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夜宴電影音樂賞析

夜宴電影音樂賞析

發布時間:2022-07-17 13:13:40

㈠ 《夜宴》講的是什麼意思

影片名:夜宴

導演:馮小剛

編劇:盛和煜,邱剛建

主演:章子怡,葛優,吳彥祖,周迅,黃曉明

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五代十國時期,先帝駕崩,太子巡遊在外。皇叔篡位並自封厲帝執掌朝政。身為當朝太子後母卻又是與太子自小青梅竹馬的婉後迫於無奈,委身厲帝,並希冀以此保太子周全。

但是,剛剛得知父皇駕崩消息的太子,卻在其竹海的伎館遭遇了一場生死之戰。厲帝在誅殺太子的同時也在先皇的宮廷開始了排除異己確立皇權的屠殺。婉後為求自保,在這場政治爭奪中成為了厲帝的幫凶,同時對權力的企及也在她心底日益萌生。同時被迫臣服於厲帝卻持有異心的還有太守殷太常。

殷太常之子殷隼乃是當朝虎將,其女青女更是早已許婚太子。大勢所趨之下,識時務的殷太常開始阻止青女與太子的交往,並極力想在新的王朝確立自己的地位。誰料青女痴情於太子,並夢見太子回朝。

當太子無鸞出現在婉後面前,婉後抱住少年時的情人,仿若生死兩別。但是無鸞一聲:「母後」將她殘酷的推開。她不再是無鸞少年時習武的陪伴者,她不再是無鸞的後母,此時,她將成為新的皇後,成就新的皇權,並以她昔日的身份和榮耀,助篡位者猖。

於是,這本該滅絕的王朝開始了一場新的混亂。

拓展資料:

《夜宴》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宮廷悲劇電影,該片根據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改編,由馮小剛導演,主要演員有章子怡、葛優、吳彥祖、周迅、黃曉明等明星 。

該片講述了中國的五代十國時期,宮廷斗爭中權力、愛情、死亡的故事。為人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慾望的凄美傳說。該片於2006年9月14日正式上映並最終獲得1億3千萬的票房。

幕後花絮:

裸照事件:章子怡替身邵小珊與華誼兄弟公司就「裸照事件」(署名權問題)鬧僵,邵小珊表示,不管華誼兄弟做何反應,自己已經達到宣傳目的:「現在全世界都知道背是我的,這就挺好。」

·周迅在拍攝與吳彥祖的一場激情戲時要露著整個背部,在零下30多度的低溫下,她凍得嘴唇發青。章子怡在轉場的時候一直守在她旁邊,對其關懷備至。

在《墨攻》劇組緊張拍攝期間的劉德華忙裡偷閑,以私人名義探訪了正在拍攝《夜宴》的馮小剛以及劇組工作人員。當得知辛苦拍攝的吳彥祖想吃肯德基的時候,華仔立即派助理前往買來慰勞吳彥祖。

葛優在安吉探望導演馮小剛。在看拍攝打戲時葛優表示出了遺憾:「我剛才還和袁師傅說,在安吉拍的都是武打戲份,和我們都沒什麼關系。因為我這個人不會武功,也不會打,他們都著急怎麼讓我露一手。」

葛優卻被記者再三問及和章子怡的合作感受時說:「章子怡在戲里很兇。」

馮導對章子怡對自己開拓海外市場所立下的功勞發表感言:「《夜宴》因為有了章子怡、袁和平,才會在電影節上讓那麼多片商排著長隊要看片子,要約見章子怡。」據了解,《夜宴》如今海外銷售已經完全收回成本,馮導放言,國內的每一分錢的票房都已經是利潤了。

譚盾在該片中不僅擔任電影音樂的製作還獻出了自己的「銀幕處女秀」。在片中譚盾扮演了樂人一角,最後頂替太子死在刺客的手中。在拍攝歌伎館中站在天梯演唱《越人歌》曲一場時,雖然沒怎麼演過戲,但譚盾坐在那裡擺弄樂器的狀態卻相當好,拍攝也相當順利。

該片主題曲由張靚穎演唱,並且,華友世紀攜手華誼兄弟斥千萬巨資簽約張靚穎。

本片在一些城市點映時,發生「笑場事件」,主要來自於葛優扮演的厲帝角色。馮小剛十分不解葛優深情演繹的厲帝為什麼會導致觀眾笑場 。

影片評價:

本片是一部中西名劇結合在一起的電影,分別是曹禺的《雷雨》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說的是王子復仇和亂倫戀。就類型來說,這是一部宮闈片,不是武俠片,動作在本片只佔了一小部分。在這方面,本片足可以打90分以上。從布景、服飾、道具到整體視覺效果上本片均超越了之前的幾部古裝片《英雄》、《十面埋伏》和《無極》,製作十分出色。(列孚評)

《夜宴》的拍攝,試圖再現中國古代的優雅氣派,重拾遺失已久的古樸風韻。敘事一向是馮小剛導演的長項,《夜宴》應該不會在故事上像《無極》那樣令人失望。但意外的事情恰恰發生在這個環節。(魏子君)

《夜宴》最大的失敗在於敘事的拖沓蒼白和對白的不倫不類,根植於《哈姆雷特》那復雜幽深的人性故事被表層情調的無節制的反復渲染抹殺殆盡,只剩下了形式上的所謂「黑暗」、「陰郁」,這種單一雷同元素的重重疊加令觀眾倍覺疲憊,於是很難將個體情感帶入影片情緒。(顧小白評 )

