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為哪些電影配樂
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1953年8月14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但是在洛杉磯出生的他卻在英國成長,接受了很扎實的古典音樂教育,然後進入皇家音樂學院攻讀音樂作曲,師從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古典音樂大師郭吉·李各逖(Gyorgi Ligeti)。然後再回到美國深造,先後在南加州大學取得作曲學位,又轉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音樂碩士和博士學位。
詹姆斯.霍納於70年代末期轉入電影界,為美國電影學院及柔格· 克曼的新世界電影公司出品的一些低成本恐怖片或科幻片配樂。在80年代末期開始嶄露頭角,詹姆斯.霍納為動畫片《美國鼠譚》譜寫的歌曲《出門在外》(Somewhere Out There)不僅使他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提名,更是勇奪該年度葛萊美「最佳歌曲」和「最佳電影插曲」雙料大獎,從而詹姆斯.霍納一舉成名。之後,他又以《燃情歲月》、《勇敢的心》、《阿波羅十三》等一系列風格迥異的電影配樂建立其創作領域的霸主地位。從踏入影視創作領域至今,詹姆斯.霍納以其唯美華麗、充滿詩意的配樂風格在樂壇獨樹一幟。
在1960年度的奧斯卡發獎儀式上,史詩巨片《賓虛傳》(Ben-Hur)的全體主創人員曾頻頻起立,先後11次登台領獎。1997年,他所創作的主題曲《我心依舊》乘著《泰坦尼克號》的風浪席捲了全球,在1998年3月下旬的第70屆奧斯卡頒獎現場,《泰坦尼克號》的主題音樂先後11次響起,伴隨著永恆、浪漫的旋律,該配樂也為詹姆斯.霍納贏得了該年的"奧斯卡"與"金球"兩項大獎。 音樂界評價他的獎項源於自我剽竊主義,但不管怎樣,他所創作的情感主題音樂以其優雅的旋律、強烈的情節暗示都受到了公眾及電影公司的認可。
對於電影音樂創作,霍納有幾個特別的概念,首先,他認為作曲家象畫家一樣,音樂只是作曲家的調色盤,音樂曲調,樂器類別,和表現格局都是這個調色盤上的顏色而已,兒曲家要讓畫作呈現什麼色彩,就會選擇最適當顏料上畫,素雅或繽紛,黑白或彩色,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其次,他雖然靠《泰坦尼克號》賺了大錢,但是他卻認為面對古典交響樂和電影音樂的創作選擇,他會選擇交響樂,理由很簡單,作曲家可以被電影畫面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可是回支鍵盤上作曲的時候,根本不可以天馬行空去發揮,必須緊緊盯著電影畫面,數著秒針和底片格數,清清楚楚地計算出音樂的起承轉合力道。而且,電影導演留給音樂發揮的空間通常不過三五分鍾而已,音樂氣勢才要蘊釀上揚,馬上就得草草結束,實在不過癮。
霍納更趨勢指出,電影配樂家的角色就是以前古典音樂世界裡的宮廷樂師。宮廷樂師的功能就是創作和演出曲子娛樂主子,電影配樂師根本沒有自主權,音樂寫得再好,導演不喜歡,就得改寫,更慘的狀況就是立刻被換掉,一點尊嚴也沒有,只能把自己當成為五斗米折腰的樂師,任人使喚。
他最新的作品是在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Jean-Jacques Annaud)執導的二戰史詩巨片《決戰中的較量》(Enemy At The Gates)中擔任配樂工作,大師詹姆斯.霍納為影片製作了多首樂曲、合唱曲,這些帶有地域性和時代特色的樂曲成功地為影片情節的發展進行了鋪墊。擅長劇情片配樂的詹姆斯.霍納,其音樂雖總力求表現劇情式張力,卻堅決不將任何個人情緒放入影響音樂的公正立場。從柔順豐沛的旋律到緊湊心悸加快的管弦樂控制,當觀眾面對著屏幕上殘酷的戰爭畫面時,在聽覺上也有震撼的感受。除了戰爭場面的磅礴旋律操控之外,也可在不經意中聽到詹姆斯.霍納讓戰爭中常見的苦澀愛情飄過,以及痛苦下所遭遇的人性尊嚴問題。
主要作品年表
- 2001 - Jurassic Park III - 《侏羅紀公園III》 - 2000 - Dr. Seuss' 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 《聖誕怪傑》
- 2000 - Perfect Storm, The - 《天搖地動(完美風暴)》
- 1999 - Bicentennial Man - 《機器管家》
- 1999 - Epic Journeys: The Great Migrations - 《大遷徙》
- 1998 - Mighty Joe Young - 《巨猩喬揚》 - 1998 - Mask of Zorro, The - 《蒙面俠佐羅》
- 1998 - Deep Impact - 《末日救未來(彗星撞地球)》
- 1997 - Titanic - 《泰坦尼克號》
- 1997 - Devil's Own, The - 《致命突擊隊》 - 1996 - Ransom - 《贖金風暴》
- 1996 - To Gillian on Her 37th Birthday -
- 1996 - Courage Under Fire - 《烈火雄心》 - 1996 - Spitfire Grill, The -
- 1995 - Balto -
- 1995 - Jumanji - 《勇敢者的游戲(野蠻游戲)》
- 1995 - Jade - 《桃色陷阱》
- 1995 - Apollo 13 - 《阿波羅13號》
- 1995 - Casper - 《小精靈》
- 1995 - Braveheart - 《勇敢的心》
- 1994 - Legends of the Fall - 《燃情歲月》
- 1994 - Pagemaster, The -
- 1994 -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 《燃眉追擊》
- 1993 - Bopha! -
- 1993 - House of Cards -
- 1993 - Jack the Bear -
- 1993 - Man Without a Face, The - 《沒臉的歲月(真愛)》
- 1993 - Once Upon a Forest -
- 1993 - 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 - 《尋找波比?費西》- 1993 - Swing Kids -
- 1993 - We're Back! A Dinosaur's Story -
- 1993 - Pelican Brief, The - 《塘鵝謀殺令》
- 1993 - Hocus Pocus - 《3隻開心鬼》 - 1993 - Far Off Place, A - 《驚途十日》
- 1992 - Thunderheart -
- 1992 - Sneakers - 《通天神偷(神鬼尖兵)》- 1992 - Unlawful Entry - 《暴劫驚魂(危險第三情)》
- 1992 - Patriot Games - 《愛國者游戲》
