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一部鰩魚潛艇的電影

一部鰩魚潛艇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24 09:52:29

Ⅰ 美國小鯊魚級潛艇分別叫什麼名字,比如射水魚,大青花魚什麼的

這個級別的潛艇全部都是用魚類的名字命名的,到後來取名字都比較困難,據說當時如果發現了新的魚類,命名後還要及時告知軍方,好給新的潛艇命名。
SS-20Carp/F-1鯉魚號SS-21Barracuda/F-2梭魚號SS-22Pickerel/F-3小梭魚號
SS-23Skate/F-4鰩魚號,又叫魟魚號SS-24Skipjack/E-1鰹魚號SS-25Sturgeon/E-2鱘魚號SS-26Thrasher/G-4長尾鮫號SS-27Tuna G-2金槍魚號SS-28Seawolf/H-1海狼號SS-29Nautilus/H-2鸚鵡螺號SS-30Garfish/H-3雀鱔號,

Ⅱ 潛艇的結構圖

潛艇的結構圖:

大型潛艇多為圓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個垂直結構(艦橋),早期稱為「指揮塔/指揮台」,內有通訊、感應器、潛望鏡和控制設備等。如今的深海潛艇或專業潛艇常已無此設計。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潛艇得到廣泛運用,擔任許多大國海軍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擊敵人軍艦或潛艇、近岸保護、突破封鎖、偵察和掩飾特種部隊行動等。

潛艇也被用於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學研究、搶救財物、勘探開采、科學偵測、維護設備、搜索援救、海底電纜維修、水下旅遊觀光、學術調查等,超級富豪甚至用為海下移動豪宅。

(2)一部鰩魚潛艇的電影擴展閱讀:

潛艇按作戰使命分為攻擊潛艇、戰略導彈潛艇和特種潛艇;按武器裝備劃分為導彈潛艇和魚雷潛艇;按動力分為常規動力潛艇(柴油機-蓄電池動力潛艇)與核潛艇(核動力潛艇);

按排水量分,常規動力潛艇有大型潛艇(2000噸以上)、中型潛艇(600~2000噸)、小型潛艇(100~600噸)和袖珍潛艇(100噸以下),核動力潛艇一般在3000噸以上;

按艇體結構分為雙殼潛艇、一殼半潛艇和單殼潛艇。

Ⅲ 美國的一搜核潛艇叫什麼 急!!!!

SSN688 洛杉磯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690 費城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691 孟菲斯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698 波爾莫頓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699 傑克遜維爾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00 達拉斯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01 拉喬拉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05 克里斯蒂.科珀斯城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06 阿爾珀庫瑞奇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08 明尼阿波利斯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09 海曼.G.里庫維爾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10 奧古斯塔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11 舊金山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13 休斯敦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14 諾福克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15 布法羅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17 奧林匹亞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18 火努魯魯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洛杉磯級改進型688VLS級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19 普洛韋登斯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20 匹茲堡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21 芝加哥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22 基韋斯特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23 俄克拉荷馬城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24 路易斯維爾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25 赫勒那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0 紐波特紐斯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洛杉磯級改進型IMPROVED 688-688I級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1 聖朱安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2 帕薩迪那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3 阿巴尼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4 托派卡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5 邁阿密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6 斯克蘭頓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7 亞里山德里亞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8 阿什維爾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59 傑斐遜城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0 安納波利斯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1 斯普林菲爾德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2 哥倫布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3 珊特.斐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4 波瑟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5 孟特佩里爾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6 夏洛特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7 漢普頓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8 哈特福德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69 多倫多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70 圖森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771 哥倫比亞號核動攻擊潛艇 SSN772 格林維爾號核動攻擊潛艇 SSN773 夏延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2.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21 海狼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22 康涅狄格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SSN23 吉米.卡特號核動力攻擊潛艇 3.戰略核潛艇 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18艘(SSBN726-743) 俄亥俄戰略型核潛艇 「俄亥俄」級是美國第四代戰略導彈核潛艇,也是迄今各國海軍中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是與前蘇聯爭奪核優勢的「殺手鐧」。因為它優異的綜合性能和所攜載的威力巨大的彈道導彈,所以被稱為「當代潛艇之王」。該級首艇「俄亥俄」號於1974年開工建造,1981年11月正式服役,總共建造18艘。 「俄亥俄」號1981年11月11日服役 「密歇根」號1982年9月11日服役 「佛羅里達」號1983年6月18日服役 「喬治亞」號1984年2月11日服役 「亨利•M•傑克遜」號1984年10月6日服役 「亞拉巴馬」號1985年5月25日服役 「阿拉斯加」號1986年1月25日服役 「路易斯安那」號1997年9月6日服役 「內華達」號1986年8月16日服役 「田納西」號1988年12月17日服役 「賓西法尼亞」號1989年9月9日服役 「西弗吉尼亞」號1990年10月20日服役 「肯塔基」號1991年7月13日服役 「馬里蘭」號1992年6月13日服役 「內布拉斯加」號1993年7月10日服役 「羅德島」號1994年7月9日服役 「緬因」號1995年7月29日服役 「懷俄明」號1996年7月13日服役