㈡ 電影,【夜宴】 主要講的是什麼

《夜宴》劇情介紹:五代十國,紛紛擾擾,爭斗不休。先帝離奇駕崩,厲帝篡位,把先帝美麗的皇後占為己有。皇後為求自保,惟有奉承於厲帝膝下。

然而,她的心中有著更大的,不為人知的野心。太子是先帝的兒子,亡父之痛讓他決心放棄藝術家的生活,開始了復仇之路。然而,猶豫不決的天性讓他在復仇路上走得傷痕累累,作為後母的皇後更是 讓他充滿了感情的糾纏。

青女已被許為太子的妻子,她對太子痴心不二,最後卻斷送了青春年華。青女哥哥年輕氣盛,與妹妹感情甚篤,深深陷入了這場斗爭。這天,厲帝開設夜宴,眾人出席,暗涌翻滾,殺機四伏。

(2)夜宴電影音樂賞析擴展閱讀

《夜宴》角色介紹:

1,無鸞

演員:吳彥祖

他是太子,正統的王位繼承人。他是藝術家,藝館里寂寞的歌者。他肩負著國家和仇恨,但這是他本無心承擔一切。他的出走,僅僅是因為那宮廷里的無人懂得。而他的歸來,卻不僅僅是為那不得不的倫常世俗。

2,青女

演員:周迅

她是大臣之女,未來的太子妃。她明知道太子不愛她,卻仍在默默地愛著,等待著。痴痴的,在夢里遇見愛情。只希望,讓她愛的人不寂寞。

3,殷隼

演員:黃曉明

他是太尉之子,敬父愛妹。從年少氣盛到滿腹城府,從毫無心機到權謀爭斗。然而,他卻擔不起國恨家仇

㈢ 《夜宴》電影講的是什麼

電影《夜宴》講述的是五代十國期間某國的故事。

歷帝殺兄軾君奪位,並搶走絕色傾城的婉後。婉後派人通知以往的戀人太子無鸞,無鸞成功逃脫叔叔追殺,前往官庭復仇。婉後見無鸞後嫉妒他與青女的愛情,將青女放逐,並令青女的哥哥救下無鸞。最後的夜宴上,所有人都被慾望埋藏,婉後也在登基之後被人殺死。


電影評價

這個故事很大程度上採用了西方著名戲劇《哈姆雷特》的影子,因此在對話上都帶有幾分莎士比亞的意味。影片在開頭部分便是太子無鸞的歌舞,正式開頭後更是由章子怡扮演的婉後在肅穆的宮庭里盛裝緩緩前行,以此奠定了整部影片極致優雅的風格和基調。

商業電影一貫突出了場面的盛大恢寵,但導演卻選擇了黑色為此電影的基色。黑色壓抑,森冷,優雅,也反應出了故事的表述方式。外部均為陰或多雲,自然光較暗,內部又都只採用微弱的蠟燭照明,容易造成一種厚重而遲緩的視覺效果,將皇族的優雅處理得十分到位。

在音樂上,東方古樂多溫和古樸,而西方的大提琴,人聲伴奏又在其中增添了一份盛大的感覺。在大宴群臣的畫面中,帝後敬酒的動作伴隨樂曲起伏,渾厚的男聲伴奏將那種尊華的氣質更加烘托得無與倫比。

㈣ 怎樣評價《夜宴》這部作品

熟悉馮小剛過去創作歷程的人應該知道,對於馮而言,實際上並不存在轉型的問題,因為馮在其電視劇時代,就已經有過正得不能再正的作品:「一地雞毛」和「月亮背面」了——在我們傳統的認識當中,電視劇在所謂視聽表達手段的藝術成就上,就往往不能與電影相提並論,因為兩者特性所限,甚至在承載的內涵與思想成就上也無法對比,但對於馮,這個傳統要反過來,馮小剛的這兩部電視劇代表了他的影視創作手段與思想品位的高層次,反倒是電影,成為他商業成功的工具。
從這個角度上說,馮小剛拍「夜宴」也好,過去的「一聲嘆息」和「手機」也罷,都算不上是什麼轉型,這些只能算是馮小剛在拍商業電影的過程,玩的不同類型但千面一點的「精緻的游戲」。

我對馮小剛的賀歲電影作品系列的認識就是「小品」,只是用了電影的形式進行了一番包裝,在本質上與王晶的搞笑和軟色情;美國的「驚聲尖笑」系列沒有任何區別,只是姿態上更矜持,更「端起來裝」,這類電影根本沒有置評的需要。
至於「一聲嘆息」和「手機」,只是馮投機取巧避重就輕的一種隨興感嘆,根本談不上深入與闡述,在這兩部「電視電影」中,馮將他生活中所觸及的可能與事件進行了錄制與直播,在本質的挖掘上,淺嘗輒止,比如就中年婚姻的危機闡述而言,馮在「一聲嘆息」中表現出來的困惑,甚至比不上韓國女編劇金秀賢在十多年前編寫的、溫情主義充斥的《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中,對二叔二嬸的夫妻關系由冷到熱再熱到冷的解構主義式表現來得隨性和妥貼。至於「手機」,則完全成為導演的自我想像與滿足,感覺不到多少「人的力量」,只是一種調笑與自嘲。在本質上,這兩部作品依然是馮「小品式聰明」的延續。

