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感覺幾乎全部日本韓國的電影電視劇的豆瓣評分嚴重虛高,而且高出真實水平很多。為什麼
朋友,我不喜歡韓國那種民族扭曲心態,但是!近幾年的韓劇給人特別是很多學歷高或壓力大的上班族的一種感覺是什麼呢?——真實!不是說他們生活的真實,而是移情的真實,人應該這么做才是人!譬如Live中警察,那才是真正的警察,成天的信仰那是我國特有的意識形態傳播的狀態,你注意到沒有,我國關注真正百姓,我這里說的真正的百姓是月收入不到1萬人民幣的家庭,這部分佔據了我國絕對大部分的人口,中產階級我國和世界主流的統計又不一樣,世界統計的是個人的支配收入,而我國統計是家庭,無語。如同央視那種統計我國目前超過2億的中產階級,按平均人口來算,已經是中等發達國家了,養老金出現大部分缺口按照經濟學來講就是中產階級的人數太多,讓國家承受力接近了極限,瑞士、日本的養老金至少保留了25%的空間,這才是中產階級戰大多數的國家。這部分人口關心的是什麼?不是愛國那種高大上,愛國不意味著有飯吃、讓生病的家人有錢看病,還有為什麼《我不是葯神》這么高的票房和這么大的反響!這種片子在一個人均收入真正不愁溫飽的國家會受關注?回歸正題,如同韓劇那般,喪中帶樂才是生活真正打開的方式。我幾個朋友都是北京的,我在這里之談收入在6000-8500之間朋友們的生活,按照這個收入,在北京只能算是勉強過得去,但是!父親把他們的房、車都搞定了,那麼客觀評價,他們是中產階級還是貧窮?!韓國是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為什麼他們的貧窮(不是絕對貧窮,至少能吃飽能穿暖,生存沒問題,但是生活質量低下)的人口這么多?那麼對比,我國呢?!絕對比例只能是他們的倍數,那為什麼我國的影視劇里的畫面,我國幾乎都是一幅你快樂我幸福的日子?!家裡沒病人?吃喝拉撒都完美解決?這是老百姓真正關心的事,國家大事那是國家操心的事。真實,就是讓我們老百姓看見視聽畫面後能夠不由自主的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看看我國的影視劇!講收入不高,都xxxx可以說到信仰的話題,講犯罪,執法人員都是為了國家豁出去,講農村都是某個黨的幹部帶領群眾經過多久的奮鬥富起來了。如果有幸,你有機會去華西看看,住上一個禮拜,看看他們的真實生活,是不是和媒體講得一樣,天堂般的國度。只講好的,不講壞的,就憑這一點,稍微有點學識或經過社會打拚的人只能給低分!康斯塔爾曾說過:「任何完美的制度體系,都是要靠人來執行的,那麼有完美的人嗎?沒有,只要是人,都會有慾望,有慾望就會越線,沒有完美的制度是結論,那麼沒有完美的制度只關注正的方向,殊不知有正即有反的反向。」真正的影視作品能夠給人予啟迪,那麼我國的影視作品呢?《我不是葯神》都不敢真正直面主題的核心避免碰雷否則無法上映,那就更別提其他的作品了。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我們國家任何的問題都可以直接指向政治制度,但影視作品敢批判?不活了嗎?!這個不能拍,那個不能拍,拍的一些影視劇可以想像是什麼東東了。只會贊美的作品我還不如看動畫片。美劇的敘事結構、節奏都是全球的最高代表,但是他們的價值觀和我們國家相差太遠。那麼,拍老百姓的生活劇吧,結果幾乎全是講訴北京的,請問,北京的人口數量是多少?拍完後在全國播出,推廣兒化音嗎?還是讓我們集體去北京買四合院,太遠了,談不上同理作用。而北京的貧困比例又是全國最低的,全國幾十個部委,北京出身只佔11%,那麼,這種劇誰看?同樣的知青年代、同樣的上山下鄉、同樣的讀書留學,我們其他地方看北京能有同理感覺嗎?沒有同理感覺自然產生不了貼近度,沒有貼近度。
再者,我國常常出現神劇、亂劇,讓我們一些對國內充滿期待的人直接放棄,譬如足球一樣,越大的期待結果是越大的無奈,一次我看國家隊,賽後差點把身邊的易拉罐直接往場上丟。
現在我國越來越像朝鮮了,造神運動開始,一開電視就感到有點惡心了。xxxxx重要批示,xxxxxx重要講話.....結果腐敗曝光率還是那麼高。影視劇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的限制,讓高滿堂和張藝謀都無奈,何況我們這些廣大的受眾!高滿堂說,劇本必須要對生活對社會對現實進行批判才能有藝術價值,才是編劇價值所在,他說得好聽,他敢批判?敢,就是拍完後廣電總局不準你播出而已,即使你拿回去進行剪輯後可以播出,但是經過剪輯過後即使一部神劇也變成一部爛劇,誰感興趣?
