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音樂之城維也納的作者是誰
朱錦飛
㈡ 維也納為什麼稱為音樂之城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位於多瑙河南岸、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中,城市依山傍水、綠蔭環繞、景色秀麗,自然環境十分優美,被比作「多瑙河的女神」。
維也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18世紀以來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華爾茲舞曲的故鄉。
作為音樂名城,維也納擁有眾多的歌劇院、電影院,各式各樣的音樂廳遍布全城。最顯赫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建於1869年,是一座古羅馬式建築。這里曾經首演過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作品,19世紀歐洲所有著名歌劇作家的作品,都在這里上演過。1945年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1955年又按原來的樣式重新建造。每年這里都有音樂比賽,是全世界的歌劇中心。漫步維也納,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音樂對這個城市的影響。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以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的;不少著名音樂家的雕像矗立在花園里或廣場上。在內環路的城市公園里,可以看到偉大的約翰·斯特勞斯正在聚精會神地演奏小提琴;沿著內環路,還會看到貝多芬、莫扎特等音樂大師的英姿。這些音樂大師都曾在這座音樂名城中度過多年音樂生涯。
這座音樂名城還為音樂愛好者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到這里深造、創作並從事演出活動。每當夏季,許多交響樂隊走出音樂廳為人們演奏。優美的旋律把人們帶到藍色的多瑙河上,帶到靜靜的維也納森林裡,帶到高雅的藝術境界中……維也納的城市布局層次分明,415平方千米的市區,分為「三環一帶」,即內城、外城、郊區和一條玉帶般的多瑙河。內城街道狹窄,有許多政府機關和歷史建築物。19世紀在拆除城牆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環形馬路(內環路),寬50米,長4千米,沿街分布著現代化建築群。外城是維也納最繁華的商業區和主要的住宅區。外環路的南面和東面是工業區;西郊一直伸展到森林邊緣,有眾多的公園、宮殿和別墅,參天的山毛櫸環繞城市,構成了聞名世界的「維也納森林」。
歷史名城維也納,一直是東、西歐的重要門戶,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交通孔道。除了紐約、日內瓦以外,它還是第三個駐有聯合國機構的城市。
㈢ 維也納是不是音樂之城
是的!所謂的音樂之城,也就是奧地利的維也納.
只要提起維也納,人們自然會聯想到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約翰·施特勞斯等這些音樂大師的名字,因為這里是著名圓舞曲華爾茲的故鄉,也是歐洲許多著名古典音樂作品的誕生地,一直享有世界音樂名城的盛譽。
詳情見網路~~~
㈣ 音樂之城維也納是哪個國家的
維也納是奧地利首都。是世界音樂之都,處處充滿音樂的氣息,更是名人輩出,比如肖邦、莫扎特等人。
㈤ 為什麼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城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每年1月1日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
維也納-音樂之都:幾世紀以來音樂一直都離不開維也納,與它緊緊相連。它是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聖地。維也納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聞名全世界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中永遠得到爆滿觀眾的熱烈掌聲。而維也納音樂學院不斷的孕育出在國際音樂界中脫穎而出的樂者。除此之外,維也納豐富活躍的現代熱門音樂舞台及場所吸 引了不少的年輕人。如果您喜歡音樂,維也納絕對讓您無法忘懷。
18世紀,隨著藝術的繁榮,維也納作為「音樂城市」聞名遐邇。
㈥ 課文《音樂之城維也納》中的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在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麼
引出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㈦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資料
音樂之城——維也納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位於多瑙河南岸、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中,城市依山傍水、綠蔭環繞、景色秀麗,自然環境十分優美,被比作「多瑙河的女神」。
維也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18世紀以來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華爾茲舞曲的故鄉。
作為音樂名城,維也納擁有眾多的歌劇院、電影院,各式各樣的音樂廳遍布全城。最顯赫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建於1869年,是一座古羅馬式建築。這里曾經首演過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作品,19世紀歐洲所有著名歌劇作家的作品,都在這里上演過。1945年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1955年又按原來的樣式重新建造。每年這里都有音樂比賽,是全世界的歌劇中心。漫步維也納,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音樂對這個城市的影響。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以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的;不少著名音樂家的雕像矗立在花園里或廣場上。在內環路的城市公園里,可以看到偉大的約翰·斯特勞斯正在聚精會神地演奏小提琴;沿著內環路,還會看到貝多芬、莫扎特等音樂大師的英姿。這些音樂大師都曾在這座音樂名城中度過多年音樂生涯。