扯皮之後,落座歸席來講講這部馮票房最近的心血之作與誠摯之作。肥皂版的哈姆雷特與最中國的核心
馮票房對自己新作的定位是「悲劇」,然後他毫不避諱自己的劇情是依託於西方戲劇——或者是世界戲劇史上最沉重的悲劇之一《哈姆雷特》而來。
因此而批叛馮票房一味西風東漸,毫不中國,顯然是沒有看明白「夜宴」這部電影的激情之評。這部電影,其實恰恰中國得很。

《哈姆雷特》的沉重並不因為它是一個悲劇,而是因為它提出了一個所有人都必需面對的命題:「To be, or not to be.」看上去,這是一個關於抉擇的命題,其實這彷彿是所有人都必需面對的一個宿命式的命脈題,其中包括了悲劇歸宿的必然性,彷彿是一個循環,無論你是to be還是not to be,最終都避免不了悲劇的結局。哈姆雷特作為這出偉大悲劇的靈魂,他始終在殺父占母之仇前輾轉反側,在對「人性的善與惡」的懷疑與重建中摸索,在猶豫不決中報了仇,又被動地在復仇中被殺死。全劇的人物關系設置給這層沉重加上了重重的枷鎖,叔叔殺死了父親,奪走了屬於父親的一切的同時,又佔有了母親,而親生的母親居然在肉慾的趨使下接受了這一切,王子在巨大的屈辱與仇恨中徘徊,在叔叔、父王、嬸嬸、母親的在報復的過程中又傷害了其愛人與朋友。
改編中改變人物的關系,是很容易出彩的,徐克是這方面的大師,但人物關系的改編往往容易帶來顛覆性的結果,「夜宴」也走了這條路子,但明顯,馮票房顯然並不需要一個顛覆性的結果。

馮票房只改動了兩個人物:章子怡與吳彥祖的關系,他們由原劇中的親生母子,變成了毫無血緣關系的母子,甚至作為太子的吳還比母後章大四歲,這一改不僅僅完全擺脫了原劇中國人很難理解並接受的「戀母情結」內涵,更將原作沉重的罪惡與人物關系的徹底斬斷,使得整個劇情簡化為了叔叔弒父、奪情。在吳與章的第一次見面的戲,在台詞、機位與調度中顯而易見王子主導地位的完全喪失,而王後絕對主動的態勢。王子復仇記顯見得成了王後復仇記。在這里,「夜宴」完全背離了西方式人文精神,換之以最純粹的中國式的立場與思想:女人是禍水。
——王子被父親的放逐,是因為他與少妻的私情;
——王子的父親被殺,是因為他老牛吃嫩草地搞了個他消化不了的年輕王後;
——王子的復仇,是因為弒父之外,更因為愛人被奪。
「夜」片在馮票房的授意下,完全將一群男人圍繞著一個女人所產生的慾望作為了影片的主旨,然後是葛優因為得不到心愛女人的心而寧願讓心愛的女人毒死,周迅為了擺脫王後的控制自願求死,以及黃曉明意猶末盡地搞完戀妹情結後為妹復仇不成後而死,整個故事完全肥皂化為中國式的多角戀愛,不僅僅與莎翁原劇大異其趣,甚至更進一步表現出馮票房割不斷的肥皂劇情結與審美。
應該承認,馮票房顯然企圖在這當中挖掘出悲劇的內涵與力量,如果影片能夠在這一點上繼續深入,或許這部電影還可以找到一點點深刻的涵義,於是,他一邊讓吳彥祖在叔父自盡後痛苦地表示皇位的痛苦與罪惡,一邊讓章子怡也染上了權利的欲求,並在最後莫明其妙沒根沒據地被一隻冷箭射死。
雙主題並行,造成了這部電影斑駁的品位,同時也造成了電影人物行為邏輯的混亂:沒有一個有價值的人,人人都看似為慾望而生,但人人又做著為情義而死的事。看到最後,我們不知道章子怡的死為了說明什麼,也不知道這一大票人馬都死了意味著什麼——是中國古代皇官的水很深?還是權利的慾望害死人?抑或是紅顏禍水就應該死?可惜,馮票房顯然並不滿足於情慾帶來的力量,或許他也駕馭不了情慾的力量。
他大概並不知道,人死得多,不代表悲劇的深刻,甚至死人也不一定就是悲劇的。
可以想見的是,馮票房在拿起「夜宴」的劇本之前,是何等的雄心壯志,目視高遠,平心而論,自「英雄」以來,「夜宴」的劇本應該是最完整也最具備了可能深刻但又好看的架子的,但是因為導演的過於貪婪以及個人趣味的導向,使得這部西風東漸的作品,一步步地把《哈姆雷特》移步換形而成為「雷雨」。
如果馮票房真心想探討慾望的傷害,不如讓章子怡永遠生活下去的好:她因為不滿足前夫在床弟間的給予,而對小叔子弒夫之舉默認,但是她最終還是不能認可這個猥瑣的替代品,同時為了保護自己的情人兒子,下毒葯死了他,然後逼迫情人兒子繼了位,可惜這個情人兒子實在過於理想主義與多愁善感,於是她又殺了他,最後仿效了武則天稱帝,在後宮欲亂的狂歡中,悠然思念著當年與情人兒子沖靈劍法般的劍器雙人舞。

