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音歌詞曲
《知音》
演唱:李谷一
山青青
水碧碧
高山流水韻依依
一聲聲如泣如訴
如悲啼
嘆的是
人生難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難覓
山青青
水碧碧
一聲聲如頌如歌
如贊禮
贊的是
將軍拔劍南天起
我願做長風
繞戰旗
高山流水韻依依
一聲聲如頌如歌
如贊禮
贊的是
將軍拔劍南天起
我願做長風
繞戰旗
⑵ 求電影 獨自等待 一個插曲 很少人知道的!
前天晚上剛看了,呵呵.大概都在下面吧,都是獨自等待中的音樂:
1、片尾曲《獨自等待》 歌手:龔蓓苾
2、插曲《miss you》 歌手:花兒(就是夏雨錄音機放的那首》
3、插曲《懶》 歌手:花兒 (就是夏雨跟他的朋友們去郊外野炊開車時候的》
4、插曲《藍蓮花》 歌手:許巍 (就是夏雨被騙後。。》
5、插曲《潘朵拉》 歌手:姜昕 (導演真是我的知音,這首在我電腦裡面好久了,超喜歡)
6、插曲《年輕的習慣》 歌手:新褲子樂隊 (就是夏雨騎單車去上班的時候)
7、插曲《super star》 歌手:she (這首就不用說了吧,是第一次在慢搖吧認識李冰冰的時候dj放的》
8、插曲《F D型女友》 歌手:黑棒 (就是夏雨在古董店門外跟龔蓓苾談論李冰冰的時候》
9、插曲《雞飛狗跳》 歌手:杜海峰+高旗 (嘿嘿,這兩個不用我介紹吧,喜歡搖滾的朋友,我愛你們)
10、插曲《easy come easy go》 歌手:藍沁
11、插曲《chic night》 歌手:愛戴
12、插曲《奔跑》 歌手:羽泉+黃征 (這也不用介紹了,反正導演真是知音,搖滾多多)
13、插曲《touching you in the ciouds》 歌手:東方迷香 (這個很多人沒聽過的歌手吧,本人也一樣)
14、插曲《blue girl》 歌手:東方迷香
15、插曲《why you leave》 歌手:陳霞東
16、插曲《霞飛路87號》 歌手:黑棒
17、插曲《胃在燒》 歌手:龍寬九段 (哈又是搖滾, 本人超喜歡這個組合,相信他們<蓮花>很多人都有)
18、插曲《炮灰》 歌手:便利商店
要下載,呵呵,去網路里的MP3里搜吧.
⑶ 韓國電影《別告訴爸爸》。里男主角在舞廳唱的那首歌是什麼 不是(別讓我哭泣)他只會唱的那一首歌
《別讓我哭》—李正
建議你用網路搜索韓國歌手李正的〈別讓我哭〉的同名專輯,他比較好找,因為有專輯。
⑷ 國產經典老電影
1、《芙蓉鎮》
中國內地影史最佳,還原文革時期為官者的荒唐和百姓的無奈...
2、《大紅燈籠高高掛》
宅斗一點也不亞於宮斗,封建時期大戶人家妻妾們的勾心鬥角
3、《陽光燦爛的日子》
乏善可陳的夏天裡,一個少年難以抑制的躁動青春
4、《炮打雙燈》
制炮富商家女扮男裝的唯一繼承人和青年畫匠不被成全的虐戀,我本來就是個女人,我寧可不做你們的東家!
5、《霸王別姬》
假霸王與真虞姬之間跨越友誼的情感,文革時期的人心令人唏噓
6、《廬山戀》
中國內地「銀幕第一吻」,華僑女游廬山,譜寫純美愛戀
7、《小花》
看小鮮肉時期的唐國強、陳沖、劉曉慶,演繹解放戰爭期間的可貴親情
8、《老井》
張藝謀奪得影帝的經典作品,黃土高原村民們的打井日記,被壓抑的知識分子飢渴的愛情
9、《駱駝祥子》
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為生活掙扎的人力車夫終被舊社會吞沒
10、《神女》
中國電影史最佳默片,阮玲玉完美演繹一個舊上海妓女的凄慘遭遇
⑸ 求一個890年代的國產老電影的名字
一個老人喜歡拿一個口哨還是什麼的東西吹,幻想中,一隊年輕人在跳舞,說:我們要是能永遠年輕,該多好,
老人最後好像老死了。
就記這么多,電影頻道放的
⑹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⑺ 歌詞用歌聲用歡笑來博知音的粵語歌是什麼
歌名《誰能明白我》
原唱:林子祥
作詞:鄭國江
作曲:林子祥歌曲歌詞
昂然踏著前路去
追趕理想旅途上
前行步步懷自信
風吹雨打不退讓
無論我去到那方
心裡夢想不變樣
是新生 是醒覺
夢想永遠在世上
前路那怕遠 只要自強
我繼續獨自尋路向
常為以往夢想發狂
耐心摸索路途上
懷自信 我永不怕夜航
到睏倦我自彈自唱
掌聲我向夢想里尋
盡管一切是狂想
途人路上回望我
只因我的怪模樣
途人誰能明白我
今天眼睛多雪亮
人是各有各理想
奔向目標不退讓
用歌聲 用歡笑
來搏知音的贊賞
懷自信我永不怕夜航
到睏倦我自彈自唱
掌聲我向夢想里尋
盡管一切是狂想
昂然踏著前路去
追趕理想旅途上
前行步步懷自信
依照心中那正確方向
懷著愛與恕的心
充滿夢想的笑著
用歌聲 用歡笑
來搏知音的贊賞
用歌聲 用歡笑
來搏知音的贊賞歌曲介紹
電影《熱血合唱團》片尾曲。講述了劉德華化身音樂老師和人生導師,帶領一群因闖禍而被迫參加"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的"廢柴"學生們,從零起步學習合唱,漸漸將音樂作為人生的動力和夢想,一起走出生活的低谷的故事,是一部集結了青春、熱血、夢想和溫情的"治癒戲"。
描寫了作為合唱團老師的劉德華,一邊以偉大的擔當呵護自己的學生,一邊承受外界的壓力的隱忍和堅毅。磁性嗓音蘊含飽滿情感,劉德華傾情演繹孤獨的指揮家。
也是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電影主題曲,榮獲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1985)歌手介紹
林子祥在學生時期就開始組織樂隊。1976年推出首張英文專輯《Lam》。林子祥曾就讀於拔萃男書院及英國Dover College。1980年,他憑《在水中央》及《分分鍾需要你》兩首歌曲在第三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連獲兩個金曲獎,成為當年的大贏家。歌手代表作
《真的漢子》《十分十二寸》《每一個晚上》《愛到發燒》《活色生香》《分分鍾需要你》《在水中央》《海誓山盟》《千億個夜晚》《阿Lam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