Ⅳ 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的有哪些發展

從世界上第1艘核潛艇誕生時起,美國海軍的攻擊型核潛艇已發展了4代:

第1代是採用傳統的高速潛艇艇型的二軸推進核潛艇,1955年至1958年建造的鸚鵡螺級、海狼級、鰩魚級都屬於第1代。

第2代是採用水中性能優異的水滴型艇型的一軸推進核潛艇,1959年至1961年建造的跳魚級屬於第2代。

第3代是從第2代艇型發展出來的,艇首裝備有大型聲吶,並造的長尾鯊級、白魚級、鱘魚級、一角鯨級、利普斯科姆級等5級均屬於第3代。

第4代是安靜性好,排水量增加較多,但仍能在水下高速航行的大型潛艇,這就是1967年起陸續服役的洛杉磯級。

Ⅳ 裡面有個象鰩魚的機器的電影名字

沒看過,不是很清楚。
我有個電影網站,推薦給你啊???上面的電影都很不錯哦!!!!!!!!

Ⅵ 一部電影,男主的一顆牙被換成通訊設備,反派在一隻像鯊魚的潛艇里還有一個女的被一群鰩魚殺死

沒看過 應該是國外的吧

Ⅶ 潛艇有什麼用途

水下戰艦

潛艇的樣子並不威武,甚至可以說不怎麼象普通的艦艇,它那鈍圓形的頭部,棒錘形的身子,尖尖的尾巴,好似一條在水中游動的大海豚。

這種形狀也稱做「水滴型」或「紡錘形」,能減少水的阻力,使潛艇在水下游得又快又遠。

潛艇的外殼裡面還有一個內殼,也叫固殼。它是一個圓柱形的大筒子,主要用來承受海水壓力的,由於海水壓力隨著海水的深度增加而增大,而潛艇主要是在深海活動的,所以就要求潛艇的內殼特別堅固,能承受住巨大的海水壓力。為了使內殼受壓時變形均勻,而且其容積更大一些,潛艇的內殼都做成圓柱形。這樣,還可節省材料,製造也較方便。內殼裡面用隔板分開,分成為指揮艙、導彈艙、魚雷艙、士兵艙等許多艙室。內殼的兩頭是封閉的,形成了一個密閉的長圓桶狀。

潛艇內外殼之間的容積,叫做水櫃。它的用途可大啦,潛艇之所以能潛善浮,主要就靠水櫃起作用。

潛艇的艇首和艇尾都裝有升降舵,它們和魚的鰭一樣,只要改變舵與水面的角度,就能使在水中航行的潛艇改變深度,向上或向下航行,操作很方便。

另外,艇尾還裝有方向舵。因為它是垂直安裝的,所以也叫垂直舵。它和魚尾巴的作用一樣,能使潛艇左、右轉彎或保持航行方向。

目前,大多數潛艇所用的動力是柴油機和蓄電池。潛艇上裝備的武器主要是魚雷、水雷和導彈。現代潛艇的首要任務是攻擊大中型水面艦艇,也可用來完成偵察、布雷和巡邏等任務。

潛艇在水下怎樣發現水面和水下的目標呢?在潛艇上裝有用於偵察目標的「耳目」,這就是潛望鏡、雷達和聲吶。

潛望鏡是一個長達8~15米的鏡筒,裡面安裝有不同角度的許多鏡片。如果把潛望鏡的鏡頭由潛艇伸出水面。在艇內將眼睛對准鏡筒下面的目鏡,就能看到由鏡片反射回來的水面上的情況,加上其他裝置,還能測出目標的距離,甚至能將目標拍攝下來。

