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民族音樂與古典音樂的電影

民族音樂與古典音樂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29 07:08:33

㈠ 要寫個論文,談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誰能給我推薦幾部電影分析下

上大學時選修外國音樂的論文,當時是93分。

優雅的舞者
——新世紀音樂大師喬治溫斯頓、神思者和他們的音樂小品

我第一次接觸新世紀音樂是在高一的寒假。考完試,去圖書大廈淘碟,無意之間看到了一張不很起眼的專輯。黑色封底,封面正中是一張淡藍色的風景:嚴冬,白雪皚皚,幾棵蕭索的樹徑直地站在白雪之中,背後是望不見邊緣的森林,靜謐而安詳。我不曾聽說過封面上寫到的「新世紀音樂」,更不曾聽說過「喬治溫斯頓(George Winston)」這個名字。然而我看著封面,看著簡單的構圖中透出的幾分獨特的美,喜歡上了它。回到家,帶上耳機,按下播放鍵,清冽的鋼琴緩和而優雅地流入我的心頭,世界此刻也為之靜止。這張專輯出版於1982年,專輯的名字叫《十二月(December)》。
來浙大之前的暑假,收拾行李。我的指尖滑過一整架的CD,最終帶上了這張專輯,一張無論何時何地都會讓我感到十二月中那種獨特的凜冽與澄澈的專輯,它可以輕撫躁動的內心,舒展緊張的身體,讓我完全沉浸在這個超然的世界中。甚至此時此刻,敲擊著鍵盤,我還在聽,聽這張喬治溫斯頓的傑作,《十二月》。
那個與《十二月》邂逅的寒假,我在網上搜索這位大師的生平。美國蒙大拿州的爵士鋼琴手,創作了十幾張新世紀音樂專輯,抒發自己對故鄉的眷戀之情。鋼琴演奏之餘,他研習了經典的夏威夷散弦吉他(Hawaiian Slack Key Guitar),復興了這種幾乎被人們忘卻的傳統樂器。他還曾為4部兒童音樂劇配樂,包括著名的花生(Snoopy),一個有才華又不失童趣的藝術家。
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中,我一有時間就跑到各個唱片行,想找到喬治溫斯頓的其它作品。情形往往是這樣:我興致沖沖地跑進唱片店,垂頭喪氣的出來。老闆們會搖搖頭,說道:「喬治溫斯頓?就是那個彈鋼琴的,很早以前有,現在很少有賣的了。」跑了不下十個唱片店,一個店員說:「我記得好像有一張,是那個彈鋼琴的嘛!」然後她進裡屋翻箱倒櫃了約莫幾十年,最後拿出了一張已經落了很多灰的專輯。我小心翼翼地擦去灰塵,激動得眼眶近乎模糊:喬治溫斯頓精選集《四季(All the Seasons of George Winston)》。我估計我的確是飢不擇食了,因為我從不買精選集。縮略版的音樂在我看來是對藝術家和聽眾的欺瞞。我本能地抵制速食主義音樂,精選集在某種意義上正是這種滿足普羅大眾的快餐食品。然而我還是滿心歡喜的將它帶回了家,聆聽,直到困得忘了關掉CD機。
買這張專輯後沒多久我遇到了神思者。那是一張封面紅得有些俗氣的專輯《故宮序曲(Palace Sketch)》。封面的噱頭很是嚇人,「繼喜多郎後唯一享譽全球的日本New Age團體」。出於當時對新世紀音樂瘋狂的喜愛,幾乎沒有什麼猶豫就將它買了下來。客觀地說,比起神思者的其它許多令人陶醉不已的電影電視配樂,這張專輯並不算較為出色。但是不久我又在同一家店中淘到了故宮系列的另外兩張專輯《故宮序曲(Paean to Palace Memories)》和《再見故宮(Palace Seeds)》,我這時才後悔當初對神思者先入為主的看法。神思者的音樂——或者更確切地說,為故宮紀錄片所做的音樂——體現了一個對中國文化崇拜者的自己用音樂所做的文化詮釋。在其中不僅有宏大的交響樂背景,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一些中國特色的樂器(如電子合成的編鍾,二胡)所演繹的主旋律,聽來源遠流長,回味無窮。
神思者是一個由兩個擅長電子音樂的藝術家所組成的團體。成立之初名叫Sensitivity Project(感性企劃室),86年為NHK電視台的紀錄片《海上絲路》配樂後改名為S.E.N.S.,取sense 和cense的諧音,四個字母分別代表sound nature earth spirit。神思者主要以電影和電視劇的配樂為主業,出版了很多精彩絕倫的原聲碟。我收藏了一張電影《悲情城市》的原聲碟。這部由侯孝賢導演的中國台灣電影,獲1989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而由神思者所做的深沉而婉轉的配樂在其中功不可沒。
