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廣東是天津。
片 名:燭光里的微笑 (HER SMILE THROUGH CANDLELIGHT)
導 演:吳天忍
主 演:宋曉英 丁嘉元 楊津
上 映:1991
劇情介紹:
上海市邊緣棚戶區的潘家弄小學教師、體弱多病的王雙鈴又接了一個亂班。當她走進教室時,調皮搗蛋、缺乏紀律的學生在教室里鬧成了一鍋粥。
王雙鈴憑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很快贏得了孩子們的好感,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班裡頗具「挑戰」氣魄的路明顯然是男孩中的「領袖人物」,他在父親的指導下進行著艱苦的足球訓練;李小朋出身在富有但缺少文化教養的家庭,已經沾染上不良習氣;周麗萍的父親拋棄了妻女。她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家務,因此上課總遲到,經常被同學嘲笑。
王雙鈴生日那天,她家訪回家時,丈夫大劉正燃起蠟燭等待著,他一直在為妻子的健康擔心,燭光下。夫婦兩人默默相對。
小朋的父母因進行非法活動被逮捕,小朋逃學在外被壞人利用,王雙鈴把小朋帶回了家裡住,大劉默默地接受了。
路明的腿被進出學校的卡車軋斷,他的母親找到王雙鈴家哭罵,大劉為此對妻子發了一通火,王雙鈴獨自在路明昔日練球的立交橋下哭泣。麗萍不堪忍受母親打罵,離家出走,王雙鈴頂風冒雨,在深夜找回了麗萍,麗萍母親深受感動。
小朋私自拿走王雙鈴家50多塊錢,被大劉斥責,小朋憤然離去,王雙鈴追趕時心臟病發入院。
王雙鈴的愛心深深感動了孩子們,全班的面貌大有改變,她帶著同學們去郊遊看海,為了不使腿傷未愈的路明掉隊,王雙鈴背他爬山,過度的勞累使她再次發病,靠在山石上,她永遠閉上了雙眼。
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里,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❷ 問一部電影的名字
還是我來回答吧!
樓住說的片子應該是<辣椒教室>!
下面給出相關介紹:
中文片名:辣椒教室
英文片名:IQ Dudettes
導演:陳勛奇
主演: 陳勛奇 楊恭如 雷頌德 陳法容
類型:喜劇片 劇情片
[電影簡介]
辣椒教室內容簡介:
名校校長林甘霖(林尚義)與訓導主任Miss Lau(陳法蓉),只重視高材生,將問題學生像次貨一樣,交由教不出狀元的平庸老師來補救,完全疏忽學生的家庭、情緒等問題。新來的歐Sir(陳勛奇)主動要求,接手這群看似無葯可救,其實是「智優生」的Form 5E壞份子,如:沉迷電腦、逃避現實的May(陳杏研)和妹妹Queenie(陳逸玲),作風豪放、能歌擅舞的Judy(冼愛蓮),(Tomboy)Rachel(甘凱欣)和她的女友Candy(彭慧君)等等。
記得裡面音樂老師"貝多芬"彈的鋼琴曲很好聽的````:)
完畢!
