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節多久開一次
美國夏威夷電影節(1) 加拿大溫哥華電影節(2) 英國倫敦電影節(2)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2) 美國紐約地下電影節(3)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3)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3) 瑞士洛迦諾電影節(3) 中國香港國際電影節(4) 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4) 美國舊金山亞裔電影節(4) 美國芝加哥亞裔電影節(4) 美國紐約獨立電影節(4) 美國紐約電影節(4) 美國舊金山電影節(4) 美國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4) 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4) 美國拉丁電影節(4) 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4) 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4) 德國國際婦女電影節(4) 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4) 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4) 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4) 英國愛丁堡電影節(4)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4)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4)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4)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4)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4)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4)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5)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5)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5)
這么多電影節呢,不知道你說哪個,不過基本都是一年一次,比如說電影屆頂級盛事奧斯卡
2. 37歲佟麗婭電影節出圈!擔任主持比嘉賓搶鏡,受情傷後事業開掛
導語:佟麗婭近幾年的發展,真的就如開掛一般,事業蒸蒸日上,近日以主持身份成功海南國際電影節閉幕儀式上露面。
12月12日,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正式舉辦閉幕儀式,當天晚上37歲的佟麗婭以主持人的身份登上紅毯秀,一身白色薄紗蛋糕裙將她襯托的仙氣飄飄,波浪長發搭配精緻容貌,這氣質也太甜了吧!
近幾年來,佟麗婭的發展道路皆都在大家的見證之中度過,這個出色的女孩也終於拋棄了之前的陰影,拋棄了以往的慘淡事業,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發展道路。如今的佟麗婭身上從內而外透露著滿滿正能量,這樣的明星才是如今娛樂圈中最為稀缺的公眾人物。
希望佟麗婭能夠一直保持如今的狀態,帶給眾人更多正能量的同時,也帶來更多屬於她的精彩作品,讓自己的未來娛樂圈發展道路更加輝煌,而不是只止步於眼前的成就!
3. 各種華語電視、電影節的名稱及頒獎時間(幾年一次大概在幾月份頒獎),最好再說一下獎項的分量,謝謝
電影:台灣金馬獎--中國台灣地區的電影獎項,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大陸電影金雞百花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辦,1998年台北電影學會另行組織台北電影節與之分庭抗禮。金馬獎的主持人過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傳統,但近年也有都由台灣主持人擔當的情況。
香港金像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當年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蓬勃發展之時,金像獎的設立大大鼓舞了電影人的創作,讓香港電影佳片涌現。從創辦之初,金像獎已經立足於香港本土,並打破叢叢壁壘完全接納來自台灣、大陸以及全球華語電影作品,因此是兩岸三地同類電影獎項中,最早容納各地華語片種的電影獎項,因此奠定在華語電影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超然地位。
大陸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百花獎--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華表獎--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
