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整體活動包括主競賽單元「天壇獎」評獎、開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劃·主題論壇、電影市場、電影嘉年華、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等七大主體活動。
2015年4月16日:在懷柔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電影節開幕式
2015年4月23日:在懷柔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電影節閉幕式
2015年4月17日:中外電影合作論壇
2015年4月18日:國際影業集團高峰論壇
2015年4月22日: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
2015年4月17日至20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電影市場」活動
2015年4月15日至24日,在懷柔區雁棲湖和市內20餘家展映影院舉辦「電影嘉年華」活動。
電影節期間,在北京30餘家電影機構、高等院校舉辦「北京展映」活動,展映360餘部電影精品佳作。 海報徵集
2014年10月,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活動正式啟動。活動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主旨,面向社會及專業機構徵集優秀海報作品,通過海選、初選、復選,評出11副入圍作品,獲獎個人或單位將獲得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的獎金和榮譽證書。
首席顧問確定
2015年1月,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義大利著名電影評論家和史學家、電影史紀錄片導演和編劇馬克·穆勒,在2014年離任羅馬電影節主席之後,正式接受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將擔任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席顧問,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和促進中外電影交流合作出謀劃策,同時聘請其團隊的其他成員擔任選片顧問,這是北京國際電影節步入國際化和專業化的歷史性舉措。
評委見面會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於4月16日在北京開幕,本次電影節評委會評委已陸續抵達北京,並於今日舉行了「天壇獎」評委會媒體見面會。「天壇獎」國際評委會主席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以及其餘6名國際評委會成員出席此次活動,包括俄羅斯著名演員、導演、製片人費多爾·邦達爾丘克,中國香港著名導演、監制陳可辛,美國著名編劇、製片羅伯特·馬克·卡門,韓國著名導演、編劇金基德,巴西著名製片人、導演、編劇費爾南多·梅里爾斯以及中國著名演員周迅。
眾位評委與現場媒體分享擔任此次電影節評委會成員感受,暢談中國電影市場等諸多熱點話題。具有戛納電影節評委與北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雙重身份的法國導演呂克·貝松表示,在評判一部電影時,最重要的是看電影中的情感,考查的影片能不能讓每一個觀眾感同身受。他表示,一部電影,能夠讓人記住20年或者30年,這是真正打動人的好電影。
⑵ 電影《嘉年華》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嘉年華》聚焦在兩個少女的身上,講述了在一家旅店打工的小米,碰巧成為在旅店發生的一起案件的唯一知情者,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決定保持沉默,一番掙扎與挫折之後,她終於醒悟,說出事情的真相。
小米,15歲,一家旅館服務員,一天,一位大叔帶著兩個小學生模樣的女孩來住宿,小米好奇地盯著監控視頻看得出神,但是為了自己的工作,她選擇了緘默,她並沒有預知到自己將捲入一宗刑事案件。
孟小文,12歲女孩,6年級學生,遭遇中年男子的侵犯,在律師幫助下,案件雖然已經取得決定性證據,但卻以警察和性侵者的勾結不了了之,這讓小文留下了絕望的淚水。
郝潔,一名律師,是位知識分子,她是有很深厚的閱歷,同時她也是一個有愛心,願意去幫助弱勢群體。她是小文案件的關鍵人物,能找到幫助案件的途徑,也很努力去做這個事情。
孟濤,小文的父親,跟妻子也離婚,是一個不像父親的父親,沒有參與過孩子的成長,也沒有陪伴過孩子的成長,使女兒承受同齡無法承受的痛苦。
(2)北京電影節嘉年華觀感擴展閱讀