❸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女老師,因為丈夫對她很冷淡,所以和自己一個15歲的學生好上了,求這部電影的名字
是不是 歐洲 的電影??? 應該是《教室別戀》把
❹ 有一部電影 情節是一個美國老師,開始不受學生歡迎,後來帶領那個最差班的學生一起努力
放牛班的春天
原聲大碟-放牛班的春天-馬友友的電影琴緣下載: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hkbttb&category_id=605&keyword=%e6%94%be%e7%89%9b%e7%8f%ad%e7%9a%84%e6%98%a5%e5%a4%a9%20
原版影視下載地址:
http://58.251.57.206/down?cid=&t=4&fmt=flv
在線觀看地址:
http://play.kankan.xunlei.com/?hallid=3269&id=42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簡介
片名:《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
英譯名:The Choir Boys
編導: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 Christophe Barratier
主演:傑勒德·尊諾 Gerard Jugnot
雅克·佩蘭 Jacques Perrin
戴迪亞·費拉蒙 Didier Flamand
類型:劇情/音樂
美國發行:米拉麥克斯公司 Miramax
法國發行:嘉拉蒂影業公司 Galatée Films [官方網站]
美國上映:04年3月17日(藝術院線)
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蘭飾)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戴迪亞·費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Clement Mathieu,傑勒德·尊諾飾)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水池底部",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Francois Berleand飾)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克萊門特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飾),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Pierre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放牛班的春天》幕後:電影與音樂同行
導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並非從電影行業出身,他其實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古典吉他手。自從著名的巴黎師范音樂學院畢業之後,他已經在多個國際性大型吉他比賽中勝出。1991年他加入本片監制雅克·佩蘭創立的電影公司Galatee Films,並為該公司製作的多部電影包括《微觀世界》、《雪嶺傳奇》及《鳥的遷徙》等擔任監制一職。2002年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自編自導了處女作《The Tombs》,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短片由在《黑客帝國》系列中扮演梅羅文加王的法國影星蘭伯特·威爾森(Lambert Wilson)主演。《放牛班的春天》是巴哈提亞執導的首部電影長片。
1951年5月4日在法國巴黎出生的傑勒德·尊諾,曾三度競逐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的西澤電影頒獎禮,是法國影壇有數的演技派男星之一,曾主演過《Marthe》等電影。擅長演繹小人物的他,這次在片中扮演一名努力把一群問題學生帶回正途的潦倒音樂人。傑勒德·尊諾除了是一位擁有30年演戲經驗的出色演員外,也自編自導自演過多部電影,當中包括《Wonderful》《放牛班的春天》花絮:主角人選眾里尋他
當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完成執導首部短片後,他便積極找尋一個好故事拍攝其首部電影長片,原來他心底里早已認定這部電影必須與其4至8歲的童年經歷有關,而且最好以音樂為主題,因此這個組合自然讓他想起7、8歲時看過的音樂電影《A Cage of Nightingales》,當年他深受這部作品感動,雖然30多年後的今天他已把片中大部份的情節都忘記了,但電影的魅力及神髓依然長留心底,因此決定把這部1945年舊作重拍。主角人選眾里尋他
巴哈提亞一開始便不想單單起用一個兒童演員,他希望找一位真正的歌手演繹主角皮埃爾。雖然他知道這個人選並不易找,但仍一直努力搜尋。在2003年3月,他與製片人游遍全國,終於在位於里昂斯的聖馬克學校兒童合唱團中發現了擁有悅耳聲線及樣貌討好的十二歲男孩Jean-Baptis te Maunier,巴哈提亞邀請他試鏡後,便立刻鎖定他是飾演主角的最佳人選。
而挑選片中其它合唱團成員時,巴哈提亞也不想起用專業的兒童演員,他透過工作人員從拍攝場地附近的小學及初中找來二千名有潛質的兒童試鏡,最終挑出了65名8至13歲、沒有演戲經驗但自然率性的孩子。而本片監制雅克·佩蘭的兒子Maxence也是首度參與電影演出,他在片中扮演主角好友Pepinot的童年。
創新音樂突破傳統
正如為本片配樂的BrunoCoulais所言,音樂是本片的主題,所以導演克里斯托弗o巴哈提亞早在2002年9月電影開拍前9個月,就開始與Coulais製作本片的音樂部份,巴哈提亞希望盡量避免出現一般兒童合唱團的感覺,唱著聖誕頌歌似的傳統歌曲,他要求音樂充滿強勁的感覺,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創,最終他們二人為電影合力創作了多首歌曲。
巴哈提亞接受訪問時說:「由於我們在故事中所聽到的音樂是來自音樂老師Clement Mathieu這個角色,所以我們根據角色的演化在音樂的類型上作出相應改變。拍攝這部電影就像製作一部音樂劇。」Coulais則表示擔任本片合唱團指揮的Nicolas Porte給予很大支持,當然更重要是孩子們在音樂上的出色表現。經過大家努力嘗試後,電影未開鏡前歌唱部份已灌錄完成,最終再加上悠揚悅耳的管弦樂襯托。
