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不是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是

不是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是

發布時間:2021-07-22 02:37:53

⑴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全球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著名的三個電影節,它們分別為: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這三大電影節特色各異,當中威尼斯電影節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偏重藝術與先鋒電影(先鋒茶話會),戛納電影節有歐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偏重商業與藝術結合電影(噱頭拍賣行),柏林電影節最為關注政治性和社會性(政治教管所)。至今,三大電影節堅持以藝術性作為最高指標,被譽為「藝術家的避難所」。奧斯卡金像獎與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

⑵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些

歐洲三大電影節分別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獅獎」,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間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在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最初是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而創辦,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戛納國際電影節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以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為宗旨。柏林國際電影節於每年2月間舉辦,為期兩周。

(2)不是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是擴展閱讀

歐洲三大電影節「三大滿貫」獲得記錄

1、最高獎大滿貫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夜》柏林金熊(1961)、《紅色沙漠》威尼斯金獅(1964)、《放大》戛納金棕櫚(1966)。

羅伯特·奧特曼:《陸軍野戰醫院》戛納金棕櫚(1970)、《西塞英雄譜》柏林金熊(1976)、《人生交叉點》威尼斯金獅(1993)。

2、最佳導演大滿貫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戛納最佳導演(2002)、《血色將至》柏林最佳導演(2008)《大師》威尼斯最佳導演(2012)。

3、二等獎大滿貫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1964年《馬太福音》威尼斯評審團大獎、1971年《十日談》柏林評審團大獎、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納評審團大獎。

張藝謀: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威尼斯銀獅獎、1994年《活著》戛納評審團大獎、1999年《我的父親母親》柏林評審團大獎。

4、最佳男演員大滿貫

傑克·萊蒙:1979《中國綜合症》戛納影帝、1981《奉獻》柏林影帝、1982《大失蹤》戛納影帝、1992《大亨游戲》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1997《可人兒》戛納影帝、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5、最佳女演員大滿貫

朱麗葉·比諾什:1993《藍》威尼斯影後、1997《英國病人》柏林影後、2010《合法副本》戛納影後。

朱麗安·摩爾:2002年《遠離天堂》威尼斯影後、2003年《時時刻刻》柏林影後、2014年《星圖》戛納影後。

6、終身成就獎滿貫

讓娜·莫羅:1992年終生成就金獅獎、2000年終生成就金熊獎、2003年終生成就金棕櫚獎。

7、主演最高獎滿貫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納金棕櫚獎、1961年《夜》柏林金熊獎、1962年《家庭日記》威尼斯金獅獎。

鞏俐:1987年《紅高粱》柏林金熊獎、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獅獎、1993年《霸王別姬》戛納金棕櫚獎。