喬治溫斯頓和神思者彷彿在我心中開啟了一扇新的門,一扇通往一個全新的音樂世界的門。我不再流連於唱片店排在最顯眼的位置上的流行音樂專輯,而是如飢似渴地尋找新世紀音樂專輯,因為比起新世紀音樂,流行在某種意義上顯得那麼膚淺。新世紀音樂——無論是從最早的曼陀凡尼(Mantovani Orchestra)改編古典大師如肖邦,李斯特的作品使之成為雅俗共賞的輕音樂,還是喜多郎范吉利斯為電影和電視紀錄片的精妙絕倫的配樂——囊括了音樂的各個角落。這群對未來充滿希冀的藝術家們將古典與現代相結合,展現出一種空前絕後的藝術流派。以前在看相關資料的時候找到了一位青島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對這類音樂所下的定義:「所謂新世紀音樂就是以現代化的音樂器材、音樂手段來演繹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地方音樂。」(「語言的盡頭是音樂出現的地方—— 新世紀音樂」 作者:青島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系 姜良君)雖然我遠不及這位教授的藝術造詣高,但我個人並不是很同意這種說法。誠然,諸如神秘園(Secret Garden),姬神(Himekami)等眾多音樂家在探索本國民族音樂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曼陀凡尼,馬友友(這兩者的新世紀音樂家地位還有所爭議)在發掘古典音樂方面獨樹一格,然而新世紀音樂絕對不盡僅是民族、地方和古典。在我看來,新世紀音樂的獨特魅力正在於它沒有確切的界限,各種想要表達內心深處冥想的旋律都可以算作是新世紀音樂。從德國電子曲風濃厚的橘園之夢(Tangerine Dream)到中國的充滿佛教內涵的鄧偉標,從西班牙熱情奔放的吉普賽國王(Gypsy King)到美國冷靜優柔的蘇珊西亞尼(Suzanne Ciani),還有久石讓那些日本民族風格的動漫配樂,旅韓華裔鋼琴家Daydream跨越國界略帶憂傷的鋼琴旋律,所有的所有,都指向一種全新的音樂理念。這種理念或許用喜多郎自己形容自己的音樂時所用的詞非常恰當,那就是spiritual,靈魂的。美國女作家奧爾科德說:「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我想,新世紀音樂這種spiritual的特點或許同樣的會令聽者心中「清明而溫厚」,而這恐怕也是為什麼新世紀音樂會如此與眾不同吧!
喬治溫斯頓的十張鋼琴小品集都由廣州星外星公司在國內正版發行。我陸陸續續買齊了所有的專輯,每一張都仔細而認真地聽,聽到熟到每一個音符,修飾音都能背得出來。喬治溫斯頓不僅僅用他嫻熟的技巧打動了我,更多的是他在音樂中注入的真情實感,聽起來沒有一點造作的感覺,完全是發自內心對自己故鄉蒙大拿州的贊美。我也聽過幾乎所有的班德瑞的作品,然而不知是因為國內銷售商們不遺餘力地推廣使之最終俗到爛掉,還是這幫瑞士音樂家們本身就是將自己的音樂理想建立在虛幻的現實上,反正那些音樂都有類似什麼「微風山谷」「夢花園」之類虛無縹緲的名字,但是聽過以後絕對不會產生真實的意境,僅僅是虛幻的好聽的音符而絕非旋律。喬治溫斯頓有一張專輯《辭冬(Winter into Spring)》,當音符連續而密集地響起時,我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春天的雨,以及春天萬物生機勃發的場景。翻開專輯插頁,驚訝地發現這首曲子就叫做《雨(Rain)》。而這種感覺,是聽班德瑞無病呻吟的曲子所絕對無法享受到的。
相比之下神思者的音樂在國內發行的較少,除去故宮三部曲之外,還有一張精選集《透明的音樂》和一張電視連續劇配樂《二千年之戀》,僅此而已。很不好意思地承認,我的《悲情城市》也是盜版的。我在網上下載了神思者的其它所有的專輯,一次又一次地被他們所震撼,所折服。有很多曲子,簡單到只有八個小節的主旋律,然而鋼琴與弦樂的交織融合卻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和諧與充盈。比如神思者2000年出版的音樂專輯《Asian Blue》中有一首曲子《Sican-Prayer》,鋼琴旋律重復兩遍,變調,接著同樣的旋律融入弦樂,重復,再變調。結構簡單得誇張,然而那種靜默的柔情卻令人回味無窮。