電視:金鷹獎--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
飛天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是中國電視劇最高「政府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廣播事業局在北京召開了第三次全國電視節目會議,對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播出的電視節目進行評選,有28部電視劇獲獎。到1983年3月,廣播電視部(原中央廣播事業局)委託《電視文藝》、《中國廣播電視》、《電視周報》三家報刊聯合主辦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劇評獎活動,並把這一活動正式定名為「全國電視劇飛天獎」。1992年改為現名「中國電視劇飛天獎」。2005年,改為兩年一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為電視類的「政府獎」,是對上一年(或兩年度)電視劇思想藝術成就的一次檢閱和評判。
台灣金鍾獎--中國台灣地區傳媒年度獎項,創始於1965年。設獎之初以廣播為主,1965年設頒獎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66年增設個人技術獎。1971年將電視納入獎勵范圍,自此正式以廣播電視為獎勵對象。1965年起由台灣當局「新聞局」所舉辦。1968年由台灣當局「文化局」接辦,1975年恢復由「新聞局」辦理。自2000年後,交由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接辦,至2008年廣電基金解散為止。此外,另有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亦簡稱金鍾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
香港萬千星輝獎--香港TVB的電視頒獎典禮。頒獎禮評選范圍為TVB本年度製作的劇集和節目,以及出演的藝人。舉辦日期為TVB每年台慶前後(11月中或12月初),最受矚目的獎項為每年的最佳男女主角,一般被稱為「視帝」、「視後」。
4. 海南電影節閉幕式節目單
閉幕式嘉賓:鄧超、蔡徐坤、許魏洲、沈騰、江疏影、徐崢、於佩爾、蔣雯麗、雷佳、吳京、黑澤清、阿斯哈·法哈蒂、杜江、霍思燕、丁晟、郭帆、萬瑪才旦、小陶虹、吳彤、常石磊、喻越越、楊玏等重點明星影人嘉賓將出席閉幕式紅毯及閉幕式晚會等活動。
5.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三亞開幕,海南的電影業發展如何
每次舉辦電影節,最受矚目的除了期待誰獲獎之外,還有就是各大明星的紅毯造型了,當然,男星一般都是西裝革履,女明星的造型相對而言就豐富多了,這次舉辦地點在海南,氣溫溫暖,不用懼怕寒冷,女明星們可以盡情地穿搭,下面來盤點一下各大女明星的裝扮。
海南島的平原多分布在島嶼的四周沿海地區,面積大多比較狹小,其中最大的平原位於海南島的東北部,屬於河流的沖積平原。海南島的地勢中高周低,河流多呈放射狀分布,發源於中部山地地區。那些發源於中部山地,自南向北流動的河流,如南渡江、萬泉河、陵水河和昌化江等攜帶上游的泥沙,在下游地區由於地勢低平流水減慢,泥沙沉積而形成“沖積平原”,並在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6. 請問每年各種電影節頒獎典禮各是在什麼時候
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每年應該都不一樣吧 台灣金馬獎一般在11、12月。
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一般在4月份。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是4月、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就沒有特定的時間了。奧斯卡一般在1、2月的時候舉行、柏林國際電影節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 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東京國際電影節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7. 中國電影百花獎幾年舉行一次﹖
B.兩年
大眾電影百花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合稱金雞百花電影節。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由周恩來總理發起的電影大獎。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杯為銅質鍍金花神。百花獎也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和最有群眾基礎的電影大獎。
2014年,百花獎全新改革政策:不再限制演員國籍,且只要在大陸取得龍標(上映許可證)、票房過500萬、電視播放次數3000萬以上的華語電影都可以參加百花獎評選,不再有地域保護。
(7)海南電影節幾年一次擴展閱讀
評獎章程
大眾電影百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一 :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工作在主辦單位領導下進行。設立大眾電影百花獎組織委員會,負責百花獎評選的組織工作。中國電影家協會設立評獎辦公室,負責百花獎評選的具體事務工作。