⑶ 電影【玉觀音】為什麼沒有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

電影100年為什麼沒有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

⑷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雙金導演是指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至少拿下兩座不同的最高獎的導演(金獅獎起於1949年、金棕櫚獎起於1955年,金熊獎起於1952年,在此以前因評選不規范、名稱不統一、含金量偏低、以及處於混沌期而不計入): 金獅金棕櫚金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1964 紅色沙漠1967 放大1961 夜羅伯特·奧特曼1993 人生交叉點1970 陸軍野戰醫院1976 西塞英雄譜亨利·喬治·克魯佐1949 情婦瑪儂1953 恐懼的代價盧奇諾·維斯康蒂1965 北斗七星1963 豹路易斯·布努埃爾1967 白日美人1961 維莉迪安娜弗朗西斯科·羅西1963 城市上空的魔掌1972 馬蒂事件薩蒂亞吉特·雷伊1957 大河之歌1973 遙遠的雷聲黑澤明1951 羅生門1980 影武者路易·馬勒1980 大西洋城
1987 再見孩子們 1956 沉默的世界讓-呂克·戈達爾1983 芳名卡門1965 阿爾法城約翰·卡薩維茨1980 葛洛莉1984 愛的激流維姆·文德斯1982 事物的狀態1984 德克薩斯的巴黎埃曼諾·奧爾米1988 聖潔酒徒的傳奇1978 木屐樹科斯塔·加華斯1982 大失蹤1990 八音盒張藝謀1992 秋菊打官司
1999 一個都不能少 1988 紅高粱羅曼·波蘭斯基2002 鋼琴家1966 荒島驚魂邁克·李2004 維拉·德雷克1996 秘密與謊言李安2005 斷臂山
2007 色·戒 1993 喜宴
1995 理智與情感 泰倫斯·馬力克2011 生命之樹1999 細細的紅線保羅·塔維安尼
維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7 我父我主2012 凱撒必須死賈法·帕納西2000 生命的圓圈2015 計程車吉安弗蘭科·羅西2013 羅馬環城高速2016 海上火焰 最高獎大滿貫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夜》柏林金熊(1961)
《紅色沙漠》威尼斯金獅(1964)
《放大》戛納金棕櫚(1966) 羅伯特·奧特曼《陸軍野戰醫院》戛納金棕櫚(1970)
《西塞英雄譜》柏林金熊(1976)
《人生交叉點》威尼斯金獅(1993) 最佳導演大滿貫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戛納最佳導演(2002)
《血色將至》柏林最佳導演(2008)
《大師》威尼斯最佳導演(2012) 二等獎大滿貫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1964年《馬太福音》威尼斯評審團大獎
1971年《十日談》柏林評審團大獎
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納評審團大獎 張藝謀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威尼斯銀獅獎
1994年《活著》戛納評審團大獎
1999年《我的父親母親》柏林評審團大獎 最佳男演員大滿貫 傑克·萊蒙1979《中國綜合症》戛納影帝
1981《奉獻》柏林影帝
1982《大失蹤》戛納影帝
1992《大亨游戲》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
1997《可人兒》戛納影帝
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
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最佳女演員大滿貫 朱麗葉·比諾什1993《藍》威尼斯影後
1997《英國病人》柏林影後
2010《合法副本》戛納影後 朱麗安·摩爾2002年《遠離天堂》威尼斯影後
2003年《時時刻刻》柏林影後
2014年《星圖》戛納影後 終身成就獎滿貫讓娜·莫羅1992年終生成就金獅獎
2000年終生成就金熊獎
2003年終生成就金棕櫚獎 主演最高獎滿貫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納金棕櫚獎
1961年《夜》柏林金熊獎
1962年《家庭日記》威尼斯金獅獎 鞏俐1987年《紅高粱》柏林金熊獎
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獅獎
1993年《霸王別姬》戛納金棕櫚獎 評委會主席大滿貫:暫無 「雙料帝後」是指在三大電影節中拿下兩座不同最佳演員獎的男女演員(一切以官網為准 ): 影星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傑克·萊蒙1992 大亨游戲1979 中國綜合症
1982 大失蹤 1981 奉獻西恩·潘1998 浮世男女
2003 21克 1997 她是如此可愛1996 死囚漫步朱麗葉·比諾什1993 藍2010 合法副本1997 英國病人朱麗安·摩爾2002 遠離天堂2014 星圖2003 時時刻刻貝蒂·戴維斯1937 艷窟淚痕1951 彗星美人安娜·瑪妮雅妮1947 安吉莉娜1958 暴風雨讓·迦本1951 黑夜是我的王國
1954 金錢不要碰 1959 流浪漢阿爾基麥迪
1971 貓 弗雷德里克·馬奇1952 推銷員之死 1960 風的傳人雪莉·麥克雷恩1960 桃色公寓
1988 琴韻動我心 1959 鳳求凰
1971 絕望的性格 索菲亞·羅蘭1958 黑蘭花1961 烽火母女淚伯特·蘭卡斯特1962 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1956 空中飛人詹姆斯·斯圖爾特1959 桃色血案1962 渡假留香畢比·安德森1958 生命的門檻1963 情人讓·路易·特蘭蒂尼昂1969 焦點新聞1968 說謊的人西蒙·西涅萊1959 上流社會1971 貓米歇爾·皮寇利1980 虛無縹緲1982 奇妙事件漢娜·許古拉1983 皮耶拉的故事1979 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阿爾伯特·芬尼1963 湯姆·瓊斯1984 化妝師吉昂·馬利亞·沃隆特1983 馬里奧·里奇之死1987 莫羅事件伊莎貝爾·於佩爾1988 女人韻事
1995 冷酷祭典 1978 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2001 鋼琴教師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1989 現在幾點鍾1970 匹薩一角
1987 黑眼睛 伊莎貝拉·阿佳妮1981 迷戀1989 羅丹的情人霍利·亨特1993 鋼琴課1988 廣播新聞保羅·紐曼1958 炎熱的夏天1995 大智若愚梅麗爾·斯特里普1989 黑暗中的吶喊2003 時時刻刻張曼玉2004 清潔1992 阮玲玉海倫·米倫2006 女王1984 恩怨情天
1995 瘋狂的喬治王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2008 切·格瓦拉2001 毒品網路哈維爾·巴登2000 夜幕降臨前
2004 深海長眠 2010 美錯布魯斯·鄧恩2013 內布拉斯加1983 冠軍季節湯姆·康特奈1964 國王與國家2015 四十五周年

