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貝多芬的音樂與電影

貝多芬的音樂與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19 07:30:03

❶ 有哪些電影裡面配樂使用了貝多芬的交響曲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中間天黑的時候男主打開了收音機,裡面播放的是貝多芬第七交響曲著名的第二樂章,然後在爐火的映襯下,大家在低沉有力的樂聲中繼續聊天、探討男主的身世。

我對這部電影有很大怨念的一大原因就是男主在這個樂章馬上播放到高潮部分的時候把收音機掐掉了。。知道那種強迫症的痛苦么。。真是心塞塞到電影結束。。

《交響情人夢》電視劇+電影。還有就是《王的演講》,英國國王二戰前發表講話動員國民跟納粹斗爭,背景音樂配貝多芬的皇帝琴協奏曲。。。(別扭死我)

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的一個貧窮的家庭。貝多芬的父親是當地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他是一個碌碌無為、嗜酒如命的人。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母親是宮廷大廚師的女兒,一個善良溫順的女性,婚後倍受生活折磨,在貝多芬17歲時便去世了。貝多芬是7個孩子中的第2個,因長兄夭折而亡,貝多芬因此成為了長子。在大部分時間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從沒對家庭和和氣氣過,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還把自己的名字給了他。但是當小貝多芬3歲生日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鋼琴前讓他在那裡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

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一直喝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像一個神童父親,於是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卻遠未像莫扎特那樣引起世人的驚嘆。

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生在波恩市的一個音樂世家。他4歲時就會彈奏羽管鍵琴,8歲起就登台演出並獲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10歲時他拜師於普魯士最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聶費。12歲時經聶費的推薦到瓦爾特斯坦伯爵的宮廷樂隊充任管風琴師助手,這是貝多芬「音樂僕役」生涯的開始。17歲時貝多芬去拜訪音樂大師莫扎特受到熱情接待。莫扎特在聽完貝多芬彈了幾首鋼琴曲子後,興奮地說「各位請注意,這位年輕人不久的將來,他就會博得世人的稱贊!」莫扎特還答應給貝多芬上課。可惜此後兩個月貝多芬母親突然去世。對此,貝多芬父親意志消沉終日酗酒。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再次回到原來的歌劇院當鋼琴師。

音樂神童

他的母親第一次嫁給一個男僕,喪夫後,改嫁給貝多芬的父親。這種生活剝奪了貝多芬上學的權利。他從小就有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生了要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像莫扎特那樣的音樂神童的願望,於是從小就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他打罵貝多芬迫使貝多芬從四歲起就整天練習羽管鍵琴和小提琴。八歲時的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八歲時貝多芬首次登台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稱為第二個莫扎特。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凌亂和沒有系統的。

學藝

十二歲時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拜師於風琴師尼福,開始學習作曲擔任了管風琴師尼福1748~1798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尼福學習音樂。尼福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尼福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尼福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11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3歲參加宮廷樂隊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1787年到維也納後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作曲。剛開始的時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並讓他演奏音樂,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很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稱謂。以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里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鄣幕--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爾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斗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郁和傷感的情緒。

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准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傷》、《月光》和《克羅采》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1800年在他首次獲得勝利後,一個光明的前途在貝多芬的面前展開。可是三四年來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著他,貝多芬發現自己耳朵變聾了。貝多芬熱愛練習鋼琴但是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沒有比失聰更可怕的了。因而人們可以在他的早期鋼琴奏鳴曲的慢板樂章中理解到這種令人心碎的痛苦。

貝多芬的心無時不充滿熱情,可是他的熱情是非常不幸的,他總是交替地經歷著希望和熱情、失望和反抗。這無疑成了他的靈感源泉。1801年貝多芬與比他小十四歲的朱列塔圭恰迪爾墜入愛河,可是不幸的是因為門第的鴻溝迫使兩人分手。貝多芬在遭受這一沉重打擊之後把由封建等級制度造成的內心痛苦和強烈悲憤全部傾瀉在這首感情激切、熾熱的《月光奏鳴曲》中。但一年以後也就是到了1802年時朱列塔圭恰迪爾已另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在家庭的驅使下於1803年和他結了婚。這是令人絕望的時刻他曾寫下遺書。[3]