二:大眾電影百花獎組織委員會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負責人、中國電影家協會負責人、電影界專家以及評選工作有關單位負責人等組成。
三 :組委會設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副秘書長、委員若幹人。
四:根據百花獎評選工作程序和需要,組委會下設策劃推廣、選票統計、技術開發等相應工作部門。
五: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工作嚴格實行迴避制。當屆百花獎報名參評作品的主創人員不得擔任組委會成員及其組委會辦公室和組委會下設部門工作人員。
獎項設置
大眾電影百花獎評獎始於1962年,但在1963年第二屆評獎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並舉行了第三屆評獎。
百花獎最初設立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獎項。
百花獎的選票隨《大眾電影》發送,評選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1983年以來百花獎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單個獎項,以及最佳影片獎和兩個優秀影片獎。2006年百花獎百花獎又增設了最佳新人獎,孫儷成為百花獎第一個新人獎獲得者。
8. 海南歡樂節是從幾年開始的
海南島有很多節慶。從2000年起,新冒出來的「海南島歡樂節」名氣最響。
歡樂節的來歷緣於海南要打造成中國的旅遊島,必須有一個為旅遊聚人氣、
為遊客添歡樂的全省性旅遊節慶。
與國內其它旅遊節慶比較,海南島歡樂節頗有特點:該節沖著遊客而辦,
為了旅遊業而辦,就是「旅遊搭台、唱旅遊戲」。歡樂節不刻意進行招商引資,
也不大把花錢從國內外請免費的貴賓。歡樂節選在11月,時間長達兩至三個星
期;這個時候國內其它地方可能寒風呼嘯或雨雪霏霏了,而海南溫暖如春正適
宜旅遊度假。歡樂節在全省旅遊市縣舉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動,讓遊客可以
有多樣的選擇。歡樂節強調歡樂性和參與性,用海南省省長汪嘯風的話說,就
是「讓遊客花錢買個心情舒暢」。
海南島歡樂節的策劃者和操辦者之一,海南省旅遊局副局長陳耀告訴記者
一個故事:2000年首屆歡樂節前夕,海南遭遇一場台風,不少市縣受了災。一
時間議論紛起,這種時候辦歡樂節,莫不是「幸災樂禍」吧?這邊抗災,那邊
歡樂,對人民群眾是什麼態度?因此,海南省的領導緊急通知歡樂節組委會要
強調兩點:第一,歡樂節為遊客而辦,為發展旅遊業而辦,絕不是海南自娛自
樂;第二,辦歡樂節體現了海南人民樂觀向上的精神和熱情好客的傳統。
首屆海南島歡樂節如期舉行。辦節的11月,海南全省旅遊飯店平均開房率
大升10個百分點……
今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海南將舉行第三屆歡樂節。據悉,歡樂節開幕式
定在10公里長的海口西海岸公園進行,屆時這個濱海旅遊區內的各景點全部免
費對遊客開放。目前,各種可參與性的歡樂活動正在緊張的策劃和籌備中。
體現獨特文化的「島服」
時下,海南島最流行的服裝是海南旅遊衫,人們稱之為「島服」。
走出機場,但見導游穿的是「島服」,計程車司機穿的是「島服」;步入
度假酒店和旅遊餐廳,但見服務員穿的是「島服」;而在景區、度假區,所見
遊客也多穿著「島服」。
「島服」遠看是一種寬松適體的花襯衫,近瞧另有一番名堂:「島服」上
的花樣千姿百態,但是全部取材於海南島的人文風情和自然物產。
「島服」發源於海南旅遊企業。起初,位於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凱萊
度假酒店為營造獨特的度假休閑文化,建造了不設空調的敞開式酒店大堂,與
之相配套的是所有酒店員工以寬松的花襯衫為工作服。
「島服」的發展得益於海南省外事辦。他們設計了一批花襯衫作為省領導
會見外賓的禮服,既體現海南島的熱帶特色,又展現地方文化。此舉大大增加
了「島服」的身價。
而海南省旅遊局敏銳地發現「島服」可以承載巨大的旅遊文化內涵,遂采
取一系列行動。其一,設計一種「島服」作為海南「導游服」,規定全省導游
員必須穿「導游服」上崗;其二,訂購「島服」作為促銷人員服裝,在國內外
的重大旅遊宣傳促銷活動中,無論是省領導、局領導,還是旅遊企業的促銷人
員,全部都穿「島服」;其三,在海南舉行或承辦的各種重大活動和會議上推
行「島服」,如在承辦由世界旅遊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聯合主辦的「亞太島嶼
可持續旅遊業國際會議」時,海南省旅遊局給與會3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層人士
和專家學者都贈送「島服」;其四,將「島服」作為送給來訪者和旅行商的紀
念品。
有了多方面的示範效應,加上寬松的「島服」適合熱帶海島度假休閑,「
島服」的花樣體現出獨特的文化,給人別一種心境,當然引起較大的市場需求。
許多廠家和商家看到商機,紛紛生產和經營「島服」。
短短幾年,海南的「島服」花開百樣,成為熱門旅遊紀念品,遊客在找到
張揚自己個性的「島服」的同時,「島服」的生產和經營者也樂在其中。
據悉,最近海南省旅遊局和旅遊協會引導有關企業設立
了「島服」研發中心,計劃推進海南的「島服業」。從一個概念到熱門旅
游紀念品,再到「島服業」,其中有多少啟示?
「歡樂海南」旅遊大篷車
旅遊大篷車不是海南島的首創,但卻玩出新意。
國慶前夕,「歡樂海南」旅遊大篷車宣傳團6輛噴繪著熱帶海島風光的豪華
大巴,載著148名穿著海南「島服」的宣傳者,開到廣州和珠三角地區的主要城
市。他們通過風情表演、旅遊VCD、電腦投影、彩繪展牌、各種宣傳冊和宣傳畫、
