒沒有這些DJ玩的玩意新鮮。電子取向的Kraftwerk音樂,黑人靈魂歌聲和穩定的4/4拍節奏,就成了House曲風的基本原型。而House也成為電子舞曲始祖,也漸漸由舞廳出現在商業市場上。現在相當多的流行歌曲常被重新混音成House版本,有些反而比原曲更受歡迎,當然有更多是濫竽充數。 在現在的標准House曲風中,你可以聽到高亢或著渾厚的女聲歌唱,簡單而快速的旋律,即充滿律動感的4/4節拍。由於它的曲式簡單,編曲上不復雜,它也是流行樂舞曲中最常被使用的音樂元素。韓國的酷龍(Clon)就是個好例子。還是不懂?請多注意國內的新X子唱片公司發行的唱片。 至於它為什麼會被稱作House呢?一個意義是,它最早是在舞廳,在室內播放的。二來只要你自己有簡單的錄音設備,你甚至可以自己創作這種曲子。 House現今已有龐大的發展體系,它最少發展出了下列分支:1.Acid House:也就是融合了TB-303的Acid聲的House樂。這類曲風剛誕生時,以其極端的Acid聲旋律備受矚目。2.Deep House:著重於濃厚的靈魂唱腔,又叫作Garage,很有速度感,蠻流行化的.。像M-People就是個好例子。當年M-People的經典Moving On Up真是紅遍舞廳。3.Hard House:簡單來說,就是節奏較重,較猛的House.4.Progressive House:這類House沒啥靈魂唱腔,反而比較注重旋律和樂曲編排.有一 點像"演奏類"的House樂,不過這類曲風定義很廣。像SASH!的專輯It's My Life便是很好的Progressive House專輯.英國名DJ Paul Oakenfold自己的廠牌Perfecto也以Progressive House為主. 5.Epic House:就是"史詩"House。Epic House有著優美、流暢的旋律和磅礴的氣勢,很少會有vocal在裡面(幾乎是沒有!)。BT的音樂就是很棒的Epic House,而他也被稱作"Epic House天皇".。其實連Rock也有"Epic Rock"呢,經典搖滾團Pink Floyid的專輯Dark Side Of The Moon甚至在排行榜上待了十年之久。6.Trible House:帶有非洲原始風貌或是印地安人的鼓奏的House是啥樣? 這就是Trible House。這種House除了有一般House穩定的節奏外,在每拍之間,會加入一些帶有原始風貌,零碎的鼓點, 蠻有趣的。不過House絕對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界定的,不需要硬把曲子做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