❷ 貝多芬生平的資料 以及他的主要作品

貝多芬相關資料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札特亦為之驚嘆。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 莫札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貝多芬。

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福可言。

~慘遭鞭笞的童年聲聲疼~

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凄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 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弗如。

十二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遂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一七八七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為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維也納。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

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里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

~掙脫束縛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

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是後來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此後五年,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七九九年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彌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札特都束縛的嚴格形式。

貝多芬在一帆風順之際,聲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

~聽不見聲音的巨人~

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為了怕人發覺他耳聾,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

而在此時,他與一名十七歲少女朱麗葉塔.古奇阿帝相戀。著名的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他們相戀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車程一小時的海利金寧靜村莊作曲,他在那裡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因而他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陳述悲慘遭遇與不幸。後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觀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幹」。此時他回到維也納,樂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此曲原想獻給拿破崙,但因拿破崙加冕稱帝,貝多芬憤而塗掉拿破崙的名字,改稱為「英雄交響曲」。

同年,貝多芬又寫作了極出色的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與獨一無二的歌劇「費黛里歐」。在這一連串作品中他表現出真正的功力,如「華德斯坦」與「熱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一八零八年貝多芬同時發表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傑作。

~藏著熱情的火山~

貝多芬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感情,細膩、超凡、和諧、十全十美。貝多芬有意將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號「命運」,一開始的主題動機就是命運之神用力敲門,第六號「田園」更可察覺出貝多芬有意對大自然的描繪第一樂章他即標明了「令人心曠神怡的鄉間」字眼。

一八零九年拿破崙攻佔維也納,王子公孫紛紛逃難,貝多芬經濟陷入困境。在戰火彌漫的日子裡,他依然留在維也納,苦心創作,他的「皇帝」協奏曲就是在隆隆炮聲中寫出的。

由於「命運」與「田園」首次演奏並未獲得維也納人民的青睞,貝多芬有心離去前往德國,但因魯道夫公爵、羅伯高維茲王子與金斯基公爵三人極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後,貝多芬寫作「大公鋼琴三重奏」題獻給這些恩人。

~樂聲飛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國革命後歐洲空氣為之一新,個人自由與人權因而確定。貝多芬亦把音樂平民化了,將音樂從貴族中帶入全民化。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

拿破崙兵敗,維也納又恢復歡樂的氣氛。一八一二年貝多芬在傷兵救濟音樂會上首演「第七號交響曲」與「第八號交響曲」,非常轟動。他又博得維也納人民的尊敬。

貝多芬從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間,肉體蒙受失聰的慘境,但在這十一年的歲月里,他的創作豐富,歷史價值史無前例。他寫出了人類音樂寶藏中光芒萬丈的珍品。

他的「第七號交響曲」沒有標題,華格納認為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熱情奔放的終樂章。「第八號交響曲」是他九大交響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達觀而超然的態度瀏覽人生。

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時他已屆壯年對人生有更透徹的領悟,此後寫作的音樂,除了震古鑠今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和「庄嚴彌撒曲」外,全是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這全是有內在的與深邃的精神意境。

~樂聖不擅人間事~

由於弟弟卡爾一八一四年去世,貝多芬又負起了監護養育侄兒的責任。但領養過程與事後侄兒給他帶來的問題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總之他無法將愛心轉移到他侄兒身上。貝多芬對與人如何相處的道理完全崩潰。

樂聖貝多芬變得更加消沈,同時身體狀況更加嚴重,經濟十分拮據。那時他正全力創作兩大作品--「庄嚴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尤其前曲是為了魯道夫被任命為大主教登基典禮時演奏的使用。正因責任重大,他花了約五年的時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號交響曲」首演,將他的聲望又推到新頂點。

