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只有《霸王別姬》。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霸王別姬》上映後在歐美電影界好評如潮。
評論界稱《霸王別姬》是中國的《亂世佳人》。許多影評指出這部電影雖然長達3小時,卻無1分鍾的累贅,電影跨越50年歷史,反映了20世紀中國歷史的變遷,輝耀著傳統文化的光彩,氣勢恢宏,情節跌宕。影片體現了電影技術及美學處理上的精湛技巧,將電影藝術的妙處發揮到了極致。
㈡ 65屆戛納電影節入圍的華語電影有哪些
《浮城謎事》。
第65屆戛納電影節,婁燁的新片《浮城謎事》入圍「一種關注」單元,成為本屆夏納電影節的華語片獨苗。
《浮城謎事》講述了由一樁牽涉小三事件的離奇車禍命案引發的現代都市情愛事件,探討的是男人為什麼會出軌這個話題,該片於2012年10月19日正式上映並先後入圍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和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該片是導演婁燁被禁止拍電影解禁後的第一部作品。
影片沿用了已成風格化的手持攝影,攝像機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加強了現場感,彷彿隱藏在日常生活當中,時刻緊跟著人物。愛情,是故事,也是事故。這句話在《浮城謎事》中被婁燁闡釋得淋漓盡致。影片的開頭,婁燁就毫不避諱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武漢的城市情懷,灰濛蒙的高速路上,轎車在《歡樂頌》中狂奔,成群的白鴿在迷濛中飛過,斑駁的河灘裹挾著強烈的環境代入感。
㈢ 2007年,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嘎納,威尼斯上,華語電影一共拿了幾個獎
柏林
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
泰迪獎 《刺青》(中國台灣)
普通評委會獎(競賽) 《圖雅的婚事》
普通評委會獎(全景) 《落葉歸根》
嘎納
電影基石單元二等獎 《入道》
威尼斯
聖馬克金獅獎 《色,戒》
傑出技術貢獻獎(攝影) 《色,戒 》
威尼斯地平線獎(紀錄片) 《無用》
㈣ 威尼斯電影節獲獎華語片
威尼斯電影節獲獎華語片回溯
1、《悲情城市》(1989年金獅獎)
侯孝賢的這部帶有史詩氣質的影片是開啟華人沖擊金獅獎第一波的電影,它也是公認的侯孝賢長鏡頭美學風格成熟至大成的電影。直接帶動了張藝謀、陳凱歌、楊德昌、王家衛、蔡明亮等人在威尼斯和戛納電影節的亮相。
2、《秋菊打官司》(1992年金獅獎)
《秋菊打官司》張藝謀大量啟用非職業演員,大量鏡頭的構圖干凈不規則,用光自然真實,很有生活氣息。張藝謀在本片中又一次展現了他那獨特的視覺風格,給世界影壇以沖擊,同時傳達出一種力量感。
張藝謀的這次摘取金獅,是內地影壇有史以來拿到的最有分量的電影節大獎,實在是大大振奮了當時內地電影圈的信心。
3、《愛情萬歲》(1994年金獅獎)
蔡明亮彷彿橫空出世一般,他不僅在中國台灣獨樹一幟,就是放眼世界影壇,也是難得的異數。《愛情萬歲》,九十分鍾的片長,不到十句對白,卻很飽滿地描繪出了都市人們交流之間的困惑和個人的精神危機、孤獨與恐慌。
4、《一個都不能少》(1999年金獅獎)
平淡的故事卻折射出復雜的人性考量和生活,這都非常符合威尼斯電影節一直標榜的「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的宗旨,所以老謀子再擒金獅也不奇怪。
5、《三峽好人》(2006年金獅獎)
這是華語片在威尼斯沉寂6年後的一聲號角,也是世界影壇對於賈樟柯完成「故鄉三部曲」和《世界》後的肯定。
6、《色戒》(2007年金獅獎)
李安的真正實力到了《色戒》徹底的爆發了出來,不僅憑借精湛的戲劇功底和人文探索精神徹底把改編電影提升到了原著水準之上,同時還捧出了新的演技女神湯唯。
7、《桃姐》(2011年最佳女演員銀獅獎)
《桃姐》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的被肯定其實分兩個方面:一個是對許鞍華導演多年以來固守獨具特色的個人化表達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葉德嫻精湛的演技和幾十年演藝生涯的褒獎。
文章來源:和訊網
望採納~
㈤ 69屆戛納電影節華語電影有沒有得獎的
69屆戛納電影節華語電影沒有得獎。
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共有1869部報名,最終21部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
肯·洛奇憑借《我是布萊克》獲得金棕櫚大獎。克里絲蒂安·蒙吉憑借《畢業會考》和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憑借《私人采購員》獲得最佳導演獎,傑克琳·喬斯憑借《羅莎媽媽》的獲得最佳女演員,沙哈布·侯賽尼憑借《推銷員》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哈維爾·多蘭憑借《只是世界盡頭》獲得評審團大獎,安德里亞·阿諾德憑借《美國甜心》獲得評審團大獎,阿斯哈·法哈蒂憑借《推銷員》獲得最佳編劇獎。
2016年5月11日-5月22日在法國戛納舉行,該屆戛納電影節閉幕式22日晚在電影宮盧米埃爾廳舉行,2016年5月23日凌晨,為期12天的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落下帷幕。
㈥ 第64屆戛納電影節都有哪些華語影片入圍啊
沒有任何華語影片在第64屆戛納電影節入圍。
入圍過戛納電影節的部分華語電影:
2018
《路過未來》是2017年唯一一部入圍戛納電影節的華語電影,由李睿珺自編自導,楊子姍、尹昉主演,影片聚焦小人物,那種為了生存,幾乎花費所有時間,生活在社會邊緣,沒空刷微博追熱點的小人物。
㈦ 請列出近十年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華語片名
2000年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獲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2003年影片《盲井》獲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藝術貢獻銀熊獎、《英雄》獲特別創新獎。
2004年朱文《雲的南方》獲非競賽單元的「NETPAC」獎
2005年,55屆柏林電影節上,中國電影更是所獲頗豐。顧長衛憑借《孔雀》獲評委會大獎銀熊獎Peacock;而《天邊一朵雲》更是為蔡明亮爭得了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阿爾弗雷德·鮑爾獎及最佳藝術貢獻獎(劇本);鄢雨和李一凡憑借《淹沒》獲得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青年論壇):劉伽茵憑借《牛皮》一片獲得卡里加利獎(青年論壇)及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2006年《伊莎貝拉》獲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作曲獎