- 1991 - American Tail: Fievel Goes West, An - 《西部老鼠也移民》
- 1991 - My Heroes Have Always Been Cowboys -
- 1991 - Norman and the Killer -
- 1991 - Once Around -
- 1991 - Rocketeer, The - 《火箭人》
- 1991 - Class Action - 《法網雄心》
- 1990 - I Love You to Death - 《另外48小時》
- 1989 - Dad - 《父親》
- 1989 - Field of Dreams - 《夢幻之地》
- 1989 - Glory - 《光榮》 - 1989 - In Country -
- 1989 - Tummy Trouble -
- 1989 - Honey, I Shrunk the Kids - 《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 - 1988 - Andy Colby's Incredible Adventure -
- 1988 - Land Before Time, The - 《小腳板走天涯》
- 1988 - Vibes -
- 1988 - Cocoon: The Return - 《天繭》
- 1988 - Die Hard - 《虎膽龍威》
- 1988 - Red Heat - 《紅場風雲》
- 1988 - Willow -
- 1987 - P.K. and the Kid -
- 1987 - Project X - 《X計劃》
- 1987 - Batteries not Included -
- 1986 - Captain Eo -
- 1986 - Name der Rose, Der - 《魔宮傳奇》
- 1986 - Off Beat -
- 1986 - Where the River Runs Black -
- 1986 - American Tail, An - 《老鼠也移民》
- 1986 - Aliens - 《異形》
- 1985 - Barbarian Queen - 《伏魔神將》
- 1985 - In Her Own Time -
- 1985 - Journey of Natty Gann, The -
- 1985 - Let's Go -
- 1985 - Volunteers - 《闊少爺失威》
- 1985 - Wizards of the Lost Kingdom -
- 1985 - Commando - 《獨闖龍潭(魔鬼司令)》
- 1985 - Cocoon - 《天繭》
- 1985 - Heaven Help Us -
- 1984 - Stone Boy, The -
- 1984 - 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 - 《星際奇航記:魔宮龍虎鬥》
- 1983 - Dresser, The -
- 1983 - Gorky Park - 《高爾基公園》- 1983 - Space Raiders -
- 1983 - Testament -
- 1983 - Brainstorm -
- 1983 - Krull - 《電光飛鏢俠》
- 1983 -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 -
- 1982 - 48 Hrs. - 《48小時》
- 1982 - Star Trek: The Wrath of Khan - 《星際奇航記:可汗的憤怒》
- 1981 - Deadly Blessing - 《么嚇鬼》
- 1981 - Hand, The - 《提防鬼子》
- 1981 - Wolfen - 《天狼劫》
- 1981 - Pursuit of D.B. Cooper, The -
- 1980 - Humanoids from the Deep - 《深海外星人》
- 1980 - Battle Beyond the Stars - 《星球戰役》
- 1979 - Lady in Red, The - 《押寨夫人》
- 1979 - Up from the Depths -
- 1978 - Watcher, The
我行我素 The Chumscrubber(2005)
Ask the Dust(2005)
The New World(2005)
Legend of Zorro(2005)
靈異拼圖/迷失記憶/失落兒魂 The Forgotten(2004)
特洛伊/木馬屠城 Troy(2004)
鮑比·瓊斯:天才一擊 Bobby Jones, Stroke of Genius(2004)
塵霧家園 House of Sand and Fog(2003)
失蹤 The Missing(2003)
超越邊界/緣起烽火蔓延時 Beyond Borders(2003)
真情電波 Radio(2003)
四片白羽 The Four Feathers(2002)
追風戰士 Windtalkers(2002)
The Land Before Time IX: Journey to the Big Water(2002)
艾莉絲的情書 Iris(2001)
美麗心靈 A Beautiful Mind(2001)
兵臨城下/大敵當前/決戰中的較量 Enemy at the Gates(2001)
"Yago, pasión morena"(2001)
From Morf to Morphing: The Dawn of Digital Filmmaking(2001)
Raptor(2001)
完美風暴 The Perfect Storm(2000)
Krull: Marvel Comics Video Adaptation(2000)
聖誕怪傑/格林奇偷走聖誕節 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2000)
捍衛自由 Freedom Song(2000)
機器管家 Bicentennial Man(1999)
Epic Journeys: The Great Migrations(1999)
Michelle Kwan Skates to Disney's Greatest Hits(1999)
Lions and Monkeys and Pods... Oh My! The Special Effects of 'Jumanji'(1999)
Bringing Down the House(1999)
佐羅的面具/黑俠佐羅 Mask of Zorro, The(1998)
巨猩喬陽 Mighty Joe Young(1998)
彗星撞地球/天地大沖撞/末日救未來/天搖地動/天搖地動 Deep Impact(1998)
Land Before Time VI: The Secret of Saurus Rock, The(1998)
泰坦尼克號/鐵達尼號 Titanic(1997)
致命突擊隊/與魔鬼同行 Devil's Own, The(1997)
Land Before Time V: The Mysterious Island, The(1997)
贖金風暴 Ransom(1996)
夜未眠生死戀 To Gillian on Her 37th Birthday(1996)火線勇氣/生死豪情 Courage Under Fire(1996)