電影《嘉年華》是由喀什嘉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文晏執導,文淇、周美君、史可、耿樂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獲獎記錄:
2017年10月27日,第54屆安塔利亞金橘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嘉年華》,獲獎 。
2017年11月,第39屆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銀氣球獎 ,《嘉年華》,獲獎 。
2017年12月14日,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亞洲電影奈派克獎,《嘉年華》,獲獎 。
2018年3月26日,《青年電影手冊》2017年度華語十佳,年度十佳影片,《嘉年華》,獲獎 。
2018年5月6日,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嘉年華》,獲獎 。
⑶ 《嘉年華》想表達什麼主題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改變這個世界,而是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眾所周知,《嘉年華》是一部兒童性侵題材的電影,本片的導演文宴正是憑著《嘉年華》斬獲第54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嘉年華》也同時成為唯一一部入選威尼斯電影節的華語電影。這部電影究竟有何魅力,作為在國內難得的能上映在熒幕上的如此題材影片,文宴導演想表達的僅僅是對於兒童性侵的痛斥和思考嗎?當然沒有那麼簡單。
電影始於沙灘上巨型夢露雕像的裙下。12歲的女孩小文和小新被當地商會會長強暴,而15歲的女服務員小米目睹了這一切。故事由此展開。影片中夢露的巨大雕像貫穿始終。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道德的涌動下,被人們追捧。但在我國小鎮中,甚至很多看似發達的城市裡,夢露掀起的過高的裙擺,被視作盪婦。在小米的眼裡,夢露是如天使般美麗純潔的,可是她卻被貼滿了廣告和臟東西,女性形象受到肆意的玷污和踐踏。
影片中少女們無助的眼光中,折射了現代社會物化女性、對女性畸形對待的冰山一角。最讓人揪心的一幕恐怕就是本應給予小文最大關懷的母親,竟遷怒於小文。看似戲劇化的情節其實是真實的。在同一個道德污點下,男性受到的譴責和非議遠不如女性,相比之下,女人可能會萬劫不復,這是極度不公平的。
我想,影片真正要表達的有二。一是揭露了現代社會對女性的畸形對待和物化,性壓抑下對性觀念的不成熟認知;二是抗爭,像小米一樣,打開枷鎖,在人間煉獄里,做好自己,保持本心。正如電影《熔爐》里所言: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⑷ 如何評價北京國際電影節
北京電影節是個非~常非常年輕的電影節,事實上整個亞洲范圍內的電影節起步都很晚,香港電影節創始於1977年,東京電影節創始於1985年,而上海和釜山更是九十年代才開始舉辦電影節...根本無法和歐洲那些歷史悠久的電影節同台競技。且不說三大,隨便一個倫敦和莫斯科這樣的電影節都有半個世紀以上的歷史。更不要說2011年才開始舉辦的北影節了——事實上它好像直到前年才真的更名為電影節,之前只是個不比業內人士放映會規模大多少的「電影季」...
對於這樣一個起步階段的電影節來說,奢求巨大的影響力是不現實的,它更需要的是完善的組織協調工作,更多的商業合作成果與對電影文化的普及。從這屆來看它還是挺有希望的。網路售票使它第一次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帶來了大量客源;召集到了近百個國家的三百多部參展影片和較有影響力的評委;影院里終於有了像樣的片單和觀影小冊子;據說還簽下了多少億的片約...比起往年有很大進步,明年應該也會更好吧,畢竟北京坐擁全國最大的電影資源和觀影群體。
當然,就個人而言,最希望今年放映的火爆能夠讓商業院線看到盈利的可能,明年多提供些市內的影院而不僅僅是一個資料館...四處奔波實在是太痛苦了,所有市內影院全都只排個速七煩不煩啊?
另外,個人最喜歡的是北電放的展望未來單元,囊括來自伊朗、愛沙尼亞、日本等十多國的新片,並且基本上每部放映後都有同主創交流的機會,多數影片都或多或少有些驚喜。
遺憾的是一部主競賽單元都沒看到(全都排的太偏了啊喂!實在懶得去五棵松和雙井啊!
⑸ 2019北京電影節有什麼值得期待的片子
有一部在2019北京電影節展映過的籃球電影《絕殺慕尼黑》值得推薦一下。
最高潮的自然就是奧運會決賽的戲碼,這場比賽不僅是兩支籃球隊的比拼,更成為兩個國家的較量。
慕尼黑慘案發生後,蘇聯官方原本准備讓蘇聯隊退出男籃決賽,既是政治姿態,又避免了萬一輸給美國男籃不好交差,但最後還是奧林匹克精神佔了上風。
最後三秒鍾那一段,我第一感覺是挺扯的,怎麼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重來,美國隊都慶祝過兩次勝利了,又生生被按回板凳,美國隊怎麼可能就範?