特色紀念品、專題推介、座談會研討、趣味抽獎、走訪客戶和媒體宣傳等多種
手段,全方位地吹去一股清新而又充滿魅力的綠島椰風。
去年9月,這綠島椰風曾從海南島一直吹到黑龍江。
操辦旅遊大篷車宣傳好比做一道菜,對此海南省旅遊局有自己的見解。
他們認為:要將旅遊大篷車宣傳做成名菜,做成美食。海南旅遊大篷車固
定的「菜名」是「歡樂海南」,這與海南島歡樂節相呼應,為塑造海南旅遊整
體形象服務。對比近兩年「歡樂海南」旅遊大篷車宣傳,可見其「別有用心」。
2001年9月,「歡樂海南」旅遊大篷車宣傳團走一條線,過12個省,精心安
排和參加了7省市辦的旅遊節慶或地方性旅遊交易會,重點宣傳迷人的海南風光,
主要宣傳口號是「熱帶海島,清新自然,歡樂世界,度假天堂。」今年9月,「
歡樂海南」旅遊大篷車宣傳團集中在廣州和珠三角地區,重點宣傳海南的度假
旅遊和特色旅遊,強調廣東、海南二省旅遊的互補和合作,主要宣傳口號是「
海南:中國的旅遊島,粵港澳的後花園。」
顯然,兩次「歡樂海南」旅遊大篷車宣傳是兩道不同的「海南菜」,味道
不同,都是好菜。有心人自能品出個中滋味。
自駕車游海南
今年國慶黃金周,自駕車在海南是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
國慶前夕,海南中旅一次組織了來自4省的多達百輛車的自駕車旅遊團,游
客們自駕汽車欣賞熱帶海島風光之時,自己也成了新聞媒體攝影鏡頭前的風光。
國慶黃金周剛開始,海南省假日辦就傳出信息,海口各大自駕車公司的車
被預定一空。海南三九自駕車公司110多輛高中低檔自駕車早早被預定,其中90
%系外地遊客所租。
對自駕車游海南,北京的楊先生的體會只有一個字:「爽!」
楊先生「爽」的理由是:海南沒有道路收費站,開車不用走走停停交什麼
路費橋費,一腳油門踩到底;海南路況好,車不多,很少遇到煩人的堵車;海
南整個是個大公園,滿目綠樹鮮花,路兩邊都是不收門票的風景。在海南自駕
車旅遊是一種享受,因此,和楊先生同車的夥伴爭著開車。
自駕車海南遊的另一番風光在海口碼頭:來自廣東的自駕車一輛接一輛從
渡輪上開下來,使海南的自駕車旅遊者倍增。
個性化菜單式旅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還有一種讓遊客「心情舒暢」、介於旅行團包價旅遊
和「海南自遊人」之間的特色產品在海南島悄然出現。
海南牽手旅行社副總經理李嬌介紹其做法是:對團隊旅遊行程只確定基本
時間安排,遊程中僅包價安排一、兩個景點,甚至將所有景點都讓遊客自選。
她舉例道:武漢的齊先生一家游過天涯海角,第二次參團游海南時通過旅行社
免費提供的小冊子,了解到蜈支州島很神奇,於是自選了蜈支州島,果然玩得
很開心。國慶期間,該旅行社的一個四川團隊聽了導游的介紹,選3元錢一份的「
抱羅粉」為早餐,既品嘗了海南風味美食,又節約了早餐費。旅行社通過這種
旅遊,在提高遊客滿意度的同時增加了經濟效益。
海南省旅遊局副局長陳耀總結這種旅遊為「個性化菜單式旅遊」。他認為,
這種產品適應旅遊需求多元化和遊客消費個性化的趨勢,今天的萌芽應會在明
天開花結果。他表示,將組織旅行社總結經驗,完善「菜單」,搞好宣傳,讓
遊客有更多、更體現個性的選擇。
海南旅遊新招不斷:立體的熱帶海濱旅遊,系列的熱帶溫泉度假,旅遊開
發追求「第一」或「唯一」,生態旅遊分「藍色」和「綠色」……據悉,一個
更大的海南旅遊新概念———「中國椰樹海岸」正在研究和策劃之中。我們為
海南旅遊帶給我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生活激情叫一聲好。
9. 戛納電影節幾年一次都是在哪舉行
戛納國際電影節一年舉辦一次,在法國舉行。
戛納電影節舉辦地點為法國,每年的五月中旬舉辦,為期十二天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一直延續到次周的周日閉幕。其頒發的最高獎項是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獎中的「最佳影片」,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得了該獎項。
戛納電影節的來由,時任法國外交部菲利普艾爾朗在各方支持下,將首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定在1939年9月1日至20日舉行。結果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進入緊急狀態,電影節在硝煙紛飛中流產。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才正式載入史冊。
10.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哪落幕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三亞落幕。根據海南網報道,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12月8日在海南三亞圓滿落幕。
本屆電影節歷時8天,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95部影片參加了首次設立的 「金椰獎」10大獎項的角逐,共有來自61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部影片參加了展映。中國影片《氣球》獲得最佳影片獎,中國導演王麗娜獲得最佳導演獎,法國演員塞米·鮑亞吉拉和日本演員松田龍平獲得最佳男演員獎,中國藏族演員索朗旺姆獲得最佳女演員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4K超高清直播電影《此時此刻——共慶新中國70年華誕》獲頒組委會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