㈤ 《夜宴>這部電影要表達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先帝駕崩,太子巡遊在外。皇叔篡位並自封厲帝執掌朝政。身為當朝太子後母卻又是與太子自小青梅竹馬的婉後迫於無奈,委身厲帝,並希冀以此保太子周全。 但是,剛剛得知父皇駕崩消息的太子,卻在其竹海的伎館遭遇了一場生死之戰。厲帝在誅殺太子的同時也在先皇的宮廷開始了排除異己確立皇權的屠殺。婉後為求自保,在這場政治爭奪中成為了厲帝的幫凶,同時對權力的企及也在她心底日益萌生。同時被迫臣服於厲帝卻持有異心的還有太守殷太常。 殷太常之子殷隼乃是當朝虎將,其女青女更是早已許婚太子。大勢所趨之下,識時務的殷太常開始阻止青女與太子的交往,並極力想在新的王朝確立自己的地位。誰料青女痴情於太子,並夢見太子回朝。 當太子無鸞出現在婉後面前,婉後抱住少年時的情人,仿若生死兩別。但是無鸞一聲:「母後」將她殘酷的推開。她不再是無鸞少年時習武的陪伴者,她不再是無鸞的後母,此時,她將成為新的皇後,成就新的皇權,並以她昔日的身份和榮耀,助篡位者猖。 於是,這本該滅絕的王朝開始了一場新的混亂…… 《夜宴》是一部中國電影史上罕有的宮廷悲劇,它作為中國新百年的開山之作更是集結了國內外最高藝術水準。袁和平、譚盾、葉錦添、盛和煜、張黎這批國際一流的幕後班底,在那座葉錦添專為《夜宴》打造的曠世宮殿里,與馮小剛一起,為人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慾望的凄美傳說。章子怡、葛優、周迅、吳彥祖、黃曉明、馬精武這批優秀演員的加盟,使得那樣一場宮廷政治的角斗栩栩如生,編劇盛和煜曾贊嘆到:「如果說章子怡以往獲得的肯定是因為她的東方背景,那麼《夜宴》將使章子怡真正征服世界。」

㈥ 《夜宴》這部電影我們該如何欣賞

《夜宴》是一群小人物,在夜幕掩護下的宴會。有篡位的皇叔、彷徨的王子、叵測的皇後、各懷鬼胎的大臣,權貴如這般怎能說成小人物呢?因為他們都被慾望所控制。小人物被慾望左右、驅使,渴望的不是權力,而是權力所帶來的利益,皇叔渴望被愛與享受、皇後希望掌控別人、王子想要平和生活,權力正是實現這一切的手段。被慾望驅使者,必是小人物。只有那個未曾登場的先帝算是偉人,他在忠實於權利本身,但他是大人物、偉人,但還夠不上英雄,這是《夜宴》區別於《哈姆雷特》的地方。 所謂英雄,是勇於對抗命運乃至愚弄命運的人,如普羅米修斯對抗宙斯;所謂偉人,是順應命運的人,做到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但本質還是普通人,是被命運選擇的人。所以英雄多悲劇,以死求道;偉人多喜劇,短視卻歡快。英雄活在未來而偉人活在現世。哈姆雷特是英雄,先帝是偉人,《夜宴》中的眾人是世上的小人物,是你我他。

㈦ 如何評價電影《夜宴》

我認為中國大片也許比起好萊塢是有著遙遠的距離,但是馮小剛此次敢於創新完全顛覆自己是可歌可泣的。要一個以喜劇成名並有著固定觀眾群的導演花如此的時間如此巨大的投入嘗試新的東西,此嘗試如拓荒之前驅。不論結果怎麼樣,都值得一贊。

所以,值得稱贊的是演員的精彩演繹和情節的戲劇張力讓這部電影沒有變得平庸,反而是恰如其分的將精髓表現得淋漓盡致。

㈧ 構成電影的元素是什麼對《夜宴》電影的元素評價!

我覺得《看電影》上有一篇寫得很客觀貼切。如下:

凡是一道菜,都講究色香味意形,缺一便不完美。馮導這回請大家吃一席高水平大製作的《夜宴》,我們便藉此概念,來看看這宴席的功夫,究竟如何。

色。詩境完美。葉錦添的美術設計,美侖美奐,搭配莎翁悲劇主題,布景施以濃墨重彩,效果陰郁黯淡。宮廷里的蠟燭火光恍惚,外景大都天空陰沉。服裝精緻而有深意,比如章子怡的衣服總是拖得極長,就像她的慾望;人物化妝讓人一眼明晰性格,如葛優尖細的鬍子,周迅素凈的臉。夜宴的美術,近乎完美。

香。水滿則溢。香味,可渲染菜之意境,彷彿電影中的音樂和音效。譚盾的音樂悅耳動心,開場先有《越人歌》,美不勝收;隨後精彩打鬥場面的音樂,鏗鏘激昂。此後,每一段樂音也皆以無限熱情表達確切的主題。但本已情緒飽滿的影片,卻盛不下這些喧賓奪主的音符。就像影片中馬蹄踏水,四處飛濺,沒有節制。音效亦是如此,不論是棍打忠臣,或是馬球球桿觸球,抑或是刀槍劍戟碰撞,全部振聾發聵但無分輕重;震撼人心卻不知所謂。