「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詩「快樂頌」。他早年就有此念頭,經過了三十二年終於達成心願。「第九號交響曲」的成功為他帶來了一生最大的榮耀與歡欣。

「第九號交響曲」預演時貝多芬親自指揮,但因耳聾無法進行,秩序大亂,因此正式公演時由烏姆勞夫指揮。 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對聽眾指導。當全曲演奏甫畢,聽眾深受感動,高聲歡呼,掌聲如雷,但貝多芬毫無知覺,還是經過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場面,含淚答禮。

這是貝多芬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他在不知不覺下患了肝病,時日就度過在病情益漸嚴重的日子裡。他那即將遠離塵世的心靈,反而趨於寧靜。這時貝多芬好像在稀薄,純凈的高空中,俯視自己即將拋開的世界。寫作了五首最後的弦樂四重奏曲。這些室內樂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貝多芬留給世人的遺囑。對萬世證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後的春雷響起了~

貝多芬的餘生已經不多,單是一八二六年就動了四次手術,但病情未見好轉。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維也納突然下了一場大風雪,伴著震耳欲聾的春雷,此時貝多芬握緊右拳,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根據古老的記錄,貝多芬的葬禮在三月二十九日舉行,約有兩萬名以上的維也納市民參加護送到舉行追悼彌撒的雅瑟爾教堂......
生平作品有:
降E大調 第三交響曲 《英雄》
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F大調 第六號交響曲 《田園》
d小調 第九號交響曲 《合唱》
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
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
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
降E大調第二十六鋼琴奏鳴曲《告別》
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哀格蒙特》序曲
歌劇《費德里奧》
G大調小步舞曲
獻給愛麗絲