Land Before Time IV: Journey Through the Mists, The(1996)
溫馨真情 Spitfire Grill, The(1996)
勇敢者游戲 Jumanji(1995)
阿波羅13號 Apollo 13(1995)
鬼馬小精靈 Casper(1995)
Land Before Time III: The Time of the Great Giving, The(1995)
小狗波圖 Balto(1995)
勇敢的心/英雄本色/驚世未了緣 Braveheart(1995)
玉焰 Jade(1995)
燃眉追擊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1994)
歷險小恐龍 ( 2) Land Before Time II: The Great Valley Adventure, The(1994)
燃情歲月/秋日傳奇 Legends of the Fall(1994)
時空大聖 Pagemaster, The(1994)
逮捕 Bopha!(1993)
女巫也瘋狂 Hocus Pocus(1993)
紙牌屋 House of Cards(1993)
大熊傑克 Jack the Bear(1993)
真愛 Man Without a Face, The(1993)
Once Upon a Forest(1993)
塘鵝暗殺令/絕對機密/塘鵝報告/鵜鶘案件 Pelican Brief, The(1993)
王者之旅 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1993)
搖擺狂潮 Swing Kids(1993)
We're Back! A Dinosaur's Story(1993)
愛國者游戲 Patriot Games(1992)
通天神偷 Sneakers(1992)
雷霆之心 Thunderheart(1992)
危險第三情/ Unlawful Entry(1992)
美國鼠譚第二集 American Tail: Fievel Goes West, An(1991)
法網雄心 Class Action(1991)
My Heroes Have Always Been Cowboys(1991)
浪漫一生又何妨 Once Around(1991)
火箭手 Rocketeer, The(1991)
我真的愛死你 I Love You to Death(1990)
四十八小時 2 Another 48 Hrs.(1990)
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豆丁小靈精 Honey, I Shrunk the Kids(1989)
Tummy Trouble(1989)
吾愛吾父 Dad(1989)
Deathstalker III: Deathstalker and the Warriors from Hell(1989)
夢幻之地 Field of Dreams(1989)
光榮/光榮戰役 Glory(1989)
冷暖天涯 In Country(1989)
魔繭續集 Cocoon: The Return(1988)
虎膽龍威/終極警探 Die Hard(1988)
史前期的大陸 Land Before Time, The(1988)
紅色警探 Red Heat(1988)
Vibes(1988)
風雲際會 Willow(1988)
鬼使神差 *batteries not included(1987)
X計劃 Project X(1987)
異形續集/異形2 Aliens(1986)
美國鼠譚 American Tail, An(1986)
伊奧船長 Captain Eo(1986)
魔宮傳奇,玫瑰的名字 Name der Rose, Der(1986)
三百六十一行 Off Beat(1986)
從黑河來的孩子 Where the River Runs Black(1986)
自願者 Volunteers(1985)
驚異傳奇 "Amazing Stories"(1985)
Barbarian Queen(1985)
魔繭 Cocoon(1985)
獨闖龍潭 Commando(1985)
Heaven Help Us(1985)
狼女傳奇 Journey of Natty Gann, The(1985)
Surviving(1985)
Wizards of the Lost Kingdom(1985)
星際旅行 3 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1984)
石頭小子 Stone Boy, The(1984)
尖端大風暴/夢幻游戲/頭腦風暴 Brainstorm(1983)
仙侶神兵/電光飛鏢俠 Krull(1983)
長驅直入 Uncommon Valor(1983)
近身 Dresser, The(1983)
高爾基公園 Gorky Park(1983)
從魔界來的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1983)
Space Raiders(1983)
證言 Testament(1983)
48小時 48 Hrs.(1982)
Piano for Mrs. Cimino, A(1982)
天汗的憤怒 Star Trek: The Wrath of Khan(1982)
停止呼吸 Deadly Blessing(1981)
大魔手 Hand, The(1981)
捕鷹 Pursuit of D.B. Cooper, The(1981)
狼人就在你身邊 Wolfen(1981)
世紀爭霸戰 Battle Beyond the Stars(1980)
Humanoids from the Deep(1980)
Lady in Red, The(1979)
⑵ 有誰能告訴我電影≪阿波羅13號≫結尾End title或火箭發射時All systems go中的樂譜嗎
高斐然功法
⑶ 急求歐美電影電影插曲主題曲
珍珠港片尾曲 there you will be
非常人販3插曲 wherever you were
怒火攻心1插曲 miracles
阿甘正傳插曲 california dreaming
指環王1片尾 May it be
本人自己看的電影里聽到後找到的,只有這些…
⑷ 史上100首世界電影音樂之最
世界之最
注意:所有紀錄截至:2007年6月27日,因為世界之最涉及多個層次,因此只列入部分紀錄。
山
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海拔8,844.43米)
從結構體底部到頂部的最高峰:冒納凱亞火山 (Mauna Kea,夏威夷島,海拔4,205米,海下5,998米,總高達10,203米)
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納羅亞火山 (Mauna Loa,夏威夷島,海拔4,169米,火山體積達7萬5,000立方公里)
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 (海拔6,962米,是西、南半球的最高峰)
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 (Ojos del Salado,海拔6,893米)