味。中規中矩。若將酸甜苦辣比作情感,那麼就要從角色身上迸發出來。片中角色都有一個性格定勢,演員也認真且較成功地朝這個定勢表演。另一方面,角色性格卻從來沒有因為激烈到足以觸動人心的劇情變化過,若非奸詐到底、就是單純到死。這樣劇烈的戲劇沖突中演員一成不變,戲打心眼裡就平坦了。此外,袁和平的武術指導水平自然高超,只是硬槍硬棒中慢鏡頭一起,就與影片中的舞蹈頗為神似。好看有餘,但似輕飄。

形。只起不伏。影片劇本作者一位主攻電視劇,另一位主攻文藝片,這回到了主流商業片中,似乎有些水土不服。劇情結構沒有高潮,或者,永遠是高潮。這樣,到了最後真正應該極盡渲染之能事的「夜宴」戲,卻沒了地盤發揮,影片主題到此沖淡。那一句句精闢而有深意的台詞,也只能是隔靴搔癢了。台詞一樣有舞台劇意味,辭藻華麗,只是馮導的市民口吻頻現,將宮闈之莊重感打破,沒了統一。卻不如全部像話劇表演般抑揚頓挫,誇張豐滿,能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意。瑕瑜不讓。意境是個意會大於言傳的玄乎概念。但意境之高低,總還是靠前面的各種真材實料醞釀出來。馮導在《夜宴》製作中接受采訪時曾說,拍這樣的大製作,就是一份「算計」。編劇、美術、武指,都可以請來最好的,合起來便會有好的效果,所以大片拍起來,相對容易。現在看來,算計變成了「計算」,像組合傢具,形式大於意境。好的部分各自很好,差的地方也咄咄逼人,幾相加合,卻沒有生出滿幅生動的氣韻來。