❸ 貝多芬作品

交響曲:
第一交響曲 Op.21 1794--1796 C大調
第二交響曲 Op.36 1801-1802.10 D大調
第三交響曲「英雄」OP.55 1803-1804 降E大調
第四交響曲 Op.60 1806.10 降B大調
第五交響曲「命運」Op.67 1804-1808 C小調
第六交響曲「田園」Op.68 1807---1808 F大調
第七交響曲 Op.92 1811-1812.6 A大調
第八交響曲 Op.93 1811-1812.10 F大調
第九交響曲「合唱」Op.125 1824.2 D小調
第十交響曲 (遺稿)
戰爭交響曲 Wellingtons Sieg Op.91 1813 D大調
協奏曲:
第一鋼琴協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1 Op.15 1796 C大調
第二鋼琴協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2 Op.19 1794-1795 降B大調
第三鋼琴協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3 Op.37 1800 C小調
第四鋼琴協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4 Op.58 1805-1806 G大調
第五鋼琴協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5 Op.73 降E大調
第六鋼琴協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D Op.61 1807
鋼琴協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E flat WoO.4 1784
鋼琴與樂隊的降B大調迴旋曲 Rondo for Pinao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WoO.6 1795
合唱幻想曲 Fantasie fur Klavier,Chor Und Orchester Op.80 1808 C小調
協奏曲 為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奏 Triple Concerto for vilin Cello and Piano Op.56 1803-1804 C大調
小提琴協奏曲 Violin Concerto Op.61 1806 D大調
浪漫曲兩首 2 Romances Op.40 & Op.50 1802-1803 G大調和F大調
序曲:
萊奧諾拉 Leonore Overtures No.1-1805 No.2-1805 No.3-1806 No.4-1814
艾格蒙特 Egmond 1809
科里奧蘭 Coriolanus Overture Op.93 1807 C大調
斯蒂芬國王 King Stephen Op.112 1811
向大廈獻禮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p.124 1822 C大調
騎士芭蕾音樂 Musik Zu einem Ritterballett WoO.1 1790-1791
命名日慶典序曲 Ouverture 「Namensfeier」 Op.115 1814 C大調
雅典的廢墟 The ruins of Athens Op.113
室內樂:
第一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 Op.18.1 1799.6 F大調
第二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2 Op.18.2 G大調
第三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3 Op.18.3 D大調
第四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4 Op.18.4 1795 C小調
第五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5 Op.18.5 A大調
第六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6 Op.18.6 降B大調
第七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7 Op.59.1 1806 F大調
第八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8 Op.59.2 1806 E小調
第九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9 Op.59.3 1806 C大調
第十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0 Op.74 1809 降E大調
第十一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1 Op.95 1810 F小調
第十二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2 Op.127 1823 降E大調
第十三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3 Op.130 1825 降B大調
第十四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4 Op.131 1826 升C小調
第十五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5 Op.132 1824-1825 A小調
第十六號弦樂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6 Op.135 1826.10 F大調
大賦格曲 Grosse Fugue in B flat Op.133 降B大調
弦樂4重奏 String quartet in F Hess 34 1801-1802 F大調
鋼琴4重奏 Piano qiartets WoO.36 1785
第一號弦樂3重奏 String Trio No.1 Op.3 1796 降E大調
第二號弦樂3重奏 String trio No.2 Op.8 1796-1797 D大調
第三號弦樂3重奏 String trio No.3 Op.9..1 1796-1798 G 大調
第四號弦樂3重奏 String trio No.4 Op.9.2 1796-1798 D大調
第五號弦樂3重奏 String trio No.5 Op.9.3 1796-1798 C小調
第一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No.1 Op.1.1 1792 降E大調
第二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No.2 Op.1.2 1793-1794 G大調
第三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No.3 Op.1.3 1793-1794 C小調
第四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No.4 Op.11 1798 降B大調
第五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No.5 Op.70.1 1808 D大調
第六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No.6 Op.70.2 1808 降E大調
第七鋼琴3重奏(大公) Piano trio No.7 Op.97 1811 降B大調
第八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No.8 WoD.39 降B打調
第九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No.9 WoD.38 1790-1791 降E大調
第十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No.10 Op.44 1792 降E大調
第十一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G No.11 Op.121a 1803 G小調
第十二鋼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No.12 Op.38 1802-1803 降E大調
奏鳴曲:
第一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No.1 Op.5.1 1796-1797 F大調
第二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No.2 Op.5.2 G小調
第三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No.3 Op.69 1808 A大調
第四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No.4 Op.102.1 1815 G大調