我有時候喜歡作這樣的比喻:喬治溫斯頓的作品好比輕快清新的現代詩,聽來有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聽者與樂者既不遙遠,也不過分親近,樂者隔著這段既定的距離,讓聽者產生共鳴。而神思者的作品更像是雍容華貴的散文,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完全地包裹住聽者內心。這種溫情無微不至,讓聽者徹底沉醉於他們所營造的藝術世界中,敞開心扉,用熾熱的心直接去感受這種唯美的旋律。至於現代詩和散文孰優孰劣,我想並沒有定論。兩種文體各有千秋,同樣感召著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使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令人難忘的回憶的片段。
如果你在網路中搜索喬治溫斯頓,最先出現的(同樣也是出現最多的)是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全智賢彈奏的縮略版的由喬治溫斯頓改編的約翰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約翰帕赫貝爾(John Pachelbel)這位對巴赫影響巨大的巴羅克時期音樂家恐怕永遠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這首卡農被改變了幾十個版本,被不斷演奏,經久不衰。不過另一方面,喬治溫斯頓恐怕也不會想到,自己創作的幾百首美妙絕倫的鋼琴小品竟比不上一首改編曲在電影的推廣下所產生的流行熱潮。在我看來,有時藝術是一種無奈尷尬的矛盾統一體:一方面,藝術家不斷創作更新更好作品,為的是讓更多藝術的受眾們享受更好的精神層面的食糧。另一方面,藝術又不可以完全屈尊下顧,完全拋棄高雅的「嫁妝」,讓所有的普羅大眾勉為其勞地為其推廣,以至最終失去藝術本應享有的感召力。我還是拿班德瑞的例子來說。這群與世無爭的瑞士音樂家們將自己封閉在瑞士的原始大森林中,全身心地投入創作之中,為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心中所嚮往的精神世界。我不清楚在世界的其它地方情況如何,至少在中國,班德瑞的出版發行單位很是混亂,許多家出版社同時「正版發行」班德瑞的專輯,並且配上與專輯內容毫不相關的莫名其妙的插圖。唱片店,超市、購物中心的老闆們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以為不斷在自己店裡放這種「高雅音樂」就能招徠更多顧客 。於是乎,班德瑞迅速在大街小巷中走紅,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意無意的聽過許多班德瑞的作品。即使這種音樂再高雅,它最終也只能走向俗套的流行音樂的道路。同樣的問題似乎也在侵蝕著恩雅,莎拉布萊曼,肯尼基,甚至是亞尼,神秘園,英格瑪。我不知道多久以後路邊孩童會哼著《Shepherd』s Moon》上學,我對這位愛爾蘭唱詩班出身的女音樂家有著十二分的崇敬,但恩雅的天籟也正在大眾化,平民化,最終……但願「最終」不會發生,起碼能晚一些發生,好讓我們這群准「愛樂者」們能夠將享受她的音樂這一小小的「特權」延續的時間再長一些。
有一天傍晚,我在學校廣播台上聽到了熟悉的神思者的音樂,《海上絲路》中的「Aphrodite」和《疾走》中的「Rain」,一首是紀錄片的配樂,一首是電影配樂。唯美的旋律在校園廣播不甚協調的喇叭中播放,竟還保留著幾分原曲的優雅與溫存,令我激動不已。可是聽著音樂,心情又不覺地變得復雜。我曾向寢室的同學推薦過神思者的音樂,最終發掘神思者的號召力遠不及周傑倫,只好作罷。我當時很希望能找到可以分享聽神思者的音樂的樂趣的人,但倘若校園廣播也不遺餘力地推廣神思者,最後浙大學生都喜歡上了這個組合,神思者不斷被推廣,最後變得和周傑倫一樣。到那時我猜我絕不會缺少傾訴我自己音樂感悟的對象。但當所有人都在聽著同樣的音樂,都在自我感覺良好地發表或深刻或膚淺彷彿領悟又不甚了解的看法時,我估計……我肯定我會選擇沉默。但我現在還在向人推薦,還在用論文介紹喬治溫斯頓,介紹神思者,介紹新世紀音樂,介紹這群優雅的舞者,邁著輕快的舞步,在藝術的世界中翩翩起舞,留下一首首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的音樂。而我,只希望做一個觀眾,用我誠懇的心去感知。感知大師們的藝術世界同時,自己的心彷彿也跟著變得澄澈。心因聆聽音樂而愈益清澈,我相信,愛音樂的人可以做到。