最高的島上山峰:查亞峰 (Puncak Jaya,紐幾內亞島,海拔4,884米)
太陽系內已知的最高、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奧林帕斯火山 (火星,高達27公里)
最長的陸上山脈:安地斯山脈 (長達7,500公里)
最長的海底山脈:中洋脊 (Mid-ocean ridge,長達80,000公里)
最低的火山:笠山(笠山,日本,標高112米)
島嶼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面積達2,166,086平方公里)
最大的河中島:巴納納爾島 (Bananal Island,巴西托坎廷斯,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中島:馬尼圖林島 (Manitoulin Island,休倫湖,面積達2,766平方公里)
最大的島中湖中島:沙摩西島 (Samosir,蘇門答臘島多巴湖(Lake Toba),面積達520平方公里)
最大的隕石坑類湖中島:連尼尼華撤拉島(René-Levasseur Island,加拿大魁北克省,面積達2,020平方公里)
最大的沙質島:芬瑟島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面積達1,630平方公里)
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圍的島:馬拉若島 (巴西亞馬孫河口,面積達40,100平方公里)
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崇明島 (面積達1,041平方公里)
地勢最高的島嶼:紐幾內亞島 (島上的查亞峰海拔4,884米)
人口最多的島嶼:爪哇島 (人口達1億2,400萬)
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鴨脷洲 (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68,200人)
最大的群島:南洋群島 (由印度尼西亞的13,000多個島嶼及菲律賓的7,000多個島嶼組成)
湖泊
最大的湖泊及鹹水湖:裏海 (面積達371,000平方公里)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略湖 (面積達82,100平方公里)
最大的人工湖及水庫:沃爾特水庫 (迦納,面積達8,502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中島中湖:馬尼圖湖 (休倫湖,面積達104平方公里)
最深的湖泊及淡水湖:貝加爾湖 (水深達1,940米)
最深的鹹水湖:死海 (水深達330米)
最高的湖泊及鹹水湖:納木錯 (湖面海拔4,718米)
最高的淡水湖:瑪法木錯湖 (湖面海拔4,585米)
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 (湖面海拔負418米,是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
海拔最高有航線的湖泊及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湖面海拔3,821米)
最鹹的湖泊:死海 (湖水鹽度達300‰,為一般海水的8.6倍)
最古老的湖泊:貝加爾湖 (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超過2,500萬年)
蓄水量最多的湖泊、內陸湖及鹹水湖:裏海 (體積達78,200立方公里)
蓄水量最多的淡水湖:貝加爾湖 (體積達23,600立方公里)
蓄水量最多的人工湖:布拉茨克水庫 (俄羅斯,體積達169立方公里)
蓄瀝青量最多的瀝青湖:彼奇湖 (千里達及托巴哥,面積0.4平方公里,瀝青量達1200萬公噸。)
河流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 (全長6,695公里)
最長的內流河:窩瓦河 (歐洲,全長3,690公里)
最短的河流:美國蒙大拿州羅伊河(Roe River,全長僅61米)(有爭議,2006年《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不承認有關紀錄)
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 亞馬遜河 (面積達6,915,000平方公里)
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 (流量達每秒222,440立方米,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
含沙最多的河流:黃河 (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每立方米920千克沙)
流經最多國家的河流:多瑙河 (流經西歐至東歐共18個國家)
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 (全長1,794公里)
最早的運河:古蘇伊士運\河(建於公元前19世紀,完成於前500年,於8世紀被毀棄,19世紀重建。)
海洋
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積1億5,555萬7千平方公里)
最深的洋:太平洋(最深處馬利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
最小的洋:北冰洋(面積1,405萬6千平方公里)
最大的海:珊瑚海(面積479萬1千平方公里)
最深的海:新赫布裏海溝(最深處深達9175米)
最小的海:馬摩拉海(面積1萬1,350平方公里)
最淺的海:亞速海(平均深度只有13米,最深處僅15.3米)
最鹹的海:紅海(北部鹽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準均鹽度35‰高得多)
最淡的海:波羅的海(海水鹽度只有7-8‰,各個海灣鹽度更低,只有2‰)
最多島嶼的海:愛琴海(擁有七個群島,總共有2,500個大小島嶼)
高原
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
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峽谷
地球上最長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亞洲雅魯藏布江,長達496.3公里)
地球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平均深度5000米)
太陽系已知的最大峽谷:水手號峽谷(Valles Marineris,火星,長達4,500公里,闊200公里,深11公里)
海峽
最窄的海峽:土淵海峽 (土渕海峽,日本,相距只有9.93米)
最寬的海峽:德雷克海峽 (Drake Passage,南極洋,寬達965公里)
最長的海峽:韃靼海峽 (俄羅斯,800公里)
最窄的可航行海峽:位於艾浦亞島和歐洲大陸之間,希臘,40公尺。