⑸ 世界上著名的電影節都有哪些

最著名的莫過於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即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

1、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香港稱「康城」,台灣稱「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2、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3、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從1951年第一屆開始,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避免與戛納電影節「撞車」,提前至每年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

(5)不是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是擴展閱讀:

其他著名的電影節還有:

1、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瑞士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電影節中的王子」的美譽。

2、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是西班牙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在歐洲影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最高獎為「金貝殼獎」。

3、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宗旨為鼓勵文化的多樣性和各國人民之相互了解、刺激各大洲電影製作的提升來培育優質電影、拔擢電影工作者與新創作品、發掘和鼓勵新進人才、並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專業人士的交流,最高獎為「美洲大獎」。

4、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在五十年代成為中國電影最愛亮相的舞台,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5、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原為世界三大非競賽電影節之一,從1991年起增加了競賽單元,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也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它規定參賽片必須不帶政治色彩,不得在其它電影節上放映過。

6、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7、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⑹ 2017年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

戛納電影節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

柏林電影節於每年2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因舉辦時正值寒冬而顯得格外特別。

⑺ 歐洲三大電影節各自特點是什麼 ,他們選片品味有何區別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影節,每年八月至九月在麗都島舉行。最高榮譽獎是金獅獎,聚焦於各國電影實驗者。威尼斯電影節的宗旨是為嚴肅的藝術服務,由此可見他們的態度有多麼認真了。威尼斯電影節支持創新,對於那些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是大大支持的。從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孕育了很多世界電影大師。

其實這三大電影節的品味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他們的宗旨是不一樣的。他們沒有地域限制,入圍電影、導演、演員都可以來自世界各地。三大電影節雖然初衷不同,但是他們都不看重高關注度、高知名度、高票房,個性和創新是他們的口味。這一點奧斯卡電影節就不同了,它比較看重商業和政治因素。