希望能幫到你。

㈡ 介紹三部用古典音樂為電影配樂的中外電影

《莫扎特傳》、《不朽的情人》、《翠堤春曉》。

㈢ 有哪些關於古典音樂的電影推薦

《永遠的卡拉斯》這部傳記電影圍繞著一位受歡迎的歌劇演唱家——瑪麗亞·卡拉斯的生活展開。卡拉斯曾因其美妙的歌喉而享譽世界,但歲月不饒人,年紀大了的她無人問津。製作人拉里想出了讓卡拉斯重獲新生的辦法,他讓卡拉斯在電影《卡門》中演出,但卻使用她20年前的甜美聲音配音,讓53歲的卡拉斯再度走紅。然而,聲音巔峰的年紀,還是一去不復返了。

㈣ 有哪些關於古典音樂的電影推薦

《翠堤春曉》、《莫扎特傳》、《指揮家的抉擇》、《她比煙花寂寞》、《四重唱》、《晚期四重奏》、《音樂會》、《紅色小提琴》、《不朽真情》、《馬勒傳》、《閃亮的風采》、《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神童》等等。還有什麼《鋼琴師》、《鋼琴課》什麼的,我覺得只是拿音樂做背景而已,與音樂本身關系不算大了。

㈤ 哪些經典電影是能把古典音樂運用得較好的

能把古典音樂運用比較好的電影有一下幾部:
1.莎拉·亞當斯 《上帝離你更近》
在那部幾乎全球人都看過的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我相信你一定記得那幾個不怕死的提琴手。
2.約翰·帕赫貝爾 《D大調卡農與吉格》
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不僅讓許多人認識了全智賢,更讓一段名為《卡農》的旋律風靡一時,由不同樂器演繹的各類改編版本層出不窮。
3.馬斯卡尼 《鄉村騎士》的序曲
在姜文的成名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中,也用到了古典音樂。這在國產片中是很罕有的,從這點都可以看出姜文的獨具慧眼。

㈥ 介紹幾部和古典音樂有關的電影~

相關主題: 巴哈
片 名: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拍攝年代: 1967
出品國家: 義大利