瀑布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6米)
最寬的瀑布:伊瓜蘇瀑布(總寬度長達4公里)
人文地理
國家
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聯邦 (總面積約17,075,200平方公里)
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 (總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口約13億人)
人口最少的國家:梵蒂岡 (2005年時約有900人)
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摩納哥(面積1.95平方公里,共居住32,409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6,620人)
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蒙古國(面積1,564,000平方公里,共居住2,800,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加拿大(海岸線長達202,080公里)
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波札那(2005年時平均每一千人就有29.36人死亡)
死亡率最低的國家:科威特(2005年時平均每一千人只有2.42人死亡)
出生率最高的國家:尼日(2005年時為千分之51.33)
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德國(2005年時為千分之8.33)
嬰兒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安哥拉(平均每一千名嬰兒出生就有187.49名死亡)
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新加坡(平均每一千名嬰兒出生只有2.29名死亡)
婦女生育率最高的國家:尼日(平均每一名婦女就生育7.46名嬰兒)
婦女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新加坡(平均每一名婦女只生育1.06名嬰兒)
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立陶宛(2003年時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就有42.1人自殺,男性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有74.3人,女性則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有13.9人)
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美國 (2005年約有12兆33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盧森堡(2004年據國際貨幣基金統計約有75,130美元)
國民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安道爾 (2006年平均壽命有83.51歲)
國民預期壽命最短的國家:史瓦濟蘭 (2006年平均壽命有33.22歲)
最長的國歌:希臘國歌 - Imnos eis tin Eleftherian《自由頌》(共有158段)
最短的國歌:巴林國歌 - Bahrainona 《我們的巴林》(只有7小節)
歌詞最短的國歌:日本國歌 - 君之代 (只有32個字)
最長的邊境: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邊境(長6,416公里)
一天最早開始的國家:吉里巴斯(也是唯一跨過國際換日線的國家)
⑸ 一些好萊塢經典電影都經常用的背景音樂.是什麼名字啊很想下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卧虎藏龍---Croun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無極---Wu
Ji
太陽帝國---the
Sun
solar
教父---the
Godfather
太空漫遊---這個忘了咋寫,稍等下查詞典,應該是wander
in
the
sky
阿波羅13號----Appolo
13th
七俠盪寇志----這個也不記得了
碟中諜---Mission
Impossible
金手指---Goldfigner
007
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
王者之舞---the
queen
Dance有待查證
泰坦尼克---Titanic
芝加哥---Chicago
⑹ 請介紹著名電影配樂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
要求原創,這個技術含量有點高,好久沒敲字了,呵呵。
「四大賤人」之一John Williams.-------
目前原聲界最具古典氣質的配樂大師之一。在電聲融入配樂越來越流行的今天,JW仍然高舉古典風格大型交響樂隊配樂的旗幟,巍然不動。(筆者在德國收聽當地的「古典音樂電台」驚奇地發現其中收錄了好多J.W的作品,其古典化受承認程度可見一斑)
而且,就是這么一個風格很古典化的配樂大師,還十分偏愛為兒童題材影片配樂,(可能也跟好友斯皮爾伯格拍攝兒童題材很多有關系)
推薦:(太多太多,簡單選幾個)
1.辛德勒的名單
…………與老皮的影片一樣有感天動地的強大感染力,其中帕爾曼的小提琴獨奏更是令人動容。
2.侏羅紀公園
…………2大段的標准交響樂團器樂主題音樂。End Title更是氣宇開闊之極。被筆者譽為賤威作品中思想性與藝術性結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之一。
3.星戰前傳2-克隆人進攻
…………星戰就不用提了,開場曲、帝國進行曲等等多處主題可以用偉大來形容。值得一提的是前傳2中描寫的阿納金與阿米拉達愛情的主題,Across the Stars (Love Theme)非常地壯美,堪稱為沉寂已久的星戰原聲中閃亮的一筆。
附:筆者在VC的相關發布:
(大白鯊)http://lib.verycd.com/2005/12/23/0000081260.html
「四大賤人」之二 Jerry Goldsmith.-------
剛剛仙逝的大師,堪稱原聲樂壇數十年來幾塊活化石之一。
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賤狗曾經瘋狂接片、到處留情,導致現在遺作無數,多如浩淼。
在橫跨了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JG歷經了不同曲風之間的變化。令人驚奇的是,在JG後期的作品中他不斷嘗試新的風格各異的配樂,而且多獲成功,這確實不能不令許多年紀輕輕就「江郎才盡」的配樂家們汗顏!