雷達是通過發射電磁波,然後接收目標反射的回波來發現目標並測出目標的方位和距離的。它和潛望鏡的缺點一樣,容易暴露潛艇位置,而且使用的范圍有限。

聲吶能使潛艇在較深的水下發現水面和水下目標。它是利用聲波在水中的傳播來探測目標的,使用比較廣泛。探測出目標後,潛艇就可發射魚雷或導彈對目標進行攻擊。

在水下發射魚雷比水上復雜多了。現代潛艇上裝有包括電子計算機在內的魚雷射擊指揮系統,以保證魚雷准確地擊中目標。

現代潛艇還經常用導彈來攻擊目標。在水下發射導彈也是比較困難的。潛艇發射導彈是用導彈發射筒來發射的。平時,導彈就裝在發射筒內,筒的上端有密封蓋,防止海水灌入。發射前,先使筒內的氣壓與海水的壓力相等,然後打開筒蓋,再用壓縮空氣或高壓蒸氣將導彈推出發射筒。導彈藉助這個推力沖出水面,這時第一級火箭發動機點火,導彈便按照預定的程序飛向目標。

核潛艇水下顯威風

潛艇通常以柴油機和蓄電池作動力。潛艇在水下航行時實際上使用的是蓄電池,柴油機只是用來給蓄電池充電的。蓄電池儲存的電能總是有限的。潛艇上蓄電池的電能用完時,就需要用柴油帶動發電機為蓄電池充電。由於柴油機在工作時需要大量的空氣,而且還要排出廢氣,這樣潛艇就不得不浮到水面來充電。然而潛艇一浮到水面,就會暴露自己,遭到敵人的襲擊。

另外,用蓄電池作動力,潛艇的水下航行速度慢,約為十餘節;航程也短,最遠可航行幾百海里。在這種情況下,潛艇就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不能長期隱蔽在水下作戰。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人們很早就想把核反應堆搬到潛艇上,以提高潛艇的作戰能力。

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即美國的「鸚鵡螺」號核潛艇下水了。它一投入使用,就顯露出超群的本領。在4年多的航行中,航程共達15萬海里,其中有11萬海里是在水下航行的。然而在這樣長的時間內,一共才裝過兩次燃料。

核潛艇在水下能長時間航行,隱蔽性好,對目標可突然進行攻擊,加之航行的速度快(比普通潛艇速度快一倍多),因而能及時跟蹤追擊敵方潛艇。在核潛艇上裝備彈道導彈和魚雷後,使它的攻擊能力大大增強,不僅能在水下大顯威風,進行反潛作戰,而且能用來攻擊敵方陸地上的戰略目標,如交通樞紐、機場和工業中心等。

潛艇的核動力裝置由核反應堆、蒸汽發生器、循環泵和透平機等組成。核動力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循環管路中的水經過反應堆時,吸收了由核燃料裂變所產生的高溫,水被加熱而處於高溫狀態。在循環泵的作用下,高溫水在蒸汽發生器中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汽,再用蒸汽推動透平機轉動,進而帶動潛艇上的螺旋槳旋轉,使潛艇在水中前進。

核動力潛艇的功率很大,有的可達2~3萬匹馬力。它的航行距離比一般潛艇遠多啦,可達10~20萬海里,航行速度達到25節至30節以上。

核潛艇上的反應堆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可能給潛艇乘員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核潛艇設有嚴密的防護裝置。在反應堆外麵包有用特殊鋼板或鉛板等製成的防護層,通向反應堆的管道外面也裝有防護裝置。潛艇上還設有防放射性輻射的監視報警系統。為了保證乘員安全和健康,艇上的空氣、食品和淡水要定期進行檢查和消毒。

核潛艇和普通潛艇一樣,今後也將向高速度、大深度和低噪音,以及提高探測能力、自動化控制能力等方面發展。

潛水艇的原理

潛水艇工作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潛艇發明家從魚那裡得到了啟發,發現魚是靠體內的魚鰾來控制沉浮的。魚在水中的浮力是魚的身體所排開的海水體積和海水比重的乘積,而海水比重是隨著水壓變化而變化的。大海越深,海水的壓力就越大,比重也越大;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魚鰾就起到調節魚體比重的作用。魚要上浮時,魚鰾就膨脹,體積變大,魚體比重相應變小,當魚體比重小於海水比重時,魚就浮出水面了。當魚鰾壓縮時,體積就小,魚體比重相對增加,魚體比重大於海水比重,魚就下潛了。魚體比重和海水比重相等時,魚就停留在水中。