相關主題: 巴哈
片 名: Bach's Fight for Freedom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亨德爾
片 名: Handel's Last Chance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維瓦爾蒂
片 名: VIVALDI
拍攝年代: 1987年
出品國家: 西德、義大利、加拿大合拍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Amadeus
拍攝年代: 198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NOI TRE (THREE OF US)
拍攝年代: 1984
出品國家: 義大利
簡 介: 莫扎特青年時代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MOZART
拍攝年代: 1976年
出品國家: 西德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Immortal Beloved
拍攝年代: 199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拍攝年代: 1976
出品國家: 德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Lives Upstairs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Un grand amour de Beethoven
拍攝年代: 1927
出品國家: 法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Copying Beethoven
拍攝年代: 200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羅西尼
片 名: Rossini's Ghost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蕭邦
片 名: 即興曲 Impromptu
拍攝年代: 1990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蕭邦與喬治·桑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蕭邦
片 名: La Note bleue
拍攝年代: 1991
出品國家: 法國
簡 介: 索菲·瑪爾索飾演喬治·桑的女兒

相關主題: 舒曼
片 名: Songs of Love
拍攝年代: 1947年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克拉拉的故事 凱瑟琳·赫本主演

相關主題: 舒曼
片 名: Spring Symphony [春天交響曲]
拍攝年代: 1983年
出品國家: 德國
簡 介: 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LEISE FLEHEN MEINE LIEDER
拍攝年代: 1933
出品國家: 德奧合拍
簡 介: 舒勃特未完成交響曲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Blossom Time
拍攝年代: 1934年
出品國家: 英國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Franz Schubert Notturuno
拍攝年代: 1987
出品國家: 奧地利

相關主題: 帕格尼尼
片 名: Paganini (克來默錄音)
拍攝年代: 1989
出品國家: 德國
簡 介: 克來默錄音

相關主題: 李斯特
片 名: Song Without End
拍攝年代: 1960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李斯特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李斯特
片 名: Liszt's Rhapsody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柴柯夫斯基
片 名: Tchaikovsky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蘇聯

相關主題: 柴柯夫斯基
片 名: The Music Lovers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英美合拍
簡 介: 導演:Ken Russell 片長:122M

相關主題: 比才
片 名: Bizet's Dream
拍攝年代: 1995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Richard et Cosima
拍攝年代: 1986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瓦格納與李斯特的女兒Cosima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Meeting Venus
拍攝年代: 1991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Ludwig
拍攝年代: 1973
出品國家: 法國、義大利、西德合拍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MAHLER
拍攝年代: 197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Gustav Mahler: To Live, I Will Die
拍攝年代: 1987
出品國家: 奧地利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Death in Venice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法國、義大利合拍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Bride of the Wind
拍攝年代: 2001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帕塞爾
片 名: England, my England
拍攝年代: 1995
出品國家: 英國
簡 介: 英國作曲家帕塞爾(Purcell)的生平記錄片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拍攝年代: 1938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拍攝年代: 1955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Strauss Family
拍攝年代: 1979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Strauss: King of 3/4 Time
拍攝年代: 1995

㈦ 請推薦幾部音樂電影--最好是和歐洲古典音樂有關的

《今生情未了》(法國)
《莫扎特傳》(又名「阿瑪迪烏斯」,奧斯卡最佳影片)
《音樂教師》(世界頂級男中音José
van
Dam親自出演,法國)
《肖邦之謎--奇怪的德爾芬那·波多卡》(內有大量的、完整的、高水平的肖邦名曲演奏)
《鋼琴家》(戰爭、音樂題材)
《音樂家馬勒傳》(原名Ken
Russell's
Mahler,戛納電影獎)
《柴柯夫斯基》(1969年拍攝,疑為前蘇聯影片)
《春風化雨1996》(美國)
《阿依達》(索菲亞·羅蘭主演,雖為故事片但故事性、觀賞性不強)
以下鏈接可獲得更多<a
href="
http://movie.gougou.com/category/0vTA1g==yKuyvw==yKuyvw==1.html"
target="_blank">
http://movie.gougou.com/category/0vTA1g==yKuyvw==yKuyvw==1.html</a>