筆者曾經在VC發布過JG的「The Mummy」,現將當時的短評截來----原聲方面:Jerry Goldsmith 負責本片的音樂創作,對影片的內容和氛圍 拿捏得極為准確,簡直准確到了讓人膛目結舌的程度。呵呵。如果大家分別聽到了賤狗的Mulan--(東方風格)、The 13th Warrior--(中東風格)、The Mummy--(埃及風格),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大師啦~ 謹以此帖,拜祭已經逝去的大師:Jerry Goldsmith。----
附:筆者在VC的相關發布:
(木乃伊)http://lib.verycd.com/2006/01/12/0000084294.html
未完待續。。。 。。。
⑺ 電影配樂的配樂大師
1932年2月8日出生,美國人。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他有好萊塢大片音樂教父之稱。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說起他的作品,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大部分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都是他擔任的配樂。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藝妓回憶錄》等。盡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此外,他還是個指揮大師,為自己的作品擔任指揮。他擔任指揮的音樂會幾乎是場場爆滿。 約翰.巴瑞1933年出生於英國,也是一位聲名遠揚的著名配樂大師,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後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他是新一代的電影配樂大師,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
詹姆斯.霍納的作品我們是最熟悉的,記得泰坦尼克號嗎,第69屆奧斯卡的最佳配樂。那悠揚的哨笛聲相信很多人至今難以忘懷。
其代表作有:《特洛伊》《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 (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又一個可怕的義大利人,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是個長命的超級快槍手,從1952年至今,為超過400部電影作了配樂,他的音樂風格囊括了古典、爵士、搖滾、義大利民謠、先鋒音樂等幾乎所有的音樂類型。上世紀60年代,他與導演Sergio Leone拍擋,為影響後世的「通心粉西部片」譜寫音樂,成了名副其實的西部片音樂之王。但這位精力旺盛的大師卻也並非僅靠「殺片無數」取勝的莽漢,他的經典代表作層出不窮,1990年之後的晚年作品依然殺氣逼人,絕對不是靠早年英名混飯吃的糟老頭子,令人折服。
代表作品:《美國往事》《教會》《天堂影院》《海上鋼琴師》 這個在黎巴嫩出生的法國人,剛出道的時候是個流行歌曲作者,1973年接了第一部電影配樂,而讓他真正入行的是1979年為戈達爾的影片《人人為自己》(Sauve Qui Peut (la Vie))作曲,之後接到大量訂單,最多的一年裡同時為7部電影配樂,但他總是能通過不同的音樂類型和風格,發揮自己的浪漫靈感,從古典到搖滾、從民謠到爵士。他的第一個代表作是《37.2℃》,而由杜拉斯小說改編的電影《情人》為他贏得了法國愷撒獎。當然,最厲害還是《英國病人》,讓他捧回了199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兩座獎杯。
代表作品: 《37.2℃》《情人》、 《英國病人》、《心計》 義大利音樂教父,生於1911年,來生僅電影配樂就寫過145部,還不包括其它歌劇,管弦樂作品。他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與義大利名導費里尼合作長達三年,創出無數影音經典。而他在條件遠不如好萊塢的情況下,以義大利民謠和過人天份為武器,再加上本土強悍和不屈服的民風,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而其中最為耀眼的則就是《教父》(GODFATHER),以典型的西西里旋律寫出的樂章富含動人的深情。
代表作品:《教父三部曲》、《八部半》、《戰爭與和平》、《在羅馬的陽光下》 法國人。這位配樂大師的許多音樂動人之極,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還有:《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雲端》(A walk in the winds)。《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等。 傑瑞.戈德斯密斯是電影配樂大師Miklos Rozsa(電影《賓虛》的配樂者)的學生。其風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早期電影流行交響配樂時,他的代表作有《巴頓》,後來他為電影《Omen》(天魔)大膽創作的黑色聖歌,曾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七十年代開始流行電子音樂代替交響配樂,他並沒有停留在舊有風格上,創作出獲配樂金像獎的許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還有《星艦迷航》、《異形》、《the Mummy》、《花木蘭》、《空軍一號》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齡而新作不斷,令人欽佩。不過已於2004年7月去世了,真是電影配樂界的一大損失。 1957年9月12日出生,德國人。
