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是我國在戛納電影節歷史上首次捧得金棕櫚獎的作品。
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1993年5月24日晚舉行盛大頒獎儀式,在角逐金獎的23部影片中,中國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奪得了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
和《霸王別姬》同時獲得金獎的有紐西蘭導演詹妮-坎皮恩執導的澳大利亞影片《鋼琴課》。這是11年來戛納電影節首次一致投票通過,將金獎同時頒給兩部電影。
② 中國哪些演員拿到過戛納電影節的表演獎
第47屆(1994年):男演員獎:葛優《活著》。
第53屆(2000年):男演員獎: 梁朝偉《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中國香港 )。
第57屆(2004年):最佳女演員獎:《清潔》(Clean)(法國) 張曼玉。
華語電影獲獎名單:
至今唯一獲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霸王別姬》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李翰祥(台灣導演):1960《倩女幽魂》、1962《楊貴妃》、1963《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
《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17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侯孝賢《戲夢人生》獲評審團獎。
1994年《活著》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9年,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獲得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戛納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審團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4年張曼玉獲戛納影後
2004年,張曼玉憑借法國電影《清潔》斬獲戛納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
2005年,鞏俐獲得「戛納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得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江城夏日》獲「一種特別關注」單元大獎。
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也是戛納電影節六十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獲最佳編劇獎(繼王小帥《左右》柏林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
2013年,賈樟柯的《天註定》獲得最佳編劇獎。
2015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宣布,「金馬車獎」授予中國導演賈樟柯(第一位華人導演獲該獎);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奪得最佳導演。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短片「金棕櫚」獎 。
2018年,中國導演魏書鈞短片《延邊少年》獲評審團特別提及獎。
③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電影是哪部
胡金銓的《俠女》戛納電影節獲得最高綜合技術獎
④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⑤ 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那些獎
1.最高綜合技術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了最高綜合技術獎,這個獎項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俠女》完成後,胡金銓有意送戛納參展,聯邦不相信會得獎,拒絕再出無謂費用。1975年他剪輯了三小時的國際版送往戛納影展,但聯邦影業拒絕再出費用,胡金銓最終自費前往。影片最終獲獎,賣出了歐洲版權,最終才彌補了本片的虧損。
2.金棕櫚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金棕櫚獎」。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⑥ 有哪些曾經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影片
1、《白日焰火》
該片於2014年榮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金雄獎最佳影片獎,由刁亦男執導和編劇的一部懸疑愛情影片,廖凡、桂綸鎂、王學兵領銜主演, 2014年3月21日在中國公映。該片主要講述的是由一起碎屍案件引發所的廖凡、桂綸鎂、王學兵三人的愛情救贖故事。網友評價精彩、懸疑、刺激,廖凡也憑借該影片三度稱影帝。
2、《桃姐》
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由香港許鞍華執導,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和黃秋生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女主角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電影是以人命名的電影,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佣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葉德嫻每個眼神都有戲,很溫情優秀的電影。
3、《霸王別姬》
影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是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的影片。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4、《紅高粱》
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
5、《花樣年華》
影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如果多一張船票,你願不願意跟我走?」 王家衛的電影就像周慕雲吐出的那屢藍煙,氤氳不清又消散不去。
2000年,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影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
⑦ 我國第一部獲得金棕桐獎的影片是
陳凱歌拍攝了《霸王別姬》(中國)。影片描寫了兩位京劇藝人坎坷的人生道路,並第一次為中國電影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擱獎(與《鋼琴課》並列)
⑧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電影是哪部
胡金銓的《俠女》將中國傳統的山水意境與武打場景糅合為一體,充溢了古典情境。而且《俠女》是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在1975年戛納電影節獲綜合技術大獎)中國電影。
希望能幫到你
O(∩_∩)O謝謝·········
⑨ 中國所有在嘎納獲獎的電影
戛納國際電影節
第四十六屆(1993年)
金棕櫚獎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霸王別姬(中)陳凱歌
第四十七屆(1994年)
金棕櫚獎
To Live活著(中)張藝謀
葛優 活著(中)
第五十屆(1997年)
最佳導演獎
王家衛 Happy Together春光乍泄(香港地區)
第五十三屆(2000年)
Guizi Lai Le鬼子來了(中)姜文
最佳導演獎
楊德昌 A One and a Two 一 一(台灣地區、日本)
最佳男演員獎
梁朝偉 In The Mood For Love花樣年華(香港地區)
第五十七屆(2004年)
金攝影機獎提名獎 中國導演楊超 《旅程》中國
第48屆威尼斯
最佳影片金獅獎 秋菊打官司 張藝謀
最佳女演員 秋菊打官司 鞏俐
金獅獎:愛情萬歲(台灣) 雨前(馬其頓)
最佳男演員:夏雨(中國,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52屆威尼斯電影節-1995
最佳影片金獅獎 三輪車夫
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名單 (1999年)
最佳影片金獅獎 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Or Less 張藝謀
最佳導演 過年回家 張元
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 2001年
評委會特別獎:《BUS 44》(《車四十四》),伍仕賢導演,中國香港/美國;
中國作家導演朱文首次執導的電影《海鮮》榮獲特別增設的「當代電影」(Cinema of the Present)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
第59屆威尼斯電影節 2002年
聖馬可最佳影片獎:《小城之春》Springtime in a Small Town,田壯 《人民公廁》Public Toilet,陳果Fruit Chan
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2005
最佳影片金獅獎
Gold Lion For Best Film 李安《斷臂山》Brokeback Mountain
最佳短片 台灣影片《小站》
歐洲藝術交流獎 關錦鵬《長恨歌》
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2006
最佳影片金獅獎
Gold Lion For Best Film 賈樟柯《三峽好人》Still Life
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2007)
最佳影片金獅獎
Gold Lion For Best Film 《色.戒》Lust,Caution(李安Ang lee) 最佳技術貢獻獎(攝影)
Osella for an Outstanding
《色.戒》Lust,Caution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
Horizon Documentary Prize 賈樟柯 《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