《放牛班的春天》看點:法國今年最賣座電影
關於師生關系的電影向來都是世界各地不少電影人心中的那杯茶,即使處於影壇領導地位的好萊塢,以師生關系為主題的勵志作品也比比皆是,其中《死亡詩社》、《生命因你動聽》、《非常教師》、《弦動我心》以至近期走輕松搞笑路線的《搖滾校園》等,都是這類電影中觀眾耳熟能詳的例子。
《放牛班的春天》今年3月17日在法國326間戲院公映,首周票房高達540萬美元,每院平均收入為16,500美元,更加是本年度法國本土之冠,本片也是今年至現在為止當地唯一一部連奪三星期票房冠軍的電影,成功力壓多部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製作如《大魚》、《遇見波莉》及在北美大收的爭議性電影《耶穌受難記》,氣勢一時無兩。本片在法國叫好叫座,口碑載道,第五周及第七周的票房都不跌反升,收入比之前一周分別增加4%及7%,可見其韌力異常驚人。迄今為止,本片在法國本土已累積超過3,000萬美元票房,是當地今年上映的最賣座電影。
而一向積極搜尋世界各地佳作的美國電影公司Miramax,已一早對《放牛班的春天》獨具慧眼,該公司二月時在一年一度的歐洲影壇盛事柏林影展中的歐洲電影市場上,率先與出品本片的法國電影公司Pathe International達成協議,取得此片的發行權,而且Miramax不單只在北美洲發行本片,該公司更計劃安排本片在南美洲、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陸續上映,可見Miramax對本片甚為重視。
評論:
一位評論家為該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拚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也創造了法國電影新概念——陽光情感電影。這部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元素的好電影成為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
「我唱,你唱,他唱……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如一聲響雷,讓法國合唱事業如雨後春筍般地繁榮起來,時至今日,共匯集起幾十萬各個年齡段的合唱業余愛好者。」這是法國本土的一篇評論。
評論:
一位評論家為該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拚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也創造了法國電影新概念——陽光情感電影。這部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元素的好電影成為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
「我唱,你唱,他唱……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如一聲響雷,讓法國合唱事業如雨後春筍般地繁榮起來,時至今日,共匯集起幾十萬各個年齡段的合唱業余愛好者。」這是法國本土的一篇評論。
其他評論:
很早就聽說過《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最近終於把它給看了,也算是了一樁心事。看完之後,覺得很舒服,於是就想寫下點東西。
這部電影關注的是問題少年的教育問題,也無非就是存在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一種是簡單、粗暴的教育,一種是和風細雨式的教育,最後在愛的感召下,這些問題少年的心靈終於得到了凈化。類似的電影以前早已存在過,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美國影星胡比高拔主演的《修女也瘋狂》系列,所以影片在題材上並沒有什麼新意,基本上看到開頭就知道了結局會怎樣了。
雖說如此,《放牛班的春天》一片還是有很多新意的,應該說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首先,該片的敘述是用一種比較生活化的手法,未見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情節,整個故事似乎就如山澗的清泉一般,在那位慈祥音樂老師的指間緩緩流淌出來,不知不覺中,一種溫情的力量就默默地感染了你,雖然不會讓你大笑,也不會感動的讓你痛哭流涕,一切都是點到為止。我總以為,這樣的表現手法是比較有生命力的,可以讓人反復地琢磨其滋味,而不至於在大悲或大笑之後卻對影片忘得一干二凈。
其次,影片的製作還是精雕細琢的。畫面看起來很簡單樸素,但是細節的處理會顯得很用心,讓人看來簡單而不寒酸,有種明朗清新的感覺。同樣是作為一部大片,《放牛班的春天》中就絲毫不見好萊塢大片中那種用金錢營造出來完全是為了滿足感官刺激的大場面、大氣勢,它就象一盤精心炮製出來的春天裡綠油油的青菜一樣,和好萊塢那種奢華的山珍海味相比,是另一種風味。
另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的音樂,聽起來很受用。我以為,音樂是一種最能觸及人靈魂深處的藝術,這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體現。在這部影片中,那個默默無聞的音樂老師用最優美的音樂打動了那些在別人的眼中看來是問題少年的一群孩子,讓他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也同時感染了我們。當孩子們用他們那干凈的嗓音唱出動聽的和聲時,你注視他們的眼神,都是清澈見底的,都是聖潔的。
影片本身沒什麼深刻的,也想不出更多的東西來寫,如果最後要概括一下這部片子,那我想可以用以下六個字「簡單、質朴、溫情」。
以上為私人整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❺ 想找一部電影,挺久以前看的,歐美的,主角是老師,一直在自我對白
前幾天剛剛看過後就刪除了,所以記不起影片名字了...裡面那個女的很胖,父親也不怎麼體諒她,還經常被同學嘲笑,所以很自卑,幸好有老師經常鼓勵她,可能她誤解了後向老師示愛...結果被老師婉拒,從而有了自殺念頭...那個女的長相很甜美,可惜心理承受和調節能力太差,減肥也不是一件特別難做的事啊,再說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瘦的...
