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幾張白百何圖片
白百何,本名白雪,1984年3月1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中國內地女演員,2006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班。2004—2010年主演《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家的N次方》等電視劇。2011年因主演電影《失戀33天》走紅,該電影內地票房3.5億,憑藉此片分別入圍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並榮獲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2012年主演電視劇《浮沉》與《離婚前規則》熱播。2015年6月成立白百何工作室。同年暑假檔,主演的3D奇幻電影《捉妖記》自上映以來刷新和創造了200餘項票房紀錄,中國內地票房近24.4億;主演的勵志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內地票房超5億,該影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88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同年還主演了喜劇電影《火鍋英雄》和警匪動作懸疑電影《迷途殺》。2016年5月8日晚,憑借《滾蛋吧!腫瘤君》獲得第二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項。2016年6月24日,白百合獲得第16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
② 柏林電影節是在柏林的那個地方舉行
③ 白百何現身電影節,帶新作品准備二次復出,卻因身材走形被吐槽,你怎麼看
在2019年的電影上,白百合也趕到了當場,她是帶上著作叫《媽閣是座城》。可是,苛刻的網民卻發覺了一個難題,那麼長期不見了,她彷彿發胖了,身材大走形,難道說那麼好看的女星也逃不出中年發福的預言嗎?
④ 柏林電影節 的整個過程是怎樣運作的
總策劃
籌資
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
在競賽結束
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我也是十一學校初二一區的
⑤ 柏林電影節的「最佳藝術貢獻獎是個什麼性質的獎
什麼性質這個很難說的 你可以參考奧斯卡的
⑥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亞洲獲獎
亞洲獲獎
華人獲獎(主競賽單元)
1988年:第38屆最佳影片金熊獎:張藝謀《紅高粱》(首部「金熊獎」華語電影,首部華語片獲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
1989年:第39屆銀熊獎:吳子牛《晚鍾》
1990年:第40屆銀熊獎:謝飛《本命年》
1992年:第42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張曼玉《阮玲玉》(首位華人柏林影後,首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華人最佳演員)
1993年:第43最佳影片金熊獎:李安《喜宴》、謝飛《香魂女》(並列)
1995年:第45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女人四十》 、銀熊獎(最佳視覺成就)李少紅《紅粉》
1996年:第46屆金熊獎:李安《理智與情感》 、最佳導演:嚴浩《太陽有耳》
1997年:第47屆銀熊獎:蔡明亮《河流》
2000年:第50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最佳導演:林正盛《愛你愛我》,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單車》,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愛你愛我》
2003年:第53屆阿爾弗雷 德·鮑爾特別創新獎:張藝謀《英雄》,特別藝術貢獻獎:李楊《盲井》[16]
2005年:第55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顧長衛《孔雀》,特別藝術貢獻獎、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2006年:第56屆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金培達《伊莎貝拉》
2007年:第57屆最佳影片金熊獎: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2008年:第58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小帥《左右》[17]
2010年:第60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全安、金娜《團圓》
2014年:第64屆《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廖凡,第一位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的中國男演員),最佳藝術成就獎《推拿》(曾劍,攝影師)
2016年:第66屆《長江圖》攝影師李屏賓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
⑦ 王源亮相柏林電影節《地久天長》發布會,他的角色難演嗎
他的角色還是比較難演的。王源在《地久天長》飾演的是劉星,是一個十六歲的男孩子,戲份比較少,但是又感情戲。而在這個年紀拍感情戲其實是非常難的,尺寸需要拿捏好,否則很容易演的太過了。
王源能夠在擁有如此大的名氣時,也可以腳踏實地去提升自己,是值得肯定的。而《地久天長》這部電影也確實非常不錯,雖然王源在其中的戲份不多,但是只要有鏡頭表現都是非常棒的。
⑧ 柏林電影節的阿爾弗萊德獎來源是啥
上面這位的回答並不十分正確
這個獎是為紀念電影節的發起者而用來獎勵處女作的阿爾弗萊德·鮑爾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另外第一屆希區柯克的作品獲獎,這是一個巧合
⑨ 白鹿原220分鍾柏林電影節版(百(和諧)度(和諧)雲或下載(和諧)地址)完整版
您好 能發一份給我嗎?
⑩ 獲柏林電影節與戛納電影節雙項提名中國導演是誰
張藝謀。1988年第38屆柏林電影節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獲最佳影片金熊獎。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張藝謀1987年至1999年執導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令其在國內外屢獲電影獎項,並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2002年後轉型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及《金陵十三釵》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曾任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總導演,獲得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央視主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並提名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