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嘎納電影節的簡介!緊急!!謝謝!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分,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分,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分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
㈡ 嘎那電影節都有哪些電影入圍了
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入圍名單剛剛公布,令人乍舌的是22部有份爭奪金棕櫚大獎的影片中居然看不到華語片的影蹤,此前盛傳已鐵定入圍的姜文新片《太陽照常升起》也未獲提名。在戛納迎來60歲大壽之際,沒有一份華語片入圍主競賽單元,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大的遺憾。唯一為華語影人挽回一點顏面的是開幕影片確定為王家衛的首部英文片《藍莓之夜》,同時這部影片也將參加金棕櫚大獎的角逐。此外,中國內地導演李楊和刁亦男分別執導的《盲山》和《夜車》入圍了本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以下為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完全入圍名單:
<br>影片名稱 導演 國別
<br>《藍莓之夜》(開幕影片) My Blueberry Nights 王家衛
<br>《情歌》 The Love Songs (Les Chansons d'amour) 克里斯托弗-奧諾雷
<br>《潛水鍾與蝴蝶》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朱利安-蕭貝爾
<br>《在人生的另一邊》 Auf der anderen Seite des Lebens 費斯-阿金
<br>《老年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科恩兄弟
<br>《十二宮》 Zodiac 大衛-芬奇
<br>《我們擁有夜晚》 We Own The Night 詹姆斯-格雷
<br>《原木之森》 Mogari No Mori 河瀨直美
<br> 《給我承諾》 Promise Me This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br>《密陽》Secret Sunshine 李滄東
<br>《四月三周兩天》
<br>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4 Luni, 3 Saptamni Si 2 Zile) Cristian
<br>《Tehilim》 Tehilim 拉斐爾-納德賈里
<br>《沉默的陽光》 Silent Light 卡洛斯-雷加達斯
<br>《Persepolis》 Persepolis 瑪嘉-莎塔碧與文森特-波斯波利斯
<br>《進出口》
<br>Import/Export 尤里西-塞德爾
<br>Ulrich Seidl 德國
<br>《亞歷山德拉》
<br>Alexandra 亞歷山大-蘇古諾夫
<br>Alexander Sokurov 俄羅斯
<br>《死亡證據》
<br>Death Proof 昆汀-塔倫提諾
<br>Quentin Tarantino 美國
<br>《來自倫敦的男人》
<br>The Man From London 貝拉-塔爾
<br>Bela Tarr 匈牙利
<br>《迷幻公園》
<br>Paranoid Park 加斯-范-桑特
<br>Gus Van Sant 美國
<br>《驅逐》
<br>The Banishment 安德烈-薩金塞夫
<br>Andrey Zvyagintsev 俄羅斯
<br>《老情婦》
<br>An Old Mistress(Une Vieille Maitresse) 凱瑟琳-布雷亞
<br>Catherine Breillat 法國
<br>《呼吸》
<br>Breath 金基德
<br>Kim Ki-k 韓國
主競賽單元參展片:
影片名稱 導演 國別
《神經病》Sicko 邁克爾-摩爾 Michael Moore 美國
《十三羅漢》Ocean's Thirteen 史蒂文-索德伯格
Steven Soderberg 美國
《堅強的心》 A Mighty Heart 邁克爾-溫特伯頓
Julian Schnabel 美國
《黑暗歲月》(閉幕片) The Age Of Darkness 丹尼斯-阿康特
Denys Arcand 加拿大
㈢ 中國第一個獲得嘎納電影節金棕櫚最佳男主角的的演員是
葛優 1994年,葛優憑借張藝謀的電影《活著》成功得到嘎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這也是第一個得到4大國際電影節影帝稱號的中國演員
㈣ 嘎那電影節的最高獎是
嘎那電影節的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㈤ 這次的嘎納電影節紅地毯在哪裡網站看全集
走紅毯並不會直播
㈥ 哪些中國人在嘎納電影節獲過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人獲獎情況: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媽媽》(水墨動畫片)獲得第四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成為首部折桂戛納的華語電影。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㈦ 嘎鈉電影節在哪國舉行
法國嘎納
嘎納是一個只有7百萬居民的秀麗的海濱城市, 因它每年5月份舉行的國際電影節(L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Film)而聞名於世。 這個一年一度的影壇盛事,每次持續兩周,放映20多部競選影片和幾百部其它影片,世界各國的幾萬名電影界人士、記者雲集於此。那些大牌明星和導演的手掌印和簽名被刻在影節宮廣場的地上,中國導演陳凱歌的大名也在其中。
㈧ 嘎納電影節在哪個國家舉行
法國的
戛納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坎城電影節或康城電影節,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1946年9月20日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創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每年5月在法國海濱小城戛納舉行。從首屆以來除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1968年受「五月風暴」影響中途中止外,已舉辦58屆(截至2005年)。
電影節設有專門的選片委員會,負責選片工作。評獎委員會則負責評獎工作。電影節授予評選出的最佳影片以大獎—— 「金棕櫚獎」。此外還有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音樂、評委特別獎、最佳娛樂片、最佳劇本、國際獎等多種獎項。
除比賽、評獎、觀摩影片之外,戛納國際電影節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電影藝術和商業活動。1962年設立了「評論周」,1969年設立了「導演半月」研究會,1973年開展了「法國電影前景」討論,並經常舉辦影展、電影先驅者和導演的紀念活動。電影節期間影片交流活躍,各國的電影商都雲集於此成交大宗的影片買賣,使得戛納成了世界最大的影片交易市場。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入選影展競賽部份,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戛納電影節對世界各國的電影藝術家們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影響十分廣泛。
㈨ 這屆嘎納電影節,怎麼沒看到范冰冰。
因去年10月,范冰冰「陰陽合同」涉稅案後,基本上已經被封殺,現在正忙著做「公益」活動,想以此來洗白、息事寧人。
㈩ 嘎納電影節亞洲第一位影後
應該是張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