第五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No.5 Op.102.2 1815 D大調
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變奏曲 Variationens for Cello and Piano
第1號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1 1795 D大調
第2號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2 1795 A大調
第3號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3 1795 降E大調
第4號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1 Op.23 1800 A小調
第5號小提琴奏鳴曲(春天) Violin Sonata No.1 Op.24 1800 F大調
第6號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1 1802 A大調
第7號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2 C小調
第8號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3 G大調
第9號小提琴奏鳴曲(克萊采) Violin Sonata No.1 Op.47 1803 A大調
第10號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1 Op.96 1811-1812 G大調
第1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 Op.2.1 1795 F小調
第2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2 Op.2.2 1795 A大調
第3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3 Op.2.3 1795 C小調
第4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4 Op.7 1796-1797 E大調
第5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5 Op.10.1 1796-1798 C小調
第6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6 Op.10.2 F大調
第7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7 Op.10.3 D大調
第8號鋼琴奏鳴曲(悲愴) Piano Sonata No.8 Op.13 1798-1799 C小調
第9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9 Op.14.1 1798-1799 E大調
第10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0 Op.14.2 G大調
第11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1 Op.22 1800 降B大調
第12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2 Op.26 1800-1801 降A大調
第13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3 Op.27.1 1800-1801 降E大調
第14號鋼琴奏鳴曲(月光) Piano Sonata No.14 Op.27.2 1801 升C小調
第15號鋼琴奏鳴曲(田園) Piano Sonata No.15 Op.28 1801 D大調
第16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6 Op.31.1 1801-1802 G大調
第17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Piano Sonata No.17 Op.31.2 D小調
第18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8 Op.31.3 降E大調
第19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9 Op.49.1 1805 G大調
第20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20 Op.49.2 G大調
第21號鋼琴奏鳴曲(華爾斯坦) Piano Sonata No.21 Op.53 1803-1804 C大調
第22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22 Op.54 1804 F大調
第23號鋼琴奏鳴曲(熱情) Piano Sonata No.23 Op.57 1804-1806 F小調
第24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24 Op.78 1809 升F大調
第25號鋼琴奏鳴曲(杜鵑) Piano Sonata No.25 Op.79 1809 G大調
第26號鋼琴奏鳴曲(告別) Piano Sonata No.26 Op.81a 1809 降E大調
第27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27 Op.90 1814 E小調
第28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28 Op.101 1815-1816 A大調
第29號鋼琴奏鳴曲(鋼琴) Piano Sonata No.29 Op.106 1818-1819 降B大調
第30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30 Op.109 1818 E大調
第31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31 Op.110 1821 降A大調
第32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32 Op.111 1819-1822 E小調
為選帝候而作的奏鳴曲 Kurfursten Sonates WoD.47 1782-1783 降E大調
變奏曲 英雄變奏曲 Eroica Variations Op.35 降E大調
變奏曲 狄亞貝里變奏曲 Diabelli Variations Op.120 1823 C大調
變奏曲 32段變奏曲 32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in C minor WoD.80 1806-1807 C小調
變奏曲 為鋼琴而作的變奏曲(14首) Variationen for Piano
變奏曲 根據德萊斯勒的進行曲主題的變奏曲9首 9 Variationen uber einen Marsch Von E. C. Dressler WoD.63 1781 C小調
聲樂作品:
神劇 基督在橄欖山上 Oratorium 「Christus am olberg」 Op.85 1803 降E小調
彌撒曲 庄嚴大彌撒 Missa Solemnis Op.123 1818-1823 D大調
彌撒曲 彌撒曲 Mass in C Op.86 1807 C大調
清唱劇 <平靜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Kantate 「Meeresstille und gluckliche Fahrt」 Op.112 1814-1815 D大調
合唱曲 合唱曲13首 Choral Works Op.121b
歌劇 費德里奧 Fidelio Op.72 1802-1805
歌曲 1 五月之歌
2 土撥鼠
3 自由人
4 阿黛拉伊黛
5 失戀者的悲嘆——相親相愛
6 我愛你
7 啊!負心人!
8 來自自然的頌贊
9 鵪鶉
10 置身陰暗的墳墓
11 思戀
12 迷娘之歌
13 新的愛情,新的生活
14 跳蚤之歌
15 戰鼓聲聲動地
16 歡樂和痛苦
17 悲中有喜
18 思戀
19 彩繪的花帶
20 致愛人
21 致愛人
22 戰士的告別
23 大聲哀鳴
24 致遠方的愛人
25 晚歌——在星空下
………………
[編輯本段]相關的文學、影視作品
1、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多夫》(羅曼·羅蘭著)
2、傳記《名人傳》(羅曼·羅蘭著)
3、《音樂巨人貝多芬》(被載入中國中學課本)
4、《貝多芬百年祭》(被載入中國高中課本)
5、《月光》 (被載入中國小學課本)
若干相關電影電視劇:
1、《貝多芬傳》1936
2、《永恆的愛人/貝多芬傳》1994
3、《復制貝多芬/重現貝多芬》2006
4、《尋找貝多芬》2007(央視音樂台《經典》欄目出品)
5、《情迷貝多芬》(又名貝多芬病毒)2008\http://ke..com/view/3160.htm