他的作品《獅子王》和《埃及王子》這兩部動畫片的配樂,是眾人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最近幾年的作品有《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超人:鋼鐵之軀》《星際穿越》《小王子》等。
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盜夢空間》(Inception)、《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亞瑟王》(King Arthur)、《角鬥士》(Gladiator)、《超凡蜘蛛俠2》(The Amazing Spider-Man 2)、 《勇闖奪命島》(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Rain Man)、《珍珠港》(Pearl Harbor)、《漢尼拔》(Hannibal) 等。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奧斯卡金獎)、《終極警探》系列(Die hard)、《最後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這個男人有點色》(Don Juan De Marco奧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凱曼大師已於2003年去世。 代表作《七俠盪寇志》I/II,《純真年代》、《成為馬爾科維奇》、《造雨人》、《我的左腳》,《蜜莉姑娘》、《殺死一隻知更鳥》、《遠離天堂》、《恐怖角》、《十誡》等,多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數次獲獎。他也於2004年去世。
James Newton Howard-詹姆斯.紐頓.霍華頓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峽谷》(Grand canyon)、《執法捍將》、《伴我一生》(dying young)、《驚愫》(Primal fear)。 提起久石讓,宮崎駿迷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只要你留意每部宮氏電影的開頭或結尾,就會看見這個名字--音樂:久石讓。
久石讓,1950生於日本的長野,是日本最多產,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現代音樂藝人之一。在長達二十年的傲人音樂生涯中,他擔任作曲、製作、編曲和演奏等多項工作。久石曾為超過二十部電影擔任配樂工作,並曾四度贏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他還從1992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日本最高電影音樂大賞,1999年又第四次獲得此獎。他還為許多電視連續劇以及數不清的電視廣告製作配樂。這位以獨特的極簡風格著稱的鋼琴兼鍵盤手曾出版超過20張以上的暢銷個人專輯,每張都是數一數二的佳作,可謂碩果累累!
久石讓早年曾就讀於日本國立音樂學院,修習作曲。1982年,久石讓在畢業的同時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音樂作品專輯。1983年,經人介紹,久石讓結識了宮崎駿,此時宮崎駿正致力於《風之谷》的創作。聽過久石讓創作的[風之谷]的印象音樂後,宮崎駿被深深打動了。此後影片公映後更證實了宮崎駿的眼光,久石讓為該片創作的配樂深深地打動了無數的觀眾以及評論人。因此次年宮崎駿的GHIBLI(吉卜力)工作室後,久石讓便一直擔當宮崎駿動畫的音樂監督至今。
久石讓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音樂創作人。如今,久石讓不但是宮崎駿的音樂代言人,更與北野武漸成黃金組合,創作了《寧靜的海》、《Kids Return~壞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樂大作還包括:動畫電影《阿里安》、《機器人嘉年華》,《仔鹿物語》、《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讓早已是聞名遐邇的資深音樂人。1998年,久石讓 更獲邀擔任日本冬季長野殘疾人奧運會的音樂製作總監,如此重要的任務可說是對他在音樂界大師級地位的莫大肯定。 2007年火遍中國的軍旅電視《士兵突擊》也引用了《菊次郎的夏天》里的音樂《mother》,讓中國的突擊迷們記憶深刻,後來該劇也被日本某電視台播出,引起轟動。 霍華德·肖出生於1946年10月18日,加拿大多倫多人。他最為我們熟悉的作品,當然是史詩巨作《指環王》三部曲了。他憑指環王首部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而後,又憑為《飛行家》的配樂再度獲獎。
歷數霍華德所創作過音樂的著名影片有1988年湯姆漢克斯的成名影片〈成長〉(Big)、〈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入侵腦細胞〉、 希臘作家導演安哲洛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御用配樂人,海倫·卡蘭德羅(Eleni Karaindrou)是這個行業里少有的女性。導演安哲洛普洛斯的電影沉重而悲愴,卡蘭德羅的音樂同樣也深沉苦情。然而,對於熟悉希臘式悲劇以及天生就有希臘式悲劇情結的人來說,卡蘭德羅的音樂無異於蕭瑟生命中的天籟之音,盡管作品不多,但已經成為作家電影音樂的典範。