㈧ 你知道有哪些和古典音樂相關的電影

1、「她比煙花寂寞」 英國才女,忘了叫什麼了,也演過「戰馬」,飾演的大提琴家傑奎琳 杜普蕾。也可以算作是杜普蕾的傳記電影。裡面還有鋼琴家 指揮家,杜普蕾的丈夫巴倫博伊姆。評價不是很好 但和你的要求。裡面反復出現的曲子是愛德華 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本人最喜歡的大提琴曲。


2、閃亮的風采,裡面除了拉三,還有肖邦李斯特維瓦爾第的曲子……

為了霍洛維茨,結尾男主角彈的是拉二

親愛的克拉拉,裡面有舒曼第三交響曲萊茵河,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5首,結尾彈的是勃一鋼協,不過片子本身比較爛

音樂會,很大篇幅的柴小協,不過這個柴小協被弄得神經兮兮的

莫扎特傳,這個莫扎特也被拍得很神經

她比煙花寂寞,埃爾加大協

紅色小提琴,電影本身不是太好,但配樂很出色,是Joshua Bell演奏的

鋼琴課

鋼琴家

海上鋼琴師


還有一些紀錄片比如:里赫特——謎、霍洛維茨在莫斯科、懷念傑奎琳•杜普蕾、鋼琴的黃金時代、指揮的藝術、鋼琴的藝術、小提琴的藝術……


3、那個《她比煙花雞墨》一度吵翻天了,因為片子拍得實在是很不可理喻-_-/// 老片,《一曲難忘》主講肖邦,穿插了肖邦與李斯特認識的幽默橋段,和喬治桑的關系,但這片也很扯,弄得喬治桑跟惡人一樣。《夢幻曲》,凱瑟琳赫本主演的,克拉拉嫁給舒曼後的故事。挺浪漫的一片。休格蘭特也演過肖邦,但喬治桑應該好了點,還有主題曲流行了很久,《I like Chopin》.

㈨ 求關於古典音樂的電視劇或電影!!!!謝謝!!!!

1,《聲夢奇緣》很好看,裡面是一個天才兒童。
2,《貝多芬病毒》
3,《神童》日本的,不錯。
4,《莫扎特》
5,《海上鋼琴家》
6,《愛情之歌》
7,《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8,《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當然是最經典的肖邦傳奇。

㈩ 關於經典古典音樂的電影有哪些

[轉]
<莫扎特>,<不朽的戀人>(講貝多芬的)
《海上鋼琴師》
《鋼琴家》
《鋼琴課》《鋼琴師》《鋼琴別戀》
。《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這部電影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並戲劇性地講述了他想放棄演奏而從事作曲的企圖。
2。《愛情之歌》(Song
of
love)1947年電影,描寫克拉拉舒曼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以及和她未結婚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凱瑟林·赫本扮演克拉拉。
3。《閃亮的風采》(Shine)戲劇化了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以及最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演奏而獲得勝利。
4。《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5。《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當然是最經典的肖邦傳奇。
6。《鋼琴課》(Piano
Lesson)
7.《鋼琴師》(Pianist)
8。《不朽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回憶了貝多芬,當然裡面有他的鋼琴曲。

閱讀全文

與民族音樂與古典音樂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鞏俐電影床戲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129
吳孟達周星馳古裝電影 瀏覽:501
大上海粵語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697
俄羅斯狙擊手二戰電影大全 瀏覽:640
抖音加電影里音樂 瀏覽:594
青春電影男主名字 瀏覽:630
老版狐仙電影大全 瀏覽:668
電影院啪啪下載 瀏覽:386
協商韓國電影大結局 瀏覽:393
熊鋼琴電影完整版 瀏覽:769
法國花開花落電影 瀏覽:216
與大男當婚相似的電影 瀏覽:921
泰國電影警察查車是什麼電影 瀏覽:348
藍精靈二大電影簡介 瀏覽:397
被後入電影大全 瀏覽:574
泰國電影環情鼓電影解說 瀏覽:759
2020年愛情電影大片有哪些 瀏覽:234
午夜電影網站迅雷下載 瀏覽:701
英文經典電影動畫片 瀏覽:899
耀萊電影院兒童購票標准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