日常體驗里三秒鍾很短,眨兩下眼就沒了,但在NBA賽場,我們見識過很多讀秒奇跡,3秒可以得5分,8.9秒可以得8分,甚至還有過0.4秒絕殺。可放眼在上世紀70年代的籃球比賽就很罕見了,那時候籃球場地還沒有三分線,一場籃球賽得分也就是四十來分就可取勝,不像現在NBA比賽動輒就上百分。
但這慕尼黑三秒絕殺奇跡是真實存在的,影片最後滾字幕時放出了歷史影像,蘇聯就是這么贏下了美國,真是不可思議。
⑹ 《嘉年華》評價和口碑怎麼樣
《嘉年華》的導演文晏,是中國內地新生代優秀導演和製片人中為數不多的女性。曾擔任64屆柏林金熊獎的影片《白日焰火》的製片人。
2013年個人處女作《水印街》成為中國內地唯一一部入圍70屆威尼斯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的劇情長片。
而文晏的這部新片——《嘉年華》也入圍了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2017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影片的原名是《水上嘉年華》只得是片中孟小文的父親所管理的游樂園。影片講述了,兩個小學生孟小文和張新新,因為父母疏於照顧,被她們的「乾爹」——當地的一位大老闆帶到旅館進行了性侵。
而旅館的服務人員小米成為了整起事件唯一的見證人,並且保存下了視頻資料。而這也使她成為了警方、旅店老闆、律師,以及閑雜社會人員,多方勢力爭相拉攏的目標。
而年僅15歲的小文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個人情感世界的敏感纖細與外部社會力量的糾葛沖突相互交織。如何展外部社會矛盾的激烈和少女內心世界的細膩,對於導演文晏和飾演小文的米琪來說都是個巨大挑戰。最終的成片證明,她們不負眾望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引人入勝、震撼人心的故事。
片中的重要意象——夢露雕像,高達數十米的「夢露」擺出了她最經典的「撫裙」動作。所以每當人們抬頭仰望,總能夠看到她若隱若現的「裙底」。但是沒過多久雕像的小腿就貼滿了各種廣告,原本鮮紅的腳趾甲也被人刮花。
這個在海灘邊搔首弄姿的美國性感女星雕像,柔弱、魅惑、令人浮想聯翩,卻更容易招來非議。其現實原型來自「廣西貴港建立全球最大夢露雕像,後因有傷風化被拆除」的事件。導演將其移用到影片中,使其具有了多重象徵意味。
這座雕像和影片的英文名字「Angels Wear White」相呼應,無疑成為了當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象徵。與男人相比她們是弱者,但雌性的誘惑卻一再讓她們成為男性暴力和強權的受害者,而作為旁觀者她們既不敢也沒有能力發聲。「夢露」就是片中孟小文、張新新和小米的代表,更是全社會女性形象的集合體。
另外片名「嘉年華」來自歐洲中世紀時期的「狂歡節」,所有人在固定的幾天內忘記身為地位差別,為所欲為盡情釋放自己的原欲。其象徵著當前以金錢為核心的現代社會,每個個體的價值和尊嚴都不再被重視。每個在金錢大潮中「弄潮」的投機者,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刻被潮水裹挾、吞沒的對象。而《嘉年華》則導演文晏對當代社會現實,女性身份、兒童侵害等問題的全面反思。
⑺ 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哪裡放映電影啊 是在電影院還是哪裡 可以去看嗎
你好
你要的文件如下
2015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嘉年華將於四月十五日落戶懷柔,雁棲湖景區作為活動主場地,優美的湖面倚靠著APEC會址,形成了一幅靜美的田園畫卷, 「星」味十足 、「新體驗」是本屆嘉年華最大亮點,所有的影迷和遊客都可以參與其中,得到獨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體驗。專業人士喜歡的影視推介展、藝術展、新片發布,年輕人喜愛的明星見面會、電影動漫Cosplay大巡遊,小朋友喜愛的親子娛樂、電影主題3D畫等,讓所有遊客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在娛樂參與中,走進影視、親近影視!
請及時查收
如有疑問 請追問
滿意的話 望採納
謝謝
⑻ 北京國際電影節這一天的晝夜狀況是什麼
我幾點就睡嚴重也傳話是什麼我沒有看過這個鏈接所以不知道是什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