代表作品:《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恆的一天》 譚盾,一個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的名字。1957年出生於湖南的譚盾,曾多次榮獲中國國家級創作獎,他的管弦作品《道極》更被評選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除此之外,譚盾在實驗創作藝術上也非常活躍。他的《紙樂》、《陶樂》與《水樂》等音樂劇,都在國際前衛藝術領域里產生很大的影響,並獲得廣泛的好評。其它諸如「Weber國際作曲獎」、「山多利作曲大賞」、「MIT傑出藝術成就獎」等國際獎項,更將他的聲譽推至最顛峰。
在第44屆格萊美中,譚盾再度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以電影《卧虎藏龍》主題曲《月光愛人》獲得「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龍》原聲帶中的《永恆的誓言》獲得「最佳古典音樂」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協奏曲則獲得了「最佳古典音樂協奏曲」提名。
代表作品: 《卧虎藏龍》、《英雄》 一提起他,就得說奇斯洛夫斯基。這位學法律和歷史出身的波蘭音樂家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可能不太喜歡配樂人里的這個「配」字,因為他要求音樂即使脫離了電影,也要讓人百聽不厭,甚至要可以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單獨欣賞。所以他跟奇斯洛夫斯基的關系更像是真正意義上的拍擋,總是在電影籌拍時就加入劇本討論,使得音樂不僅能完全融入電影中,也讓電影的精髓也完美地滲進音樂之中。這一點在《藍》里得到了充分體現,有人甚至評價說這部電影就是普瑞斯納音樂的影像版。另外,他也作過不少非奇斯洛夫斯基電影的音樂。
代表作品: 《紅》、《藍》、《白》 、《兩生花》 希臘音樂大師范吉利斯(Vangelis),作為電影配樂大師里BOS級別的人物,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瓦格納,范吉利斯的配樂作品也大都是史詩般的。有朋友說范吉利斯每隔十年就能創作一部顛峰級的作品,1981年的《火戰車》,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2004年的《亞歷山大大帝》,每一部作品都能堪稱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之作,其中《亞歷山大大帝》里部分音樂也被引用到2007年火遍中國的軍旅電視《士兵突擊》中,那氣勢效果不必多說。
⑻ 誰有《阿波羅13號》的片尾曲啊
這裡面就有,你下載後聽聽:
原聲大碟 -《阿波羅13號》(Apollo 13)10周年紀念[APE]
http://lib.verycd.com/2005/07/06/0000056109.html
專輯曲目:
01.Main Title
02.One Small Step
03.Night Train
04.Groovin'
05.Somebody To Love
06.I Can See For Miles
07.Purple Haze
08.Launch Control
09.All Systems Go - The Launch
10.Welcome To Apollo 13
11.Spirit In The Sky
12.House Cleaning / 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
13.Master Alarm
14.What' s Going On ?
15.Into The Lem
16.Out Of Time / Shut Her Down
17.Darkside Of The Moon
18.Failure Is Not An Option
19.Honky Tonkin'
20.Blue Moon
21.Waiting For Disaster / A Privilege
22.Re-Entry & Splashdown
23.End Titles
下載:http://lib.verycd.com/2005/07/06/0000056109.html
⑼ 電影配樂的配樂介紹
電影配樂指在電影作品中出現的主題音樂。一般應配合情節發展和場景的情緒, 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配樂的製作有以樂器、聲樂、樂團或電子音樂等方式製作。
⑽ 《泰坦尼克號》主題曲
泰坦尼克號」的配樂,是由詹姆斯·霍納這位五度提名奧斯卡、四度提名金球三度贏得葛萊美獎最佳電影音樂的配樂大師全新巨獻,繼「英雄本色」、「阿波羅13號」、「愛國者游戲」之後又一盪氣回腸、浪漫動人精彩巨作!
這回詹姆斯·霍納在片中以蘇格蘭風笛悠揚非凡的唯美樂音為主幹有如置身蘇格蘭原野,加上天籟美聲挪威當紅民謠才女西絲兒·凱嘉波穿梭於電影主題之間,彷彿是這一切悲劇最終的救贖,將悲傷升華無形!當然詹姆斯·霍納譜曲編排更是居功蹶偉,從前半部以中快行進,洋溢希望歡樂調性,一點一點蘊釀出企磅礴的啟航曲「Leaving Port」(啟航的時段),以及「Take Her To Sea, Mr. Murdoch」(麥爾特先生,帶她去看海)而後卻又急轉直下用急促的弦樂演譯出情勢告急的「The Sinking」。透過樂曲巧妙地鋪陳出喜悅、悲傷與重生,我們亦如劇中人得到情感上的洗滌。
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愛無止盡~藏在大海的記憶深處)由歌壇天後席琳狄翁Celine Dion深情演唱,娓娓道出那段遭逢險阻的愛情傳奇!所以「泰坦尼克號」不只是一部災難電影,且是一張愛不釋手的發燒天碟,更是一則撼動人心的愛情寓言!
01 愛無止境
02 遙遠的記憶
03 南安普頓
04 蘿絲
05 啟航時分
06 麥爾特先生,帶她去看海
07 無能為力
08 去留之間
09 沉船
10 泰坦尼剋死亡
11 堅守誓言
12 世事難料
13 大海的記憶深處
14 大海的詠嘆
這里有所有的原聲,不知道你說的是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