科學家們把魚體上浮下潛的奧秘應用到潛艇的製造上來。要使艦船上浮下沉,關鍵就在控制浮力。人們把潛艇的殼體做成雙層。外殼是非耐壓殼體,裡面是固殼,是用耐壓鋼材焊接而成。這兩層殼體之間就是浮力艙,它好比是魚體內的鰾。當浮力艙注水時,艇體重量增加,超過海水比重,潛艇就下沉了。浮力艙排水充氣,艇體浮力增加,比重小於海水,潛艇就浮了上來。潛艇上的升降舵、推進器,就好象魚的胸鰭和尾鰭,保持了潛艇在水中的各種狀態。

潛艇上的浮力艙又叫壓載艙,由許多艙室組成,以艙室注水多少來控制潛艇下潛的潛深度。如要速潛時,便打開所有浮力艙的閥門,往裡同時注水,潛艇就很快地下沉了。

潛艇有裝在艇首的水平舵和裝在艇尾的艉水平舵。當潛艇下潛時,首舵向下傾,而艉舵則向上翹,這樣艇首朝下,潛艇便下潛;潛艇上浮時,首舵向上翹,艉舵向下傾,這樣艇首就朝上,潛艇便浮了上來。潛艇水平舵的原理,跟魚體上的胸腹鰭和尾鰭道理是一樣的。

常規潛艇的動力有兩種。在水面航行時,靠柴油機作動力。當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由於它跟水面的空氣完全隔絕,這時的動力主要靠蓄電池來提供電動機的電源。所以潛艇上裝有數百塊電池,分成組,藏在底層艙里。當電池快要用完時,潛艇就得浮出水面,改用柴油機作動力,同時給電池充電,為下一次水下航行准備。由此,不難看出,因為受到電池電能的限制,常規潛艇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長時間在水下航行。

攻擊型核潛艇

攻擊型核潛艇誕生之初,原本執行戰術任務,如攻擊敵艦船、潛艇,以及擔負偵察、警戒、巡邏任務。這些方面同常規動力潛艇似乎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由於核潛艇水下活動范圍大,潛航時間長,能夠更加有效地執行上述任務。而且由於它的水下航速高,航程無限,可用於搜索、跟蹤、監視敵對國家作戰艦艇編隊和核潛艇,這是常規動力潛艇無法做到的。

在馬島之戰中,1982年5月2日,英國海軍的攻擊型核潛艇「征服者」號用魚雷一舉擊沉阿根廷的巡洋艦,這是核潛艇參加實際作戰的第一項戰果,它發起攻擊的隱蔽、突然,使攻擊型核潛艇一時名聲大噪。

1984年3月21日,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在日本海與蘇俄一艘VI級攻擊型核潛艇相撞,這是蘇俄潛艇跟蹤、監視美國航空母艦的一個例證。以航母編隊的航速,在水下也只有核潛艇能跟蹤。

1992年2月11日,美國海軍的一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在北極圈邊緣的巴侖支海域,與俄國海軍的一艘S級攻擊型核潛艇在水下相撞。

1993年3月19日,美國一艘核潛艇又在巴侖支海與俄國潛艇相撞。

以上事件,充分證明,美俄兩國的核潛艇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北極海域,相互跟蹤、監視的頻繁程度。

攻擊型核潛艇的主要武器,原先是魚雷,以後又增加了反艦導彈和反潛導彈,對海上和水下的艦艇,具備了多種攻擊手段。

80年代起,美國的攻擊型核潛艇又裝備了能從魚雷發射管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射程最大可達2500公里,用於對陸上戰略目標進行攻擊,從而使只執行戰術任務的攻擊型核潛艇上升為兼戰術和戰略任務於一身的「多面殺手」。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打響,美國部隊首先發射巡航導彈打擊伊拉克的重要陸上目標,作為其航空母艦艦載機對陸進行攻擊的前奏。美國的攻擊型核潛艇也參與了用巡航導彈發起攻擊的作戰。1991年1月19日和2月6日,美國海軍的「路易斯維爾」號攻擊型核潛艇,兩次從紅海向伊拉克境內發射了共8枚巡航導彈。開創了攻擊型核潛艇遠程攻擊陸上目標的先河。