2007年《圖雅的婚事》榮獲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
2007年《落葉歸根》榮獲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
2008年《左右》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編劇獎
2010年 《團圓》榮獲第60界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
戛納電影節 第五十三屆(2000年)最佳導演:楊德昌 A One and a Two 《一一》(台灣地區、日本)
第五十七屆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 (2004年)
最佳女演員獎:《清潔》(法國) 張曼玉(不算華語影片,是華語影人)
第五十三屆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 (2000年)
最佳男演員:In The Mood For Love《花樣年華》 梁朝偉(香港地區)
威尼斯電影節
第六十二屆(2005)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華語影人)
第六十三屆(2006)最佳影片金獅獎《三峽好人》(導演:賈樟柯
第六十四屆(2007)最佳技術貢獻獎(攝影) 《色.戒》,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 賈樟柯《無用》
第六十六屆(2009)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 《1428》(四川地震紀錄片) (中國)
2011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葉德嫻
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吳宇森
1999年 第五十六屆最佳影片金獅獎(張藝謀)《一個都不少》
最佳導演獎(張元)《過年回家》
2001年 第五十八屆評委會特別獎(伍仕賢)《車四十四》
2002年 第五十九屆聖馬可最佳影片獎(田壯壯)《小城之春》
特別關注獎(陳果)《人民公廁》
2005年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斷背山》
2006年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賈樟柯)《三峽好人》
2007年 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色.戒》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賈樟柯)《無用》
2010年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吳宇森)《赤壁》 《碟中諜2》《英雄本色》
2011年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銀獅獎 蔡尚君《人山人海》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葉德嫻 《桃姐》
東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金麒麟獎 霍建起《暖》(中國) 2003
評委特別獎 《可可西里》/導演:陸川(中國) 2004
最佳女主角獎 金雅琴(中國《我們倆》) 2005
評委會特別獎 《十三棵泡桐》(中國,導演:呂樂) 2006
最佳藝術貢獻獎 《父子》(中國香港,導演譚家明) 2006
最佳男主角 王千源《鋼的琴》 2010
最佳女主角 范冰冰《觀音山》 2010
最佳藝術貢獻獎 《觀音山》 2010
藝術貢獻獎 《轉山》導演:杜家毅(中國)2011
還有類似上海國際電影節,還有我記得立春那個蔣雯麗也在一個什麼聽都沒聽說過的電影節上拿了個影後。就不在此一一列。
㈧ 為什麼獲得各大電影節獎的華語電影都不是大眾熟知的,而是一些未上映或非熱映的電影
各大電影節的參賽電影,一般要求是在電影節首映的,之前沒上映過,十分正常。
陳凱歌《霸王別姬》
到目前為止,陳凱歌的這部《霸王別姬》都是華人導演作品獲得金棕櫚獎的作品,這部影片從程蝶衣這樣一個戲子入手,由他而展現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和在時代中人物的變化和悲歡離合,到目前為止這部電影都被認為是華語電影的巔峰。
侯孝賢《悲情城市》
同樣是史詩電影,侯孝賢導演在1989年的時候,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金獅獎,這部電影從一個家族的興衰,來展現時代變遷,所展現的二二八時間,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把視角都放在了一個家族中,讓人為之震動
㈨ 入圍2012年第六十五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唯一華語片是由我國導演婁燁指導的哪一部電影
《浮城謎事》
㈩ 第33屆東京電影節正式公布入圍影片名單,有多少部華語影片入圍
9月29日,第33屆東京電影節發布入圍名單,「東京首映2020」新單元中入圍的華語片共有四部,包括:梅峰執導,李現、春夏等主演的《戀曲1980》;申瑜執導,萬茜、黃覺、李庚希等主演的《兔子暴力》;石夢執導,侯瓔珏、姜序萱等主演的《無生》,台韓合拍片《醬狗》。
此外,由許鞍華執導,馬思純、俞飛鴻、彭於晏等主演的《第一爐香》入圍了電影節「World Focus」單元;由鵬飛編劇並執導的《又見奈良》則入選了特別展映單元。
此次入圍的《戀曲1980》是由梅峰執導,李現、春夏等主演,講述了改革開放之初,一群懵懂青澀的青年大學生的純情的愛情故事,新劇照也釋出。"現男友"和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年輕獲得者的組合,讓網友大呼養眼。
(10)戛納電影節華語片擴展閱讀
東京國際電影節簡介:
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世界9大A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活動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主辦。
東京國際電影節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也是日本國內唯一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A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