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觀看紅色愛國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800字

觀看紅色愛國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800字

發布時間:2025-08-12 10:32:11

⑴ 觀《建國大業》有感1500字

1今天,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宣傳已久的建國大業,晚上看新聞才知道今天建國大業提前上映,就今天的觀影談一點自己的感受吧。 我進入電影院是早上九點半,電影院里就我和一位七旬老奶奶,人很少,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吧。 但應主要講述了從二戰結束,到1949年解放前夕的的這段歷史,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長里,記述了將四年多的歷史事件,本人覺得有點趕,敘事交代的也不是很詳細,還有就是沖著主辦方說的揭示了一些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不過我沒有發現,大部分實事都在以前的學習或看的書籍中了解到過,總之,平淡大過了驚喜! 我認為,這還是一部不錯的教育影片,有很多發人奮進的場面,更加加強了我對於新中國成立的珍視,作為一個八零後,一名共產黨員,多多學習歷史,以史為戒,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還是很有效果的。 再來談談影片,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名人太多,有點搶了主演的戲份。由於有大量的明星加入,你總是分心去看這位明星演的什麼、哪位明星有多少台詞,分散了對影片想要講述的事件的注意力,而且,由於時長較短,在重要事件上,講述的太簡單。例如,北平的和平解放,只有幾個場景,把事件解釋的太簡單,和央視之前演過的《北平戰與和》相比,太淡了!還有對三大戰役、和談呀等等吧,都說的太少,但是又花了相當的時間敘述前面的《雙十協定》,有點頭重腳輕! 總之,作為一部獻禮影片,能聚集這么多演藝名人來參加,也是一種愛國熱情的體現,但是回歸影片中,這未必是一件好事吧。畢竟觀眾要看的是影片中的事件,而不是大量明星。星光閃耀雖好,但是搶了故事的戲份,也讓人多少留有一些遺憾,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關注國產電影,祖國六十華誕生日快樂! 2 今天的標題很簡單,相信每一個人都寫過觀後感或者讀後感,但是對我來說我確實很愧疚,不是因為我沒有寫過,而是因為我沒有真心寫過,都是基於老師留了類似的作業才寫,今天是第一次有沖動想寫一下看完《建國大業》的感想,確切的說是被感動了,是被震撼了,被深深的觸動了。 我是個歷史的盲人,中學的時候不愛文科喜歡理科,所以上數學物理是我的最愛,尤其是物理大愛,歷史政治就會拋在一邊看都很少看的,能應付考試就可以了,也就沒有興趣去了解去尋找去獲得教材背後的故事。 勝利都是來之不易的。以前學歷史的時候, 經常會把一個戰役作為一個小標題,通常會說某某戰役由誰指揮、在哪裡、對方是誰、兩方的實力如何、最後結果是什麼、意義是什麼,大多數情況是單純的從字面上看到了兩個字--「大捷」,這估計到哪裡都是褒義詞,值得我們驕傲和歡欣鼓舞的詞語,我當時的感受就是我們勝利了,我們又勝利了,從來也沒有想過「大捷」那些背後的事情。那是一次次的戰役並不是我們經歷考一次試,換句話說即便你是全校第一你也沒有把握每次都可以考第一,每次考試的時候還是會有壓力還是會緊張。那是一次戰役,無論是誰都沒有把握肯定會贏,每一次打下來都是艱苦的,困難的,決策者下了巨大的決心,執行者制定了嚴密的計劃,實施者奮勇向前。「大捷」來得異常艱苦,只是我們不在其中不知其味罷了,彷彿現在吃一粒米我們的感受和農民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戰爭有贏家就有輸家。贏家就有話語權,說了就算,但在沒有開打之前實力懸殊肯定是有的,力量強的一方就佔主導地位,當然不會坐下來跟弱於自己的一方談話,因為沒有必要,我強我說了算。可是真正開始戰斗之後才發現強者只是外強中干而已,這時候強弱掉了個個。 當淮海戰役失敗後,蔣介石和他的兒子蔣經國坐在門口的是台階上談論著未來的時候,我發現原來蔣介石真的很有遠見,很通透的了解這個時勢,雖然被打敗了但是還是個梟雄啊!當「他說:經兒,你在上海做得很好,我很欣慰」時,他就是一個父親,普普通通的父親而已,看見了自己的兒子很聽話很有能力就很欣慰了,親情到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無論是戰時還是和平的時候。這時候不得不提下宋美齡,人如其名真的很美,能一個人遠赴美國尋求援助雖說是迫不得已,但足以體現出她的能力和水平。不敢想像如果是我,丈夫的公司欠了別人很多的錢,資金無法周轉,我是否有勇氣去找別人借些錢來用呢,答案是否定的。 祈求和平,希望和平,是我們每個人的希望。日本佔領中國,有識之士奮起反抗,其實沒有一個人知道未來會怎樣,民族會怎麼樣,國家又會怎麼樣,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要怎麼樣,要斗爭,不要淪為亡國奴,為了自己的家人,為了自己的民族,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戰斗,未來很迷茫,心裡很沒底,但是信念卻從來沒有消失過,理想一直存於心中。還是在淮海戰役之後,淮海的勝利讓每個人都為之興奮,大家跳起了舞蹈,扭起了大秧歌,連周恩來、朱德、任弼時都忘情的歌唱,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大家擁抱在一起,淚水從臉頰流過,這可能是傷心的淚水,也可能是高興的淚水,這是難以控制的,摻雜了太多的情愫的淚水,估計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為什麼會哭,壓抑了太久了,能夠盡情地釋放,這是快樂的,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了,太漫長了,這條路走得很累很苦。毛澤東雖然沒有跟著一起唱,但是我相信他已在心中唱了千百回了,已經微醺的他,靜靜的靠在牆上,品咂著美酒,體會著其中的滋味...... 最後以宿雨涵有演唱的片尾曲《紅》的一句話最為結尾:我祈禱,我努力,沒有戰火的消息。 以上為我的感想,可能有很多的錯誤和偏見,我只是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別無他意。 以下不是感想的內容,《建國大業》的台詞,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兩句。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原來看電視劇都是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現在體味來原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才是最恐怖的啊,整個個憑空消失了,找不到,這屬於宣告死亡,永遠存在未知性和不確定性,這才是恐怖的事情啊。 「報告團長,前面有個地主大院,院牆太高,爬不上去,手榴彈都炸不開,請炮兵支援吧!」「照明彈。」「照明彈!」「報告司令員,報告司令員,突擊團已到達北平城下!」---至此我們才知道,那個炸不開的地主大院是北平的城門樓啊。這說明了三個方面:一我們的戰士太可愛了,只顧往前沖,不管前面是什麼都要解決掉,為了完成任務為了勝利不分白天黑夜,速度迅猛都到了北平了都不知道。二有時候不要只顧打,還是要抬頭看看的,路燈這個很必要。三 北京城門樓的質量太好了,古代的建築水平非常不得了啊,沒有豆腐渣工程。