以上事例和戰例說明,攻擊型核潛艇以其本身的優越條件,正在承擔愈來愈多的任務,也正因為如此,它的發展、變化也更快,更加繽紛多彩。

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的發展

從世界上第1艘核潛艇誕生時起,美國海軍的攻擊型核潛艇已發展了4代:

第1代是採用傳統的高速潛艇艇型的二軸推進核潛艇,1955年~1958年建造的「鸚鵡螺」級、「海狼」級、「鰩魚」級都屬於第1代。

第2代是採用水中性能優異的水滴型艇型的一軸推進核潛艇,1959年~1961年建造的跳魚級屬於第2代。

第3代是從第2代艇型發展出來的,艇首裝備有大型聲吶,並造的「長尾鯊」級、「白魚」級、「鱘魚」級、「一角鯨」級、「利普斯科姆」級等5級均屬於第3代。

第4代是安靜性好,排水量增加較多,但仍能在水下高速航行的大型潛艇,這就是1967年起陸續服役的「洛杉磯」級。

Ⅷ 潛艇有多少種類

潛艇有許多種類,按其用途可分為戰術潛艇、戰略潛艇和特種潛艇3種;按動力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兩種。

潛艇是一種能潛入水下活動和作戰的艦艇,也稱潛水艇,是海軍的主要艦種之一。潛艇在戰斗中的主要作用是:對陸上戰略目標實施核襲擊,摧毀敵方軍事、政治、經濟中心;消滅運輸艦船、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攻擊大中型水面艦艇和潛艇;執行佈雷、偵察、救援和遣送特種人員登陸等。

·按作戰使命分為:攻擊潛艇和戰略導彈潛艇。
·按動力裝備分為:常規動力潛艇(柴油機——蓄電池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
·按水量的大小分為:大型潛艇(2000噸以上)、中型潛艇(600—2000噸)、小型潛艇(100—600噸)和袖珍潛艇(100噸以下),核動力潛艇的排水量在3000噸以上。
·按艇體的結構分為:雙殼潛艇、個半殼潛艇和單殼潛艇。

潛艇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是因為它具有以下特點:隱蔽性好、突擊力強、續航力大和自給力強。同時,潛艇也具有以下弱點:通信較困難、掌握敵方情況較困難、常規潛艇水下航速低,易於暴露。

彈道導彈核潛艇

美國 「俄亥俄」級 「拉菲特」級 「喬治.華盛頓」級
俄國 「台風」級 DIII級 DI級 Y級 G級
英國 「先鋒」級 「決心」級
法國 「凱旋」級 「不屈」級 「可畏」級

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 「海狼」級 「洛杉磯」級 「鱘魚」級 「大參魚」級
「跳魚」級 「大比目魚」號 「鰩魚」級 「鸚鵡螺」號
俄國 「奧斯卡」級 P級 C級 Y級 EII級 「阿庫拉」級
「塞拉」級 「阿爾法」級 ⅤⅢ級 ⅤⅠ級 EI級
英國 「特拉法爾加」級 「快速」級 「勇士」級
法國 「紅寶石」級
印度 「查可拉」號

常規潛艇

美國 「常頜須魚」級
俄國 J級 「基洛」級 F級 W級 B級
英國 「支持者」級 「奧伯隆」級
法國 「阿戈斯塔」級 「桂樹神」級
德國 212型 206型 205型
義大利 「薩烏羅」級改進型 「薩烏羅」級 「托蒂」級
日本 「春潮」級 「夕潮」級 「渦潮」級
瑞典 「西約特蘭」級 「水怪」級
荷蘭 「海象」級 「旗魚」級 「海豚」級
挪威 「烏拉」級 「科本」級 G級」彈道導彈常規潛艇「夏」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夏」級(092)彈道導彈核潛艇,共1艘,舷號406。 漢」級攻擊型核潛艇 「漢」級(091型)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也是目前中國僅有的一級攻擊型核潛艇,共五艘,舷號:401、402、403、404、405。 「R」級常規動力潛艇(033型),是前蘇聯613型的改進型,是根據「二四協定」,前蘇聯向中國有償轉讓,由中國仿製。是中國生產批量最大的潛艇。 「明」級(035)潛艇。為中國自行研製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該艇第一次採用了尖尾線型,合理布置了上層建築的管路和閥件,縮小了甲板的空間,改進了流水孔,設計了高效率螺旋槳等。採用了航向自動操舵儀和深度自動操舵儀,在所有航速范圍內潛艇保證有正常的操縱性。 首制艦為ES5C型、修改後至79年為ES5D型、83年後為ES5E型,現役15艘(233:1971年7月下水,1974年4月入役,武昌造船廠 342:1972年9月下水,1974年11月入役,江南造船廠 352、353、354、356、357、358 359、360、361、362、363「宋級」常規潛艇 「宋級」(039型)為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二代常規潛艇,第一艘為320號,於1994年5月在武漢青山船廠下水,從1995年8月開始海試,於1996年5月交付海軍使用,1998-1999年完成了發射潛艦導彈[ C801(802) ]的試驗,成為中國第一個能在水下通過發射遠距離的反艦導彈攻擊敵艦的常規潛艇。現在只有二艘,舷號320、321,艦名不詳,配備在東海艦隊。 「基洛」級常規潛艇 俄制「基洛」級潛艇,「紅寶石」設計局設計。現有4艘,前兩艘為877EKM型,舷號為364、365,配署南海艦隊;後兩艘艦名不詳。 094,,商級。。。