⑻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與奧斯卡金像獎表彰和喜好的作品側重點不同,主要表現在:
1.三大電影節基於全球,入圍電影、導演、演員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地域限制。而奧斯卡獎作為美國國家電影藝術最高獎,表彰的電影和影人主體基於美國本土,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而在獎項入圍和評選上有輕視東方作品和演員的特點。所以前者是國際電影節,後者是國家級頒獎禮,屬於截然不同的性質。
2.三大電影節作為全球數以百計的電影節的代表,堅持以藝術性作為最高指標。獲獎作品不要求高票房、高關注度、高知名度,個性和創新是三大電影節鼓勵的重要方向,力求通過世界各地電影的彼此交流,達到推進電影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奧斯卡獎重視影片的政治和商業因素,即影片在全球取得高票房、高關注度以及符合美國主體政治意識是獲獎的重要參考,由於這種市場指標,獲獎作品中的商業大片和政治影片比率很高,奧斯卡獎也因此成為世界關注度最高的電影獎。由於美國好萊塢百年來的深厚積累以及其本身先進的電影工業和英語作為世界語言的優勢,奧斯卡獎仍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 自20世紀80年代末起,中國電影和中國影人開始走向國際,許多優秀影片和電影人開始受到世界影壇的關注。1988年,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獲得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前身)最佳影片金熊獎,成為中國影史上第一部在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最高獎的作品,隨後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金獅獎,1989)、張藝謀導演的《秋菊打官司》(金獅獎,1992)、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金棕櫚獎,1993)、謝飛導演的《香魂女》(金熊獎,1993)、李安導演的《喜宴》(金熊獎,1993)等先後在三大國際電影節斬獲最高獎。演員方面,1992年張曼玉憑借《阮玲玉》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後,成為中國影史上首位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佳演員,僅僅半年後,鞏俐憑借《秋菊打官司》一舉摘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後,1994年葛優憑借《活著》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影帝,同年夏雨憑借《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帝,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威尼斯影帝。翌年蕭芳芳憑借《女人四十》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後。由此可見,20世紀90年代初是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人第一次在國際影壇大放光彩的時期,優秀影片和優秀演員不斷涌現,短短五、六年間多部作品和多位影人獲得國際大獎,且有五部電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喜宴》和《飲食男女》)在這一時期先後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90年代後期起華語電影發展緩慢,進入21世紀後開始面臨許多嚴峻挑戰。2000年,鞏俐受邀擔任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成為首位在歐洲三大節電影節擔任評委會主席的華人,僅僅兩年之後鞏俐再次受邀擔任第五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成為威尼斯電影節史上的第一位來自亞洲的評委會主席。此後張藝謀和李安兩位導演分別於2007年和2009年擔任第64屆和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王家衛也擔任了柏林、戛納(華人首位)兩大國際電影節主席。在新世紀後,共有鞏俐、張藝謀、李安、王家衛四位躋身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主席。
就華語電影本身來說,雖然不乏有《三峽好人》《圖雅的婚事》這樣的影片拿下金獅獎、金熊獎等國際大獎。但一方面自身的電影產業急待變革,另方面迫切需要發展順應時代潮流的電影技術和電影風格,如3D電影、新派武俠等都是中國影人探索的方向。自2002年張藝謀轉型指導的國產商業大片《英雄》上映後,中國的電影票房記錄被屢屢刷新,每年持續走高。但同時華語電影的質量卻不能滿足大眾的期望和需求,而自《英雄》拉開中國商業大片的序幕後,華語電影反而呈現與國際影壇漸行漸遠的趨勢,不但十年來再無影片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三大國際電影節中也是斬獲甚微。如今的中國電影整體上與歐美電影產業存在差距,仍然任重而道遠,但我們期盼與世界電影同步誕生的中國電影能夠越走越遠,有朝一日不必再以獲取西方肯定和西方電影獎做為高成就的標准。

⑼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哪些

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和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不是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可以免費看會員電影的網站 瀏覽:155
王道電影高清完整百度雲 瀏覽:348
介紹一個喜歡的電影英文怎麼寫 瀏覽:870
現在電影為什麼更多泰國元素 瀏覽:899
奧特兄弟在哪個電影完整版 瀏覽:826
電影四根羽毛1939在線觀看完整版 瀏覽:705
兒童看抗日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666
最近有個穿越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70
cctv6電影頻道的平板廣告音樂 瀏覽:723
荒島求生電影觀後感300字 瀏覽:469
棟篤神探電影粵語土豆 瀏覽:780
關於地理的電影觀後感1000字 瀏覽:263
韓國有一部旅遊犯罪的電影 瀏覽:736
賈玲最近上映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64
電影寵愛的結局 瀏覽:201
講述泰森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21
泰國大佬愛上一個女孩的電影 瀏覽:632
唐人街探案3電影配樂名字 瀏覽:820
電影動漫成熟男頭像圖片大全 瀏覽:201
顏丹晨大尺度電影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