⑵ 建國大業觀後感800字,求!

電影《南京,南京》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愛國影片《南京,南京》,看了以後,心情特別沉重。
《南京,南京》反映的是1937年日本進駐中國南京進行大屠殺的真實寫照,慘絕人寰,或許電影對真實還有所保留,但是這已足夠了,足夠讓我們了解歷史,讓我們體驗當時處於戰爭悲慘的生活。
畫面中,無數投降的士兵和平民從各個方向被驅趕至一起,被淹死,槍殺,活埋,燒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畫面殘酷的令人目不忍視。南京,成了真正的地獄。
陸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師,代表了南京城中無數偉大的中國人。在這座生死之城中,還有什麼比活著更恐怖,還有什麼比子彈更無敵,還有什麼比抵抗更需要勇氣,他們不會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語,只是和中國站在一起,用犧牲,證明我們不會放棄。
整部影片彌漫著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溫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著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舊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
影片以近乎殘忍的鏡頭語言,再現了那段滴血的歷史,讓每一個看過的人記住南京,記住前輩留下的血。同時,也提醒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幸福。
回想整部影片,整理腦中的近代史資料,我們如今能做的,就是時刻將祖國放在心中,勿忘國恥,要有知恥而後勇的精神。讓我們一同從歷史的河流中吸取經驗。通過自己的努力,奮發,把祖國建設的更強大,更美好,讓她站在世界地位之巔上。
《建國大業》觀後感範文三:

昨天單位組織一起去看最近相當火的《建國大業》。這還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平常總是看一些網路版的,一是沒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沒有人值得我陪去電影院看。

首先我要說一下,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呵呵。

《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不錯的。我不是說明星的多少的問題,而是它的故事的整體布局,它節奏的整體把握和它整體氣氛的烘托都是相當不錯的。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後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間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後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情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國母淡定自若,榮辱不驚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齡為黨國四處奔波,可謂嘔心瀝血。王學圻事業的大爆發真是誰都擋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沒有給自己丟臉。

再說唐國強自從開發出來演毛主席之後,我覺得就基本是那個樣子了,《長征》首次見他確實感到驚嘆,但是後來的所有影視劇包括《建國大業》,我感覺沒有什麼進步了,也許這就是極致了?也許毛主席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咱也不知道了。劉勁等特性演員的表演在劇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進。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扮演者給人新奇,贊嘆的印象,民盟,民革這些主要領導人個人性格魅力的展示無疑是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甄子丹,趙薇,馮鞏,章子怡,苗圃,郭德綱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說他們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最後,我覺得《建國大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也許是因為我第一次進影院的原因吧,對這部影片感覺挺好。呵呵

⑶ 建國大業觀後感800字以上

建國大業》觀後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庄嚴宣告中結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奮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盪,揮之不去。

影片以抗戰勝利至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電影以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的飛機上拉開序幕。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足以看出當時的時局是多麼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李公朴、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麼艱難的歷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十周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⑷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建國大業》是一部熱愛祖國主題的電影。它鮮活地演繹了中華民族解放初期蔣經國掌權時的黑喑及其我國的腐壞,和釋放時舉國同慶的情景。

電影描述了為基本建設新中國成立而作出貢獻的諸多人,有秀才、有名將、有主廚、有鎮長,每個人都是為創建和基本建設新中國成立投入汗液,有些人乃至無私奉獻出了自身的性命。

世人無不贊嘆鋼的硬實,但誰知道把鋼從鐵礦石里提煉出出去必須多少的勤奮!在享有新中國成立帶來大家幸福快樂的同時,誰知道到底是誰創建了新中國成立?

毛澤東主席和很多名將在暗夜裡艱辛走動,通過艱難曲折的勤奮和拼搏,總算讓星火燎原變為紅新走紅。「五星紅旗是用血液染上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新中國成立是在革命先烈和成千上萬愛國志士前赴後繼堅持拼搏下完工的。看了電影不由自主地感嘆血汗錢完工的新中國成立!


閱讀全文

與觀看紅色愛國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8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喪屍電影釜山行圖片 瀏覽:110
容易看懂的英文電影 瀏覽:966
背景音樂帥氣電影 瀏覽:54
一部英語電影的英文句子 瀏覽:726
大女主電影票房 瀏覽:197
奧拉星大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瀏覽:993
影音先資電影網站 瀏覽:581
台灣電影請假裝你會還捨不得 瀏覽:651
親吻的大電影 瀏覽:328
電影新女兒劇情分析 瀏覽:730
關於以色列電影大全 瀏覽:528
1978電影江姐演員表 瀏覽:357
台灣電影女主若蕾 瀏覽:204
成龍電影我是誰超清 瀏覽:628
貓眼電影免費看第一部 瀏覽:812
林正英的電影名字說玄魁 瀏覽:349
電影2016歌曲英文 瀏覽:571
台灣電影書店集 瀏覽:932
無聲電影演員之父 瀏覽:140
周星馳的電影為啥免費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