Ⅸ 美國鰩魚級攻擊核潛艇是哪一年建造而成的

「鰩魚」級核潛艇是美國海軍第一代攻擊核潛艇。20世紀50年代,美國海軍成功建造「鸚鵡螺」號後,決定建造一批排水量小,造價低的攻擊核潛艇,即「鰩魚」級艇。「鰩魚」級核潛艇於1955年開工,1959年服役,同級艇4艘。這是美國首次批量生產的核潛艇,從此核潛艇開始成為美國海軍一個獨立的戰術單位。

「鰩魚」級第一代攻擊核潛艇出現,標志著美國發展原子核潛艇的試驗階段已經完成。

「鰩魚」級核潛艇依然採用常規型艇型,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的ⅩⅩⅠ型。

在「鰩魚」級建造的同時,為了提高航速,美國建造了「大青花魚」號試驗潛艇,用它實施了旨在提高水下性能的有關各項試驗,特別是提高航速方面的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航速的提高不是靠加大動力,而是減小潛艇在水下的阻力來獲得的。於是美國決定採用水滴形線性來建造潛艇。

在1956年-1961年間建造了第二代核潛艇棗「鰹魚」級。從此「鰩魚」級成為美國第一代,也是最後一代常規型艇型的核潛艇。隨著新型攻擊核潛艇的服役,「鰩魚」級攻擊核潛艇已經退出現役。

「鰩魚」級艇長81.5米,艇寬7.6米,吃水6.4米;水上排水量2570噸,水下排水量2861噸;主機S3W、S4W壓水堆,雙軸6600軸馬力;傳動方式2台蒸汽透平;水上航速15屆,水下航速20節;工作深度200米;武器裝備為6具533毫米艏魚雷發射管,2具533毫米艉魚雷發射管;導航及觀通設備:AN/BQR-2B,AN/BQS-2聲納。

Ⅹ 請問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海軍U-96艇的劍魚鰩魚標志是什麼顏色的是不是威望提供的藍色

我剛好看過一部電影,裡面的那個U艇劍魚鰩魚標志是藍色底,邊沿是黑色的!艇長還有一枚鐵十字勛章!他們的母港在法國!

閱讀全文

與一部鰩魚潛艇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鐵巨人英語電影 瀏覽:446
大電影熊出沒在什麼時候放在幾點 瀏覽:95
趙子龍戰張遼電影名字 瀏覽:942
電影日光之下演員表 瀏覽:483
成龍大年初一電影有哪些 瀏覽:251
泰國bl電影灰色 瀏覽:506
12生肖總動員大電影 瀏覽:936
有一部做西餐的電影 瀏覽:179
閃電麥昆三全集大電影 瀏覽:2
集裝箱電影院優點 瀏覽:754
電影新獨臂刀免費看 瀏覽:645
角頭電影台灣完整版 瀏覽:805
游擊隊血戰法國侵略者電影名字 瀏覽:431
森林的小女孩電影院 瀏覽:131
最可愛的人電影完整版內容 瀏覽:124
舞蹈演員出車禍電影 瀏覽:740
電影台灣香港愛情 瀏覽:792
成龍演的古代戰爭電影 瀏覽:58
盜墓電影大全盜墓者 瀏覽:809
電影三夫演員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