❹ 電影《不朽真情》 又叫《永遠的愛人》 是講述貝多芬的 直到 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

《不朽真情》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E5Hm79SGMBPa3Z7fzQYG4w

提取碼:6ch4

《不朽真情》是由伯納德·羅斯執導,加里·奧德曼、約翰娜·特爾·斯蒂格、傑羅恩·克拉比主演的傳記片,該片講述了音樂巨匠貝多芬與他「永遠的愛人」傢具商之女喬安娜相戀,喬安娜卻陰差陽錯地嫁給貝多芬的弟弟,貝多芬最終在悲痛與後悔中終至老死的故事。


❺ 求關於肖邦,貝多芬,李斯特等音樂家的電影

<莫扎特>,<不朽的戀人>(講貝多芬的)
《海上鋼琴師》
《鋼琴家》
《鋼琴課》《鋼琴師》《鋼琴別戀》
。《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這部電影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並戲劇性地講述了他想放棄演奏而從事作曲的企圖。
2。《愛情之歌》(Song
of
love)1947年電影,描寫克拉拉舒曼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以及和她未結婚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凱瑟林·赫本扮演克拉拉。
3。《閃亮的風采》(Shine)戲劇化了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以及最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演奏而獲得勝利。
4。《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5。《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當然是最經典的肖邦傳奇。
6。《鋼琴課》(Piano
Lesson)
7.《鋼琴師》(Pianist)
8。《不朽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回憶了貝多芬,當然裡面有他的鋼琴曲。

❻ 貝多芬有什麼歌曲應用在電影里的

最常見的,就是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合唱》中的《歡樂頌》這首歌曲了,太常見了!
還有就是《搖籃曲》也是大家很熟悉的。

❼ 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有哪些

貝多芬 音樂作品集 :


1.交響曲
貝多芬 C大調第一交響曲 貝多芬 D大調第二交響曲
貝多芬 b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 bB 大調第四交響曲
貝多芬 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貝多芬 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貝多芬 A大調第七交響曲 貝多芬 F大調第八交響曲
貝多芬 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


2.協奏曲
貝多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 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 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 b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3.序 曲
貝多芬 《科里奧蘭》序曲 貝多芬 《萊奧諾拉》序曲
貝多芬 《菲岱里奧》序曲 貝多芬 《愛格蒙特》序曲


4.其 他
貝多芬 G大調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 F大調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悲愴》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月光》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熱情》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黎明》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田園》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貝多芬 鋼琴曲《致愛麗斯》 貝多芬 土耳其進行曲

(7)貝多芬的音樂與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早期

1783-1803年,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包括前兩部交響曲、前20首鋼琴奏鳴曲、一系列變奏曲、6首弦樂四重奏等。這一階段貝多芬仍在學習音樂,而且完全處於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之下,他作了某些創新,比如用諧謔曲來取代海頓和莫扎特認為交響曲中必不可少的小步舞曲,但在別的方面還不具有非常明顯的貝多芬風格的痕跡。

創作中期

1803-1814年,貝多芬達到他創作的繁盛時期,大量的傑作在這時產生:從第三到第八交響曲、從第三到第八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奏鳴曲(如克魯采與春天奏鳴曲)、歌劇《費德里奧》等。貝多芬生前用的最後一架鋼琴

創作晚期

1815年開始,貝多芬進入自己的創作晚期,所完成的作品達到他一生創作的高峰,包括《第九交響曲》、《庄嚴彌撒曲》、最後五首鋼琴奏鳴曲、最後6首弦樂四重奏。這個階段,貝多芬沉浸於自己的遐想與思考中,音樂與內在自我聯系緊密,他的音樂顯現出浪漫主義的先兆。

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前後歐洲社會的激烈變革,他的作品是時代和個性結合的產物。他極大地擴展了交響音樂的思想內容,使之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體裁,鋼琴的表現幅度也大大增強。

