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母親節專題:15部感恩母親的勵志電影
母親節怎麼過?送花吃飯出去玩?其實和母親一起靜靜的看一部電影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所以我剛剛整理了15部感恩母親的經典電影,推薦給大家觀看。
1、《巨聲媽媽》
短評:從電影中間部分就開始哭,一直哭到片尾,這部電影的後勁太足了。
2、《記我的母親》
短評:有點小津還魂,又有點是枝裕和附體,極像是《步履不停》姊妹篇。
3、《第二個媽媽》
短評:這是一個女傭修復與女兒關系、釋放自己真性情的故事。導演的節奏感不錯,故事順暢,沒糾纏在某個問題上大做文章、大力煽情,這種感覺挺好。女主角的放鬆的生活化的表演也是本片看點之一。
4、《媽媽,讓我再愛你一次》
短評:國產小成本公益電影,滿滿的正能量。
5、《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短評:最最感人的一部阿莫多瓦電影,有張力的故事。對西班牙的文化背景產生興趣。
6、《母女情深》
短評:用時間拉動起來的情緒,骨子裡是煽情,表現的很流暢。 得個小金人當之無愧。
7、《母親[韓版]》
短評:母愛,究竟是瘋狂的,還是偉大的,還是既瘋狂又偉大的呢? 瘋狂,究竟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還是既褒義又貶義的呢?
8、《母性光輝》
短評:真嫉妒那兩個孩子,有這么一個好母親… P.S.那個印度裔的送貨員真帥~!
9、《寶蓮燈》
短評:沉香劈開大山,白色的霧氣布滿了四圍,三聖母慢慢從遠方走過來,周圍是雨後美麗的蓮花池,就在這時,阿哲的《愛就一個字》慢慢響起...我為你翻山越嶺,卻無心看風景,我想你 身不由己...印象太深了。
10、《結婚禮服/婚紗》
短評:母愛之偉大不必言說,觸及內心的卻是那個孤僻、不大與人親近的小孩。你看著平日里表情總帶著微微倔強的小孩,因為媽媽的即將離去而難過,低著頭大顆大顆地掉淚,怎能不跟著哭。
11、《復仇慈母心》
短評:水準不輸好萊塢動作大片!印度電影越來越好看了!只是無處不在的英文對白是咋回事???
12、《我的母親》
短評:生活各種矛盾沖突,母親病重、導演苦惱、大牌明星糾紛、女兒問題…清淡手法人生經歷,義大利編導倒是溫婉細膩表現家庭內部問題。
13、《媽咪》
短評:歇斯底里的主角,活力叛逆的行為,傳記色彩的故事,還有各種廉價的MV作風,艷麗高飽和的色彩,正方形的畫面比例更是將觀眾的注意力死死的抓到表演上。
14、《慈母復仇路》
短評:最後一屋子的悲傷母親作證是淚點,非常好的片子。美國西部復仇式的現代版。演員很不錯,平靜中見驚奇,非常好的電影。
15、《我的父親母親》
短評:張藝謀經典作品,一小時二十五分鍾的電影,倒敘的結構,觀眾自然的已經明了了結局,基本完全是平鋪直敘的語氣,沒有半分修飾和誇張,娓娓道來一段關於愛情的故事。
『貳』 慈母頌的電影劇情
惡霸舒根垂涎祝慧清美色,舒根師爺誣害慧清丈夫常道生,道生因而被誣謀財害命,受盡酷刑致死。斯時慧清身懷已六甲,便假裝答允嫁舒根作妾,待子念祖出生,便立刻逃至香港。
慧清將兒子念祖撫養成人,但念祖性懶惰,慧清唯有將當年其父的冤情告之。念祖頓時明白身負血海深仇,改而發奮讀書。道生好朋友譚君偉悉心照顧慧清,慧清卻始終心系亡夫,只想與君偉做知己。另一方面,舒根與師爺起沖突,舒根擊斃師爺,逃去無蹤。
念祖愛上舒根女兒於瑤芬,瑤芬得悉念祖身世後便向其父查探舒根下落,豈料她父親正是舒根,當年逃亡至香港,改名換姓。為絕後患,舒根借女兒引慧清母子到來,三人糾纏間舒根中槍身亡。念祖終為父報仇,並得悉瑤芬實非舒根所生,與瑤芬成美眷。
『叄』 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
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現劇痛,最後的創新之作《故事新編》出版。2月,開始續譯《死魂靈》第二部。
5月15日再發病,醫生診斷胃疾,自後發熱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國鄧醫生來診斷,情況不樂觀。6月,身體略有好轉。
魯迅及身邊的人都認為「魯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復發,18日黎明前疾病發作,氣喘不止。19日上午5時25分逝世。
(3)慈母之愛完整版電影擴展閱讀:
人物故事:
1、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金牌換書
魯迅少年時代在南京礦路學堂讀書,學習十分刻苦。在同學中,他年齡最小,而成績卻最為優秀。礦路學堂當時規定,每月考一次,考得第一名者獎三等銀牌一枚。
四個三等銀牌換一個二等銀牌,四個二等銀牌換一枚金牌(金質獎章)。經過了三年的學習,同學中只有魯迅一人換到了金牌。當時礦路學堂的總辦比較開明,學生看書報也比較自由。
魯迅求知慾十分強烈,除學習功課外,他還廣泛閱讀古代小說、野史、雜書和從西文翻譯過來的新書。由於家境貧困,為了求知,他把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金牌變賣了。
買回了一些渴望已久的書來讀。廣泛的閱讀為他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人做過統計,他在創作中引用過的書,足以開一個規模不小的圖書館。
3、魯迅理發
有一天,魯迅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上理發院去理發。理發師見他穿著很隨便,而且看起來很骯臟,覺得他好像是個乞丐,就隨隨便便地給他剪了頭發。
理了發後,魯迅從口袋裡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發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發師仔細一數,發現他多給了好多錢,簡直樂開了懷。
一個多月後,魯迅又來理發了。理發師認出他就是上回多給了錢的顧客,因此對他十分客氣,很小心地給他理發,還一直問他的意見,直到魯迅感到滿意為止。
誰知道付錢時,魯迅卻很認真地把錢數了又數,一個銅板也不多給。理發師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魯迅笑著說:「先生,上回你胡亂地給我剪頭發,我就胡亂地付錢給你。
這次你很認真地給我剪,所以我就很認真地付錢給你!」理發師聽了覺得很慚愧,連忙向魯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