這座音樂名城還為音樂愛好者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到這里深造、創作並從事演出活動。每當夏季,許多交響樂隊走出音樂廳為人們演奏。優美的旋律把人們帶到藍色的多瑙河上,帶到靜靜的維也納森林裡,帶到高雅的藝術境界中……維也納的城市布局層次分明,415平方千米的市區,分為「三環一帶」,即內城、外城、郊區和一條玉帶般的多瑙河。內城街道狹窄,有許多政府機關和歷史建築物。19世紀在拆除城牆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環形馬路(內環路),寬50米,長4千米,沿街分布著現代化建築群。外城是維也納最繁華的商業區和主要的住宅區。外環路的南面和東面是工業區;西郊一直伸展到森林邊緣,有眾多的公園、宮殿和別墅,參天的山毛櫸環繞城市,構成了聞名世界的「維也納森林」。
歷史名城維也納,一直是東、西歐的重要門戶,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交通孔道。除了紐約、日內瓦以外,它還是第三個駐有聯合國機構的城市。
世界名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人口156.3萬人(2000年)。
公元1世紀,羅馬人曾在此建立城堡。1137年為奧地利公國首邑。13世紀末,隨著哈布斯堡皇族興起,發展迅速,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15世紀以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和歐洲的經濟中心。18世紀,瑪麗亞·鐵列西婭母子當政期間熱衷於改革,打擊教會勢力,推動社會進步,同時帶來藝術的繁榮,使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獲得了「音樂城」的美名。
約 翰·施 特 勞 斯 的 金 色 塑 像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環境優美,景色誘人。登上城西的阿爾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維也納森林」盡收眼底;城東面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北面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登高遠望,各種風格的教堂建築給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層古老莊重的色彩。市內街道呈輻射環狀,寬50米,兩旁林蔭蔽日的環形大道以內為內城。內城卵石街道,縱橫交錯,很少高層房屋,多為巴羅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雙塔教堂的尖頂聳入雲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環形大道兩旁為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和國家歌劇院等重要建築。環形大道與另一相平行的環行路之間為中間層,這一帶為商業區、住宅區、也有宮殿、教堂等夾建其間。第二環形路外為外層,市西有幽雅的公園,美麗的別墅以及其它宮殿建築。在這眾多的宮殿中,以位於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龍宮引入注目,這是奧地利歷史上繁榮時期的一個遺跡。城區東南部的「美景宮」為18世紀初卡爾皇帝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戰功的歐根親王所造。
世界音樂聖殿——維也納金色大廳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每年1月1日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
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為第三個聯合國城市。1979年建成的奧地利國際中心又稱「聯合國城」,氣勢雄偉,是許多聯合國機構的集中地。它曾是長期稱霸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機構所在地;1814年奧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曠日持久的維也納會議上施展陰謀詭詐的政治權術;1815年俄、美、奧3國皇帝締結所謂「神聖同盟」,力圖撲滅資產階級革命;1848年在歐洲大革命的影響下,維也納發生街壘戰,梅特涅逃亡倫敦;1867年成為稱雄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首都;20世紀30年代初,希特勒一躍而為德國納粹的頭目,1938年3月率軍長驅直入維也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戰爭期間,全城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古典建築被毀;1955年5月蘇、美、英、法4國與奧地利在「美景宮」會議廳簽訂了《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從而結束了長達10年的4國佔領狀態;1955年10月16日,奧地利議會宣布憲法性法律「永久中立」,這一天被定為國慶日。
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自古以來,維也納就是連結東西歐的交通樞紐和來往於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重要通道。
㈧ 在<<音樂之城維也納>>里,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維也納的
從三個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①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②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的樣子。
此篇文章介紹了介紹了維也納是座音樂城,音樂和這座城市以及人們的生活。
(8)音樂之城維也納電影擴展閱讀
音樂之城,也就是奧地利的維也納,奧地利首都、著名音樂城市、國際旅遊勝地,位於國境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坐落在維也納盆地中,藍色的多瑙河從市區靜靜流過,水秀山青,風景幽雅。
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從西、北、南三面環繞著城市,遼闊的東歐平原從東面與其相對,到處鬱郁蔥蔥,生機勃勃。登上阿爾卑斯山麓,維也納森林波浪起伏,盡收眼底。
從多瑙河盆地可以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遼闊的平原猶如一幅特大的綠毯,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流其間。維也納環境優美,景色誘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