內容的擴展導致表現手法的創新:他突破了傳統的形式結構,動機型的主題運用和動力性的樂思發展,使音樂具有非凡的氣勢和力量;建立在功能體繫上的變音體系,成為他的和聲風格特徵;靈活的離調轉調和大幅度的節奏對比和力度對比,對於刻畫矛盾沖突和戲劇性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對位法的運用,樂隊音響的組合,鋼琴音樂的寫作都有鮮明的特點。

❽ 關於貝多芬的電影

貝多芬的故事第一章:早熟的天才,艱苦的童年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萊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貝多芬的父親是當地唱詩班的男高音,是一個經常醇酒的蠢漢。他的母親是女僕,這是個清貧的家庭。

貝多芬是一個典型的神童音樂家。由於他在音樂上的早慧,十二歲時就被人拿來同名垂青史的音樂神童莫扎特相提並論。他愚蠢的父親急切地想利用這一點來賺取名利,逼迫小貝多芬整天練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貝多芬的記憶中,他根本就沒有享受過父愛。

上天又偏偏賜給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壯-即使成年後也不過1.58米,他的外貌使他從小就遭人譏笑,成年後也難於倖免。

清貧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親,不惹人喜歡的外貌,所有這些構成了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後的反叛性格和強勢作風,也造成了他成年後粗俗的言談舉止。貝多芬被許多同時代的人描述成「粗魯、固執、脾氣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隨時隨地亂吐痰。」

大約在十二歲左右,小貝多芬在波恩遇見了一位相當好的導師-尼弗。正是尼弗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沒有厭惡音樂,並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樂風格,使他十三歲就成為管風琴師,並創作了三首奏鳴曲。

1787年,貝多芬動身去當時的音樂之都維也納,並拜見了莫扎特。當時十七歲的貝多芬默默無聞,而莫扎特早已名滿歐洲。可能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連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對這個年經人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給了一段音樂讓他用鋼琴即興發揮,自己卻到隔壁屋子和別人聊天。然而鄰屋充滿靈感和氣勢的音樂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鋼琴旁-作為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對於音樂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從這個年經人的琴聲中聽到了無窮的創造力和靈感,因此一俟演奏完畢,莫扎特便對屋內的人說:「注意這個年經人!......有朝一日,他會震驚世界!」

接著似乎該是一段「千里馬遇伯樂」的傳世美談,然而卻什麼都沒有發生,因為隨後傳來了貝多芬的母親辭世的噩耗。這使兩位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令人遺憾地分手,從此再未謀面。四年後,一代音樂大師莫扎特以35歲的年齡英年早逝,而此時二十一歲的貝多芬尚在波恩肩負著家庭的重擔。

在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愛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記憶,十七歲喪母對貝多芬的打擊非同一般。與此同時,他還要擔起這個無人照管的家庭--兩個未成年的弟弟和一個不爭氣的父親。

在艱辛的日子裡,只有在與布朗寧一家的交往中,貝多芬才得到一點安慰和支持。伊麗奧諾.布朗寧是他的學生,比他小兩歲,貝多芬對她懷有溫柔的感情。當她後來與一位善良的醫生結婚後,貝多芬就將這種感情轉為永恆的友誼並保持終生。貝多芬也從鄉野景色中找到了安慰--波恩那鮮花滿枝,綠樹成蔭的小徑,經及壯麗浩瀚的萊茵河,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了這個日漸憂郁的年輕音樂家。貝多芬終生對大自然充滿熱愛的情感,他音樂中寬廣的意境和