❻ 有一部電影女主角是老師'給男主角洗澡'後來女主角進了監獄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生死朗讀》這個片子。
❼ 關於一部電影的名字
開心鬼放暑假 Happy Ghost II (1985)
導演:
高志森 Clifton Ko
主演:
高志森 Clifton Ko
黃百鳴 Raymond Wong
袁潔瑩 Fennie Yuen
類型:喜劇
更多外文片名:
Kai xin gui fang shu jia
The Happy Ghost II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1988年11月
劇情介紹:開心鬼朱錦春轉世投胎為人,名康森貴,因前生積善德,天賦超能力。康在一女子中學任教,本著愛心培育英才。班中頑皮女生戴卓儀、MAY及姚瓊成立「卑鄙會」,專門作弄別人。康遇上鄰近男校的級主任老老師,被她大大吸引。但當康知道老老師正被一體育教員追求,十分失意。康常被女生作弄,引致校長誤會,將他辭退。但康離校後,女生們無心向學,請求校方將康復職。女生們知道康鍾情於老老師,便與男生合謀,撮合二人……
❽ 一部日本片,男女主角是學生,男主去醫務室找一個叫美月的老師,卻見到女主正著玻璃瓶拉尿。
應該找醫生,還要自己但當心理醫生撫慰孩子受傷的心,要對孩子溫和,就算是在尿濕褲子也不罵孩子,告訴孩子媽媽不怕洗,就怕寶寶穿濕衣服難受,寶寶不是故意的,下一次要注意行吧寶寶,一次不尿褲子要不斷的誇孩子真棒,這樣的自信貫疏,孩子自我為驕傲慢慢就好了
❾ 有人知道這部電影叫什麼嗎
魔圖 魔圖 Mo tu
導 演:吳國仁 Kuo-Ren Wu
更多外文片名: Blood Island
Who's Killer
Who's the Killer
編 劇:陳瑤樺
主 演:倪淑君 林威 成奎安 羅彩麗 施志芳
上 映:1994年10月22日
地 區:中國香港
語 言:國語 粵語
時 長:60 分鍾
顏 色:彩色
聲 音:立體聲
類 型:恐怖 劇情
劇情簡介:
方老師(倪淑君)就職於香港大學考古系,她利用暑假帶領系裡的學生到自己的故鄉——一個孤島上度假與考古,這是她出生的島,島上幾乎沒有什麼人只有一個瘋子(成奎安),一個老人,一個貌似警察的人。學生看到島上的一切後大失所望。學生中的小三為了一把斧頭與「警察」張豪(林威)起了沖突,在方老師的調節下,雙方和解。在考古過程中,發現一張圖,上面畫著一個女人象,和老師一模一樣,當天晚上,學生為方老師舉行生日舞會。接著連續發生學生莫名其妙的被殺害事件,老師帶學生躲避神秘人追殺,後來只剩下幾個了,老師一直沒有被殺。然後在那個「警察」的幫助下發現老師才是兇手。
原來那個女老師是五十年前小島上一個巫婆的孫女,那巫婆有求必應,被島民奉若神明,但她在臨死前為求換血活命,把島上的人幾乎殺光了,而且島上的那個瘋子就是當時看到她殺人的場面被嚇傻的。那女老師被符咒附身,患有一種奇怪的病,發病的時候就胡亂殺人,可是不犯病的時候就根本不記得自己做過些什麼。島上的居民把她送出去,可是再次到了島上就舊病復發又開始殺人。後來燒掉了那張圖,魔咒便解除了,女老師也全身流血而死。女老師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的所作所為的時候也很悔恨。
影片算是香港經典恐怖片之一,有些鏡頭相當嚇人,特別是女老師被附身的那一刻頭發綁的發筋自己崩掉了,轉過臉來後眼睛有點血紅,寒
❿ 找一部電影名 關於一個美術老師的
這部電影是台灣的,題材跟1989年版的《魯冰花》是一樣的,你說的是2009年重拍的版本,叫《孩子的天空》 。不過,我個人比較喜歡1989年版的《魯冰花》