所以,馮老師這次意欲打造一桌絕世美味,味道盡管還不錯,但總不如他之前獨自烹調的家常土菜可口爽心。只希望馮導以後別下手太重。謀殺了自己的菜,觀眾就沒有口福了。

㈨ 求一篇電影藝術鑒賞

《夜宴》內外

「牆內開花牆外香」可謂是近年來國產所謂大片的普遍特點。自從李安的《卧虎藏龍》刺激起國內各大導演的表現欲後,誕生了《英雄》,誕生了《十面埋伏》,誕生了《無極》。幾部片子都是在國內罵聲一片,而在國際上卻屢獲大獎。憑借著輿論的力量以及演員陣容,他們倒也在票房上進帳豐厚。其實就其優劣進行比較非常困難,應該說幾部片子各有特點,我認為,論情感力量,以《卧虎藏龍》為上,論視覺效果,以《英雄》為上,論電影語言,以《無極》為上(《十面埋伏》姑且不計,倒不是說他非常不好,只是實在和《英雄》太大同小異)。
誠然,這些影片遠非世紀經典,但卻開創了一個中國電影的新紀元。我想我們都應該承認,國內電影現在正在飛速的進步,不管這樣的進步是不是沿著大家希望看到的方向,至少,在國際影壇上,中國已經有了較高的地位。這從《無極》的全球首映,從章子怡的星光璀璨都可見一斑。
然而在奧斯卡情節的調戲下,國產導演們一邊不斷嘗試著示好,一邊又不停重復著自己。這樣一來不但奧斯卡失去了耐心,國內的觀眾和媒體也越發不買帳。試想如果《無極》是出現在五年前,那它所帶來的轟動效應應該不會遜色於《英雄》。
可是正是這種契而不舍的精神,感動了越來越多的導演。去年,周星星來湊了個熱鬧,今年,馮小剛也下水了。
《夜宴》啟行。
經歷了去年《無極》與《功夫》的喧囂之後,今年似乎格外安靜。《夜宴》選擇了相對低調的宣傳方式,沒有大肆張揚。這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在觀眾已經對此類影片基本過敏了的時候,高調只會起到反作用。然而另人擔心與失望的是劇組在威尼斯的冷遇。其實想來也合情合理。除了章子怡,《夜宴》中的明星大多是土產的,再加上一個幾十年沒出過國門的葛優,人家輕視你是有理由的。雖然章的石榴裙讓國人大為驕傲了一回,但就《夜宴》來說,威尼斯之行並不是非常成功。畢竟這不是章子怡一個人的電影,她還不是那中可以一個人撐起整部電影的明星,比如張曼玉的《清潔》,只需她光芒四射就是電影的成功。
我相信,被去年的《無極》洗劫之後還有勇氣走近《夜宴》的觀眾一定是期待著真正的娛樂導演馮小剛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再加上演員表中偶像實力明星一應俱全,票房號召力還是足夠的。
我從來不掩飾自己認為《無極》不錯的看法,所以我對《夜宴》也沒有恐懼。只是聽了許多的評論也對其無太高期待。走進影院,初窺《夜宴》,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想法,和當時第二次看《無極》時一樣。這種感覺不像看《功夫》後覺得無語,說不出《功夫》哪裡好,也說不出哪裡不好。
對於《夜宴》,不敢說批評,只能說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評論評論。
從劇情來說,前半部分基本是照搬了《哈姆雷特》,只是把時間空間換到了五代十國,還是一個王子復仇的故事。到了結尾處,王子復仇失敗,篡位的皇帝得知自己心愛的皇後要置自己於死地後選擇了自我了斷。於是皇後成功登基。
在電影公映前馮小剛就說過,這其實是一個女版的哈姆雷特,應該是皇後復仇記。一個原本弱小的女子在權利的爭奪中逐漸變的毒辣和復雜,最終達到了最高峰並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更加險惡的位置。
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有戲劇張力的故事,雖然前半段王子復仇已經盡人皆知,但其後的劇情還是能抓的住人。馮小剛在這里發揮了自己能把故事講精彩的特長,讓整個劇情進行的有滋有味。起碼,觀眾不會在觀影過程中打瞌睡。結尾的設置很值得玩味,雖然是一個略顯俗套的橋段,但留下了更多的懸念,也讓人能感受權利紛爭的險惡以及人物命運的悲苦。始終不露面的刺客讓觀眾有充足的想像空間。
大方向上,馮小剛還是基本做到了成功。故事本身是成功的,但把問題細化,就會出現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馮小剛自己也說過:「拍大製作其實很簡單。」正是因為他的這句話,讓《夜宴》成了一部任何一個專業導演在擁有足夠多的資金和足夠龐大的劇組陣容後都能搗騰出來的平庸之作。
一直以為,馮氏電影的精髓在於那些對生活細節的捕捉和對現實世界的嘲弄,通過冷幽默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人能在嬉笑的同時領略生活的真諦。他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用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感動製造這些點滴的人們。
可是在《夜宴》中,馮小剛卻只能把這些才能全都埋沒,整部影片談不上精彩紛呈,也沒有奉獻深厚的人文或情感力量。單論視覺效果還值得稱贊一番,但觀眾對葉錦添也快審美疲勞了。這樣不溫不火的商業電影在觀眾中一定是得不到什麼好評價的。於是對其滿懷希望的觀眾敗興而歸,而本就不懷好意的則更是找到了論據。
其實在導演技巧和鏡頭運用上,本片還是有一些亮點,比如片頭字幕。烈火中一卷夜宴圖,一蠍伏與其上,並以其毒尾攻擊圖中人物。毒液在畫紙上擴散,又被烈火燒開,「夜宴」的字幕隨火苗一並躥出,以此暗示了先帝之死,皇室紛爭以及鴻門夜宴。視覺效果,意境同時完美的呈現。
其後章子怡身著奢華的紅色禮服緩緩步入廳堂,鏡頭同樣柔和的跟隨其後。大廳繁復卻壓抑的格調盡收眼底,章的紅色禮服在其中甚是顯眼,這也給整部片子定下了復仇,慾望,以及其中陰沉的基調。整個字幕期間無一刻的黑幕,這個長鏡頭讓觀眾能立刻進入觀影狀態,期待著劇情的進行。譚盾的音樂本來也很出色,只是大提琴的主旋律讓人不由得想起卧虎藏龍,這就削弱了音樂的表現力。不過這段字幕依然是近年來國內電影中少有的精品。
說到音樂,除了這開頭的一段外,譚盾沒有一味重復自己。本片中,他採用了更多樣化的風格,有淳樸的中國少數民族器樂,比如越人歌,也有西洋交響樂曲風。開頭羽林衛行刺王子的一場戲中,導演把殺戮處理的格外血腥,可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背景音樂卻選擇了一段悠揚舒緩的鋼琴。在郎朗的演繹下,這段音樂用淡淡的哀傷把殘酷悄悄帶進了觀眾心底,只這一個細節,就為此景帶來了濃厚的情感,讓觀眾同情弱者,同時心潮澎湃。我認為這是片中音樂最為出彩的地方。可惜,這樣精彩的導演技巧只維持了短短的幾十秒中,音樂又流於俗套,接下來的劇情中,基本還是打鬥的時候敲鼓,煽情的時候鋼琴,無甚新意。真的希望馮小剛能把前文所敘的技巧在整部片中貫穿運用,那樣的話,至少音樂會是本片極為突出的地方。
此外,在這樣一部中國古裝大戲中,對西洋器樂的過度使用,造成了影片感官上的不和諧。往往是在一片古樸的東方建築中發生的事件,卻硬為這些事件加上由西洋交響樂隊演奏頗具現代感的輕音樂。如果單把這些旋律拿出來看都無可厚非,也許馮小剛是在尋找一種中西合璧的的風格,但這樣使得整部影片的形式與內容略顯分散。
至於武打,本來武打不是整部戲應該著力表現的東西,只需在必要時加上那麼一兩筆就足夠了,而且以袁和平的能力看,完成這個任務應該游刃有餘。可惜的是,影片用了大量筆墨在武打的描述上,甚至有些場景並非必要。觀影過程中,我甚至懷疑導演和剪輯師在工作時是不是打了瞌睡,一些毫無必要的場景也生生加入(比如那段什麼也沒表現的馬球……)。而在大量的武打場面,袁和平也沒有奉獻出超一流的指導,不管在創意還是視效上都難稱一流。而且在馮導的鏡頭下,殺戮也極力的真實,冷酷,甚至有些過度冷酷。本身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突然爆發出了殺戮就已經足夠有震撼力,但如果過度表現殘殺,刀刀見血,則讓觀眾難以接受。