❾ 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在哪些殺人電影里使用過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又名《英雄交響曲》),是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作於1804年的交響曲,作品55號。
交響曲第一樂章描繪了英雄在戰斗中成長;第二樂章是葬禮進行曲,亦是貝多芬獨創;第三樂章是諧謔曲;第四樂章是凱旋進行曲式的終曲。 [1]
這首交響曲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聲與節奏新穎自由。他在曲式結構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嚴的葬禮進行曲作為第二樂章,用一首諧謔曲作為第三樂章,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曲宏偉壯闊。
創作背景
編輯
從1803年5月開始,貝多芬著手創作《降E大調交響曲》。關於這首交響曲創作的動機和由來,眾說紛紜。流傳甚廣,但又不足全信的傳聞是:貝多芬在創作此曲時,是以拿破崙為對象而創作的,因此他在總譜扉頁上寫有「題獻給波拿巴」的字樣。當他聽說拿破崙稱帝時,大怒而叫道:這個人也不過是個凡夫俗子罷了,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躪全人類的權利,把自己置於萬人之上,成為了一個獨裁者。然後,憤而扯破總譜的封面,以致扉頁都被擦破。1804年10月此曲出版討,改名為「為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而寫的交響曲」。
該曲的總譜1804年春謄寫好後,立即經維也納的法國使館辦理呈獻給拿破崙的手續,但不久又作罷。至於以上的故事只是為這次贈獻增添了傳奇的色彩。另外,為這首樂曲四個樂章加設標題一時也蔚為風尚。如將第一樂章加上「一位英雄的死」;第二樂章為「葬禮」;第三樂章為「墓前的休戰」;第四樂章為「葬禮的宴會和贊歌」。甚至有人認為第一樂章表現了拿破崙的騎馬賓士以及在埃及的征戰。
但實際上,無論此曲有多少的外在動機,其內在沖動完全來自作曲家正在受傷又渴望新生的靈魂,來自作曲家對戰勝命運的英雄——新的自我的企盼。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聽覺出現了問題,1798年至1799年病症明顯加重。到1801年,病症愈發嚴重起來,從而使貝多芬內心出現危機。1802年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特寫的遺書就是一個明證。但是他無休止的作曲慾望把他從自殺的慾望中拯救出來。「是藝術,是她留住了我。我認為,在我沒有完成交給我的全部使命以前,就離開這個世界,這簡直是不可能的。」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決不允許它毀滅我。」就在他精神最憂郁的時候,他卻寫出了充滿歡樂情緒的《D大調第二交響曲》,這一交響曲第一樂章出現的英雄主題兆示著歌唱戰勝命運的英雄、贊美戰勝自我的英雄的交響曲的出現。
總之,這部作品絕非是一部描繪拿破崙形象的描述性作品,即使貝多芬在作曲時心中存有某位英雄人物的形象,他對這部作品的創作依然是純粹和抽象的。 [1]

演奏提示
編輯

演奏要點
第一樂章,「有活力的快板」,一開始全樂隊奏出兩個降E大調主和弦,果斷而有力,而兩個和弦則構成了整部交響曲的引子。緊接著由大提琴呈示的主部主題,構成整個樂章最重要的素材。
第三樂章,詼諧曲,「活潑的快板」,用跳弓演奏。
第四樂章帶「點」的跳音要演奏得輕巧、均勻,並且要控制好力度。

閱讀全文

與貝多芬的音樂與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劉德華成龍抗日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128
最後一公里電影主角 瀏覽:815
電影紅眼航班男女主角 瀏覽:988
上甘嶺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768
歷屆賀歲電影大全 瀏覽:873
電影大全喋血雙雄 瀏覽:773
關於積極向上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993
電影法國間諜 瀏覽:316
主角學生最後跳海電影名 瀏覽:634
晚娘2罪孽2005電影泰國 瀏覽:954
法國啄木鳥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103
美人魚電影張雨綺圖片 瀏覽:821
催眠電影中文 瀏覽:144
純白之音電影完整版 瀏覽:536
暑假有什麼電影2017 瀏覽:297
一部很牛逼的雪佛蘭車的電影 瀏覽:328
中環電影院排片表 瀏覽:446
台灣紅羊電影螺女挑情 瀏覽:311
美國電影珍珠港演員表 瀏覽:304
交換的一天韓國愛情電影黑馬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