所以,朋友,我們的國劇只能是談情說愛,談國家、談人文批判(會或多或少牽涉到政治,不不管你是多牛的編劇,必然會和現實的政治和政府牽扯)過不了廣電總局那關,所以只能播出要麼為了人類付出的偉大,要麼直接談論繁衍的愛情。其他有真正有藝術價值的有深度的劇,你想都別想。這種劇哪來的高分?!華誼四年前申請了四次關於投資超過3億拍攝抗美援朝的電影都被警告了,說是破壞中美的友誼。這也是事實,美國從未出現過設計朝鮮戰爭的影視作品,那怕是我們20年前影視市場還很弱小的那個年代,這就是默契
Ⅱ 為什麼韓國電影都那麼寫實
這個應該是社會體制的原因吧,畢竟他們更加民主、開放,所以什麼話都敢說,什麼樣的題材都能在電影里展現。反觀**就是有規定的。然後美國西歐等都是同一種體制,但是他們卻並不像韓國電影那麼寫實,這個又和創作者的思維模式與文化底蘊不一樣有原因。歐洲文藝,所以更多展現文藝的東西,美國那些也有黑暗的,但是他們的創作方式不一樣,展現的效果就不一樣,比如紙牌屋。韓國電影的寫實,是對自身缺點的深刻認知。
Ⅲ 《熔爐》《玩物》,韓國電影那麼敢拍,為什麼越揭露現實卻越愈演愈烈
商業電影越來越多的充斥著電影行業的大潮中,比如漫威系列、比如X戰警系列,以及國產的小時代系列,咳咳…雖然說小時代被很多朋友們說是爛片,但是起碼它是賺錢的。但是作為我們觀眾來說,純商業片並不是我們的全部需求,我們更需要的是通過電影來升華情感,來感悟人生,讓自己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沉重的未成年被性侵話題,再一次上演。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
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一句話總結這部電影:這是一部改編韓國法律的電影。
Ⅳ 韓國作為一個小國,為何電影可以拍的這么好
因為韓國的電影演的都比較真實,他們大部分電影都是根據社會現實改編的。而且也有人專門給他們遞這種真人真事的稿件,所以他們在拍攝的過程中不需要自己編故事,都是社會上真實的事,所以給大家的感覺就非常真實。韓國的電影最好看的一部就是《熔爐》。當時這部電影不僅在韓國國內收視率超高,在每個國家收視率都特別高。
但是韓國的電影他會把真實的大結局演出來,會狠狠的揭露現在人的人性。大家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會覺得非常真實,有的人甚至看了幾遍,也會給各位家長普及一下這個劇情裡面的知識,所以韓國的電影每一部票房都非常高。韓國的劇本一點都不誇張,都是按照真實的故事情節去演的,所以大家更喜歡看。
Ⅳ 為什麼韓國有那麼多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我們更多,只是不敢拍,比如昆明前幾年發生的,省領導故意開車在鬧市撞人,當場撞死5人,傷30多,後來說是領導的司機開的車,是精神病發作了,昆明的電視台開始還牛逼哄哄說要跟蹤報道,一個月後到醫院問傷者有沒有人出醫葯費,傷者氣憤的說無人管。後來電視台就不敢再繼續報道了,這是真事,
Ⅵ 為什麼韓國電影敢說實話
首先因為韓國是一個非常自由民主的國家,這些我記得非常清楚的,總統閨蜜事件其實就是梨花女子大學的學生弄出來的,所以我認為韓國是一個非常自由的國家,敢說真話也敢於面對自己國家的缺失。
Ⅶ 為什麼韓國電影那麼敢拍
眾所周知,韓國電影有很多都非常現實,更有不少是真實事件改編,給社會帶來更多的深思。例如寄生蟲這部電影,真實講述了底層人民跟上流社會的對比,為了擠入上流社會,底層人員這樣才能拒絕誘惑,腳踏實地的努力。這部電影展現的人性讓人深思。
韓國電影,比如素媛,就是根據現實改編的,講述了一個懵懂的小女孩因為善意的給一個老男人遞了一把傘,卻遭受了將伴隨一生的噩夢,墜入了無盡深淵,那麼小的孩子一生都要被人工尿袋束縛,讓人無比氣憤。而現實中的罪犯已經被釋放了,遭受著無數人的唾罵,但這完全不能彌補他犯下的罪過。因為電影所帶來的影響,韓國的法律條例也因為增加完善了一些。
韓國電影之所以敢拍,是因為存在這樣的事情太多了,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並且造成影響力從而推動社會發展。
Ⅷ 為什麼韓國電影那麼多真實事件改編
發生的事情多了所以就多改編而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