還有章子怡與吳彥祖的那場劍戲調情,鏡頭調度非常出色,整個武打過程被拍攝的像一場舞蹈,這正契合了此場景「以武寄情」的主旨。只是要說這一段非常必要也不見得,為了表示娩後與太子武工高強?或是為了說明太子軟弱?把武打一段一刀切掉應該也沒什麼好可惜的。
接下來談談片中的演員。本來按理說,《夜宴》豐富的戲劇張力應該很適合演員的發揮,特別是章子怡,娩後復雜的性格以及由弱至強的的轉變提供了一個很有深度以及層次感的角色,而篡位的皇帝除了殘忍的政治手段之外還有一顆赤誠的愛著皇後的心,太子日夜無眠等待復仇卻又軟弱猶豫的矛盾。應該說每一個主要角色從大體上看都有極深的可挖掘性,可是縱觀整部片子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所有演員都選擇了「放」的表演方式,使得整部電影非常「話劇化」,演員的表演和台詞乍看起來都略顯誇張。其實仔細考慮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這是馮導對與整部影片做出的一個非常聰明的決定。
從《英雄》開始,中國電影突然誕生了一種全新的形式,即所謂古裝大片。這種片子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其中的台詞非常誇張,甚至往往引起影院中的笑場。這種所謂「搞笑」、「假」的台詞在《無極》中被發揮到了極至。有人說寫出這些台詞是因為便於翻譯成英語並面向國際,並對此大肆批評。其實對於一部古裝史詩來說,其中很多台詞是會有「大」而且「空」的問題,畢竟很多劇中的故事都離我們的生活十分遙遠,台詞也就難免出現脫離生活的情況,而且電影是一門源於生活又高與生活的藝術。可是許多觀眾甚至是影評人不會理解這些,他們一邊指責這些電影的台詞「假大空」,一邊又看著某些劣質電視劇不亦樂乎,而那些劇集中的台詞和表演令人發指。
然而如何讓廣大觀眾接受,或是忽略這些台詞的問題,相信前面幾位導演也是考慮頗多的。《英雄》中張導希望以視覺沖擊力讓觀眾忽略台詞的空洞,而《無極》中陳導則試圖要求演員以「收」的方式表演來彌補(《無極》中的演員除了謝霆鋒一個不太成功的「放」之外都是「收」)。這些努力在觀眾看來其實都不算非常成功。於是在《夜宴》中,馮小剛又嘗試了新的方式,即要求演員「放」。讓「話劇化」的風格貫穿全劇,以削弱話劇式的對白在電影中的突兀。在我看來,這樣的做法不但聰明而且效果顯著。《夜宴》中雖然也存在比較誇張的台詞,但不像其前作那樣在電影進行中生硬的跳出,而是和整部電影渾然一體,和演員的表演交相輝映。
可是正因為這樣的要求,也多少限制了演員的發揮。於是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看到的只是葛優的冷酷面無表情,章子怡的痛哭和高傲,還有黃曉明的憤怒,所有人物都略顯臉譜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真正的好演員需要證明自己可以勝任任何風格,任何性格的角色。於是我們不得不贊嘆葛優對皇帝這個人物的拿捏。他收起了那副「馮小剛御用」的臉,雖然多數時間里,他都是冷酷的,人們看不出他臉上的任何錶情,可是每一刻他凝視著鏡頭,眼睛深處的那份孤獨,恐懼,驚詫和無奈總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震撼。令人贊嘆的還有他對台詞的把握,雖然是話劇式的「放」,但對於語氣的運用,聲調的選擇都恰倒好處,誇張卻不過火,冷靜又不失激情。讓人明知道他是在演戲,卻不由得為他的表演而動容。通過這個角色,我更堅定的認為葛優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演技派之一。
國際巨星章子怡被導演和觀眾都寄予了極高的希望,馮小剛說過,他把《夜宴》最大的希望放在了章的身上。而她也利用自己的國際聲譽為《夜宴》帶來了廣泛的關注。但是作為一個演員,她在片中的表現卻沒有達到一個國際巨星應該有的水準。雖然她在片中美麗高貴,雖然很多的場景中只要她一出現,就立刻是鏡頭當仁不讓的核心,雖然一些內心復雜的情緒被她表現的絲絲入扣,但是和《茉莉花開》一樣,她的表演依然暴露了沒有層次感的問題。也許這些東西是需要資歷的積累,而章子怡還那麼年輕,我們有理由相信她能夠走的更遠。畢竟從《我的父親母親》一直到現在,她的進步,不管是名氣上還是演技上,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在幾乎所有演員選擇「放」的時候,令一位目前國內的當家花旦周迅在表演上卻選擇了「收」。她的角色戲分雖然很輕,但在劇情中卻是不可或缺的。周迅台詞不多,更多的以眼神說話,而讓她出彩的劇情也幾乎沒有,最後的歌舞重頭戲中她又不得不戴上面具。可是即使如此,每一次她的出場還是讓人眼前一亮。她把那個痴情,外表弱小內心堅強的青女楚楚動人的演繹了出來。當她誤飲毒酒之後,隨著越人歌翩翩起舞之時,詮釋的是那樣一種堅強,令人心痛的堅強。一直都不喜歡周迅唱歌,但當劇情進入到此時,我甚至感覺到這支越人歌,只有周迅那種磁磁的,沙沙的嗓音才是完美的。除下面具,青女的淚與血溶在了一起,依然是不著痕跡的表演,卻盡碎人心。本來在一部話劇味很濃的影片中,這種「收」的表演很容易被人忽視,但周迅以她的靈氣讓人記住了青女。
在表演方面,其實導演要做的工作就是告訴演員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表現力。結局前,無欒逝在了皇後的懷里,章子怡一直泣不成聲,我突然想到了《英雄》中,最後殘劍趟在飛雪懷里。這個時候其實張曼玉的表演很精彩,把宣洩的情感都壓在了默默流下的眼淚後面,可是我正准備稱贊時,謀導還是讓她放聲的痛哭了出來。立即,深刻的情感力量此時消減為了庸俗的煽情,而真正能打動觀眾的是人物的感情,不是導演的感情,所以,這一幕變得不再有韻味。
現在坐在《夜宴》現場,我祈禱著馮小剛千萬不要讓章子怡在這里放肆的哭喊起來,不要讓好不容易醞釀起來的情感力量一瞬間隨著章的宣洩而瓦解。可是馮導的做法比謀導有過之而無不及。章大聲的哭喊了「無欒……!!!」然後音樂想當然的悲情了起來。頓時,似乎整部影片都歸於俗套。
不過總的來說,《夜宴》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電影,雖無太多過人之處,卻不至於遭至口誅筆伐。如果把他看做是導演對另一種全新的風格的嘗試,那是應該鼓勵。畢竟這樣的商業巨制只要宣傳到位,演員陣容足夠龐大,是穩賺不虧的。只是,對我來說,我還是更希望馮導只把此片視為一次玩票。自己的風格無人可以替代,沒有必要跟著別人的腳步走。馮小剛也許就是最好的娛樂片,「賀歲片」導演。《夜宴》能經受的住多久時間的考驗。也許若干年後,觀眾還會記得審美疲勞這個詞,還會記得阿伊土拉公主是誰,卻忘記了章子怡演過哪一部馮小剛的電影。但願接下來在商業巨制中迷失自己的不會是賈樟柯,徐靜蕾,當然更不希望是馮小剛。這些大師帶給我們的是感動,歡笑以及智慧。至於所謂的武俠大片,就讓我們把記憶留給金庸,留給《英雄》,留給《卧虎藏龍》或者甚至是《無極》和《夜宴》吧。
記得在看完《無極》之後有人和我說,不管這一部部大片是如何讓人失望,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電影在進步,中國觀眾在進步。的確,連續幾年大片的轟炸讓觀眾的欣賞能力不只是停留在某一部影片上,而導演們即使只是為了滿足觀眾不斷提高的胃口也會努力讓自己發掘出更多更好的想法,製作更好的影片。好的電影觀眾高興,促使電影大環境也越發的好了。有了好的環境,難道不會產出更多好電影嗎?周而復始,奧斯卡情節估計也就不是一個情節了。

㈩ 《夜宴》你看懂了么

「故事不足,形式來補;願者上鉤,錢先到手」。
或說,對於《無極》,故事弱的指摘尚可成立,但《夜宴》用東方的形式講述了東西方觀眾都能理解的故事,怎能說不好呢!《夜宴》真是個莎士比亞戲劇節,前面是王子復仇的《哈姆雷特》,後面是人類慾望的《麥克白》。講述人類內心永恆之慾望和希望、愛情和死亡,這自然很討巧,也無可厚非,但僅是這樣自帶的高帽是不夠的,這樣的母題需要通過具體而現實、巧妙而生動的情節、人物、場景的塑造表達出來。
試舉一例,婉兒在影片結局一段赤裸裸的自白,抒發內心對於慾望的渴求。隨即是突如其來「天外飛仙」的一劍,用一個隱喻彰顯命運、報應或正義訴求,以共建和諧社會。這段獨白為整個影片定下關於慾望的主題,但是這樣的慾望來的毫無來由。《麥克白》里,麥克白的慾望是被女巫(代表著命運)和妻子(代表著現實)所激發出來的,人類本性中的慾望總是需要激發才能顯現出來,否則類似「天生殺人狂」只能成為小說或影片中的反派,卻無法達到把美好的東西打破的悲劇效果。從我看到的層次,婉兒最初是為了自保和保所愛之人而對厲帝屈從,隨著愛人對自己的不理解乃至離去,以及最後對於一切希望的絕望,使得她無意之中走到權力的頂端,隨後她就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追求的就是如茜素紅般的慾望。婉兒的自覺過程被極大的消減了,角色自身的邏輯並不足以支撐到影片的結束,因此其中應該需要更多的細節和表述來完成這個過程,而最終來源不明的懲罰,使得影片對於慾望的態度模稜兩可。寫了這么多,我也越發不自信起來了,表達也似乎也加繁瑣。回到開頭,我沒有權力要求大家不做什麼,我也不好說買張D版看而不去影院看,甚至說「跟《無極》一樣的濫片」也會引發好奇,已有前車之鑒了。如果不辭辛苦已經看到這里,我也就很感激了。

閱讀全文

與夜宴電影音樂賞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韓系列電影網站 瀏覽:689
電影四大名捕捕神被誰殺的 瀏覽:569
紅包2014電影完整版 瀏覽:877
love法國電影花絮 瀏覽:299
同心難改電影中文版 瀏覽:403
泰國電影路亞 瀏覽:173
男演員電影自慰 瀏覽:156
天才計劃電影演員 瀏覽:998
我想看胡一天電影完整版 瀏覽:86
黑暗降臨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197
我想邀請你去看電影英文 瀏覽:879
智齒電影中國演員表 瀏覽:971
2010年全年電影票房 瀏覽:405
韓國電影中文2021 瀏覽:481
電影大虎主角兒子 瀏覽:691
開學第一課成龍中講述的電影 瀏覽:750
鬼三嫂陰陽棺完整版電影 瀏覽:662
世界十大禁播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02
性感的吻電影圖片 瀏覽:207
波大的電影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